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銀屑病辨證論治絕技2

辨治銀屑病

    採用中醫辨證施治方法,自擬三方治療215例銀屑病,療效較好。

    一、血熱挾濕型

    此時多為進行期。

    證見:皮疹不斷出現,泛發潮紅,形狀多見點狀或錢幣狀,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表層易於剝離,底層附著較緊,剝離後有點狀出血,伴有瘙癢,口乾或不幹,心煩易怒,大便十結,舌紅燥或膩,苔白或薄黃,脈滑而數。

    分析:內有鬱熱,是由於心緒煩擾,心火內生,導致血熱,蘊於血分。加之飲食不慎,脾失健運,濕從內生,濕與熱結合,外走肌膚而病。皮膚紅斑、脫屑瘙癢也是內濕的外在表現。

    治則:涼血清熱,除濕止癢。

    方葯:用消銀1號。

    處方:生地15 g,丹皮15 g,赤芍15 g,水牛角10 g,紫草根10 g,白茅根20 g,槐花20g,海桐皮15 g,土茯苓15 g,茵陳15 g,白鮮皮15 g,生薏苡仁15 g。

    臨床加減:如頭部皮損嚴重者,加荊芥、防風、蟬蛻等;如四肢酸痛者,加牛膝、茜草、伸筋草等。

    二、血燥陰虛型

    本型病程較長,相當於靜止期或退行期。

    證見:熱象已消,原有皮損部分消退,無新疹出現,皮損色暗紅,鱗屑覆蓋較多,基底浸潤肥厚,患處時有皸裂,常伴裂痛,瘙癢,咽干舌燥,舌質淡,脈沉細緩等。

    分析:系病久傷陰耗血,肌膚失養,血燥陰虛所致。

    治則:以養血滋陰為主。

    方葯:宜用消銀2號方。

    處方:當歸15 g,熟地15 g,首烏15 g,丹參15 g,天冬15 g,麥冬15 g,土茯苓15 g,白芍20 g,蜂房7g,雞血藤30 g。

    臨床加減:如陰虛熱象明顯者,加知母、黃柏等;如脾虛者,加白朮、薏苡仁、茯苓等健脾利水除濕。

    三、血瘀型

    多見於靜止期或消退期。

  『證見:皮損呈地圖狀斑塊,肥厚,顏色黯紅,浸潤明顯,經久不消,舌紫紅或兼有瘀點、瘀斑,脈沉澀或沉細。

    分析:證屬經脈阻滯,郁久血瘀。

    治則:活血化瘀。

    方葯:用消銀3號方。

    處方:赤芍10 g,當歸10 g,乳香lo g,沒藥10 g.三棱10 g,莪術10 g,鬼箭羽10 g,桃仁10 g,紅花10 g,雞血藤30 g。

    臨床加減:如病程長,癢甚且皮損消退較慢者,加烏梢蛇、全蠍、蟬衣等。

    選215例均為住院病人,其中男148例,女67例,年齡最小9歲,最大73歲,22歲以下31例,23~39歲89例,40~59歲85例,60歲以上的10例,病程短者2周,最長者29年。 215例均為尋常型銀屑病,其中,點滴型99例,錢幣型74例,混合型31例,斑塊型II例,進行期176例,靜止期39例。治療前曾有137例患者用過中成藥克銀丸、防風通聖丸,西藥乙雙嗎啉、甲氨蝶呤、膚樂乳膏等葯治療,療效均不滿意。

    療效標準,痊癒(皮損全部消退,自覺癥狀消失,殘留色素沉著斑,無新疹出現)90例,佔41. 86%;顯效(皮損消退75%以上,自覺癥狀基本消失,或癥狀減輕)70例,佔32.5%;好轉(皮損消退35%- 70%,自覺癥狀減輕)39例,佔18 -1%,無效(用藥後皮損及自覺癥狀無明顯改善)16例。一般用藥需1個月左右生效,總有效率為92. 46%0治癒90例中,1年後複發2例,2年後複發7例,3年後複發2例,3年總複發率為12, 22%。所以,治療4周左右皮損消退後仍需堅持治療一段時間,是降低複發率的關鍵。辨證治療銀屑病

