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人、魔、神」三界?-頭條網
時光網特稿「歷來三教之爭,都無解決,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賅括矣。」(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中國文化博大深遠,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三皇五帝以降,逐漸形成儒、釋、道三教爭鋒之相,不同的傳說與神話交織,包括《山海經》、《史記》、《搜神傳》、《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逐漸形成當前的中國神話體系——人、魔、神三界。在影片《鍾馗伏魔:雪妖魔靈》中,以上述諸本小說為概,藉助中國民間鍾馗的形象,形成人、神、魔為核心的影像傳奇。
人、魔、神三界分隔又互通,人既可修鍊成魔,也可得道成仙
人、神、魔、妖、鬼為中國神話關鍵詞。其中,神以道家鴻蒙自下,形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與太上老君的三清道家體系,修行煉丹,與天地同化;而魔的最初概念,則來自於佛經之中,為殺害正修道人的法身慧命,此後三教同源,魔逐漸幻化為人形怪物,法力無邊,性情兇狠;妖則多為草木鳥獸所化,以藤精樹怪、風雷雨雪為生,《聊齋志異》是一部妖精的傳奇,狐仙、花精靈、雪妖都是世間美好女子的精靈化身,儀容端美,幻術無窮;鬼則為人的精氣所化,佛教三十六種鬼,主導豐都,為人的慾望執念所化,根據人生前所為而給予諸刑。
據此分化出「人、魔、神」三大界:人界有血肉之軀的凡人和修行之人,魔界囊括了妖魔鬼怪精等修鍊之物,神界包含有正式職位的神與有所修為的仙(也有認為神是天生的,仙是由人修道而來)。以《西遊記》為例,唐僧為修行之人,三個徒弟由於保留著原始模樣,因此屬於魔界中的精,天庭的玉皇大帝屬於有職位的天生大神。神界與魔界者都可出入人界,而人界者卻不能輕易出入神界與魔界,除非死了或修鍊到一定境界亦或有神魔相助。
鍾馗從凡入聖,亦人亦鬼、亦神亦魔,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影片《鍾馗伏魔》中對與人、神、魔三界的描述也恰恰是我國神鬼傳說的根基。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一首《凡人歌》唱盡了人世間的無奈。在佛經裡面,人生有八苦,而且受七情六慾的支配,所以容易為外物所迷惑,淪為魔障,但是一部分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也能夠通過修行成為真正的聖人。雖然人是世界上最沒用的種族,但是禁不住咱們有理想啊……
平凡之人
凡人太弱,容易被害,一不小心就成這鬼樣了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平凡人走的平凡之路,就是這般的掙扎與彷徨——然而韓寒早已經看穿了一切。鍾馗本來是一個普通人,結果要承受人間的各種疾苦,後來也從一個清潔白凈的小帥哥變成了一個五莽三粗的黑大漢(可惜了我廠花的美貌),可見受苦不僅僅會改變人的心境,也可以改變人的相貌。民間傳說中的鐘馗,因為在考試之前得罪了鬼神,被鬼劃花了臉,所以雖然取得了進士第一名的地位,還是不被皇帝承認,他對這個看臉的世界徹底失望,只得回家學道去了。
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咱們老祖宗孟子就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話就是說,就算生得丑、長得黑,畢竟咱們還能夠化不利為有利,主要有恆心,把當前的苦難看成是修鍊之中的一點點絆腳石,跨過去,就離逆襲高富帥的日子不遠了。
修行之人
孔老夫子說「食色性也」,對人來說,慾望和記憶都是痛苦的根源。為了達到一定的慾望,有些人就開始修道,而修的道不同,所以有「仙道、凡道、妖道」的區別。仙道是修習神仙之道的道士,「八仙」就是其中的修道者代表;凡道是以斬妖殺鬼為外功,修行為內功的道士之流,有善惡之分,高低之別;妖道是修鍊妖法的道士,車遲國的虎力、鹿力和羊力三維大仙就是妖道,有法術,但是喜歡害人。
林正英的捉鬼道士也屬於「凡道」
