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皈依要什麼條件

  皈依要什麼條件

  共同前行中的很多觀念和理論,是為奠定我們實修的根基,是為進一步的修持所做的準備。事實上,以我們這樣的凡夫,從過去世到今生,在現世的每剎那中,不斷地在造作不同的罪業,想要能完全具足「暇滿人身」,並理解「壽命無常」、「輪迴之苦」、「因果業力」,還要有幸「依止善知識」,實在是極其不容易啊!要具足這些修行要件,必須從無始劫來,不斷累積眾多的福慧資糧,才有可能成熟這種福報。

  雖然人生是無常的,但每個人都很執著自己的身體和自我意識,總認為自己的生命是永恆的,很少人能真正接受生命是短暫的事實。每個人都認為別人所遭遇到的不幸,是因為運氣太差,或福報太薄的緣故。可是,無常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突然降臨在自己身上。面對無常,要有什麼心理準備呢?那就是平時要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之苦」、「因果不虛」的種種道理,根深蒂固地確切認知,深切反覆地思惟,由心中產生真正的出離心,就是很好的心理防禦措施。心中有了出離心,就會想修持佛法,努力精進以超脫輪迴,得到究竟的解脫。

  佛法所說的出離心,並不是要學佛的人捨棄世間所有的一切、拋家棄子、不顧父母、兒女、丈夫或妻子的生活,否定財富、事業的存在等等。出離心的真義,強調以放下心中的執著為主,在行、住、坐、卧中,依照佛陀的教導,如法去修行。對出離心,有了正確的認知和理論基礎之後,才可能成為學習佛法的根器。

  想要真正修習佛法,進入佛門之始,必須接受「皈依」。一般人想了解佛法時,會去聽聞很多高僧大德宣講佛教教義,接著,會有皈依的機緣。有些人在這過程中,不僅皈依了,還皈依過很多次;有的人看到別人皈依,也跟著去皈依,但是對皈依的意義還是模模糊糊的。

  身為一位佛教徒,基本上對皈依應當要有所了解。皈依不僅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的佛教儀式而已,尤其在金剛乘中,更將「皈依」當作親身實修的功課,作為禮敬諸佛和懺悔業障的行持方法。不共前行中所包含的「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修持法」、「供曼達」和「上師瑜伽」等加行,全部的基礎都建立在皈依上。

  ◎三種信心

  皈依,是進入一切正法之門,而皈依的基礎,就是信心。這種信心包括對正法所產生的清凈信、欲樂信以及勝解信三種。

  佛教徒常說:「我願意接受上師的保護,願意接受佛陀的保護,願意接受佛法的保護,願意接受僧眾的保護。」或是說「我願意皈依自性本體大壇城,願意皈依清凈的氣、脈、明點」等等,假設心中根本不明白或不相信皈依的對境,怎會有真正的皈依呢?又如何能得到三寶的保護呢?就像我們遇到危險急難時,會趕緊找警察來救助,假如我們根本就不相信警察的能力,不聽從他們的安排和引導,當然就得不到幫助。所以,在接受皈依之前,發出對上師和三寶虔誠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一.清凈信

  清凈信是三種信心中,第一個產生出來的。什麼是清凈信呢?比如一個原本沒有什麼信仰的人,當他走進一座雄偉莊嚴的大殿,或來到某一個法會場所,看到了慈眉善目的佛菩薩像、清凈肅穆的佛塔,或聽聞到僧眾念誦佛經的梵音時,感受到佛陀的偉大,以及佛法廣闊深厚的力量時,會覺得非常歡喜,甚至高興到毛髮聳立,想要流眼淚,因而由衷生起一種信心。別人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也說不出所以然。這種由清凈心引發的信心,就是清凈信。就好像很多人一想到觀世音菩薩,馬上被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所感動;一想到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時,也會為他偉大的願力而落淚一樣。這種虔誠的信心,就是一種清凈信。

