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歷代官制大匯總

中國官吏制度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又隨著國家性質的演變而不斷發展變化,趨於完善。早在封建社會鼎盛時期趨於完善的封建官制,曾對西方文官(公務員)制度產生了巨大影響,西方的文官(公務員)考試製度溯源,是中國的科舉制度。外國學者對於中國官制予以高度重視,並進行全面認真的研究。  根據社會性質與政權性質,我們將中國官制沿革劃分為先秦、秦漢至清、中華民國三大歷史階段。中央官制的演變  夏建立了第一個國家,從而產生了國家機構與職官,氏族首領的職能被國家官吏所代替,並賦以新的形式與國家強力統治的內容。到了商代,國家機構與職官有了進一步發展,根據社會發展與國家統治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機構與職官。至周,國家機構與職官設置已基本規範,但就夏、商、周三代而言,國家機構與職官設置比較簡單、凌亂,缺乏系統性,分職設官隨意性較大,一職一官,許多機構與職官界限不清,往往一個職官就是一個機構,職官分工既不明確也不固定。《周禮》所載之國家機構與職官,看上去國家建立了完整系統的國家官制,實際是後人對古代官制的烏托邦。至於以「世官制」為核心的官吏制度,由其社會性質與落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所決定,更是簡單粗線條的。官吏管理制度的健全,取決於國家機構與職官設置的完善,取決於官吏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法制化與制度化。在春秋戰國時期,適應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在國家機構與職官設置上有了很大突破,在用人制度上更是出現新的飛躍,傳統的世宮制被打破了,選賢任能被各個諸侯國所採納。  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為核心,以三公九卿為主體的新型封建官制。這種新型官制既有六國官制的綜合借鑒,又有秦始皇本人的發明創造。秦官制在中國官制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就整個封建社會官制而言,都是秦官制的繼承發展和完善。由於秦王朝的速亡,只建立了國家機構、職官設置體系,而官吏管理制度缺乏系統的規章。漢代繼承鞏固了秦官制,為其四百餘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也為整個封建社會官制奠定了基礎。漢代還建立了一套官吏選拔任用制度。在官吏選拔任用上,以漢武帝最為開放,最具特色。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打破商人不得做官禁令,重用商人為官,實行以商制商的皇帝。開放的用人思想開創了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漢武帝還將朝廷中樞官員作了調整,把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改為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將御史大夫屬官「中丞」保留下來,專司監察,成為獨立的監察機構。漢武帝為了便於處理政務,抑制相權,重用「內朝官」,常通過內廷機構——尚書台發布政令。到了東漢,尚書台成為主要政務機構,而三公權力大大削弱,成為備員而已。繼兩漢之後的曹魏,為了削弱尚書台的權力,另設中書省,掌管機要,起草發布政令,中書省成為中樞政務機構,尚書台則成為執行機構。曹魏在官吏管理上實行「九品中正制」,確立了世家大族的特權統治地位。到了晉代,門閥士族統治進一步加強,吏治也就更加腐敗。晉代又將侍中改為門下省,至南北朝,門下省成為國家機構重要部門。  隋代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承隋制,以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作為中樞機構,分別行使決策、審議、執行政務職能。作為執行機構的尚書省下屬機構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使封建社會中央官吏機構趨於完善。與之相適應,官吏管理制度也更加健全。國家機構與職官設置更加法制化和規範化。唐朝成為我國官制最為完整齊備的朝代。在宋代,除了中書、門下、尚書省外,樞密院成為重要機構,既掌政務,又主軍事。宋朝最有特色的官吏管理制度就是使職差遣制度。使職差遣制度將絕大多數官員都變成了冗員。官在其位,難謀其政,只有得到差遣,才能有權。有宋一代,成為冗官冗員最多的朝代。