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智慧之──神傳漢字
中華文化智慧之──神傳漢字中華漢字是神傳文字,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古人造字時,把自己的道德標準也融入了構字之中,「字小乾坤大」,反映出古人的正統信仰、道德至上、天人合一思想。一個方塊字,就是一方天地,漢字的形像呈現著宇宙乾坤的萬象紛呈、蘊含著造化的神秀靈氣。關於中華文字的起源,《易經·繫辭》與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有較為系統的論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黃帝之史官倉頡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指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根據河圖洛書,法像天地創造了最早的文字元號。黃帝之史官倉頡仰觀日、月、星、辰之勢,俯視山川脈絡之像,又旁觀鳥獸魚蟲之跡,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繪寫,整理出文字。漢字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華。漢字講究一字傳神,如「道」、「法」、「理」、「德」、「仁」等這些字,其實早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字義了,經過歷史積澱,它們所代表和涵蓋的往往都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很廣的意蘊和很深的思想。特別是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時空和不同的語境中,常常會產生不同的含義;更有一些漢字,即使在同一時空和同一語境中,也會兼具多種含義。就漢字本身而言,它也是傳統文化重要的構成成份。因漢字是表意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以形達意,也就是見形而知意,所以每個字的產生,都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走進漢字,探索其文化奧秘,會受到哲理的啟迪。以下舉幾個例子。(一)「意」意,從心從音,從心底發出的聲音就是心音,本義作「志」解(《說文》),乃心之所念、所趨、所識並稱之,如《春秋繁露》「心之所謂意」。其義為:志曰意,如意念、心意,又如《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義、義理曰意,如《唐書》「分明是非,乃出新意」;內心、胸懷曰意,如《漢書》「寬仁愛人,意豁如也」;考慮、思念曰意,如《禮記》「意論輕重之序」;意趣、理趣曰意,如春意盎然;猜測、料想曰意,如出其不意。每個人都有他的心聲,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意念、念頭。佛家認為人的一切善果、惡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念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休咎。人的一個起心動念,都是未來果報的因,有人因一念的誠善,就暗中蒙神賜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惡,就明顯遭天譴罰,往往不必表現於事實,而禍福已感應。此無他,善惡只在心念之間而已。為人之道,就是要能自思內省,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起善念,排除邪念。如明代楊繼盛在家訓《諭子書》中寫道:「心以思為職。或獨坐時,或夜深時,念頭一起,則自思曰:"這是好念?是惡念?』若是好念,便擴充起來,必見之行;若是惡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則思之,以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為分毫違心害理之事,則上天必保護你,神明必加佑你,否則,天地鬼神必不容你。」再如《太上感應篇例證》記載的明代俞都從意念斷惡修善、改變命運的例子。俞都博學多才,十八歲考取秀才,但繼後他七次科考未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僅餘一子還丟失了;生四女,僅存其一;其妻因傷心過度哭瞎了雙眼。俞都貧窘潦倒,自認無大惡,且以教書為業,於是每年歲末,必疏文向神明陳稟其遭遇不公。一次遇到灶神點化:這一切遭遇源於他意惡太重、做事專務虛名、怨天尤人,多年來並沒有真誠地做過一件善事,而在私下獨處時,心中卻完全被貪慾、妒嫉、急功近利、希求回報、輕視他人而不自製、仇恨等惡念頭所佔據。然後教他要摒除各種雜念,清淨心意,不圖回報,不求名利,不論大小和難易,切切實實地行善,才有可能挽回天意。俞都依此力行三年後,因品德優秀被薦入太學,並考中了進士。隨後又意外地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其妻雙目也復明瞭。「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意已先知」,是說天地神明無時無地不在監察善惡,報應分明。善念,是萬善之門,從這裡可以走向美好的未來;惡念,是萬惡之源,從這裡可以跌入罪惡的深淵。人至誠的善念可以感天動地,縱使是在危難關頭,也能夠趨吉避兇,化險為夷。