鍾馗是凡人修鍊,屬於凡道之類。因為凡人無法對抗魔界,所以為了避免妖怪的引誘,需要由慾望沒有那麼強烈、信念堅定的伏魔道士來斬妖除鬼,確保世間太平。當然,屬於凡道的還有殭屍叔叔林正英,他平常跟人看看風水和宅基地騙錢,不過關鍵時刻還是會捉殭屍和畫符咒的。唐僧也屬於凡人修鍊,只不過他修的是心而非身,雖然沒有武功法力,但心靈的修為卻非一般人能比。
「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雖消息升降,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徵,皆可得域而論矣。」(搜神記)。「萬物有靈」的觀念彌久恆新,以上古之神女媧為例,就是人面而蛇身的半神半妖的形象,《白澤圖》與《山海經》記述了上古妖物的形象與作用,自《搜神記》與《幽明錄》之後,妖怪可以幻化為人,而在隋唐便問之後,與印度的神話相結合,魔的概念逐漸出現,至今形成了一套妖魔系統。
雪妖 · 惑
本來妖精都是些喜歡作弄人的小東西,還有活的時間夠長的山精水怪,不過《聊齋志異》給妖精平了反。在這本小說之中,鬱郁不得志的聊齋主人肯定是喜歡YY的,不然為什麼那些狐妖辛十四娘、狐妖嬰寧、女鬼聶小倩都生的辣么美?還天天跟書生玩誘惑玩倒貼,不僅給人還給錢……
《鍾馗》里的雪妖這個名字很美,既有妖氣,又有美感;李冰冰古裝扮相很端正,尤其是如同美圖秀秀般的磨皮特效更是「美得非人類」。這等美女,生來就是要魅惑直男的,「美人計」恰恰是美麗而又邪惡的女妖最常用的捉弄手段。除了雪妖之外,松、楓、杏、琵琶、石頭、刀鞘皆可成妖,妖怪為天地精氣依附化物,經過長期的修鍊而成為妖,往往具有了解周遭變化、變化萬千的特點。有些妖物以人為食物,惑亂人的精神,因此在長久的發展之後,捉妖師這個職業逐漸發展起來,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發展為天師、法師、大和尚等,近年來還有漸漸擴張的趨勢,尤其以茅山道士尤為出名。
同是蛇修鍊而成,左為妖,右為精
而同樣身處魔之大界的精、怪等,與妖相比主要區別於外表和心性。簡單來說,妖是經過修鍊後幻化成人形的;精往往是未成人形或者半人形的修鍊者;怪則更是「以貌取人」之稱,就因為人家長得丑,於是叫人家怪。比如,美貌絕倫的白娘子是蛇妖,而葫蘆娃里的半人半蛇的女王大人則是蛇精。再如,網友們特別喜歡說的一句「這喵星人成精了」,非常貼切的概括了精的含義,既是貓的外形,又有了人的作為。但現代漢語很少有單音節詞語,因此妖怪、妖精作為組合詞常常同時出現,也漸漸不再做嚴格區分了。
魔王 · 欲
魔,本來是佛經之中的辭彙,形容人的魔障。後來道家中的魔,也往往是修行之人心性不正,走上岔路成了魔。《蜀山奇俠傳》裡面的血魔丁引是很典型的例子(小說中為鄧隱,是峨眉開山祖師長眉真人的師弟)。鄭少秋扮演的丁引本為劍仙,御劍飛行好不瀟洒,結果後來被血魔侵體,壞了道行,只得成為血魔的替身,為禍人間。
妻子貌美如花,孩子本領強大,還有情人勾搭
不過也有例外的,像牛魔王這類天賦異稟的妖怪,生來就是日月精氣所化,所以成魔到有點理所當然的意思。在《西遊記》中,牛魔王雖然只是孫猴子的一個配角,但是以法力並不比猴子弱,同時還有一個了不起的老婆玉羅剎、一個狐狸小蜜、一個差點把孫悟空燒熟的兒子紅孩兒,還險些娶了紫霞仙子做夫人,要說這樣還不是人生贏家,那真是要動手了!
牛魔王與孫悟空的形象都來自於印度神話,孫悟空來源於《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牛魔王則是鳩摩羅什的口誤,因為印度以牛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鳩摩羅什整天戴著牛面具,因此成為牛魔王的最初起源。後來經過不斷的演化,牛魔王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不僅法力高超,生活幸福美滿,還交友滿天下,所交的朋友都是一些神通廣大的人物。
不過牛魔王作為一個魔王是不合格的——魔是人心的產物,是慾望的化身,因此作為一個魔王,沒有征服天下你還算是什麼魔王?就算是孫悟空,也有大鬧天宮這樣的高光時刻,牛魔王則整天除了粘花拈草,逗逗下凡的仙子什麼的,其他的簡直是一無是處啊!好在,若干年後出現一部《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隨毀了童年,卻好歹讓老牛坐實了「魔王」這個稱號,而其中的二郎神因為一己私利不惜出賣天庭,也具有「魔性色彩」。可以說,只要是心術不正而又有一定修為者,皆可稱為「魔」。
