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之「氣」與「勁」的探討(下)
06-01
太極拳之「氣」與「勁」的探討(下)作者 魏坤梁太極拳之「氣」其實就是強度很小的「勁」,而「勁」則是強度很大的「氣」,凡是「勁」都具有「氣」的基本特性,所以「勁」被認為是「氣」所帶動的,但從上述可知「勁」與「氣」還是有區別的。比如「氣」往往引起肢體明顯的動作、能夠源源不斷而強弱變化的差別很小,就象是脈動電流,沒有象「勁」那樣有明顯斷續的強度,「氣」雖然也屬於力,也即屬於「剛」,卻不作用於外,使得他人覺察不到,如《楊氏老譜·太極下乘武事解》所說的「內要含蓄堅剛而不施,外終柔軟而迎敵,以柔軟而應堅剛」等。「勁」則有明顯的古拳譜所說的「斷而復連」與「何堅不摧」的特性,就象脈衝;「勁」雖然一閃即逝,但對外會發生巨大作用力的效果。綜合太極拳古代經典、《楊氏老譜》,以及楊澄甫、李雅軒、陳微明、鄭曼青、陳炎林等先生的著作,現將勁、氣和力的特點簡要列表如下。勁氣力1、柔的。需要全身肢體和關節放鬆,發生和傳遞與全身肢體和關節放鬆成正比。1、剛的。需要肢體局部肌肉緊張。2、活的。力學實質為動量傳遞。力量的強度與使力量發生作用的局部肌肉的粗壯無關。手臂對外作用之力可大於手臂局部肌肉所發生的力。用勁時自我感覺體力消耗不大。2、固定的。力學實質為骨槓桿作用。力的強度與使力發生作用的局部肌肉的粗壯有關。手臂之力主要為手臂局部肌肉所發生的力。體力消耗很大。3、力是由腳而始波形傳遞於全身的,需要全身之沉、撐脊等身體各環節發生「相向運動」。手與身軀,身軀與腿腳的運動趨嚮往往相反。3、力的發生部位主要是使力發生作用的肢體局部,不需要全身之沉和身體有「相向運動」。手與身軀,身軀與腿腳的運動趨向相同。4、力使用於手臂時,手臂可以與身體重心無關,反映手臂與身軀如繩鞭、多節棍。4、力使用於手臂時,手臂與身體重心有關。反映手臂與身軀為整體的槓桿。5、呈斷續彈性,強度很大,轉瞬即逝,不能持續不變,肢體外形可以沒有明顯的動作變化,被稱為「無形」。5、呈脈動彈性的。能夠源源不斷,肢體外形有明顯的動作變化。5、強度能夠持續不變,沒有彈性。肢體外形可以有明顯的動作變化,也可以表現為沒有動作變化的僵持,被稱為「有形」。6、對外有明顯的力作用效果,不能持續提拿數斤,但瞬間可大於全身的質量與速度的乘積。6、強度極小,對外沒有力的作用。6、對外有明顯的力作用效果,能夠持續提拿數百斤,其大小可以用質量×速度計算。五、太極拳之「氣」與「勁」的發生與傳遞機理太極拳之「勁」的實質就是太極拳之「氣」,這兩者的發生與傳遞機理是同一的,由於用「勁」中身體的反應比用「氣」明顯,所以這一機理可以主要以用「勁」為例來探討。有用「勁」經驗的人都會體會到:與「勁」的發生直接有關的首先是「氣沉丹田」,小腹丹田是「勁」的發生之源。古拳譜稱之為「腹內松凈氣騰然」,「松凈」即「虛」是經常的,「氣騰然」即「實」是動態的;這「虛實」之差就是源頭之「勁」。所以,楊澄甫、李雅軒、鄭曼青等先生在他們的著作中多次反覆強調「氣沉丹田」,認為丹田必須始終是沉的。現代太極拳界有個別人否定「氣沉丹田」,認為「氣」應該直接沉到腳,並說有的佛教徒也這樣認為,這種說法是十分錯誤的。因為人體的內力直接沉降於腳,其強度是不足的,全身的內力只有聚於離下肢最近的丹田,才能產生足夠的「勁」之源;「氣沉丹田」原來就是道家的理論,雖然從南北朝開始就有佛家之人吸收道家的理論,但總還是有些佛教徒並不清楚道家的理論,怎麼可以以這樣的人作為否定「氣沉丹田」之依據呢?「氣沉丹田」理論是道家對於人類的一大貢獻,至少絕大多數的武術都講究追求「氣沉丹田」,連歌唱、書法等技藝也講究運用「丹田之氣」,可見「氣沉丹田」被應用的普遍。當然「氣沉丹田」不是強行的「氣壓丹田」,有的人不得真傳,將強行的「氣壓丹田」當作了「氣沉丹田」這是錯誤的,對人體有害的;這種錯誤的做法也是李雅軒、鄭曼青等先生反覆強調要避免的。有的人之所以否定「氣沉丹田」,其原因一是未得真傳,二是將練「氣沉丹田」的錯誤做法當作了「氣沉丹田」。太極拳用「勁」必須首先「氣沉丹田」,但這「氣沉丹田」又必須依賴於「虛領頂勁」,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古拳譜才說「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太極拳之「勁」又是古拳譜所說「主宰於腰」的,僅僅有全身放鬆,沒有「主宰於腰」,丹田之「氣」是不可能通過「發於腿」沉於腳的。丹田之「氣」一旦沉於腳,由於地面的反作用,這沉於腳的「氣」就成了始於腳的實質為向上「動量傳遞」的「勁」了。