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作品:天縱神威岳家將

天縱神威岳家將

□ 馮八飛

 

  岳飛演義,浩若煙海。隨便舉幾個例子,元雜劇有《地藏王征東窗事記》、《宋大將岳飛精忠》和金仁傑的《秦太師東窗記》;明代成化年間有《精忠記》、嘉靖年間有熊大木的《武穆精忠傳》(又名《新刊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和《大宋演義忠烈傳》,1552)與東林黨三領袖之一鄒元標據此書刪編的《岳武穆精忠傳》、於華玉的《岳武穆精忠報國傳》(又名《重訂按鑒通俗演義精忠傳》,1642)和明末李梅撰寫、馮夢龍改定的傳奇《精忠旗》等,直到清代形成「錢彩編次,金豐增訂」的《說岳全傳》,全稱《新增精忠演義說本岳王全傳》(1744),問世後萬書景從,一統天下,奠定《說岳》江湖九五之尊。

  岳家將,正因《說岳》傳奇天下。

  高寵,岳家軍第一猛將,五代十國第一名槍高思繼傳人,大宋朝開國元勛開平王高懷德之後,使「碗口粗虎頭槍」輕鬆擊敗牛皋等岳家將,在牛頭山只一合打得金兀朮發斷冠墜、落荒而逃,最後力挑金軍副帥哈鐵龍從山上推下的十一輛鐵滑車,戰馬力竭將他掀下地來,死於第十二輛。此即膾炙人口的「挑滑車」。

  其實不確。純屬《說岳》傳奇。歷史上並無高寵其人。

  陸文龍,岳家軍第二猛將,北宋潞安州(山西長治)節度使陸登之子。金兀朮攻陷潞安州殺其父母后收為義子,成年練成無敵雙槍,在朱仙鎮擊敗「八大鎚」車輪戰,有萬夫不擋之勇。岳飛參軍王佐於是自斷左臂詐降金兀朮,暗中說破陸文龍身世,並得其乳娘證明,遂歸順岳家軍,獲封總兵。此即深入人心的「王佐斷臂」。

  其實不確。王佐和陸文龍,都是《說岳》傳奇,歷史上並無其人。

  還有「岳家小將」。1979年劉蘭芳播出改編《精忠岳飛》的評書《岳飛傳》,風靡中國,一舉成名。那年我大一,超粉超絲,為忠肝義膽的岳家小將龍行天下如醉如痴。1984年,香港電影《岳家小將》演義金兀朮二太子金禪子和三公主銀玲子大戰岳家小將,大賣。民間更是長期流傳「岳雲錘震金禪子」和「岳雷掃北」等精彩故事,朱仙鎮岳廟至今仍塑「八大鎚大鬧朱仙鎮」之岳家小將:金錘狄雷,銀錘岳雲,銅錘嚴成方,鐵鎚何元慶。 

  其實不確,還是傳奇。歷史上並無狄雷、嚴成方與何元慶。據《金史》77卷,金兀朮只有一子完顏亨(孛迭),似乎也並未怎樣與宋軍作戰,最後被金國第四任皇帝、金廢帝完顏亮(迪古乃)猜忌而殺,大概從未見過岳雲的面。岳雲確實名將,但岳飛其他兒子並不習武,岳雷是個文官,從未掛過帥,因此不可能「掃北」。岳家五兄弟系出兩母,岳雲和岳霆相差20歲,岳雲都當爹了,岳霆還未出生。

  所以,歷史上,並無「岳家小將」。

  不過,岳家軍確有五虎上將:王貴、張憲、徐慶、董先和牛皋。

  王貴和張憲乃岳飛左膀右臂,王貴為中軍統制、提舉一行事務(副帥),張憲是前軍統制、同提舉一行事務(助理副帥),而徐慶、董先和牛皋都是統制。王貴按下再表,先說張憲。

  《說岳全傳》稱牛皋是岳飛第一愛將。其實《宋史·張憲傳》劈頭就是:「張憲,飛愛將也。」事實上,整個岳家軍,「岳飛愛將」首推張憲,緊跟岳飛至死不移的也是張憲。他雖然官位比王貴低半格,但一直率領岳家軍精銳「背嵬軍」。岳雲到岳家軍後也是跟著張憲。元代杭州為岳飛建精忠祠,誤將張憲說成岳飛女兒岳銀瓶之夫,從此謬種流傳。其實不確。又有很多文章說他是岳飛同鄉湯陰人。但明代正德年間唐皋所著《宋張烈文侯祠碑記》中明文記載,張憲為四川南充閬中市江南鎮閬南橋村張家花園人,後來他平反時也被封在閬中,足為資證。

  我的鄉親。與有榮焉。

  張憲,字宗本,並非《說岳》虛構的那個張顯。他自小受父親張鎖影響,習文練武,六藝精熟,至岳飛麾下後使一桿金槍,率岳家軍前軍,慣搶頭陣。破曹成時他生擒「白巾賊」首領郝政,招降兩萬,平荊襄叛亂。岳飛第一次北伐,他在襄漢之戰大破金軍,收復隨州(湖北隨州)和鄧州(河南鄧縣),以功升副都統制。中國人都相信好人定有好報,於是傳說他老婆都有倆:鵑兒和甜婉。張憲把她們當妹妹看,洞房花燭夜,他跟她倆分坐床邊直到天明。

  張憲之勇,史書著墨不多。其實要知寶劍是否鋒銳,只需看砥礪寶劍的那塊頑石。

  張憲是否真鋒銳,只需看金兀朮。

  金兀朮(?—1149),金國開國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六個兒子(《大金國志》),打宋軍時他有兩個哥哥陣亡,所以長期被誤認為「四太子」。其實是六太子。我們這些老百姓看《金史》,結果就是一個頭昏,因為同一個金人能有七八九個名字,經常被我們認為說的是三四五個人。

  這並非看官的問題。這是女真人的問題。

  女真人跟漢人一樣,姓在前而名在後。《金史·百官志》記載女真的姓有一百多個,分為「白姓」和「黑姓」,女真以白為貴,「白姓」高於「黑姓」,「白姓」之首即國姓「完顏」,金太祖就叫完顏阿骨打。而完顏阿骨打建國時採納渤海人楊朴的建議:「以王為姓,以曼為名,國號大金。」「完顏」倆字兒念快了類似漢語的「王」,加上阿骨打稱王,因此後來金朝亡國後,完顏守祥率部落東歸,其子孫得到後金(滿清)認可,納入鑲黃旗滿洲,後世完顏氏多改姓王或汪。

  姓就這麼麻煩,更麻煩的是名。金朝的女真人和遼朝的契丹人一樣,與「大宋」開戰就當南下跑馬看花兼提款,但卻超級崇拜宋朝文化,都趕時髦在自己本名之外再起一個漢名,還按漢族的規矩排輩分,甚至官方禁止都無效。

  以金太祖為例,他的女真姓名全稱「完顏阿骨打」,漢名為「旻」,所以完顏旻也是他。後來中原文化徹底戰勝,很多女真人乾脆就沒女真名,只有漢名了。

  如果你遇見一個人叫王旻,那麼你要小心,因為他可能就是完顏阿骨打。

  女真以戰立國,燒殺搶掠是國民經濟第一產業,因此「完顏氏父子兄弟,以戰鬥為事,每出兵必躬當矢石,為士卒先,故能以少擊眾,十數年間,滅遼取宋,橫行無敵」(趙翼《廿二史札記》卷28)。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率先垂範,完顏家人人兇悍,個個虎狼,並非只有金兀朮一個「勇將」。

