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的定義: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點為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或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謝紊亂為主,包括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一種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特點為持續的高血糖狀態、尿糖陽性和糖耐量減低。癥狀典型者具有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等「三多一少」的症候群。
二、以下幾種情況時應警惕糖尿病
無明顯誘因出現口乾、飲水量增加、尿量增加、夜尿增多;
容易飢餓,飯量增加,但日漸消瘦、體重下降;
肥胖者;食慾較前明顯增加,或出現午餐前低血糖表現;
反覆出現皮膚膿皰及下肢潰瘍,不易治癒;傷口不易癒合;肺結核病情不易控制者;
婦女有巨大胎兒娩出史(新生兒體重超過4kg),反覆流產或死胎等異常生產史;
年輕人患有白內障或牙周炎、甚至牙齒鬆動脫落者;
反覆發生腎盂腎炎及尿路感染,不易治癒者;
婦女有頑固性外陰搔癢;局部皮膚搔癢
對於40歲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應定期做健康體檢,常規查空腹及餐後2小時的血、尿糖。
三、化驗檢查: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尿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
果糖胺(FA)、
24小時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四、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清晨空腹,空腹定義為禁食8~14h;3天以上正常飲食(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150g);
不限制體力活動;試驗期間病人應保持坐位,不得吸煙;
將75g葡萄糖溶於250-300ml水中,5分鐘內飲完,服糖前和服糖後2h取靜脈血測血糖值。(或口服50%葡萄糖150ml加100-150ml水)
五、糖尿病診斷標準(WHO 1998)
(每種檢查必須重複一次以確診)
典型的糖尿病癥狀 + 隨機血漿葡萄糖濃度 ≥200mg/dL (11.1mmol/L) 或空腹血漿葡萄糖 (FPG)≥126mg/dL (7.0mmol/L)
或OGTT2小時血漿葡萄糖≥200mg/dL (11.1mmol/L)
糖耐量減退(IGT)&空腹血糖異常(IFG)
IGT——OGTT2h血糖≥7.8mmol/l但 <11.1mmol/l的情況;
IFG ——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的情況。
IGT和IFG是介於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間的一個代謝階段,是將來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六、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併發症的分類
大血管併發症:主要累及大、中動脈,如主動脈、大腦動脈、腎動脈、下肢動脈等;
以心腦血管病最常見;特點:發病年齡早,病變更廣泛和嚴重。
微血管併發症
糖尿病腎病:通常見於病史10年以上者,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史10年以上者多見,青春期以前較少發生。
糖尿病神經病變
七、糖尿病的治療
1、治療目的:
糾正代謝異常,消除癥狀,防止急、慢性併發症,防止長期高血糖引起的胰島b細胞損傷, 恢復正常體重及體力, 維持正常社會活動
2、糖尿病治療總策略
強調早期、長期、綜合、個體化的原則
3、糖尿病的宣教
糖尿病是終身病,應堅持治療,勿輕信某些「根治糖尿病」的偏方而貽誤治療。
學會自行監測血糖、尿糖,學會胰島素的注射技術及口服降糖葯的一般特點。
預防併發症,學會保護自己。解除思想顧慮,提高生活質量。
4、飲食治療
如何制定糖尿病飲食治療的方案
1)、計算每日總熱卡
2)、計算三大營養物質含量
3)、按1/3、1/3、1/3; 或1/5、2/5、2/5分配於3餐
或1/7、2/7、2/7、2/7分配於4餐
△ 飲食治療原則
低脂、低鹽、適量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增加纖維素。 定時定量
營養物質供給
△ 營養比例: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30%,蛋白質每日0.8~1.2g/kg理想體重。
(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限制在低於0.8-1.0 g/ kg.bw之內,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限制在低於0.8g/kg.bw。腎功能不全者應小於0.6 g/kg.bw)
提倡食用綠色蔬菜,粗糧,每日食用纖維素40g以上,限酒,限鹽(每日6g以下)。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糖尿病的良好控制離不開它。
△ 水果的食用
在血糖允許的情況下,進食含糖量少,含糖分在10%以下的,富含果膠、能改變胰島素分泌量、含纖維素多,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且新鮮的水果。如:楊梅、葡萄、梨、西瓜、桃子、批把 、檸檬、桑椹、番石榴、楊桃、菠蘿、柚子、獼猴桃、李子等。
