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大圓滿前行》第68課筆錄
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現圓滿三身游舞力,
離障本來怙主龍欽巴,祈請無垢光尊常護我。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發了菩提心之後今天我們繼續一起學習《前行引導文》。
《前行引導文》引導我們的心從凡夫庸俗迷亂的狀態,進入殊勝的本性、趨入究竟的實相。其實我們的心和實相之間的距離說遠也很遠,因為我們執著的東西太多了,對不屬於我們的整個輪迴、整個三界生起很深的執著。所以我們需要打破、遠離對輪迴的執著、我執等特別多的執著。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說近也很近,很多大德講心和本性之間、眾生和佛之間就是迷和悟的差別。不了知的人就是眾生,了知證悟的人就是佛。不管是容易還是難,關鍵就是要知道人的本性,怎麼樣才能去掉迷亂?怎麼樣才能了悟人的本性?這就是修行的過程。佛菩薩告訴我們如何修行,《前行引導文》就是幫助我們的心逐漸地靠近、現前實相,逐漸地證悟。
這個實相併不是本來沒有而讓我們去創造,其實只是發現了實相而已。以前經常用的一個詞——還原本來的狀態。我們現在的起心動念沒有安住在本性上面,所以就偏離本性很遠,現在我們只需要去還原它。
有些還原是屬於入道準備的,有些是屬於積資凈障的,有些是直指本性的等等,有很多種不同層次的教言。對大多數有情而言,次第地趨入很重要。我們現在內心對虛妄的法執著很嚴重,一下子要趨入到實相,而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實相,從來沒見過。
我們在輪迴中流轉的時間很長,有些地方記憶中好像從來沒去過,但是也有地方有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在輪迴中的很多地方不斷地轉生,但是解脫地是我們從來沒有認識過的,對我們來講是全新的狀態,沒有經驗可言。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就需要按照上師諸佛的指引,逐漸地把我們的心引導趨向於究竟的實相。
所以說《前行引導文》所講的修心法要很重要,首先是轉變我們的心,然後了知它的本性,這種次第對我們來講逐漸可以相應、修行,是可操作的一種修行。如果給我們一個完全無法操作的修行,雖然佛陀、上師說很殊勝,但是對我們來講就不是殊勝的法要。
《前行》的法要不管針對哪種根基都是可以相應的,如果了知並精進地修持後可以生的起來的,就叫做次第。次第就是這樣的特色,慢慢地可以幫助我們達到一個階段性的標準,雖然每一個階段都是逐漸上去的,但是如果這樣次第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達到實相、趨入頂峰,這就是次第的殊勝性。
在《前行引導文》的次第中,現在學的是共同前行。共同的意思是,不管是小乘還是大乘顯宗的修行者,或是密乘修行者,這四種修法都是需要在內心中通過觀修而生起,可能以前修行過,或者通過某種因緣觸動就能安住的狀態,叫做四種轉心法要,也叫做四種厭世心。
這四種厭世心主要是幫助我們生出離心。所有佛陀的教義、佛教徒的基本條件就是必須要追求解脫。如果不追求解脫的話,不能叫做真實的佛弟子,可能只是作為一個佛學愛好者,或者只是對佛法有興趣、把佛法當成哲學,類似於心靈雞湯進行研究,這就不需要或不一定要具有這樣的條件了。
我們知道只有追求解脫,才是符合佛弟子的條件,這樣的修法是共同的前行。不管是小乘的修行者,還是大乘顯宗、大乘密宗的修行者都是要追求解脫的。只不過解脫有暫時的解脫和究竟的解脫。究竟解脫中有些是相對比較和緩的修行,有些是比較利根的修行,都有一個共同的標準,那就是追求解脫。
通過這種情況,我們才比較清楚地了知這個為什麼叫共同四前行:所有追求解脫道的修行者都必須要通過四前行修習,生起一種狀態。有些修行者可能前世修過了共同前行,今生不一定要花那麼長的時間去修。而有些就可能前世沒有修過或者修的很少,今生還要花很大的精力逐步觀修四加行,才會放棄對輪迴的執著。
共同加行的四個修行,前面我們學習了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或者輪迴過患的觀修,現在我們學習的是第四種——因果不虛。因果不虛對我們來講特別重要,這裡所講的因果不虛的因果和整個佛法中所講的因果,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不一定完全相同。
整個佛法的修持都是以因果貫穿的,有些業果的教授是屬於入門級的;有些則是屬於中等層次的,比如修出離心、人無我,有了這些因,可以獲得小乘的果,這也是因果;還有一些比較了義的、高層次的,比如說發了菩提心、修六度四攝、修大悲和空性,修這種因就可以獲得四業果,這些都是業果。現在所學的業果是業果鏈中的一部分,對我們而言是入門級的業果的教授。
其實針對於業果的總綱,也宣讀了很多殊勝的內容。在了義的教法中、在勝義諦中說一切業果都是虛幻的、無自性的等等,講了很多。雖然勝義諦中業果不存在,但是對我們而言都是要取捨因果。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還是世間人、還在世俗中。雖然勝義中不需要業果,從某個側面來講,和我們有什麼樣的直接關係?我們能安住嗎?或者我們雖然能了知勝義中是空性的,現在就能變成勝義諦的修行人嗎?這個還沒有。
其實我們還是凡夫人,世俗諦中因果對我們仍然起作用。既然還沒有超越世俗,還沒有真正地到達勝義諦,世俗的業果的取捨還是至關重要的,而且絕對是不可少的、沒有辦法超越的。所以業果會一直跟隨我們,無論我們假裝不存在,或是忽略它,或者假裝已經有了勝義諦的見解,業果對我不起作用了。不管內心中怎麼想假裝,其實還是一樣,業果對我們來講仍然起作用,就是這樣一種自性。
所以我們學了禪宗、大圓滿、中觀之後,部分人就會對業果放鬆了。有些人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特別地會對業果取捨,但是學了一些了義的教法之後,就很容易覺得業果不存在,或者說勝義諦中業果如夢如幻,被他解讀成了虛無飄渺、可有可無。
業果無自性不是可有可無、虛無飄渺,只是沒有實有的本體而已,它的顯現仍然存在,有顯現就一定有顯現的作用。我們現在有沒有顯現呢?每天都生起很多的念頭,做很多種行為,每一個都是業。
以前我們講過,所謂的業是什麼意思?所謂的業就是行為,每天身體的行為,就是身體的業;語言的行為就是語言的業;起心動念的心的行為,是心的業、意的業,這些業層出不窮,沒辦法控制。
所以深信業果不虛,這決定是趨入修行佛法的最關鍵的第一步。如果我們修行佛法,業因果這個自然法則不相信,或是在取捨的時候馬馬虎虎,此時想要成就果是很困難的。
因為在因上面就已經錯亂了,那麼果上面不可能真實。沒有因就沒有果,錯亂的因是沒辦法很迅速地得到我們想要的果。只有具有了正因,而且在正因的基礎上,不斷地讓因的力量非常強勁,這個時候我們內心中希求的善果、解脫果,或者說很快想要此生成佛的果等等才可以顯現。
我們能不能解脫,能快速解脫還是緩慢解脫,純粹是看自己在得果之前對業因的接受程度,或者行為上做到了哪種程度。決定權純粹是靠自主,這裡沒有世間的走後門、搞關係,大家都在老老實實的抉擇因果,我能不能插個隊繞到前面直接進入到成就?沒有這樣的。在世間中也許你的後台很硬,有人脈可以走後門,但在這裡純粹是靠自己。對於業因果了解得很深,取捨得很細緻,這時正確的因就逐漸具足了。具足正因之後,不需要去哪個地方會晤,也不需要找誰授記,自己都可以給自己授記。
佛陀早就講了:什麼樣的行為導致什麼樣的果。如出離心、菩提心、空性等等都有了,自己都可以給自己授記:我死的時候肯定生極樂世界或者獲得解脫。如果對於業因果不重視,肯定修行無法成功,這是毫無疑問的。所有的修行都是通過因緣法則來制定的,什麼樣的因緣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所以要想方設法在相續中引發對業因果不虛的正見,然後循著這個正見去修行,才可以真實或很快地得到解脫道。