  但在完顏家族,論悍勇,金兀朮確實百尺竿頭。他少年時有次率兵追殺遼軍,弓箭用盡,遂拍馬近身白手奪刃,「獨殺八人,生獲五人」(《金史·宗弼傳》),可見其海鮮之生猛。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軍第一次圍攻開封,金兀朮即為東路軍完顏宗望先鋒,一戰拿下岳飛故鄉湯陰,從此成為岳飛一生的敵人。後來他直逼開封,宋徽宗這個才子嚇得把帝位像燙手山芋一樣扔給長子宋欽宗,出開封南逃鎮江,金兀朮獨率百騎緊追不捨,獲馬三千匹。建炎二年(1128),金兀朮敗宋軍數萬,克青州(山東濰坊)、臨朐(山東臨朐),再破宋軍三萬於黃河,取濮州、開德府(均為山東濮陽)、大明府(河北大名),「所向無前,日辟國千里」(《金史·79卷》)。

  金兀朮神話,來自「搜山檢海」。

  建炎三年(1129)五月,金兀朮率軍南下,從塞外長途奔襲揚州,宋高宗趙構倉皇渡長江南逃。十一月,金兀朮在和州(安徽和縣)大破宋軍,拿下廣德(安徽廣德),隨後勇闖天險獨松嶺,強渡長江拿下建康(江蘇南京),宋高宗逃往臨安(杭州)。金兀朮緊咬不放,經湖州(浙江湖州)攻破臨安,巧渡曹娥江,再下明州(浙江寧波),攆得宋高宗走投無路,只好上船「行在」於台州與溫州之間的大海上。悍勇金兀朮竟不顧金兵不諳水戰,強率騎兵棄馬登船,入海窮追三百餘里,最後遇大風暴,金軍集體暈船,宋高宗方才逃出生天。

  這一戰,金兀朮孤軍深入,超長距離追殺宋高宗,如蛆附骨,似影隨形,橫跨江河,飛越天險,斬關奪隘,迭下城池,窮搜山川,強檢大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名揚女真,威震中原,《金史》傲稱「搜山檢海拿趙構」。

  「搜山檢海」之後,錦上再添「富平之戰」。

  1130年九月,剛被張憲打得北逃的金兀朮與完顏宗輔轉戰陝西,與張浚率領的四十萬宋軍展開「富平之戰」。張浚自大,金兀朮剽悍勇猛,陷入優勢宋軍重重包圍之中死戰不退不潰,牽制宋軍主力,最終等來完顏宗輔反包圍,大破宋軍,奪陝西大部。

  當時宋軍與金軍相戰,優勢在於箭隊,而金兀朮每當開戰,慣常甩掉頭盔上陣,用禿頭頂著箭雨帶頭衝鋒,擺明以死相撲,凶相畢露,攝人膽魄。

  富平之戰,是南宋與金戰爭中最大的敗仗,金兀朮就此成為神話。

  然而,這個神話遇到張憲就當場被退了神光。

  建炎四年(1130)三月,金兀朮「搜山檢海」後滿載金銀財寶北歸,在黃天盪吃了韓世忠一悶棍後全軍退到建康(南京)雨花台,結果被岳飛候個正著。當時岳飛兵力微少,無法圍殲金兀朮大部隊,於是在清水亭以西十二里的牛頭山(現名牛首山)擊潰金兀朮,並在五月十一日金兀朮從靖安鎮退過長江時「半渡而擊」,把金兀朮打得一敗塗地,一舉收復建康,就此成為南宋名將。

  收復建康之戰,從清水亭開始,到靖安鎮大敗金兀朮,一路打頭陣的,就是張憲。他一路前鋒,勇不可擋,更在牛頭山大戰中劈山開海力透金陣,直取金兀朮,只一合,扎脫金兀朮一隻耳朵,金兀朮回馬便逃,金軍大敗。要知道金兀朮自入中原以來未嘗一敗,此前雖被韓世忠在黃天盪打了一悶棍,但畢竟最後反敗為勝,不能算吃敗仗,而在和尚原大敗於吳玠,是一年後的事情。

  這隻耳朵,是金兀朮留在中原的惟一身體器官。張憲從此馳譽金軍,只要他出現,金兵就奔走相告:那個生切六太子耳朵的狠主兒又來了。

  張憲不僅武藝高強,功勛卓著,更對岳飛忠心耿耿,不讓岳雲。岳飛冤獄興起,首先被捕的就是他倆,備受酷刑,體無完膚,仍堅拒誣陷岳飛,最後慷慨就義杭州眾安橋,到地府仍為岳飛股肱,不負「愛將」之名。據說張憲死後常與岳雲共同顯靈,於是杭州人在眾安橋建雙忠資福廟祭祀。紹興三十二年張憲平反,宋廷追復他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史,贈寧遠軍承宣使,到明代追謚烈文侯,現在閬中錦屏山仍有張烈文侯祠,其墓地則在杭州西湖畔岳墳街九十八號,距岳墳不過百步,為岳飛站崗直至二十一世紀。

  張憲實非岳飛同鄉。但徐慶確實是。

  徐慶,湯陰人,從岳飛起兵,沉默寡言,忠勇可靠,幾乎參加岳家軍所有血戰。紹興元年(1131)率兵平定白波寨叛兵姚達和饒青,第二年與張憲和王貴一起討伐曹成大勝,收其降兵二萬。

  岳飛平定吉州和虔州盜賊之戰,徐慶立了大功。紹興三年(1133)四月,岳飛率軍平盜,先勸降吉州彭友和李滿等,彭李不知岳家軍厲害,狂言:「少來這套!」結果岳飛和王貴、張憲分兵三路出擊,一戰蕩平盜賊,生擒彭李。岳飛乘勝移軍虔州,在興國(江西興國)衣錦鄉擊敗聯合抵抗的四百多支盜賊,然後令徐慶率軍逐一攻破幾百座山寨,俘王彥、鍾超、呂添、羅閑十和陳頤等一干賊首,成功上演宋朝版「江西剿匪記」。紹興四年(1134),徐慶參加襄陽大戰,與牛皋等攻克隨州,斬守將王嵩,又與牛皋在廬州擊敗金偽聯軍。紹興十年(1140)隨岳飛北伐,克淮寧府(河南淮陽),與張憲取得臨潁大捷,從防禦使升至統制。

  五虎將中的董先和牛皋,都是「大齊」降將。他倆投靠岳飛,要從翟興說起。翟興與其弟翟進為洛陽望族,以武聞名,號稱大翟小翟。金軍南下後他們率鄉兵保護宋皇陵,建立敵後抗金根據地,被宋廷封為「忠護軍」。翟興身材魁偉,頭髮粗硬,激動時血脈賁張,怒髮衝冠。軍中缺食時,他們兄弟與士兵共食糠菜。建炎二年(1128)十月,翟進被身邊叛將、綽號「沒角牛」的楊進殺害,翟興率兵擊殺楊進。紹興元年(1131)九月,翟興連升三級,為武功大夫、忠州團練使。

  金人扶持劉豫建立傀儡政權「大齊」後,翟興駐軍洛陽南面的伊陽(河南嵩縣),扼劉豫南下陝西咽喉,心頭大患。紹興二年(1132)三月,劉豫遷都開封,遣使勸降,翟興斬使焚書。劉豫恨深,遂收買其部將楊偉刺殺翟興,提頭以獻,宋廷立委其子翟琮繼承其職。紹興三年(1133),翟琮聯合隸屬韓世忠的神武左副軍統制李橫和隨州知州李道北攻大齊,為父報仇。劉豫官兵望風投誠,牛皋與彭玘等歸附李橫,而董先和張玘等歸附翟琮。李橫與翟琮趁勢迭克汝州(河南汝州)、潁昌(河南許昌)、信陽軍(河南信陽),攻入西京洛陽,控制東至鄭州、西至京兆府(西安)大片土地,劉豫政權岌岌可危,連忙向金求援。