含糖10%-20%的水果如: 蘋果、甜橙、柑桔、香蕉、柿子、荔枝
對含糖高於20%以上的水果如:大棗、龍眼、甘蔗、榴槤、無花果、葡萄乾等最好不吃。以免吃後會引起血糖升高,而加重胰腺負擔,不利於治療。
每天吃水果不能超過150克.最好分次進食,並需與主食交換。即:吃200—250克 (每份)水果減掉主食25克。
5、運動治療
△ 運動治療的原則----適量、經常性和個體化(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 運動治療的目的----加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和體能感覺,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壓和血脂。改善血糖的控制並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
△ 運動治療可能的危險
劇烈運動可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梗或心律失常;有增殖型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有發生玻璃體積血的可能性;有神經病變的患者有發生下肢(特別是足部)外傷的危險性。-------所有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之前均應做相應的檢查。
△ 運動與血糖變化
如血糖小於15mmol/l,低到中等強度的運動可在運動中和運動後降低血糖的水平,增加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調葯(胰島素及促泌劑)或進食碳水化合物。
高強度的運動可在運動中和運動後的一段時間內增高血糖的水平並有可能造成持續性的高血糖,在1型糖尿病患者或運動前血糖已明顯增高的患者,高強度的運動還可誘發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應在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後運動
運動的時間最好在餐後1-1.5小時開始,
酒精可加重運動後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
△ 生理學研究表明: 運動開始的5-10分鐘,達不到降血糖的目的.運動時間20-30分鐘,降血糖的作用最佳; 運動時間超過40分鐘,雖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可能會加重病情.
糖尿病病人如何衡量運動量是否合 適?
在運動結束後立即數脈搏,心率保持在(220-年齡)*(60%~85%)的範圍內 ------ 合適的運動量。如60歲,則為160* (60%~85%)=96~136 (次/分)
6、藥物治療:
口服降糖葯:包括5大類---磺脲類、非磺脲類促泌劑、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噻唑烷二酮類
△ 磺脲類
常用藥物:二代: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齊特、格列本脲;三代:格列美脲
磺脲類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糖(最常見的為格列苯脲)
△ 非磺脲類促泌劑---瑞格列奈
代表藥物:諾和龍、孚來迪
副作用:偶見低血糖反應,肝功損害及過敏性皮疹
△ 雙胍類
常用藥物:二甲雙胍(降糖片、格華止、迪化糖錠、 美迪康、Metfomin)。
苯乙雙胍(降糖 靈、 phenformin) 現已漸淘汰
首選:肥胖的2型糖尿病。
禁忌:肝腎功能不全、慢性缺氧、心力衰竭者,否則可能出現乳酸性酸中毒。
雙胍類藥物不良反應:常見有消化道反應, 噁心、嘔吐、腹脹、腹瀉,乳酸性酸中毒 多發於老年人,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尤要注意
△ α-葡萄糖苷酶抑製劑
適應症:餐後高血糖
服用方法:進食第一口飯時服用。
副作用:胃腸道反應。
注意:服用該葯發生低血糖反應時,應直接給予葡萄糖,而不是其它碳水化合物。
△ 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增敏劑,能降低胰島素抵抗
△
副作用:頭痛、乏力、腹瀉,磺脲類及胰島素合用,可出現低血糖。
部分患者的體重增加,可加重水腫,可增加心臟負荷
△ 口服藥物的聯合應用
單一藥物治療療效逐年減退,長期效果差;發揮各種藥物不同的優勢,全面進行血糖控制,但同類藥物不能一起使用
△ 聯合治療的目的
改善糖代謝,長期良好的血糖控制,保護 b 細胞功能,延緩其衰竭,減輕胰島素抵抗,延緩、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和死亡,減少不良反應
八、糖尿病的治療目標
空腹血糖<6.1mmol/L, 餐後血糖< 7.8 mmol/L
老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標:
空腹血糖<7.8mmol/L, 餐後血糖< 11.1 mmol/L,(8-10 mmol/L更佳)
同時注意降壓和調脂
糖尿病食譜制定的方法
糖尿病食譜制定的方法根據糖尿病患者體型、年齡、工作性質及勞動強度,是否合併消耗性疾病等來調節飲食的總熱量,營養素分配和進食次數等保持其營養平衡;並幫助病人了解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和如何控制飲食。具體方法如下:
(一)糖尿病患者的熱量標準 1.以現在體重與目標體重(即理想體重)相配合來調整飲食熱量。糖尿病患者所需 例如:在休息或輕度勞動的狀態下,每日所需的熱量為每公斤體重25~30千卡左右,病人的標準體重是70公斤[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105,那麼他每日所需熱量約2000千卡。 2.合理分配營養成分,保持營養平衡。 在上述熱量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應佔55%,即1100千卡。每克碳水化合物有4千卡熱量,故每日可吃275克。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通常是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故每日食物中應有70克蛋白質,每克蛋白質的熱量為4千卡,70克就有280千卡。剩下來的熱量應是:2000-(1100+280)=620千卡,此熱量由脂肪供應,每一克脂肪有9千卡,故約為69克脂肪。 (二)簡易計演算法 實際上,縱使醫生本人是糖尿病病人,他也不會計算得那麼精細的。通常以70公斤左右的人計算,早上可飲一杯牛奶(約200毫升),吃一個雞蛋,和一塊約50克重的饅頭或麵包。中午吃100克(2兩)大米,約燒成一平飯碗的飯。或相應的麵食。蔬菜約250克,瘦肉約100克,晚餐的份量和午餐相同。下午可吃一個蘋果或其它的100克水果。這就可符合控制飲食的要求了。 (三)食品交換法 食品交換法將各種熱量相等的食品列舉在一起,可以互相交換選擇食用。例如:不想吃米飯時,可以改吃麵條;不吃麵條的話,也可以吃饅頭。食量大的可摻入適量粗糧。在食品交換法中使用"單位"換算,即以食品中80卡的熱量為一單位。例如米25克(半兩,約一小碗飯),等於80卡的熱量,所以攝食25克米,稱為一單位。常用食品一個單位重量及估量見表1。 表1等值食品交換表(克) 蔬菜類: 甲種:任意選用,營養素含量少,可忽略不計。 青菜、雞毛菜、小白菜、大白菜、芹菜、菠菜、捲心菜、生菜、苗香菜、韭菜、馬蘭頭、太古菜、黃芽菜、空心菜、金針菜、龍鬚菜、蓬蒿菜、雪裡蕻、油菜、甘藍菜、萵筍、小豌豆苗、紫菜苔、西紅柿、冬瓜、黃瓜、菜瓜、青椒、茄子、小紅蘿蔔、茭白、夜開花、苦瓜、荔瓜、濱瓜等。 乙種:1個單位約為100~300克。 黃豆芽、綠豆芽、胡蘿蔔、青蘿蔔、洋蔥、紅柿椒、青蒜、春筍、冬筍、芸扁豆、架扁豆、紅豆角等。 上述六類食品的營養成分,除主食(谷薯類)和水果類,瘦肉類和豆乳類間有相似之處外,其餘各類食品營養成分的含量,質量和數量都有差別,即使是同類食品其營養成分亦不完全相同,因此必須注意食物品種的多樣化,否則容易引起營養失調而加重糖尿病病情或並發其他疾病。 (四)查表選擇食品 糖尿病患者計算出全日總熱量後,可查表找出各類食品所需份數,根據等值交換表靈活選擇食品。(見表2) 表2糖尿病不同食品熱量交換常用量表 如上述70公斤患者全日需熱量2000千卡,查表2需25個總交換單位. 參考食譜如表3. 表3 參考食譜 等值食品交換表可結合患者飲食習慣略作調整,主食與水果類,瘦肉類與豆乳類之間可按單位相互交換,其他各類之間不宜交換,變動太大會引起營養不平衡. (五)飲食中注意事項 1. 儘可能定時定量進食,應按照規定之量,不宜相差太大。吃飯時間應盡量固定,而且要和注射胰島素、口服降糖葯的時間配合好。 2. 日常應多食一些新鮮粗纖維的食物如粗糧、麥片、豆類、蔬菜等,以減慢食物的吸收,延緩血糖的升高,同時又能降低膽固醇,通利大便。 3. 食物宜清淡,不要吃油炸、肥膩、太咸或鹽腌食品。 4. 兒童、青少年及孕婦的糖尿病,以及消瘦、有消耗性疾病、感染及外科手術時,飲食控制從寬;反之,2型尤其是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胰島素血症的糖尿病病人飲食控制要從嚴。 5. 糖尿病患者千萬不可限制飲水,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正在減肥的病人應保證水分的供應。 6. 市售的某些糖尿病食品,如餅乾、奶粉、麵條等,購買時注意食品成分,並相應列入飲食計劃。這類食品不是藥物,不可常吃、多吃。 糖尿病人的飲食調節包括哪些內容? ①確定每日熱量需要總量,根據需要指定食譜。 ②平衡飲食,以獲得足夠的營養。 ③進餐定時、定量,不要隨意不吃或少吃,更不能多吃。 ④每餐都應進食主食。 ⑤少吃肥膩高糖食品(如肥肉、油炸食品、糖果等)。 ⑥多吃粗糧、蔬菜。 ⑦烹調以清淡為主,避免太多調味品。 糖尿病人的食譜如何確定? ◆確定糖尿病人食譜,首先應根據病人身高、體重、勞動強度等算好每日所需總熱量。 每日需要的總熱量=標準體重×每公斤體重所需熱量 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0]×0.9(男性) 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0]×0.85(女性) 每公斤所需熱量根據勞動強度分為: ①休息狀態:83.7-104.1KJ ②輕體力勞動:104.1-125.5KJ ③中等體力勞動: 125.5-146.4KJ ④重體力勞動:167.7-187.7KJ 例:一位休息狀態的女性身高160厘米,體重70公斤。 每日所需總熱量=(160-100)×0.85×104.1=5309KJ ◆將一日所需總熱量按三餐進行分配,一日三餐熱量分配的比例1/5、2/5、2/5,該女性患者三餐熱量分別為:1062KJ、2123KJ、2123KJ ◆將食譜內的每一項換算成熱量,以確定是否合理。 糖尿病患者應多食食用表中所列食品,在食品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升血糖較慢且較少者,如熟土豆比米飯升高血糖明顯,那就應少吃土豆。粗糧、細糧應搭配起來吃。粗糧含纖維素多,糖吸收慢,有利於餐後血糖控制,但糖尿病是終身疾病,長期吃粗糧也會影響生活質量。一日三餐,應和正常人一樣多樣化。總之,只要實現合理調配,病人即可以吃得好也可以吃得飽。 糖尿病人節假日如何用餐? 糖尿病人節假日用餐應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①平時如果一直服藥,節假日千萬不能漏服。藥量可以比平時稍多一些,如果能經常檢測餐後血糖,則更好。 ②吃飯定時、定量,盡量保持正常規律。 ③赴宴不宜過頻,以減輕胰島素負擔。 ④飲食以七分飽為宜。 ⑤避免油膩及糖分多的食品。 ⑥多吃蒸燜食品和新鮮蔬菜,口味宜清淡。 ⑦營養攝入要均衡,不能不吃主食。 ⑧餐後可適當吃水果,但一定要適量。 不同體型成人糖尿病日需總熱量( kJ/kg)
