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菩薩戒

我們學佛都有各自的目的,福也好,慧也好,具體起來還有各種各樣的願望。但是這些目的怎樣實現?靠什麼實現?要靠戒。要攝心為戒。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這個。你用什麼樣的方式,那是個人的因緣,也絕對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念佛?持咒?念那本經典?這都是方法,而且也不能概括攝心為戒的含義,因為我們普通人,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少有機會24小時去念佛、持咒。更不會每天都閉關打坐。這都是幫助的方法。攝心為戒是要我們把自己修正到一個正常的狀態,把自己維護好,遠離惡業痛苦。我們學佛的基礎、基石就是這一條。沒有這一條,用什麼樣的方法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哪怕是一點點人天的福報也難以獲得。

 居士菩薩戒

六重

1、殺戒  2、盜戒  3、大妄語戒 4 、邪淫戒   5、酤酒戒   6、說四眾過戒

二十八輕

1、不供養父母師長戒   2、耽樂飲酒   3、不瞻病苦戒   4、見乞不與戒  5、不承迎禮拜尊長戒   

6、見他毀戒心生憍慢戒    7、不持六齋戒   8、不往聽法戒     9、受僧用物戒   10、飲有蟲水戒   11、險難獨行戒

12、獨宿尼寺戒    13、為財打人戒   14、以殘食施四眾戒      15、畜貓狸戒     16、畜獸不凈施戒  17、不畜三衣缽杖戒  

18、作田不求凈水陸種處戒   19、販賣斗秤不平戒     20、非處非時行欲戒    21、偷官稅戒   22、犯國制戒   

 23、得新食不先供三寶戒  24、僧不聽輒自說法戒  25、在五眾前行戒    26、僧食不公分戒   27、養蠶戒   

 28、行路見病捨去戒

在家菩薩戒重點釋義

第一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生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受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制意:生命平等無差別,慈心不殺害一切眾生,大到人小到螞蟻,縱使殺害自己的生命,也不要去用口教授別人殺害他們,何況自己親自去殺,這樣才可成為優婆塞戒居士。

 

釋義:善男子,善是好的意思,要想做世間的大好人是不容易的,只有受持優婆塞戒才能成為大好人,稱為善男子;優婆塞翻譯為近事男{是男居士},優婆夷譯為近事女[是女居士];眾生的生命是寶貴的,平等的。發心受菩薩戒的居士,即使殺生能延續自己的生命大到人小到螞蟻都不應該去殺害的,螞蟻雖小我們也要愛護不殺,比螞蟻大的眾生又怎能殺害呢,殺生有傷害我們的慈悲心,菩薩觀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過去父母未來的諸佛,怎能去殺去害呢?《涅槃經》云:殺生食肉,斷大慈種。《首楞言經》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十生之類,互相殺相吞,輪迴相續;若受戒已若口教受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受完菩薩戒的居士,如果用口教別人殺生或自己去殺,他就失去了優婆塞菩薩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暖法是內凡位的四善根之一,從四念處觀發得相似智慧。得善有漏五陰伏見思惑,如鑽木取火先覺暖相故名暖位。依於凈戒而修四念處。由四正勤修如意足方得暖法乃至世第一法而皆無漏。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這一段意思是:須陀洹{譯為預流,預聖流而反凡夫流}是上座部佛教阿羅漢的初果,,斯陀含{譯為一來,再來欲界輪迴一次}是阿羅漢第二果,阿那含{譯為不來,既是再也不來欲界受生死輪迴。}是阿羅漢第三果【同前】。如果暖位都獲得不到,阿羅漢的三個果位都更得不到。這樣做也是破戒的行為,也失去了戒體。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這幾句意思是比喻,本來持戒的人就像香一樣,得已普聞,熏無不遍,破戒之後就像臭的東西一樣,厭惡污穢,令人遠離,不可接近。旃陀羅是當時印度所分四種階級最下等是屠夫。破戒的優婆塞不但是臭使人遠離,垢,是垢穢不堪,髒亂。結是系縛的意思。破戒的優婆塞就像被捆綁的人一樣,不得自由。如果犯殺生的罪是重戒,失去優婆塞的資格。

 

問。倘能無覆藏心誠懇發露通懺悔否。若通懺悔用什麽方法來懺悔?

