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師教程》第二十二章 常見病症診治
癥狀可見突然暈倒、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抽搐等,且有一些前驅癥狀,如頭暈眼花、出汗噁心、四肢發麻等,應引起注意。血壓、脈搏、心率也可能出現異常,可作其他輔助檢查以協助診斷。按摩以掐、按、點、拿、揉等方法施治,常用穴位有人中、內關、十宣、湧泉、承山等穴。病情急重者,應迅速採取搶救措施。待其蘇醒後,應進一步檢查發病原因,以便針對治療。
4.心絞痛 心肌急劇、暫嘣鰳缺血和缺氧而引起的突發癥候,以陣發性的心前區壓擠或疼痛為特點。常於飽餐、疲勞過度、受寒和情緒激動變化時發作。多見胸心後突然發作的擠壓性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肢前臂內側,無名指和小指。發作時間數分鐘。很少超過20分鐘,如20分鐘以後疼痛仍不緩解,就應該考慮其他的病症。按摩時用按、揉、指推、按摩等方法治療。常用穴位有心俞、肺俞、膈俞、厥陰俞、內關、神門、足三里等穴。手法宜輕柔,不要重滯,以免癥狀加重。同時可口含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治療。癥狀不緩解者,應迅速轉院進一步診治。 5.休克 急性循環功能不全,使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灌注而產生的綜合病症。其表現為血壓下降、心率加快、脈細弱、皮膚潮冷、尿量減少、煩躁不安、反映遲鈍、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休克、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等。用點、按、掐等手法施治,常用穴位有人中、內關、合谷、足三里、湧泉等穴。重症時應同時給予吸氧、靜脈輸液等對症處理,以防病情惡化而危及患者生命。 6.溺水是指因為缺乏游泳能力或喪失游泳能力而沉沒水中,引起呼吸道堵塞而窒息。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及心跳停止而死亡。溺水者可見面部腫脹、青紫,兩眼充血,口、鼻腔充滿血性泡沫,肢體發涼,煩躁不安或神志昏迷,並伴有抽搐、腹部膨脹。溺水者從水中救出後,應迅速清除口、鼻腔堵塞的泥沙、雜草等污物,並使其俯卧斜坡上,或腹部墊起頭處低位,頭偏向一側,把舌頭拉出口腔,使水流出。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採用俯式人工呼吸較好。心跳停止者,即施行胸外心臟按摩術,同時採取綜合措施,對症處理。 7.電擊傷 電擊傷指機體組織受到電擊後而發生的電休克。一般接觸10千伏以下電壓的電流者多為電擊傷,10干伏以上者多為電灼傷,其損傷程度取決於電流的性質(交流或直流)、強度、電壓、接觸部位的電阻和時間等。觸電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樞麻痹和心室纖顫,如不及時搶救,患者往往在數分鐘內死亡。治療時應立且唧使受傷者脫離電源,來不及切斷電源時,可用絕緣體(木棒、竹竿等)將傷者與電源分開,切勿直接用手觸及傷者或用導電體移動電源。呼吸已停止者,應立即作人工呼吸;有心室纖顫或心搏停止時,應同時作胸外心臟按摩術。對搶救要有耐心,不要過早放棄。傷病情況允許時,可用點、按、掐等手法治療,常用穴位有人中、內關、曲池、合谷、足三里、湧泉等穴。 第二節 常見內、外、兒、婦、五官科病診治一、對內科病診治 在古代,按摩已涉及內、外、兒、婦各科疾病。