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中醫學屬於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藥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係、尋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學問。正因為如此,任何一種理論,如果不具備整體觀念的特色,它就不會是完全意義上的中醫學,具備了整體觀念若是還不具備動態的性質,那麼,這種理論也就還沒有完全把握到中醫學的真諦。所以。儘管中醫學早已意識到「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的基本特色,但現有的中醫學,除了《中醫生理病理系統論》,幾乎還沒有人能達到這樣的能全方位的突出「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特色的,既能揭示臟腑的陰陽氣化規律、溝通與天地陰陽氣化規律聯繫,又能揭示疾病的證侯規律的理論體系。 比如說中醫學有從整體觀念角度形成的「正氣與邪氣是構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說這應該是中醫確定病名的理論依據。

然而,由於其幾乎喪失了陰陽五行理論對其的指導作用與價值,必然就分不清「病因」與「證因」的區別與聯繫,意識到「病」和「證」是構成疾病的基本要素,而是把「病因」與「證因」混為一談,甚至最後連病症這些分別處於不同邏輯範疇的概念也混淆了。如是,其所謂的辨證論治其實是一種以「證」或「症」代病的不倫不類的混血兒,這也是在西醫學強勢壓力下,中醫藥學在大範圍內不能真正顯示自己的特色與優勢的癥結所在。我上面的表述如果在沒有對陰陽五行理論的科學性真正吃透之前,一般人是無法接受的,因為真理首先只會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我相信,隨著大家對陰陽五行理論科學認識的升華,或許比我的表述更加完善----這便是我一再強調陰陽五行理論的科學性及其認識方法重要性的初衷----如是,乃我中醫藥學事業的榮幸!

狹義中醫狹義的中醫,指的則是漢醫。1949年之前,漢醫一詞比較普遍。清後民國,也用國醫來稱呼。漢醫,一是來自日本之稱,一是來自清代的稱呼。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稱的高麗醫學、越南的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現今世界的醫療體系中,中醫學被歸類為替代醫學中的一支。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中醫學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此外,中醫學的最終目標並不僅止於治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範人物,即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的境界。傳統的中醫學思維模式與源於歐洲的現代科學並不相容,然而,當今之科學期刊已多有論文研究之,並試圖用現代醫學的角度分析中醫中的部分現象和治療機理。

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定義「完整醫藥體系」這個概念時提到中醫學:「NCCAM(美國國家補充與另類醫學中心)把完整醫藥體系描述為涉及『完整醫藥體系是與對抗療法(常規)醫學獨立地或平行地演變的完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這些可能反映了獨特的文化體系,比如中醫學和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英文)。完整醫藥體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相信機體有自愈的能力,這種自愈可能涉及到了應用情緒、身體和精神的治療方法。」

歷史中醫誕生於五千多年前20世紀50年代,就有外國學者宣稱: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也就是距今五千多年前,古老的中國就有人編著了《黃帝內經》!奇怪的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一些學者卻總是以馬王堆出土十一脈經為依據,說中醫學誕生在兩千多年以前!

《天道·地道·人道----中醫科學性的准思考》運用出土文物證實的陰陽五行八卦、十干所紀的十日、十二支所紀的十二月、二十四節氣都是誕生於六、七千年以前及這些曆法與中醫學的關係,告訴讀者:①《內經》成書於五千年以前是言之有據的;②《內經》成書之時,中醫學術理論體系是相當嚴謹、系統和完善的;③這一瑰寶因為天災人禍而在的後世(主要是商代以後)散軼或殘缺,後由戰國以後至今兩千餘年的中醫學有識之士輯軼、整理、繼承,並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在知古通今的基礎上,建立起具有數十萬種的中醫文獻偉大寶庫。甲骨文中一些疾病與治療方法方式的記載,八千年以前跨湖橋先民已經掌握原始針灸技術,大汶口文化遺址5000-5200年以前曾經實施過的成功開顱術,都可予以充分證明!

古代經典中醫史中醫穴道圖表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

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

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

金元以降,中醫的發展出現了一片繁榮,以劉完素、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金元四大家為代表的河間學派、易水學派等中醫流派出現,極大的補充了中醫學的理論,提出了許多新見解和新思路。明清以後,隨著瘟疫的大範圍流行,醫學家們有感於用治療狹義傷寒的方法來治療溫病的不足,經過數代醫學家的努力,終於形成了一整套治療溫病的理論方法,溫病學派誕生。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又一次的總結,對醫學和自然科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古代藏醫挂圖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

2003年「非典」以來,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國際上,針灸引起了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

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現代中醫史1996年,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和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信息-能量-物質』的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還包括近代針灸經絡的發展史,近代中醫氣的進展簡史,中西醫結合史,中醫中藥史等。

基礎理論古典基礎理論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主要特點有: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並非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臨床中醫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恆動觀」。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即「天人合一」、「天人相應」。

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區方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彆強調「整體觀」。精氣學說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有「升降出入」四種形式。由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如動物的「生長壯老已」 ,植物的「生長化收藏」。氣是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應。如:「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 天地之精氣化生為人。

陰陽學說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為陽,背日光為陰。陰陽的交互作用包括:陰陽互生、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五行學說五行生剋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這並不代表五種物質,而是五種屬性。五行於中醫則體現了具備這五種屬性的人體五大系統的相互關係。木火土金水這五個符號分別代表肝心脾肺腎所統領的五大系統。

中醫不是研究微觀的病毒細菌如何作用於人體的理論而是研究人體整體的各個系統之間的關係,並且通過中藥,按摩,針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調節各個系統之間的平衡,以此保持身體健康。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剋、制化、勝復、相侮、相乘、母子相及。藏象學說藏:指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奇恆之府,通稱為臟腑。

象:一指「形象」,即臟腑的解剖型態;二指「徵象」,即臟腑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三指「應像」,即臟腑相應於四時陰陽之象。透過外在「象」的變化,以測知內在「藏」的生理病理狀態,稱為「從象測藏」。即「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

「臟腑」不單是解剖型態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內的綜合概念。五臟:指肝、心、脾、肺、腎,一般籠統功能為「化生和儲藏精氣」。

六腑: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一般籠統功能為「腐熟水榖、分清泌濁、傳化糟粕」。

奇恆之府: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氣血津液氣、血、津液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的生成源自先天與後天。稟受於父母的精氣,稱為「先天之氣」。肺吸入自然的清氣,與脾胃運化水榖產生的水榖之氣,合稱為「後天之氣」。氣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等作用。

人體的氣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稱為「氣機不調」。其表現形式有氣滯、氣鬱、氣逆、氣陷、氣脫、氣閉等。

經絡學說參見:針灸學及腧穴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本草綱目》通上下內外的通道。經絡系統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別絡、浮絡、孫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經絡在中醫學的重要性正如《扁鵲心書》所說:「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


推薦閱讀:

中醫五音療法 [圖片]
中醫專家都是怎麼養生的
中醫:吃得對不對全寫你臉上了
老中醫傳授瘦身秘訣:每天喝一次、7天瘦8斤效果贊
中醫艾灸巧治九種疾病 :美容養顏

TAG:醫學 | 中醫 | 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