正是這一點,決定了有宋一朝,積貧積弱,苟安求和。元代,中書省權力得到空前加強。中書省作為最高政務機構,不但主持中央政務,而且在地方設有派出機構——行中書省。因其職高權重,中書令多由太子擔任。明初仍實行中書省宰相制,到洪武十三年廢除,並規定,凡是建議設立丞相者,處極刑。中書省被取消之後,行使宰相之權的是號為「輔臣」的內閣大學士。以後,「首輔」成為權傾一時,不是宰相的宰相。清王朝雖然沿襲明代的內閣制度,但主政的已經不是內閣成員,而是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制是一種新型的群相制。地方官制的演變  隨著中央官制的演變,地方官制也不斷發生變化。秦朝地方行政體制是郡縣二級制。郡行政長官為守。下置尉與監御史。尉主管軍事,監御史主官吏監察。縣分大小二等,大縣為縣令,小縣為縣長。漢承秦制,實行郡縣二級制。漢武帝將全國分為十三州(郡),各置刺史一人,奉命巡查郡國。到了漢末,州發展成為一級地方政府,州長官由刺史改為州牧,郡縣二級製成為州、郡、縣三級制。魏晉南北朝時期仍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所不同的是州長官權力加強,不但主政,而且管軍。隋改州為郡,唐又改郡為州,均為二級制。唐除了州、縣外,還設有監察區——道。道為中央派出機構,道長官先後有黜陟使、按察使、採訪黜陟使等名稱,由朝廷從京官中派任。隋唐還將數州合為一個軍區,設總管或都督主軍事。在邊遠地區,唐又設節度使,主數州乃至十州之政,最後演變為地方割據勢力——藩鎮。  宋代地方政權機構比較複雜,州之上「路」由監察區變為一級政權。路有轉運使、提刑司、提舉常平司、提舉學事司(徽宗時設,不久廢)、經略安撫司等機構與職官。各司自有其責,互不統屬,自行其政。城市所在地設府,長官為知府,與州平行。州本來管縣,而在州之下又設軍與監,二者均高於縣。  元代地方機構是省、路、州、縣四級制。行中書省雖為中書省派出機構,實際是一省最高地方行政機關。省與路之間設宣慰司,長官為宣慰使。  明代將「行中書省」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作為地方一級最高機構保留並確立下來,其內部機構得到進一步健全完善。省下是府和直隸州,長官為知府和知州。再下為縣和散州,長官為知縣和知州。實際,明朝地方行政體製為省——府、直隸州——縣、散州三級制。為了加強對官吏的監督和軍事控制,明朝又建立了巡撫與總督制度。到了清代,巡撫成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總督則往往主一省或數省之政。省下為道、府(直隸州,少數民族地區則設直隸廳)、縣(散州、散廳)。道員原為省之派出官員,以後演變成為掌軍管民的重要地方官員。這樣,清朝地方行政體制就成為省、道、府、縣四級制。歷代職官表(秦)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公)丞相府御史大夫寺太尉府丞相(相國)輔佐皇帝治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監察、執法之任,兼掌重要文書圖籍副丞相太尉掌軍事,全國軍事首腦武職(九卿)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守衛宮殿門戶衛尉掌宮門警衛太僕掌皇帝輿馬及馬政廷尉掌刑獄典客掌少數民族朝見賓禮宗正掌皇族事務治粟內史掌谷貨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中央其它官職)中尉掌師治安武職將作少府掌營建宮室內史掌治京師監御史掌監理郡事(地方)郡縣郡守秩二千石掌郡治郡尉秩比二千石掌郡之軍事郡丞秩六百石輔佐郡守縣令縣長令,秩千石或六百石長,秩五百至三百掌縣治萬戶以上為「令」,萬戶以下為「長」。縣丞、縣慰秩四百至二百石丞佐令並掌刑獄,尉掌兵事縣以下,十里為亭,有亭長;十亭為鄉,有三老等。歷代職官表(西漢)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公)(三司)丞相(相國)秩萬石輔佐皇帝治理天下。哀帝時改為「大司徒」。御史大夫秩萬石外掌督部刺史,內掌公卿奏事舉劾。成帝時改為「大司空」,副丞相。太尉秩萬石掌全國軍事。武帝時改為「大司馬」。大將軍職掌統領兵征、或予聞國政。是將軍的最高稱號。武官。武帝初為衛青而設。有時位在「公」之上。(九卿)太常秩中二千石掌宗廟禮儀,兼掌選試博士。即秦之「奉常」,景帝時改之,莽又改為秩宗。光錄勛秩中二千石掌宮殿護衛。即秦之「郎中令」,武帝時改。衛尉秩中二千石掌宮門警衛。景帝時曾改為「中大夫令」,不久復稱。太僕秩中二千石掌皇帝輿馬。有兩丞。廷尉(大理)秩中二千石掌刑獄。有正、左、右臨。大鴻臚秩中二千石掌少數民族朝見賓禮。即秦之「典客」,有丞。宗正秩中二千石掌皇族及親屬事務。有丞。平帝時改為「宗伯」。大司農秩中二千石掌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即秦之「治粟內史」,有兩丞,景帝時改為「大司農」,武帝時改。