業因果的法則第一個就是未作不遇。如果你沒做這個業,不會遇到這個果——不管是善果還是惡果,是輪迴的果還是解脫的果。如果你沒造惡業,不會遇到痛苦;沒造善業,不會遇到安樂;沒造解脫業,不會遇到解脫;沒造往生極樂世界凈土的業,就不會往生極樂。不管是好的壞的、世間出世間,這是個通則。要牢牢記住未作不遇。如果想要得安樂,就必須做善業;如果不想受痛苦,就不能做惡業。
第二個法則是已作不失。已經做了的業,不會丟失、退失,已經做了的一定會存在。不管是善業、惡業、還是解脫業,只要造了,肯定不會錯亂,也不會不成熟。
還有一個自性:因果是輾轉增上的。意思就是當我們造了小小的業,它的力量每天自性中都會增長。對於造過的善業,我們要經常保持在善根中;對造惡業一定要謹慎、慎重。如果對業方面沒有慎重,當它的果出現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去承受這種痛苦,但是業果成熟之後是沒辦法避免受苦的。我們應該知道業的重要性。
那造業是什麼?是心。雖然身語都會造業,但主導還是自己的心。反過來講,業也會影響心,二者之間有很緊密的關係。如果我們以前造了業,業會影響現在的心態,現在的心態又會造新的業,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自動連接。現在的心連接業,業連接心,互相影響,我們就很難自動出離業道,只有強制性地加入改變它的因素。怎麼樣才能加入改變它的因素?首先影響它的走向,不能夠讓心和業朝惡的方向去發展,要控制自己的心不造惡業。再給它因緣,控制它的走向,把心引導趨向於善業,善業引導心,心再去造善業,讓它這樣慢慢去發展。一段時間之後,還要引入解脫的思想,如菩提心、空性方面的內容,來影響這個心。有這些大乘了義的實相的因素影響心之後,這個心逐漸就朝解脫方向發展,然後心所造的業、所做的因緣都和解脫相關,和實相相關了。心和業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的。
我們平時主要還是要調心,調好之後,不能做的絕對不做。對於佛弟子來講,這個業因果的引導沒辦法修持,的確是修行不了的。
我們學業因果,知道了不善業和善業都是果報,今天要學習第三個科判:一切為業之自性。現在我們所感受的苦樂等等,都是業的自性,都是業成熟、顯現的,對這個我們要生起定解。
下面我們看原文:
丁三、一切業之自性:
上至有頂下到無間地獄底層的一切有情各自感受不可思議、千差萬別的痛苦和快樂,都是來源於各自往昔所積累的惡業與善業。
這是總說。學習佛法的人都知道,三有之頂就叫「有頂」。一般而言,整個三有中最下面的叫無間地獄(上至有頂,下至無間),上面有其它地獄,還有餓鬼道、人道、旁生道,在我們上面有阿修羅道和天道。
天道有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這裡所講的「有頂」是屬於無色界天。無色界天有四個層次,有頂叫做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是禪定的一種境界,從禪定的狀態來安立的,意思是心裏面基本上沒有什麼思想、分別念,基本上停滯了,看不出有思想,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很細微的想還是有的。無色界是有頂,但有頂不一定是按照地域來劃分的,真正從有色法的側面來安立的時候,第四禪天的色界屬於最高。無色界沒有物質,沒有物質就無所謂是不是三有之頂。它若是有頂,是不是在色界上面?我們在思想中大概會這樣安立。
三有之頂不是從地方去劃分的,比如說十層樓再往上就是無色界,最高了,不一定是這個意思,是從他的境界、整個三界中,他的心識最細微,壽命最長來說的。無色界其實沒有宮殿,也沒有身體。比如說你在這個欲界中修無色定,最後死了,你的心識就在這兒顯現無色界的天界,顯現有頂的境界,其實沒有宮殿,真正有宮殿的是第四禪天。第四禪天的最高從有色法的地域方面來講,就是色界的第四層。雖然講無色界在色界上面,但色界以上主要是從境界來講的。在《俱舍論》等佛法中,到處都講過這個問題。
「上至有頂下到無間地獄底層的一切有情」,所有的眾生,包括有頂的、無色界的眾生,還是沒有出三界。雖然心識很細,早就超過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些層面了,但還是在三界中。有時我們修禪定,覺得修得很好、很舒服,產生一些禪定的覺受,這不一定必然和解脫道相連。超越了欲界的心(我們感覺到很舒適)是一回事,是不是解脫道又是另外一回事。關鍵是看你有沒有真實想解脫的心,還有禪定本身是不是被無有、空性的正解攝持。如果是,就可以成為解脫道的因;如果不是,這就是個禪定,這種禪定外道也有。甚至於有些不是太高的,就像藏地的旱獺、雪豬,在冬天都有禪定。旁生也有禪定的境界對從來沒有入過定的人來講,會覺得很稀有,如果把所有修法的境界來做個橫向對比,那就沒什麼稀有。比較稀有的是真實的認識到輪迴的痛苦,願意解脫。發起菩提心,或者有了空性見解,在這個基礎上逐漸修行,這種止觀雙運的修法是很稀有的。否則只是安住禪定境界,本身沒什麼稀有。
這些所有的有情,從有頂到無間地獄之間「都各自感受不可思議的千差萬別的痛苦和快樂」。當然有頂這些無色界,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快樂和痛苦,他主要相應的是不苦不樂的舍受。在《俱舍論》等中講到,無間地獄還有所有的熱地獄、寒地獄主要是苦受相應的。人道、旁生等等苦樂夾雜,有時也有舍受,即不苦不樂的狀態。天界中,欲界天主要是樂受;還有一禪天、二禪天,三禪天有時還有一些樂受;四禪天以上就是舍受了,舍受就是很平靜的狀態。
我們追求一些東西,認為有一些安樂,其實到了一禪之後,對於這些欲界的快樂就沒什麼興趣了。欲界心對欲界的樂受特別的執著。真的修禪定的時候,就會覺得欲界的樂受特別粗大,而內心生起禪定之後有禪悅,很細很深。
一般來講,只要生起禪定,感受到禪定的禪悅、樂受之後,對於欲界的欲樂不會有興趣的,尤其修得很穩定的時候,肯定沒有興趣。覺得這個太粗大了,追求起來特別痛苦,得到之後又經常容易丟失。而禪定是發自內心很深層次的、很微細的快樂,修了一禪之後對於這些都沒有興趣了,越往上走感受越細微。當到了第四禪的時候,就覺得以前一禪內心中的歡喜、樂受,還有二禪的這些樂受,三禪是很細微、特別安靜的心樂受,再往上走到了舍受,完全平靜,苦受沒有了,樂也沒有了,身體的樂還有心的樂都沒有了,所以說到四禪之後都是舍受的狀態,再往上走無色界全都是舍受狀態,雖然也是業,但是這個地方只是講到了痛苦和快樂。如果一定要把色界天和無色界放在痛苦和快樂的話,就放在快樂中。其實這種舍受超越了平常我們講的快樂和痛苦,但是一定要給它分個類——快樂或者痛苦,就把一禪以上或者剛剛我們講的四禪以上舍受的這些,可以放在快樂中。
獲得解脫之後是永恆的快樂,這種永恆的快樂是現在我們追求的快樂嗎?絕對不是。成佛或者證悟空性之後,已經不是屬於有漏五蘊的境界。平時我們講的「很快樂」——身體很快樂,心很快樂,是屬於五蘊中的受蘊,是和有為法、和有漏相應的。真正成佛之後的那種快樂只是有個快樂的名稱,不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那種快樂。
我們會覺得如果是這樣還成佛幹什麼呢?成佛就沒有快樂了。學習佛法還不深刻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思想,不敢學、不敢修。認為現在皈依、修行佛法就是為了以後長時間的享受純粹的永恆的快樂,現在告訴他這種快樂後面就沒有了,他可能就不願意了。因為在他的心態中,只能夠知道這種快樂的狀態,你告訴他還有超越這個的快樂,他根本想不到的。
就好像一個生活在原始森林的人,從來沒有出去過,他只知道一些有限的娛樂。如果告訴他,到了外面之後,這些快樂就沒有了,他會說:「這些快樂沒有了,我還跑出去幹啥呢?」但是他出去之後就會知道,其實還是有遠遠超越這些的快樂。早就超過了在小範圍中的快樂的境界。
