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鄭彪:關於「《春秋》大義」和以德治國(十二)

 

時間:2015年8月11日至12日

主辦單位:橫渠書院

地點:河北省遵化市鳳凰嶺風景區橫渠書院第一屆夏令營

主持人:周強

主講人:鄭彪

中國以德治國體系的形成(二):禮義廉恥。

中國先民沒有馬列主義,沒有唯物史觀,但是有辯證思維方法,故非常聰明,又能在漫長的生產鬥爭和政治鬥爭中,包括征戰殺伐的歷史中道、德在政治和社會治理中的巨大作用,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發現社會發展和治理有其規律。古人加以提煉總結,上升到理論,用以指導治國理政。這方面先秦古籍中有太多的表述,譬如「君子愛人以德」,「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特彆強調價值觀,特別是在上者的價值觀。後來又將治國理政之要概括為「五政」,即「興農桑、審善惡、宣文化、立武備、明賞罰」。(《後漢書·荀悅傳》)其中「審善惡」一條也是特別針對和勸誡君主,更不必說諸侯士大夫,也包括一般讀書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當然也包括教化百姓,但關鍵在上不再下。於是上行下效,四民社會,以德治國,以禮治國,以孝治天下,輔之以法治國。從先秦到現代,這種主流價值觀引導意識形態,這種價值觀灌注於國家體制,隋唐更建立科舉制,以制度化的儒家文化將官員近乎「格式化」,兩千年一以貫之,總體上行之有效。新中國成立以後,則是以紅色文化教育共產主義接班人,大學畢業就是幹部,同樣是以共產主義價值觀灌注於黨和國家的體制,以制度化的紅色文化將幹部近乎「格式化」為雷鋒、焦裕祿等,這一點從根本上說,與《千載都行秦政制「沒有本質區別,只是意識形態不同,而共產主義即馬列毛意識形態,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乃有大道大義相通。這種意識形態與黨和國家體制的融合鑄造,成為一體(西方稱為倫理、體制、宗教「三合一」)的特徵,原本是幾千年「大一統」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不可分裂、不可戰勝的優勢所在,卻遭到西方國家拚命的攻擊。其包藏之禍心可知。主要是儒家文化熏陶出來的中國老百姓,歷來崇尚聖賢,人心向善,追求正義,更通情達理,容易教化。治國理政,關鍵在上不在下,故曰「治國即是治吏」。春秋傳曰:「命百官箴王闕」,則天子之事也。如果做不到,或不作為,更不必說不務正業,胡作非為,即是失德。君主最大的德,不僅在弘道揚正,要向善,還要能遷善,就是「聞過則喜」,不能聞過,或者文過飾非,就危險了。最危險的,莫如「一言以喪邦。回過頭看,這些年走過的路,包括「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一段資本主義」,「跟著美國走」,諸如此類,有人說是「一言以興邦」,有人說是「一言以喪邦」?到底興邦、亂邦、還是可能喪邦?「不爭論」已經不行,早就在爭論,坊間特別是網上爭論得如火如荼。「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說「不爭論」是現代發明,其實不是。然而十幾億中下層老百姓,眾口悠悠,根本防不住。

道、德至上,有道有德者有學問者,無論在朝在野,有位無位,都可以居高臨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參與政治,包括國際政治。這是先秦中國的一個優秀傳統。誰說中國自古沒有言論自由?春秋戰國的國際化時期,何等自由?故孔子一無權無位者,甚至一介匹夫,可以帶領弟子組成智囊團,在國際間遊學論政,不僅與聞各國政治,甚至接受聘請,直接做官治國理政,比起現代基辛格們,神氣多了。故孔子被後世奉為「素王」,而歷代統治階級不斷為其加冕;另一方面,由於歷代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學者自由論政這個先秦中國文化也是政治的優秀傳統,特別是元明清以來,遭到了嚴重破壞。到了20世紀,由於西方勢力對中國政治文化的加緊滲透,特別是改開以來的空前滲透,表面上看,似乎中國知識分子自由論政的傳統得到發揚,其實是被西方操縱的一幫公知,甚至是「第五縱隊」,卻受到西方支持、資助和力挺,也受到國內某種勢力的精心保護。而真正站在中華民族利益立場,堅定維護中華文明和馬列毛主義,維護國家政權和共產黨領導,堅決反對西化包括反對新自由主義全球美國化的,長期以來,且在很大程度上處境艱難,這是很不正常的。從根本上說,這是「中美國」形成條件下的一種地緣政治現象,是暫時的,是遲早會被消除的。

