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以色列建國曆程(十二)

按照規定,調查委員會必須在1947年9月1日前將最後建議提交給聯合國,但是委員們不斷開會、爭論,沒法達成統一意見。最後,調查委員會主席、曾經就職于海牙國際法庭的瑞典法官埃米爾·桑德斯特魯姆博士不得不直截了當地問:「有沒有人贊同在整個巴勒斯坦的範圍內建立阿拉伯國家?」

1

無人贊同。

1

「有沒有人贊同在整個巴勒斯坦的範圍內建立猶太國家?」

1

眾皆默然。

1

於是,委員會再次開始討論分區治理的方案:兩個民族或者建立一個由猶太區和阿拉伯區組成的聯邦制國家,或者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8月31日,委員會通知霍洛維茨和埃班,將出現兩份建議。加拿大、捷克、瓜地馬拉、烏拉圭、秘魯、荷蘭和瑞典的報告將贊同建立兩個國家,猶太國的土地佔巴勒斯坦的62%,阿拉伯國佔38%,其餘領土置於聯合國管理下。南斯拉夫、印度和伊朗的代表提出了一個「少數派報告」,主張在巴勒斯坦成立聯邦制國家,分為猶太區和阿拉伯區,阿拉伯區面積略大一些。中央政府內阿拉伯人占多數,並管理外交、國防、移民等事務。澳大利亞代表由於服從英國而投了棄權票。在日內瓦的阿拉伯代表立即完全拒絕了這兩項建議書,猶太代表則拒絕少數派報告,原則上歡迎多數派報告。

1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9月中旬開會,就巴勒斯坦的命運做出最後決定。於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外交活動集中到了紐約郊外長島的小鎮成功湖(LakeSuccess)。當時聯合國總部設在這裡的斯派里陀螺儀工廠中,召開大會時則移步法拉盛草地的1939年世博會紐約館(已經改成大禮堂)。在那裡,他們除了面臨穆斯林國家代表的反遊說外,還要同反對分治的美國石油公司說客團進行鬥爭。

1

按照章程,為使聯大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需要超過三分之二的贊成票。由於國內猶太復國主義支持者的政治壓力,美國打算投贊成票;為了加快英國在中東統治地位的垮台,以及考慮到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其成員有不少是來自東歐和蘇俄的社會主義者,巴勒斯坦當時在中東是共產黨處於合法地位的唯一地區),蘇聯集團也準備投贊成票。由於許多拉美國家依賴美國,再加上調查委員會中親眼目睹猶太人建設成就的瓜地馬拉和烏拉圭兩國代表的熱情宣傳,這一部分的優勢也在猶太人一方。剩下的工作主要是說服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代表。猶太遊說團由摩西·夏里特親自帶領,分成幾個小組。為了尋找同目標國代表相遇的機會,他們要在咖啡廳里長時間地等待,吞下無數塊免費三明治,喝下無數加侖的免費咖啡(那時候每對猶太外交官夫婦每天只有20美元的活動經費,所以不放過每一個白吃白喝的機會)。

1

11月初,發生了最嚴重的一次危機:美國代表團屈從於阿拉伯人的壓力,向猶太外交官暗示,如果不把巴勒斯坦南部的內格夫地區交給阿拉伯人,美國很可能出面反對分治。巴勒斯坦猶太代辦處反覆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只有直接與美國總統打交道才有可能爭取到內格夫,只有哈伊姆·魏茨曼才有足夠的地位和聲望去與美國總統見面(他與杜魯門是老相識。在第一次見面時,來自鄉下的杜魯門不知道「Chaim」如何發音,管魏茨曼叫「查姆」)。11月19日,病魔纏身的魏茨曼離開病榻,乘車從紐約趕到華盛頓。第二天,他在白宮向杜魯門解釋說,如果猶太國不能獲得內格夫,這對它將是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災難。魏茨曼以一個科學家的眼光描述了如果把內格夫交給猶太人,他們會怎樣把這塊地方建設得生機勃勃。這段繪聲繪色的描述激起了杜魯門的熱情,因為他也曾為謀取密蘇里河流域的開發和建設做過許多工作。

