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米類食物相生相剋(替父母收藏轉發)

小米

【營養成分】別名粟米、穀子,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鈣、磷、鐵、纖維等。

【主要功效】滋陰養血,益氣補虛,清熱解渴,健脾和胃,對消化不良和口角生瘡有治療作用。

【選購宜忌】宜選購米粒大小、顏色均勻,顆粒飽滿,乳白色、黃色或金黃色,有光澤,碎米少,無蟲、雜質,味清香的;不宜選購用手捻易成粉狀,碎米多,微有霉變味的。

【食用宜忌】淘米時不要用手搓,不要長時間浸泡或用熱水淘米;煮粥時忌在小米粥中放鹼;宜用熱水煮飯。

【適宜人群】適宜老人、脾胃虛弱、精血受損、食欲不振等患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小米性涼,畏寒嘔吐、腎陽虛和小便清長者不宜食用;小米含有豐富的糖類,糖尿病患者不宜大量食用;小米應與其他食物搭配,作為婦女產後主食。

【相宜食物】

小米+黃豆:小米和黃豆中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維生素,二者搭配磨漿製成粥,可以健脾和胃。

小米+綠豆:綠豆中賴氨酸含量較高,小米中色氨酸、亮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高,二者搭配,營養成分互補,且口感好。

小米+葛粉:兩者同食對胃熱煩渴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小米+洋蔥:兩者搭配,有生津止渴、降脂降糖等功效。

小米+龍眼:二者熬粥食用,可養心安神,益氣補血。

小米+苦瓜:小米與苦瓜同食,可清熱解暑。

小米還可與紅豆、紅棗、玉米、紫米等搭配煮粥食用。

【相剋食物】

小米+杏仁:同食可使人嘔吐。

【相剋藥物】

小米+苦杏仁:二者相剋,不宜同食。

大米

【營養成分】又名稻米、粳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多種營養物質。

【主要功效】健脾和胃,益氣養陰,益精強志,生津潤燥,止瀉除煩。

【選購宜忌】宜選購顆粒整齊,有光澤,無米蟲、沙粒,米灰、碎米極少,較乾燥,無霉變味的。

【食用宜忌】不宜淘洗次數過多,否則會降低其營養價值;煮飯時先將水煮沸後再放米,可以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忌在煮米粥時加鹼,鹼會破壞大米中的維生素;多食鍋底的形成鍋巴易致癌和鉛中毒;霉變或未熟透的米飯對腸胃有害,長期食用會致癌。

【適宜人群】大米性平,適宜脾胃虛弱、營養不良、病後體弱或有煩熱口渴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大米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大米煮食偏寒,多食可助濕生痰,故痰多者不宜食用。

【相宜食物】

大米+綠豆:綠豆中富含蛋白質、澱粉、無機鹽,與大米煮粥食用,能清熱解暑,潤喉止渴,解毒利尿。

大米+赤小豆+玉米粉:三者搭配食用,可減肥。

大米+松子仁+枸杞子+蓮子:四者搭配煮粥,能潤肺清腸、提高免疫力、降血壓、抗衰老,常食有益身體健康。

大米+銀耳+蓮子:三者煮粥,有助於消化,可減少脂肪吸收,還可美容養顏。

大米+瘦肉+香芋:三者混合食用,有消腫止痛、去火化痰的功效。

大米+蓮藕:可健脾開胃、止瀉,適用於脾胃氣虛、食欲不振、熱病乾燥等症。

大米+黑芝麻:二者煮粥食用,可補益肝腎,滋養五臟,防衰老。

大米+烏雞:烏雞肉有滋陰、養腎、益氣的滋補功效,與大米搭配,可益氣補虛,止瀉除煩,益精強志。

大米+菠菜:菠菜有滋陰潤燥、養血止血、健胃通腸的功效,與大米搭配食用,對痔瘡、便秘、貧血有很好的療效

大米+黃瓜:黃瓜有利尿除濕、降脂美容的功效,與大米搭配,可清熱解毒、活血通絡。

大米+梨:二者搭配煮食,可清肺化痰,利咽清熱。

小麥粉、蕎麥、大豆、蘿蔔、鹿膠等也可與大米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大米湯+牛奶:同食會導致維生素A缺乏,長期下去會發育緩慢,易得夜盲症。