按摩不同於服藥和手術,它是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營、衛、氣、血等中醫理論為基礎,對疾病進行辨證施治,用按摩手法作用於人體的經絡、穴位上,從而達到調整陰陽、疏通經絡系統和人體氣血,來扶正祛邪,從而使人體功能恢復。 按摩可以對感冒、頭痛、失眠、咳喘、胃脘痛、胃下垂、冠心病、腹瀉、便秘、高血壓、糖尿病等症有很好的療效,在第十五章第二節已對幾種癥狀的診治作了介紹,本節再補充以下幾種癥狀的診治。 1.咳喘(咳嗽)(1)概述.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此病多見於冬春嚴寒季節。咳喘是慢性氣管炎及肺氣腫的一種癥狀表現。祖國醫學認為本症與外感、內傷有關。當人體衛外功能不固,風寒等外邪侵入人體,首先犯肺,影響肺氣宣降功能,肺氣上逆則咳嗽,癥狀為鼻塞流清涕,頭身疼痛,應給受術者疏風解表,宣肺止咳。內傷咳嗽多因久治未愈,久咳傷陰,肺氣不足;或因脾虛生痰;或因心肝火旺、壅塞肺氣;或病久傷腎,腎氣不足,不能納氣,影響津液之輸化,肺氣之升降,納氣失攝,人體氣化功能失常,上逆犯肺,可見喘促氣短。反覆咳嗽,咯痰,伴有喘息,可見咳喘。診斷表現為:咳嗽痰多,痰稀色白,或乾咳,吐痰膠黏,色黃,舌質紅等。咳喘表現為:呼吸短促,言語乏力。
(2)治療與手法 1)外感咳嗽 受術者俯卧位,術者站位。 ①術者用手掌直推背部。 ②術者以一指禪按壓身柱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尺澤穴、足三里穴。 受術者仰卧位,術者站位。 術者以一指禪點揉膻中穴,在胸部自上至下進行直推。 2)內傷咳嗽 除上述手法外,加按壓脾俞穴、腎俞穴,並可揉以上二穴。痰稀色白者,可加按壓內關穴,拿肩井穴。吐痰膠黏者,可加點揉風池穴、曲池穴、合谷穴。 3)咳喘受術者俯卧位,術者站位。 ①術者掌推背部。②術者按壓受術者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定喘穴。
③橫擦腎俞穴、命門穴、八修穴。 受術者仰卧位,術者站位。 胸悶者,術者按壓受術者膻中穴、內關穴。呼吸困難者,按壓受術者天突穴,並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摩腹。 2.腹瀉 (1)概述受術者大便次數增多,糞便清稀,多因細菌感染和胃腸功能障礙所致。致病原因可分為內因與外因。內因是由於情志失調,使脾胃失調,肝氣鬱結,橫逆犯脾,傷及脾胃陽氣,導致脾腎陽虛,泄瀉不止。外因由寒、濕、暑、熱以及飲食不節所致,以濕邪多見。濕邪易傷脾陽,而造成泄瀉。飲食不節,影響脾胃的運化,造成水濕內停,而致泄瀉,從診斷表現來看:寒濕傷脾可見發病較急,大便稀薄或帶黏液,腹痛腸鳴。飲食不節可見發病突然,脘腹脹痛,瀉後減輕。脾腎陽虛可見大便時溏時瀉,完谷不化,臍周作痛,以黎明時腹瀉為特點。細菌性痢疾多伴有高燒,腹痛較重。 (2)治療及手法 1)飲食不節推章門穴、梁門穴、幽門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逆時針摩腹3~5分鐘。白上向下擦推大腿、小腿內側。 2)脾腎陽虛 ①掌摩臍周及小腹部3~5分鐘。②點受術者脾俞穴、腎俞穴、陰陵泉穴。
③橫擦大椎穴、命門穴,以熱為度。 3)寒濕傷脾 ①術者以手掌搓熱受術者腰骶部。 ②按揉受術者上巨虛穴、下巨虛穴、風池穴、合谷穴。 ③自上往下推擦大小腿內側。 二、對兒科病診治 按摩可醫治多種常見小兒疾病,如小兒感冒、咳嗽、支氣管哮喘、小兒腹瀉、小兒遺尿、夜啼、小兒麻痹症等。但也有禁忌症,如傳染病、惡性貧血、開放性損傷等。在手法上,應與成人按摩有所區別。因小兒正在發育期間,從臟腑到皮膚都是非常嬌嫩,手法力度一定要適宜,不能超過小兒的忍受能力。本節試舉小兒按摩的幾個例子。1.夜啼
