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食地·禁漁期的這幾個月,去台州還能吃點啥?
來自專欄 yan10研食
沙蒜豆面、東海帶魚、家燒鯧魚、白水洋豆腐
是台州菜給我的最初印象,是新榮記給的這次除了海鮮,我更期待那些有意思的美食小吃,才是了解一座城市飲食文化的最好途徑它決定了當地人的口味和偏好1、這裡是姜和蛋的天下
2、同樣的名字,卻在台州賦予不一樣的味道3、那些,或許只有台州才有4、海鮮,怎麼也少不了
有一種食材經常出現在台州菜里,它可作湯、可翻炒、可榨汁,它就是「姜」。在台州,它被發揮到了極致
那麼台州人為什麼愛吃薑呢?
這與台州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關,台州依山面海,春、夏、秋季陰雨不斷。這樣的天氣下人體內寒氣過重,易生病,而「姜」具有驅寒溫胃的功效,所以才會被台州人廣泛運用到菜肴中
姜,多數選擇的是當地產的細小的紅里姜,加工成薑片和薑汁。薑片加水煮成薑湯,或加入紅糖熬成薑茶,或燒成薑湯面,而鮮榨的薑汁,多半是用來燉蛋
薑湯面
先前只是台州婦女坐月子時調養身體的主食;還有坐月子期間,只要親朋好友來家裡,就用薑湯面招待他們。很多台州人都很喜歡姜的味道,出了台州你可能就很難找到賣薑湯面的店了。
這是家有爭議的店,我也不知道怎麼就認準了它
實際上隔壁還有個俞荷,也很有名有爭議反而是好事,樹大才招風,有了警戒後,才會做得更好走到這條街,就聞到了海鮮和姜混合的香味38一碗,不便宜,但是內容,夠實在要是面再多一點,足夠兩個人分享阿姨問麥面還是米面?麥面應該就是傳統的面,米面則類似米線不過面的含水量,製作工藝,米的原材料都各不相同
台州米面兩個產區:溫嶺新河米面適合湯麵。臨海小芝適合炒
還是米面好,散得開,還容易入味
裡面的海鮮則是滿滿,蛤蜊,蟶子,籽蝦3、4隻皮皮蝦耀武揚威,個大有膏,還有蝦干吊味,煎蛋增香
蔬菜也豐富,小香菇,青菜,豆皮,黃花菜
味道上,有了這些食材的加入,幾乎不需要什麼調味姜的味道也比較能接受,屬於越到後面越明顯的那種吃完一大碗之後,整個人都熱了,發汗了總的來說還是食材新鮮,夠鮮甜,吃完喉嚨口都暖暖的核桃調蛋
仙人燒,傳統的做法是不直接用火燒,而是要用一個「中間體」,比如一隻老式的鐵鑊,鑊裡面擺上幾塊碎瓦片。裝了食材的砂鍋或瓦罐擱在瓦片上,大火燒鑊底,通過鐵鑊和瓦片,把熱量傳遞給砂鍋或瓦罐,把裡面的東西燒熟。
仙人燒是不加水的,鑊是乾的,瓦罐或砂鍋里只加紹酒和薑汁,燒出來的食物就格外香甜。中醫說仙人燒的東西能驅寒除濕、止嘔暖胃,還能健脾強身
第一次吃,你肯定會吃不慣的,我是這麼覺得的
因為絕對是全新的口味
要了傳說中的核桃調蛋,它是這麼構成的
上面是黃糖粉和紅糖薑汁,鋪著一層嵌入式的脆核桃粒然後就是有點老的紅糖薑汁燉蛋舀開一勺後,紅糖薑汁就從氣孔中出來,剛蒸好的很燙一開始可能真的是又甜又辣,濃重的姜味
再加上雞蛋羹的口感,不怎麼舒服,還好有核桃做過渡稍微涼下來後,漸漸適應這個絕對是女生愛的款,可以嘗試,但建議分享這裡還有其他的,比如放肉的
