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魚門桶子內功闡秘/劉江平
桶子內功特點
魚門口耳傳承之各種桶子內功秘技,則是本門訓練內勁的重要途徑之一,與社會上流傳的一般硬氣功風格決然不同,且絕技速成。堪稱內勁之源,功夫之王。 桶子功夫又稱「提桶子勁」,初始純以內壯為根基,以獨特的呼吸方式(有長進短出、短進長出、閉氣鍊形、間歇呼吸、龍吟虎嘯、自然呼吸等多種呼吸方法),猛力導引,使人體在短期內迅速產生強大真氣,其威猛渾厚的內力,可輕易將人騰空擊出,且自身如銅牆鐵壁,堅不可摧,任憑拳腳棍棒暴力擊打而無礙,功力深厚者猶能於挨打部位內勁外放,不用動手即傷敵於無形。其內勁用於技擊推手,則隨曲就伸、圓轉自如,一旦搭手,如膠似漆,絕難逃脫。稍微發動,則有骨碎筋斷之虞。一部桶子功夫一年大成,也可百日速成(且舊時多在年底專修,俟功夫成熟,適逢歲末,新技練成者即為眾父老鄉親獻藝賀歲,間及舞獅雜技,以媚神娛眾。平時則練拳務農),稱為一屆功夫。民間評價某拳師功力深淺,往往稱其有幾屆功夫。一般四屆以上功夫,在其時江湖上已罕逢敵手。
筆者在自身五部桶子功傳承的基礎上,又在民間遍訪隱士高人,搶救性挖掘整理出數部原汁原味的魚門傳統優秀桶子功法,今作部分介紹,以期與喜愛武當傳統文化的讀者結緣,使魚門功夫廣為流布,傳承不絕,造福人群。 功法簡介今以八大金剛桶子功為例,本功分為預備式、四副架、八正架、足行功、一氣化形、閉門固守等功法步驟,其呼吸方法為閉氣鍊形與自然呼吸。在師父身邊習練,一般三十五天左右,渾身抗打能力即可達打彎鐵尺(為長100厘米、寬10厘米、厚0.8至1厘米的鐵制器械),拳勁擊倒壯漢的功力;內力極為威猛渾厚,力大無窮,功成不退;養生上短期內可使人脫胎換骨,百病不侵,成就真正的金剛不壞之身。
需要指出的是:桶子功法分有多種練習年齡段,如五行八卦桶子功(又稱祖師十三式桶子),習練最佳年齡段為13-49周歲,而本功則為18-29周歲練習為宜。年老體弱者可先專練本功之副架;年輕力壯,血氣方剛者可專練本功正架;有武術基礎者,因為練過其他門類功法,為使勁力順達適合本功要求又與原先功夫相得益彰,則應將副架正架全盤練習。 八正架之前三架: 預備式:兩腳打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垂於體側,頭頂正直,平肩順氣,舌貼上齶,自然呼吸,意守丹田,目光內斂,精神內固,要求站立3-5分鐘。口訣:雙腳開立,與肩等寬,舌觸上齶,神定氣閑,虛心實腹,目光內斂,精神內固,道相莊嚴。
第一式:金剛搗碓。承上式,鼻孔吸氣,意念將氣注入丹田的同時,兩手成導引拳(方法:兩手握拳後,將拇指伸直),抬兩臂向內屈臂,高與肩平,使兩拇指端對肩窩,拳心向下,拳眼向內,一邊吸氣,一邊將兩拳沿體前左右二脈向下導引,至與丹田平齊後,向內與丹田合攏,全身適當用力,鬆緊適度,氣沉丹田(此處與一般養生功要求放鬆不同,要求丹田堅實緊湊,內斂外固,非松沉鼓盪也),至氣吸滿時,閉氣;同時,兩手屈拇指用勁握拳,使拳堅固,吞氣一口(口型微張,咽喉放開,如咽茶水相似,意念將氣送入丹田,初時咽喉放不開,吞氣無聲,二三日後吞氣時可聽到咽喉內咕咕有聲,丹田轟然作響如雷鳴),兩拳用勁上提,使兩拳抱於腰間,兩手十指體前交叉,向下按壓至丹田,再經體前向上托舉至頭頂上方,兩手分開,兩掌下壓,高與眉齊,兩手握拳,用力下拉至頭部兩側,兩臂與頭成山字型,將全身之勁鼓滿,務使周身勁力渾然一體,兩拳猛力下搗至身體兩側,兩拳攢勁提至肩頭,恢復兩臂與頭、肩所成「山」字型,下搗,重複以上動作8-24次,將兩手提至胸前心口部位,兩掌指尖相對,掌心朝下,用鼻孔呼氣,並將兩掌下壓,推至丹田,分掌至體側,-同預備式。(如圖2-7)
口訣:雙足拄地力如鑽,鼻孔提息手握拳,導引左右二脈氣,匯聚中脈在丹田。兩拳提勁與臍平,十指交叉向天翻。分掌下壓千鈞力,齊眉變成舉鼎式。上攢下搗勁完整,勿使氣泄如遊絲。往還次數之增進,火候抽添換架勢,莫憑聰明自做主,師父親口授機宜。 第二式:雙龍搶珠。承預備式,鼻孔吸氣,意念將氣注入丹田的同時,兩手成導引拳,抬兩臂向內屈臂,高與肩平,使兩拇指端對肩窩,拳心向下,拳眼向內,一邊吸氣,一邊將兩拳沿體前左右二脈向下導引,至與丹田平齊後,向內與丹田合攏,全身適當用力,鬆緊適度,氣沉丹田,至氣吸滿時,閉氣;同時,兩手屈拇指用勁握拳,使拳堅固,吞氣一口,兩拳用勁上提,使兩拳抱於腰間。左腳前趟成半弓步,兩拳用力前搗至胸前交叉,右拳在上,左拳在下,兩手回收,抱拳於腰際,左腳回收,兩手用力下搗至體側,重複以上動作8-24次,將兩手提至胸前心口部位,兩掌指尖相對,掌心朝下,用鼻孔呼氣,並將兩掌下壓推至丹田,分掌至體側,同預備式。(如圖8-12)
注意事項:本功法不適合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練習。除預備式外,每式訓練時間為5-10天,然後再學第二式,練第二式時,第一式每次重複10遮左右。每天早晚練功各一次,每次練習三十六組以上(每口氣動作為一組),時間1-1.5小時。 收功:循經拍打,接足行功,頭正肩平,腰背直,保持上身正直,勿前俯後仰,或左右晃動,全身關節松活。步伐稍快,行走半小時左右。行走時步幅一致,步調平衡,兩臂前後自然擺動(肘關節自然伸直勿彎)。行完,身軀微汗,雙臂及掌指粗壯紫脹,沉重有力,精神倍增,為極好的養煉之法。
推薦閱讀:
TAG: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