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童年生活錄(二)
已經在上章講過自己是很普通的農村家庭,我的爺爺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的爺爺患腦中風癱瘓,癱瘓三個月就離開了人世,我的奶奶是常年修佛之人,現在已80多歲。
我爸爸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是一位非常實誠不多話語、且動手能力非常強的一個人(爸爸的兄弟幾個都很實誠,好像有點遺傳奶奶),我的媽媽是非常勤勞、及會持家的一位賢妻良母。我的爸爸在二十歲左右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在80年代哪時候家裡是沒有錢來治療的,導致發展為脊柱變形彎曲,身體結構發生了改變,有對身體機能的影響,不能幹太重的農活,在農活上媽媽就多了些分量。
我們家有三個孩子,其中我排行老二,我的上面是姐姐、大我三歲,老三是弟弟、小我三歲。哪時候家裡是沒有積蓄的,我的姐姐很早就去社會賺錢了,我小學是在玉畈小學上完了六年,讀書上學的學費是靠賣稻穀、原麻(用做布料的人工種植天然原材料)積累起來的,記得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學費沒有交滿,被老師催交學費,回到家找父母要,當時不懂、與媽媽賭氣不交就不讀書了,曠課了半天、被媽媽一路用竹枝趕回了學校,然後媽媽補齊了學費,之後印象中就沒有出現欠學費了。
我是七歲直接上小學一年級,哪時候我們是沒有學前班和幼兒園的,三年級以前學習很差,尤其背誦的能力、就稍難一點的詩文都不能完全背下來,到四年級以後、感覺突然開智,一本語文課本能背下80%,語文拼音也很差,考分還是數學好些。
我們哪時候每天的三餐是自家種的糧食與蔬菜,離家300米有塊菜園,一年四季會種相應的菜(特別喜歡夏季的菜有茄子、豆角、黃瓜、辣椒,冬天蘿蔔、白菜每天反覆吃不喜歡,春秋季吃家裡儲備的乾菜比較多)。我們每天的三餐:一般每年的第二、第三季度早晨吃干紅薯片大米粥,中午有時吃面或米飯(中午爸媽比較忙,一般做些快熟餐),晚飯一般是米飯。第一、第四季度早晨吃新鮮紅薯粥,中午、晚餐麵食或米飯。
記得在五六歲的時候,秋季是沒有什麼菜吃的,我們去撿地上的被晒乾的紅薯葉,現在是很少吃的。我們每年一般就過年過節吃幾次肉,平時很少有肉吃,家裡養豬的肉大部分賣掉了,留了一些自己吃,有些做臘肉,可以放在平時想吃時,切一點每人吃兩塊,一般家裡預留的肉或蛋招待偶爾來家的客人,我們有時候去撿螺螄、貝殼或去小溪去搞些小魚加餐。
我們穿的是主要是一些打滿補丁、親戚朋友救濟的衣服,有時候媽媽會買些布料給我們幾個做些新衣服,鞋子是媽媽手工做的布鞋,鞋子破了縫縫補補還能穿。睡的床是木板或稻草墊的床,反正是冬天凍不到。
回想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倍,再也不缺衣服與食肉了,曾經的經歷都是對現在最好的鋪墊,活在當下、對生活珍重。簡述到此,下次再續。
推薦閱讀:
※男朋友說話很直接 完全不考慮女友的心情怎麼辦?
※日本人都有哪些比較有意思的生活習慣?
※什麼?冰激凌搭配土豆泥?厲害了!
※你為什麼那麼害怕自己沒有心機?
※四人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