不曉得又是什麼神奇的味道,估計和甜燒白有的一拼蛋餅
很多地方的蛋餅是蛋包在餅外面,總感覺蛋和餅不能完全融合,有些地方的蛋餅是蛋在裡面,但蛋的味道卻差了點,只有椒江蛋餅才是那麼的有味道、有嚼頭。
椒江蛋餅的做法:
料要選好,選上好豬油、軟蔥,精麵粉。
最難的是控制麵粉的柔軟度和煎餅的火候。麵粉太軟或者太稀了做不成餅,太硬了煎的餅硬不好吃。
取一塊一兩左右的麵糰,放一層蔥花,澆上化好的豬油、做好的肉餡,包成團。
這個肉餡一定要手工剁起來,攪肉機攪的味道就差了。
然後用擀杖擀成薄餅,平底鍋上先直接煎,當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漸漸的由於熱的作用,餅就鼓起來了,再加入料酒與鹽等佐料、事先打好的蛋,再翻轉煎到蛋熟就好。
油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要是加一步控油過程會好一點
要的是加肉的版本,量是蠻大的,一個餅夠一頓午飯了做法類似雞蛋灌餅,一個人負責揉麵攤餅,一個負責煎炸,開口灌蛋進去,反正路過就能聞到一陣陣的油煙 因為炸過,所以口感是酥脆的 加上水分,當場吃的時候有點分離,或許路邊手裡拿著會更好吧
估計我這樣的,應該加點梅乾菜中和一下,會更好
環境也有點差,臭烘烘的。。。 店員也是外地的,不過老闆應該是當地人 外賣生意蠻好,好吧,這裡的蛋餅不是我的菜 路邊不少城門頭蛋餅旗號的,我覺得風格應該類似炊飯
香糯的米飯配上充分熬煮出精華的肉燥,赤色的醬汁將白白的米粒裹上了一層誘人的油亮,咸鮮的肉質通過咀嚼不斷分泌出肉汁,與黏黏的糯米飯搭配恰當好處,是台州最受歡迎的早餐美食之一
以為炊飯會和溫州的類似,結果我錯了
這個更像我當初想像的樣子,肉汁撈飯
肉汁很香,很鮮,很順口
糯米飯粒粒分明,肉汁浸潤下,帶著嚼勁和香味
鰻魚湯不是溫州的醋底,肉不少,加工略顯粗糙
基本都帶著骨頭,所以吃起來需要小心翼翼
有一層薄薄的芡粉包裹,為了保證肉質的鮮嫩
吃口就像帶點汁水的剛蒸好的鰻鯗
他們家點單很好玩兒,自助取菜
落座後,身邊的阿姨會根據你點的幫你勾單
大腸年糕
從裝滿大腸、豬肚、護心肉的盆中挑出自己喜歡的食材,由服務員快速的切好放在碗中,再根據自己的食量加入適量的年糕片,加上幾棵小青菜,最後淋上一勺熬制很久的湯頭,不到兩分鐘時間,一碗熱騰騰的大腸年糕就做好了。簡單的流水線可能會讓許多外行人大跌眼鏡,不過嘗過一次之後,你絕對會刮目相看。
公交下來,第一眼就看到一家大腸糕的店 定位也正確,實際並不是,還得瞅准胖胖特色大腸糕的招牌 也蠻巧的,順手就在門口拍到胖胖了,接著就進去給我弄吃的了 看攻略,年糕+豆泡+獅子頭+大腸才21 結果大腸不同部位是有區別的,我直接要了兩段,價錢就上去了 年糕也要了兩塊,最後是有點貴的。。。 讓老闆怎麼好吃怎麼來,放了酸菜,鹹菜,有點麻辣燙的感覺了 單品每一個都好吃 比如年糕,看著硬邦邦,實則入口糯而口感好 大腸,絕對是大腸頭的香,韌而糯的質感,而且入味 獅子頭,肥瘦均勻,但是邊上的有點干 豆泡和豆腐都很吸味,我喜歡台州的所有豆製品 普通大腸對我倒是少了點吸引力 話說老闆娘還是蠻好看的,幹練型 關鍵他們家的東西自己也喜歡吃,還和客人交流炊飯呢 做好吃的,必須自己懂吃會吃,對吧