  金兀朮率兵南下,聯合李成二萬大齊軍在開封西北牟施岡會戰宋軍。李橫和牛皋的騎兵沒有鎧甲,被金兀朮重甲「鐵浮屠」擊潰,加上韓世忠與張俊按兵不援,遂一路敗退,到十月,不僅把劉豫轄區都送回去,連伊陽大本營風牛山寨、鄧州(河南鄧縣)、唐州(河南唐河)、隨州(湖北隨州)、郢州(湖北鍾祥)和襄陽府(湖北襄樊)也皆陷落,一路退到江南西路(江西省)方止,彭玘戰死。金軍占宋陵後肆意損毀,帝顱妃骨,亂扔亂踏。

  襄陽失守,南宋長江防線出現巨大缺口。劉豫得寸進尺,密遣使者聯絡洞庭湖楊幺,約其來年六月稻收後出洞庭,順江攻佔鄂州(湖北武昌)和漢陽軍(湖北漢陽),接應齊軍渡江,水陸並進,順江東下,「前去浙中會合」,消滅南宋,雙方「建國通和」。襄陽失守後岳飛派張憲去接收李橫,但那時岳飛剛降回統制,軍號還是「神武右副軍」,也是統制的李橫不願歸隸平級的岳飛,跑到洪州(南昌)參見趙鼎。岳飛聞訊趕去,李橫仍不願歸隸。

  此時,董先和牛皋卻屢次向趙鼎和岳飛陳情,「乞聽岳飛節制」,終與李道等歸入岳家軍,翟琮改任江南東路兵馬鈐轄,李橫率所部一萬五千人撥隸岳飛頂頭上司、都統制張俊,跟岳飛平級。一念之差,李橫從此不是「岳家將」。董先和牛皋只帶來千把兵馬,但岳飛卻由此得兩員上將。此後岳家軍開始第一次北伐,後當細述,這裡先表董先。

  錢彩《說岳全傳》第三十五回「九宮山解糧遇盜,樊家莊爭鹿招親」這樣形容落草九宮山的「鐵面大王」董先:「身長九尺,面如鍋底,兩道黃眉直豎,頦下生一部血染紅須,頭戴鑌鐵盔,身穿烏油鎧,坐下的是一匹點子青鬃馬,手拿著一柄虎頭月牙鏟。」董先於是以這個形象橫行江湖,千古定論。

  其實不確。

  董先,字覺民,河南洛陽人。董先原是翟興前軍統制,人如其名,「每戰,冒矢石為諸軍先」,屢立戰功。紹興元年(1131)金軍大將高瓊攻商州(陝西商縣),董先率張玘迎擊,九戰九捷,一直追到試劍關(陝西)。紹興二年(1132)春,董先率張玘渡渭水,與金齊聯軍惡戰於咸陽和渭河,突被劉豫截斷糧道,全軍行將覆滅。董先遂將兵權交給張玘,自己詐降劉豫,要求放過己軍。劉豫得此悍將喜出望外,派人去接董先家眷。董先走前密令張玘不交妻兒,以示日後回歸之志。劉豫未接到董先家眷,仍重用他為大總管府先鋒將。紹興三年(1133)正月,李橫與翟琮北攻大齊,劉豫派董先支援潁昌(河南許昌),董先率軍出城即反正歸宋,張玘立刻交還兵權。

  如果非說有「智忠」的話,這個,才算智忠。

  歸附岳飛後董先任踏白軍(偵察兵)統制,張玘副統制。李道字行之,也是湯陰人,與其兄李旺投奔宗澤,李旺因過被宗澤處斬,李道繼續掌軍,歸附岳家軍後,李道任選鋒軍統制。

  在岳家軍中,董先屢立戰功。岳飛第二次北伐剛結束,劉豫便於紹興六年(1136)九月率七十萬大軍攻劉光世。儘管右相張浚堅決反對,但左相趙鼎仍調岳家軍支援,結果岳飛勞師動眾剛走到九江,劉豫已被擊退,岳飛只好返回武昌,席不暇暖,就收到劉豫轉攻自己防區的急報。十一月十日,王貴以少擊眾,率一萬岳家軍在唐州何家寨大敗劉豫弟弟劉復所率十萬齊軍主力。岳飛其時眼病暴發,視物不清,但「深惟國事之重,義當忘身」,於十五日星夜率軍二萬急渡長江迎戰。在虢州,岳家軍統制寇成擊敗齊軍後殺盡五百俘虜,違抗岳飛殺俘禁令,遭岳飛彈劾。隨後張憲在鄧州、牛皋在唐州分別擊敗齊軍,各有斬獲。

  岳飛率主力挺進蔡州(河南汝南)城下,發現敵軍準備充足,軍心穩定,岳飛覺得不對,下令急撤。岳飛第六感覺超乎常人,當時齊軍李成、孔彥舟等十將帶兵在蔡州四面布下口袋陣打算聚殲岳飛,出兵前劉豫特賜十將每人豪宅一棟,宮女十名,而李成給每名軍士發一條繩子,捉住岳家軍士兵用繩穿其手心,十人一串。齊軍信心爆棚。

  岳家軍一撤,李成率軍急追。此時岳家軍殿後的就是董先。敵軍上萬,而董先只有幾千踏白軍,寡不敵眾。董先遂用一計,每與敵軍交鋒便退兵百里,連退三日,敵軍日驕,而董軍怒極,紛紛向董先逼戰。董先見士氣可用,於是撤到一座地勢險要的橋邊,令部隊埋伏樹林,自己匹馬立在橋邊待敵。李成率軍趕到對岸,舉起繩索大聲吆喝:「你別逃!今兒先逮你!」董先冷笑說:「我肯定不逃。要逃的恐怕是你啊!」李成大疑,派小部隊試探,董先令旗一揮,林中衝出一隊兵士迎戰,齊軍甫退,他們便重返林中。李成更疑,雙方遂成僵持。少頃,岳飛親率大軍前來接應。李成見勢果然搶先逃命,全線崩潰,逃到唐州(河南唐河)的牛蹄,剛埋灶做飯,又被董先預伏於此的軍隊突襲,大敗虧輸,損失將領幾十員,兵士數千,戰馬三千。

  勇追當年張飛喝斷長坂當陽橋。可見董先並非《說岳》描繪之有勇無謀的山大王。

  岳家軍第三次北伐是四次北伐中最危險的一次,但岳飛決策果斷,董先智勇雙全,遂能化被動為主動,仍以小勝而歸。

  岳飛第四次北伐大戰潁昌,岳雲和王貴苦鬥金軍之時,董先突率踏白軍從城中殺出,衝破敵陣,大敗金軍,制勝戰役。此是後話。

  董先才能甚至得到岳飛政壇死敵秦檜的賞識。紹興九年(1139)九月南宋重得河南失地,秦檜向趙構推薦董先和牛皋前去鎮守,宋高宗說,兩人雖然驍勇,但董先愛錢,牛皋貪杯,不能服眾,改派樞密院統制雷仲。

  說到以勇莽聞名天下,岳家將首推與董先一起歸附岳飛的牛皋。

  牛皋,字伯遠,河南魯山人,少為箭手,曾組織民眾抗金,與金軍十餘戰,迭戰迭捷。《說岳全傳》第六回「流泉山嶽飛廬墓,亂草岡牛皋剪徑」說牛皋慕名尋周侗為師,路遇岳飛、湯懷、王貴和張顯,不打不相識,一場混戰後打成結義兄弟,從此並肩仗劍走天涯。