由於反作用與作用力是同時的,所以,丹田向下之「氣」的發生與腳向上之「勁」的發生是完全同時的,而且都是「主宰於腰」的。現代太極拳界有人說太極拳之「勁」發于丹田,可以用意識使六分「勁」上行達於手,四分「勁」向下達於腳。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其一,古拳譜中之「氣」的「其根在腳」是不知多少代古人普遍武術實踐的經驗總結,而這種「勁」由丹田上下分行的說法不符合這一總結;其二、根據太極拳經典與實踐,沒有腰的主宰,僅僅丹田的「鼓盪」,太極拳之「氣」與「勁」仍是不可能發生的;其三、這種說法不符合現代力學的「動量傳遞」理論。按照「動量傳遞」理論,站立之人的手臂「動量傳遞」之力應該是始於腳的;而且,四分「勁」向下達於腳,按照「動量傳遞」理論,由於反作用,如果全身是放鬆的,「動量」必然還是要反方向傳遞的,這就象一個球撞到了牆上,是必定要反彈的一樣,四分「勁」向下達於腳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丹田雖然是「勁」的發生之源,但「勁」是腰所主宰始於腳的。傳遞「勁」的人體就象是一串多節棍,「勁」的發生與傳遞至手雖然是同時的,但其實是有過程的,這就象機械鐘的發條之動與秒針之動雖然是同時的,其實是有著經過很多齒輪傳遞這一過程的一樣。初學用「勁」的人是應該體驗這一過程的,這樣的鍛煉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一傳遞過程中,身軀中的「相向運動」是內在的,外形的立身中正有利於「勁」的傳遞,身軀外形並不反映為波浪形,沉胯與拔背都是重要的「相向運動」,而腰骶部位的動態後撐被稱為「命門後突」更是起到了樞紐的關鍵作用,所以,古拳譜中的「主宰於腰」與「力由脊發」中的「腰」和「脊」,按照現代解剖學,指的都是人體的腰骶部位。不論用「氣」還是用「勁」,如果力求手臂都是由腰骶部位所作用的,人體就越能夠放鬆、「勁」就越大。古拳譜對「氣」的傳遞採用了錯序的修辭敘述,按照現代漢語的敘述習慣,根據上述的機理,這個敘述就是「主宰於腰,發於腿,其根在腳,由腳而腿而腰,形於手指,總須完整一氣」。這段話中沒有「腰」與「手指」之間的過程敘述,反映了太極拳先人十分注意到了在「氣」的傳遞過程中肩部要力求不主動這個要領的信息。這個要領也就是李雅軒先生所說的「空肩」。無論是用「氣」還是用「勁」,這個要領都是十分重要的。道家內功之「氣」的鍛煉對於太極拳之「氣」與「勁」的培養鍛煉有相輔相成的顯著效果,道家內功之「氣」的鍛煉能夠強壯太極拳之「氣」與「勁」,太極拳之「氣」與「勁」又有利於道家內功之「氣」的鍛煉,但畢竟道家內功之「氣」與太極拳之「氣」、「勁」是兩回事。將鍛煉道家內功之「氣」當作了太極拳之「氣」與「勁」的鍛煉,顯然是不可能獲得太極拳之「氣」與「勁」的,事實上,許多道家內功功夫深厚的人並沒有運用太極拳之「氣」與「勁」的技能,所以將這些鍛煉混為一談是不正確的。太極拳之「氣」與「勁」並不神秘複雜,太極拳之「氣」與「勁」的發生和傳遞應該是上述這樣的機理。這樣認識的太極拳鍛煉才是符合太極拳古代經典與「動量傳遞」之客觀規律的。六、現代有關太極拳術語之「氣」與「勁」的錯誤說法由於近代中國的太極拳以陳長興所傳授給楊氏的影響為最廣,《楊氏老譜》這種「勁」、「氣」和「力」的概念也就得以最廣的傳播,成了太極拳界的主流概念,從近代一直延續至今,近代過來的太極拳家都遵循這樣的觀點。但是,到了現代,由於多種原因,太極拳界的很多人沒有上述「勁」與「力」不同這樣的概念了,其中有很多人所論述的「勁」其實都是太極拳經典所說的「力」,尤其反映為很多人認為用「勁」不能柔軟,認為李雅軒先生所說的「大松大軟」是練不出「勁」的;這種否定柔軟的認識,就是連羽毛球技術中的用「動量傳遞」擊球的技能也是不可能獲得的,更不要說能夠練出太極拳之「勁」來了;其中又有很多人認為「勁」與「力」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認為太極拳所謂的「勁」就是「力」。這兩種認識的實質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把一般概念的「勁」當作太極拳術語的「勁」了,而學習太極拳如果沒有這種「勁」與「力」不同的特殊概念,就必然是用太極拳經典所說的「純剛之力」在引起動作的,那麼,這種太極拳就根本不可能使人「終不得力」、不可能「人剛我柔」,也根本不可能使手臂發出比手臂局部肌肉能夠發生的力大得多的力而以弱勝強了,這種太極拳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說的「雖姿式類太極,與外家拳無異也」的太極拳,所以這兩種認識都是錯誤的。