(1)概述本症多因脾寒、心熱、驚嚇、乳食積滯所引起。脾寒者,夜啼時四肢體溫低,伴有腹痛,面色青白,痛時收腹。心熱者,夜啼時煩躁不安,面紅,畏燈火。驚嚇者,夜啼時心神不定,驚啼不寐。乳食積滯者,厭食,嘔吐乳塊,大便酸臭。 (2)治療及手法 1)脾寒者,首先搓背部,摩腹,揉足三里穴,然後推三關,揉中脘穴、神闕穴,搓雙足。 2)乳食積滯者,施小兒背部捏脊,然後在腰骶部做提法,摩腹,揉外勞宮,點中脘穴、足三里穴、公孫穴,清大腸,清胃經,補脾經。 3)心熱者,清心經,清肝經,掐心經,術者用拇指指腹貼實掌心,進行旋推,摩腹,揉足三里穴,點心俞穴、神門穴、內關穴、郄門穴。 4)驚嚇者,揉小天心,揉足三里穴,掐十宣穴、老龍穴,點揉精寧穴、威靈穴。 2.遺尿 (1)概述 由於小兒體質虛弱,或精神過度疲勞,造成肺、脾、腎三臟功能不足,使膀胱功能失調,導致不自覺地排尿,有時每夜遺尿,有時數夜一次。 (2)治療及手法 補脾經,補腎經,補肺經。推三關,揉外勞宮穴、丹田穴、氣海穴、關元穴。搓腎俞穴、命門穴,以搓熱為度。順時針掌揉小腹,按壓神闕穴。掌推大腿內側,按揉百會穴、三陰交穴。脾肺氣虛者,加點肺俞穴、脾俞穴、中府穴、膻中穴。心腎氣虛者,加點神門穴、內關穴、心俞穴。按摩對小兒適應範圍廣,效果明顯,尤其對疳積、疝氣、百日咳、支氣管哮喘等小兒常見病,既不吃藥,又不針,就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是人們比較歡迎的方法。
三、按摩對婦科病診治 通過按摩可以預防和治療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由於婦女生理上有經、孕、產、乳等特點,容易導致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妊娠嘔吐、妊娠腹痛、妊娠腫脹、產後腹痛、產後身痛、缺乳、乳癰、帶下病等。以祖國醫學為基礎,通過按摩可預防與治療這些疾病。 1.月經不調 (1)概述婦女月經周期和經量改變,就是月經不調。表現為出血期延長或縮短,出血量增多或減少。月經先期,多因肝鬱化火,血熱妄行,陰虛內熱,迫使經血先期而下。月經後期,多為寒凝氣滯、氣虛所致。先後無定期,多因肝鬱氣滯、肝腎虧損所形成。經量多或少,多因血熱及心脾虧損所致。 (2)治療及手法受術者仰卧位,術者站位。 1)術者用單掌按揉小腹,用拇指揉按關元穴、肓俞穴,用雙拇指壓按氣沖穴。 2)自股內上方陰廉穴、足五里穴向下,術者拿揉受術者陰包穴、血海穴至陰陵泉穴,揉按大腿內側敏感點。彈撥三陰交穴。受術者俯卧位,術者站位。3)術者分推受術者腰背部,按壓背部膀胱經,用拇指指腹按壓肝俞、脾俞、腎俞、三焦俞等穴。
4)以手掌揉推八髂穴,手法由輕至重。 5)血熱者,加按揉大椎穴,點按曲池穴、神門穴,搓湧泉穴。氣虛者,加點按太溪穴,順時針摩法,並以掌振顫關元穴。氣滯者,加點按膻中穴,推腋中線。 2.痛經 (1)概述婦女在行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小腹有劇烈的疼痛,面色蒼白,噁心嘔吐。氣滯血瘀者,情志失調,肝氣不疏,氣機不暢,氣滯血瘀。寒濕凝滯者,久居陰濕之地,或行經期間涉水受寒,或食生冷,血行不暢而作痛。氣血虛弱者,平素氣血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後氣血兩虧,血海空虛,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小腹且有下墜之感。肝腎虧損者,稟素體弱,或房事不節,損傷肝腎,血海空虛,胞脈失養,表現為經來色淡量少,經後小腹作痛。 (2)治療及手法 1)術者用兩掌重疊按揉腰骶部,點按三焦俞穴j次髑穴、天樞穴、血海穴、三陰交穴。 2)掌摩氣海穴、關元穴,術者以拇指按揉足三里穴。 3)術者以兩手掌根反覆揉搓腹部兩側,掌搓命門、腎俞穴。 4)除上述手法外,氣滯血瘀者,加分推兩肋,按揉膻中穴、章門穴、期門穴、肝俞穴、三焦俞穴、太沖穴等。按顫腰骶,叩打八諺。寒濕凝滯者,術者以雙掌反覆推摩小腹部,揉壓肓俞穴、中極穴、陽陵泉穴,揉按脾俞穴、腰陽關穴、環跳穴等,分推腰背部,推股內側。氣血虛弱者,加直擦背部,加按揉脾俞穴、胃俞穴、肝俞穴、中脘穴等。肝腎虧損者,加揉壓肝俞穴、血海穴、湧泉穴等。四、按摩對外科病診治 按摩可以對肩周炎、頸椎病、急性腰扭傷、骶髂韌帶勞損、梨狀肌損傷等外科病症有很好的效果,有關內容前面章節已有論述,本節只作簡述。外科病治療原則常為舒筋活絡,調和氣血,活血化瘀,滑利關節,通經止痛,逐風散寒等。現舉一例說明。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1.概述 此症是一種慢性節段性閉塞的血管炎性病變,常常侵犯下肢中小動脈及靜脈,祖國醫學稱之為「脫疽」。早期因血管痙攣,肢端缺血而引起患肢不適,有沉重、發涼、間歇性跛行,後期疼痛難忍。由於肢體末端缺乏血液供應,可發生壞死,所以早期治療效果好。要早期活血化瘀,避免血管閉塞。 2.治療及手法 (1)術者以掌推股外側、下肢內側。 (2)以雙掌小魚際按壓氣沖穴。 (3)雙掌顫壓腰骶部。
(4)點揉合谷穴、三陰交、太溪等穴。
(5)如上肢痛者,加點內關穴、曲澤穴、極泉穴等。 (6)術者以拿、揉、攘四肢,由近端向遠端進行操作,反覆操作,以有熱感為度。 五、按摩對五官科疾病診治 按摩對五官科疾病有一定效果,尤其對鼻炎、耳鳴、內耳性眩暈症等效果明顯。下面舉例說明。 1.慢性鼻炎 (1)概述 受術者長期鼻塞流涕,鼻黏膜瀰漫性充血,肥厚或萎縮,嗅覺減退。多因肺氣虛弱、脾氣虛、腎氣虛及外界影響所致。 (2)治療及手法 受術者仰卧位,術者站位。 1)術者以拇指點上星穴、印堂穴、迎香穴。 2)揉推鼻的兩側,自山根穴至迎香穴。 3)按揉中府穴,拿曲池穴、合谷穴。 受術者坐位,術者站位。 1)術者以拇指、食指拿風池穴,再以雙手拿肩井穴,點揉風門穴、肺俞穴。 2)搓大椎穴。 2.耳鳴 (1)概述在外界沒有聲音的情況下,受術者耳內自覺有響聲,嚴重時出現耳聾。 (2)治療及手法 1)術者以拇指點揉耳門穴、聽宮穴、完骨等穴。揉、捏、揪耳輪與耳垂,再以雙掌置於耳部進行擠壓。 2)在頭部進行分抹五經法,在耳後部進行搓、擦。 3)以拇指點按腎俞穴、支溝穴等。 第三節 骨傷病診治方法一、傷 筋 骨傷實際是筋骨的損傷。一般分為傷筋、傷骨,兩者彼此互相聯繫。跌打損傷時,筋每首當其衝,所以受傷機會較多。即使在傷骨的病症中,如骨折時,因筋附著於骨的表面,所以筋也是首先受損;關節脫位時,關節周圍筋膜也常受損。故傷筋能損骨,損骨亦能傷筋。 傷筋是筋絡、筋膜、肌腱、韌帶、肌肉、關節囊等受傷的總稱。在前面的若干章節里,已經有諸多論述,本節就不一一重複,只對頸、腰部扭挫傷的診治予以介紹。 1.頸部扭挫傷 (1)概述及診斷 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頸部可因突然扭轉或前屈、後伸而受傷。如在高速行駛的車上,因意外情況車突然減速或突然停止時,頭部因慣性猛烈前沖;籃球投籃時頭部突然後仰;嬉鬧扭斗時頸部過度扭轉或頭部受到暴力打擊,均可引起頸項部扭挫傷。扭傷者可出現頸部單側疼痛,在痛處可摸到肌肉痙攣,頭常偏向患側,頸項部功能活動受限。挫傷者局部常見輕度腫脹、壓痛。檢查時,注意有無手臂麻痛等神經損傷癥狀,拍x光片以排除頸椎骨折及脫位。 (2)治療手法 1)按摩腧穴鎮痛法病人正坐,術者位於後方,用拇指點揉傷側風池、風門、天宗等穴,拇指、食指、中指拿肩井穴及肩部若干遍。以緩解疼痛。 2)推揉彈理舒筋法術者用於大魚際部推揉胸鎖乳突肌、斜方肌、提肩胛肌等數遍,用拇指指腹順各肌纖維方向彈理台毫筋數遍。 3)托扶枕頜搖擺法術者位於傷側,一手掌心托住下頜部,另一手扶枕頂部,輕緩搖動頭部(同時囑病人放鬆頸部)若干次,待頸部肌肉確實放鬆(搖動時沒有阻力感覺),可迅速向一側(或傷側)加大搖轉幅度,趁病人注意力或精神不備時,使頭部向一側(或傷側)速擺一下,此時多聞響聲,但不要因強求該響聲,而導致其他損傷或意外情況。操作時囑病人頭頸微向前傾,防止壓傷椎動脈。老年病人更應小心。環樞關節有病變者,禁用本法。 2.腰部扭挫傷 (1)概述及診斷本病是常見的腰部傷筋疾患,多發於青壯年。分為扭傷與挫傷兩大類,其中扭傷較多見,一般為突然遭受間接暴力所致,如搬運重物,用力過度或體位不當而引起腰部筋肉瘀血郁滯,氣機不通或筋膜扭閃或骨節錯縫等。 扭傷多發生於腰骶、骶髂關節、椎間關節或兩側骶棘肌等部位。 挫傷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如車輛撞擊、高處墜跌、重物挫壓等,致使肌肉挫傷,血脈破損,筋膜損傷,引起瘀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 傷後腰部立即出現疼痛,且為持續性,休息後可減輕但不能消除。咳嗽、噴嚏、用力大便時均可使疼痛加劇。腰不能伸直,行走困難,患者雙手撐腰,以防活動不慎引起更劇烈的疼痛。檢查時可發現腰部僵硬,俯仰或轉側活動受限。腰肌損傷時,各方向活動均受限制及引起疼痛加重,在棘突旁骶棘肌處,腰椎橫突或髂嵴後部出現壓痛。韌帶損傷時,脊柱彎曲,牽拉時疼痛加重,如棘上、棘間韌帶損傷,其壓痛多在棘突或棘突間,椎間小關節損傷時,腰部被動旋轉、活動受限並使疼痛加劇,脊柱可有側彎,有的棘突偏歪,棘突兩側較深處有壓痛。 (2)治療手法 1)揉按理筋法病人俯卧位,術者兩手從胸椎至腰骶部的兩側,自上而下地輕輕揉按3~5分鐘,以放鬆腰肌的緊張。接著按壓揉摩腰陽關、次饞等穴位,再拿捏痛側腎俞、環跳穴周圍,以緩解疼痛,然後術者一手壓住腰部痛點,另一手拖起病人二側下肢,向背側提腿扳動,並搖晃拔伸數次,如腰兩側俱痛者,兩下肢可同時扳動。 2)脊柱旋轉法病人端坐在方凳上,兩足分開與肩寬。以右側痛為例。術者坐或立於病人背後,右手從右腋下至病人頸後,並用手掌壓住頸後,拇指向下,餘四指扶持左頸部,同時囑病人兩足踏地,身體不要移動。術者左拇指推住偏歪的腰椎棘突右側壓痛處,助手固定病人下肢,以維持其正坐姿勢。然後術者右手壓住病人頸部,使上半身前屈60度~90度,當繼續右側彎(盡量大於45y度),在最大側彎時,使病人軀幹向後內側旋轉,同時左拇指向左頂推棘突,這時可感到指下椎體,輕微錯動有響聲,最後使病人恢復正坐,術者用拇食指自下而上理順棘上韌帶及腰肌。 二、骨 折 外力的作用破壞了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者稱為骨折。這裡對臨床較常見的橈骨下端骨折的診治方法加以介紹,其餘骨折略之。 橈骨下端骨折 (1)概述及診斷本病多因間接暴力所致。跌倒時身體向下的重力與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於橈骨下端而發生骨折。根據受傷姿勢和骨折移位的不同,分為伸直型和屈曲型兩種。跌倒時,腕關節處於背伸位,手掌先著地,而造成伸直型骨折。跌倒時,腕關節處於掌屈位,手背先著地而造成屈曲型骨折。此類骨折較少見。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為粉碎型。老人、,青壯年、兒童均可發生。在20歲以前,橈骨下端骨骺尚未融合,可發生骺離骨折。 