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千金賦釋義》·卷
地理千金賦,相傳為江西劉若谷所著,然究為何朝代之人仕?已不容稽考,究之應為清代人仕。因清中葉之通書版本己刊有千金賦矣。
地理千金賦之文體為駢體文,容易誦讀,便於記憶。數十年前學堪輿 之仕皆能背誦。
此文內容皆為巒頭之學,因巒頭為堪輿之本,不精於巒頭則不能與理 氣相輔相成,決不可成明師。此文雖淺白,然義理精深,故而特加註解。
『嘗思地理之道,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師所秘而不宣。昧其旨者,節節皆差,得其訣者頭頭是道。』
齊主曰:作者開篇即以堪輿作為仁孝之術。認為發富貴旺人丁之地,皆冥冥中留待有德之人。而堪輿之道,古代明師皆不肯輕易傳授,非不願傳,恐所傳非人也。故得其旨者則頭頭是道矣。
『首識尋龍之法,次明結作之情,詳究點穴之方,細看砂水之意。』
齊主曰:龍、穴、砂、水,乃巒頭之四科。前人把山脈之走勢形容為龍,就是取義於古人想像中,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山脈的行走,起伏曲折,剝換傳變,或由平地而掘起高山,或從高山而卸下平洋,而藏龜掩跡。 或石骨過江河而朋山共水,或欲度起天孤天角,或將結而成鶴膝蜂腰,或穿田過脈而像草蛇灰線。洩天機尋龍入式歌云:「爰從重濁凝於地,便有高低勢,勢來起伏是行蹤,前賢呼作龍。」
前人把勢來形止之地謂之結穴。所謂:「千里來龍,到此結穴。」洩天機穴星入式歌云:「問君何以名為穴?地理同人脈;問君何以名為星?天象即地形。」
故所為「穴」,就是比喻人身的穴道。把地靈融結的場地叫做穴場,把指點地靈融結的穴位叫做點穴。
前人把穴場前後左右的山,統稱為砂。洩天機消砂入式歌云:「真龍落處四山聚,亦自有名義,昔賢何以喚為砂?於理白呼差。楊曾教人原有格,只從砂上撥,因玆名作撥砂圖,次序以砂悟。」從前江西贛縣及雩都等地,教人巒頭術的最初入門方法,就是把砂粒混和米槳,堆成一個個好像山形的砂堆放在大木盤上,老師預先把一個個銅錢埋在他認定的穴位, 然後執一枝牛骨簪,指點初學的門徒,到了門徒能認得出銅錢之處,就是 完成初步入門工夫,跟著帶他們登山越嶺,詳加指點,就是第二步實習工夫。
前人把穴場前後左右,或遠或近的水,區別的名稱很多。大凡客觀環境上的現象或因素,稱之為「場」;大凡主觀本體機能上的反應或反映, 稱之為「界」。亦如堪輿術中所謂「穴場」與「界水」。葬書云:「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其意義在此。
齊主按:尋龍之法,第一、要認識山脈的走勢,怎樣好像行,怎樣好像止?大凡發脈之處,則山勢開張,水勢分流,形止氣聚,則二水相交, 眾山聚會。疑龍經云:「分牙布爪龍欲行,藏牙縮爪龍欲住,橈棹閃後龍欲去,手足向前龍欲止。」這是形容得很貼切的。珠山集云:「有訣法,識龍行,山山脫卸向前騰;又有法,知龍止,山山朝抱如朝揖。」但山脈的行度,起伏曲折,剝換傳變,其形多端,故欲辨其行止,須審察四勢。所謂四勢,就是形、體、情、意。但有客山先止而主山後止的,亦有主山先止而客山後止的。既有似去而實止的,也有似止而實去的,還有單提邊取而全局俱止的,更有兼收並攬而大勢不止的,亦有先止後去而不止的, 也有先去後止而實止的,既有山體極細極嫩而不止的,亦有山體不細不嫩而亦止的,有三止一去而不止的,有三去一止而竟止的,有搶朝而止的, 有避朝而止的,有脈雖盡而不止的,有脈未盡而實止的。若非明師從旁指點,學者意領神會,觸類旁通,雖讀熟諸般巒頭書籍,還是紙上談兵。前人說得好:「好書易得,明師難遇。」其意在此。