現代太極拳界對於「勁」另外還有不少錯誤的認識,比如有的人片面地強調放鬆,認為只要能夠「大松大軟」了,就能夠自然得到太極拳之內勁了,從上述可知,「大松大軟」的放鬆是得到太極拳內勁的必要條件,但如果沒有正確協調的「相向運動」之「用意」,太極拳之內勁仍是不可能發生的。有不少人把「用勁」所必需之「用意」理解為運用意識、意念,這更是大錯特錯。因為適當運用意識、意念是初學太極拳培養「用意」的手段,太極拳之「意」即各種特殊的神經反應必須是「無意之意」,這種「無意之意」必須是不經過意識支配的條件反射;雖然「無意之意」的形成必須意識工作,但當「無意之意」一旦形成後,意識、意念的運用是必須拋棄的,不然,不僅不可能獲得太極拳特有的健身效果,而且不可能得到太極拳的武術效果,近代太極拳家將這種運用意識、意念於武術的行為稱之為「舍斤就遠」;可見將「用意」理解為運用意識是很錯誤的。強調始終運用意識、意念是現代太極拳界不少人得不到理想的健身與武術效果的很主要的原因之一。有的人臆解了拳譜中的「用意」,既把「意」誤認為是意識,又對「用意」作了神化玄化,不僅否認「力」,還否認「勁」,說能夠用「意」打人。客觀上將所有太極拳經典包括《王宗岳太極拳論》、《楊氏老譜》等古拳譜的基本觀點都否定了,而且根本不符合事實,也無法自圓其說。有的人把太極拳之「氣」與道家氣功之「氣」、中醫的「經絡之氣」都混為一談,將錯誤的氣功鍛煉方法照搬到太極拳鍛煉中去,奢談「得氣感」,結果,不僅健身乏效,而且甚至如《太極》雜誌曾所報導過的有人因此發生了久治不愈的嚴重偏差。有的人還神化「氣」,說能用「氣」放出體外將別人罩住加以控制,能用「氣」放出體外攻擊人,這種說法客觀上無疑是認為太極拳的沾粘連隨等都是多此一舉了,其實是否定了太極拳,所以純屬無稽之談。有的人又把內勁說成是可以儲藏在身上的一種核能似的能量,甚至有說得到了內勁,是由於肌肉發生了性質改變,這些都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從上述可知一個人的內勁不論多麼大,其發生體仍是與一般人無異的肌肉,只不過由於長期的鍛煉,全身能夠十分放鬆,其肌纖維能夠有較長的初長度,而能夠發生巨大內勁的另一機理是肌纖維能夠不需要意識支配地條件反射地驟然發生強烈的收縮並轉瞬即逝和身體各相關環節能夠十分協調有序地發生「相向運動」從而使得「勁」能夠高效傳遞而已,「勁」的發生傳遞必須依賴於頭、腹、腰、腳等的「相向運動」,「勁」顯然是不可能儲藏的。還有人甚至以專家身分以用力的經驗來否定古拳譜關於「勁」之「其根在腳」的理論,說經過實踐檢驗,不可能有從腳至手的傳遞。這種否定「其根在腳」的說法純屬經驗主義,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不僅對於魔術、四川變臉這種肉眼發現不了秘密的技術不能用自身的實踐來檢驗,對於不少肉眼完全能夠觀察清楚的雜技平衡動作也是不能用自身的實踐來檢驗的,「勁」之「其根在腳」是一種不能完全用肉眼觀察清楚的技藝,一個人如果全身沒有放鬆,沒有「相向運動」的這種神經反應也就是能夠「用意」,要想具有太極拳之「氣」和「勁」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人去實踐體驗「其根在腳」與一般的人去實踐體驗魔術與雜技平衡有什麼區別呢?所以這種認識無疑是很錯誤的。以上所述的形形色色的錯誤說法,對於太極拳的學練和發展無疑都是誤導。所以學練太極拳是應該認識到這些說法的錯誤。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中說:「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學練太極拳如果脫離了「內」,僅僅追求「外」,這種太極拳不可能是真正的太極拳,而包括「勁」的「氣」,正是太極拳之「內」的核心之一,太極拳古拳譜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對於「氣」的強調和闡述,所以,學練太極拳必須弄清楚太極拳特有的有關「氣」的概念,並對「氣」加以追求,這樣鍛煉,才能有理想的健身和武術效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三根沖劑抗癌作用與微量元素硒,銅,鋅的關係探討
※杜曉紅 李強:對《周易》與太極拳內在聯繫的探討
※(轉載)關於宇宙的個人簡略探討
※探討伏羲八卦的形成
※楊公《撼龍經 . 統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