修行的境界也是一樣的。身體上一些欲界的粗大的感受,當我們生起禪定的時候,對這些就沒有興趣了。那時就真正體會到以前在欲界中從來沒體驗過的,乃至於很深很細的、禪定的快樂。這種禪定的快樂其實也不可靠,往上修到了悟空性、現見實相的時候,對這些也會沒有興趣。
修行的一些境界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因此而不願意放棄現在的一些東西。但是導師們通過各式各樣的比喻和很多教授,一再向我們保證,超越了這些東西之後,還有更深細的安樂。它不是變化的、無罪的,是一得永得的、無過患的安樂。
這種證悟的狀態取名叫安樂,為什麼不取其它的名稱呢?為什麼要取安樂、永恆的快樂呢?因為對我們而言,離苦得樂是普世的思想,每個有情想要離苦得樂是與生俱來的。告訴他們如果這樣修,所有的痛苦會沒有,會得到永恆的快樂,這對剛剛學習佛法的人來講容易接受。
但是不是證悟之後,就像佛陀承諾的一樣,會是現在這種快樂的加強版,特別穩定,不會丟失?這個永遠不會有。不管是怎樣加強版永恆的快樂,永遠沒辦法和證悟實相的狀態相比,所以佛陀不會承諾給你這個。其實也得不到,這種是沒辦法永恆的,永恆不了。真正永恆的是實相、如來藏現前的時候,不需要觀待其它因緣。我們現在的這種快樂是觀待因緣的,因緣是要變化的,所以它一定是有為法的自性。
千差萬別的痛苦、快樂都是來源於各自往昔所積累的惡業與善業。
剛剛我們講的很遠,這裡所講的上至有頂下到無間,三界六道所有的痛苦和快樂,來源都是往昔所積累的惡業和善業。以前積累的惡業成熟了,就會感召千差萬別的痛苦;以前積累的善業成熟了,也會感召千差萬別的快樂。
這句話一方面告訴我們,快樂痛苦的來源、真正的因是什麼;從另外一個角度,也是簡別了其他作者。我們得到快樂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有些人認為來自於我的奮鬥——我很勤快,拼搏之後掙來了錢,或者得到了快樂。痛苦的原因是我沒注意——投資上沒注意;或者今天出去的時候沒有注意觀察危險的東西。有些人認為快樂和痛苦的因緣是這個。還有一些人認為痛苦和快樂的因緣是來自於上帝、大自在天神、造物主,給了我們快樂或痛苦等。
佛法中講所有的快樂和痛苦沒有無因無緣的。運氣好、運氣不好,這個沒有;也不是單純憑著我們今生的打拚決定的。精進與否和勤快與否,只是一個助緣,不是主因。我們習慣於把助緣當成主因。助緣是不是一個因呢?它也是一個因,但只是一個次因。
一般人沒有這麼深的智慧,看不到主因,只能看到次要的因,比如很勤快就是次要的因。還有一個主要的、隱藏的比較深的因,叫做近取因。近取因又叫遠因,遠是遠近的遠。遠因是來自於前世或者以前的力量,是主要的,一直到現在。
還有一種次要的因叫做近因,遠近的近。奮鬥、勤作來自於近因。一般的人沒有這麼深的智慧,看不到遠因、主要的因,所以就認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者某個親朋好友的幫助,得到現在的快樂,或者感召了痛苦等。
還有一些外道認為,這些都是他們的造物主造成的。如果好好地供養、侍奉天尊,他們就會賜予吉祥、快樂;如果不好好供奉,得罪了他們,就會得到很多的痛苦。
但佛法認為所有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自己選擇的。以前選擇了痛苦之道,現在就會得到痛苦;以前選擇安樂之道,現在就會得到安樂。我們在輪迴中雖然說選擇,但是有沒有清楚地去選擇呢?現在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快樂之道、一個是痛苦之道,如果我們頭腦很清楚,誰還會選痛苦之道呢?肯定就直接選快樂之道了。
關鍵這裡面有一個業果愚痴。我們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是快樂之道,哪一個是痛苦之道,分不清楚,因此就會通過煩惱造惡業,從這個側面來講就是選擇了惡道。有些人心地善良,做一些善法;有些人選擇善法之道可能是受到一些影響,或天性使然,並沒有系統的學習。有些人選擇痛苦之道,也是內心中的煩惱、我執很熾盛,自然而然選擇了造業。
但現在是把問題擺在桌面上,讓我們理智地選擇:有兩條路可供選擇,我們現在的痛苦、狀態是以前在迷迷糊糊中選擇的。現在因緣成熟了,上師的大悲關照我們,告訴我們業因果,一個是善業之道,一個是惡業之道,善業之道通向快樂,惡業之道通向痛苦,那麼你怎麼選?
首先十善業道和十不善業道都給我們講了,哪個是十善業,哪個是十惡業;十善業的果是什麼,十惡業的果是什麼。這些講清楚之後,下一世或若干世中,痛苦還是快樂,現在可以自由選擇。我們學完就知道,應該做個正確的選擇,現在的行為,以後要負責任。
如果你特別喜歡殺生、喜歡偷盜,這裡會講到你如果走了這條路,一公里的地方有什麼痛苦,兩公里的地方有什麼痛苦。下面這些選項,看到之後就知道不能走,要選善道。
善道雖然在剛開始行持的時候會有一些挫折、坎坷,但是後面是好的。如果選的是惡業之道,基本上剛開始的時候是順暢的,為什麼呢?因為造惡業基本上不需要勤作,無始以來訓練的特別純熟。所以選擇的道路中,造惡業是隨順我們輪迴的習氣的,殺生、偷盜基本上不需要很痛苦的掙扎,很自然可以造。
造業的時候很順暢,但到了後面,就有很多的痛苦。善法這條路,剛開始選的時候,可能比較難走、障礙很多、有坑,但是後面特別好。所以我們修善法,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有觀念的碰撞。修行善法的理念和世間的理念,和我們以前的分別念會有矛盾的地方。
修善法時有很多違緣、很多障礙,有些來自於我們內心的分別念,有些來自於外部的壓力。有時放生有很多障礙,有時修法有很多障礙。剛開始這個路的確是不好走。但是選了之後,後面的果是非常舒適的。
我們必須要了解:造惡業剛開始平順,後面坎坷;造善業剛開始坎坷,後面平順。尤其是選擇解脫道,剛開始的時候要和輪迴的習氣鬥爭,這個階段是撕心裂肺的,沒有真正快樂的時候。但是一旦我們走下去,相應的時候,那是非常的快樂。剛剛講了解脫道的功德、本性,的的確確是值得去拼博、去修行的。
就怕我們不知道,如果知道了,自然而然就會做正確的選擇。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現在還沒有修到菩薩果、佛果,但是要提前了解。有人會說,學這麼多幹什麼?現在我們還是凡夫人,學初地菩薩的境界、高地菩薩境界、佛的功德對我們有什麼用呢?有用,為什麼有用呢?因為現在選了這個道,就要知道以後的福利是什麼。現在投入這個到底得到什麼呢?學了之後知道會得到這麼多的功德,可以自利、利他等。必須首先了解,雖然現在做不到,離這個境界差很遠,但是為了把這條路走下去,我一定要知道最後會得到什麼好的結果。
上師告訴我們在學習佛法之前,要把整個道次第學習下,道次第和道次第所得到的果全部都要在內心有個概念。相當於出發之前必須要帶個地圖,如果一次都沒走過這條路,但是有個地圖指南的話就不一樣了。這個地方有什麼,那個地方有什麼,首先腦海中有一個全盤的構思。這時你再去修,心中是有把握的。
如果沒有地圖,你是在往前走,但到底前面有什麼呢?雖然過程可能很刺激,不知道下一剎那發生什麼。有些人就是特別地追求這種:「你不能給我說這個,不能劇透。」或說:「你不能告訴我即將發生什麼事情,就讓我去體驗一下。」雖然我們很喜歡,但是對修行來講危險性大。
所以首先要知道我們在修法過程中有哪些階段,內心有個底。這樣在修的時候,如果遇到這個障礙,我應該怎麼樣做。內心提前有一種構思,有個比較宏觀的了知,對我們修道非常有幫助的。
從道次第來講,上師告訴我們要多聞思、多聽法,因為法把這些都講了,聽聞後我們很多的疑惑自然而然就沒有了。然後我們就只做一件事情,什麼事情呢?走下去,不管遇到違緣還是順緣,都不能阻止我。
所謂的順緣是什麼?就是突然這段時候發財了,或者什麼好事情都找到你了,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順緣。這個也不能阻止你,為什麼?順緣來的時候,有些對修道不一定是好消息,因為有可能你就耽著於此了。就像我們出發的時候,這片風景特別好,然後就安營紮寨不走了。好風景是賞心悅目的,但是如果耽著於此的話可能就會因此而忘失了長遠目標。