  清凈信中所產生的歡喜心,就像一個小孩,很久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當他一見到媽媽時,心中自然流露出無可言喻的歡喜一樣。我們對佛菩薩的喜悅,也是從心中自然發出來的。產生歡喜心,也是具有佛緣的一種象徵。《禪定王經》中說,親近佛門時,有毛髮聳立、掉眼淚等等現象,表示這個人心中,已有成佛的種子。我們平時應當用清凈感恩的心,常常憶念佛菩薩,時時思惟上師和三寶無邊的慈悲和深廣的恩德,祈求他們的加持力,庇佑我們以及一切眾生。

  但是,有些人所生起的清凈信,只是短暫的,一時的;當他離開佛堂或寺廟之後,世俗的事情一攤開在眼前時,馬上就會忘記這些法喜。真正的清凈信必須要慢慢培養。

  二.欲樂信

  第二種信心是欲樂信。欲樂信是什麼呢?當我們進入佛門,產生了清凈信之後,經由很多法師、道友和金剛師兄弟,講解因果業報的關係,和六道輪迴的痛苦等等道理,我們聽聞以後,因為知道六道中惡趣的痛苦,會生起避免墮入三惡道之心;因為明白善趣的好處時,會生起想要精進修行,獲得福報的念頭。也就是說,因為明了作惡的惡果而生起斷除惡行之心;因為知道善法的福報和功德而生起行持善法之心。這種樂善去惡之心,就是欲樂信。有了欲樂信的人,對因果業報,深信不疑,樂善好施,遇到任何外緣,就知道如何舍取,知道如何約束自己。

  雖然生起欲樂信,是很難能可貴的,但因為欲樂信的心中,想要得到的,大多是人天美妙的福報,這是一種為了追求世間的幸福快樂而修行的心態,所以這也是一種短暫性的覺受。欲樂信在遇到挫折痛苦的時候,就很容易退失。所以說,雖然生起清凈信和欲樂信,十分難得,但還不夠究竟。

  如果我們時時憶念佛菩薩偉大的恩德,多想一想諸佛菩薩利益眾生的智慧與善巧,這樣就可以保有心中歡喜的清凈信,維持行善去惡的欲樂心;如果我們能將這兩種信心,長時間地存留在自己的心上,追隨佛菩薩和大成就者們的行誼,就不容易退轉了。

  三.勝解信

  清凈信和欲樂信是學佛修行中不可或缺的,我們將已發出的清凈信與欲樂信,在心相續中無間斷地思維醞釀,慢慢增長,不讓虔誠心在短暫間消失;在探究體悟佛法義理的同時,深信三寶的功德和加持,無論自己身處於痛苦或快樂中,是貧窮還是富有,身體是健康還是生病,甚至是生還是死,永遠將三寶當作是自己唯一依賴和希望的皈依處。這種深植心中,對三寶永久堅定不移,不因任何無常變化而改變的信心,就是勝解信。

  比方,有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很虔誠地去祈求菩薩,但是,結果不但沒有如願,甚至還受到很大的挫折,因此而懷疑三寶,認為佛菩薩沒有保佑他,對三寶的信心產生了動搖而退轉,轉而信仰其它的外道等等,這種受到現實外境影響,而動搖對三寶原來的虔誠心,就不是勝解信。充滿勝解信的人,深信三寶,把自己的一切都託付給三寶,所作的一切善行,目的不是為了得到現世的快樂,而是為了自己,乃至眾生,能出離輪迴,究竟解脫,為利益眾生,希望成就佛陀的果位。因此,不管在任何時候,發生任何事情,絕不會因為外在任何因素,產生絲毫負面的影響,左右自己對上師和三寶的信心。

  在三種信心中,勝解信是最虔誠、最殊勝的。因為勝解信是在根本上明白佛法義理,體悟本性之後而生起的堅固信仰。誰能發出永遠不退轉的虔誠心,必定會得到三寶的加持。

  關於皈依

  什麼足真正的皈依?

