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沾吉:喜歡嫉妒別人的人是什麼心態?如何避免?

王沾吉:喜歡嫉妒別人的人是什麼心態?如何避免?

來自專欄心理快訊

原中華心理學協會組織部部長

北京恩昱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中國遊戲心理學理論體系奠基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ACI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

ACI國際註冊催眠治療師

HMI美式催眠高級治療師

中國心理干預協會認證催眠師

微表情分析師

筆記分析師

心理治療專家

有人問我今天怎麼沒更新文章,很榮幸很高興有朋友喜歡我自己的分享,哈哈,所以回來打開電腦談一談嫉妒心理,也希望喜歡我文章的朋友點下關注。

嫉妒心理是人際關係的一種社會心理。嫉妒心理的主要特徵是一定要有第二者或第三者的存在。而且這個第二者或者第三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嫉妒著要優越,或是雖不優越,卻對嫉妒者產生一定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叫優越,什麼叫有一定影響?

廣義上講,嫉妒心理的產生是差別和比較的產物,屬於一種內心情緒體驗。差別和比較的結果是:從差別和比較中形成心理不平衡,基於此而想平衡這種不平衡心理,但所採用的方式往往是消極的。

以下為具體特徵:

1、明顯的對抗性

嫉妒心理的對抗特徵具有明顯的攻擊性,其攻擊目的在於顛倒被攻擊者的形象。甚至本關關係密切,由於嫉妒使道德天平傾倒。往往不看別人的優點、長處,而總是挑剔別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顛倒黑白,弄虛作假。

2、明確的指向性

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產生於同一時代、同一部門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間,主要是因為嫉妒心理是一種以極端自私為核心的絕對平均主義者。因為曾經"平起平坐"過,或是曾經"不如自己"過,如今成了"能幹"者,使嫉妒者產生抵觸和對抗。

3、不斷發展的發泄性

一般說來,除了輕微的嫉妒僅表現為內心的怨恨而不付諸行為外,極大多數的嫉妒心理都伴隨著發泄性行為。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言語上的冷嘲熱諷,一種是行為上的冷淡,疏遠被嫉妒者,一是具體行為,或是攻擊性強的行為。

4、不易察覺的偽裝性

由於社會道德的威力,嫉妒心理被大多數人所不齒,使嫉妒心理一般都不願直接地表露出來,千方百計的偽裝,企圖使人不易察覺。如本來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卻不敢直言,故意拐彎抹角地從另一方面進行指責或攻擊。

看完這些是否對嫉妒心理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呢?

俗話說同行出冤家,為啥?說的籠統一些就是嫉妒,細化分很多,誰也不願意天生當做配角,都想當主角。但問題在於,那些有嫉妒心人,為什麼不能努力提升自己?非要去貶低別人?

我也常常遇到類似情況,有時候比較笨,隨口說說,聽者卻變味了,所以也習慣了小丑的角色。「多聽,多看,多想,多做,少說」便成了我的行事準則,不是說我的做法對,而是被逼無奈,工作認真,被嘲諷為愛表現,是為了什麼什麼目的。有時候我也很納悶,我招誰惹誰了?

相信也有很多人和我的經歷類似,遇到那些特別敏感,或者自以為是,或者愛耍小聰明,亦或者愛吹牛的人等等,你真的會不經意間影響到他或者她,讓他或她感覺你比他優越,換句話說,你影響到他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一個人在跟大家吹牛,你跑過來或者比他還能吹,或者用別的方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很明顯他處在大家的注意力中心變弱了,自然心生不滿,嫉妒心便有了。

對於此,我也時常頭疼,要說建議就說說我自己的做法吧,領導面前不邀功,不搶功,即便有好的意見,也是著重強調,是誰誰誰想出來的,或者是和誰誰誰一起想出來的,踏踏實實幹好領導交代的事情就可以,無須有不平衡心態,因為你學到的是能力,別人得到的是表揚,各求所需。

再者不要嫉妒他人,首先沒什麼好嫉妒的,別人的生活與我何干,自己能力不足,不是別人太優秀,而是自己不努力;其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不想被別人嫉妒,首先要自己別有嫉妒心理,保持平常心,心態最重要;最後,遠離吧,盡量保持距離,讓對方覺得你不再影響他就好。

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少一些嫉妒心理,多一些和諧。俗話說亦師亦友,任何關係實際上也可以和朋友掛鉤,親子關係中,父母既是孩子的監護人也是孩子的知心朋友;部隊里班長既是領導者又是好戰友;同事間既是競爭關係,又可以做朋友共同進步。難道不覺得兩種關係融洽結合才是相得益彰的嘛?

嫉妒心理是人際交往的障礙,有了不平衡的心態,自然便有了想要平衡的趨勢,君子強身以自強,小人貶低且詆毀。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如何,但要求自己還是可以的嘛。

最後,放平心態,看淡是一種人生態度,笑一笑,看淡七情六慾,而不失奮發圖強之志。


推薦閱讀:

也說說自己-什麼樣的機緣開始學習心理學和佛法
意識的自欺
佛學與現代心理學方法的比較
佛學說苦,究竟什麼是苦?
那隻叫Lucas的超萌小蜘蛛,又有更新啦!

TAG:心理學 | 嫉妒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