第二、要辨別枝幹。既有大幹小幹之分,亦有大枝與小枝之別,還有幹中枝,枝中幹,大凡幹龍,多是大江大河纏護夾送。朱熹嘗云:「兩山之間必有水,兩水之間必有山,水分左右,脈由中行。郡邑市鎮之水,旁拱側出,似反跳。京都省會之水,橫來直去,似曲尺。大者洞然於胸中, 則其小者瞭然於目下。若大者渺茫而不知,則其小者亦必恍惚而無著。」 袁仰儀云:「地之情,一融一結,融則為水,結則為山,山脈暗昧難測,而溪澗之水與脈俱行,善觀水者必於山,善觀山者必於水,山水依附,猶骨與血也。」是故枝龍,多是小溪小澗纏護夾送。明乎此,則可分辦誰者為幹,誰者為枝矣。又有大幹、大枝及小幹、小枝之別,尤須留意。
第三、要識星體。山體有五星與九星,五星言其正,九星言其變。金、 木、水、火、土,就是五星的正名。圓、直、曲、尖、方,就是五星之正形。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就是九星之正名。貪狼屬木,其形如出土之筍。巨門屬土,高而方者如屏風,如頓笏,低者如牙梳,如廚櫃,如棋盤。祿存屬土,其形如撚拳,如頓鼓, 如爪瓠,如豬屎節,如棺材樣。文曲屬水,其形如拖帛,如蚰蜓,如驚蛇,如破網,如鵝頸。廉貞屬火,其形如芒帚,如展旗,如梳齒,如破傘,巒頭尖而粗大,惡石崚憎。武曲屬金,其形如覆鐘,如覆金,如堆殼,其體圓而微帶方。破軍屬金,其形頭圓而腳尖,斜飛而帶石。左輔屬金,巒頭類武曲,然多在過脈處,其體如飽凸者。右弼屬水,不起巒頭,隱隱在平地,如展席,如鋪氈。上列之九星,術家名之為楊公九星,亦名老九星, 又謂龍上九星。還有所謂穴山九星,亦名天機九星,又名廖公九星,就是紫氣、天財、孤曜、掃蕩、燥火、金水、天罡、太陽、太陰。古人有謂與老九星名異而實同,有歌訣云:「太陽一星即左輔,高圓覆鐘釜。太陰本 是右弼傳,形跡方更圓。金水原來名武曲,三腦如金宿。木星紫氣號貪狼, 一尖直更長。天財誰識巨門體,三般頭腦異。天罡正與破軍同,腳下出尖峰。孤曜祿存同一字,撚拳正相似。燥火廉貞實一名,尖斜芒帚形。掃蕩屬水配文曲,斜拖帛一幅。」
然亦未盡相同的,未可一概而論。
第四、要察剝換傳變。撼龍經云:「剝換如人換好裳,如蟬蛻殼蠶脫眶, 或從粗大落低小,或從高峰落平洋。」洩天機云:「脫卸剝換粗變細,凶星化吉氣;老龍抽出嫩枝柯,跌斷不嫌多。」以山體言,脈出條條細小, 或氣盛而湧成高岡,龍行巍巍高大,或氣歛而變作微墩,或側峰而番成正隴,或老幹而生出嫩枝,或逞奇而嚴石峻嶒,或示弱而岡阜拓落,或山過水界,石骨渡江而重興營寨,或山亂形雜,穿珠吊脫而別作門牆,或高山脫落坪麓而隴帶支體,或平地脈來直硬,而支帶隴情。至於傳變,就是山脈之走勢吉星疊疊而變凶曜結奇胎,這是龍吉而穴怪。亦有離祖之初,凶曜重重,至中段而剝換吉星結巧穴,這是龍怪而穴吉。珠山集云:「問君術,看龍訣,貪巨武輔最難得,行龍入局純此星,世代富貴無休歇。有訣法,辨凶龍,破祿文廉最是凶,出軍出賊遭瘟火,祇作神壇社廟宗。」但純吉者,人所易取,純凶者,人所易棄。撼龍經雲;「莫道凶龍不可裁, 也有凶龍起家國,蓋緣未識間星龍,貪中有廉文有不弼,或有破軍間斷生, 祿存時有巨武力,十里之內卓一峰,小者成大弱成雄,此是龍家間星法,大頓小為真蹤,一山便斷為一代,看在何代生間龍。龍非久遠得全氣,易盛易衰非人力。」