骨頭粥
凌晨開始生火,然後開始煮豬腿骨,整個過程要長達3、4個小時。舀一勺放入嘴,滿嘴鮮味兒,粥完全不用咀嚼,就化了。筒骨千萬不要浪費了哦,經過長時間燉制的骨頭,變得酥脆,很容易咬碎。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吃到帶骨髓的骨頭,一吮骨髓就出來了,元氣滿滿的一天又開始了。
那天路過商業街,看到老牌肉粥,後來想著還是來老店比較靠譜 到了老店一看,好新的裝修呀,還好,帶著點古舊的歷史感覺 要了倆招牌,一個肉粥,一個紅棗豬心,豬心可以要半個,不錯 後來有勁了,一嘗這個豬心,哇塞,完完全全是甜的 本來以為是燉湯的形式,咸中帶點紅棗的甘甜是吧 結果並不是,紅糖薑汁上身,還有紅棗的甘 不過豬心這樣也不難吃,質感有,腥味沒有 我是喝點粥,吃點豬心,也蠻舒服的 骨頭粥還是蠻大一碗,一直熬著的,你要的時候幫你盛出調味 配料不少,我竟然吃出了豆腐花的感覺來,不過肉粥確實鮮 略有點不好,就是小骨頭有點多,有點碎 讓你好不容易想一口咽下去的時候,突然小骨頭出現了 大骨頭也給了兩塊,就是么撒肉,哈哈 他們家也是明檔那種 要啥,當面點,直接給你,最後買單 品種還蠻豐富的,粥啊,滷味,甜品的糊也有
臭豆腐
從小推車上的臭豆腐到小店面
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好味道馬路橋臭豆腐不像別的臭豆腐上面是滿滿的辣椒和醋炸的酥脆的臭豆腐澆上特質糖醋漿
經過了n回,怎麼著也要試試這個網紅臭豆腐吧 第一次是一小姑娘在,然後就是穿西裝的小伙了 臭豆腐真的不怎麼臭,小塊的,很紮實,不虛 撒了胡椒,香菜,辣椒醬,醋,最後還有一勺自製滷汁 滷汁芡還蠻重的,這樣的話,可以根據你的偏好來嘗臭豆腐 原味的一個,蘸辣醬的一個,多點滷汁的一個,一會兒就解決了 口感蠻好,滷汁偏甜,屬於開胃型的小食
豆面碎
挑著擔子賣綠豆面的小販,擔的一頭是煤餅爐上燉著的綠豆面,另一頭放著幾個瓶瓶罐罐,裝著豬油、味精、蔥花、豬油渣、肉湯等。只要有人來買,就在鍋里放上豆面幾殼蟶子燒一下,澆上油湯、放點肉絲、蛋絲、豬油渣、蔥花、炊皮、味精、再倒少許醋,一碗豆面碎就好了,醋的酸味,油的香味,蟶子的鮮味,吃到嘴裡滑溜爽口,回味無窮。
在台州,豆面碎早已不是單純的水煮豆面。從小油泡到面結,這些與之配合食用的小食與豆面相得益彰,為這一小吃增加了豐富的外延
收藏著的煎包店
看著台州各個攻略上都提到煎包,那就找一家試試
還有個什麼小飛俠什麼的,這家路過過幾回,也是關門的多
後來一問,人家就做早上和中午,晚上就休息了
煎包+豆面碎的組合,豆面碎先上,豆面就是紅薯粉
和我想的有點不一樣,基本已經沒了什麼嚼勁
樣子還是有的,但是入口就是軟糊狀了,加上醬油肉末湯,一般
煎包,等著新一鍋出來,就和老闆娘聊天
這裡老城區的感覺就是都是老人和小孩,所以沒什麼人
鬧市就在市民廣場這樣的地方
煎包出爐,一下子給了我3個,要是再煎一會兒,會更脆更香
然後因為是中午了,面因為溫度和濕度關係,有點酸了