由孔學開創的儒家學說,即不僅是倫理學說,也不是道德學說,根本是政治學說,是一種治國理政的學說。孔學所塑造的治國人才的理想形態,就是君子。君子的道德學問,有一空間設計,借用今言,叫做「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所謂「上不封頂」,即以道義立身,以弘道(天下)為己任,修齊治平為使命,以大同為理想和目標。這方面的道德學問,上不封頂,沒有極限。但是孔學也是人學,作人之學,作人不可以「下不保底」,必須兜底,這個底,實際上就是「廉恥」。

所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包括士君子也包括一般人道德學問、行為法則的上下兩端。這是很有道理,也是很簡明易懂,行之有效的。作為兜底,不知廉恥,不可以為人。人,無論地位高低,在上在下,都要講道德,故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自以修身為主」,道德修到什麼程度,因人而異,但是《春秋》責備君子,對士大夫要求很高,也給以很高的社會地位,叫做士農工商,四民社會,士大夫應能以身作則,以教化百姓,這就是對以德治國早期基本框架的簡明概括。反之,「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等,又如說有「天人感應」,也不全是迷信,而是當時科技不發達條件下用以勸誡君主的方法。這方面古籍中比比皆是,需要梳理,古為今用。今人要設身處地,理解古聖賢教化社會的苦心孤詣。不可以「封建」二字,一筆抹殺。這些年來,中國文化歷史被虛無,一些人拜倒在西方文化面前,「四維不張」,已經危及民族生存,到了不可持續的程度,於是開始走向反面。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多年不講了,現在需要補課。這不叫不封建主義的課,再重申一遍,毛澤東教導說,對舊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國古代的國家治理體系,總體上、實質上是德治,制度上是禮治,禮的前提和基礎是德,德的根本在弘道。道至高無上,道是什麼,本質是指規律,內容主要指正義,以天代表正義,其實正義在人心,故曰:「人在做,天在看」,其實是人民在看。正義的事業,可以公開號召人民去做,如毛澤東說:「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鬥爭。」這叫做正大光明。非正義的事業,或者以正義的事業為名,夾帶私貨,叫做政治走私,或者明搞一套,暗搞一套,則需要大言欺世,欺世盜名。但人民群眾可以糊弄一時一事,不能糊弄長遠,更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糊弄人民。特別是現在有網路,歷史上沒有。近代以來,士君子演變為所謂知識分子,內涵已經改變。知識之為分子,歷來具有兩面性。統治階級無非兩手,一是利誘,富貴收買,但紙里包不住火,遲早敗露,故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也是人心向背的規律。一是引誘(富貴名利),二是脅迫,無非兩手都硬。這種事,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無論搞得多麼巧妙,多行不義必自斃。 