大米+蜂蜜:同食易致胃痛。

大米與馬肉、蒼耳相剋,同食會致心痛。

【相剋藥物】

大米+糖皮質激素:大米中的含糖量較高,與糖皮質激素同食會使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易誘發糖尿病。

大米+四環素類藥物:大米中的鐵質與四環素類藥物相結合會降低藥物的療效,會使食物的營養流失。

薏米

【營養成分】又名薏苡仁、葯玉米,富含澱粉、蛋白質、固醇、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及氨基酸等。

【主要功效】健脾止瀉,清熱排膿,利尿除濕,美膚減肥,抗菌抗癌,增強人體免疫。

【選購宜忌】宜選購粒大,完整,雜質及粉屑少,有清新氣息的;不宜選購有黑點的。

【食用宜忌】生薏米煮湯服食,可去濕除風;炒熟後食用,可健脾益胃,治治療脾虛泄瀉;薏仁在煮之前需用溫水浸泡2~3小時。

【適宜人群】適宜闌尾炎、腳氣病、水腫、關節炎、白帶過多、青年粉刺疙瘩、皮膚粗糙等症患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體弱、便秘、尿多、消化功能不良者及孕婦和經期女性不宜食用。

【相宜食物】

薏米+香菇:二者同食,可利濕化痰。

薏米+白果:二者煮粥食用,可清熱解毒,健脾除濕。

薏米+大米:二者煮粥食用,有益於緩解風濕、手足麻等癥狀,並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薏米+雞肉+板栗:三者搭配食用,可健脾益胃,滋腎補虛。

薏米+山藥:二者煮粥食用,可健脾養胃。

薏米還可與冬瓜、綠豆、百合、冰糖、枸杞、紅豆、芡實、蓮子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薏米+菠菜:薏米富含維生素C,菠菜中的鐵會使維生素C氧化,二者不宜同食。

薏米也不可與海帶同食。

【相剋藥物】

薏米與杏仁相剋,二者不可同食。

糯米

【營養成分】別名江米、黏米,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鈣、磷、鐵等。

【主要功效】益氣止瀉,健脾暖胃。

【選購宜忌】在選購時應挑選顆粒飽滿的為宜。

【食用宜忌】不要用冷自來水煮米飯,自來水中的氯化物會破壞糯米中的營養成分。糯米適宜煮粥,不僅易於消化,也有益滋補。

【適宜人群】糯米性溫和,適宜脾胃虛寒、體虛盜汗、多汗、氣血虛弱、神經衰弱、脾虛腹瀉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糯米黏滯不易消化,幼兒、老年人及病後消化力弱的人忌食。感冒初期、黃疸、糖尿病、便秘、腹脹、消化不良等病患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相宜食物】

糯米+紅棗:紅棗富含多種氨基酸,與糯米搭配食用,可健脾益氣。

糯米+紅棗+苧麻根:苧麻根有止血、安胎的作用,將糯米與苧麻根、大棗搭配,可清熱補虛、益氣止血、養血安胎。

糯米+山藥:山藥有健脾和胃、潤肺補腎的功效,二者搭配食用,可補脾益肝。

糯米+黑芝麻: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乳、補肝益腎、抗衰老等功效,與糯米搭配,對因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視物模糊、腰膝酸軟、頭髮乾枯、鬚髮早白等有顯著的療效。