第五、要明辨疑似。疑似之法有二,以龍勢論,旺龍與散龍相似,強龍與怒龍相似,生活與驚懼相似,平伏與懶坦相似,順勢與走竄相似,進勢與頑蠢相似。剖斷一有少差,禍福自無準驗。旺龍是千枝百葉,彼此纏護,形如蜂屯蟻聚。散龍是千條百緒,彼背此反,勢如散水傾珠。強龍如良馬奔騰,星峰氣勢自端肅;怒龍若暴虎之奮躍,體勢巒頭多欹側。生龍活龍起伏盤旋,而山朝水抱;驚龍懼龍走閃拋露,而水反山逃。氣勢平伏者,勢如靜水之風生微浪,而吉在隱隱隆之中;形勢懶坦者,脈若片氈之鋪張平地,而勢無高下之別。順勢如水之朝宗,星之拱北,而行度手足自安貼;竄勢如羊遭虎逐,花被風飄,而體勢手腳自飛斜。進勢者,山雖崔巍,而峰巒多有面;頑蠢者,勢雖雄偉,而星體不開顏。以星體論,木不木而火不火,尖不尖而圓不圓,方不方而曲不曲。所謂星曜雜亂休著眼,形體歪斜枉勞七。撼龍經云:「大率行龍少全局,雜出星峰多變易,輔星似弼巨似文,長短高低細推辨。」披肝露膽經云:「疊疊江山如疊翠,喝名不上亦徒多,時師請認雜中雜,莫去訛談地理歌。」雪心賦云:「土不土而金不金,參形雜勢,木不木而火不火,眩目惑心。」綜合而論,可知形勢之疑似,及星體之疑似,不可不詳察。
第六、要分辨主與徒。大凡山脈初發處,莫不共祖同宗,但分枝擘脈, 或從中出,或從旁出,中出為主幹,而兩旁分枝者為夾從。這是從分脈的偏正,以定支幹主從。雖然山脈未必三枝並出,或兩枝同來,則孰為主,孰為從?前代明師有云:「三山齊來,望縮藏者而尋穴,諸脈並出,有跌斷者則為真。」要知道,尋龍看祖山,自是常理,但不可過分拘執,儘有好祖龍而結少地的,亦有龍祖低微而頓起星峰結大地。看地之大竅不通, 則將主龍誤為從龍,將從龍誤作主龍,而沒有確據,胡裹胡塗,任教玄空、三合、卦例,皆無所用,徒虛誤而己。
第七、要認帳峽。所謂開帳,就是來龍鋪張宏厚,挺身展翅,乃旺氣發舒,為結穴的根本。古人云:「龍行開帳龍方貴,脈出穿心脈始尊。」此之謂也。所謂過峽就是來龍跌斷細嫩,脫胎換骨,乃精華收斂,為來龍之命脈。然尋龍看帳峽,理之正也,不拘帳峽而知地之真假、行止、大小,造化之妙也。不知理之正,則無規矩之可守,不知造化之妙,則不能精義 入神。看地有一大竅在,識得破時,頭頭是道,否則說玄說妙,都是無據。 此竅為何?則看過峽是也。若論來龍,蜈蚣節且為難遇,何況開帳穿心。因為穿心之龍,百不逢一,極貴之地,未必穿心。故善尋龍者,峽中之奧妙自知,善審峽者,穴內之情形可料。正過者入穴亦正,側過者入穴亦側,山護者穴結山藪,水聚者穴結水邊,左邊護衛多則結穴右砂強而左砂弱,右邊護衛多則結穴左砂強而右砂弱。甚至穴中之土色,與過峽處相同,絲亳沒有假借的。
至於結作之情,是指降勢落脈。大凡真龍落脈,必頓成星體,開面展肩,挺胸突背,有大勢降下,如婦人之產努力向前推送。但對面正看,不見其形。左右睨視,方見其勢,或起頂分洛,或由肩落,或由腰落,或由尾後落,或由側面落,或掛角落,或紐絲落,或側閃落,即使無大勢降下,亦要龍身磨轉成其背,而稍有停留落下之勢,其脈方真,否則恐為枝腳攜掉,並非真落。洩天機云:「入脈先須明四落,有落皆堪作。初落由來近祖山,局勢必須完。腰落余枝作成廊,吉氣於斯泊。末落名為大盡大龍,氣勢最豪雄。分落後龍擘脈去,貫串還可取。」但初落之龍,多是穴坐少祖,最喜內堂團聚,外堂寬暢,發福最速。腰落之龍,必須余枝回抱,難,城周密,下砂關欄,多結大地,所謂「大地多從腰裡落,余枝迴轉作城郭」是也。盡能末落,必須外山外水,特朝環術,最要有近案,方能聚氣,否則生氣散於飄風,非真結也。疑龍經云:「君如尋干龍窮,南水相交穴受風,風吹水劫不是穴,須知此地是疑龍。」祝觀物云:「數十里外遠朝山,渺渺茫茫曠野間,近案又無堂氣散,千重清秀也虛閑。」分落之龍,最忌鬼劫太長,即使結穴亦屬小地而己。四落之中,又有四結,直來而撞背者,名為順結,順來而斜出者,名為閃結,正來而側落者,名為橫結,其或翻身顧祖,轉面當朝,極之或如倒騎龍之類,俱為逆結。但順結不如橫結,橫結又不如逆結之得水。