老闆娘說,早上來會更好吃,她們試的時候沒問題
亮點是肉餡兒,蔥和豬肉,但是質感很好,肉選的不錯
而且顆粒狀,有點吃雲腿月餅里的顆粒狀火腿的感覺
湯的話,就那麼一點油脂煎出來的汁水
這個,我覺得還是配豆漿什麼的比較好,哈哈
牛奶八寶飯
一碗帶著濃濃奶味的八寶飯
一口湯,一口飯,嚼啊嚼啊嚼~嚼出夏天的味道
本來是想去錦字型大小冷飲吃牛奶八寶飯的,看看這裡也有,就試試
還真的就是牛奶和八寶飯的組合
現成的涼的八寶飯,澆上放過糖的冰牛奶就這麼一澆,就能吃了,這個絕對是個快手甜品呀八寶飯就是小號的那種沒有豆沙,亮點是糯米的質感,帶點Q度,很香配上冰牛奶,不那麼甜,卻很舒服以為會很撐,實則就像芒果糯米飯那樣,悠悠的,很清甜下次在家試試看,再來點酸酸的東西,應該夏天吃更開胃撒點堅果撒的,是吧。不過還是簡單的東西最單純,最直接 他們家還有個神奇的六月雪 是用叉子攪起來吃的,蠻好玩兒的,跟漿糊似的,哈哈台州府地一代田少地多,所以小麥、蘿蔔等較為常見
是當地主要種植的植物,由此派生了許多代糧的麵食製品
泡蝦
「泡蝦」是台州人的方言稱呼,泡蝦不是「蝦」,它的原料是小麥粉。小麥粉和水攪拌成稠糊狀,用特有的器具取上適當的量,往裡加上調味好的肉碎作餡,可以再加幾顆鮮蝦仁,味道會更鮮美
泡蝦的做法,一般用麵粉加水攪拌成粉漿,在一塊大的竹片或一個油勺上攤開粉漿薄片,在上面放入肉末或雞蛋、蔥花、鹽等,再在餡料上覆一層粉漿,在油鍋中汏一遍,泡蝦自然就與油勺或竹片分離,等到熟透,就變成金黃,這時候,火候就很重要,泡老了、焦硬了就不好了,火候是最難把握。
泡蝦炸好後要趁熱吃,特別鬆脆。以前條件不好,只能放一些碎肉,如今放的都是精肉,加各種調料,拌和蔥花,再加幾塊錢,可以再加幾顆鮮蝦仁,十分鮮美。
還真的是開在青少年宮的後面,以為是攤位,實際上是個不大的小房子,附近都沒什麼其他吃的,獨此一家 這裡也蠻好,基本就是停車的,要麼就是開車過來買泡蝦吃的 應該是夫妻老婆店,一個負責做,炸;一個負責裝,收錢 還挺快的,阿姨腦子不錯,同時能記住不同人和不同的排列組合 普通的,加肉的,加肉加蝦的,辣椒要不要什麼的 看到人家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夾開個口子,然後倒點醋進去 蝦嘛,和醋最搭了,哈哈 剛炸好的,很燙,雙手來回交替,讓手適應,也讓它涼下來 看著更像一個麵餅。第一口,第二口,也是雞蛋麵餅的感覺 而且偏油膩,少了像溫州燈盞糕那樣1-2分鐘的瀝油和放涼的步驟 雖然他有象徵性的在電風扇下吹下 後面就好戲開場了,大塊的肉餡,幾個蝦,再是辣椒和蔥 基本吃著就有點欲罷不能了 敗筆是辣椒,偏生腥,要是換成蒜泥辣椒,帶點酸的會更好 這裡還蠻好的,邊上停車的石墩上坐著吃,看看邊上的風景和等候的人們
麥蝦
舊時的「麥蝦」是臨海窮苦人家的主食。將麥粉攪拌成粉漿,但要求粉漿有韌度,以筷子插入其中而不倒為準。等到青菜、蘿蔔之類加水燒開後,再用菜刀將粉漿順著盛器沿口一刀一刀地「刮」下鍋。入鍋後的粉漿既不像長長的麵條,又不似團團粉塊,其狀如蝦,故稱「麥蝦」。
差不多2點不到到了他們家,我該是中午休息的最後一單生意了
