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也來說說我的朋友們是怎麼賺到100萬的(一)

也來說說我的朋友們是怎麼賺到100萬的(一)

網路上有很多寫怎麼賺到100萬的帖子,我有時候也會去看,思來想去也有點手癢,我也想把我周邊能賺到100萬的例子寫出來,讓大家參考。其實現在大家都說浮躁,說到最後,好像也沒人願意聽了,因為你不說大家都感覺到了。寫這種帖子網路上忽悠人的成分也很多,而且作者也經常背負著被罵的風險。我想在接下來寫的過程中,務必追求公正客觀,盡量不引起不必要的躁動。

先介紹自己大致情況:本人男,09年大學畢業,生活學習在大的範圍內應該屬於全國二線城市,起碼城市的房價是穩居二線的行列之內無疑。畢業後就算失業了,然後只能去找門檻比較低的銷售工作,因為要快速養活自己,所以當時也沒深入思考自己會什麼,要什麼,或者也可以說相當迷茫,因為是文科專業,剛好碰到那年經濟危機,國家「四萬億」投資計劃,還沒見到效果,反正就是一副無處安放的屌絲樣。

第一份是一份「房產中介」的工作,沒畢業之前,感覺銷售是挺低端的工作,因為裡面啥文憑的人都有,初中、高中、中專、大專等等,我這個本科之類的人進去總感覺不入流,或者「有失身份」,就跟當時我們同學當中有點鄙視賣保險的類似,請允許我客觀記述我當時心理的真實感受,現在摸爬滾打十年之後,才對這種先天的偏見感到深深的愧疚,我現在的觀點是:不管是做哪一行,只要是合法的,你肯努力,有自豪感,能提高你跟家人的生活質量,我想都不應該被人瞧不起。雖然我們在學校都會跟人說些冠冕堂皇的話(嘴上這麼說,心理經常不這麼想),但是在經歷過一番社會工作之後,才覺得我現在說的確實是發自肺腑的話,沒有帶任何偏見。

因為我剛開始從事房產中介,大部分接觸到的人手頭上還是有點閑錢的,沒有閑錢,吃飽撐著來看房子,09年那會我附近的房價每平米在4000左右,記得當時成交一套獨棟別墅也才200多萬,這在當時的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標的的,那時剛畢業跑地形看房子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沒有智能導航,沒有視頻,連手機像素都沒那麼好,就聽說那裡有不錯的房子,就拿著店裡的鑰匙騎著自行車到處晃蕩,有時看著看著就會瞎想,什麼時候自己才能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了,別墅什麼的真不敢想,最多只是意淫下。那時候天天像打了雞血似的,早出晚歸,學習房產知識,約不同的客戶來看房子,有意向單跟進客戶,沒意向單就不停找意向客戶,談判,碰到各色人,泡單,繼續找意向客戶,跟同事溝通,跟房東溝通,跟客戶溝通,真的是很累,雖然不是體力活,但是對業績的渴望,心裡真的很累。

就在我慢慢成長的過程中,附近的房價已經從我剛進去4000左右,慢慢得向6000靠攏了,大家都覺得很貴,不能再爬了,銷售做到一定階段會有自我設限的過程,就是有時候會出現不斷否定自己想法的過程,這時候需要溝通,自我溝通,去突破。當時政府也管得不嚴,膽子大的同事A,已經發現良機,A有點小錢而且把家裡能支持的都湊在一起,碰到有合適的房子就下手,一般是投資剛需房,兩三房左右的,最好出手,客戶群體最多,單價容易抬高,這樣一年下來倒騰個兩三套,除開費用利息之外,也有十幾萬的純利潤,然後平時做做業績,收入還是可以的。A老油條之後就單幹了,籌集的錢更多,膽子也更大,自己籌的錢更多,這樣來來回回兩三年下來就有五六十萬的純收入。這當中也有炒房客在我們眼前進進出出,一些手續比如公證啥的也都是從炒房客那邊學來的,能省時間和費用。雖然這幾年政策一直在變動,但同事A一直也很穩健,只炒剛需房,一般一年就出手兩三次左右,跟他的資金鏈有關,也不允許多炒幾套。目前按A的操作方式,他的資產早已超過百萬。目前自己開房產中介店,自己當老闆,收入比原先更高。

總結下:

1、要投資自己熟悉的市場

2、網路上投機的東西很多,確實有存在可能一夜暴富的機會(下篇再寫),但不要被慾望蒙蔽了眼睛

3、房價的漲跌,很大因素跟當地的房貸政策有關,政策寬鬆的地方,房價上漲得更快,政策收緊的地方,房價上漲得慢,當然還跟人口流動(供需)有關。


推薦閱讀:

發財樹說011-想成為網賺界的特種兵,你配么?
刷一筆最少賺100塊,信用卡撿錢大法
庵冰:揭秘,他是如何通過一篇帖子年賺290萬的?
阿里樂買寶,能邊消費邊賺錢的理財產品?
副業賺1萬第5節:要讓客戶追著買,需打造這16種價值感受

TAG:賺錢 | 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