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董海川八卦掌探窺/李同喜

董海川八卦掌探窺/李同喜  

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先祖,於清代咸豐年間在北京首傳八卦掌。有關董海川的生卒年代,早期記述多言其生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十三日,卒於光緒八年(1882年)十月二十五日,享年八十五歲。董海川,河北省文安縣城南朱家塢村人。

董世家族世代居住在山西省洪洞縣,祖上董俊曾任龍虎衛上將軍左副元帥之職,其後代子孫連續五代均為武將,到第六代董良輔奉旨遷居雄縣開口村,第十一代董冀北及以上五代均任保定後衛鎮撫使。其董氏家族於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遷至河北藁城,其中一支遷至今河北雄縣開口村(原屬霸縣)。數代後,開口村董繼德再度遷居文安縣富管營村。後因屢遭水患,移居朱家塢,至今已傳襲繁衍二十一代。據調查證實:董繼德生有二子董守信、董守業。其中守性無後,守業有子三人,長子董德魁、次子董明魁、三子董武魁。董明魁即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

明魁幼時,嗜武成癖,秉性剛直,時為貧弱者抱打不平。為不給家鄉族人招惹麻煩,故改名海川。「海川」二字,又有容納百川之義。董海川家族中,許多人均為武將,「將帥門第,武功淵源,機因實非虛言」。董世第十五代董憲周幼讀詩書,並請眾多名師學武,「必盡其術而已」,「藝既成,威名震河朔」。董海川較董憲周年紀稍小,董海川與董憲周長時期形影不離,經常往來雄縣與文安之間,串學訪友於名武場,這對於董海川過早步入武林,同時對董海川以後創編八卦掌奠定了基礎。

董海川先師青年時,好田獵,喜交遊,身偉岸,臂長手大,氣力過人,精習各種拳械,少時即勇冠鄉里;成年後技益精湛。是以本就是一位武術高手,當時在鄉里習學的八番拳就很好,可以說董之八番拳,也是董海川先師歸納和創設八卦掌的來原之一。

清咸豐年間 董因事(一說避禍)南遊,足跡吳越,巴蜀,江皖。其間曾避亂江蘇、安徽一帶之山中,遇異人江西九華山畢澄霞丹士傳授其周天術。董受道家修鍊術及轉天尊修練法的啟示,吸收此法且結合武術攻防招術,創編成轉掌—八卦掌雛形。

董公並將轉圈法溶於武學中,形成擺扣步的習學訓練作用,且能使動作靈活,為武術注入新的血液,形成新的避正就斜,以斜打正的練法及打鬥技巧。

董公且能做到兼收並蓄,其後能將部分弟子好的功法和技藝;如史六的腿法,程廷華的摔法,尹福的羅漢拳等,匯入技法之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特色,豐富了八卦掌的內涵。

董海川練功完畢,並在山洞中打坐,即使閉著雙眼,他依然可感覺到清涼的風聲、午後的斜陽。董海川以八卦圖中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把八卦中這八個符號,作為行拳中的八個方位用於技擊。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物事。拳理部分累集董公授拳時的口授重點,再「以易理述拳理」,即先有拳術,再以易理說明。孫錫堃書中亦曾記載,「即成拳術,附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先著內義,此道遂益完備」。理術的相互成長,使八卦掌義,日漸趨於完備。

一門武學流派的光大和傳承,一要有完備的武術套路,還要有宣傳,要讓人知道,讓人信服,讓人想學。正是董公的超凡武功和神奇武技,征服了所有挑戰者,起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和效果。

董公同治四年赴京師,在肅親王府為散差,(一說為清宮宦官),時露英氣,一次在王府的慶壽活動中,因人群熱鬧擁擠,董要為肅親王上茶,董公一個提氣,輕靈躍起數尺之高,,落地無聲,露出他驚人的武功,親王大驚說:「你也會武功?好,那練練吧。」 董公便練起八卦掌,左旋右轉,輕靈自然,似行雲流水,又似滔滔江河。董公又一個提氣騰起一丈多高旋風而下,並表演「騰空八步」絕技,引起眾人齊聲喝彩。肅王大喜,遂任董師祖為王府武術總教師之職。

可原任王府總教師沙教頭懷恨在心,但又不露聲色。後於某日,沙教頭夫婦二人於夜間分別在董師祖住房的南北兩個窗戶外,用裝葯槍同時向閉目靜坐的董師祖射擊,二人均以為董師祖被打死了,但二人再細看時,不見了董師祖的身影,則慌忙逃跑了,董師祖也不追趕。此時董師祖功夫已達到出神入化境界。