糯米+清明菜:清明菜有止咳平喘、降血壓、擴張局部血管、鎮痛的功效,二者搭配煮粥,可治療夜盲症,迎風流淚。

糯米+蜂蜜:二者煮成稀糊,能滋養脾胃。

【相剋食物】

糯米+雞肉:同食易引起身體不適。

糯米也不可與酒同食。

【相剋藥物】

糯米+糖皮質激素:同食會使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易誘發糖尿病。

黑米

【營養成分】又名補血米,富含B族維生素、蛋白質、脂肪、鈣、鐵、磷、纖維素等多種營養元素。

【主要功效】滋陰補腎,健身暖胃,養肝明目,健脾開胃,益氣養精,抗衰美容。

【選購宜忌】宜選購有光澤,米粒大小均勻,碎米少,無蟲、雜質的。

【食用宜忌】黑米應先浸泡一夜再煮;淘洗次數要少;泡米的水要與米同煮;必須煮爛煮熟才可食用。

【適宜人群】適宜少白頭、肺燥咳嗽、腎虛水腫、脾胃虛弱等症的患者及產婦食用。

【不適宜人群】病後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於吃黑米;脾胃虛弱的兒童、老年人不宜食用;肝火旺盛者忌食;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爛的黑米。

【相宜食物】

黑米+冰糖+紅棗:同食可明目活血。

黑米+黑豆+黑芝麻+核桃仁:同食可補血,烏髮,潤膚美容,健腦益智。

黑米+大米:同食可開胃益中,健脾明目。

黑米+紅糖:同食可益氣補血。

黑米+銀耳:同食可滋陰潤肺,滋補脾胃。

黑米+雪梨:同食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黑米+白果+蓮子:三者熬成粥,對頭暈目眩、咳嗽、貧血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黑米還可與糯米、藕、花生等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黑米不宜與黑豆同食。

【相剋藥物】

黑米+四環素:黑米中含鐵質較多,服用四環素類藥物時食用黑米,黑米中的金屬離子會與藥物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影響四環素類藥物的吸收,所以二者不可同食。

黃米

【營養成分】別名大黃米、糜子米,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粗脂肪、B族維生素、維生素E、賴氨酸等。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益氣安神,健脾和胃,潤腸通便,可治療陽盛陰虛、久泄胃弱、凍瘡、疥瘡、毒熱、毒腫等症。

【選購宜忌】宜選購顆粒飽滿的。

【食用宜忌】黃米性黏滯,不宜多食;體弱多病、面生疔瘡者每餐以50克為宜。

【適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不適宜人群】身體燥熱者不宜食用。

【相剋食物】

用江糯米和黃米釀成的酒忌與味精同食,否則會中毒;黃米也不可與瓠子同食。

【相剋藥物】

黃米不宜與附子同食。

秈米

【營養成分】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糖分、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

【主要功效】健脾和胃,清肺潤燥,益氣養心,滋肝健體,助消化,可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症。

【選購宜忌】宜選購顆粒整齊,有光澤,無米蟲、沙粒,米灰、碎米極少,較乾燥,無霉味的。

【食用宜忌】淘洗次數不宜過多,否則會降低其營養價值;煮米粥時不可加鹼,鹼會破壞大米中的維生素;忌食霉變或未熟透的米飯。

【適宜人群】適宜兒童、老人和產後婦女及體虛、高熱、久病初愈、消化功能減弱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相宜食物】

秈米+瘦肉+空心菜:三者煮粥食用,可清熱解毒,利尿。

秈米還可與大棗、大米、牛肉等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秈米不宜與馬肉、蜂蜜同食。

【相剋藥物】

秈米與四環素類藥物、糖皮質激素相剋,不可同食。

糙米

【營養成分】主要成分有B族維生素、維生素E、膳食纖維、鉀、鎂、鐵等。

【主要功效】防癌,強化體質,促進血液循環,可消除沮喪煩躁的情緒,預防心血管等疾病。

【選購宜忌】宜選購無公害,無雜質,乾燥,無霉味的。

【食用宜忌】糙米口感較粗,煮之前可將其淘洗後用冷水浸泡一夜,然後連同泡米水一起煮半小時以上;粥熬黏稠後,表面的粥皮營養豐富,不應丟棄。

【適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適宜肥胖、貧血、便秘、高血脂、糖尿病、胃腸功能障礙者食用。

