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皇皇徐州西漢楚王墓及陪葬墓出土的玉器
漢代是古人對玉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國古代玉文化在漢代時達到高峰。由於漢代的帝陵均未進行系統的大規模的發掘,目前世人能見到的級別最高的漢代玉器都來自於各地諸侯王墓中。西漢前期(西漢初年至文景時期),玉器主要延續了戰國時期的風格,造型、紋飾等處於承上啟下的過渡期。西漢中期(漢武帝時期),隨著政局的穩定和經濟的恢復,社會日趨繁榮,玉器逐步呈現鮮明的時代特色。西漢後期(武帝後至西漢末年),上層社會對玉器的使用逐步有了比較明確的規範,同時隨著社會文化的豐富與宗教思想的滲透,開始出現一些玉雕新題材。東漢時期,玉器文化又有了新的變化。
徐州,作為西漢最重要的諸侯國—楚國都城,埋葬了歷代楚王和大量宗室貴族。在這些楚國貴族墓葬中,出土了數量可觀、種類多樣、做工精美的玉器,以西漢早期的獅子山楚王墓最為著名。分散在楚王墓周邊的陪葬墓同樣值得關注,如西郊韓山劉女宰墓、火山劉和墓、駱駝山 29 號段翹墓、黑頭山 1 號劉慎蕭真夫婦合葬墓等。《禮記·曲禮下》中以「天子穆穆,諸侯皇皇......」來形容諸侯王們僅次於天子的庄肅盛貌。西漢初期的諸侯國雖與周代分封的諸侯國不同,但同樣擁有獨霸一方的實力。豐富的玉
器文物出土為研究漢代楚國文化與社會生活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徐州楚王
西漢初期,實行郡國並行制,漢高祖劉邦封弟弟劉交為楚元王,掌管「碭、薛、郯三郡三十六縣」(主要為今淮河以北的江蘇大部和安徽東部地區),都城設在彭城(今徐州)。在漢初分封的諸侯國中,楚國疆域廣闊、經濟發達,豐沛更是高祖劉邦的故鄉,這使楚國在當時有著特殊的地位。漢景帝時,第三代楚王劉戊因參與「吳楚七國之亂」失敗而亡,楚國受到重創。但因其經濟發達、地理位置重要,幾經興廢,直至東漢明帝廢除楚國改彭城國,楚國存在了 270 余年。歷史記載楚國共有 13 位楚王,12 位生活於西漢時期,可以說見證了西漢中央與地方諸侯國關係變遷的歷史。
楚王墓中出土的玉器種類幾乎涵蓋了目前考古發掘同時代的所有器類,禮儀玉、裝飾玉、生活用玉、葬玉等等,其中裝飾玉和葬玉發現的數量較大且多見精品,體現了漢代玉文化最重要的兩方面。圓雕玉器、玉質容器也十分引人注目。如,獅子山楚王墓地宮中的耳室中發現了一組耳杯、高足杯和玉卮(圖 1 ~ 5),琢刻精美、組合清晰,是楚王生前使用的一組玉酒器。除此之外,有些墓葬中還發現了一些來自戰國或更早時候的玉器(圖6, 此件玉人的造型與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非常相近,只是沒有刻划出表示衣紋的線條。漢墓中出土戰國器物,類似的情況在江蘇漣水三里墩漢墓中也有發現。但在西漢中期墓葬中出土戰國璽印和玉人還是比較少見的。這些器物應與墓主人劉頎有某種特殊關係),擁有豐富的玉器製品不僅體現了高等級階層對物質財富的積累,更反映了漢代貴族階層對玉的重視。玉器不僅是重要的物質財富,更寄託了人們精神上的追求,體現了一種高貴的生活態度。
識文斷印
漢代有殉印的習慣。漢墓多缺乏明確的紀年資料,因此,考古發現的刻有印文的印章至關重要。如近年備受關注的江