點穴之方,琢玉斧點穴歌說的好:「山昂局窄高處點,四畔平和低處潛,砂局均勻中正作,邊寬邊緊穴當偏,水斜山亂窠中隱,樂空下短定翻身,有來有局尋盡結,山窮水盡向腰尋。」要知道穴星體五星體為上,九曜的變體次之。古人辨穴歌云:「金宿開窩扞取水,無窩掛角水泡取,若然窩角不分明,硬面禍來侵。木星有節節中取,無節鍬皮軟處扞, 直木開口最為奇,陰穴定無疑。火星結穴需取土,入穴原來要木乳,無土難扦尖盡處,剪法方為是。水宿不宜下水穴,下了人丁漸消滅,好從金頂問根原,應產子孫賢。陰土不宜見重陰,作穴須尋腹裹金,忽然閃歸角裹落,流金方可作。」雪心賦云:「蓋、粘、倚、撞,細認穴情;吞、吐、浮、沉,務依葬法。」蓋穴就是穴在頂上,如人形的頂門百會穴,三腳金星頂上穴,緩來急受都是此類。粘穴就是粘連之意,倚穴就是挨側之意, 撞穴就是縮入之意。辨穴歌云:「木星怕下當頭穴,鬥煞人丁絕,或粘或倚穴為奇,閃脫要君知。」穴情賦云:「魚尾擺開,看後倚前親之勢,虹腰雙下,認橫直就之情,莫道無頭無面,橫看其蹤,休言是木是金,動中取穴。」靈城精義云:「立穴無尺寸之移,受氣有耳腰之異,分金有轉移之巧,氣線無毫髮之差。」可知點穴要有一定的憑證,並非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的。
砂水之意,尤須細看,琢玉斧撥砂歌云:「問君撥砂如何撥,形體情意兩般度,形分方圓直曲尖,意取譴綣向墳前。」鑑水歌云:「二鑑水,論結局,逆朝橫抱堆金玉。三鑑水,看局面,大小高低須細辨,山小水大不須觀,山大水小休眷戀,穴高水低不入喉,水高穴低名仰面,論水不向局中評,走遍山川空自眩。第四鑑,鑑情意,彎曲澄凝方得利,不拘溪澗及池塘,水在有情為真地。」對於情意二字,說得很明白。
齊主曰:以上是總結一篇之網領,下文可逐句解釋。
『偃輾剝換者,乃變化之機;起伏曲折者,乃行度之準。』
大凡山脈的走勢,如偃如仰,或輾或轉,剝換傳變,或起或伏,如曲 折奔走,都是行度的準則。
『出身貴展肩而開面,落脈怕現骨而露筋。』
來龍開面者,纔有結穴。山洋指迷云:「地之真假大小,何以辨之? 先觀開面之有無,便知真假之大概。再觀開面之多寡大小,及地步之廣狹,而地之大小,亦知其概。」展肩者,如人之兩肩展開成大八字形狀。山洋指迷所云:「無個字不成龍,無分金不出脈。」所謂分金,亦即是展肩開 面之意。至於落脈,最忌惡石巖巉,尤忌草木不生,一片光禿,現骨露筋以此形容。
『渾穆端嚴,方成大器,歪斜直硬,悉是空圖。』
龍身貴渾穆端嚴之狀,前去結穴,方成大地,譬如一個福澤深厚之人,一定是有端嚴莊重之相。若是來龍歪斜直硬,斷未有能結美地者。譬如一個人生成獐頭鼠目,三尖六削,定是福薄小人。
『胎息在於隈藏,星辰貴乎特起。』
大凡來龍入首結穴,最要藏風聚氣。譬如婦人之懷胎,子在胞中,呼吸之氣,從臍上通於母之鼻息,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故謂之胎息。所以,來龍結穴像是胎,脈氣像是息,氣之藏聚,方能融結。至於入首一節,所貴者星峰特起,纔結美地。
『陰陽動靜,兩者貴乎兼施,虛實剛柔,各處求其中節。』