【相宜食物】

糙米+海米:二者煮粥食用,可補氣益血,潤膚防晒。

糙米+燕麥:燕麥糙米粥,有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功效。

糙米還可與玉米、雞蛋、瘦肉、雞肉等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糙米與蜂蜜、馬肉、蒼耳相剋,不可同食。

【相剋藥物】

糙米不可與四環素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同食。

玉米

【營養成分】別名包米、棒子,富含多種維生素、膠蛋白、纖維素、蛋白質、脂肪、鉀、錳、硒、胡蘿蔔素等。

【主要功效】健脾開胃,疏肝利膽,健腦益智,降壓平脂,預防衰老,可防治便秘。

【選購宜忌】應挑選七八成熟的。太嫩的,水分太多;太老的,澱粉多蛋白質少,口味欠佳。

【食用宜忌】受潮霉壞的玉米會產生黃曲霉素,能致癌,應忌食;不宜長期偏食玉米,否則可導致營養不良。

【適宜人群】適宜便秘、氣血不足、高血壓、動脈硬化、脂肪肝、慢性腎炎水腫等症患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腹脹、遺尿、尿失禁、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相宜食物】

玉米+食用鹼:玉米中煙酸含量較少,人體很難吸收,在玉米中加入適量的鹼,可使煙酸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玉米+松仁:二者搭配食用,可滋陰健脾,潤腸通便,利於安胎。

玉米+大豆:大豆中的色氨酸和賴氨酸可與玉米的營養成分互補,從而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玉米+大蒜:大蒜玉米粥,有健胃養心的功效。

玉米+苦瓜:二者同食,可清熱解暑。

玉米+菜花:菜花有健腦壯骨、提高免疫力、抗癌的功效,與玉米搭配,可健脾和胃,延緩衰老。

玉米還可與南瓜、排骨、蘿蔔、豆角、青豆、雞蛋等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玉米+海生軟體動物:玉米與扇貝、田螺等同食,容易中毒。

【相剋藥物】

玉米+糖皮質激素:玉米富含糖類,與糖皮質激素同食會使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易誘發糖尿病。

玉米+降糖葯:玉米中糖分較多,不宜與降糖類藥物同食。

高粱

【營養成分】別名高粱米,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煙酸、維生素E、維生素C、鈣、鐵等。

【主要功效】涼血解毒,健脾益胃,固腸止瀉,可防治小便不利、帶下等疾病。

【選購宜忌】宜選購色澤新鮮,米粒飽滿均勻,無雜質和異味的。

【食用宜忌】高粱米一定要煮爛後食用;不宜加鹼煮,鹼會破壞維生素B1;不宜常食煮剩的高粱米飯。

【適宜人群】適宜小兒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脾胃氣虛、大便溏薄等患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糖尿病患者應禁食高粱;大便燥結、便秘者應少食或不食。

【相宜食物】

高粱米+甘蔗:將其一同煮成粥食用,可益氣生津,對咳嗽痰熱、口乾舌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療作用。