  其實不確。歷史上並無湯懷和張顯。而且牛皋比岳飛大十六歲,歸附岳飛時已四十七歲,作為降將,也絕無可能跟身為一軍主帥的岳飛結拜。到岳家軍後牛皋出任左軍統制,屢立戰功,個中尤數兩淮戰役的廬州之戰本色畢露。

  紹興三年(1133)五月,明州(寧波)宋將徐文叛歸劉豫,透露宋高宗在臨安(杭州)和昌國(舟山)聚船積糧,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再次逃往海上。「搜山檢海」之後,金人朝思暮想抓住宋高宗,劉豫得此秘密,立刻向已升都元帥的完顏宗翰獻寶,提議沿海邊先攻舟山,封住出海路線,然後背海攻寧波,最後直抵錢塘江口,關門打狗,瓮中捉宋高宗。完顏宗翰大喜。但實際掌握兵權的左副元帥完顏宗輔和元帥左都監金兀朮堅決反對。這倆是金太宗專門提拔起來對付完顏宗翰的,所以金太宗偏信他們,否定劉豫之計。隨後岳飛第一次北伐,打得劉豫滿地找牙,一舉收復襄漢六郡,金太宗大痛,決定出兵為劉豫「找場子」。金軍由左副元帥完顏宗輔、右副元帥完顏昌和元帥左都監金兀朮統領,劉豫軍由其子劉麟指揮,在紹興四年九月下旬渡過淮河。被打怕了的金軍刻意避開西部戰場的吳玠和中部戰場的岳飛,從東部進攻宋高宗「行在」臨安所在的兩淮。見金爸爸出大軍助拳,劉豫得意忘形,大吹大擂「直搗僭壘,務使六合混一」(滅宋高宗統一中國)。消息傳來,宋廷「舉朝震恐」,投降派一窩蜂建議宋高宗解散朝廷,逃得越遠越好,此計正中宋高宗下懷,欲撒腿就跑,卻被宰相趙鼎力止。

  其實這個戰區當時有韓世忠、劉光世和張俊三支大軍,還有楊沂中的神武中軍,兵力超過十五萬,多過吳玠與岳飛總和好幾倍。但一貫未戰先逃的劉光世立刻逃過長江,將整個防區拱手相讓。張俊則以「墜馬傷臂」為由,根本就沒敢過長江。趙鼎大怒,奏請嚴懲張俊,宋高宗不幹。韓世忠在大儀鎮、鴉口橋和承州三役小勝,卻獨力難支。最後,張俊退守常州,韓世忠退守鎮江,劉光世退守南京,三支主力退得一乾二淨,只留下一支無法退的水軍拒敵——長江。宋高宗慌了手腳,在李綱建議下,嚴令不到三萬人的岳家軍長途馳援。

  這時退守南京的劉光世迭發急件讓廬州(安徽合肥)知州仇悆燒毀給養,棄城逃跑。按宋朝官制,武將劉光世根本無權指揮文臣仇悆,但戰時臨時指派劉光世為上級。仇悆拒從,劉光世居然派統制張琦帶兵前往廬州脅持他逃跑。仇悆痛斥「你們這些軍人自覺沒有守土之責,我準備以死殉國!敵人還沒來你們就先跑了,無恥!」他趕走張琦,召集幾百守軍和二千餘鄉兵,誓與轄區百姓共存亡。紹興四年(1134)十二月,金齊聯軍來犯,仇悆發兵千人阻擊,以卵擊石,全軍覆沒。隨後齊兵大至,金兀朮親為後繼,泰山壓頂,以眾凌寡,絕望的仇悆只好準備踐諾殉國。幸得岳飛派徐慶和牛皋率騎兵星夜馳援,十八日到達廬州。正喝接風酒,斥侯已報五千金騎兵臨城下。仇悆猝然聞訊,不免失色,牛皋笑使仇悆免驚,放下酒杯與徐慶出戰。

  出城後牛皋下令亮出軍旗,旌旗迎風,斗大的「岳」字獵獵翻卷,金兵銳氣頓挫:真沒想到躲都躲不開岳家軍!說時遲那時快,不足二千的宋騎旋風般展開隊形,以少擊眾,與五千金軍短兵相接,殺成一團。戰鬥中徐慶不慎墜馬,敵騎蜂擁而上欲活捉徐慶,牛皋橫身飛馳接應徐慶上馬,當下殺得性起,反手脫去頭盔,聲若洪鐘喝道:「我牛皋也,嘗四敗兀朮,可來決死!」金軍素知牛皋勇名,聞聲膽寒。牛皋催動坐下追風烏騅馬,舞一雙四棱鑌鐵鐧,直取金陣,銳不可當。金軍驚慌之下見他單騎衝來,不知其前後左右有多少伏兵,加之岳家軍見主將沖陣,士氣如虹,全軍呼嘯隨之殺來,結果一針見血,扎破金陣,以少勝多,追殺三十多里,金軍自相踐踏,死傷甚巨,狼狽逃竄。

  牛皋效關雲長溫酒斬華雄,放下酒杯力退強敵,仇悆大喜,致信岳飛盛讚牛皋「神勇」。此時牛皋歸順岳家軍剛一年,岳飛雖指派他與徐慶共同率軍馳援,牛皋厥功甚偉,且救了徐慶一命,但岳飛仍向朝廷列報徐慶為首功,結果徐慶從武功郎破格升為武功大夫,而牛皋只升了兩級。

  然而,牛皋本人對此並不介意。

  牛皋不介意,並非因為他生下來就特別謙虛。

  翌日,岳飛親提大軍趕到,再破金軍,兩軍展開對峙。時值歲末嚴寒,大雪紛飛,金齊聯軍糧草不繼,野無所掠,只能殺馬為食,叫苦連天。隨後驚報金太宗病危,金兀朮忙著趕回去參加政治鬥爭,一夜之間金軍盡撤。劉麟聽說金軍已撤,立即拋棄所有輜重,晝夜兼程,一口氣狂逃二百餘里,劉豫「六合混一」牛皮吹破,成為歷史笑柄。這邊劉光世和張俊聽說金軍撤了,立刻派兵急渡長江北上搶功。劉光世副帥王德率部到達廬州後,頗覺難堪地對部下說:「軍情告急時咱們連個影兒都沒有,現在金軍撤了咱們來了,有什麼臉去見仇悆呢?」

  兩淮戰役並非大戰,卻是「大齊」最後一次攻宋。在東部戰場三大主力龜縮江南之際,中路岳飛孤軍東進,力保南宋東部不失,其中牛皋應列首功。

  岳家將中,剽悍力壓牛皋的,非楊再興莫屬。他是演義中最傳奇的岳家將,但卻是演義中最符合歷史真實的岳家將。

  楊再興,宋朝319年天下第一鐵血悍將。

  老有人說鐵血鐵血。到底何謂「鐵血」?