如果有了這些見解,順緣不會讓你停止腳步,違緣也不會讓你停止腳步,這很重要。首先在修道之前有一個對道次第全面的認知了解,這是非常關鍵的。所以還是要多學,對將要經過的路途中各式各樣的情況都大概有個了知。雖然還沒真實經過,但是心中有數,事情發生之後不至於手忙腳亂、手足無措。我知道、這個我學過,我應該怎麼樣去做內心是有數的,尤其是定解越深的話,違緣越難以障礙修行,這很重要,所以上師經常教誨這方面的內容。
如《百業經》云:「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諸業亦種種,造種種眾生,漂泊於輪迴,業網極廣大。」
「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
《百業經》中講,眾生所有的苦樂,佛陀通過遍知智慧說,都是由業而生的,不是造物主造的,也不是運氣好與不好而來的。完全是通過自己的業而產生的。
「諸業亦種種,造種種眾生」
業有很多種,每個眾生的思想還有他自己造業時的輕重程度等等,業特別多。各式各樣的業,也會形成或者造作很多不同種類的眾生出來。
我們看到的雖然都是人,但也有東方人、西方人的差別。即便東方人也有中國人、韓國人等等。即便中國人也有東南西北,即便是在中國南方也有很多分類。幾十個人在一起,每個人的樣子都不一樣。所以業真正來講種類是太多了。什麼樣的業就會顯現什麼樣的眾生。
「漂泊於輪迴,業網極廣大」。
造了種種眾生之後,種種眾生在輪迴中漂泊。這個業網極廣大。古代將業網比喻如蜘蛛網般很複雜。現在我們說好像網路、電話等等。如果真有神通的話就能知道,電話與電話之間不斷地交錯,每天很多人打電話,這種網路是非常複雜的,很廣大。
一個眾生和很多眾生之間都有聯繫。每天出去看到的、聽到的所有的其他眾生和你之間都有一種或某種聯繫,只不過是這種聯繫有深淺、好壞的問題。還有些我們沒看到的,今天看到的這些是有聯繫的。如果沒有聯繫的話你也沒辦法在他面前顯現。看的、說的、聽到的其實一分析,這裡面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
業網非常廣大,這主要還是通過我們每天造作的心,每天的起心動念帶動身語,在這麼長的時間中——這種聯繫不是從幾年前開始的,而是從無始劫以前就開始了,一直都在和整個輪迴聯繫。所以內心中的業網的確是非常廣大的。
這麼廣大的業因果一般人看不到,也不可能看得到。所以只有佛陀遍知,能夠完完全全地現量見到所有眾生的業的情況。十地菩薩也沒辦法現量了知,他們了知一部分,但是完全了知業因果的情況只有佛陀。如果要講業因果的話,完全靠推理是推不出來的,它已經超越了我們的分別念。在講淺層的業因果時,我們可以有些比喻、推理,但是講很深的業因果時必須依靠教證,依靠佛陀的經典、智慧觀察完之後宣講的一種自性。
此處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的苦樂,佛陀說都是由業而生的。業造了種種眾生,然後在輪迴中漂泊。漂泊過程中又造新業,又在創造和眾生之間的聯繫。所以業因果的自性特別深。十地菩薩們都沒辦法了知這種佛了知的境界。
我們在十度中講過,第六度是慧度,第十度是智度。二者之間相似,但是不一樣。第六度是了知勝義的智慧,第十度智度是了知因果的世俗智。
為什麼說了知世俗智慧的在第十地菩薩才有呢?按照我們的觀點勝義諦比世俗諦深,第十度應該是了知勝義諦的,第六度應該是了知世俗智的。但恰恰相反。因為對於緣起空性這個方面,第六地菩薩通過自己的智慧就可以通達,但是要了知那麼深細的業因果,世俗的種種顯現,他的智慧還不夠,必須要到十地的時候智度才圓滿。十地和佛之間就差一點點了,十地的時候智度增勝,對很多世俗的緣起、世俗萬法的因緣比前面的菩薩有不一樣的證悟。在這個基礎上現前了佛陀的盡所有智——遍知,這時就對粗粗細細的所有業果一剎那之間完全通達。所以業因果的關係是很難通達的,很多人對這個產生不了定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有些人儘管現今大權在握、地位顯赫,擁有許多受用,但是當死期到來的時候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隨他而去,只有自己此生積累的善業惡業緊緊跟隨,將自己引入輪迴的善趣與惡趣之中。
通過學習因果不虛,這裡也講了一些因果的道理和事例。如果想真正了知很多前因後果的關係,像《百業經》、《賢愚經》、《毗奈耶經》等等的很多佛陀親口講的前因後果的事例、公案,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遍知講的,不是一個凡夫人認為這個事例中的人是因為以前做了什麼,現今感受這個果報,到底是還是不是我們都不知道,這個智慧到底有多深我們不知道,有些人寫出來也許很精彩,但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我們還是不敢確定的。
但是佛陀講的《賢愚經》、《百業經》等等是完全可靠的,因為它是通過遍知現量見到的,而且沒有哪個地方是有遺漏的,沒有看不到的死角,或者太深了看不到。就像我們現在看不到細菌一樣。我們看到了這個桌子,但這個是真實的嗎?不是。其實桌子或者水杯裡面還有很多微細的構造我們看不到,或者細菌我們也看不到。我們不能說看到它的全部,所以講出來的東西也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完完全全地把整體都看完了才知道它是怎樣的,純粹地、全面地了解其本身之後講出來的就是完全可靠的,就是全面了知的。
所以佛陀講因果時講到的公案的確是百分之百可靠的,其它的就不確定。但是就像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講的一樣,境界越高,越往上越是正量。雖然從這個側面來講是有區別的,但是真正完全的終極的正量就是遍知的佛陀。
有些人儘管現今大權在握、地位顯赫,擁有許多受用,但是當死期到來的時候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隨他而去。
在死亡到來的時候,現在所擁有的這些權利、高高的地位、還有很多豐富的受用全部都要丟棄。所有的東西,連一根針一根線都沒辦法隨他而去。只有此生積累的善業、惡業緊緊跟隨。
以前可能受某些觀念的影響,在中國由皇帝帶頭,還有一些老百姓死了之後會殉葬、陪葬。修一個很好的墳墓,然後把好東西和這個死人一起埋了,意思是以後你還是可以用這些東西。有錢的國王可能陪葬的東西多一些,甚至殺害很多人,沒錢的人可能就象徵性地陪葬一些東西。
但其實人死後神識就離開了,跟著自己的業投生了。他不可能因為這是親戚給我造的房子一定要住在這,不是這樣的,只是大家的想法是這樣的。也許你死的時候投生為鬼道眾生,可能還會在以前給你造的房子里住著,但是也不一定全都是投生鬼道。而且鬼道也不一定就在這個地方投生。
關鍵是要看業力的牽引。業風吹動是由不得你的。雖然有些個別的死了之後耽戀故鄉,可能還要投生在這些地方,那是因為他具有那種業緣。具有業緣的人,一方面耽著一方面也的確投生到他的附近了。但絕大多數有情死了之後是被業風吹動,根本沒得選。不能說這個地方修得好我應該在這,你看還陪葬我這麼多東西,我可能在這衣食無憂等等。想是這樣想,但死了之後隨業風吹動,如果說轉生餓鬼或者轉到其它地方去,他也不一定能受用這些東西。如果你轉成人或其它有情,這個對你來講也沒啥用了,最多就成了盜墓者選擇的一個目標而已,此外沒有其它的真實意義。
雖然很多人希望死後這些東西還跟著自己,好東西做陪葬,死後還用,其實是根本不可能的。死了之後屍體爛掉,神識就走了,心識跟著你的業風另外去投生了,還有可能投成一個盜墓者,然後就把你自己的墓給盜了,(開個玩笑)。
從這個方面講,業風吹動後是沒辦法自主的,一根針、一根線都帶不走,沒辦法受用,第二次投生後一切從零開始。打拚一輩子一切歸零,轉生後一切重新開始,一世一世這樣反覆。所以要考慮這個問題,到底我們煩不煩?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種情況?其實應該煩了。假如說沒得選、沒有解脫道。反正下一世要重新開始,這一世就好好做準備,每世都好好做準備。