杜魯門和魏茨曼

1

杜魯門本人一直是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家園的堅定支持者,當國防部長福雷斯特提醒他一旦將來爆發戰爭,對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的需求將是決定性的時候,杜魯門回答說,他處理這個問題依據的是正義的原則,而不是石油。杜魯門還是共濟會成員,這個神秘的組織里出過不少聲名顯赫的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者,比如富蘭克林、傑弗遜、英王愛德華七世、美國總統威爾遜、南非總統史末資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馬薩里克。最後,杜魯門帶有密蘇里農場子弟那種樸實、率真、容易被打動的性格(他的少數民族特別事務助理、猶太人大衛·奈爾斯說,如果在貴族公學和名牌大學長大,性格深沉、老謀深算的羅斯福總統這時還活著,巴勒斯坦問題絕對不會是這樣的結局)。最後,杜魯門被魏茨曼說服了,決定打電話給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約翰遜。

1

20日下午,約翰遜正在法拉盛草地會場的休息室同夏里特和霍洛維茨敘談。他以宣讀判決書一樣的權威口吻說,美國國務院認為在內格夫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猶太人必須委屈自己接受一個沒有內格夫的國家。這時有人進來告訴他說有電話,約翰遜不耐煩地叫副手希爾德林准將去接電話。一分鐘後,希爾德林回來了,說杜魯門總統正在電話那一頭,要找約翰遜本人。聽到這話,約翰遜竟如一頭受驚的麋鹿,儘管體態肥胖,卻敏捷地幾步躥進了電話廳。20分鐘後,他慢慢走回來,坐在夏里特和霍洛維茨的對面,臉上露出難言的窘態,有氣無力地說:「剛才我真正想告訴你們的,就是我們沒有什麼要說的。」

1

在這一屆聯合國大會上,討論巴勒斯坦問題的特別委員會首先否決了穆斯林國家提出的在整個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的提議。11月25日,特別委員會又就分治問題投票表決。若要將這個問題提交給聯大表決,贊成票超過半數就可以了。但是要大會採納這個建議,就需要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棄權票除外),所以這次投票可以看作是聯大最終投票的預演。實際上,當時只差一票就達到了這個三分之二的多數:25票贊成,13票反對(包括全體穆斯林國家、印度和古巴),中國、法國、英國在內的19國棄權或缺席。贊成票超過半數,所以分治問題提交聯合國大會投票表決。

1

由於到此時仍遲遲形不成多數意見,因此聯大任命了一個三人起草委員會,負責向大會提交一份研究結果。這就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局面。如果起草委員會建議聯大推遲做出決定、或讓阿猶兩派達成協議後再討論巴勒斯坦問題,可能會讓此前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

1

當時人口不足18萬的冰島是三個起草國之一,「能把冰塊推銷給愛斯基摩人」的阿巴·埃班親自負責說服冰島代表索爾斯。11月29日早晨,在聯大表決前幾小時,埃班笑眯眯地對索爾斯說:「有時候,歷史顯得很離奇。冰島是國際社會中最小的國家,可是它現在大權在握,可以決定猶太人民是否能獲得獨立。只要動一動筆,你就可以把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流放得遠遠的,讓他們在《聖經》之後再一次被放逐到世界各地,並從此永遠扼殺這個民族的希望和夢想。」索爾斯是個極度虔誠的基督教信義會信徒,對聖經故事和猶太民族的悲慘境遇耳熟能詳,阿巴·埃班的這席話在他的心裡深深地打上了烙印,並使他拿定了主意。

1

11月29日上午10點,聯合國大會在一片緊張和興奮的氣氛中開始。紐約的幾百萬市民,只要工作允許,就打開收音機收聽大會投票的實況轉播,巴勒斯坦的每一個伊舒夫成員和全世界的所有猶太人也都是如此。

1

投票前幾分鐘,各國代表的意向還在不斷發生變化。菲律賓代表在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法蘭克福特(正好是猶太人)的壓力下贊成分治,費爾斯通輪胎公司則威脅賴比瑞亞代表,如果該國不贊成分治,他們就將從被視為賴比瑞亞經濟命脈的橡膠種植園中撤回投資。法國令人驚訝地由棄權改為贊成,這一點誰也沒想到,因為法國在北非和敘利亞有許多不易安撫的穆斯林臣民。荷比盧三國、紐西蘭、海地和巴拉圭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四天前曾投反對票的暹羅代表因國內發生政變而缺席,曾投贊成票的智利改為棄權,曾經棄權的希臘現在反對。中國代表一度想投反對票,但最終改為棄權。