  鐵,是金盔銀甲,槍戟刀劍如霜的鐵。

  血,是每逢開戰,瀑然順甲流淌的血。

  自己的血。和敵人的血。

  經常有些不懂事的把楊再興封為「岳家軍中軍統制」。其實岳家軍成軍後中軍統制就一直是王貴,楊再興頂破天大概也就是岳家軍八十四將中一員「正將」。雖然官位在岳家名將中倒數第一,但若論鐵血悍勇,以命相搏,無過楊再興者。

  岳家鐵血悍將楊再興,其實跟岳飛有血海深仇。

  楊再興(1104—1140)生於江西吉水(一說湖南新寧),祖居相州湯陰,據說是北宋楊家將楊延昭的嫡系後代。有些文章說他是宋朝武岡軍(湖南武岡)人,瑤族。其實不確。那是另外一個同名同姓的楊再興,跟他同時代,曾領導瑤族起義,後被宋軍搞定。

  鐵血楊再興自小天生神力,童年家貧,隨父親打魚為生,成年後投靠曹成。曹成原屬宗澤,宗澤死後流為盜匪,部下有七八萬人,作戰時「以人為糧」,名符其實的吃人獸兵。他們時降時叛,禍害百姓,無惡不作。紹興二年(1132)二月,主戰派頭號人物李綱再度出山,岳飛受命隨李綱討伐曹成。當時湖東路盜匪主要有四支:曹成、馬友、李宏和額上刺花被稱為「花面獸」的劉忠,其中實力最強的是曹成。

  岳飛率七千多岳家軍出征,張憲在荔浦縣(廣西荔浦)擊破曹成據守的莫邪關,剛降順岳飛的第五正將韓順夫卸鞍解甲,手抱婦人縱酒慶功,不防被楊再興踏破營地,槍挑猝不及防的韓順夫。韓順夫嚴重違反軍紀,岳飛大怒,「盡誅其親隨兵」,並令張憲率部反攻。激戰中楊再興悍勇四射,矯若游龍,一槍挑死岳飛弟弟岳飜,驍勇直追七百年前七出七進長坂坡的蜀將趙子龍。從來沒人能在岳家軍陣中如此從容進出!但雙拳難敵四手,岳家軍最後仍滅曹成。楊再興殺死岳飜開罪全軍,被岳家軍將士窮追不捨,最後跳入深澗吊在山藤上,士兵們張弓準備亂箭射死這個殺了主帥弟弟的盜賊,忽聽他大喊:「吾乃好漢,當執我見岳飛!」束手就擒,張憲押其往見岳飛。岳飛親解其縛,勸這個小同鄉說:「你乃好漢。我不殺你。跟著我忠義報國吧。」

  看官須知,岳飛兄弟六個,岳飛行五,因此稱「五郎」。但他四個哥哥均夭折,只有這麼一個親弟弟!可為了國家,他笑泯家族血仇,留下楊再興「打鬼子」。楊再興沒有辜負岳飛厚望,他自此忠心耿耿追隨岳飛,至死方休。

  沒有岳飛,何來楊再興!

  這楊再興之悍勇,宋軍歷史上可稱獨一無二。便是勇莽如牛皋者,上陣也要等兩軍對圓,展開軍旗,吆喝兩聲。這楊再興卻無論對面是誰,敵我眾寡強弱如何,只一照面,從不搭話,即行提槍躍馬單騎沖陣,魔擋殺魔,佛擋殺佛,跟尋死差不多,深得二十一世紀伊拉克自殺人彈之三昧,如假包換的「膽似鐵打,骨如金剛」。從紹興二年開始到紹興十年,楊再興隨岳家軍征戰八年,屢立戰功,轉眼來到岳鵬舉和金兀朮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最後大決戰——第四次北伐。

  紹興十年(1140)七月初八,金兀朮率龍虎大王等一萬五千鐵浮屠和拐子馬精銳直撲郾城(河南郾城),與岳飛激戰竟日。楊再興此前向岳飛拍胸脯定要活拿金兀朮來獻,一開戰他就單槍匹馬直透金陣殺入重圍,左衝右突,縱橫萬千金軍,如入無人之境,一度無限靠近坐在帥旗下的金兀朮,逼得手握重兵的金兀朮大元帥不得不起身躲藏,以避其鋒。這場以一破萬的鏖戰,楊再興身背數十創,血透戰袍,殺得以彪悍行走天下的女真騎兵當者披靡,聞風喪膽,「手殺數百人而還」。金兀朮親見楊再興視萬千金軍精銳如無物,拿金軍大營當自家後花園寫意出入,「憤甚」。

  五天後,張憲率岳家軍主力進入金兀朮所在的臨潁(河南臨潁),楊再興率三百騎兵前哨小商河,與金兀朮十二萬大軍劈面相遇。面對一眼望不見頭的虎狼金軍,這楊再興頭腦中何曾有過一個「撤」字?他挺槍躍馬,如飛鳥投林般直貫金軍,誓要生擒兀朮以獻岳帥。金兵不敢接戰,沒口子只叫放箭。箭如飛蝗漫天而來,楊再興每中一箭即折斷箭桿繼續衝殺,天縱神威,無人敢攖其鋒,最後身被百餘創,馬陷小商河,被金兵萬箭射成刺蝟,遺體與馬兀立不倒!

  小商河一戰,共斬金軍萬夫長撒八孛堇以下兩千餘人,千戶長、百戶長等軍官百餘,楊再興與偏將王蘭、高林、羅彥、姚侑和李德以下三百岳家軍全數戰死,媲美斯巴達三百壯士在希臘溫泉關力拒波斯皇帝薛西斯數十萬大軍。張憲隨後趕到,擊敗金兀朮潰兵八千,「兀朮夜遁」。後徐慶和李山再在臨潁東北擊破金兀朮軍隊六千,獲馬百匹,追殺十五里,張憲收復臨潁,「中原大震」。

  金軍逃走後張憲找到楊再興遺體,火化後揀出鐵箭頭二升有餘!楊再興歿年36歲,葬於河南臨潁縣南12公里小商橋東300米。據說岳飛當年曾親用槍尖刻「再興墳墓」四字為墓碑,今已不存。楊再興墓世稱「忠墓」,當地人稱「楊爺墓」,佔地二十餘畝,196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山親兄弟,打虎父子兵。岳飛帳下猛將如雲,雲上之雲,首推岳雲。

  岳雲,字應祥,號會卿,「起自微末,忠本家傳,少歷艱辛,飽嘗冷暖。幼入軍旅,早有勇名。」

  湯陰淪陷後,岳飛先後18次派人潛入湯陰,才將岳母與兩個兒子接到岳家軍,12歲岳雲就此編入張憲背嵬軍,追隨父親南征北戰,大殺八方。建炎二、三年間,岳飛續弦李娃。她也比岳飛大兩歲,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孝順姚氏,愛撫岳雲和岳雷,生三子岳霖、岳震和岳霆,外加兩女岳安娘和岳銀瓶。

  岳飛家法凌厲,嚴禁紈絝,岳雲在軍中雖是大帥長子,卻「與士卒同甘苦」,平時就是素菜麵條,打牙祭不過吃點兒豬肉。習文之外,岳飛還要求他與岳雷下地種田,體會農事艱辛。此外就是習武。岳飛對岳雲武功要求很高,根本就不許出錯。有次少年岳雲身披重鎧練習飛馬下山,不慎馬失前蹄,人仰馬翻,岳飛非但並不上前慰問兒子傷情,反而大怒曰:「前驅大敵,亦如此耶?」下令將岳雲推出斬首!眾將苦苦相求,才改為責打一百軍棍。從此岳雲加倍用功,練就鋼筋鐵骨,虎背熊腰,全程參加岳家軍所有四次北伐,屢立奇功。

  嚴是愛,寬是害。岳飛,要把岳雲培養成第二個岳飛。

  還有哪位朋友認為他是岳飛養子的?

  生子當如孫仲謀。未必你願意生個兒子像劉表那個只會哭的兒子劉琦?或者像樂不思蜀的劉阿斗?

