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禎南遷,大明王朝還能延續嗎?

公元1644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兵發西安,兵鋒直指大明京師北京城。早在之前的幾個月,崇禎皇帝就曾經醞釀過南遷留都南京的計劃,但最後還是放棄了,最終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自縊於景山。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崇禎的南遷以及這個計劃是否具備可行性,以及如若南遷之後的歷史進程可能會是怎樣。當然歷史不容假設,但可以討論,正如很多文章可以大談明朝氣數已盡,崇禎南遷明朝依然是亡一樣,我們也可以聊一聊崇禎南遷明朝是不是也可以延續。

崇禎南遷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大家最熟悉的崇禎南遷可能就是崇禎十七年南遷失敗的動議了,但其實早在崇禎十五年就曾經有過關於南遷的討論了。當時松錦大戰剛剛結束,薊遼督師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洪承疇被俘投降,之後清軍從牆子嶺分道深入明朝腹地,接連攻破薊州、真定、河間、臨清、海州等地,北京城周邊郡縣幾乎被全部攻佔。到第二年四月北歸時,清軍總共劫掠府州縣共八十八處,人口三十六萬九千餘眾,牛羊馬匹、金銀珠寶無數,明朝幾乎無軍力可以禦敵,明廷震動,這時候崇禎連忙召見內閣首輔周延儒商議南遷,「上以邊寇交織,與周延儒議南遷,命無泄。」這是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南遷之議,而且是由崇禎帝自己提出,但消息泄露,傳至後宮,明熹宗懿安皇后以「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力勸崇禎堅守京師禦敵,這時清軍逐步撤至關外,首次南遷之議作罷。

之後便是崇禎十七年的那次著名的南遷之議,時值闖賊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建元永昌,並且遣兵東進北上,進攻山西河北,兵鋒直指北京,志在滅明。形勢危急,明廷再起南遷之議。此時左中允李明睿奏請南遷,崇禎單獨召見李明睿曰:「朕有此志久矣,無從襄贊,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這應該是崇禎南遷計劃討論最詳細的一次了,《平寇志》卷八載:「正月壬辰(初三),帝召中允李明睿陛見, ……屏左右,趨近御案前,……言:『惟有南遷,可緩目前之急。』……帝四顧無人,曰:『朕有此志久矣。』問中途接濟,曰:『不如四路設兵,……皇上可從小路輕車南行,二十日抵淮上。』……夜初漏,又召明睿進內,近御案前,問:『急欲行之,誰可接應?途中用何等官領兵措餉?駐紮何地?』明睿奏曰:『濟寧、淮安,俱系要地,不可不設官,……皇后雖間道微行,兩處扼要,務要預防。』又問何等官銜,明睿奏須戶兵二部堂上官。……漏下二鼓,明睿始出宮。」此後南遷事宜亦在加緊籌劃並作詳密布置,如命科臣左懋第往南京沿途察看水陸士兵舟馬之數;又密旨命天津巡撫馮元颺秘密準備漕舟三百停泊直沽口待命,一俟河漕解凍即啟程南下。又以張縉彥為兵部尚書,袁繼咸代呂大器為九江總督,等等。

到了二月,李自成軍劉芳亮部遣兵入河北,掠大名、真定,勢如破竹,李自成主力進入山西,形勢已經非常危急,這時候李邦華再次提出南遷,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即著名的由太子南下監國,帝留守京師,以圖在遭遇不測的情況下,為大明留下希望,崇禎起初對此方案頗為動心,但他再次召見內閣首輔陳演卻最終導致計劃失敗,陳演因為害怕承擔責任和既得利益,其實內心不支持南遷,便指示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反對南遷,廷議之時,光時亨上竄下跳指責「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粛宗靈武故事乎!」而這正是崇禎最擔心的地方。崇禎怒曰:「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哥兒們孩子家做得甚事!」南遷計劃再次失敗。直到李自成包圍北京,城破在即,崇禎此時方才明白南遷是唯一的活路,於是再次召見駙馬鞏永固討論南遷,「上密召鞏永固曰:卿向勸朕南行,今尚可及乎?』永固曰:今無及矣!暇時人尚易集,今事急,人心已去矣。最終城破,崇禎於景山自縊殉國,便是明末南遷之議的始末。

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崇禎南遷是否具備可行性?未來發展前景又如何?