高粱米+黃豆:二者搭配,營養更豐富,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及腳氣病。

高粱米+羊肉湯+蔥+鹽:四者煮粥食用,可緩解陽虛盜汗的癥狀。

【相剋食物】

高粱米+生魚/蛤蜊:生魚、蛤蜊中的硫胺酶會破壞高粱米中的維生素B1,不宜同食。

高粱米+小蘇打:鹼會破壞高粱米中的維生素B1,二者不能同食。

小麥

【營養成分】別名麥子、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維生素、煙酸、澱粉酶等。

【主要功效】養心安神,益氣健脾,除熱止渴,生津止汗,對腹瀉、外傷出血、盜汗等症有較好的療效。

【選購宜忌】宜選購白中略帶淺黃色,無酸、霉等異味,無牙磣感的小麥粉;用手握緊成團、久而不散的小麥粉中水分較多,不易儲存;不要選購顏色特別白的小麥粉。

【食用宜忌】存放時間適當長些的麵粉,比新磨出的麵粉的品質好;長期食用精細小麥粉,會因缺乏維生素B1患腳氣病,忌食發霉的小麥粉、食油炸的面製品和用煤爐火烤的饅頭。

【適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適宜心悸、失眠、易悲傷、體虛盜汗、腳氣病、末梢神經炎患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糖尿病或同類過敏癥狀的人不適宜多食。

【相宜食物】

小麥粉+大米:大米性較平和,小麥性涼,二者搭配著吃最好。

小麥粉+大棗+甘草:三者同食,有益於調節女性臟火旺盛。

小麥+大棗+黃芪:三者搭配著食用,可防治自汗、盜汗。

小麥粉+糯米+大棗:三者混合食用,可治療腹瀉。

小麥粉+蔥白+白酒:將蔥白搗碎,與小麥粉製成小丸,用溫酒服用,可緩解胃痛。

【相剋食物】

小麥粉+食用鹼:在製作麵食時,放鹼過多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等,從而降低營養成分。

小麥+粟米:二者相剋,不可同食。

小麥+枇杷:二者相剋,不可同食。

小麥+蘿蔔:二者相剋,不可同食。

【相剋藥物】

小麥粉+碘製劑:小麥中的澱粉會與碘發生反應,二者不能同食。

大麥

【營養成分】別名稞麥、飯麥,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粗纖維、鈣、磷、B族維生素等。

【主要功效】益氣補虛,清熱利水,止瀉,有助於回乳。

【選購宜忌】宜選購顆粒飽滿,無蟲蛀的。

【食用宜忌】不要長期食用精細的大麥粉,否則易患腳氣病;大麥芽不可久存;大麥粉應置於乾燥處保存,防霉防蛀。

【適宜人群】適宜肝病、腳氣病、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煩熱口渴、小便不利、脾腎陰虛水腫者及婦女回乳時乳房脹痛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大麥芽有助於回乳或減少乳汁分泌,懷孕期間和哺乳期內的婦女忌食;大麥中糖分較多,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相宜食物】

大麥+粳米:二者煮飯食用,可益氣健脾。

大麥+薑汁:二者同食可緩解小便淋澀疼痛、小便黃的癥狀。

大麥粉+紅糖:將大麥粉炒熟後,加入紅糖和開水,調成麵糊,可治療腹瀉。

【相剋食物】

大麥+芥菜:二者同食會使胃部不適。

大麥+蘿蔔:二者同食會降低益氣補中的功效。

大麥+牛奶:二者同食,對人體有害。

大麥與枇杷相剋,不可同食。

【相剋藥物】

大麥不可與碘製劑同用。

莜麥

【營養成分】別名裸燕麥,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維生素、賴氨酸、亞油酸及多種微量元素。

【主要功效】催乳,清熱解毒,養心補虛,降血糖,降膽固醇,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選購宜忌】宜選購穗長且大,顆粒飽滿,面白,味美的。

【食用宜忌】莜麥不易消化,不宜多食;適宜與其他雜糧搭配食用。

【適宜人群】適宜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及產婦、中老年人食用。

【不適宜人群】莜麥性寒,體寒者忌食。

【相宜食物】

莜麥宜與小麥、蘆菔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莜麥性平,無所忌。

蕎麥

【營養成分】別名凈腸草、三角麥、烏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糖類、脂肪、鈣、鐵、磷等。