善念是一種道德意識,是道德行為的內在動因,來源於追求真理、正義和光明的崇高信念。人在世間,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是福是禍?人善良本性的回歸、前程的光明、真正自我生命的歸宿所依,就始於人們自淨其意,擇善而從。有的人平時為一點個人私利去斤斤計較,而考慮自己生命歸宿這麼重大的事情卻說成是迷信,忽略意念對人的重要影響──心靈的提升與下墜均在於意念的純潔與染污。面對意念重要作用的事實,人們起心動念,怎可不慎呢?(二)「慎」慎,從心從真,本義作「謹」解(《說文》),乃小心細心以任事之意,故從心。又以真為誠實無欺之意,「慎」乃誠心認真以任事,故從真聲。其義為:謹言慎行、敬事赴善曰慎,如《國語》「慎,德之守也」;謹、謹防曰慎,如《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誠,使之信實不欺曰慎,如《詩經》「慎爾言也,謂爾不信」;持重曰慎,如慎擇。「慎,德之守也」,慎,是「心真」,也就是說,唯有用真心,才能真正做到謹慎,才能體察自己存心是否真誠、行事是否審慎。《易經》雲「慎不害也」,《荀子·勸學》雲:「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由此可見,「謹慎」之行持,是保障人安身立命、成功處事的基石。人之謹慎,首先從真心不自欺開始。做人要善於自省,從思想意識、言論行動等各方面去審視自己是否遵從道義原則。自省是理性的智慧,是自己真正主宰自己。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遇到問題找自己的原因是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主要標誌,君子要通過時時內省不疚,逐步完善修養以成就高尚德操。克己是指培養節制自己的能力,孔子說「剋己復禮為仁」,意思是說人們只有克制自己的慾望和不正確言行,回歸天理,才能達到仁的境界。有了不自欺的慎行,向外擴展,就能用真誠之心,善待他人。譬如在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中有「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的記述。儒家最強調「慎獨」,慎獨是指在個人獨處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是對個人內心深處比較隱蔽的思想意識進行自律的一種修養方式,防止錯誤思想及私慾,邪念不生,時時保持正念,對自覺性要求更高。《中庸》說「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對於「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遏人慾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謹言慎行,追求道德規範」。指出君子就是在別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要謹慎小心;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要警惕注意。慎獨表明的是一種人生態度,表裏如一;彰顯的是一種人生境界,襟懷坦白。歷史上湧現出許多秉持這一操守的君子:如東漢楊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獨拒禮;三國時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宋代袁採「處世當無愧於心」;元代許衡不食無主之梨,只因「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清代葉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凡此種種,無一不是慎獨自律、追求道德完善的體現。在紛繁複雜的社會裏,尤需人們審慎地面對現實,謹慎地把持自己,時時處處堅守道德和良知,切莫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毀了自己,從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和未來。(三)「修」修,從彡攸聲。本義作「飾」解(《說文》),乃使人衣履整潔,儀表因之雍容而言;彡有刷拭之義,乃可以除塵垢去污穢者,故修從彡。又以攸本作「水行攸攸」解,為水流自適貌;飾己重在無往而不自適,故修從攸聲。其義為:賢德之人曰修,如《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涵養、修為曰修,如修行,修煉,又如《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建築、整治曰修,如《禮記·祭義》「宮室已修」;長、高曰修,如《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學習、著述曰修,如修學、修史;裝飾,使完美曰修,如修飾。「修」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從修身養性,開啟了生命無有窮盡的力量,《孟子》云:「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人生許多豐富的閱歷與內涵,無不被一「修」字囊括其中。