三鮮麥蝦小碗,再來份豬肝就好
沒想到小碗也那麼大,吃了10分鐘,感覺還有三分之二不過味道是真的不錯,一點點的芡,把味道都鎖住了雞蛋的香,牛肉的香,香菇的香,還有蝦乾的鮮麥蝦實際上就是長條的麵疙瘩,有點像蝦捲曲的樣子不過這個顏色,嗯,所以叫麥蝦亮點是麵疙瘩比較好,沒有毛邊,均勻,不會爛口感帶著嚼勁,不會吃到生麵粉什麼的豬肝一開始覺得爾爾因為不是我喜歡的嫩的質感,是傳統的粉的不過後來再吃,這個入味程度是讓人佩服的帶著甘香的回味,這個鹵有一手後來還打包了幾個雞爪回來,昨天一比較,還是豬肝好吃話說後來,老闆出來跟我聊天了,談談不一樣的人生,哈哈原來他們家是椒江第一家的麥蝦,價廉物美,應該叫李記才對食餅筒
食餅筒又稱麥油脂、五虎擒羊,通常在端午節食用,具有麵皮薄韌、作料鮮香的特點。
一種是傳說在戚繼光抗倭時期,家家戶戶都做了菜肴想要犒勞大軍。但是這麼多菜怎麼送去軍營著實是個難題,於是聰慧的漁家女就做了餅皮,把菜都包了進去送給士兵們。另一種說法是天台那個瘋癲的濟公和尚發明了食餅筒。他見每餐剩下不少菜,就把剩菜裹入麵餅,下一頓再吃
我想說,這家是這幾天吃下來,為數不多的,不是通過轉賬的方式使用支付寶的,哈哈,我不就為了用用信用卡,花唄什麼的,搞點積分優惠撒的嘛 之前搜相關的店,單獨做食餅筒的並不多,這家離我近就收著了 然後每次路過的時候,都是晚上了,他們家關門了 在最後一天,起了個大早,過去試試 還好他們家6點就開門了 菜還是熱乎乎的,搞得我拍個全部都霧蒙蒙的。。。 阿姨很熱情,所以我光顧著聊天,也沒怎麼認真品吃的,哈哈 就知道內容多,豆面、米粉,洋蔥、土豆,捲心菜、胡蘿蔔,芹菜、豆乾,這些菜是標配,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加蛋皮,還能加肉、大腸什麼的 我么,怎麼好吃怎麼來,加了肉和蛋皮 一大張餅,蛋皮墊底,包上所有的材料,最後捲起,澆上滷汁 餅皮很棒,薄而有韌性,估計有了蛋皮的幫助,更不會漏了 也不會被汁水泡軟掉,看著實際上就像個春卷皮子那樣 口感很豐富,畢竟那麼多餡兒料,而且不是亂糟糟的,每口能吃到兩款蔬菜,很清爽,滷肉沒我想像的那麼香,那麼搶戲 一大早吃,能量滿滿,絕對勝過雜糧煎餅 我還配了雞湯,他們家的雞湯,一上來就是偏重的姜味 鮮度有,還有辣度,也蠻有意思的,配配正好
烏飯麻糍
做烏飯麻糍,要先到山上采一種俗稱「山炒米腦」的嫩葉,將糯米在它瀝成的葉汁中浸泡一天,再炊熟用搗臼搗成烏飯麻糍,再攤到面板上撒上些許麵粉擀成一寸厚,切成四方形。而台州臨海則將烏飯麻糍包裹豆沙,做成卷狀,更有一番風味。
麻糍,糍粑,哪兒都有,但是烏飯做的就很少見
路上留意到了他們家
第一次路過,實在吃不下;第二次,絕不能放過
烏飯倒是沒有吃出特別的味道來,口中充滿了米香
配料也算是相當豐富
撒上黃糖粉,澆上紅糖汁,包上花生芝麻
捏住封口,最後沾上紅糖芝麻
入口粘糯而香甜,小狗都聞味而來
糊店
已經做了三十多年了,不管歲月如何變遷,糊店的味道一直都還在!切好塊的糊放在碗里顯得特別好看,再加上冰冰涼涼的水湯,一如既往的好吃,一如既往的實在味道!