  虎父之下,豈有犬子!

  岳家將天縱神威,名動天下。他們在歷史舞台上第一次集體華麗亮相,是岳家軍第一次北伐——襄漢之戰。

  紹興三年(1133)李橫北伐大敗,轄區丟個精光。為打爛劉豫和楊幺乘勝合兵滅宋的如意算盤,岳飛屢次上奏要求主動出擊,先打李成,後平楊幺。當時全宋上下的戰略思想是退守偏安,主動要求戰略出擊的,僅岳飛一人,阻力之大,非我等今日坐在電腦前所能想像。然而岳飛並不氣餒,舌戰群儒,犯顏直諫,據理力爭,爭到紹興四年三月十三日,宋廷給岳飛加了一大堆頭銜,格外賞賜王貴、張憲和徐慶三將金銀財寶,令岳飛率軍收復襄漢六郡(襄陽府、信陽軍、唐州、鄧州、隨州和郢州)。劉光世後援,王(左王右燮)負責牽制楊幺。值得記一筆的是,主攻的岳家軍只有三萬五千人,負責接應的王(左王右燮)軍倒有五萬。

  這並非偶然,實乃宋高宗苦心一片。沒人比宋高宗更了解岳飛一生北向,光復國土的雄心壯志。宋高宗派別人出戰都要鼓勁兒,派岳飛出戰卻必須泄氣兒。宋廷專下公文明令岳飛只能收復李橫轄區,不許攻入大齊,若敵軍「逃遁出界,不須遠追」,「亦不得張皇事勢,誇大過當,或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之類,卻致引惹。務要收復前件州軍實利,仍使偽齊無以借口」。

  大齊轄區,是宋國領土;汴京(開封),是剛陷落的宋國首都。

  老有些不懂事的出來說宋高宗其實也不容易,人家也是個才子。

  一輩子從未認真打算收復首都的國君,無論怎麼才子都不及格。說宋高宗是一生追求偏安的昏君,一毫米都沒冤枉他!他在紅頭文件之外又特別親下手詔嚴厲警告岳飛「今朝廷從卿所請,已降畫一,令卿收復襄陽數郡。惟是服者舍之,拒者伐之,追奔之際,慎無出李橫所守舊界,卻致引惹,有誤大計。雖立奇功,必加爾罰!」(如果不聽招呼,就算立下奇功,也一定要懲罰你!)

  這個昏君生怕岳飛殺得性起,揮師北上,一舉收復黃河以北宋國領土。一個「卻致引惹」,公文手詔,說了兩遍,可謂苦口婆心。什麼叫「卻致引惹」?就是讓岳飛別把劉豫打得太慘了,以免惹來劉豫的金爸爸給他「找場子」。金軍一來,宋家天下不就完了乎?

  宋高宗這個偉大的手詔令我嘆為觀止,充分暴露他被金軍打斷脊樑、以戰乞和、偏安東南的風流才子嘴臉。想當年趙匡胤從後周一個兵蛋子起家,最後黃袍加身成為宋太祖,後世多罵其流氓無賴,卻仍不失為一個大流氓,多少還有些許英雄氣息,誰知他的後代卻黃鼠狼下耗子,只剩下流氓氣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庫最殷實、文明最發達的朝代,卻也是中國歷史上皇帝最無恥、百官最懦弱的朝代。錢多人膽小。南宋皇帝對金幾乎從未挺直過腰板兒。「雖立奇功,必加爾罰!」宋高宗這道無恥手詔跟他大哥宋欽宗血統一致。靖康元年(1126)完顏宗望東路軍第一次圍攻開封不下,撤兵前居然派人入城面見宋欽宗說:「本想親自來辭行,但手下有兵,無法分身,現派人代我前來,略備些許小禮物,告辭免送。」兵臨宋國首都就像到隔壁拿幾個雞蛋,視百萬宋軍如酒囊飯袋,泥人土馬,語氣輕佻,猖狂至極。完顏宗望退軍時,北宋名將种師道之弟种師中率三萬精銳秦鳳軍趕到開封,种師道和李綱令他尾隨金軍,待其半渡黃河而擊之,消滅其留在南岸的一半,徹底打殘金國精銳東路軍,以絕後患,已獲宋欽宗同意。但投降派大臣吳敏、唐恪和耿南仲等卻最終壓倒主戰派,說服宋欽宗收回原旨並派人在黃河邊上樹立大旗,嚴令軍隊不得繞過大旗追趕金軍,違者斬首。

  追擊侵略者要斬首!此事兒也只有才子皇帝與才子大臣同流合污才幹得出來。沒有南宋投降派才子這些賢內助,雖然宋軍確實戰力衰弱,但金軍也不可能在長城以南予取予求。

  領旨後,岳飛率大軍在武昌渡江,旌旗北向,直指郢州(湖北鍾祥),恰逢吳玠仙人關大捷喜報傳來,岳飛意氣風發,在江心對眾將發誓:「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

  兵臨郢州,岳飛躍馬環城察看後舉馬鞭遙指東北角說:「可賀我也!」郢州知州荊超曾是北宋宮廷侍衛「班直」,兇狠剽悍,號稱「萬人敵」,率兵萬餘,包括少量金兵,自以為有金湯之固。岳家軍隨身軍糧只得兩餐,岳飛卻說:「夠了。明天中午之前破城!」六日黎明鼓角齊鳴,岳家軍總攻,戰況激烈,岳飛端坐「精忠岳飛」大纛下指揮,忽然一塊炮石飛墜面前,左右驚避,岳飛紋絲不動。見主帥如此,岳家軍將士奮勇爭先,踏肩攀臨,果然從東北角破城,荊超投崖自殺,殺敵七千。拿下郢州後,岳家軍兵分兩路,張憲和徐慶率軍攻隨州(湖北隨州),岳飛率主力直撲齊軍主帥李成駐守的襄陽,李成嚇破了膽,不戰而逃,岳飛兵不血刃拿下襄陽。那壁廂張憲和徐慶卻連攻隨州數日不下,缺糧嚴重。岳飛正躊躇是否撤軍,牛皋自告奮勇只帶三日口糧前去支援。

  張憲徐慶,世之猛將,他們都拿隨州莫得法,你一個新來的牛皋,出啥子風頭?還只帶三天口糧!

  結果,三日之糧都太多了。牛皋軍到,一日破城,殲五千齊軍,活捉知州王嵩。然而,牛皋卻把戰功全推到張憲身上,說:「為國效力,不用計較功勞。」 

  岳家將,作戰慣搶頭陣,報功相互謙讓。

  牛皋並非生下來就這麼謙虛。須知攻城之日,16歲岳雲使兩桿80斤鐵錐槍,勇不可擋,率先登城,搶下頭功。順便聲明,《說岳全傳》和京劇《八大鎚》都說岳雲使雙錘,「八大鎚錘震金禪子」更是美名遍傳天下。其實不確。經專家考證,岳雲使的是鐵錐雙槍。陸文龍的雙槍,大概是錢彩從岳雲那兒借來的。在隨後的鄧州(河南鄧縣)之戰中,岳雲再搶頭功,第一個登城活捉守將。岳飛卻瞞報岳雲鄧州之功。事隔一年,宋廷查清此事,補升岳云為武翼郎。從此,江湖通稱岳云為「贏官人」(常勝先生)。

  南宋將領打勝仗後把親屬加進名單冒功領賞,是官場通行的潛規則,宋高宗心裡很清楚,照賞不誤。像岳雲這樣屢立頭功卻被老爸瞞報的,南宋官場絕無僅有。岳飛思想很明確:「若使臣男受無功之賞,則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岳飛說這個話並非賣弄清廉。他瞞報岳雲功勞非止一次。