      中醫辨證論治及局部藥物外用方法治療銀屑病64例,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一、血熱證

    癥狀特點:皮疹發生、發展迅速,皮膚潮紅,多為點滴狀、斑塊狀,上覆較厚鱗屑,刮之鱗屑可見薄膜現象及露滴現象,新皮損不斷出現,舊皮損不斷擴大,瘙癢劇烈,伴口乾舌燥,咽紅喉痛,渴喜冷飲,心煩易怒,大便干,小便溲黃,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數等。

    治則:涼血解毒,清熱祛風。

    方葯:用土槐飲加味(《趙炳南臨床經驗集》)o

    處方:土茯苓20~30 g.生槐花15~20 g,生地15 g,丹皮10 g,白茅根15~30 g,板藍根15—30 g,忍冬藤15—30 g,炙蜈蚣3條,烏梢蛇10 g,威靈仙10 g,生甘草3g。

    臨床加減:如咽紅者,加山豆根6 g;如心煩易怒者,加梔子10 g;如大便干者,加生大黃適量。

    二、血虛證

    癥狀特點:病程較長,皮疹色淡,鱗屑較多,皮膚乾燥,部分皮疹消退,新皮疹不多,瘙癢不甚,伴舌質淡紅,苔少,脈綏或沉細等。

    治則:祛風養血,潤膚止癢。

    方葯:用養血潤膚飲加減(《外科證治全書》)。

    處方:生地10 g,當歸lo g,麥冬10 g,天花粉10 g,雞血藤15~30 g,白僵蠶10 g,桃仁10 g,紅花10 g,首烏I5 g,丹參15 g,土茯苓15—20 g,生甘草5g。

    臨床加減:如瘙癢甚者,加露蜂房6g。

    三、血瘀證

    癥狀特點:皮損浸潤肥厚,呈大片狀或斑塊狀,顏色深紅,經久不退,鱗屑黏著,伴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脈澀或細緩等。

    治則:活血化瘀,清熱散風。

    方葯:方用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赤芍、當歸、地黃、川芎)加減。

    處方:桃仁10 g,紅花10 g,赤芍lO g,當歸15 g,丹皮10 g,丹參15 g,川芎10 g,鬱金10 g,忍冬藤15—30 g,蚤休15 g,徐長卿2,0 g,白花蛇舌草20—30 go

    臨床加減:如皮疹經久不消者,加三棱6g,莪術6g,凌霄花15 g。

    選治療組64例,為門診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6例,女性18例;年齡最小者17歲,最大者72歲,平均31.4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40餘年;季節:冬季型46例,夏季型8例,季節不分12例。西藥對照組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最小者16歲,最大者56歲,平均34-2歲;病程最短者1個月,最長者20餘年;季節:冬季型14例,夏季型3例,季節不分7例,上述病例均為尋常型銀屑病D

    治療組64例,根據中醫辨證分為血熱證39例,血虛證1 3例,血瘀證12例。治療組內服中藥湯劑,每日1劑,外用0.1%曲安西龍尿素軟膏,每日2~3次。對照組病人僅局部外用0.1%曲安西龍尿素軟膏,每H 2~3次。二組病人均以1個月為1療程。

    根據國家巾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本病療效評定分為治癒、好轉、未愈三級。治癒:皮損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好轉:皮損消退50%以上;未愈:皮損消退不足50%o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達79.7%,明顯高於對照組的37, 5%,且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療組平均治療64天,最短者28天,最長者150天;對照組平均治療78天,最短者45天,最長者180天。所有治療病人在用藥期間未見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分五證論治銀屑病

    中醫中藥辨證治療銀屑病132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祖國醫學認為銀屑病是由風濕熱毒蘊郁肌膚所致,或因營血不足,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成。就其臨床表現也大致可歸納為「熱證」「瘀證」「燥證」。因而在治療上應從清熱活血,養潤燥血著手。