中國文化,歷來重道,也重德,用意在於引導社會向善,止於至善,故中國人自古有理想,不悲觀,總能自強不息。由於相信道德的偉大作用,故儒學在表述上道與德可以並列,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何謂大學,是小學的對稱,小學,是指文字之學。學,是修齊治平之學。前幾天看電視劇一個鏡頭,很體面的家居客廳里中堂的位置上掛了一幅字,很大,仔細一看,是百家姓。今人許多已不知何為傳統文化,讓人哭笑不得。大學之道,也是政治之道,在止於至善。道德的方向、要求和最高境界,是至善。但至善如何達到,古人認為君主和士大夫治國以德,對下,則需要通過禮制和教化實現。法治重在制度建設,禮治主要重在提高執行官員(也盡量影響民眾,以德也以禮教化民)的思想道德修養,否則再好的制度,沒有好的隊伍來執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完全扭曲走樣,達不到理想效果,甚至走向反面(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禮的問題很複雜,但實質是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特別是制度建設的一部分,也是教化的手段。對中國歷史上的禮治和禮制演變,需要深入研究,加以整理分析和提煉,形成21世紀現代中國的禮制,以區別於西方文明,現在的禮制比較混亂,有的方面,不倫不類,包括服飾、禮儀的改革,等等。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一種「政治規矩」。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這個義,首先是道義,是對天下社稷的責任。既然君主和諸侯士大夫要為社稷負責,「天下為公」,則道義上要求臣子效忠君主,臣子臣子,比照父子,又不是父子,比父子的分量還重。所以,「忠君」也不能完全否定,一概說是愚忠,否則副作用很大。中國自古,歷代都有不少政治規矩是傳承的,不能逾越,不完全是潛規則,例如不得「政出私門」,不得「拜官公朝,謝恩私門」,又如「內臣不得結交外官」,等等。不勝枚舉,現在的官場,往往反過來,對著干。共產黨其實也講這個。十八大以來,特彆強調忠誠,很有必要。有些人不讀書,以為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胡亂來,包括位居高位,亂交狐朋狗友,其實是自蹈危局,蹈禍而不自知。其實講規矩,包括傳統政治的許多規矩,這也是國共兩黨的傳統,只是蔣介石更講忠誠於他個人,帶頭「政出私門」,毛澤東治下完全禁止這一套,周恩來絕對守紀律,但也有些人不舒服。入黨誓詞寫得很清楚,「永不叛黨「更是說要忠誠於黨,忠誠於黨,根本是忠於黨的事業為共產主義奮鬥。後來說,「社會主義說不清楚了」,有些人對此特別感興趣,私心是不是不想為之奮鬥了?不為人民服務了?部分人,有沒有這一層意思?可以研究。「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一切行動聽指揮」,「與中央保持一致」,等等,都有忠誠的含義在內。忠誠,這是自古中國人最看重的的品格。現在批評黨內一些高級幹部「不守規矩」,固然是不讀書不修身,許多也是由於富貴來得容易,又寵祿驕奢太過,叫做驕狂;「能力不夠」,升遷太快,德行能力跟不上,大約屬於後者。屬於德薄,不能載物,又自我膨脹,胡作非為,只有翻船。宰相大臣,是社會的儀錶,必須守規矩,不可以亂來,「不守規矩」一旦成為風氣,則表明朝廷失去是非法度,則王公貴人,無所畏懼,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作亂,現代叫政變。對下的影響,就是老百姓對體制失去信任和尊重。近年來流行一種說法,中國的體制不行,其實是說共產黨的領導不行,需要推牆。這次的教訓極其深刻。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這個「道」,一般解釋為「引導領導」,然按照孔子同時代的思想,「道」的思想已經影響很大,拿什麼來「引導領導」民眾,需要有道之君。這是大義,不可忽略。「經曰『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晉書》卷五十二。毛周就不思改革?設使假毛周三十年天命,與美蘇周旋至今,世界和中國,現在是什麼局面?然天不假年,聖人不能「久於其道」。「大道廢,有仁義」,是不是近年來全社會呼喚毛澤東的社會政治和道德背景?)但只靠君主有道,遠遠不夠,不能深入民心,何況還有小人,於是要「齊之以刑,使民有所畏。然這樣會有弊端,就是其心無所感化,只求苟免於刑罰,心無羞愧,非感而自化。於是孔子接著說:「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樣一來,標準就提高了。片面強調「以法治國」,不僅不講德治,也不講禮治,全靠軍隊警察,近代西方這種治國模式,就等而下之了。據披露,2015年美國警察殺人逾千,相當驚人。多年來迷信西方「以法治國」,對官員、子女的行為也以為不犯法就行,這就不僅取消了德、禮,連黨紀也廢除了,共產主義更是「扔到爪哇國去了」。孔子這段話,說明禮的地位高於刑政,治國以禮治為主,刑政為輔。孔子還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說明夏、商、周三代之治,皆以禮治為主。「雖百世,可知也」,說明禮治是中國國家治理的傳統。德治是禮治內核,禮治是德治的外殼。禮是通過禮節與儀式來表示人倫綱常的倫理關係,《史記》以《禮書》為八書之首篇,並非司馬公個人的偏好。朱永嘉先生說:「三禮的《儀禮》是具體規範各種禮節場合的儀式,《禮記》是講述各種儀式所體現的思想內核,而《周禮》則是講國家和社會管理的組織架構,在本質上它還是以暴力和一定的強制性為基礎的。」這話講得很深刻,但說本質上「以暴力和一定的強制性為基礎」,則不獨古代,現代也是,只要國家機器存在,就是如此,即便如此,也還存在中國已經一行幾千年的以德治國模式(包括新中國前三十年)與近代才有的以法治國模式的根本不同,這個事實本身就有重大意義。