註:△是指少於正常體重≥20%;▲是指超過正常體重≥20%; ①對於孕婦、哺乳期婦女、營養不良及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10~20%; ②兒童需要的熱量可按下述方法進行計算:1歲以內,每日每千克體重418.5kJ(100lcal),以後每增加3歲,每日每千克體重減少41.8kJ(10kcal); ③老年糖尿病日需總熱量參照成人約減少20~30%; ④標準體重計算方法: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0]×0.9(男性) 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0]×0.85(女性) 糖尿病病人飲食禁忌 1、糖尿病病人忌飲酒 酒類每克中含14.64千焦(3.5千卡)熱量,為高熱量食物,有消耗體內熱量的作用。過量的酒類可以發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謝紊亂,使肝臟負擔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飲酒時,進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飲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減少,出現低血糖癥狀。因此,重症糖尿病合併肝膽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的患者,要嚴禁飲酒。 2、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機體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過多的水果。為預防低血糖的發生,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於兩頓飯之間或運動後食用少量水果,但應注意血糖和尿糖的變化。如果吃水果後尿糖增加,則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以免出現血糖過高。如果病人平素就喜食水果,並且病情也比較穩定時,可吃少量水果,但須減少主食的量。一般方法是,每天吃200克水果,如梨、蘋果、桃等,可減主食25克。總之, 糖尿病病人最好少吃水果,特別是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柿子、橘子等,最好不吃。 3、糖尿病病人不能用不吃主食來控制血糖 有些人認為,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重要的是飲食治療,而飲食治療是以控制主食攝入量來達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這種想法,是不夠正確的。 因為葡萄糖是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若不吃主食或進食過少,葡萄糖來源缺乏,身體就必然要動用脂肪,脂肪在體內分解生成脂肪酸,並在體內燃燒後釋放出能量。由於脂肪酸產生過多,常伴有酮體生成,經腎臟排泄可出現酮尿。因此,無論是正常人或是糖尿病病人,每日主食不能少於150克,即碳水化合物進量不能低於150克,否則容易出現酮尿。 此外,不吃主食也可以出現高血糖。由於體內需要熱量,在飢餓狀態下,需動用蛋白質、脂肪,使之轉化為葡萄糖,以補充血糖的不足。長此下去,病人可出現形體消瘦,抵抗力減弱很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 4、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鹽 對於糖尿病的認識,醫生們通常是把限制飲食,特別是限制進食含糖高的食品,作為重要的防治方法來指導患者。但是,對限制鹽的攝入量則很少引起注意。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過多的鹽,具有增強澱粉酶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和促進小腸吸收遊離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濃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鹽。 飲食療法的常見誤區 糖尿病患者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減少因為對糖尿病無知而付出的慘重代價。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教育現狀是非常落後的,有許多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許多年之後,仍然對疾病一無所知。許多人不知道怎樣檢查、怎樣正確處理自己的糖尿病。另外,目前社會上仍經常可以見到巫醫假藥的欺騙宣傳,常常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誤入歧途。這些都說明健康的糖尿病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下面就幾個患者最常見而且危害最大的錯誤認識做簡單闡述。 