    在臨床治療中根據銀屑病的四大類型及不同病期所表現的不同特徵,以祖國醫學的整體觀為主導,將其分為風盛血熱證、風熱血燥證、熱毒挾濕證、風濕阻絡證、熱盛傷陰證,分別給予涼血祛風、滋燥養營、清熱解毒、活血通絡、養血滋陰等法治療,收到起好的效果。

    一、風盛血熱證

    此證相當於尋常型銀屑病的進行期。

    表現:皮疹發展迅速,新皮疹不斷出現,舊皮疹不斷擴大,鱗屑累積,炎症明顯,瘙癢劇烈,伴有懼熱,心煩,口乾,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滑有力等。

    治則:涼血祛風D

    方用:土槐飲加減。

    二、風熱血燥證

    此證相當於尋常型銀屑病的靜止期或退行期。

    表現:基本無新皮疹發生,但舊皮疹也不見消退,瘙癢減輕,伴有咽干,舌淡紅,苔白,脈濡細或沉細等。

    治則:養血滋陰祛風潤燥。

    方用:滋陰養營湯加減。

    三、熱毒挾濕證

    此證相當於膿皰型銀屑病。

    表現:在銀屑病的基本損害上出現密集的針尖至粟粒大的淺在性、無菌性小膿皰,表面覆蓋著不典型的銀屑病鱗屑,且多伴有身熱,胸脘滿悶,口苦咽干而不欲飲,舌紅,苔黃膩或灰黑,脈弦滑或濡緩等。

    治則:清熱解毒利濕。

    方用:五昧消毒飲合茵陳蒿湯加減。

    四、風濕阻絡證

    此證相當於關節病型銀屑病。

    表現:除銀屑病損害外,還發生類風濕關節炎癥狀,其關節癥狀往往與皮膚癥狀同時加重或減輕,且多伴有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膩,脈弦滑或濡等。

    治則: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

    五、熱盛陰傷證

    此證相當於紅皮病型銀屑病。

    表現:皮色潮紅迅速擴大至全身,皮膚呈瀰漫性紅色或暗紅色,炎性浸潤明顯,表現附有大量麥麩皮樣鱗屑,並不易脫落,常伴有發熱、畏寒、口渴、尿赤、便於,舌紅絳,少苔,脈細滑數等。

    冶則:清營涼血,養陰潤燥。

    方用:清營湯合增液湯加減。

    132例患者均為住院病人。其中男90例,女42例;年齡最小7歲,最大69歲。其中7~l4歲6例,15~35歲61例,36~50歲52例,50歲以上13例。病屬尋常型的102例,關節病型的9例,膿皰型的13例,紅皮病型的8側。經治療後,痊癒99例(服藥2個月內皮疹完全消退出院),好轉32例(服藥2個月左右,皮疹明顯消退,鱗屑減少,紅癢緩解,出院繼續門診治療),無效l例(為膿皰型銀屑病,服藥2周後,因「上感」,病情突然加劇,伴高熱、嘔吐等而停葯,改激素、抗炎等治療)。臟腑辨證分型治療銀屑病

    將銀屑病以臟腑辨證為綱進行分型論治,分為肺經風熱型、心經血熱型、脾胃濕熱型、肝血虛型及腎經瘀熱等5型,用中藥治療為主,共觀察1 000例,顯效率為77. 8%,總有效率為89.4%,其中治癒率55.2%。對久治不愈的銀屑病患者重視整體調治,使臟腑、氣血、陰陽之間能相互協調平衡,不僅能夠提高療效,還可以降低複發率。另外,臨床治癒後仍繼續服藥l—2個療程,以鞏固療效。針對個體反應不同,應當忌食相應「發物」,這對預防複發或加重病症都有一定的意義。

    一、肺經風熱型

    主要癥狀:好發於青少年,皮疹泛發呈點滴狀鮮紅斑,鱗屑較多,自感身熱口乾,鼻燥咽痛,舌紅紫、苔黃,脈浮數。

    治則:宜疏風宣肺,清熱解毒。

    處方:桑葉10 g,菊花10 g,板藍根10 g,玄參10 g,銀花15 g,連翹15 g,蒲公英15 g,蘆根15 g,紫草15 g,生地15 g,桔梗6g,北豆根6g,薄荷6g,甘草6g。