古聖先賢克己復禮,誠明合一,寫了諸多修身要道,如《論語》云:「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言簡意賅語意深遠,將人生中所應秉持的修為態度,面面俱到地揭示出來,堪稱為古代君子立身行事的行為準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人屈原在《楚辭》中,再三表達出人生短暫,行旅匆匆,要探求大道,修身立德,有所成就,惟恐時不我待,「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反覆使用的一個「恐」字,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珍視及求道的迫切。修身是完善個人道德人格的過程。故孔子云:「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指出修德的重要,一生所擔心的是有無德行,能否向善向上,能否改過遷善。君子還應做到見賢思齊與見利思義。君子看見賢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是要求君子在為人處世時、在利益面前,首先想到的是道義。《禮記·大學》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要修身需先修心,戰勝自己的慾望與執著,保持端正的心態。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凡事都能認真修學改過,日久自能見功夫。「修」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從修心,到修身,到修言語,都是人生的修行境界。修道是指引人們走向光明智慧的明燈,通往「天人合一」的途徑。儒家講的是入世,倡導仁義禮智信,通過修德可成賢成聖;佛道講的是出世,修佛修道,通過修煉佛法、大道可以達到覺者的標準──佛道神的境界。一個「修」字,內涵之深廣,言語難盡。謹守一「修」字於內心,必能轉化困境與迷惑,化人生坎坷崎嶇為通途,昇華道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理上通達,開明德性,以達至善。(四)「敬」敬,從攴,以手執杖或執鞭,表示敲打;從苟,有緊急、急迫之義。本義為恭敬、端肅(《說文》),《禮記·曲禮》註釋為「在貌為恭,在心為敬」。其義為:恭敬、尊重曰敬,如《史記》「敬受命」;敬讓、敬謹曰敬,如《論語·學而》「敬事而信」;慎重地對待,不怠慢不苟且曰敬,如《諫太宗十思疏》「慎始而敬之」;敬獨(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敬明(謹慎嚴明)曰敬,如《易經》「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虔(莊敬虔誠)、敬奉曰敬,如敬奉神明。「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敬」常與「畏」連用,「敬畏」強調的是發自內心的敬重與自覺。人生在世,必須有所敬畏,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自覺以道德約束內心。古語有「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天下大事,成於懼而敗於忽」等告誡。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即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聖人的話。敬畏之心是人生的大智慧,是安身立命之本。敬天。從古以來,傳統文化經典所載及古聖先賢,無不以敬天為本。天化生了萬物和人,為宇宙萬物的主宰者,人與天有一種感應關係,天注視著人的一言一行,人積善,天降吉祥,積不善,天降災殃。《詩經》云:「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意思是敬畏上天的威怒,不要貪逸享樂;敬畏上天的神明,不要肆意妄為,上天明察人的一切行為及善惡。「我其夙夜,畏天之威」,言必敬天之威,於是乃得安。敬德。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有德才會得到上天的保祐。天賜道德規範於人世間,《大學》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古以來,「福」是人們共同的期盼,福總是出現在有德行的人身邊。荀子提出:「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份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在權利面前沒有私慾邪念,人多勢眾也不會屈服,天下萬物都不能動搖信念,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君子的可貴則在於他德行的完美無缺。」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孔子的幸福觀在於內在德性的完善,惟有實踐道義的正人君子,方能品嘗幸福的無盡滋味。福與德緊密相關。德是行為主體獲得幸福、避免不幸的重要途徑之一。如《詩經》中強調修德配命,達到「配命」的價值目標,即與天的意志、命令相配,結果自然是獲得「多福」。古語云「禍由惡作,福由德生」,可見禍福之根源在於人之心。倡導人修明德行,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趨吉避禍。敬人。「敬人」指對人尊敬,對生命關心愛護。孔子「敬人」的思想是貫徹落實「忠恕之道」,實現「愛人」、「克己復禮」等核心思想的至為重要的方法,而要實現對他人的尊敬,也首先必須「克己」。