靈城精義云:「辨龍生死,須分三陰三陽;辨穴生死,須識陽多陰小。」落脈陰來陽受,陽來陰受,謂之陰陽交度。動靜者,發微論在動靜篇有云:「山以靜為常,是惟無動,動則成龍矣。水以動為常,是惟無靜,靜則結地矣。故成龍之山,必踴躍翔舞,結地之水,必灣環悠洋。若其偃硬強勒, 衝激牽射,則動不離靜,山水之不融結也。然一動一靜,互相循環,山亦 有動極而靜,水亦有靜極而動。」虛實者,靈城精義云:「氣有虛實,法當以實投虛,以虛投實。」因為結穴之處,有陽勝陰少者,則氣勝而形未實,故虛而屬陽,陽則不宜緩乘,宜中正以乘之。如平面太陽金,作金盤載果。有陰勝陽少者,則形勝而氣過歛,故實而屬陰,陰則不宜急湊,宜脫脈以乘之,如木星怕下當頭穴是也。剛柔者,發微論在剛柔篇有云:「山體剛而用柔,故高聳而凝定。水體柔而用剛,故卑下而流行,此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也。凡強急者皆剛,緩弱者皆柔,然,急之中有緩弱,緩弱之中有急強,是又柔中有剛,剛中有柔也。智者觀之,思過半矣。」
『不知其子觀其父,不識其主看其奴。前呼後擁,實為貴胄之兒,反背側身,祇是他人之護。』
這是借賓定主之法。有真龍真了穴,必有真砂水,真朝對。如眾山拱衛,有前呼後擁之狀,非大地而何?至若反背側身之山,祇是他人之護衛而己。祝公云:「無情無意漫輕遊,萬嶂千山不轉頭,縱有前山形秀麗, 須知此地是虛邱。」亦此義也。
『纏護者,有踴躍奔騰之勢,環衛者,有歸降朝拱之形。』
正脈行度,左右纏護之山,其形勢必有踴躍奔騰之狀。及其入局,前山秀列,則有俯首聽命,若依附,若朝拜,若拱手,四周環衛,就是結大 地之明徵。普通之小地,不會有這樣的。
『節節追尋,尋到一局則可止;枝枝細看,看其一變正堪求。』
大凡尋龍,務須遂節追尋,詳察其降勢落脈,若見局勢團聚,可以在這裹檢點結穴之位置。又當群山繚亂,諸脈並出,須要細看擘脈,孰為正脈,孰為枝腳,若有變化者,就是真結,可以在此尋求了。
『後面散漫而來,則以成星為特,一路牽連而至,則以跌斷為奇。』
凡見後龍一片散漫之狀,則是緩而無勢。若星峰特起,謂之間星,則是變弱為強,將結美地矣。至於一路牽連而至,有跌斷之處,就是脫卸剝換,才結美地。否則像死鰍死鱔,無融結之理。
『體態剛強,腳下貴鋪氈褥;本身細嫩,後頭不嫌粗豪。』
大凡穴星的體態剛強,落脈必急,結穴一定是急來緩受,腳下如氈如唇,如裀如褥,方為可貴。若遇本身細嫩者,則後頭不嫌粗豪,乃剛化柔之結作也。
『結作將成,身必先轉;真龍若住,勢必前趨。 』
行龍將近結作,其身必有磨轉之勢。及至行止氣鍾,則其勢又有前趨之狀。所謂行而欲止,遣而欲收是也。
『細心體認,以察其真情;放開眼眸,以觀其形勢。』
尋龍點穴,務須細心體察其精神,非徒粗看皮相也。是故要放開眼看,觀形度勢。
『山下成爐底,斷其有結無差;腰間帶水星,定是龍去不遠。』
爐,就是古代之酒缸,其底園而稍為突出。這是形容結穴之處,山下成爐底之狀,若見行龍溜下小山丘,成水泡狀,則可顯示不遠之處結穴了。撼龍經云:「貪巨若無轉弼下,高嶺如何住得龍?」此意也。
『前山雜亂,須知移步換形;拜伏當前,有如君王即位。』
若見前面之山,雜亂無章,應該要向左右詳察,就可知道移步換形之理,這是朝山證穴之法也。若見前山如拜伏之狀,則結至貴之穴無疑矣。
『或因就局而趨於橫逆;有時避煞而閃於偏斜。』
行龍結穴,有的因為要就局,往往是橫龍貼脊而結穴,或是翻身逆勢而結穴。亦有為了迴避面前惡山惡水,正脈往往閃於偏斜之處結穴。巧拙萬金歌云:「誤葬每因求正面,仙人多是下偏坡。」即此意也。
『全勢不回,雖巧媚端嚴而亦假;周圍拱顧,即奇形怪狀而愈真。』
若是砂飛水走,謂之全勢不回,雖有巧媚端聳之山,亦是假穴。若見周圍拱顧,雖是奇形怪狀,亦為真穴。?