巴勒斯坦分治會議表決現場,1947年11月29日,紐約成功湖

1

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把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八塊地區:先是縱向分為兩半,然後再從橫里分成三段,此外還有兩塊飛地。猶太國將包括加利利地區、特拉維夫的一長條沿海地帶、以及南部的內格夫沙漠,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6.4%,包括49.8萬猶太人和40.7萬阿拉伯人。阿拉伯國包括西加利利、約旦河西岸、以及包含內格夫沙漠西部邊緣在內的加沙地區,此外還有特拉維夫南邊的雅法港飛地,總面積1.12萬平方公里,有72.5萬阿拉伯人和1萬猶太人。

1

在地圖上,猶太國和阿拉伯國的版圖像兩條扭斗的蛇一樣糾纏到一起。為了便於雙方過境,在國境交叉的地方設置了「X點」和「Y點」,但是除非這兩個國家願意彼此合作,否則這兩個過境點肯定是沒有法子實現的。除此之外,還設立了一塊被包圍在阿拉伯國中間的國際化地區,包括耶路撒冷和伯利恆兩座基督教聖城。

巴勒斯坦分治示意圖

1

對於這個分治決議,聯合國大會的最終投票結果為33票贊成,13票反對(阿富汗、古巴、埃及、希臘、印度、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土耳其、葉門),10票棄權(阿根廷、智利、中國、哥倫比亞、薩爾瓦多、衣索比亞、宏都拉斯、墨西哥、英國、南斯拉夫),1票缺席。這屆聯大主席、巴西代表阿蘭哈博士木槌落下:扣除棄權和缺席票後,贊成數達72%,超過三分之二,具有歷史意義的聯合國第181(2)號決議(全稱為《巴勒斯坦將來治理(分治計劃)問題的決議》)通過!

1

在法拉盛草地會場,在會議廳外的走廊中,猶太代表團被欣喜若狂的各國代表團和來訪者(除了阿拉伯國家代表之外)輪流擁抱祝賀,一位拉比在休息室中激動地高喊:「這是上帝再創世的日子!」猶太人熱淚盈眶,非猶太人則被這一偉大事件中蘊涵的崇高意義所感動。紐約街頭,幾乎所有的汽車都鳴笛慶祝,響亮的聲音在山谷一般的曼哈頓摩天大樓之間激蕩。當時在場的人都從心底里牢記著這個瞬間,永生難忘。

1

投票結果隨著英國廣播公司的電波傳到了巴勒斯坦。那裡已是深夜。守候在收音機前的整個伊舒夫都沸騰了!基布茲的居民們湧進會堂,載歌載舞,掌聲和鞭炮此起彼伏,禮花和信號彈劃破夜空,連地中海上空明亮的群星都為之失色。在特拉維夫,在耶路撒冷,在海法和加利利,在五十六年前猶太移民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定居點裡雄萊錫安,在猶太開拓者建立起的第一個農莊佩塔提克瓦,人們不約而同地高唱起詩人納夫塔利·英伯爾譜寫的《希望》。在盟軍解放比爾根-比爾森集中營時,那裡的猶太倖存者曾經高唱這支歌。在年輕的哈基姆和其他為猶太國誕生而奮鬥的勇士們走上絞架時,也曾經高唱這支歌。埋藏在心底的期望和訴求,兩千年來一直在暗地奔涌澎湃,今天終於浮出水面。在大流散兩千年之後,在西奧多·赫茨爾發表《猶太國》半個世紀之後,猶太民族終於拿到了祖國的誕生證!

在特拉維夫街頭狂歡慶祝的猶太民眾

推薦閱讀:

以色列對中國二戰期間收留猶太人非常的感激,這是真的嗎?
EIA最新報告:以色列油氣行業現狀分析
彈丸超級大國--以色列
旅行歸來 | 春節以色列、約旦自助游攻略分享
以色列總工會發起全國大罷工是為什麼?

TAG:以色列 | 建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