【主要功效】清火健胃,止汗降壓,潤腸通便,擴張血管,抗血栓。

【選購宜忌】宜選購大小均勻,飽滿,有光澤的。

【食用宜忌】蕎麥適宜在常溫、通風、乾燥的環境中貯存。

【適宜人群】適宜食欲不振、慢性泄瀉、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蕎麥中所含蛋白質及其他過敏物質,體質易過敏者應慎食或忌食;蕎麥屬寒性食物,脾胃虛寒、體虛氣弱、腫瘤患者不宜食用。

【相宜食物】

蕎麥+牛奶:蕎麥的蛋白質中缺乏酪氨酸和精氨酸,與牛奶搭配食用,可彌補其不足。

蕎麥+黃豆:二者搭配食用,可防治腳氣病、心腦血管疾病。

蕎麥+羊肉:羊肉性溫,二者搭配食用,可健胃暖胃。

【相剋食物】

蕎麥+黃魚:蕎麥性寒,與多脂的黃魚搭配,易致消化不良。

蕎麥+豬肝/豬肉:二者同食,會消化不良,掉眉發。

蕎麥+羊肉:蕎麥性寒,而羊肉性熱,二者不宜同食。

蕎麥+野雞:二者都是寒性食物,搭配而食不易消化。

蕎麥+黃魚:二者同食,不利於消化。

蕎麥+白礬:同食可致命。

【相剋藥物】

蕎麥+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中的酸性物質會破壞蕎麥中的維生素,而且容易引發水楊酸中毒。

蕎麥+避孕藥:避孕藥能降低蕎麥中的營養成分。

蕎麥+平胃散:二者同食,會降低藥物的療效。

燕麥

【營養成分】別名野麥、雀麥,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可溶性纖維、皂苷素、澱粉、磷、鐵、鈣等。

【主要功效】益肝和胃,降糖補鈣,利腸通便,增強體力,養顏減肥,延年益壽,可防止貧血,促進傷口癒合。

【選購宜忌】宜選購顆粒均勻,用錫紙包裝的燕麥;不宜選購透明包裝的燕麥片。

【食用宜忌】忌一次食用過多;不要放在潮濕的地方,否則易發霉,宜放在可以密封的袋子或者罐子里。

【適宜人群】適宜產婦、嬰幼兒、老年人和空勤、海勤人員及體虛、多汗盜汗、水腫、便秘、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患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孕婦忌食,否則易催產;皮膚過敏者不宜食用;體虛便溏者不宜過多食用。

【相宜食物】

燕麥片+牛奶:同食營養更豐富。

燕麥+冬菇:二者同食,可延緩衰老,防癌抗癌。

燕麥+大棗:二者煮粥,常食可延年益壽。

燕麥+黃豆:二者同食,可益氣補血,防止貧血。

燕麥還可與香蕉、綠豆同食。

【相剋食物】

燕麥+豬肝相剋:二者同食,會影響消化。

青稞

【營養成分】別名油麥、元麥,含蛋白質、膳食纖維、澱粉、維生素B1、尼克酸、鈣、磷、鐵、銅等。

【主要功效】健脾益胃,降壓,降膽固醇,益氣強筋,止瀉,促進血液循環。

【選購宜忌】宜選購乾燥,無蟲和雜質的。

【食用宜忌】宜炒熟後,拌酥油食用。

【適宜人群】適宜脾胃虛弱、腹瀉便溏者食用。

【不適宜人群】有同類食物過敏症者忌食。

【相宜食物】

青稞可與酒搭配製成青稞酒,還可與黃油、奶油、白糖、人蔘果、葡萄乾、桃仁等搭配食用。

【相剋食物】

青稞性平和,不與一般食物相剋。


推薦閱讀:

五類低GI食物 健康享瘦美到哭
食育: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育
你所不知道的降糖食物
這些食物不降糖,不要再被這些所謂的「降糖食物」給騙了
【健康】不得不知的「食物伴侶」,搭配吃營養翻倍!

TAG:食物 | 父母 | 收藏 | 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