  紹興三年九月收復建康,岳雲第一次隨父朝見宋高宗,當場封為保義郎和門侯。看官須知,宋朝有「蔭補」制度,即高幹子弟年滿15歲可以無功直接封官。當時岳雲只有14歲,所以宋高宗此舉算破例「隆恩」。當時最低的武官是第五十二級的正九品承信郎,而正九品保義郎是武官第五十級。「門」是虛銜,包括知門事、引進使、四方館使、東上門使、西上門使、同知門事、門通事舍人(門宣贊舍人)、門舍人、帶御器械、門侯等。武職之外加個「職」,表示其德才優異,將來派出去做官,俸祿都走高限。

  當時岳飛認為岳雲無功,固辭,宋高宗不準,因此岳雲14歲就當了官,但此後升遷卻異常緩慢。紹興四年收復襄陽,岳雲「功第一」,「飛不言」,結果岳雲仍是正九品忠訓郎。紹興五年岳飛平楊幺,岳雲「功亦第一」,岳飛還是壓下不報。宰相張浚得知後認為不公平:「岳侯避寵榮一至此,廉則廉矣,然未得為公也。」特向宋高宗奏明要求專賞,但岳飛因此前宋高宗已特授岳云為門宣贊舍人,岳雷為門侯,力辭未受。

  此後岳家軍迭番惡戰,岳雲屢立頭功,所謂「稟名父之算勝,折醜虜之天驕。數死戰於鋒陣,忠膽可見」,但官位始終原地踏步,直到紹興九年(1139)十月十四日「紹興和議」成功,宋高宗普升百官,岳雲才升為正七品武顯大夫、遙郡刺史、湖北京西宣撫使書寫機宜文字,勉強成為「副處級幹部」,其中實職「差遣」只有「宣撫使書寫機宜文字」,簡稱「機宜」,即機要秘書,一般由主帥親人充當,並不一定非得是秀才。吳玠的「機宜」就是其弟吳璘。

  岳家軍拿下隨州,劉豫再向金人乞來援兵,加上李成潰軍,號稱三十萬,前來尋仇,希望重溫背靠金爸爸擊敗李橫的舊夢。

  岳飛豈是李橫!六月六日,李成列陣求戰,重蹈劉邦「彭城之戰」覆轍,岳飛陣前笑謂王貴和牛皋:「李成太笨,輸給我這麼多次都沒學聰明。步兵宜用在險阻之地,而騎兵宜用於開闊之地。你們看,他讓騎兵列陣於江岸,而讓步兵列陣於平地,這樣布陣,兵多何用?」

  果然,岳飛令牛皋率騎兵在平地攻李成步兵,令王貴率長槍步兵沿江岸攻李成騎兵,一擊之下,李軍崩潰,前列騎兵洶湧而退,將後列騎兵擠入江中淹死,敗得跟一千三百年前的劉邦一樣慘。李成元氣大傷,從此無力再問襄陽防線虛實。

  六年前宗澤苦心讓岳飛精研陣法,到此終於開花結果。

  劉豫連戰連敗,急火攻心,再度向金求援,但這年三月金兀朮剛在仙人關慘敗於吳玠,又逢盛夏,女真人不耐酷熱,因此只派了一員史書上連姓都沒有、名叫劉合孛堇的偏將,拼湊數萬軍隊前來援救李成,在鄧州西北紮寨三十餘個。宋廷得悉金齊聯軍復來,魂飛魄散,驚慌失措,給岳飛下公文說:「唐、鄧、信陽決可攻取,即行進兵;如未可攻,先次措置襄陽、隨、郢如何防守,務在持重,終保成功」,其實就是批准岳飛逃跑。如果劉光世和張浚拿到如此公文,馬上就會遵命棄唐州、鄧州和信陽軍而逃。

  但是,終其一生,只要說抗金,岳鵬舉從來沒有退過。七月十五日,岳飛一聲令下,王貴和張憲在鄧州城外會戰金齊聯軍,董先和王萬突然出現,分頭夾擊,大敗敵軍,劉合孛堇隻身逃竄,岳家軍俘敵軍大將楊德勝以下二百餘人,奪戰馬二百多匹,兵仗數以萬計。齊軍殘兵退守鄧州。十七日,岳雲率先登城拿下鄧州,隨後勢如破竹,迭下唐州(河南唐河)和信陽軍(河南信陽)。克複鄧州捷報傳至臨安,宋高宗很是吃驚,說:「朕素聞岳飛行軍極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

  襄漢之戰岳家軍對手並非金軍主力,與此前吳玠仙人關大敗金兀朮相比略有遜色,但岳家軍第一次北伐,不出三月即收復一年前李橫丟失的全部轄區,還拿下劉豫控制的唐州和信陽軍,卻是南宋立國八年以來頭一次通過戰略反攻收復大片國土,超越吳玠的只守不攻。此戰後金兀朮率軍前來替劉豫「找場子」,被岳飛在合肥痛擊,加之金太宗病危,金兀朮回國參加政治鬥爭,金齊軍「南征」無疾而終。

  紹興四年是宋金戰爭轉折點。吳玠的和尚原、仙人關大捷和岳飛的襄漢、兩淮大捷讓金齊膽寒。此後岳飛忙於平定楊幺,金國忙於金太宗身後內鬥,雙方一度相安無事。

  襄漢大戰岳雲功居第一,然而這並非岳雲最出色一戰。

  岳雲的華彩演出,是郾城之戰。

  紹興十年(1140),金兀朮撕毀宋金第一次「紹興和議」,岳飛第四次北伐,在郾城(河南郾城)會戰金兀朮、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劉豫的昭武大將軍韓常。甫一開戰,岳飛便遣岳雲前敵沖陣,嚴令:「必勝而後返,如不用命,吾先斬汝!」

  沒有岳飛,何來岳雲!

  岳雲得令上馬,率「背嵬」和「游奕」騎兵旋風出戰,一擊貫穿金陣,「大破之,賊屍布野」,在其後的潁昌血戰,岳雲「體被百餘創,甲裳為赤」,真正成為鐵血英雄,「功先諸將」,朝廷升他為正六品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飛又辭」,宋高宗「命帶御器械,飛又力辭之」。

  宋高宗這個封賞是個笑話。這「帶御器械」也是個「職」虛銜,原意為佩帶刀劍的皇帝貼身護衛。可宋高宗這個被苗劉兵變嚇怕了的風流才子卻說「這個官本來是防不測的,現在整天佩刀挎劍,不知何用?」下令不許帶武器,於是「帶御器械」變成「帶無器械」空手擺設。這表明宋高宗十分不信任自己的大將,然而他依然廣封大將子弟「帶御器械」顯示自己對大將的信任,讓人不得不嘆服其確實有才。

  岳雲,「數立奇功,飛輒隱之,故其功多不聞,雲無怨言。」

  終其一生,岳雲官至正六品止步。

  看官須知,韓世忠兒子不滿10歲就是正九品。吳玠之弟吳璘建炎三年被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任命為統制時僅為進武副尉,連九品都不是,和尚原大捷升為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一年後仙人關大捷,立升二品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甘肅臨洮)知州、統制關外軍馬,兼節制階州(甘肅武都)、文州(甘肅文縣)軍馬,個個都是位高權重的實職,軍政大權一把抓,相比只有「階官」虛銜、毫無實際權力的岳雲,天壤之別。

  因此,牛皋不與徐慶和張憲爭功,並非因為他生下來特別謙虛。

  而是因為岳飛。

  

  說岳演義第一要務:為岳家將排座次。

  說岳江湖,早已排定「高寵,岳家軍第一猛將。陸文龍,岳家軍第二猛將。」

  高寵,並無其人。陸文龍,其實就是岳雲的演義版。

  那麼,到底誰是岳家軍第一猛將?