少府秩中二千石掌山海池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以給其養。(中央其它官職)尚書秩中二千石在皇帝左右辦事。設五曹辦事,武帝時地位逐漸重要。執金吾秩中二千石掌京師治安。秦之「中尉」,武帝初改。內史秩二千石掌治京師。相當於後來「京兆尹「右扶風秩二千石掌列候。秦官主爵中尉,景帝時改都尉,武帝時改為此。(地方官職)十三部州郡縣刺史(每州一人)(牧)秩六百石(二千石)掌監查郡事。成帝時曾改為「牧」,其後又復稱為「刺史」,又復州「牧」。郡守秩二千石掌治其郡。景帝時改為「大守」。郡丞秩六百石郡佐。漢承秦制。都尉秩比二千石專掌軍事。地位與郡守相當。縣令縣長令,千石至六百石長,五百石至三百石同秦制。同秦制。縣丞縣尉四百石至二百石歷代職官表(東漢)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公)(三司)司徒掌民眾,教禮儀,教民孝悌、遜順,送死養生、及議其制,建其度,四方功課等民事。即西漢之丞相。劉秀時改為大司馬。從而罷「三公」,權力歸台閣。「九卿」亦重。司空掌水土溝洫營建城邑等事。即西漢之御史大夫,劉秀時改為大司空。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課,年終奏報於殿以行賞罰。劉秀時置大司馬,建武時改太尉。(九卿)(略)同西漢之制秩中二千石光武帝時,「少府」中之尚書台,職權漸重,組織亦大,三公形同虛設。九卿之長,均加卿字。其它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蘭台令史比二千石比二千石比二千石六百石主宿衛宮殿掌奏及印工文書(地方)州郡縣刺史秩六百石掌州之治建武十八年復刺史十二人,各領一州。太守秩二千石掌郡之治東都洛陽設「河南尹」,秩中二千石郡丞佐守縣令縣長令,秩千石;長,四百石或三百石掌縣之治以下仍置鄉、亭、里歷代職官表(三國、兩晉、南北朝)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相)相國(大丞相)第一品注:不是「一品」佐理國政三國均置太傅太保第一品導皇帝以善德(無常職)三國只置太傅(三公)(九卿)(略)同漢體制大體相同「三公」,一品「九卿」,三品三國均置尚書台執金吾第三品掌宮外巡戒三國均置將作大將第三品掌宮室宗廟等營建魏吳置,蜀不詳尚書令第三品總領綱紀,無所不統三國均置尚書僕射第三品尚書令之副手三國均置中書省中書監第三品掌尚書奏事,掌機密三國均置中書令第三品平尚書奏事三國均置秘書省秘書監第三品掌文藝圖籍魏蜀置,吳為秘書郎御史台御史中丞第四品掌受公卿奏事,察舉非法三國均置都水使者第四品掌天下河渠水利魏置,蜀吳不詳其它大長秋第三品掌宮中諸事三國均置太傅少傅第三品掌輔導太子三國均置侍中第三品掌賓贊威護駕備顧問魏置,蜀吳不詳散騎掌侍第三品掌規諫過失以備顧問三國均置城門校尉第四品掌護京師城門魏吳置,蜀不詳司州司隸校尉第三品掌察百官及京師近郡犯法者,並領一州魏蜀置,吳無州刺史(牧)單東刺史第五品巡行郡國錄,囚徒考殿錄三國均置河南尹第三品掌京都之治魏置太守第五品令、長六至八品有秩、三老八品各王侯封國王國相第五品職如郡守侯國相第八品職如縣令歷代職官表(隋)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為皇帝輔弼之官品級據隋文帝時之制,其後煬帝又略有變動。(以下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同漢代之職掌尚書省尚書令(一人)正一品總攬一切政令左、右僕射各一人從二品為尚書令之副手六部尚書(各一人)正三品分掌吏、禮、兵、刑、戶、工六部之制至隋始確定,此制一直行制清末,清末始增新部六部侍郎(三十六人)正四品尚書左、右丞(各一人)從四品門下省納言(二人、即侍中)正三品掌宣達帝命因避楊忠之諱,凡中字皆不用,以此代之給事黃門侍郎(四人)正四品掌機密文件,備皇帝顧問內史省(即中書省)內史令(一人,即中書令)正三品內史省長官,全國政務隋文帝時,確定內史省取旨,門下審核,尚書省執行。三省長官均為宰相。內史侍郎(四人)正四品內史令之副手御史台御史大夫(一人)從三品掌監察、執法治書侍御史從五品侍御史從七品監察御史從八品州(煬帝時改郡)刺史(郡太守)上州:正三品中州:從三品下州:正四品掌其州治稱州時,州長為刺史;稱郡時,郡長為太守。通守(在太守之下,煬帝置)同上長史、司馬正五品至正六品縣縣令上縣:從六品中縣:從七品下縣:正八品丞從八品至從九品尉從九品歷代職官表(唐朝)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輔佐天子是一種很高的虛銜,一般無實際執掌,不常設。(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尚書省尚書令(一人)正二品總理國家政務1.