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氣者,就無力?無氣者,能純剛嗎?——二水居士校釋老拳譜(六)

編者:本文旨在提示二水居士校釋《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功源流支派論》《太極法說》三本經典老拳譜中的精彩篇章,此節為第六部分。

 

武禹襄《打手要言》後第二則「解曰」,有「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一節,而之後的「又曰」中,則變成了「有氣者無力,無氣者能純剛」。楊家的幾代拳學者,在傳抄該拳譜時,將《打手要言》(即啟軒本的「十三勢行工歌解」)、「解曰」、「又曰」等文辭改寫作《十三勢行工心解》,此節文字,都作「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那麼,有氣者,就無力?無氣者,能純剛嗎?

二水居士在校釋這些謎一樣的拳譜時,為我們一一作了解答。

他在校釋「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時說:

尚氣:尚,矜誇,自負之意。《禮記.表記》云:「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尚氣,執著於氣,以此自曝、自誇、自負者也。

養氣:典出《孟子.公孫丑上》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直養者,順養也,不將不迎,勿助勿忘者也。

接著,他一以貫之的以「二水案」,進一步闡述這一觀點:尚氣與養氣,是對待「氣」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孟子用「揠苗助長」的寓言,來進一步闡述由這兩種態度所產生的截然不同的後果,進而提出他養氣的宗旨:「心勿忘,勿助長」。孟子以「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構建了儒學「性本善」為核心的「超我」人格結構。在從善若流的「超我」人格作用下,「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這「浩然之氣」,構建了儒家的「自我」人格結構。「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強調的便是「自我」與「超我」之間的關係。「持其志」以順養其氣。尚氣,則矜誇而暴其氣也。

而「又曰」中的「有氣者無力,無氣者能純剛」,在二水居士看來,「有」,系「尚」之誤植, 「無」,系「養」之誤植。二水居士以為,兩節「又曰」,從文字內容看來,像是武禹襄解讀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未定稿,而「解曰」則是最終的定稿。一方面,「又曰」中內容,已經全部納入到「解曰」中。其次,第一則的「又曰」中「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有氣」、「無氣」在字義上容易誤解,作為拳學理論而言,不夠嚴密。「解曰」中,已將此改定為「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尚氣與養氣,作為對待「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其立論符合孟子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的理論,又與「解曰」中「氣以直養而無害」相呼應。將兩則「又曰」竄入此抄本,或系李亦畲在手抄母舅稿本時,未加細辨之故。將「尚氣」作「有氣」,將「養氣」作「無氣」,抑或抄寫時的筆誤。行書文本中,「尚」與「有」字形相近,繁體「養」與「無」,亦易誤植。陳微明本等所有楊家傳抄本,都抄作「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此或可證楊家傳抄本,應是據武禹襄最終改定「解曰」之前時的初稿本而抄得。

 

據悉,二水居士校釋的《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功源流支派論》、《太極法說》三本經典老拳譜即將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於我手,勿使國術之精神止於我身。儕輩共擔此責,誠邀您加入「武談」,從今天開始,讓改變成為可能。


推薦閱讀:

語言無力時,讓沉默發聲
重症肌無力臨床路徑
她靜靜地看著書,我默默地看著她,無力移開視線

TAG: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