但不是這樣的,其實還有解脫道可以選。既然解脫道可以終止這種模式,就要選擇怎麼樣終止。每一世都是努力奮鬥之後什麼都沒有了,下一世又從頭開始,這就真的是讓人厭煩的地方。
有的時候說要對輪迴生起出離心,真正來講也讓我們厭煩的,這個事情做不完。就像我們現在這一世中,事情做完一個又給一個,沒有做完的時候,就會很煩。但是輪迴比這還要長,每一世都是差不多一樣的模式,只不過換個身份、地方、工種,換了不同的事情做。
如果投生總統,就操心國家大事;投生老百姓則要操心柴米油鹽。這樣不斷地去做,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終結。它的模式就是這樣不斷地複製下去。像這樣觀想,輪迴的確沒什麼意義。就會發自內心求解脫道。一定要解脫、要從這樣複製痛苦的輪迴模式中終止,對我們來講特別重要。
「只有自己此生積累的善業惡業緊緊跟隨」,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是漢地佛教徒念得很順的口訣。我們也是這樣,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去,連身體都要燒掉,或者被老鷹吃了。身體沒有那麼重要,只有心識可以帶走一部分,帶什麼?帶這個業,因為業和心識是有關聯的。業儲存在心識上面,你的心識要投生,這些業就會跟著走。
善業和惡業可以跟著我們走,就像以前所講的一樣,如果走的時候帶的惡業居多,而且還是帶著很重的惡業,那麼會把心識牽引向何處去呢?可能只有惡趣了。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前面第三品我們學了惡趣的痛苦是什麼樣的,這個情況無論如何不能讓它發生。如果死的時候帶的是很多善業,就會引導我們趨向善趣。如果相續中帶的是善的解脫業,是被解脫道攝持的業,那就有希望獲得解脫。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關鍵是說它只能夠帶業,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帶什麼業最好?善業、解脫業最好。但是這種業也不可能無因無緣地突然就在相續中具足。還是需要去打拚,去創造善業、解脫業。從現在到死亡之前的這個階段是關鍵時刻,關係到死的時候帶什麼業走的問題。如果你現在的習氣很放逸,覺得時間不夠要抓緊時間享受,但是卻錯失了帶更好業走的機會,如果帶很多惡業走,就會前途堪憂。
打坐的時候一定要反反覆復地觀修,只有這樣我們的心才能轉變。為什麼要轉心呢?讓我們不耽著輪迴中的這些受用,開始對修行善法尤其是修行解脫道上心,真正地發自內心愿意去做,這個很重要。「只有自身積累的善業惡業跟隨」,通過業和心合起來的力量,把我們引入輪迴中的善趣或惡趣中去。
《教王經》云:「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
這個經典是佛陀給國王講的,這個「國王」相當於稱呼名字一樣——張三李四或者國王。
對國王說:「你應該知道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國王的勢力大,我們看一些王宮、還有故宮的建築規模大的不得了,還有裡面殘存的一些精品,皇家氣勢還是不一樣的。但是又怎麼樣呢?皇帝這十幾二十年在故宮中住,這個殿是他穿衣服的地方,那個是他幹什麼什麼的地方。這些地方是很大很氣派,有很多人伺候他。但是在這裡面待的時間也就十幾二十幾年,過了之後皇帝死掉了,把業帶走。另外一個皇帝登基一段時間之後,把他自己的業又帶走,至於帶到哪就看他在王位的時候做了什麼事情。
皇帝耗費福報很快,那麼大規模的消費特別驚人,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的。要有很大的福報才能當皇帝,但是當了之後,每天這樣大規模地消耗,再大的福報可能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所以很快福報就沒有了。
沒有造什麼善業,死後鐵定是墮落。看起來非常好、很風光,但是趨入死亡的時候,這麼多的受用——大房子、黃金、寶物,還有親友都不隨身,沒辦法帶走。所以會想方設法地找些東西帶著,剛剛我們講了殉葬——皇帝殺很多人,覺得可以陪著自己。
但是被殺的這些人有他自己的業。他們在世的時候是奴僕、宮女,被殺後是業風把他們吹到其它地方去了,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說誰還是皇帝,誰還是奴僕。被殺死後這些人的神識就走掉、投生去了。不可能按照我們想的那種,一直跟著自己,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親友也不可能隨身。
「士夫無論至何處」,士夫就是一般的眾生,不管到哪個地方,「業如身影緊隨後」,這個業就像身影一樣緊緊地跟著我們,甩都甩不開。既然甩不開,我們就應該把那些甩不開的善業帶著。我們相續中的善根,不管到哪裡,一旦成熟就一定會給自己帶來安樂。
有些修佛法的道友,或者不修習佛法的世間人,心中如果是善業比較大,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很吉祥。即便是大家都感覺到很差的地方,如果善根深厚就會遇到很多特殊的安樂,或者不會遇到很多違緣。
如果沒有福報的人,即便到了很好的地方,總有事情讓他不樂意。如果善業很深厚、福報很大,那麼這個有情不管是投生在美國、中國還是非洲哪個地方,都會過得很舒適。如果沒有福報,不管是哪個地方都不一定有這種事情,業是很複雜的。
前面我們只是大概講了一下業網非常廣大,有很多錯綜複雜的業力關係。「業如身影緊隨後」,對我們來講必須要經常思維,真正能夠帶走的、真正如影隨形般存在的就是業。關鍵是要進一步想,跟隨著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業?讓我們痛苦、衰敗、輪迴的業盡量不要有,沒解脫之前最好就是殊勝的、菩提心攝持的善業。我們可以依靠這樣的善業、解脫的業得到善趣安樂,也可以通過這個業幫助其他有情,這樣是非常善妙的。
儘管現在所造的善業惡業,不會當下立即現前果報,但任何時候都毫釐不爽,一旦因緣聚合時必將自食其果,感受報應。
大恩上師在講記中說,業果關係比較形象的比喻,不是像刀砍身體馬上出血,而是像農夫種莊稼,種子種下去之後還要越一季——春天種的東西越過夏季,在秋季收成。並不是像刀砍身體馬上就出血,種子一播種下去莊稼就可以成熟,不會這樣的。
業果也是一樣,造業後不會馬上成熟,就像種子長出莊稼是有時間的,不像扇耳光馬上疼痛。我們理解業因果就應該像刀砍身體那樣,馬上呈現出來讓自己看到,如果看不到就不相信。
不是我們希望怎樣就會怎樣,而是它本身是像種莊稼一樣,需要一個過渡才慢慢地醞釀成熟。要種成果樹時間還要長,從一顆種子最後到樹上摘蘋果吃,這中間需要多長時間?這就不是跨季的問題,得跨好幾年才會有果實吃。
我們對因果的理解,認為刀砍身體那種應該才是業因果。是不是都是這樣的呢?世間的事情有些是刀砍身體一樣馬上出血,有些的確像種子生苗芽、農夫種莊稼那種,要隔很長時間才可以成熟,而業因果恰恰就是這種關係,不會馬上產生果報。
即便是現在沒有產生果報,因果關係在任何時候都是絲毫不爽、不會錯亂的,一旦因緣聚合時必將自食其果感受報應,上師也講了就像農夫種莊稼,農夫是有經驗的,把種子種下去絕對有信心,如果沒遇到其它的一些因緣(比如說種子被火燒過),一定會生果。作為佛弟子,應該有農夫這樣的信心:種子種下去絕對會長苗芽,一定會生果的。我們也是一樣的,善業種下去一定會有善果,惡業種下去一定會有惡果。所以該懺悔的懺悔,該隨喜的隨喜。我們應該有這種確信,這對修行人來講,的確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如《百業經》云:「眾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因緣聚合時,其果定成熟。」
(經常說是《百業經》中講的,以前上師也這樣說,現在的百業經中並沒有看到這句話,也許是其它版本,但在《毗奈耶經》中有這句話。)