董師祖做為一代武術大師,身懷驚人絕技,現再舉幾例說明之:

據香港版秦天壽主編《董海川與八卦掌》載:一些「平日所未聞未目睹者」不服,紛來較量,如尹福,程廷華,史計棟等少壯武豪,相繼敗於董海川手下,求為其弟子。又據「董海川碑銘」載:「十數武士圍攻,手到皆疲」,「更有劍戟專家,特與公賽,公赤手空拳,奪其械,踏其足,賽者皆靡」,又「嘗游塞外,令數人各持利器,環而擊之,先師四面迎拒,捷如旋風,觀者群雄無不稱為神勇」。

董海川雖然住在王府,但是還是好打抱不平,仗義扶危。有一次董師外出辦事,到了崇文門城牆城根處,被一群當地的的土匪劫住了,當時董師就聽說過,說城根兒有一幫子稱霸一方的惡勢力歹徒。董師就想會一會他們。董海川拿著他的雞爪陰陽鉞,是八卦掌獨門兵器,董大師厲聲地責問他們,這幫土匪說要你的腦袋。董大師很氣憤,罵道說你們滾開,那些惡霸土匪們想不到還有人要比他們更厲害,況且是他們一幫人。所以有兩個土匪拿著刀就向大師劈來。這時候董大師用他的雞爪陰陽鉞一掛一環就這麼兩下子,這兩個土匪就打敗了,別的土匪一看全傻眼了。他們後來仗著人多,一擁而上,想整個把大師圍在當中,刀槍都用上了,這時候董大師用的是串花打柳招式,頃刻之間就把這些土匪打得落花流水,狼狽而逃,就這樣危害一方,在城根挺有名的這一幫土匪惡霸就被董大師給除了。保了百姓平安,為民除了害。

董師祖威名遠揚,大約於進京次年,董始收徒傳藝。游其門者常數百人,請藝者自通顯士賈與達官貴人幾及千人,某日晚上,肅王府來了十餘人,董師祖高興地說:「今天我和你們捉迷藏吧!將燈熄滅,能摸到我的,回頭另外說一手。」眾徒皆說好。於是將燈熄滅了,大家在屋裡找呀、摸呀、你抓我、我扯你,很長時間也沒有摸到師父。將燈點亮時,發現董師祖兩個手指捏住房椽,身體懸空,引起眾人笑聲如雷。

又一天董師祖對眾徒說:「你們能用一根頭髮提一桶水嗎?」眾徒面面相覷,面露難色。董師祖說「叫你們看看。」便用一根頭髮將一桶水提起來,大家好奇,有的把頭髮揪下來實驗,誰都不行,董師祖說:「你們還得好好練呀!」

恭親王府有個太監叫齊三老爺,亦喜練武,功夫甚好,他和董師祖彼此聞名,未見過面。一天二人見面,齊三道:「你的功夫究竟有多大,妙在哪裡?」董師祖答道:「我也不知道。」齊三道:「這麼著,我出個主意,你盤腿坐在找個方凳上,在你頭上一尺高用繩子系住一塊磚,繩上束緊一支火香,火香燒斷繩子,磚掉下來砸不著你,算你功夫到家了。」董師祖答應後盤膝坐在凳子上。當火香燒斷繩子的一瞬間,磚往下砸來時,董師祖卻不見了,磚砸在凳子上。大家定睛看時,董師祖已站在齊三背後了。齊三伸出大拇指對董師祖說:「你算真可以。」

某年深秋,董師祖躺著午休,有一徒弟見狀,恐師父著涼,便用棉被輕輕蓋於師父身上,不想棉被蓋下時,董師祖卻不見了,此徒弟大驚,他回身找時,發現董師祖正坐在椅子上,慢慢對該徒弟說:「為什麼不講一聲,使我吃了一驚。」

光緒六年夏日連綿大雨,董師祖在炕上盤腿閉目靜坐,徒弟在旁伺候,此炕靠近牆壁,牆壁因年深日久,又經雨水浸泡,突然倒塌,徒弟急觀師父,突然不見了,再尋找,發現董師祖已坐在別處的椅子上,身上沒有一點灰塵,仍閉目靜坐。