唐初,太宗李世民未繼位前,曾任尚書令,此後臣下不敢居此位,遂不設。2.左僕射統吏、戶、禮三部。右僕射統兵、刑、工三部。3.高宗李治時稱尚書省為「中台」,中書省為「東台」,門下省為「西台」。門下侍中「左相」,中書令為「右相」。武則天時又改尚書左右僕射為「文昌左右相」。4.每部下屬四司,六部合二十四司。尚書左、右僕射(各一人)從二品佐尚書令吏部尚書(一人)正三品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戶部尚書(一人)正三品掌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禮部尚書(一人)正三品掌國家的典章法度、祭祀、學校、科舉和接待四方賓客等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務刑部尚書(一人)正三品掌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務工部尚書(一人)正三品掌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務六部侍郎正四品上尚書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尚書右丞(一人)從四品下六部各司郎中從五品上六部各司員外郎從六品上門下省(武則天改為「鸞台」,玄宗又改為「黃門省」)侍中(二人)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官行宰相職門下侍郎(二人)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佐侍中左散騎常侍(二人)正三品下(無實際職權,乃達官所用)左諫議大夫(四人)正四品下掌侍從規諫左補闕(六人)從七品上職務為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舉薦人才左拾遺(六人)從八品上職務同上中書省(武則天改為「鳳閣」,玄宗又改為「紫微省」)中書令(二人)原正三品,後升為正二品官行宰相職中書侍郎(二人)原正四品上,後升為正三品佐中書令中書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詔令、侍從、宣旨、慰勞等事。右散騎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同左散騎常侍右補闕(六人)從七品上同左補闕右拾遺(六人)從八品上同左拾遺御史台御史大夫正三品專掌監察、執法受公卿奏事,舉劾案章。唐之御史台分三部:台院、殿院、察院御史中丞正四品上侍御史從六品下監察御史正八品上國子監國子祭酒從三品掌教育行政國子司業從四品下國子博士正五品上太學博士正六品上國子助教從六品上國了監丞從六品下道(本系監察區)觀察處置使(每道一人)掌監察州縣官吏,舉善糾惡。以後兼理民事。唐初劃全國為十道,開元時分為十五道。這個角色多由「節度使「兼任,權勢頗大。州刺史(每州一人)上州:從三品中州:正四品下下州:正四品下掌州之治1.唐於三京(京兆、河南、太原)五州(益、並、揚、荊、潞)設府。其它地方設州。三京各設牧一人(從二品),尹一人(從三品)。2.唐以四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戶以上為中州,不足二萬戶為下州。3.六曹為: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土。4.三曹為:司倉、司戶、司法。別駕(一人)上州:從四品下中州:正五品下下州:從五品上為刺史的佐史長史(一人)上州:從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下州:無掌一州兵馬司馬(一人)上州:從五品下中州:正六品上下州:從六品上錄事參軍事(一人)上州:從七品中州:正八品上下州:從八品上掌糾正各曹職事錄事(一至二人)上州:從九品下中州:從九品上下州:從九品下六曹參軍(各一人)上州:從七品下中州:正八品下州僅三曹,從八品下縣縣令(一人)京縣:正五品上上縣:從六品上下縣:從七品上唐代之縣,等別如下:京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內者。畿縣:三都之縣,在京城外者。望縣:繁華重要之地緊縣:重要之地上縣:有六千戶以上中縣:有二千戶以上中下縣:有一千戶以上下縣:不足一千戶者縣丞(一至二人)京縣:從七品上下縣:正九品下主薄(一至二人)京縣:從八品上下縣:從九品上尉京縣:從八品下下縣:從九品下錄事京縣:從九品下其它縣不列品歷代職官表(宋朝)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師)(三公)(三孤)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師、三公本為親王使相宰相之加官。惟徽宗時,蔡京為太師時,掌宰相實權。