西南昌海昏侯墓,也是由一枚玉印直接認定了墓主人的身份。除此之外,有些印章還對探知官職、社會制度等方面很有幫助。如 2006 年徐州黑頭山 1 號墓出土「劉慎」銅印、玉印,「蕭真」銅印,「東宮府印」銅印。由此可知該墓是夫妻合葬墓,墓主人名劉慎、妻子蕭真,應是楚國宗室成員;「東宮府」是楚國東宮掌管財務的部門,「東宮府印」表明劉慎曾在此擔任官職。「劉慎」螭紐玉印(圖 7),印紐雕琢一蟠曲的螭,印面陰刻篆書「劉慎」二字,是此墓出土印章中最為精美的一件。除了獸紐印,西漢比較常見的還有覆斗紐印和雙面印。徐州火山劉和墓出土一件覆斗紐篆書「劉和」玉印(圖 8)即是一枚標準的西漢時期的印。徐州市鼓樓區萬寨村 1 號墓出土一件「王諱」雙面石印(圖 9),一面鳥蟲書「王諱」二字,另一面無文字。雙面印一般正、背兩面都有印文,正面為姓名,男性背面刻「臣」加上名字,女性背面刻「妾」加上名字,故也有人將其稱為「臣印」和「妾印」。「王諱」印的情況比較特殊,僅正面有「王諱」的印文,背面為一平面,應該是準備刻寫印文的,後因故未刻寫。
尊龍崇鳳
龍鳳題材的玉雕是徐州楚王墓出土玉器的一大特色,龍與鳳不但彰顯了楚王尊貴的身份,更是區域文化傳承的體現。源於西周、鼎盛於戰國的楚文化承載著中原文化的基因,楚人對龍、鳳的崇拜成為楚文化最為公認的特點。楚式玉器是楚文化在物質上的體現。
漢高祖劉邦生於沛豐邑中陽里,原是楚國故地,受楚文化的熏陶。西漢建立之初,皇室將楚文化帶到了關中地區並發揚光大。已發掘的西漢早期楚王墓以及一些未能確定墓主人身份的高等級墓葬中,出土玉器多帶有戰國楚式玉器的地域特色。
以龍為造型的玉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北方的紅山文化和南方的凌家灘文化。商周時期的高等級墓葬中也發現了一些龍形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的玉龍,突破了以首尾相對的玦形為主
的造型模式,雕琢成靈動活潑的回首S形。西漢早期的玉龍繼承戰國時期的特點,主要有雙龍首樣式和 S 形樣式。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一種豎式 S 形玉龍(圖 10)是西漢早期獨有的一種造型,別緻的造型被後人理解有「龍潛深淵,蟄伏待時」的意蘊,成為西漢楚國玉器極具代表性的一種類型。
以鳳鳥為造型的玉器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就已經出現。西周時期,因周人崇鳳,鳳紋較為流行。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繼承了周人崇鳳的習俗,強調對鳳首的表現,並多以鏤空的技法追求繁縟複雜的裝飾效果。這種風格被保留並發展至西漢時期,如徐州市鼓樓區白雲山石灰廠漢墓出土的玉鳳飾件(圖 11)採用透雕與陰線刻相結合的手法,透雕出鳳首、尾及捲雲紋的大體輪廓,再以陰刻線勾畫出展翅立鳳形象。技法嫻熟隨意、活潑靈動。
楚式玉器中的鳳紋常常與龍紋交織在一起,其或附於龍身,或相對獨立共處一器。如徐州市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一件白玉龍鳳紋珩(圖 12),珩體上下兩側和兩端皆琢出牙槽。兩面紋飾相同,每面以穿孔為中心,中間為一獸面紋,兩側各雕龍、鳳紋。兩面全部採用淺浮雕,共雕 20 條龍、4 只鳳鳥和 2 個獸面,即使穿系孔的周邊也浮雕出輪廓,不留空白。使得整件玉珩構圖飽滿,密而不塞,給人以龍鳳呈祥、龍騰萬里之感,工藝精湛,令人叫絕。玉珩出土於甬道中,是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眾多玉珩中最為精美的一件。
華美玉飾