就賣兩樣東西,糊和油圓
那次就吃了碗小碗的糊,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阿姨負責操作,老闆娘負責收錢和其他糊實際上就是之前做好,結起來的分隔開,就是半成品了,然後根據冷熱來澆薄荷糖水再撒上芝麻葡萄乾之類的冰的很舒服,說是糊,實際上更像膠質的質感 有韌性有彈性,可以嚼一下的口感 也不會膩,像是果凍一樣,還是如果的那種 老闆娘蠻好,看到小孩來買 他要冰的,老闆娘勸說,小孩還是吃常溫的好很有人情味的店
那天晚上還想來上一碗時,人家休息了。。。海鮮
台州海鮮多,吃法也多,生食、家燒、紅燒、白灼、腌干制鯗、糟醉、制糊磨醬……椒江、路橋、黃岩等地近海,海鮮品種多、新鮮,烹制以放姜、蒜白煮為主,保持新鮮的原味;玉環幾乎每道菜都跟海鮮有關,跟其他各種食材結合度也更緊密,就算是主食,帶魚飯、黃魚面、魚皮餛飩,也都跟海鮮掛上了鉤;天台、仙居靠山,海鮮多以紅燒、加黃酒燒居多,口味略重;臨海是老台州府,海鮮做法融合台州海邊、山區的各種燒法,集合了台州各種經典菜式。
來台州,海鮮絕對是不能少的,去了江濱公園,然而排檔沒幾家
索性還是來了我收藏的這家,離得遠一點,但是有人氣要了血蚶,家燒雜魚,還要了個蔬菜——芥菜血蚶第一次吃這樣的,以前都是燙好,剝好,半個有肉的呈現 關鍵,這樣,血蚶的血都凝結了,少了那份血淋噠滴的快感 這裡,幾乎沒幾個開口的,自己現剝 我也沒問怎麼剝,就靠著指甲,艱難地處理,但是也樂在其中 鮮,嫩,血滴到手上,吮掉,哈哈 關鍵完全沒有沙啊什麼雜質的,特別純粹 再說下芥菜,有三個層次 下面是豬油渣,上面是蝦米,中間就是切碎的芥菜 還是杆子比較好吃,口味略重,適合下飯 雜魚,家燒的,絕對是下飯,下酒神器哦家燒的特點是顏色比紅燒的淡,湯汁比紅燒的多
且用大蒜代替蔥花,油,一半葷油一半色拉油
拼了老虎魚,啵啵魚,還有剝皮魚給我 應該自己指定,來個7、8條,這才爽是吧 不過口感已經很豐富了 老虎魚的質感和彈性,啵啵魚不遜於小黃魚的嫩度,剝皮魚的香 最後汁水撈個飯,滿意壞了 小酒過過血蚶,舒服 本來最後第二天晚上再來的,想試試蟹啊,帶魚啊撒的 結果人家8點就收攤了,么撒海鮮了 好心的老闆娘還想帶我去她朋友店裡吃,可惜第二天我要早走 哎,後來坐車,看到禁漁期的通知,好像還是有那麼點遺憾的 一開始吃的時候發朋友圈,說沒問價錢,心裡還是沒底的 後來買完單,釋懷了 所謂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旅途的運氣放在那裡,最貴的雜魚也才52,所以說這裡性價比高 不過也是,下次還是留個心眼好一點,哈哈
那天後來還是吃了海鮮,就在漢庭附近
這家也是下午吃麥蝦的時候,和老闆聊著聊著知道的