『若見四面迫囚,許得一泄通其閉;莫道滿盤盡美,須知一破餘皆非。』
大凡到穴場,若見四面之山,有逼壓之狀,好像一個囚籠,應該有一處空缺而疏通其閉塞之氣。或者見局面完美,未可攄認是盡善盡美, 須留心細察,是否有很大的瑕疵隱藏,例如後龍斷頸,或龍虎砂斷臂之頸,俱為凶地,不必勞心。
『界水穿肩,無庸著眼;頂斜腳竄,不必留心。』
穴後由小八字分流之水,謂之界水。若界水穿肩傍,則真氣不能融聚,此地不必著眼矣。若見主山之頂斜而側,下又走之勢,不必勞心尋穴矣。琢玉斧撥砂歌云:「第三忌,」亦此意也。
『兩界深崖漏,龍虎雖端非正結;合水成尖嘴,乳頭縱好是空荒。』
界水宜淺而忌深,若是左右兩邊界水了深陷流至穴前,成斷崖之狀,即使龍虎砂端正,亦非真結穴。左右界水由分而合,在穴前成尖嘴之狀,雖然穴星似垂乳,亦是花假。
『入首模糊,縱有星辰而無用;玄武不顧,雖知氣脈總成空。』
入首是指頭一節,最宜清晰,大忌模糊。若是入首模糊不清,則脈不真,決難結好穴。即使後頭有美好星體,亦是無用。玄武,是指穴後之主山,須要對穴場有垂頭俯就,眷顧之情,葬書三:「玄武垂頭」即此意也。若是玄武不顧穴場,雖然似有脈卸下,亦非真脈也,是假局而矣。
『界脈最喜坦平,肩背必須圓厚。』
兩邊界脈之處,最要平坦,切忌成深溝。穴星之兩肩,及後背,必須圓厚,最忌薄削。
『過脈是龍性命,防護宜周;束咽為入首根基,貫串當緊。』
過脈是脫胎換骨之處,兩邊最要周全。雪心賦云:「過峽若值風吹, 作穴定知力淺。」束咽入首,為結穴之根基,貫串不宜鬆懈,若見頸長,謂之不貫串而成鬆懈之狀,非吉地也。
『莫道好頭好面,須詳審其真情;休言無跡無蹤,務必細看落脈。』
尋山定穴,不能粗心大意。巧拙萬金歌云:「若然祇看好頭面,假穴常常真乳見,開枝依舊有遮欄,過形只是無針線。」至於真氣融聚,遠看似有,近看似無。穴情賦云:「莫道無頭無面,橫看其蹤,休言是木是金, 動中取穴。」因為落脈若隱若現,從正面看不甚清楚,從側面看,纖毫畢現矣。
『穴上看分金之圓暈,穴下看托起之兜唇,穴傍看腮角之蕩開,穴腳看微茫之合水。』
分金之圓暈,並非開穴所見之太極暈,二者須要分辨。所謂分金之圓暈,是指臨穴之圓毬,術家稱為孩兒頭,又謂之化生腦。但祇可意會,不宜膠柱鼓瑟,按圖索驥。至於結穴之下,宜稍為托起,成兜唇之狀,否則氣不聚,穴不真。穴之兩旁,若腮角之蕩開,謂之蝦鬚水,穴之腳下,有微茫之合水,謂之蟹眼水。四者具備,穴情自真。
『後以束咽為的,前以鑪底為真,內以毬簷唇托為憑,外以天心十為準。』
凡結穴之地,後面要束咽,前面有罏底之狀,結穴之頂像圓球,結穴之下像方簷,方為真憑實據,穴外還要以天心十道作準則,所謂天心十道, 就是前後左右,成十字之形,以穴場為重心,重心正則四體俱正,重心不正則四體亦不正。
『正面難扦須向角,頂脊不化下求尋。』
此亦金虛不可當心下,土實偏宜角上裁之意。若是頂脊不化氣,宜向下尋求化氣之處斟酌定穴。
『百死取其一生,眾同喜其獨異。』