首先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南遷是具備可行性的。雖然明末的議事制度又很多繁文縟節,但總體而言,明朝還是始終維持了皇權至上的基本原則,崇禎如果早下決斷,主動擔當,決議南遷,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內閣是阻止不了的,但作為最高統治者,放棄北方疆土以及京師和宗廟陵寢這樣的責任,皇帝本人必須要主動出來承擔,但貫徹始終,崇禎帝本人始終沒能表現出這樣擔當的勇氣,崇禎在位期間多次更換內閣成員,監禁斬殺了很多官員,這說明崇禎在朝政上的大權始終在握,如果在南遷的問題上崇禎也能夠乾綱獨斷,而且有著為社稷存火種這樣的正當理由,為什麼不能通過?

其次從南遷具體步驟而言,從李自成兵發陝西開始,崇禎如果在此時自然可以從容南遷,甚至可以有效部署北方的人力物力調往南方,但是此時山西作為北京的西部屏障依然在明朝手中,而且宣府、大同還有大量駐軍,這個時候崇禎拒絕南遷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是到了二月李自成已經攻入山西,形勢很危急,這個時候崇禎如果命令駐守長江中游的左良玉部至太行山之東南進行側翼掩護,有人這時候肯定要說左良玉是軍閥不聽指揮,我要說明一下左良玉雖然在與李自成的朱仙鎮會戰慘敗之後一直消極避戰且不聽調動,但是此人一生一不從賊二不降清,就算他在到達防區之後不敢和農民軍作戰,但是這樣一支軍隊活動在農民軍側翼完全可以起到牽製作用,同時崇禎還可以調動江淮地區的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高傑諸部,可沿運河防守水陸交通線,這個時候崇禎南下還是基本可以得到有力保障的,但是崇禎對此並未有任何部署,而是和閣臣無休止的陷入勾心鬥角之中,不能不說可惜,到了二月底三月初,李自成的軍隊已經先後攻破宣府、居庸關,逼近京師地區,劉芳亮部東渡黃河、出固關,自南面攻克保定,徹底將明廷南遷的漕運之路阻斷,此時的崇禎還可以有最後的機會,那就是從天津登船,由之前天津巡撫馮元飆提前安排的船隻從海路南遷,這條路線如果排除自然天氣造成的意外事故,依然是非常保險的選擇,但這個時候已經是時不待我,爭分奪秒,可惜崇禎此時依然拘泥於和文官們的拉鋸戰,到了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完成對北京的合圍,城破之際崇禎曾試圖帶扈從出城,但被守軍擊退,無奈於景山自縊。

第三,從經濟的角度而言,崇禎如果南遷,東南的財賦足以支撐半壁江山,有明一代,江南便是明朝的賦稅重地,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曾以東南之財賦,養西北之士馬,而有明朝兩百多年之江山,到了明末江南經濟重心的地位依然沒有改變,只不過江南雖然富裕,但大量的賦稅都要北上運到北京,南京只是一個空架子。崇禎如果南遷之後漕運本身的巨大開支可以節省,同時江淮地區的明軍補給線大幅度縮短,而補給的難題則可以丟給農民軍以及入關的清軍。崇禎殉國之後,南明小朝廷雖然財政也很困難,但依然可以供給江北四鎮,崇禎如果南遷,可以有力的調動南京的官僚集團效率,在富裕的江南地區啟動戰時機制,難度要遠遠小於坐在北京城裡空想籌款,更何況,南遷之後,西北中原那些災荒之地的沉重包袱可以暫時扔掉,剿寇和守遼的軍費開支也可以從戶部的賬單上暫時抹去,而且崇禎的名望和號召力不是南明那幾個藩王政權可以比擬的,明末為何有如此多的漢奸,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崇禎死後的正統缺失,在封建社會,法統的重要性並不亞於一支強大的軍隊。