傷後局部腫脹、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時,可見「銀叉樣」畸型;向橈側移位時,呈刺刀狀畸型;縮短移位時,可捫及橈骨莖突上移;無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時,腫脹多不明顯,僅感覺局部疼痛和壓痛,可有環狀壓痛和縱軸壓痛,腕和指運動不便,握力減弱,須注意與腕部組織扭傷鑒別。腕關節X光正側位照片,可明確骨折類型和移位方向。 (2)整復手法病人坐位,老年人以平卧為佳,肘部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對骨折線未進入關節、骨折段完整的伸直型骨折整復時,二助手把住上臂,術者兩拇指並列置於遠端背側,其他四指置於腕部,扣緊大小魚際肌,先順勢拔伸2~3分鐘,待重疊移位完全糾正後,將遠段旋前並利用牽引力猛然抖動,同時迅速尺側掌屈,使之複位。若仍未完全整復,則由兩助手維持牽引,術者用兩拇指迫使骨折遠端尺側掌屈,即可達到解剖對位。對骨折線進入關節或骨折呈粉碎的伸直型骨折整復時,則在助手和術者拔伸牽引糾正重疊移位後,術者雙手拇指在背側按壓骨折遠端,雙手余指置於近端的掌側端提近端向背側,以矯正掌背側移位,同時使腕掌屈尺側,以糾正側方移位。整復屈曲型骨折時,兩助手拔伸牽引,術者用兩手拇指由掌側將遠段骨折偏向背側推擠,同時將近段由背側向掌側壓擠,然後術者捏住骨折部,牽引手指的助手緩緩將腕關節背伸,使屈肌腱緊張,防止複位的骨折偏移位。 (3)固定方法及功能鍛煉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遠端背側和近端掌側分別放一平墊,然後放上夾板,其上端達前臂中、上1/3,橈、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手腕的橈偏和背伸活動;屈曲型骨折則在遠端的掌側和近端的背側各放一平墊,橈、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橈偏和掌屈活動,繫上三條布帶(繩),最後將前臂懸掛胸前,保持固定4~5周。 固定期間積極做指間關節、指掌關節屈伸鍛煉及肩肘部活動。解除固定後,進行腕關節屈伸和前臂旋轉鍛煉。 (4)藥物治療以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益氣養血、補益肝腎的內服中藥,以及外用熏洗舒筋活絡、通利關節的外用中藥等。 三、脫 位 凡構成關節的骨端關節面脫離正常的位置,發生關節功能障礙者謂之脫位。常發生於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臨床以肩、肘、髖及顳頜關節脫位較多見。在此,僅以肩關節脫位為例加以介紹,其餘則略。 肩關節脫位 (1)概述及診斷本病好發於20~50歲的男性。由於肩關節不穩定的結構和活動度較大,所以它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關節脫位之一。 根據脫位的時間與複發次數,分為新鮮、陳舊和習慣性三種;根據脫位後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兩種,前脫位還分為喙突下、盂下、鎖骨下脫位三種。前脫位較常見,其中以喙突下脫位最多,後脫位極少見。 患者可有明顯的外傷史或習慣性肩關節脫位史。肩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病人常用健手拖扶患肢前臂。患側肩失去膨隆外形,肩峰明顯突出,肩峰下部空虛,形成「方肩」畸型,並彈性固定於肩外展20。