禮義廉恥之間是什麼關係?引一段古文對治國的論述。「夫王道之本,經國之務,必先之以禮義,而致人於廉恥。禮義立,則君子軌道而讓於善;廉恥立,則小人謹行而不淫於制度。賞以勸其能,威以懲其廢。此先王所以保乂(音義,平安)定功,華洽黎元,而勛業長世也。故上有克讓之風,則下有不爭之俗;朝有衿節之士,則野無貪冒之人。夫廉恥之於政,猶樹藝之有豐壤,良歲之有膏澤,其生物必油然茂矣。若廉恥不存,而惟刑是御,則風俗凋弊,人失其性,錐刀之末,皆有爭心,雖峻刑嚴辟,猶不勝矣。此三代所以享德長久,風醇俗美,皆數百年保天之祿。而秦二世而弊者,蓋其所由之途殊也。」(《晉書》卷五十二)這段話說得很好,秦二世而亡,古人歸咎於商鞅變法,可以討論,但有一利就有一弊,也是事實。這個另當別論。總之,一切為了錢,不講也不懂禮義,就沒有廉恥,沒有廉恥,就失去底線,無所不至,社會必然沉淪,以致滅亡。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西方最典型的是羅馬帝國。今之許多官員失去廉恥,是長期不講禮儀的結果,社會主義的禮義例如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奮鬥,擱起不講;傳統禮義也不講,一切向錢看,是自取敗亡。禮義才能養廉,靠高薪養廉,更是扯淡。

可見以德治國,以禮治國,是君子模式,至少是好人模式,後被誣為人治;西方被稱為以法治國,被捧上神壇,好像法治就不是人治似的。馬克思講資產階級國家是「總資本家」,真是深刻之論。其實在相當程度上是小人模式,一股風學西方,實際上學做小人。這樣講,似乎以偏概全,其實不無道理。關鍵在於,法為誰說話,維護誰的利益,這一點不能只看現象,更要看本質,就是政權的性質。本質不決定一切,但決定方向,決定命運。這些年形成「法律黨「,拚命鼓吹西方「以法治國」,暗含著「法大於黨」的潛台詞,目的在否定和推翻共產黨的領導,是一個政治陷阱。

以德治國,本質是治人,關鍵是治官,古代統稱治吏(其實官、吏有等差)。這就需要在理論上對人加以區別,雖說「獨尊儒術」是要求全社會都尊儒學,但具體到人也是分別加以引導,儒學在這方面貢獻獨到。其要點至少有三:以義責君子(理論上將士大夫歸類為君子),以刑懲小人,以德教化庶民。此所以士居四民之首,道義上要求很高。故對君子之責,要在攻心,不在皮肉,既存其體面,就留以改正的餘地。所以叫「刑不上大夫」,今被曲解了。對百姓,主要靠教化靠道德的約束輔之以法,如果僅靠刑罰,即「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百姓無恥的愈來愈多起來,刑罰也就不管用了,因為不勝其罰。

諸子百家,相互影響滲透,最後綜合,儒釋道,還是相互滲透,然界限也是清晰的。老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老子》四十九章)「至於禮義廉恥的觀念,強調教化的作用,那是孔孟儒家的思想,反映了戰國後期諸子的觀念趨向綜合的過程。如《呂氏春秋》名為雜家,其實也是綜合各家的學說而成,西漢初年的《淮南子》也是如此。古人在文獻分類上,《漢書·藝文志》將《管子》列入道家,《隋書·經籍志》則將《管子》列入法家。這裡所釋禮義廉恥,反映了其所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故中華傳統文化,應是綜合各家之長,舍各家之短,不避拘泥於哪一家,講道德倫理的教化那還是儒家以禮治國的思想為主。法治與禮治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這是因為法治重在制度建設,禮治重在提高執行政策的官員隊伍的思想道德修養,否則再好的制度缺乏好隊伍來執行,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完全扭曲走樣,達不到理想效果甚至走向反面。」儒家是主流,也是擔綱,這是一個歷史事實。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依法治國與當代中國發展需要哲學思維
先秦法家「以法治國」思想評析
依法治國
「弘揚董必武法治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TAG:治國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