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正一品(宰相)(宋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一品總理全國政事以宋初為例,其他時代變化很多。(以下同)參知政事正二品副相樞密院樞密使(知院事)從一品正二品專司「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以及「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戌賞罰之事」副使(同知院事)正二品門下省侍中佐天子,審中外出納之事。門下侍郎佐侍中中書省中書令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侍郎佐令尚書令奉天子命而施政尚書省左、右僕射佐令左、右丞相佐令三司使三司使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副使翰 林學士院翰林學士正三品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文件翰林侍讀學士正三品翰林侍講學士正七品崇政殿說書從七品諫院知諫院掌規諫朝政缺失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尚書(各一人)從二品同唐之制宋之六部、組織上屬於尚書省。侍郎(各一、二人)從三品郎中正六品員外郎從六品御史台御史大夫從二品專掌監察、執法1.「大夫」為加官,不除人。「中丞」為實際上之台長。2.宋仍於御史台設三院。御史中丞從三品台長侍御史(台院)從六品殿中侍御史(殿院)正七品監察御史(察院)從七品(九卿)(九寺)卿(各一人)正四品(或從四品)宋之九卿:太常寺、宗正寺、光祿寺、衛尉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少卿(各一至二人)從五品(或正六品)國子監祭酒從四品掌教育行政司業正六品國子博士正八品國子監丞正八品路轉運司:轉運使、副使、判官掌一路財賦、又兼管監察官司吏之事南宋謂「漕司」提刑司:提點刑獄公事掌司法和刑獄南宋謂「憲司」提舉常平司:提舉常平茶鹽公事掌常平倉及貸放錢穀等事務南宋謂「倉司」提舉學事司掌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徽宗設,不久廢。以上各官謂之「監司」。經略安撫司經略安撫使掌軍事及民政南宋謂「帥司」府知府事(各一人)(府尹)開封尹正三品掌府之事宋於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稱「府」(少尹)開封少尹從六品(判官)(推官)開封府均從六品州(判某州事)(刺史)從五品掌州之治宋不設「太守」,「刺史」乃虛銜。判某州事(權知某州軍州事)知州(簡稱)兼指揮軍事軍監縣知某軍事戌兵駐縣官,兼管軍事宋代之縣,分為:赤縣:在京城內畿縣:京城外望縣:四千戶以上緊縣:三千戶以上上縣:二千戶以上中縣:千戶以上中下縣:不中千戶下縣:五百戶以下知某監事知縣(縣令)赤縣:正七品畿縣:正八品其它:從八品掌縣之治縣丞(小邑不置)赤縣:正八品畿縣:從八品其它:從八品主簿(小邑不置者以尉兼)赤縣:從八品畿縣:正九品其它:從九品尉赤縣:從八品畿縣:正九品其它:從九品掌閱習弓手,戢奸禁暴,凡縣不置主簿則尉兼之歷代職官表(元朝)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中書省中書令(一人)總領百官,會決庶務。皇太子領中書令左、右丞相(各一人)正一品輔佐皇帝,綜理全國政務。元朝以「右」為上,同前代不同。平章政事(四人)從一品佐丞相官位只次於丞相左、右丞(各一人)正二品元之尚書省,屢設屢廢。武宗至大四年以後不再設,權歸中書省。文宗以後,專任右相,左相或設或不設。參知政事(二人)從二品中書省副長官參議中書省事(四人)正四品左、右司郎中(各二人)正五品分掌各司事務員外郎(各二人)正六品職位略低於郎中都事(各二人)正七品處理司的日常事務六部尚書正三品職掌同唐之制元之六部屬中書省。侍郎正四品郎中從五品員外郎從六品樞密院樞密使從一品掌軍事機密、邊防和宮廷禁衛等事務。樞密副史從二品樞密院判正五品樞密知院從一品御史台(內台)御史大夫從一品專掌監察、執法御史中丞正二品侍御史從二品治書侍御史從二品宣政院宣政院使從一品掌宗教及管理吐蕃之事同知正二品副使從二品行中書省(地方)丞相從一品總理路之政務1.元代共十一行中書省。「行省」之制始於此。2.「行省」之下統路、府。平章從一品輔理路之政務左、右丞正二品同中書省之職參知政事從二品郎中從五品員外郎從六品都事從七品宣慰司(地方)宣慰使從二品職同中央宣政院元共分六道,每道一司。同知從三品副使正四品路萬戶府達魯花赤正三品掌路之治由蒙古人擔任萬戶正三品萬戶之長萬戶府分上中下三等,此為上萬戶府之品秩。總管府副萬戶從三品達魯花赤正三品總管正三品府(散府)達魯花赤正四品掌府之治知府(或府尹)正四品州達魯花赤從四品掌州之治州有上、中、下三等。