~30。位置,在喙突下,腋窩內或鎖骨下可觸及肱骨頭,搭肩試驗陽性(患側肘關節屈曲,肘尖不能緊貼胸壁,著將肘貼及胸壁,則患側的手不能搭在健側肩部),盂下脫位時患肢較健側長。此外還要注意患肢有無神經、血管損傷的表現。x光檢查可了解肱骨頭移位的方向及位置,確定脫位的類型或有無並發骨折。 (2)複位手法 1)拔伸足蹬法病人仰卧,用軟布等物品墊在患側腋下,以保護軟組織。術者立於患側,用兩手握住患肢腕部,用足(右側脫位用右足,左側脫位用左足)抵於腋窩內,在肩外旋、稍外展位置沿傷肢縱軸方向緩慢而有力地牽引,繼而徐徐內收、內旋,利用足跟為支點的槓桿作用,將肱骨頭擠入關節盂內,當有回納感覺時,複位即告完成。在足蹬時,不要使用蠻力,以免引起腋窩血管神經損傷。若用此法而肱骨頭尚未複位,可能為肱二頭肌長頭腱阻礙,可將患肢內、外旋轉,使肱骨頭繞過肱二頭肌長頭腱,然後再按上法進行複位。 2)拔伸托入法病人坐位,術者站於患肩外側,以兩手拇指壓其肩峰,其餘四指插入腋下(亦可左側脫位,術者右手握拳穿過腋下部,用手腕提托肱骨頭;右側脫位,術者用左手腕提托)。第一助手站於病人健側肩後,兩手斜形環抱固定病人,第二助手一手握患側肘部,一手握腕上部,外展外旋患肢,由輕而重地向前外下方作拔伸牽引。與此同時,術者插入腋窩的手將肱骨頭向外上方托起,第二助手逐漸將患肢向內收、內旋位繼續拔伸,直至肱骨頭有回納感覺,複位即告完成。 3)膝頂推拉法病人坐在凳上,術者與病人同一方向立於患側。以左側脫位為例,術者左足立地,右足踏在病人坐凳上,將患肢外展80度~90度,並以攔腰狀繞過術者身後,術者以左手握其腕,緊貼於左胯上,右手掌擒住病人左肩峰,右膝屈曲小於90度,膝部頂於患者腋窩,右膝頂,右手推,左手拉,並同時左轉身,徐徐用力,然後右膝抵住肱骨頭部向上用力一頂,即可複位。 (3)複位後檢查 1)手法複位後,宜使患肢屈肘90度,試以手掌搭在對側健肩,觀察肘部能否與胸壁接觸。 2)檢查肩部外形是否圓隆豐滿,患者正坐,觀察雙肩是否對稱,息肩畸型是否消失。 3)患側腋窩下、喙突下、鎖骨下是否已摸不到脫出的肱骨頭。 4)肩關節能否作被動活動。 5)x光照片示肩關節是否複位。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者,隨著肩關節的整復,往往骨折片亦得以複位,一般不必另行處理。 (4)固定方法複位後應予妥善由定,使受傷的軟組織利於修復,防止日後形成習慣性脫位。一般可用胸壁繃帶固定法,將患側上臂保持在內收內旋位,肘關節屈曲60度~90度,前臂依附胸前,用紗布棉墊放於腋下和肘內側,防止胸壁與上臂內側皮膚長、期接觸發生破潰糜爛。將上臂用繃帶包紮固定於胸壁,前壁用頸腕帶或三角巾懸托於胸前,固定時間為2~3周。 (5)功能鍛煉固定期間鼓勵患者練習手腕和手指活動。一周後去除上臂固定於胸壁的繃帶,留懸托前臂酌三角巾,此時可以開始鍛煉肩關節伸屈活動。再1~2周解除外固定後,應作肩關節各方向主動活動的鍛煉,如雙手托天、手拉滑車、手指爬牆等,並配合按摩推拿、針灸、理療,以防肩關節軟組織粘連與萎縮。禁止作強力的被動牽伸活動,避免損傷軟組織及並發損傷性骨化。 (6)藥物治療可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強筋壯骨的中草藥內服或外敷。如舒筋活血湯、活血止痛湯、舒筋活絡藥膏、雙柏散、活血散等。 本文來自: 保健按摩網 詳細文章參考:http://www.baojiananmo.com/showNote.php?id=101推薦閱讀:
※有哪些疾病的名字是聽起來很美的?
※【轉載】牛皮癬的具體病症是什麼?
※牛皮癬不是癬,認清病症是關鍵
※有遺傳性脫髮這種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