由以上例子可知,董師祖功夫已練到超凡入聖的境界,不動之時,內中寂然空虛無一動,忽有不測之事,雖不見不聞而能覺而避之。在清咸豐至光緒年間,聞董師祖之名,慕其術而拜其為師、而習其技者有千餘人,其名較著者有:程廷華,梁振甫,史計棟,劉鳳春,張占魁,劉德寬,宋永祥,樊志勇,馬維琪,宋長榮等人,是八卦門中公認的、成就較大的、建樹較高的佼佼者。跟他學的門徒大多都是代藝投師,董公授藝,因材施教,各有不同。留其長處,匯入轉掌之中,形成各人各自的特色,豐富了八卦掌的內涵,形成八卦掌風格和要領相同的多流派武術體系。在八卦掌第二代傳人中自然出現了流派紛呈、不拘一格的現象。但在眾多流派中,流傳較廣、傳人較多、影響較大的主要有五大流派:尹派、程派、梁派、史派、張派。至今有諸多種派別廣為流傳,使八卦掌盛傳於世,終使八卦掌雄立於中華武林之中。準確的說董海川是為八卦掌的主要集大成者、傳播者和創始人。

董海川和楊露蟬當時都盛名京師。楊露禪和董海川經人說合,一日早晨兩人在天壇公園比武。兩人向前走著,楊露蟬向旁邊玩百靈鳥的人說:「請借我百靈鳥一用。」鳥的主人擔心鳥會飛掉。」楊露蟬說:「鳥飛掉我賠償你。」於是鳥的主人從籠中取出百靈鳥。楊露蟬把鳥放在其展開的手掌上,那鳥在楊露蟬手掌上百般振翅飛而不走。董海川說:「你讓那鳥飛走。」楊露蟬說:「鳥飛走了我得賠人家鳥。」董海川說:「鳥飛走了我賠。」於是楊露蟬手兒一振,那鳥像箭一樣直線上飛。說時遲那時快,董海種騰身而起伸手把那鳥抓了回來。楊、董兩人各顯了一手平分秋色。楊露蟬停了一會又說:「你八卦掌擺扣快,我太極靈。」董海川說:「你太極拳是球,我八卦掌是圈,你說是圈套球,還是球套圈?」說完,兩人哈哈一笑,意思是說太極拳和八卦掌都是一樣性質的拳藝,從此就有了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是一家的美好傳說。

關於董,楊說法,也有說董海川在肅親王府當散差時,起初較為低調,沒有顯露武功,一個偶然的機會才為人所知,一日太極拳名師楊露蟬奉召在肅親王府於府中拳師比武,連戰連勝,最後竟將一名拳師擲於園網之上。是時,董海川手托茶盤正由此經過,立即飛身上網救起拳師。董海川遂與楊露蟬相鬥,雙雄對峙,勝負難分。楊露蟬比武后感嘆,我與董先生比武只能比個平手,勝董很難,後兩人相慕結為好友,也是說促進了太極和八卦掌兩大門派的交流溝通。

八卦掌以《易》理悟拳理,強調動作的統一性,都要以走為母,以變為法。

其拳理指導下的掌勢:下順上逆中圓活的身架,呈上下互反的雙向螺旋狀(陰陽互反,陰陽互根,活脫脫的再現了八卦太極圖中的那對陰陽魚)。

八卦掌套路:有《定勢八掌,六十四掌》(八經卦,八八六十四卦)。勢法的運行方位:《圍圓走轉》(四正四隅)及軌跡《穿九官》(九宮八卦圖);

練功層次的要求《定、活、變》;(天、地、人)。

招法的運用:《對敵三法》(每卦三爻)。因人施教的教學,使習練者內外兼修,剛柔相濟,(陰陽和合)。至渾元一氣(太極)。

總體來看,以上等等皆合易經八卦之原則。 「八卦掌是從自然當中明悟出來的一種拳術」。換言之八卦掌是在易經八卦的原理指導下派生出的一種拳術,無非是多用掌法演練,故名曰:八卦掌。八卦掌起先稱為「轉掌」,又叫「磨門掌」,後稱「八卦掌」,八卦掌全稱「無極拳游身八卦連環掌」。簡稱八卦掌。「無極拳」是指八卦掌的轉掌功,以轉掌為基礎而練成無極先天之體。「游身」即不停地走轉。「八卦」就是一切遵循陰陽五行八卦之理〈八卦本身含有陰陽五行〉。「連環」就是在動的前提下變化不斷,「掌」即指該拳以掌為主要擊打手段,故名。