此為上州之品秩。知州(州尹)從四品正六品同知正六品縣達魯花赤從六品掌縣之治縣分上、中、下三等。此為上縣之品秩。知縣(或尹)從六品縣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尉正八品典史不入品歷代職官表(明朝)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佐天子,掌國家政事。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內閣大學士(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正五品皇帝顧問洪武十二年,廢中書省,十五年設大學士。仁宗以後,其位漸崇,掌實際上的宰相職權。六部(明代遷都北京後,另設南京六部,此略)尚書正二品同唐之六部明代六部除戶、兵二部各十三司外,其它四部均各四司。左、右侍郎正三品各司郎中正五品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掌監察、執法即前代的「御史台」,明初改之。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十三道監察御史(末年為十五道)正七品掌巡按州縣,考察官吏總督(總理)巡撫明之總督、總理、巡撫,均因事而設,以重臣任之。翰林院學士正五品掌修史、著作、圖書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從五品侍讀、侍講正六品修撰(史官)從六品編修正七品檢討從七品國子監祭酒從四品掌教育行政司業正六品五經博士從八品助教從八品學正正九品六科都給事中(每科一人)正七品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查六部百官之事。六科為吏、戶、禮、兵、刑、工。左、右給事中從七品給事中從七品廿四衙門十二監太監正四品掌皇帝宮中日常生活上的各項事務。以宦官掌之。四司司正正五品八局大使正五品承宣布政使司(地方)左、右布政使從二品掌一省之政明洪武九年廢行中書省,分全國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為省一級的最高行政機構。左、右參政從三品左、右參議從四品提刑按察使司(地方)按察使正三品掌一省刑獄之事與「布政司」及管軍事之「都指揮使司」合稱一省中之「三司」。副史正四品僉事正五品府知府正四品掌府之政明代改路為府,分上、中、下三等。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推官正七品州知州從五品掌州之政同知從六品判官從七品吏目從九品縣知縣正七品掌縣之政縣分上、中、下三等。明之典史,典文移出納,如縣無丞、簿,則兼領之。縣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典史未入流都指揮使司(都司)都指揮使正二品地方最高軍事長官明代在全國設十六個「都司」。都指揮同知從二品都指揮僉事正三品衛指揮使司(衛)指揮使正三品各「衛」,齊統於「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正四品千戶所(所)正千戶正五品「所」統於「衛」副千戶從五品歷代職官表(清朝)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內閣大學士正一品掌傳達諭旨、公布文告滿漢各二人。尚書協辦大學士從一品協助大學士。滿漢各一或二人,以六部尚書充其任。學士從二品滿六人、漢四人,均兼禮部侍郎。侍讀學士從四品侍讀正六品中書從七品辦理軍機處軍機大臣(稱為大軍機)輔佐皇帝,處理軍國要務、官員任免和一切重要奏章。大軍機於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內特簡,無定員。小軍機於內閣中書郎中、員外郎、主事中派兼。軍機章京(稱小軍機)六部尚書從一品同唐之六部滿漢都有。左、右侍郎從二品各司郎中正五品各司外郎從五品主事正六品筆帖式七至九品掌翻譯滿漢章奏文籍之事。理藩院尚書(一人)掌蒙古、回部、西藏等地的封授、朝見、進貢、官吏升降和徵發徭役等均用滿、蒙人,下屬六司。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右為總督銜)從一品掌監察、彈劾官吏滿漢都有。左副都御史(右為巡撫銜)正三品六科給事中正五品掌監察六部、權不大。十五道監察御史從五品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各國事務親王、郡王、貝勒特簡,無定員。咸豐十年設,後於光緒時改為「外務部」,並位於諸部這上。大臣(以軍機大臣兼)大臣上行走總章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總督(地方)總督正二品(加尚書銜為從一品)綜理督軍民要政轄一省至數省,一般轄兩省。