  大家從皈依開始,受戒、念佛、持戒等等,其實都是行的部分。無論在家的居士,還是出家的法師,如何建立一種對佛法真正的信心,在行持方面真正能夠用得上功夫,並保持這種信心不退失?我們知道,整個佛教是以佛法僧三寶來體現的。所謂佛寶,是由各種各樣的佛像,大的、小的、木雕的、泥塑的、銅鑄的等等來體現;法寶是指經典,藏經閣上供奉的大藏經以及各種各樣出版流通的經典;僧寶,是指受過比丘、比丘屁戒的出家眾。

  皈依三寶不僅是對居士而言,叫出家眾也同樣要皈依三寶。皈是回歸,依是依靠,我們只有依靠三寶,在佛法的行持上才有力量的源泉。對佛寶和法寶往往沒有多大的爭議,對僧寶很多人在認識上就不是很明了,甚至有偏差和錯誤。其實皈依僧完是皈依十方法界一切凡夫僧、賢聖僧,而不僅僅是指為你舉行皈依儀式的某位法師。皈依儀式是表示,某某法師代表僧團承認你是佛教徒,做一個證明而己。現在還有皈依證,其實是一種憑證,為什麼要憑證?是怕皈依的人多了忘記掉,所以發一個憑證給你。這只是外在的皈依,最主要是內在的心有沒有皈依,這一點很重要。拿到皈依證並不等於你皈依了,正如拿到戒牒並不等於你得到戒體了,你內心裡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寶,有證沒證都是一樣的。

  在現實牛活當中,有不少人皈依以後,他就忘記了僧寶,忘記了僧寶就會漸漸忘記丁佛法,忘記了佛法就會忘記佛教。也就是說如果內心中沒有完整的僧寶概念,就等於內心中沒有完整的佛教概念。如果這樣,你是不是一個佛教徒就很令人懷疑。比如說你在自已的家裡,你對自己家庭里所發生的事情從來不管、從來不關心,那麼請問你還是不是這個家庭里的成員?佛教徒也是如此,好多人學佛時間越長,信心越退失,原因就在這裡。他的內心對佛法的完整概念已經模糊,甚至喪失掉了。

  如何在自已的內心培養出對住持三寶裡面「僧寶」。的信心力量,這一步非常重要。用通俗的話來講,我們應該找某一位法師認認真真、實實在布地學習佛法。你必須從這一步開始,否則的話你可能在各個地方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看不慣的現象,這佯在你內心當中三寶的形象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受到破壞,你對三寶的信心就建立不起來,所以,建立一個完整的三寶概念非常重要,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力量源泉。

  在社會上,工人也好、農民也好、醫生也好,各行各業想要有成就的話,郁必須要有老師做引導,更何況我們出離生死這樣一件大事、更需要老帥,需要善知識,需要憎寶。世上雖然也有自學成才的,們他如果遇到問題,一樣還要去請教老師,況且向學成才的人畢競是非常少的,你看世上拿碩士、拿博士的,都要經過小學、中學、大學,都必須經過這樣的次第;在小學、中學、大學,都需要老師幫助我們,以使自已成就。我們佛教徒也是如此,需要很多的老師來幫助我們,用他們學佛多年的經驗、方法來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學得到正信的佛法,真正地斷煩惱、了生死。

  既然需要苦知識來引導我們,我們就要鑒別自己最需要的善知識。比方講你比門走到一個地方迷路了,你要問路,就必須去問一個熟悉這條道路的人,走下去才不會錯。問路須問明白人,我們學習佛法也如此,必須問確實明白這種道理的人,這是很重要的。

  知道了善知識的重要性,我們還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是你自己,第二個方面是與善知識,就是與老師的關係。

  自己這方面是最關鍵的因素。我們都知道要發心學佛,要修行,要成佛,怎麼做才正確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發心。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求覺悟的心,覺悟就是智慧,一個覺悟的人無論何時何地,他所做的事、所說的活都能夠符合佛教的標準,都能為大眾所接受。我們沒有覺悟,說的話、做的事不但有局限性,有時甚至會是錯誤的,這樣當然不能得到別人的接受。為什麼會錯呢?就因為你有煩惱。