1、"因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現,病友們常有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患糖尿病後應該控制喝水,這是大錯特錯的。喝水多是體內缺水的表現,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患糖尿病後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療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更加嚴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是非常危險的。 * 喝水有利於體內代謝毒物的排泄。 * 喝水有預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 * 酮症酸中毒時更應大量引水。 * 喝水可改善血液循環,對老年患者可預防腦血栓的發生。 * 嚴重腎功能障礙,尿少、水腫時,要適當控制引水。 2、"中醫中藥根治糖尿病!" 醫學界目前還沒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醫同樣如此。祖國醫學博大精深,中藥藥性複雜,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尚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比較共同的認識是:中醫、中藥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們如果盲信自稱能根治糖尿病的"中醫",而終止現行的正常治療,其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 3、"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有一定糖尿病飲食治療知識的病友都應該知道:飲食治療的目的在於控制總熱量和均衡飲食,而並不在於專門吃所謂的"糖尿病食品"。其實糖尿病食品中的營養成分與普通食物沒有什麼不同。病友們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而認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沒有問題,這是很危險的。 4、"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科學家研究認為水果中的果糖、果膠在代謝過程中不需要胰島素,並有延緩葡萄糖在小腸內的吸收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實際上,吃了水果會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病人吃水果時應該注意: ①血糖還未得到適當控制的患者最好不要吃。如果空腹血糖在7.8mmol/L(140mg/dl)、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0mmol/L(180mg/dl)、糖化血紅蛋白在7.5%以下時,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適量吃些水果。 ②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兩次正餐中間或睡前,這樣可以避免一次性過多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減少胰島負擔。一般不提倡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③還有兩種可供選擇:一是正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每當吃了較多的水果時就增加4個單位的胰島素注射量,二是每吃一份水果(如梨200克、桃250克、桔子200克、柿子240克、鮮荔枝200克、蘋果200克、李子200克、葡萄200克、鮮棗100克),應在飲食里減少碳水化合物類20克及蛋白質1克。 5、"血糖可以用不吃主食來控制。" 三大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別應提供人體一天總熱量的15%~25%、25%~30%、50%~60%。可見,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而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主食。若長期不吃主食或進食過少,碳水化合物來源缺乏,不僅沒有足夠的精力應對一天的事務,而且易出現低血糖反應,這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而且,由於身體必然要動用脂肪,在體內分解成脂肪酸,並釋放出能。若脂肪酸生成過多,常伴有酮體生成,經腎臟排泄可出現酮尿。 因此,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一般不少於150克(根據個體情況有所不同),即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低於150克,否則,容易出現酮尿。長此下去,病人可出現體形消瘦、抵抗力減弱,很容易出現各種糖尿病併發症。 所以,用不吃主食的方法來控制血糖恐怕得不償失。控制糖尿病應採取飲食、運動、藥物綜合療法。 6、"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只需要降糖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