野鬼 · 害
鬼是人死後輪迴之前的狀態,按照佛家的理論,人生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在往生之際,需要對今生的業績、善惡進行評估,因此有了鬼。凡是生人,都必須在死後接受地府的審判,確定下一世的六道輪迴——港版的《西遊記》裡面,豬八戒就比較慘,因為他調戲嫦娥,所以後來被懲罰千世情劫,每一輩子都遭受情慾的悲苦,都要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作為自己這一輩子的註腳,最後實在受不了誤入畜生道,修鍊成為一個壯漢,在高老莊騙吃騙喝。
民間對妖和鬼的態度完全不同,妖的傳說只是捉弄人而已,但是鬼卻是要害人的。在地府外面遊盪的孤魂野鬼,不受管制,吸人陽氣。《倩女幽魂》的聶小倩就被黑山老妖用來勾引男人,用作修鍊之用;而水鬼則更為可惡,需要在水中找生人的替代品,才能夠脫離水中孤寒之苦,進入輪迴。如果說妖魔是人的慾望的強化,那鬼就是人的慾望的延續,既可悲又可憐,同時還可恨。
道家說心齋、坐忘,佛經講戒、定、慧,在中國神話體系中,經過長期的修鍊與劫難之後,人可以成為與天地同壽的神靈。民間傳說的神與仙是人類理想的化身,也是各種希望的追求,所以天界有財神、有文曲星、武曲星們,當然也有打小報告的灶君與不得人心的瘟神。而神與仙的區別在於,神是天生的或有特定職位的,就像世襲制下的公務員,仙則是由人、物修道而成的「閑散人員」,屬於編製外的修為者。想修鍊成仙不易,想封神就更難了,必定得像《封神榜》中的各位豪傑一樣歷經千萬苦難方能成正果。
道教向來有「成仙不死」的思想,只要修鍊成仙就能夠享受長生不老,而嫦娥奔月的傳說就很明顯的刻上了「仙話」的烙印。嫦娥姐姐吞服西王母賜予后羿的長生不老葯而變不死之身,繼而飛天成為仙子。這正是道教所極力渲染的,通過修鍊達到長生不死、肉體飛升的境界。
在道教最初的《列仙傳》與《神仙傳》中,均沒有嫦娥的名字,只是因為此二書中描繪的升仙之路,大都是由仙人啟發、導引而入道,而像嫦娥這般通過吃藥而意外得道的凡人,顯然不同此類。
直到唐末《洛川宓妃》一篇中有記載:「吳姮娥獲瓊葯登於月宮,此非獨水為太陰之府,而女仙主之,蓋其職秩所遇也……吳姮娥,羿妻也,羿司射衛黃帝之宮,入宮得瓊葯之丹以與姮娥,服,飛入月宮,為月中之官。」這裡不僅對嫦娥奔月有了生動的描繪,並將嫦娥竊葯改成了后羿贈葯,關鍵在於明確了嫦娥女仙的身份,嫦娥在道教中的太陰元君的上仙地位已經得到確立,此後嫦娥的地位越來越高,這也是道教為鞏固「修道成仙」這一使命感而有意為之的。
驅魔之神—鍾馗
鍾馗為雍州終南人,生於唐高祖武德年間,在高宗之時,因為獲得狀元卻因為惡鬼作祟得不到狀元,此後修鍊成為伏魔誅鬼之神,保護人間。
在傳說之中,鍾馗第一次出現是因為唐玄宗夢中遭遇惡鬼,御醫、巫師都治不了,後來夢裡面出現一個藍賞帶帽的大鬼,三下五除二把小鬼吃進肚子里,這就是因為性情剛烈耿直而被天帝鳳尾斬鬼之神的鐘馗。
但是鍾馗與其他的鬼神不一樣的,是他還有人世間的許多感情,後來鍾馗為了報答好友的恩義,在除夕之時率領眾鬼回家,將妹妹嫁給了杜平;除了嫁妹之舉外,鍾馗還好吃酒、會送子、能迎福、是石榴花的保護神,在《廣異記》中,鍾馗也能夠斬殺為禍人間的狐妖;除了作為斬妖殺鬼之神外,鍾馗也承擔了一定的判官職責,《夢梁錄》中,鍾馗已經成為鬼神的判官,對於鬼的行為進行審判,掌管生死簿。清朝錢惠安曾經題詩:「終南進士學宏深,呼鬼隨行擔建琴;因時無人聽古調,跨驢何處覓知音?」所以即便是成為了殺鬼斬妖的神,鍾馗依然是以人世間的態度來看待世間萬物,以情感為根本來驅動行為,是民間美好行為的化身。
鍾馗亦人亦仙、亦魔亦神,因為他這種身份的交織與豪邁的性格,極受傳統文化所喜愛,包括吳道子、齊白石都為鍾馗做過畫像;同時也為民間傳說所熱衷,為送子、嫁妹、釀酒、種花、審判等多種行業提供保護,成為影響人間的萬應之神。《鍾馗伏魔》回歸鍾馗成道之前,講述其與妖魔神怪之間的糾纏,可看作是對中國傳統「人魔神」世界的一種總結。
推薦閱讀:
※我為什麼不買SUV?-今日頭條
※順治帝的稱號還是劉伯溫起的呢?一個名字定江山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南瓜的功效盤點清熱解毒補中益氣-今日頭條
※史上最強穿西裝指南,是男人都該收藏一份-頭條網
※完整的發晶種類及其寓意,看完你就明白了 - 頭條網(toutiao.com)
TAG: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