「眾生之諸業,百劫不毀滅。」就是眾生所造的業如果不成熟,一百劫都不會毀滅的。「因緣聚合時,其果定成熟。」比如說一百劫之後因緣成熟了,那個時候它的果一定會成熟。有些種子種下去後很多年都不會有什麼動靜,但是因緣成熟之後就在那一年中長起來了,也有這種情況。有些種子比較堅硬,發芽比較慢。以前學習過一篇文章:一個人在荷塘裡面種了很多荷花,若干年沒有發芽,有一年突然間整個水池都長滿了荷葉和荷花。
只要種子還在這兒,它的力量沒有消失,很長時間潛伏著、隱藏著,只是因緣沒有到而已,因緣到了一定會成熟的。雖然我們現在造的業過了很長時間早就忘乾淨了,但業沒有忘,還在慢慢努力、奮鬥,一旦因緣成熟,給我們感覺突然襲擊一下子就來了,但其實它一直都在慢慢醞釀中。
一百個劫是一個很長的例子,不一定所有的例子都是一百個劫,也許我們現在所承受的業是過了一百個劫後成熟了;有些可能是隔一世成熟了;有些可能是隔若干世成熟了。因緣聚合的時候一定會成熟的,這是一種自然存在,沒有受到干擾,一定會存在這麼長時間。
如果有力量去干擾它,就不一定了,比如這次金剛薩埵法會,通過金剛薩埵的願力和心咒,就能干擾我們相續中的業。如果它自然潛伏的話,可能還在慢慢醞釀、發展勢力,一旦因緣成熟,就會成熟果報。但是現在,在它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我們用金剛薩埵的力量去減弱、干擾它。這個時候它就不一定成熟,因為我們把成熟果的力量通過心咒的力量消滅。就像一個種子如果用火燒、用水煮了,它就沒有力量了,雖然看起來還是一個形狀,但是再也沒有生苗芽的力量了。
懺悔就是這種力量,可以讓我們內心中太多惡業的種子,通過金剛薩埵本尊的願力、念誦心咒,把相續中無量無邊的罪業的種子清凈掉。當然修行的時候看我們自己的心力,心量很大有可能在一次中所有的習氣都可以消掉;如果不夠大,也許可以消一部分,或者減弱一部分的功能,反正它的功能是存在的。
這個問題上堂課也講過,和業果不虛沒有矛盾。一方面因果不虛,一方面可以清凈。如果沒有受到其它因素干擾的話,它一定會按照它成熟的次第逐漸成熟。但是如果有其它的因緣加入、干涉,也會從反方面去發展。我們的善業也是一樣的,今天造了善業,假如遇到了違緣、生起後悔心、巨大的嗔恨、邪見,或者邪迴向等等,這些有可能干擾我們善業成熟的因緣。
所以善業方面盡量不要有干擾,惡業方面盡量引入更多善法的干擾。讓我們相續中的善業越來越淳厚、純凈;惡業越來越少,力量越來越弱。只有在這種狀態中,我們修行才能逐漸地越來越輕鬆,和善法越來越相應。
又如《功德藏》中說:「高空飛翔金翅鳥,雖暫不見身影現,然與其身無離合,因緣聚合定現前。」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這樣講,「高空飛翔金翅鳥」,金翅鳥飛翔能力很強大,它可以飛得很高,我們在地上的肉眼看不到。「雖暫不見身影現」,它飛到很高的虛空的時候,我們在地上能不能看到金翅鳥的影子呢?太高了看不到影子。沒有看到影子是不是就說明它沒有影子呢?也不是。「然與其身無離合」,但是它的影子和身體無離無合。「因緣聚合定現前」,什麼時候因緣聚合呢?它的高度夠低了,降到一個能夠現前影子的高度,或者飛到地上來的時候影子更明顯了。
飛機飛很高的時候,我們能在地上找到影子嗎?找不到。但是飛機下降到一定高度,有投射、有聲音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地上看得到飛機的影子,降落到地上影子就更明顯,所以這就是因緣和合了。因緣不和合的時候都看不到業果,但是看不到不等於沒有,它一直存在的。
無離合是什麼意思?不是飛得很高的時候身體就離開它了,沒有了,下降到地面的上時候,身體突然跟它合到一起,而是因緣是否具足,是否顯現的問題。我們的業果和自相續的關係也是這樣的,現在我們好像很快樂地生活,痛苦的果沒有成熟、不顯現的時候,我們覺得好像沒有業果一樣,但這只不過是因緣沒有成熟而已。一旦因緣成熟,各式各樣的果就會層出不窮地顯現出來,所以金翅鳥的這個比喻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
例如,當金翅鳥展翅翱翔在高高的虛空中時,它的身影沒有現出,但是並非沒有身影,最後無論降落在哪裡,它那黑乎乎的身影就會出現在那裡。
同樣,所造的善業惡業的果報雖然不一定立竿見影、馬上受報,但是最後不可能不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因緣和合的時候,業果一定會成熟、降臨,降臨的時候也不會錯亂,不會降臨到其他人身上去。我們剛剛講「未作不遇,已作不失。」如果你沒有造這個業,不用擔心別人的業會跑到你這兒來;如果你做了這個業,也不要想別人會代我感受。對於因果規律完全了知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自主。總之,業果一定會成熟在我們自己的五蘊上面,而且不會錯亂,。
在《百業經》、《賢愚經》等等經典中很多人物、修行者,當佛陀講完因果報應的故事之後,都感覺特別地驚心動魄,會發自內心地感嘆說:身語意業不可不慎!就是對於身體的業、說話的語業、起心動念的意業不可不慎重。為什麼呢?因為《賢愚經》中講到,賢善福報的果是來自於以前賢善的因,「愚」的痛苦是來自於以前的愚痴、造業。聽完好的、善的因緣之後,身語意的行為的確是不可不慎重。
如果現在我們不慎重的話,就像佛陀經常講的:眾生就是高高興興地造罪,哭哭啼啼地受報。造罪的時候特別地高興,歡歡喜喜的,但是受報的時候哭哭啼啼地。「為什麼是我啊?為什麼……,總是這樣去喊叫。
但有時我們是看不到的,要麼只能看到果,要麼只能看到因。只看到因的時候,看不到後面的果,我們就會不在乎;看到果看不到以前造的因,我們就開始說,為什麼是我?好像不公平啊!關鍵問題就出在這兒:我們的能力不能同時看到因果。假如我們能夠同時看到因果,在造業的時候,能夠看到以後的果;在受果的時候,能看到以前的因,那問題就好辦了。
關鍵就是眾生的愚痴、無明,不能同時看到因果,這是我們最大的短板。這個短板必須要通過佛菩薩的教言把它接上,佛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果是以前的什麼因,不是無因無緣的;現在的這個因以後會感召什麼果,這個時候就把現在的果和以前的因,現在的因和以後的果連到一起了。
但有些時候眾生看不到這麼長遠的因果,就會把今生兩套因果放到一起。比如一個很善良的人,造善業卻感受很大的痛苦。有人就說:「你看,修善的人他現在感受這麼大的痛苦,修善沒用!」「你看,這個惡人造這麼大的罪業,感受這麼多的財富!」他覺得造業沒什麼問題,把兩套因果論成一套了。
修善法的人的痛苦,這個苦果有一套他自己的因果,它的因在前面;造善業的人的善因,它的果在後面,這是兩套不同的因果。在兩套不同的因果中,把以前的果和現在的因放在一起,就說這個是因果關係,這是不對的。
有時候我們也容易犯這個毛病,修這麼多的善法為什麼還要感受這麼多的痛苦?痛苦是以前的因造成的,現在的善法會感受以後的果,這中間是兩套因果——兩套也只是大概的說法,其實是若干套因果同時在成熟。我們分不清楚這裡面的關係,就把現在的善法和現在的痛苦放在一起說,這樣就錯亂了。
或者有些人今生中修善法,他感受到了快樂,「你看這個因果不虛。」有些人造惡業,他感受痛苦,「你看這也是因果不虛。」是不是這樣的就不好說了。有時候因果之間不是一套的,它是若干套,我們不了解的話,就會容易把它們嫁接到一起。有些是可能我們佛弟子希望看到的:這個人很善良,他得到了快樂;他造業了,他受果報了。佛弟子就喜歡看這些,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的確不知道,即便這些是我們願意看到的,都不一定是一套因果。
但是不管它是不是一套因果,「因果不虛」這一點是確定的。只要造了這個「因」以後決定有「果」,現在的快樂和痛苦一定是有以前的因。我們不要把很多套因果重疊或者嫁接在一起,有的時候把這個問題搞清之後,給別人也可以大概講一個框架,如這套因果是這個,現在的因是以後的果,現在的果是以前的因。我們不要把兩套因果放在一起來講,因為放在一起會錯亂,有的時候這兩套不一定是因果的關係。
即便是斷除一切業惑障礙的佛陀和阿羅漢尚且也要感受自己的業果,那更何況我們這些薄地凡夫呢?