    =、心經血熱型

    主要癥狀:以青壯年多見,皮疹發展迅速,新疹不斷出現,色深紅,點滴或片狀,鱗屑多,瘙癢明顯,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則:宜清心涼血,解毒化斑。

    處方:水牛角30 g,黃連10 g,生地30 g,白茅根30 g,槐米30 g,蛇舌草30 g,蚤休30 g,白鮮皮30 g,丹皮15 g,赤芍15 g,竹葉6g,甘草9 go

    三~脾胃濕熱型

    主要癥狀:年齡以中年以上為主,皮疹多見於頭部、四肢及掌跖,基底潮紅腫脹,鱗屑呈油膩狀,搔抓後有少量滲液,陰雨天瘙癢加重,伴納呆睏倦。舌苔白膩,脈濡滑。

    治則:宜清熱利濕,和營通絡。

    處方:土茯苓30 g,薏苡仁30 g,白鮮皮30 g,地膚子30 g,蒼朮15 g,丹參15 g,生地15 g,萆薢15 g,防己15 g,黃柏15 g,靈仙10 g,槐米18 g,三棱9g。

    四、肝血虛型

    主要癥狀:病程長,中年婦女較多,皮疹發展緩慢,基底淡或暗紅,鱗屑不多,皮膚乾燥、皸裂瘙癢,舌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則:宜養血柔肝,滋潤潤膚止癢。

    處方:生地30g,熟地30 g,白芍30 g,雞血藤30 g,白蒺藜30 g,當歸15 g,天冬15 g,麥冬15 g,蜂房15 g,丹參15 g,防風10 g,麻仁lO go

    五、腎經瘀熱型

    主要癥狀:病程長,冬重夏輕,病情頑固,皮疹以頭、背、腹、臀、下肢外側較多,呈大片狀,色紫暗,鱗屑厚硬,不易剝離,形如蠣殼,指(趾)甲混濁變形,舌紅、苔薄白、脈細澀。

    治則:宜清熱涼血,化瘀軟堅。

    處方:生地30 g,丹參30 g.土茯苓30 g,生牡蠣30 g,玄參2,0 g,連翹20 g,大黃10 g,桃仁10 g,紅花IO g,土鱉蟲10 g,三棱10 g.莪術10 g,旱蓮草I5 go

    同時注意整體調治,如氣虛加党參、黃芪等;如血虛加當歸、熟地等;如陰虛加女貞子、黃精等。

    觀察對象1 000例均為門診患者,隨機取樣,無選擇性。其中男480例,女520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83歲,其中18~45歲佔80%;病程最短半個月,最長33年;病位以泛發性較多,均為尋常型,進行期。大多數患者在接受本方法治療前用過青黛丸、克銀丸等多種藥物,因效果不佳或複發而轉來就診。

    根據皮疹、脈舌等證候特點,用臟腑辨證法分為5型,以單純中藥治療為主。以上均為每日l劑,水煎2次分服0 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以上評定療效D

    療效標準根據1995年中醫管理局編製的《中醫皮膚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白庀療效評定:皮損完全消失或消退95%以上為治癒;皮損消退60%~95%為顯效;皮損消退30%~60%為好轉,皮損消退30%以下者為無效。

    治療結果痊癒552例,顯效226例,好轉1 16例,無效106例,總有效率89. 4%0痊癒病例服藥最短1個療程,最長6個療程(腎經瘀熱型),平均服藥2~3個療程。


推薦閱讀:

復方銀屑散治療尋常型銀屑病
廣汗法是怎樣治療銀屑病的? (十)
皮膚癢牛皮癬、頑癬銀屑病神經性皮炎濕疹的治療小驗方
紅皮型銀屑病
我,一位皮膚科醫生的銀屑病史

TAG:銀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