此乃挨生棄死之法也。如脈從左轉右,則右為生左為死。脈從右轉左, 則左為生而右為死。雙脈以短者為生,長者為死。齊脈以小者為生,大者為死。貼身砂以長者為生,短者為死。痕影水以明者為生,暗者為死。弦稜伶俐以仰處為生,俯處為死。總之,氣脈有陰陽變化呼吸浮沉之別,飢中取飽,飽中取肌,正來斜插,斜來正扦,直來橫受,橫來直受。所謂挨生棄死,如此而已。眾山俱大,以小為尊。眾山俱小,以大為貴。如雪心賦所云:「窮源千仍,不如平地一堆,外秀千重,不如眠弓一案。」亦是眾同喜其獨異之意也。
『渾渾噩噩,神藏面貌之中,隱隱隆隆,氣聚皮膚之外。』
此乃形容氣聚之情,融結之處,須會於心而應於目。巧拙萬金歌所云:「一點露華垂草尾,十分香味在花心。」無非意會而己。
『若隱若現,驗生氣之潛藏,有絃有稜,識星辰之開面。』
大凡落脈不貴其顯而貴其隱,如果是硬脊卸下,或掉臂直下,都非真脈,須知真脈或從穴上見,或從穴下見,或從左右見,若隱若現,才是生氣。至於星辰的開面與否?又怎樣分辨呢?如是有稜角翹起之狀,又或如瓦缸的絃,就是開面了。古人所謂:「芍藥花開菩薩面」,就是形容星辰不開面。「棕櫚葉散夜叉頭」,就是形容星辰的開面。
『邊厚邊薄,方是靈機,邊縮邊長,乃為妙諦。』
辨圓唇,有薄仰平鋪及厚覆塊之別,辨腮角,有胖圓瘦削之別,辨牝牡砂有先到後到或長或短之別。這是結穴之靈機妙諦。
『無論窩鉗乳突,結作定是有憑,任教平地高山,到穴不離化氣。』
穴之形體,雖然變態萬狀,不一而足,究其實,不外陰陽二字,陰來陽受,陽來陰受而己。其形體,或凹或凸,則窩、鉗、乳、突,四者盡之矣。但一定要有真實憑據,方為的穴。真憑實據者何?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故窩、鉗為陽,乳、突為陰。必須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方為真結。窩穴忌空窩,鉗穴忌直鉗,窩鉗之中,有脈微起,兩邊微低,謂之陽會水。若空窩直鉗,水必淋頭,謂之陰流水。謝覺齊云:「欲識太陽金水穴,又無珠乳難分別,水來破面聚人中,水若行時脈不歇,歇時須要對三叉,氣止水交方是結,淋頭割腳要參詳,推枕毬簷尋活脈。」是指陽會水而言。疑龍經云:「鉗穴如釵掛壁隈,最嫌頂上有水來,釵頭不圓多破碎,水傾穴內必生災。」是指陰流水而言也。所以窩鉗之穴,不忌陽會水, 只忌陰流水,所謂「陰流不顧家,葬下事如麻。」乳突之穴,必須有隱隱 微靨之穴暈,謂之陰中有陽,雌雄交度。故無論高山或平地,不離化氣度。 琢玉斧點穴歌云:「第五化氣名交度,陰陽交度方無誤,若然失度穴難安,斷取凶生消福祚。」
『總之體要靈,龍要正,砂宜濟,水宜和。貪多者識其微,制遠者先識其近。』
這是申明穴星之形體,最要一點靈光流露,來龍取其正不取其從,朝 迎侍衛之山,宜開面掬抱,穴前之水、宜彎環凝聚,有調和之勢。相濟之 情,方為完善。若祗貪多務得,須從微細處著眼,恍如節制遠方,先識近者為上。祝公云:「數十里外遠朝山,渺渺茫茫曠野間,近案又無堂氣散, 千重貴秀也虛閒。」可謂發人深省。
『金魚不合,枉教九曲來朝;肘腋不全,虛勞萬山獻秀。』
古人云:「不問後龍來不來,祇看金魚水蔭腮。」若是結穴不真,氣不融聚,即使九曲來朝,亦無所用。若是本身欠缺不齊,雖然外面群峰競秀,亦非我所用也。
