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儲備教育金的4種主要方式
大多數家長尚未付諸行動
申萬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調研報告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家庭每月撫養孩子的費用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30%,加上家庭其他開支,未來孩子教育費用與家庭現有資金之間存在較大缺口。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面對日益高漲的教育費用,70%的家長尚未實施子女教育金準備計劃。
「10年來,我為孩子所花的教育費用不低於10萬元。」家住北京市丰台區的王女士把教育花費的主要支出歸結於「擇校費」。「上小學時,劃地塊分配的學校不是很好,我考慮給孩子找個好點的小學,前後託人花了接近1萬元。中學時給孩子報了數學和物理周末輔導班,每周還請家教幫孩子補3小時英語,每年用在輔導上的支出快接近2萬元了。每月我們夫妻倆的收入加起來不到6000元,並不很寬裕。孩子上學這些年,我們耗費了大部分的積蓄,現在籌集孩子的大學費用有點力不從心。」
孩子即將上初中的劉女士向記者抱怨,現在小孩讀書還真是讀不起,挑個很一般的幼兒園,一個月的學費竟然要2500元左右,加上伙食、學雜費一個月要收3000多元,抵得上自己大半個月的工資。上完幼兒園進小學,托關係交了3萬元擇校費,每學期在校學習費用為350元,每月伙食費158元,上下學班車費每月300元。孩子報了英語、數學和作文輔導班,每學期費用500~800元不等。「6年小學下來,平均每年的費用1萬元是不夠的。」劉女士最近開始為孩子明年的小學升初中打聽學校,不少熱門初中透露的價碼讓她有點吃不消,學費、擇校費、輔導費用……毋庸置疑,初中比小學的花銷更大。
在國內某著名培訓機構總部,記者對前來開家長會的50多名家長進行了隨機採訪,他們孩子的年齡為1~10歲。結果有45位家長表示,考慮過為子女的將來準備教育金,但真正採取行動的家長卻只有16位,近60%的家長還沒有有計劃地儲備教育資金。教育金籌劃宜早不宜遲要估算大學教育費用,還要考慮到通脹,而這一點最容易被忽視。假設某4年制大學的費用是每年2.5萬元,4年累計10萬元,而孩子要在13年後開始上大學。如果通脹率或學費上漲速度是平均每年5%,則到孩子上大學時,面對的教育費用賬單是約19萬元,如果通脹率是6%,那這個數字將攀升到差不多 22萬元。許多家長看到這裡或許會咋舌,其實不必慌張,解決天價高等教育費用的最好辦法是儘早系統地制訂積累教育金的計劃。
來看兩個耳熟能詳的例子。A在孩子剛出生時即開始投資,每月僅投入100元,到孩子上大學時共持續了18年。B在孩子13歲上中學時才開始投資,每月投入300元,到孩子上大學時共持續了6年。甲乙兩人最終的投資總額都是2.16萬元(假設每年投資收益率都是8%),到孩子上大學時,甲的教育金總額會達到4.8萬元,而乙的教育金總額則只是2.7萬元。
這裡只是以100元為例進行說明,一般家庭每月省出500~1000元應不是大問題,這樣,投資的差距會更大。當然,籌劃方法也是家長們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儘管銀行的教育儲蓄有免稅的好處,但因為通脹的威脅,把錢全存入銀行積累,不是最佳方法。家長們還應考慮其他投資方式來實現穩步增值。
巧用理財手段減輕壓力
目前比較適合做教育理財的金融產品主要有教育儲蓄、基金定投、助學貸款、教育保險和教育信託等幾大類。
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的最大優勢在於採用零存整取定期儲蓄的方法,獲取整存整取的存款利息,還可以免利息稅。其最低起存金額為50元,最高為2萬元,存期分為1年、3年和6年3個檔次。1年期、3年期按整存整取定期計息;6年期、5年按期整存整取利率計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儲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投資者範圍比較小只有小學四年級(含四年級)以上的學生才能辦理。按銀行規定,支取教育儲蓄款必須開具非義務教育的入學證明,否則不能享受利率優惠和免稅政策。這樣就將長達9年的義務教育費用排除在外。
規模非常小教育儲蓄的存款最高為2萬元,肯定無法滿足孩子教育金的準備。同時,還必須考慮存款利率變動帶來的風險。由於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利率計息,如在升息前存入,且選擇的存期太長,不能分享到升息的好處。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類似於銀行零存整取的基金理財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平均投資成本,自動逢高減籌、逢低加碼。在這種情況下,時間的長期複利效果就會凸顯出來,可以讓平時不在意的小錢在長期積累之後變成大錢。
採用基金定投儲備教育金,不會給家庭的日常支出帶來過大壓力,又可獲得複利優勢。應選擇過往業績表現穩健的股票型基金,關注中長期排名而淡化短期排名。
教育保險
教育保險相當於將短時間急需的大筆資金分散開逐年儲蓄,投資年限通常最高為18年。越早投保,家庭的繳費壓力越小,領取的教育金越多。而購買越晚,由於投資年限短,保費就越高。
從理財的角度出發,教育保險也不宜多買,適合孩子的需要就夠了。因為保險金額越高,每年需要繳付的保費也就越多。總體來講,保險產品主要是保障功能,如果只看其投資收益率,它甚至可能比不上教育儲蓄。
子女教育信託
子女教育信託,是指委託人(即子女的父母)將信託資金交付給信託機構(即受託人),簽訂信託合同,通過信託公司專業管理,發揮信託規劃功能。雙方約定孩子進入大學就讀時開始定期給付信託資金給受益人(子女),直到信託資產全部給付完。教育信託一是可以讓父母事先規劃,事後無後顧之憂。二是財產受信託法保障,產權獨立避免惡意侵佔。也就是說信託財產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即不受父母債權人追索,也不受信託公司債權人的追索。即使信託公司破產了,委託人的信託財產仍可以完整地交予其他信託公司繼續管理。三是不會讓子女過早拿到大筆財產,失去人生奮鬥目標。另外,父母每年可領取由信託公司代為管理和投資時所產生的收益。,在新加坡、美國等國家,父母為子女設立專門的財產信託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並不普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可以認識到問題面對問題思考並嘗試加以解決?
※16歲的三岔路:圖解中國教育如何分層
※父母在兒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孩子,你的善良,必須要有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