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謙虛

偽謙虛

來自專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讀過Sheldon Cashdan 的 《Object Relations Therapy》的同行們應該都很熟悉他在此書里講到的四個病態性的投射性認同: 1)依賴性的 2)權利性的 3)情慾性的和4)迎合性的。

我一直在想我們亞洲如此細膩的人際關係里,不太可能只有這四種投射性認同。從前年我在泰國小歇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客體關係療法里是否還有其他類型的投射性認同。剛剛在讀James Grotstein 寫的關於克萊茵和後期克萊茵的書的時候,謙虛這個詞閃現在我的心中。

我想在這把這種投射性認同命名為:偽裝謙虛投射性認同。這是我的一個奇想。或許看到此文的同行可以給我提供一些建議。

在我們亞洲文化里,謙虛被我們視為良好的道德品質。當然從內心自發的謙虛的確是良性的。比如說:因為學得越多,所以覺得自己不懂的更多。

我在這裡想提及的是:以潛意識形式偽裝出的謙虛,以此來換取別人的愛慕和讚揚。並同時殺虐(或預防)別人對此投射者的攻擊(比如,人們罵一個過於驕傲自大的人的機率會比罵一個謙虛的人頻繁得多)。這是一種病態的謙虛。偽裝謙虛的投射性認同的背後其實是在說:我只有用謙虛才能換取別人的認同,才能維持人際關係。換句話說:我只要表露出我是謙虛的,別人一定會覺得我很有本事,會很喜歡我。這樣的投射性認同是建立在我們亞洲文化之上的:我們一般認為真正有本事的人是深藏不漏的,是謙虛的。

但這個潛意識偽裝謙虛投射性認同的背後其實是在換取別人對投射者全能感(omnipotence)的認同。這個投射者的潛意識其實在說:我只能以謙虛的外表來換取別人對我全能感的認可。但這樣的關係模式背後其實是一種控制。這樣的投射性認同引誘(迫使)他人認同自己的全知全能感。迫使他人認為自己是博學的,懂很多的。同時:他迫使別人不對其無知而提出質疑。

偽裝謙虛投射性認同在老師這個職業里很常見。有些老師潛意識地偽裝成一個謙虛的人,以此來引誘學生認為:因為老師謙虛,他一定很博學。

這種投射性認同可能在亞洲文化里比較常見。因為小時候爸爸媽媽迫使孩子做一個謙虛的人。當這種迫使過於強烈時。孩子可能會以謙虛的外表來躲避父母的暴力:父母打我因為我不謙虛。所以我要「裝作」謙虛。這樣以來,父母不但不會打我,還會讚揚我,甚至覺得我是因為懂得很多才如此謙虛。

我想重複說一下:這是我的一個奇想,也許是在胡說八道。但也許上一句是在向讀者投射謙虛以此來換取你們認為我博學的好感:)。


推薦閱讀:

搜電影資源的N種大法
為什麼俗話說「六六大順」,而不是「七七大順」或「八八大順」?
談談傳統文化的知止
【國學動態】純乾貨!常用敬辭敬語大全——耀輝·殯葬文化
總會有人永遠記得你,@季風書園

TAG:心理學 | 精神分析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