『寧可龍虎有缺,最嫌堂氣不收。』
退一步而言,即使龍虎砂有短缺,亦不若堂氣不收,局勢散漫之弊。 所謂;「明堂容萬馬,切忌曠而野。」
『察情意於面目之間,辨真假於向背之際。』
形體情意,二者相兼,情意所鍾,方為真結,若砂環水抱,定知真地, 砂反水走,必屬虛邱。古人云:「一山來,二山來,眾山隨水一齊來,山環水抱真結地,下後兒孫福壽齊。」又云:「一水去,二水去,眾山隨水一齊去,山山水水不回頭,失離鄉無助救。」是知山水之向背,為吉凶之分別。
『局不取闊而取聚,砂不論格而論情。』
結穴穴場之局面,不取其闊而取其聚,闊大則堂氣散,團聚則真氣凝, 即使龍真穴的,若是明堂闊大,發亦遲。若是明堂緊夾而團聚,發福必速。 琢玉斧鑑水歌云:「第六鑑,緊與寬,內堂要緊外宜寬,內緊發達誇指日,外寬忌曠也須關。」至於前後左右之山,不必過分拘泥何形何格,祗要看 其有情無情,是為至耍。
『若是我砂,面前必然回顧,果為我局,腳下定見窩平。』
大凡前後左右之山,開面顧穴而有情者,方為我之所用。若是本山之真局,則腳下定必有如仰掌及平坦之狀。明堂經云:「明堂如鍋底,家富人難比,明堂如掌心,家富斗量金。」亦此意而己。
『補缺障空,一可當百,傾流散蕩,萬派皆空。』
大凡左石近山,偶有空缺,須要稍遠之山,填補其空缺,其力方大,而有一以當百之勢。若是穴前之水,傾流散蕩,則雖有海潮亦是無用。祝公云:「大水滔滔撲面來,案山無有勢難推,只因主弱強賓勝,一敗如灰實可哀。」
『曲直短長,處處求其中節,高低大小,山山裁取合宜。』
這是指左右之山,無論其形狀是曲是直,或短或長,務須中規中矩,合節合拍。無論高低大小,務須與本山配合,方為適宜,方為我用。
『點穴定對天心,難移尺寸,放棺緊接來氣,酌其淺深。』
點穴須要看準天心十道,並非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放棺之深淺,應以真土為準,真土是細而不粗,堅而不浮,韌而不硬,乾而不枯,潤而不濕,明彩而不灰暗,或是純黃,或是純紅,亦有紅黃相間,五彩斑爛,俱為佳美。真土之離表面深淺,與小明堂界水常相符合。
『寧從是處求非,莫向無中作有。讀書者貴意領而神會,相地者貴目巧而心靈。熟記此篇,胸有成竹,得其一訣,妙用無窮。巒頭妙義,盡括於斯,變化神明,存乎學者。』
此為總結一篇之言,作者諄諄致意,勉勵後學,所以文字暢達,反覆 譬喻,因為初習堪輿術者之津梁,然有行山數十年而未精巒頭之義者,是小讀書又無明師指點之過也。亦有觀書雖了了,到地竟胡塗者,則又目欠巧而心欠靈矣。古人所謂:「三年尋龍,十年點穴。」誠鄭重乎其言之也。
齊主曰:堪輿術雖為宇宙學,亦為仁之學也。明朝嘉靖年間,江西德興徐善繼、善述兄弟合著「人子須知資孝地理心學統宗」申明堪輿學之真義,既資於孝道,尤須具仁心。清光緒年間,浙江餘姚周梅梁著「地理仁孝必讀」逕以仁孝名其書。世有心術端而又能精此術者,必能造福於人,豈衹邀福於己也哉。
南海關鳳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