「官本位」的來龍去脈
貞觀年間,唐太宗命吏部尚書高士廉等主持編修《氏族志》,將天下姓氏分為九等。當時魏晉南北朝以來盛行的士族門第觀念仍然留存,高士廉等依照俗習,列博陵崔氏為第一等。唐太宗看後大為不滿,說:「漢高祖與蕭何、曹參等人皆起於閭閻布衣,至今受人推仰,又有誰在意他們的出身?倒是那些所謂名門望族,世代衰微,其子孫才行衰薄,全無冠蓋,卻仍自矜門第,棄廉忘恥,僅靠與新貴聯姻索取些錢財,而傲慢如故。如今三品以上貴顯,或以德行,或以功勛,或以文學,何曾見到這些人的影子!彼衰世舊門,誠何足慕!不知世人何以貴之?我讓你們編撰此書,正是為了釐正訛謬,舍名取實,而你們卻仍以崔氏為第一,是輕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要求高士廉等重新刊定,並親自擬定了編修原則:「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高士廉等秉承聖意,最終將李世民所在的隴西李氏列為第一等,將皇后所在的長孫氏列為第二等,而將崔氏降為了第三等。
編修《氏族志》,在當時是一大政治事件。李世民所說的一番話,當然也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姓氏之爭,實乃借編修此書,達到扶植新興統治力量、抑制舊有士族門閥、鞏固唐王朝新政權的目的,這也可以看作是爭奪政權合法性的一種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將出身門第作為評判一個人地位、價值的標準不同,唐太宗在這裡提出了新的評判標準,「止取今日官爵高下」。即不管你是何等出身,只要官位高顯,則你的姓氏也將隨你尊貴;反之,如若寂寂無聞,則出身再好也無濟於事,你的姓氏也將居於下等。
將官職高低作為評判一個人的地位、價值的標準,從這個角度上講,李世民可以說是「官本位」的首創者。追溯「官本位」的這一發端,應當說,從「門第本位」到「官本位」,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發展的一種進步。畢竟,門第出身不可改變,如果一個人的命運只能由其出身來決定,那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哀。而以官職為本位,至少在理論上允許個人通過努力改變出身的命運,同時也為階層的流動提供了一個途徑。也因此,在唐代高倡「官本位」的同時,標榜「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舉制的興起,就不是一種簡單的偶然了。必須看到,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社會階層之間得以保持流動的空間與可能性。一旦社會結構出現板結化,階層之間的流動陷於停滯,處於上層的群體就會蛻變為特權階層,處於下層的群體則會因為失去上升的希望,充滿不平和怨恨,並被迫採取暴力的方式去獲取自己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事實上,「官本位」之前,固守「門第本位」不放的士族門閥就是在庶族寒門的暴力革命中受到摧毀性打擊,退出了歷史舞台。
當然,古人是不會想到「官本位」這個詞的。事實上,即使是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也尚未收錄該詞。一般認為,「官本位」是指,把是否為官、官職大小作為一種核心的標準尺度去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價值。有人考究過,「官本位」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原本從經濟學名詞——「金本位」化用而來。由於它形象準確地描述了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意識,因此得到迅速認可和採用。同樣,唐太宗自然也不會想到,由他倡導的這一價值尺度,歷經千百年,竟會成為中國文化傳統里最糟糕的遺產之一,成為異化中國人思想行為的最大一個桎梏。僅是每年一度的公務員「國考」熱,就彷彿不斷地在提醒、刺激著中國人對「官本位」那難以言說之痛與不可承受之重。考察「官本位」的表現及其危害,至少有兩個維度。一是體制之內的唯官是從。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誰官大聽誰的」,小到一個單位,大到一個地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圍著領導特別是「一把手」在轉。不管是多大的事情,領導一聲令下就可以定奪;也不管是多小的事情,只要領導一關心過問,下面馬上就要認真貫徹堅決落實。事情辦得好不好,領導說了算;會議重要不重要,看出席的領導大不大。在這樣「長官意志」、「一言堂」之下,其他人彷彿只是附屬物,主動或被動地喪失了創造性,即使是對領導決策有意見也不敢提、不願提、不能提。二是社會範圍內的唯官是求。「當官」似乎成為一種時尚,彷彿不如此不足以彰顯自己的「成就」。某某的孩子考上公務員了、當上一官半職了,那叫有出息;某某十幾年了還在原地踏步,那是沒混好。不僅是學而優則仕、商而優則仕,各行各業,評判一個人是否「優」,只要看他「仕」了沒。於是就有了處級和尚、廳級專家、部級校長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稱號」。
「官本位」表面上看不過是人們對於權力近乎病態的依附,但是,人們為什麼要依附於權力呢?馬克思曾經說過,「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與其說是人們依附於權力,不如說是因為權力佔有了太多利益,以至於人們要對它趨之若鶩、畢恭畢敬。比如說,在體制之內,只要「一把手」把控著用人權,想要將「對上負責」變為「對下負責」就難以實現,想要「當大官」的氛圍也不會改變。在社會範圍內,只要公權力還掌握著過多而其實是不應當屬於它的資源,那麼,通過權力「尋租」的衝動就不會遏止,渴求權力的慾望也不會消退。
儘管「官本位」有著複雜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現實因素,但是,通過上面所述,解決「官本位」,至少有兩個方面不容忽視。一是體制之內的放權。更多地引入民意、擴大民主,變「誰官大誰說了算」為民主、民意說了算,以「民本位」取代「官本位」。二是社會範圍內的讓利。兩千多年前,孟子在回答梁惠王治國之道時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下)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要認識到,一個政府管得好不好,首先在於明確「群己權界」,屬於自己的權責絕不推脫,不屬於自己的也不越俎代庖大包大攬。正如溫家寶總理在全國民政會議上所指出,政府的事務性管理工作、適合通過市場和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可以用適當的方式交給社會組織、中介機構、社區等基層組織承擔。政府要勇於讓利於民、讓利於社會,不讓各行各業都圍繞公權力來做文章「尋租」求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獨立意識、公民風範的社會形態,以「社會本位」取代「官本位」。(張曉政)
[責任編輯:竇寶國]21相關報道:
·黃穗事件體現官本位思想 近7成人不贊成官職獎勵
·人才「官本位」之憂·南京大學校慶拒絕"官本位" 引髮網友褒揚
·評論:班幹部"培養漢奸"?"官本位"猛於虎也·高校領導腐敗案高發 衙門化、官本位盛行成主因·上訪戶家門口被裝監控攝像頭 民眾呼籲消除官本位推薦閱讀:
※評論:幼兒園講官本位背後是否有貓膩
※為什麼越到現代官民比越高?
※「官癮症」六大癥狀調查排名|官本位|有錢|有權
※學生會是大學最陰暗的一角嗎?
TAG:官本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