  我們剛剛談到覺悟,你會說我難道沒有覺悟嗎?能不能講我沒有覺悟?這是個問題。我們怎麼覺呢?大部份人所有的,是知覺和感覺。知覺和感覺不一樣,知覺就是我知道了某某人、某某事,然後覺得怎麼樣怎麼樣,這叫知覺;感覺是憑你感性的認識,然後你認為如何如何。我們現在僅僅停留在知覺和感覺的基礎上,知覺和感覺的底線還是貪瞋痴煩惱,還是以根本無明作為底線。如果對我好的、對我有利的,就覺得這位法師不錯,那你的心底還是以煩惱為根本。如果你真正覺悟,你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就會為了大家,為了維護整個佛教的利益與形象。區別就在這裡。

  所以要能夠覺察,我們發心學佛是為自己,還是為了一切眾生,根本就在這裡。如果是為了自己,那還是貪瞋痴;如果是為了一切眾生,那才是真正發心學佛。比如說有些同學喜歡打坐,他說打坐身心可以避免很多的躁動,很舒服。如果你每天對這個境界很貪戀,貪戀打坐舒服的那種感受,這依然還是一種貪心。同樣,如果我們非常喜歡做一件事,一直地做,也很可能會引起貪心。比如寫宇、畫畫、看書,甚至拜佛念佛,時間一長也會變成一種習慣,習慣以後,就會認為我每天如果沒有念這麼多的經,如果沒有念這麼多的佛,就不會成佛。

  我們要斷煩惱、要成佛,不在於你念多少句佛號,或念多少部經典,關鍵的是你用不用心。所以,不是說念得越多越好,也不能說一定要怎樣才叫做 「修行」,如果沒有智慧做引導,就會變成執著,修行出現偏差的大都是過於執著的人。不管做什麼事,如果不是用智慧做引導,那麼你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以貪瞋痴與無明煩惱為根本的。這方面我們要認真去講究,這一步能做好的話,你一天當中,行、住、坐、卧、衣、食、住、行才能保持正念分明,能夠保證用不斷的佛號聲降伏我們內心深處的根本煩惱。

  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種形式,更不是一種束縛。心向佛法意味著什麼?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皈依和修行?希阿榮博上師就這些問題作了如下開示。

  我是在一塊被佛法浸潤的土地上出生、長大的。和我一樣,在那塊土地上生活的絕大多數人,對佛法都有著堅定的信仰。我們不希求今生的安逸,也不希求來世的享受。佛法沒有減少我們的顛沛流離,甚至沒有讓我們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越、更有保障,因為眾生平等,皆具佛性。那麼佛法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使我們縱然一無所有、四處為家,內心依舊富足、安詳?

  佛陀關於無常和因果的開示給了我們無限的勇氣和希望,哪怕最貧窮的、目不識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並能無懼地接受無常。看看現代社會,人們一切的苦惱、掙扎都源自對無常的恐懼,忙忙碌碌無非為逃避無常。非常有意思,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一輩子逃亡。

  人們逃避無常是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所處的真實狀況。首先他們認為無常只是人生的一種際遇,像逆境,只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就可以規避。他們很努力地嘗試不同的方法,希望得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然後才能安心生活。可是,他們極力排斥的恰是生活本身,除了變化,生活中還有什麼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謝。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無一不在變化之中。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與它終生相處。其次,人們認為變化會帶來痛苦,如果一切都恆常不變就不會有痛苦。其實無常不好也不壞,它既意味著有得就有失,有盈就有缺,有聚就有散,也意味著有失就有得,有缺就有盈,有散就有聚。開心還是傷心,全看你的立場和態度,與無常並沒有必然關係。無常粉碎了我們對安全感、確定性的幻想,本以為牢不可破的觀念、思想會改變,本以為相伴終身的人不是生離就是死別,健康的身體會突然被疾病打垮,一帆風順的事業會轉眼間破產。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腳下隨時可能踩空時,便本能地想抓住什麼。這就是執著的由來。由於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會痛苦。造成痛苦的並非無常,而是執著。逃避無常不僅是徒勞的,也是沒有必要的。


推薦閱讀:

【深度解析】186永居簽證申請條件
具備這8個條件做演員你才合格!
做情人的幾大條件
讓男人無條件靠上來的「好女人」4???

TAG:皈依 | 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