《禮記·曲禮上》明確指出:「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即謙恭待人,後己先人,卑己尊人。孟子曰:「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在這裡,孟子強調君子的居心要合乎仁、禮,強調要愛人、敬人,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一條要求,人與人之間互相尊敬,才能保持和諧相處,使中華民族成為著名的「禮義文明之邦」。修己以敬。君子學習、修身的目的在於「君子學道則愛人」、「行義以達其道」。通過修己獲得思想境界的提升,從而傳播道義,善化民眾。孔子說:「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認為君子從「修己以敬」開始,使自己能夠嚴肅、莊重、恭敬地去做事,與道相合,與德相應,才能夠實現「安人」、「安百姓」,濟世安民的根本宗旨,這也是內聖外王的境界,而踐行「敬」是其起點和立足點。(五)「智」智,從日從知。知謂通曉事理,通曉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為智,也就是知。其本義作「智知也,無所不知也」,即智慧之稱。其義有:智慧,聰明曰智,愚之對,如《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謀,巧思曰智,如《晉書﹒賈模傳》「深沉有智算」;有才氣者曰智,如《孔叢子》「師賢友智」;知識曰智,如《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行事需智慧,識人需智慧……因此,很多人都希望擁有智慧,做個有智之士。然而,甚麼才是真正的智慧呢?古人云:「逢昏不昧,智也。」遇事不昏昧,是智慧。若堅固執著,心量狹隘,就易遇人不識,遇事不辨。心中有了智慧,自有明亮的慧眼,明辨是非,辨識善惡,趨吉而遠禍。智慧,人人本有,一旦被慾望、習氣、情緒等障礙,就無法顯現。故「利令智昏,欲令智迷」,人生的諸多不幸,莫不由此貪慾而起,一旦迷失自己就極易被境遇左右,犯下錯誤,喪失理智,做出後悔莫及之事。因此,時時要保持理智清醒的態度。智者內心清澈明朗,通達事理,面對各種外在物慾的誘惑,嚴守道德的約束。智者,亦有過人的勇氣,敢於面對困境,在困苦艱難中,所思的不是退縮埋怨,而是奮發向上精神,衝破難關。「智者不妄為」,智慧之人不會胡作非為,因為知其後果,故不能為,亦不敢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能知人,更能善體人意,知彼知己而不惑。智者,永遠謙遜待人,深知廣闊的胸襟,是和諧人際關係的基礎,謙遜流露出的是智慧的言語,優雅氣質與風範,讓人願意與之親近。智者不惑,靜者生慧。《論語》雲:「有求皆苦,無慾則剛」,做到無求不爭,順其自然,心就能靜。靜是一種安詳平和,是一份圓融的心境,靜中能領悟世界的神妙並與萬物相契合,靜中蘊含無限生機,可以獲得智慧靈感,所得有所悟,故「靜思則通」。聖賢之道,無不充滿智慧,使人看得更遠。《中庸》雲:「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古人認為深入學習聖賢的教誨,並在生活中力行,是增長智慧的方法。人生如果沒有智慧的引導,也會跌入黑暗痛苦。但如何才能走好自己人生的光明大道,可見,在一切境界面前,懂得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實在是太重要了。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邪思雜念的污染中,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依理行事,心地光明磊落,切莫迷失方向、踏上險道而不自知,因為,只要有纖毫對事理的不明,就易踏上人生錯誤的第一步。遵循天理而向善,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這才是明理、智慧的人生。(六)「寬」寬:從宀莧聲,本義作「屋寬大」解(《說文》),故從宀。又以莧音桓,從免足,苜聲,為細角之山羊,性喜寬野,今有室足以容莧,可見其寬廣,故寬從莧聲。其義有:仁厚曰寬,如《左傳》「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大而有容曰寬,如《易經》「君子……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宥,原宥曰寬,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鄙賤之人,不圖將軍寬之至此也」;愛,愛惜曰寬,如《禮記﹒表記》「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闊,廣闊曰寬,如《張祜﹒送韋整尉長沙》「雲水洞庭寬」;器度大曰寬,如《論語》「寬則得眾」。寬者,永遠能容。厚者,恆久不薄。人生諸多時候,因為心地不寬,所以常感難有容身之地。其實,若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生,看宇宙及大自然,就會發現到,就因為自己的心地不寬,才有設限,因此窒礙難行;就因為自己的視野短淺,所以看不到遠方,見不著上下四方,因而做錯,或判斷失誤。所以寬廣的胸懷,開闊的眼界,可以使人正視周圍的一切,跳脫各種侷限。舉目方知宇宙寬。當人站在高遠處,或眺望遠山,或眺望無垠的大海,就會真實感受到宇宙的寬大,而覺察個人的渺小。此刻,個人種種,也將隨著藍天大海的寬闊而化為雲煙。若抬頭仰望那寬廣的天空,靜觀這氣象萬千的大自然,無一不是覆在廣闊的天地中,那麼宏觀的宇宙,就在身邊、就在眼前,省思著與自己的對比,就會看見自己的胸懷,原來是那般的窄小,故古人常說:「量大福大。」