此處說斷除一切業惑障礙的佛陀還有超越三界的阿羅漢,尚且也要感受自己的業果,何況是我們這些凡夫人?此處所引用的分別是大乘的無學道和小乘的無學道。大乘的無學道就是佛陀,佛陀是斷盡一切業惑障礙的。阿羅漢斷盡了三界的煩惱,他不會再投生三界。阿羅漢是小乘的無學,佛陀是大乘的無學,即便是已經獲得無學道的佛陀和阿羅漢也要感受自己的業果,更何況是我們呢?
這個教言主要是要提醒我們,對業因果產生定解。這裡還不講是否「示現」的問題,上師在注釋中講,有些地方說佛陀受報是不了義的。如果真的去分析也的確是不了義,我們需要這樣承認。
佛陀所有的煩惱障、所知障以及業惑種子斷盡之後才能夠現證佛果,現證佛果是因為他不好的果和業因早就已經滅盡的緣故,佛陀煩惱障斷盡了,在十地末尾的時候種子習氣也已經斷盡了,因此成佛之後不可能還會有業果受報。但是在小乘中,因為它的教義不一樣,小乘抉擇佛陀的身體是有漏的,智慧是無漏的。佛陀的身體是以前的業形成的,所以他可以受報,小乘的教法中有這樣講的。
由於現在講的是「共同」前行,所以我們不用大乘了義的經典來講,不能講這裡佛陀是「示現」。因為這個是「前行」,可能在後面會講「示現」。在講到大乘道或佛功德的時候,那決定能夠真實抉擇是佛陀「示現」。但是現在這個場合還沒有上升到那麼高的高度,如果在這個地方提前講是「示現」的話,對於內心中生起「業果不虛」的這種感覺,不一定有好處。
但是因為很多道友已經學過,所以我們不得不在這裡面講一下,因為他們有疑惑「佛陀他為什麼受報啊」等等,如果有這個疑惑我們就講這個是佛陀的一種示現。因為佛陀在世間中有沒有因果對他來講不重要,佛陀不會在任何場合告訴大家「我是沒有業因果的,我是早就已經超越了……」等等,佛陀不會這樣。
佛陀是來度化眾生的,因此如果有對弟子生起業因果正見的需要,佛陀就說「我都會受報」,也不會打個括弧說「示現」。佛陀不會說「這是我的示現」,他就是直接說「我要受這個報」,下面的弟子一聽說佛陀都受報,有些眾生就會覺得「佛陀都要受報,那何況我呢?所以我一定要謹慎注意。」這樣佛陀就達到目的了。
佛陀的目的就是讓你謹慎取捨因果,你只要取捨了,佛陀就高興了,因為它能幫助你慢慢走向解脫。佛陀根本不需要去表明自己的證悟或者沒有受到這些的影響,這些因果任何時間對他完全都是無謂的,佛陀不會追加解釋。我上堂課講到過,其實佛陀是示現的,但現在不能這麼說。
對不同的人,如對大乘的根基就講了義的,對小乘等這些共同乘佛陀不會這樣講。同樣,這個地方的課程是「共同」加行,所以這裡也不會出現那些「示現」的字眼,而直接抉擇這個是佛陀受報,我們應該大概了解這個問題。因為對因果不虛產生定解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如果需要抉擇時會很清楚。
麥彭仁波切在《智慧品》註解中把這個講得很清楚,佛陀不可能受報的,如果有受報有怎樣的過失,全部都講過。但是對這些共同乘的人,或剛剛進入佛門的人不能這樣說,一定要說連佛陀都要受報。佛陀是金剛身、智慧身,這麼尊貴的佛都要受報,何況我們這些業惑凡夫,現在造的這個業怎麼可能不受報呢?連佛陀都受報,何況你我呢?一定會受報。
這樣一想,就會對業因果本身產生定解,而對業因果本身產生定解對我們修行至關重要。佛陀都受報,何況我們這些薄地凡夫。
從前,舍衛城的帕吉波國王率領軍隊向釋迦族所居住的城市大舉進攻,殘暴殺戮了八萬釋迦族人,與此同時世尊也頭痛起來。
帕吉波國王就是平時講的琉璃太子,即後來的琉璃王。這是佛教史上比較著名的公案,前三次佛陀等在進攻路線上並坐在一棵枯樹上面,他們軍隊來的時候看到佛陀大家下來頂禮,琉璃王就問佛陀為什麼坐在一棵枯樹上面呢?他就說這個樹雖然沒有葉子,但還是一個可依靠或庇護的地方,意思是說這些釋迦族人雖然福報盡了,但是我仍然是屬於釋迦族的,所以還是要幫助他們。三次軍隊都回去了,第四次佛陀觀察到再阻擋肯定不行,這個業要成熟,所以佛陀沒去,他們軍隊去的時候就把釋迦族滅了。
大家都知道迦毗羅衛國的悲劇慘案,殺戮了八萬,釋迦族也不是全部殺完,跑出去的也有一些,但是很多在戰爭中被殺死了。與此同時在八萬釋迦族被殺死的時候,佛陀當時在他的精舍中頭也痛起來了。在經書中說佛陀描繪他自己頭痛的感覺就好像須彌山壓在頭上一樣。
眾弟子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
為什麼釋迦族人會被琉璃國王和他們的大軍所殺,為什麼佛陀會頭痛?