八卦掌從創編至今200餘年,問世雖晚,但它是中國武術史上最年輕最具生命力的武術奇葩。八卦掌雖是個年輕的武術流派,但它卻是個風格獨特的優秀著名的武術流派,其他門派在演練和實用上,基本以拳和直擊為主,而八卦掌在演練和實用上以掌式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八卦掌與其它拳法練法上還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如八卦掌之八反是指八卦掌的八種與外家拳完全相反的八種用法,即。

一反:進步先進前步,退步先退後步。

二反:入則直步,出則彎步,跨則橫步,回則倒步。

三反:人則五花八門,我則靜逸待勞。

四反:人則拳打腳踢,我則穿掌掩肘。

五反:人則使稍節,我則使稍先使根,梢是手,根是肩。

六反:人則用拳變拳,我則用直伸掌。

七反:人則回身才能對後,我則動步即按八方,外家拳只打六路,八卦掌打十方。十方為四正四隅和左顧右盼。

八反:人則挺身直進,我則掌到步隨。八卦掌步法是制人的戰術,八卦的腰是全身的主宰,功則先用肩,跟則先用步,動則先用腰。八卦掌之手法,根本源於腿而後連於手,主要在於腰。故八卦掌理論有「百練不如一走」之說。

八卦掌之八要則,即:撐、扣、提、頂、裹、松、垂、縮。

撐:是指腰要向後撐,使脊柱儘力拉直而使督脈暢通。

扣:是指兩肩向前扣,使胸內含而使任脈暢通。

提:是指提肛縮腎,使任督二脈由下部接通而使真氣由任脈下行入督脈。

頂:是指舌頂上齶,使任督二脈由上部接通而使真氣由督脈下行入任脈。

裹:是指肘臂內裹,背部拔緊,襠胯內裹,臀部繃緊而使勁不外泄。

松:是指全身關節放鬆,盡量不著力而自然舒展。

垂:是指肩往下垂,肘往下垂而接通上肢之氣,氣往下垂沉入丹田。

縮:是指全身雖然放鬆,但全身之勁力要儘力含縮而使全身成一個整體。

八卦掌創造起點頗高,是董先師在繼承中華傳統武術內家精華的基礎上,經過數十年的苦練、研磨,實踐體悟,提煉總結創編而成八卦掌風格獨特,它以掌代拳,足不停步,技擊中遵守相生相剋的原則,按陰陽易理變化,生生不息,避實就虛,以斜取正,以正擊斜,以巧制拙,以變應變,絕手妙藝盡在動變之中。行步如趟泥,邁步行如剪,勁力剛柔相濟,如浪之起伏,沉厚連綿。身如游龍,慢似行雲流水,迅如閃電奔雷,掌握合於陰陽五行變化的方法原則,從而使人們在技擊中,以小勝大,以巧打蠻,以少勝多,克敵制勝。

八卦掌以「易理」為拳理,以儒家「中庸」為度,以佛家「禪定」為本,以道家「陰陽變化」為法,以宇宙萬物返還生克規律作為指導,把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方法和道家導引吐納養生術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內外兼修、體用兼備、神行一致的內家拳術。實踐證明了八卦掌確有極高的養生價值,有極強的抗暴功效,又富有極好的開智效果和調節人體機理平衡之功能。

八卦掌的創生,使中國的內家拳從理論到實踐,從內含到外延,都與易理和八卦圖全面吻合,把中國武術內家拳推向一個別開生面的新階段,成為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喜愛、追求和神往的一門高深的技藝。它那獨特的練功方法對人體潛能的開發價值,也日益為人們所發現和重視,在體用實戰以及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方面都是其他拳種以及體育鍛鍊形式都不可替代的,從而使八卦掌成為中華武林中備受青睞的瑰寶。

董海川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享年約六十九歲,監歿昏惘,仰卧床上,兩手仍作換掌式,直至氣絕。董海川之墓原葬於北京東直門外小牛房村附近,其門人弟子於1982年5月將其墓遷葬於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內,有碑銘數幢環墓前後,為後世之人祭掃敬仰。後世編有多種崇尚董海川武功的傳奇故事及小說,其中中以武俠小說《雍正劍俠圖》,影響最廣。該書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給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淵源更染上了一層神奇色彩,令人神往。

願八卦掌這一神奇色彩的武學瑰寶,發揚光大,世代傳承,流芳百世,造福人類。 

 


推薦閱讀:

風水入門知識:八卦是什麼
真正的洛書來自先天八卦,你意想不到的洛書來歷之謎!
明年運勢轉吉的生肖!(八卦實例)
男女談性,誰更八卦?
八卦基礎

TAG: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