就是告訴人們要開拓胸懷,有包容一切之氣度,福分才能廣大。孟子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歷代仁人君子常拿這兩句話自勉要像孔子那樣不斷攀登,以不斷開闊眼界,昇華境界,向上,再向上,以達精神之山的峰巔。登高方能望遠,在這不斷攀登中,人的襟懷也不斷昇華博大。因為孔子自己就是一位仁者,他一覽天下時,油然想起仁者的心胸就像巍然屹立的泰山,泰山為五嶽之首,它那闊大雄偉的風姿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推崇的聖賢人格品德。心底無私天地寬。所以,學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放下自我,才能擁有寬恕胸懷,成就更加開闊的器度與心量。人與人相處,貴在坦然。待人太嚴苛,讓人不敢親近,故阻礙了與人良好的互動;不能寬以待人,周圍人則將漸漸離去;嚴厲苛責,則處處充滿荊棘。故古人云:「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心地寬厚,才能處眾容眾得眾。從寬廣無際的心地出發,才更懂得知恩、感恩和報恩。在感恩之外,還能遍施、普施,仁愛他人和萬物,才會有與天地萬物共存共榮的安穩祥和,才會走出一條越來越寬的光明大道。把握「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心境。嚴以律己是一種力行道義、修身重德的美好人格特質;寬人,就是待人寬厚、仁愛。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孔子倡導忠恕的道德原則,即有寬宥、容恕的心地,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朱熹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指凡事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君子對自己要嚴格要求,而對於他人,則要寬以待人。只有具備豁達的心胸和容人的雅量,才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因為這是善的力量,它可以觸動生命的本質,可以解體一切不正,可以無所不包和無所不能,正如哲人所說:比陸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胸懷。(七)「變(變)」變:從攴·聲,本義作「更」解(《說文》),乃改易之意,攴乃施力使有所為以更之,故以攴。又以·音鸞,本作「治」解,亦作「不絕」解,變在治舊為新,亦有前後相續不絕意,故從·聲。其義為:變化曰變,如《易書》「化而裁之存乎通,推而行之存乎變」、「變化者進退之像也」;改變曰變,如《後漢書》「指擿變像,以求天意」;變動的曰變,如《史記》「觀萬物之變態」。《說苑》雲:「天地動而萬物變化」,所以動與變之間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動則變。其於時空經緯之間有著廣闊而深邃的內涵,正因為宇宙中有著錯綜複雜的變化,天地萬物方得以呈現。日月運行,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晝夜晦暝的變化,在地成就山川河域動植高下的氣象。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夜盡晝來,寒盡則暖,物轉星移,春夏秋冬,四時景象,花開花落,落葉繽紛,晴空萬里,風起雲湧,飛沙走石……令人不得不感嘆,天道自然的變化,何其磅礡雄偉,從而產生了宇宙萬有的森羅萬象。而作為人本身,亦如同一個小宇宙般,雖然於茫茫寰宇中,人生細若微塵,但細觀人從內在的起心動念,以至於言行舉止,其實已經無時無刻不在變的範圍內。那麼應如何安身立命讓自身的小宇宙能安於大宇宙之中呢?首先應知,小從待人接物,大到人事變異,旦夕禍福,山崩地裂,無不是在變的因果間,無不是在宇宙規律中。因為有了起因,則必有變化的結果。起因,又有善惡之別,故變化當有美惡之分。總之,變的道理,至宏至微,所蘊含的道理深遠廣大,令人探索深思。所以,以不變應萬變是深刻的大智慧。人們觀察到宇宙萬象,變化莫測,人生際遇,動止紛紜。則為人當遵從天理,樂行天地之道,樂知天命之造化,與天地相應,才能知變,應變,無憂無慮地安於所處之境。歷史上的古聖先賢們,數千年來引導了一代又一代後人,謹守一顆仁德的道心,是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根本。如《中庸》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成就萬事萬物的是天命之性,此乃天地法則。仁德之士見此道,即認之為仁,聰明之士察此性,則認之為智。皆遵循此道此性,則能生生不息。這個道,就是不能片刻離開人的身心。所以君子之道能涵蓋萬有,為萬物之根。雖世事變化無窮,然則人道心不可變,志向不可變,氣節不可變,善念不可變,方是應乎萬變的大智慧。人只有遵循天道,才能和天地同為一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才能夠持久和永恆。正確分析和把握時局、天下大勢,謹守這萬變之宗方可在變幻紛紜的世間深諳時變、事變之理,通達變化之道。(八)「時(時)」時(時),左為日,右上為土,表大地;下為寸,表刻度,形像地展現了時的含義。古代計時工具「日晷」,就是利用太陽的影子,投射在有刻度的盤上,以不同的刻度表示不同的時間。其義有:包括時間,時辰,時期,時候,時代,時機,如《論衡》「累日為月,連月為時,紀時為歲」;適合時宜曰時,如《漢書》「陰陽調而風雨時」;適時曰時,如《孟子》「有如時雨化之者」。