世尊講述:「往昔釋迦族人當漁夫時,捕殺了大量的魚類來食用。一天,他們捕撈到兩條大魚,沒有立即殺死,把它們系在柱子上。那兩條大魚因為離水來到乾地而輾轉翻跳,他們不禁暗想:我們無辜遭到這些人殺害,但願將來我們也無辜殺死他們。
這個原因是,當釋迦族的人以前都是轉生漁夫的時候,通過捕魚來生活,殺了很多魚,一天撈上兩條很大的魚,沒有馬上將它們殺死,而把它們拴在乾地的柱子上面,魚當然很痛苦而且是在很熱的時候,也非常地缺水等特別痛苦,在地上輾轉跳躍,在這個很痛苦的時候就發了惡願:我們無辜遭到這些人殺害,也願我們以後無辜地殺死他們。當然這個「無辜」是相對的,是指在沒有過錯的情況之下,從某個側面來講,這些魚生活在水裡面,它們的確是無辜地被殺死了,但是如果從業因果來講不一定。「願以後我們也無辜殺死他們」,是說釋迦族也是在沒有什麼大過失的情況之下,琉璃王發了這個惡願,要把他們殺死滅族。
一般來講,有的時候我們只是這樣想一下,發願不一定成熟,如果是安樂的願,要得到快樂就需要善業來支撐,可能這個願容易成熟。比如說發願下一世當國王、富翁或者班智達,這樣發願如果沒修善法迴向善根那是不行的,只是這樣想一想是不夠的。同樣,如果你要傷害別人,願我生生世世傷害他,沒有惡業聯繫也不行。這公案里有惡業聯繫,這些釋迦族殺死了他們,因為有這個惡業,所以他發了願之後有很多業成熟,這個惡願也就成熟,而且成熟的程度可能都不一樣。以後成熟果報的方式通過這個願來進行定性,即以後我們無辜殺死他們。
以此業果兩條大魚轉生為帕吉波國王和瑪拉洛(害母)大臣,所殺的其它魚類轉生為他們二人的軍兵,今天他們將釋迦族的人們斬盡殺絕。
一個國王一個大臣,主要是他們挑起的事端。剛剛我們講的,釋迦族是不是真正的無辜呢?不是完全沒有因緣,遠因是因為以前曾經殺了他們,近因就是琉璃王子小時候在迦毗羅衛國,被這些釋迦族罵過,因為他想坐佛的法座被罵了,懷恨在心,說以後我當國王的時候一定要殺死這些釋迦族人,這個就是近因。有遠因有近因,當他登基之後想到小時候受的氣,就帶領軍隊去把釋迦族的人斬盡殺絕。
這就是當年他們轉生魚和被殺的其它小魚轉成國王和他們軍隊的一些前因後果,還有八萬釋迦族被殺死的一些前因後果,那佛陀的因果是怎麼樣的呢?佛陀的因果就是說:
我當時投生為一位漁夫的小孩,看到那兩條大魚感受無法忍受的乾燥之苦而輾轉翻跳的情形,禁不住地笑了起來,以此業力感得今天頭痛。
他當時是小孩子沒有直接參加殺魚,但是當看到兩條魚很痛苦的時候他很高興地笑起來,相當於隨喜一樣,通過這個因緣就感受頭痛。還有些說法是說當魚在地上滾的時候,這個小孩用棍子敲了魚的頭,因為敲了魚頭就感召今生頭痛,也有其它地方是這樣講的。
假設我現在沒有獲得這樣圓滿功德的佛果,今天也將被帕吉波國王的軍隊殺死。」
如果我現在沒有成佛的話,在這一次行動中我也將會被殺死。佛陀就是這樣講因果不虛的,尤其是那種情況之下。我們現在坐在這兒聽這個公案的時候,那個場景離我們太遠了,如果當時剛剛發生這個事情,佛陀講因緣的時候,那種效果是不一樣的。
剛剛大家都知道釋迦族被滅族了,也知道了佛陀頭痛,再加上佛陀緊接著講前因後果,內心中對因果的震撼力的確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學的時候感覺離我們太遠了,而且顯現上面沒什麼關係,所以我們感覺不一定有震撼,但是如果當時聽的時候,可能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通過對因果的信心,一定要謹慎地取捨,這方面也是幫助很多眾生。佛陀也是為了利益眾生,即便是在這個上面做個示現。這個釋迦族被滅族的事情是沒辦法抵擋的,即便是在這個事情上面佛陀也是引導其他的有情對因果生正見,然後發慈悲心等等,總之要把這個事情轉為修道。
此外,世尊腳上刺入降香木刺,是以前做菩薩時殺掉短矛黑人的業報。
短矛黑人的故事下面還要講,是說以前佛陀做菩薩的時候,通過悲心殺死了短矛黑人,在成佛之後,這個果報成熟為佛陀的腳上刺入了降香木刺,有說是檀香木刺,有些地方講是一個一尺二寸的木頭。
有一天,佛陀走路時看到有根木頭斷到旁邊,就想應該示現,依靠這個因緣給眾生講因果不虛,讓眾生對於業果產生信心。佛陀就開始顯現神通,坐在空中,這個木頭追著佛陀就過來了,然後佛陀逐漸往天空中走,一直走到色界天,這個木頭一直跟著佛陀,經過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一直到色界天,一直跟著好像在追著刺佛陀一樣。天人看佛陀這麼害怕木頭。有時佛陀顯現很大的石頭想擋住這個木頭,但是木頭一下子就把石頭刺穿了,有時佛陀示現很深的水,木頭也是直接就刺過來了。
佛陀到了很多天界後,就給天人講解業果不虛這些因果法,講完後佛陀下到地上回到家裡,讓所有人都迴避,連阿難尊者都迴避。為什麼要迴避?因為如果他們看到佛陀的腳被木頭刺穿,他們都會去世,受不了,所以讓他們都迴避了。迴避之後,佛陀坐下把腳伸出來,讓刺一下子扎穿了腳,扎到很深的地方,最後才被燒掉。
業力形成的力量是很大的。佛陀示現的大青石也刺穿了,佛陀示現了很多,一直到色界天都跟著佛陀,最後刺穿時大地震動,阿難尊者想刺可能扎了佛的腳,的確已經扎穿了,扎穿後就昏厥過去了。如果當時親眼看到的話,佛陀說他們都會因此而悲傷去世的,所以不能讓他們看到真正被扎的那一剎那。
佛陀被扎的原因是以前做菩薩時殺了短矛黑人的業報,而且還是以大悲心殺的,圓滿了四萬大劫的資糧。後面還要講。雖然圓滿了資糧,畢竟殺了人,從這個側面來講,仍然還是會有影響的。還有一種說法是他殺死了另外一個商主,不是因為悲心殺的,是因為煩惱心殺的,這在上師的講記中講的很清楚。
講業因果、報應之後,很多人也是因為這個對於業果不虛產生了定解。佛陀這種金剛身,已經遍知的佛果還是要受以前很早的業報,何況我們?所以千萬不要造罪業,互相之間都要提醒:知不知道佛陀的腳被扎的事?佛陀說了這是什麼因緣。所以大家都要鼓勵,互相提醒一定要謹慎身語意的業。
這也是幫助很多人樹立正見。而且這個公案流轉到現在,一直在佛教史中,上師和弟子之間口耳相傳,每一世每一代都會利益到很多人,讓很多人相續中生起業果不虛的觀念。乃至於今天我們學習這個公案時,也讓我們相續中對因果不虛產生進一步的定解。
諸佛所動作,皆非無因緣,乃至出入息,亦為利有情。佛陀任何動作都不是沒有因緣的,即便是腳被扎刺,也會在當時利益很多的眾生。這個公案傳下來兩千五百多年了,也是一直在利益很多的有情,現在佛法存在時乃至於以後還會利益很多眾生。
這麼多的佛經教言,乃至於佛陀當時示現一個公案,都會讓很多人生起善心、正念,真正對因果不虛產生定解,都會有或深或淺的幫助作用,這樣的示現也是有很大的必要性。從佛陀的角度來講,他自己完全不需要,但他就是在這兒利益眾生的,他投生到印度就一個工作,就是利他、利益眾生。什麼樣的語言、行為對眾生有利,他就會這樣去示現、去做,讓眾生逐漸趨入覺悟之道。
今天的課就講到這個地方。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其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推薦閱讀:
※[轉載]桃花透干?娶妻佳期
※[轉載]皇家御用·天星擇日(五)
※[轉載]國畫術語大全(上)
※[轉載]從八字看婚姻應期
※[轉載]老貓講八字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