自史前玉文化發源,玉的裝飾作用就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進入文明時代後,隨著琢玉技術的進步,玉之美被更大限度發揮出來。特別是春秋戰國以來,人們衝破了西周等級嚴格的組玉佩制度,配飾玉發展出新的樣式組合和佩戴方式。珩、璧、環等逐漸代替了璜,成為構架組玉佩的主體,而觽、韘形佩、龍形佩等造型華美的佩飾,增強了組玉佩的裝飾效果。西漢初年的諸侯王們佩玉習俗延續了戰國時代的組合形式,依然華麗精美。西漢中期,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社會風尚的演變,組玉佩逐漸被簡化。徐州市駱駝山 29 號段翹墓出土了一套西漢時期貴族女性佩戴的完整的組玉佩(圖13)。組玉佩由環、玉舞人、珩、玉觽、玉鳳飾組成,其中玉舞人、玉觽都是漢代常見的配飾玉。整套配飾體量精緻、每個玉飾件都琢刻精美。
《詩經·衛風·竹竿》中有「巧笑之瑳,佩玉之儺」的詩句,表達了當時人們佩玉有美其禮儀、節制行度的意味。西周以來的佩玉文化也在漢代得到了總結與升華。很多成書於漢,總結先秦文化的典籍中都對佩玉有著詳細的記述,其中儒家「君子比德於玉」的思想最為後世繼承,使得玉有別於金銀等貴金屬,承載了中華文明特有的精神寄託。
《詩經·秦風·渭陽》:「何以贈之,瓊瑰玉佩。」瓊瑰多指美石。松石、瑪瑙、水晶等都是古人常用的美石,與玉雜糅組合成佩。西漢中期,配飾玉逐漸形成了自身風格。隨著組玉佩的簡化,原本附屬其中的一些更為精美的配飾被單獨佩戴或組成了新的佩戴組合。
環在成串的配飾中可起串聯的作用。環的造型可繁可簡,有些裝飾複雜的環淺浮雕或鏤空出龍、鳳、熊、螭虎等動物紋飾。徐州市東洞山楚王墓出土的白玉鳳紋貘紋環(圖 14),以三條螭龍蟠繞而成,環身透雕有鳳鳥、貘及捲雲紋,造型精美、線條流暢。
玉舞人是漢代貴族女性的配飾。戰國時期已有玉舞人,但造型線條相較於西漢,略顯死板。廣州南越王墓曾出土過圓雕的玉舞人,但至今為止,多數玉舞人是片雕。兩漢出土的玉舞人造型極其統一:一隻手臂抬起,高過頭頂,長袖隨勢垂下;另一隻手臂向身體軀幹方向略微彎曲(圖15、16)。無論做工複雜或簡單,舞人造型著重表現長袖、細腰兩點,這或與漢代宮中盛行長袖舞有關,如高祖寵姬戚夫人、武帝寵愛的李夫人、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個個能歌善舞。
韘形佩是由韘發展而來的配飾,原本是在拉弓時用來勾弦的輔助工具。商代婦好墓就出土了玉韘。春秋戰國時期,玉韘脫胎為韘形佩,成為一種裝飾玉。西漢初年的韘形佩形式多樣不固定。如,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一件龍鳳紋韘形佩(圖 17),正背面分別雕刻一龍一鳳。龍首及鳳首並列,採用圓雕技法琢成。龍鼻和眼睛突起清晰,鳳冠突起,喙作內勾狀,回首展望。凹面邊端處陰線刻飾勾連雲紋,造型甚是奇特。西漢中期,韘形佩形成比較固定的樣式,一般在心形主體的兩側雕有透雕的附飾,並以捲雲紋為主要紋飾。西漢中期至後期時,韘形佩的心形主體逐漸瘦長,出現了韘、觽相結合的樣式。
劍之玉具
除了裝飾在人身上的配飾,漢代還有很多玉件用於其他裝飾,最常見的就是玉劍飾。西周晚期墓葬就曾出土過帶有玉飾件的銅劍。戰國時期,上層社會以佩精美玉件裝飾的寶劍為風尚。20 世紀 60 年代,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首次發現了一把玉具鐵劍。此後,四個不同位置均裝飾玉件的玉具劍,在漢代諸侯王墓出土文物中屢有所見。玉具劍體現了擁有者尊貴的身份和那個時代的尚武精神。
玉劍飾包括劍首、劍格、劍璏和劍珌四種。劍首,飾於劍莖頂端,多為圓形。劍格,劍莖與劍身之間,一般為菱形。劍璏,劍鞘上用於穿帶佩掛。劍珌,飾於劍鞘末端,一般平面呈梯形。
漢代玉劍飾一般都高浮雕螭虎形象進行裝飾,非常精美。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一套劍璏、劍珌(圖 18),劍璏正面浮雕一螭虎,翻轉成 S 型;劍珌隨料形採用圓雕手法雕刻一獸,造型抽象
別緻。同一塊料製作的一套玉劍飾,造型一件寫實、一件抽象,用意耐人尋味。
玉葬長生