行省巡撫從二品掌一省之治每省一人學院(學道)提督學政掌學校政令,歲、科兩試每省一人承宣布政使(藩司)布政使從二品掌一省之民政、財政提刑按察使司(臬司)按察使(臬台)正三品掌一省司法道道員正四品府知府從四品掌府之政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直隸州知州正五品掌州之政州同從六品州知州從五品掌州之政州同從六品州判從七品縣知縣正七品掌縣之政縣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巡拾從九品典史未入流廳(直隸廳、散廳)同知(或通判)從六品設於少數民族集中居住之地。或情況特殊之地。古代科舉制度簡表朝代考試級別取 試 名 稱說   明漢皇帝親考孝廉、茂才漢高祖為求賢所設魏晉南北朝州、郡九品官: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隋中央進士、明經唐秀才(唐代「秀才」一科、要求高於進士科。《舊唐書·職官志》說:「秀才有唐以來無其人。」可見雖有其科。都未考取什麼人。此科於高宗時即廢止。)唐代科目雖多,士人所趨,惟「明經」「進士」兩科。「進士科」尤為公子競試之項目,成為唐代科舉之項目。禮部明經考試三場:先試「貼經」,試口試,再次答策三道。進士唐初「進士」試「時務策」五道,貼一「大經」。經策全通為甲第,「策」通四,「貼」過四以上為乙第。天寶十一載定「進士」試一經,能通者試文賦,又通而後試策五條,皆通,中第。「進士」試詩賦之制,始於玄宗天寶間,其後或改為箴、論、表、贊,或或仍試詩賦。總觀有唐一代,「進士科」尤重詩賦,專尚文辭,人稱為「辭科」。唐代後期試進士以詩賦為第一場,論為第二場,策為第三場,貼經為第四場。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為「狀元」或「狀頭」明法(律學)「明法」試「律」七條,「令」三條,全通為甲第,通八為乙第。(唐之法律有四種:律、令、格、式)明字(書學)先口試,通,乃墨試《說文》、《字林》二十條,通十分之八者為及第。明算試《九章》、《周髀》綴術緝占,通者及第皇帝親試製舉:賢良方能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文辭秀逸科;風雅古調科。這些都是皇帝特詔舉行的考試,目的是為了選拔特殊的人才。宋禮部進士由各州考選士子送禮部應試。初制: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貼《論語》十貼,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九經初制:貼書一百二十貼,對墨義六十條。五經初制:貼書八十貼,對墨義五十條。三禮初制:對墨義九十條三傳初制:對墨義一百一十條開元禮初制:對墨義三百條三史初制:對墨義三百條學究初制:《毛詩》對墨義五十條、《論語》十條、《爾雅》《孝經》共十條、《周易》二十五條、《尚書》二十五條。明法初制:對律令四十條。兼經並同《毛詩》之制宋代初也以進士明經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等科,只保留進士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而考經義。此外,仍考論策,禮部考試合格後,再由皇帝殿試複審,然後分為五甲。明清縣童試。中第者為生員,又叫秀才或庠生。生員分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學的稱為附生。童試是參加正式科舉考試前的預考。省鄉試。中第者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秋闈。禮部會試。中第者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又稱禮闈和春闈。皇帝親試殿試。中者為進士。皇帝主試的考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國家特考貢生。分:歲貢、恩貢、拔貢、副貢。第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為歲貢。逢國家慶典進貢的生員稱為恩貢。每三年各省學政就本省生員擇優保送中央參加朝政合格的稱為拔貢。鄉試取入副榜直接送經國子監的稱為副貢。

春秋

戰國

漢朝前期

漢朝後期

曹魏,北朝

東晉,南朝

北周

隋朝

唐朝

宋朝

宋(元豐改制後)

遼北面官

遼南面官

清中國古代官職一覽表


推薦閱讀:

清末官制改革
如何萬歲:清末官制改革啟示
歷史廣場:三國中央官制
唐朝官制
北朝與唐代有哪些類似薩寶祅正這種音譯自外文的官名?

TAG:中國 | 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