第四,從軍事的角度來談一談南遷的前景。很多人都認為南明的軍事能力很孱弱,在滿清八旗軍隊面前不堪一擊,實質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南明軍事力量的主要構成。以南明的弘光政權為例,當時其在其旗下的軍事力量主要有三支,一支是湖北的左良玉軍,一支是著名的江北四鎮,最後一支就是直屬於朝廷的京營(此京營非彼京營,這裡指的是弘光政權建立後守衛南京的軍隊),這三支軍隊大概有多少人呢,網上所說的左良玉八十萬,江北四鎮四十萬,這種數字肯定是不可信的,水分太大,這方面的資料也不是很多,當時時任弘光朝廷都給事中的李清曾經在《三垣筆記》中就軍費開支算了一筆賬:武昌的左良玉有五萬人,每年軍費一百萬兩;江北四鎮各三萬人,共計十二萬,每年軍費二百四十萬兩;京營六萬人,每年軍費一百二十萬兩;其餘八鎮共十二萬人,每年軍費二百四十萬兩。這麼看來弘光政權的軍隊總計應該在三十五萬人左右。很多人認為南明的軍隊根本就是軍閥,但他們從有軍閥傾向到軍閥實質化上有一個最關鍵的節點,那就是明朝中央政權的崩潰,而核心就是崇禎自縊。在這之前,這些軍隊大體上明朝中央政府還是可以調動的,或者說這些軍隊的將領為了自身的利益還是不願意明廷亡於流寇或者滿清之手的,而漢奸風潮正是在崇禎駕崩之後,吳三桂開的壞頭,在此之前在崇禎在位期間除了像洪承疇這種厚顏無恥的人之外,投降滿清的明廷高官少之又少,在漢族士大夫心中,崇禎作為大明的法統不倒,他們還是很鄙視滿清的,祖大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崇禎南渡,這些軍隊至少可以說投降滿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話說回來,崇禎南渡,吳三桂會不會投清都很難說。(PS:也許他會隻身往南逃?)那麼南遷之後最主要的對手清軍兵力有多少呢?根據滿清官方檔案資料,薩爾滸之戰時,八旗總男丁6.9萬,當時以滿洲八旗為主。而到順治入關時後數年的另一份統計,因為持續幾十年戰爭的損失,,真滿洲只剩5萬、編入八旗的蒙古不足三萬,剩下二十萬作用,都是歷次戰爭中陸續俘虜、征服、歸順的漢八旗男丁,滿清稱為「包衣」。合計八旗男丁總數不過三十餘萬,按照其「三丁一軍」的慣例,核心兵力不過十萬,實質上歷史上的南明其實主要是亡於漢奸軍隊之手,如果崇禎南遷能解決大批漢奸軍隊投敵的問題,那麼滿洲軍隊其實對南明的軍隊而言,並沒有什麼優勢。

最後,從領導風格來聊聊。崇禎這個人作為皇帝確實有很多的不足,但是這個人比起弘光來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弘光作為一個藩王,還是福王這種和東林黨有很大過節的藩支,他得到皇位之後,首先他的自信心就很不足,其次從弘光政權的表現來看,滿清入關、李自成西逃期間山東河南等地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弘光政權居然毫無動作,甚至提出了聯虜平寇這種荒唐的策略,當然史可法史閣部對此難逃干係,但作為皇帝也並沒有看到弘光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崇禎則不一樣,他絕對不會和滿清媾和,從他對遼東的態度來看,他更不會坐視山東河南拱手讓人,而南明的這些軍閥們調動他們進入這些地區應該問題是不大的,這樣就可以將北部的防線由江淮線推到黃河線,而李自成在拿下北京之後和清軍必然會有一戰,如果李自成勝,則李自成處於明清的南北夾擊之中,如果清勝則必然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和剛剛與自己大戰一場的李自成身長,這樣清軍就會陷入明朝在北京陷落前的窘境,同樣是兩線作戰,無論如何,對於明而言都是化被動為主動的有利形勢,這就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攻守之勢異也。

歷史的煙雲早已消散,崇禎、李自成、皇太極這些風雲人物也都歸於塵土,歷史不能重來,但如果我們能從歷史長河中的那些遺憾假設中得到啟示,又何樂而不為呢?就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那句名言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推薦閱讀:

明末風雲錄,從財政角度分析為何大明王朝不敵滿清?
誰滅亡了大明王朝?科學家徐光啟跑不掉
大明王朝的最後十七年:一場亡國悲劇的演出
大明王朝最後一年,崇禎是怎樣親自逼死大明的.....
大明王朝的骨氣

TAG:王朝 | 崇禎 | 大明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