葬玉雖不是漢代人首創,但卻在漢代達到鼎盛,葬玉反映了漢代人對於靈魂觀念的解讀和對生與死的重視。葬玉又稱殮屍玉,「是指那些專門為保護屍體而製作的隨葬玉器」。種類包括:玉衣、玉竅塞、玉琀、玉握、玉棺、玉枕等。越是高等級的墓葬發現的葬玉品種越齊全,身著玉衣、口中含玉、頭下枕玉、身下鋪玉、手中握玉、九竅塞玉、漆棺鑲玉,所有葬玉都以護衛墓主人屍體為目的。
葬玉之中最為著名的是玉衣。玉衣和玉面罩都源於西周時期的綴玉面幕。周人將玉琢刻成五官形狀的小玉片,縫綴在織物上覆蓋在死者面部。經過春秋、戰國時代的發展,西漢早期,玉片的使用量不斷加大,覆蓋全臉,成為面罩。包裹全身,成為玉衣。並且,玉片逐步脫離對織物的依附,發展為以金屬絲線等媒介進行相互連接的形式。西漢早期的玉衣形制尚未統一,出現了一些比較特別的樣式。如,徐州北洞山楚王墓發現的玉衣片(圖19)形似鱗片,與常見的方片狀玉衣片不同,目前僅此一例。有學者認為玉衣的編綴是參照鎧甲製作的,這種鱗片狀的玉衣片與漢代的魚鱗甲(圖 20)十分相似。這種特殊形狀的玉衣片也可以證明楚國有自己的至玉作坊,專為楚國王室製作玉器。西漢早期的使用玉衣的等級制度也不夠完善,王公貴族憑藉自身財力便可使用玉衣。如,徐州火山劉和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圖 21)是目前發現的西漢時期唯一一套完整的銀縷玉衣。因為劉和墓未被盜掘過,因此玉衣在出土時被比較完好地保留下來。至於劉和此人的身份,在文獻中並無記載,應是楚王的親族。
西漢時期葬玉制度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搭配,這種搭配以玉衣、玉面罩為主,配合使用玉枕、玉璧、玉九竅塞、玉握、玉琀等其他種類的葬玉。玉枕成為葬玉中重要的一類,徐州楚王墓也出土了若干精美的玉枕。如,獅子山楚王墓的「食官監」陪葬墓室中發現一件玉枕(圖 22)。整個玉枕為板凳形,枕板內為一長方形木枕芯,上面鑲飾有 35 片雕琢精美的龍形、長方形、「亞」字形等玉片。枕板兩端為獸頭狀玉飾。枕足略呈「工」字形。徐州後樓山漢墓出土一件蟠龍銅架鑲玉枕(圖23),玉枕被鑲嵌在鎏金的蟠龍銅架上,木芯已腐朽,枕的四面都嵌滿玉片,枕面上有龍形的玉片,一側還做出了門的形狀,應是迎合漢代神仙方術靈魂升天的思想,為死者靈魂留出的通道。
玉握為死者握在雙手中的葬玉,成對出現。最為世人熟知的漢代玉握為豬形。事實上,西漢中期以前的玉握還有璜形、觽形等,有的為前朝佩玉,後改作握玉使用。如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一對龍形玉握(圖 24),原應為裝飾玉,是典型的戰國楚式玉器,造型流行於戰國早中期,但龍身飾減地淺浮雕谷紋,故製作年代為戰國中期後段。西漢早期,它被用作了玉握。西漢中期直至東漢,豬形玉握(圖 25)才成為時代的主流。
《漢書·楊王孫傳》載:「口含玉石,欲化不得」。是古人含玉的基本用意。蟬之幼蟲入土多年,之後破土而出化成蟲,再飛上枝頭,這種生理特徵在漢代人看來可以代表死而復生。因此,口中含玉蟬,祈盼靈魂重生。(圖 26)但並不是所有口琀都為蟬形,一些高等級的墓葬中也會出現其他造型的口琀,如徐州市奎山漢墓出土一件龍形玉琀(圖 27),原本是戰國中期玉龍佩龍尾部分,尖鉤狀尾,實為抽象的鳳首,體側的鉤狀凸飾和尖端平齊凸飾(包括凸飾上的紋飾)在戰國玉龍佩中極為常見。
漢代的玉竅塞包括眼蓋、耳塞、鼻塞、口塞、肛門塞等,也有以玉琀代替口塞的情況。玉竅塞往往與玉衣一同出土於高等級墓葬,屬於高級貴族的喪葬用玉。玉竅塞的製作工藝通常十分簡樸,素麵無紋,只是進行表面拋光。(責任編輯:木子)
文章來源:收藏家 2017年04期 , 期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