想吃的海鮮真的還蠻多的,蟹啊,水潺啊,梅童啊,鯧魚啊結果挑了個章魚白灼,白水洋豆腐,還有一條大黃魚鹹菜蒸一個人吃吃也夠了本來以為是小章魚的,那個望潮,結果是大的,沒想到也不賴 它生前一定被摔打過千萬次,才會有這樣的嫩度,哈哈 簡單的姜去腥,沾點他們特質的醬油 實際上本身就有海的味道,吃口還有點鮮甜 再說豆腐 第一個上來的,因為本來就是大鍋煮好的,熱一下就好了 豬油渣墊底,然後飄散著濃重的豆香味 入口氣孔中吸飽湯汁,豆腥實際上是有點焦冒氣的 但是這個,當你咽下的那刻,你能感受到它的回甘返香 蠻有意思的,質感也正好,有彈性,又有嫩度 最後的大黃魚,是我至今為止吃到最好的了 一來是火候,二來是新鮮度,三來就是鹹菜的搭配 為了保證均勻成熟,它切了段來蒸,也便於入味,就是賣相一般 以前總覺得大黃魚和小黃魚的口感沒得比 小黃魚那個嫩度,大黃魚感覺總是老老的木木的 總覺得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吃呢? 這個嫩度出來了,再加上自身脂肪的賦予,口味更上了個層次 鹹菜是不怎麼咸,帶點酸,提出了魚肉的鮮來 嗯,我把大黃魚吃出了勝過小黃魚的口感,哈哈 實際上我還想吃黃魚鯗撒的,可惜啊,呆的時間太短 也算過個癮吧,我還算來的是時候NOTE
薑湯面: 馬路橋薑湯面-中山東路306號 (也可以去俞荷薑湯面)核桃調蛋: 然香薑汁-江城南路167-1號蛋餅: 詹記蛋餅-江城南路70號 (也可以去冬芳蛋餅)炊飯: 嶄新炊飯-開元路95-97號下大腸年糕: 正宗胖胖特色大腸糕-屷崦路6號骨頭粥: 老牌肉粥-江城北路27號臭豆腐: 馬路橋臭豆腐-永泰花園10號樓201室豆面碎: 濟增早餐-建設路38號牛奶八寶飯 冷飲世界-海門老街對面 (本來是想去錦字型大小的)泡蝦: 烈士山泡蝦-青年路烈士山少年宮麥蝦: 岳華老麥蝦-工人路69號 (胖記的聽說也不錯)食餅筒 郭記食餅筒-康平路165號烏飯麻糍: 建設新村糊: 糊店-永泰街95號海鮮: 鏞記家常菜-光明路287號 白水洋家常菜-康平路276號
「記憶里,上小學還要過個橋,人民路還是舊校區,戲院還很破舊,肉粥店還在城門頭,老陳水餃還只在路邊擺個攤,然香薑汁也只是個小店面,詹記蛋餅還是老爺爺在操持
一晃眼,老城區變了好多
幸好,味道還在」
實際上還有好多沒吃到的
什麼面結,白水洋的海波饅頭、梅花糕
嵌糕、炊圓、糟羹、山粉糊、糊拉汰等等
如果想一次嘗到大部分的,可以去老台州看看
傳說中的手打面,試了五一的,並不是我的菜
倒是糊店邊上的老字號糖店裡的各種堅果糖,買回來很好吃,料足而且脆,工藝有講究
特香麵包作為老店,也是價廉物美,奶香,微甜,自然的味道
除了海鮮,水果也是台州的特色,老媽嫌棄我沒帶枇杷回來
yan10研食
一個人,一座城,一次吃遍整座城?能!
懂營養,愛健身,西餐嘴,中餐胃的挨踢好奇萌大叔
推薦閱讀:
※歐美人普遍不吃動物內臟,帶殼的水產,多刺的魚。這是因為歐美人從未吃過還是發展中忘了這項技能?
※和朋友喝大後,你想讓什麼填充你的胃?
※打卡新加坡,我們去吃路邊攤
※哪個牌子的豆豉鯪魚罐頭好吃?
※外國人吃素和環保有個屁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