時間是寶貴的,又是神奇的,也是最公平的,它既有限又無限,既抽象而又具體,其內涵極為豐富,它是扭轉乾坤的力量,它是稍縱即逝的速度,因此,惜時成為亙古不變的話題。自古以來,大凡取得成就的人,無一不惜時如金,古語云:「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是說像大禹那樣的聖人都珍惜每一寸光陰,一般人更應當珍惜每一分光陰。古人惜時是為了學習和了解更多的道理,求真求道、修身立德。《詩經》雲「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是說:「君子啊,勤勉不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祥瑞。」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個人如果一生渾渾噩噩,糊裏糊塗,與真理無緣,那就等於白活了;如果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一朝得道,即使晚上就死去也無憾,這裡形容對真理的信仰和追求的重要和迫切。古人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聞道求真,學以致道。仁人君子要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多,要懂得天道、人道、世道,要知安身立命,知禮明法,知人論世,兼濟天下。孔子感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描述出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東流的河水一樣,日夜不停流去。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弘道自強不息,他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說有些人浪費光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如果一群人整天相處在一起,說的都是無關道義的話,又喜歡賣弄小聰明,這樣的人實在很難走上人生正途啊。古語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韶光之匆匆易逝,勸勉世人要及早努力,有所作為,勿虛度年華。「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代岳飛一曲浩然的《滿江紅》,道盡了滿腔愛國的壯志,惜時的可貴。宋代陸遊一生惜時,勤學並勤寫作,在詩詞、散文、歷史訓詁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留下九千多首詩詞。他寫道「少小喜讀書,經夜守短檠」,他84歲時還自謙是學問不足的「駑馬」,讀書依舊刻苦,並說「青燈有味似兒時」。秋夜讀書時:「挑燈夜讀書,油涸意味已,亦知夜既分,未忍捨之起。」冬夜讀書時:「寒生點滴三更雨,喜動縱橫萬卷書」。他還談到讀書尤其重視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勤學,持之以恆:「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另一方面在於躬行,才能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善言銘作要躬行,字字微言要力行」,「讀書歷見古人面,好義常先天下憂」。確實,時間稍縱即逝,然而,對於珍惜時間的人,它卻饋贈以無窮的智慧和財富。「莫向光陰惰寸功」,意在勸勉人們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善用眼前的每一秒。把握好瞬間,也就是把握了未來。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後世紀念的事物從人們的心目中抹去,也能讓一切偉大的人和事永遠名垂青史。如何珍惜時光,在每一個寶貴的瞬間了悟人生存在的意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關鍵的。要抓住有限的時間追尋真理大道,在有限的時間做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讓那些稍縱即逝的寶貴瞬間變成真正美好的永恆吧。漢字的智慧,使人從字的意境中,領悟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傳統漢字文化演繹著歷代人們敬天信神,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其歷史使命和偉大意義在於引導人們追求宇宙真理,使生命獲得昇華,步入到大道的境界之中,以達天人合一。在當今紛繁複雜、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法輪大法洪傳於世,給人們帶來美好和希望,指導人們按照宇宙特性「真、善、忍」的理念去做,使人獲得身心安康和道德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修煉大法,實踐真理,並向人們證實法、講清真相,告訴人們永遠記住「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從而擁有美好的未來,人們一定要珍惜這善緣和福音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