  這個問題,當今說岳江湖口沫橫飛,筆戰正酣。

  其實答案早已確定。

  岳家軍第一猛將,是岳飛!

  為什麼牛皋和董先本為北宋將領,先降劉豫,後降南宋,之後就被金齊聯軍從開封一直追到江西,可自歸順岳飛起,就縱橫天下未嘗一敗?

  為什麼楊再興投降岳家軍,而面對人數遠超當年岳家軍的金軍,卻以命相搏,殺身成仁?

  其實絕大部分岳家將都是降將,並非岳飛從三歲起親手練出來的入門弟子。然而,他們一旦歸順岳飛,立刻「人百其勇」,搖身變成打不垮、打不爛、打不敗的常勝將軍。

  其能剪草為馬,撒豆成兵者,非岳飛莫辦。

  一說岳飛,就是「岳家軍主帥」。我們自動取消他「岳家將」資格,忘記他11歲便打遍全縣無敵手,用腰部開弩八石(一百一十斤),而當時宋軍最高開弩紀錄僅為三石。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是個好士兵的元帥,通常是好元帥。

  宋高宗寵將劉光世和張俊,都以「持重」著名。什麼叫「持重」?翻譯成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就是遇敵就跑,實在躲不開,讓部下上第一線,自己躲在最好一千里之外的軍帳中去「運籌帷幄」,戰敗殺部將塞責,戰勝貪天功為己有。張俊的很多功勞,都是這麼弄來的。

  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兀朮「搜山檢海」,除夕追至明州(寧波),自高橋鎮攻西門,張俊部將劉寶及楊存中、田師中等抗擊金軍,殺死金軍千計。建炎四年(1130)正月初二,金軍再攻明州,張俊打到一半突然宣布宋高宗招他護駕,徑直逃往台州(浙江臨海),明州陷落。就是說最後是敗仗,南宋後來卻稱張俊的明州之戰為「小捷」,列為「中興十三戰功」之首。

  紹興六年(1136)十月,劉豫發兵三十萬來攻,當時受張俊節制的楊沂中在藕塘(安徽定遠)會戰敵軍主力劉猊,張俊部將張宗顏等趕至,兩軍夾擊,大敗敵軍,取勝後張俊率主力參加追擊,此即列入「中興十三戰功」的「藕塘之戰」,上報後變成張俊一人功勞,他以此晉陞鎮洮、崇信和奉寧軍三鎮節度使。

  紹興十一年(1141)春,金兵南下,劉錡、楊沂中、王德等在柘皋(安徽巢湖)大敗十萬金軍,也列入「中興十三戰功」。此役張俊根本就沒參戰,但因王德為其部將,因此戰功只列張俊,未列王德。

  北上抗金,張俊幾乎從未出現在前線。

  岳飛,只要岳家軍開戰,他永遠衝上第一線。即使在成為元帥之後。

  在楊再興成仁小商河的郾城之戰,一萬多岳家軍與十二萬金軍鏖戰竟日,以寡擊眾,黃塵蔽日,殺聲動地,短兵相接,「將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與賊手拽廝劈」,陷入全線肉搏,正在戰局膠著、僵持不下之際,岳飛上馬親率四十騎突出陣前,都訓練霍堅上前挽住岳飛戰馬說:「相公為國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輕敵!」

  岳飛揮起馬鞭抽開其手說:「你懂個屁!」(非爾所知!)奮然躍馬出陣,彎弓搭箭,力射金陣。看官想必記得,岳飛開弓三百六十斤,為南宋第一箭手,並非在下胡亂蓋的。岳家軍眼見主帥親自突出本軍力射敵陣,士氣大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再鼓餘勇,傾力死戰,殺到天黑,金軍全線崩潰,大敗奔逃,金兀朮看著漫山遍野的敗兵哀嘆:「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

  沒有岳飛,談何岳家將?

  沒有岳飛,何來岳雲!

  岳雲,「慷慨堅忍,沉雄多智,頗有父風」。他12歲加入岳家軍,跟隨父親南征北戰,衝鋒陷陣,無役不與,始終是岳飛最忠實的部下和戰友。紹興十一年冤獄,岳雲與張憲一起被捕,打得遍體鱗傷,幾無人形。但秦檜說岳飛謀反本來就是冤獄,所以刑部大理寺羅織罪名倆月,實在找不到罪證,勉強冤判為:「徒三年,追一官,罰銅二十斤入宮,勒停(勒令停職)。」就是關三年的事兒。結果到了風流皇帝宋高宗大才子那兒,驟然無限上綱,硃批下來變成「斬首」!

  其實岳雲不過是左武大夫(階官)、忠州防禦使(遙郡)、提舉醴泉觀(寄祿官),全是虛銜,一點兒實際權力都沒有。然而,岳雲不死,宋高宗難安。史書上幾個字透破真情:「上畏其勇,遂斬。」

  宋高宗這個沒種的才子。他知道岳飛之獄純屬冤獄。他更明白岳雲這個區區「機宜」的崇高威望。三年後岳雲出獄,登高一呼,則岳家軍必十萬響應。

  放眼宋家天下,誰是岳家軍敵手?

  那麼,宋才子不就完菜了嗎? 

  我神通岳雲。我知道,「頗有父風」的他,絕對不會登高一呼。

  然而,天生英雄的岳雲,又豈是宋高宗這種玩兒佳人玩兒到生不出孩子的風流才子所能理解的呢?

  才子只能去配配佳人。

  才子從來配不上英雄!

  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

  歷史的悲劇在於,才子宋高宗寫兩個「洒脫婉麗」的字就能殺掉英雄岳雲。

  宋高宗的悲劇在於,他寫多少個字都無法殺掉中國歷史。

  宋高宗這一刀下去,把岳雲斬成中國歷史上金光四射永不落山的太陽。岳飛岳雲齊遭橫禍,父子同戮,千古奇冤,青史無二,然而,岳雲卻因此「得全忠義,與父同祠,百世祭拜,千秋美名!」

  為將至此,何憾之有?

  岳雲就義前一千一百多年,公元30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4月的一天,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沒去過的遙遠的耶路撒冷城外,羅馬帝國士兵在一個名叫「髑髏地」(Golgotha)的小山坡上把耶穌釘上十字架,瀝血而亡。

  耶穌因此升天,最後復活,重回人世,拯救眾生。

  至今為止,沒見過外國有「獨醒」出來為殺死他的羅馬帝國士兵翻案,說羅馬皇帝也是才子,其實也不容易,並且高屋建瓴地宣布從宇宙文明發展史上看,羅馬皇帝殺死耶穌是必然的,之類。

  我非基督徒,並不清楚耶穌被殺是否真正發生過。

  不過,我是中國人。我知道,被殺死的岳雲,從此走上神壇。而殺死岳雲的宋高宗,從此穩坐「中國歷史第一昏君」寶座,萬世不得翻案。

  這件事,已經發生了。

  雖然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時不時有幾個不懂事的「獨醒」跳出來給他翻案。

  歷史又不是區區幾個「獨醒」寫的。

  歷史,是人民寫的!

  (2010年3月22日星期一22:29

  十六稿於北京卧藏居)

推薦閱讀:

申威26010系列介紹(1) 硬體設計:體系結構與周邊

TAG:作品 | 當代 | 神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