答;優婆塞戒經無懺悔法,如想懺悔應該依《梵網經》或依《方等經》及《觀虛空藏菩薩經》和《佛說占察善惡業報經》諸大乘法隨用一法必須殷重心和長遠心,虔誠去懺悔,不可草率,下面五條戒也是用同一種懺悔法。

菩薩為救度很多人而悲憫心殺一人,不犯殺戒,而生多功德,但殺人的果報成熟必須要受報。

殺生所得果報。《華嚴經》二地品云:殺生之罪,能令眾生生於地獄,畜生惡鬼之中,生於人中得兩種果報,1多病,2短命。

 

第二條,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生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既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

 

制意:金錢是每一位生活在世間的人類仰賴依靠的支柱,人都能不缺少,愛惜貪求。作為受菩薩戒的菩薩修學者,不但不能過份貪求金錢和物,還要布施金錢和物。怎能去偷盜呢?

釋義:優婆塞戒雖為生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既失優婆塞戒。這一段意思是受菩薩戒的優婆塞即使為自己的生命也不得去偷盜他人的錢或物,乃至一錢【及少的錢】。這樣做就失去優婆塞所受持的這一條戒。下一段同上。

盜戒戒相繁複,不易受持,用心去持{開遮持犯參考本人寫的五戒中此戒的解釋。

犯盜戒所得的果報.依《華嚴經》二地品云: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兩種果報,1貧窮,2共財不得自在。

 

第三條不虛說

優婆塞戒雖為生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制意:說真實語不欺誑騙人,是世間的善人。菩薩行者要真實語來對待一切人和事物。不以虛假語來對他人,即使為了生命也不欺騙他人,方能稱為菩薩乘修學者。

釋義:受持優婆塞戒的居士雖然為自己的生命也不得妄語來欺騙人,說過人法得不凈觀,【是三十七道品上座部所修的五停心觀裡面一種,觀察我們身體的種種不凈,讓我們去除淫慾心】乃至阿那含{{阿羅漢第三果}。如果這樣說妄語來欺騙人就破了這條戒。

 

如果為利益眾生而說方便妄語不犯。

妄語所得的果報。《華嚴經》二地品云: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中,若生人中得兩種果報。1多被誹謗,2為他所誑。

 

第四條不邪淫

優婆塞雖為生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既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制意:邪淫傷身敗德,於社會家庭個人所不許,世間善人都不去做此罪惡行為,作為佛弟子怎能去做呢。

釋義:淫慾是輪迴生死苦海的根株, 斷除淫慾方能解脫生死輪迴,而得涅槃的大樂。在家優婆塞居士受持在家菩薩戒縱使危害自己的生命也不要犯邪淫,如犯邪淫就失去這條優婆塞戒。

 

學佛的朋友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學佛第一步不是去琢磨著怎樣得定,怎樣得神通感應。因為福報也好,智慧也罷無不是由戒產生的。經常見到有的同修一學佛就把目標定在「一心不亂」上、定在往生上、定在實現什麼願望上。但是什麼是戒,不知道,什麼是善惡業?不知道。什麼話都敢說,什麼樣的事都敢做。這個樣子學再長的時間也沒有用。為什麼?福報是從善業來的,不修善哪裡有福報,哪裡能實現我們的願望?

 

一心不亂是定,定是怎麼來的?是由戒生定。

如果身口意的惡業不斷,想得到一心,簡直是緣木求魚。

相反只要我們把攝心為戒這一步做好了,那麼一切都好說。不需要特別的方法,自然得定。能夠沒有貪慾、嗔恚、嫉妒、邪見的人自然在定中,我們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都能輕鬆得益,順利成就。

 

沒有攝心為戒我們不可能得定,不可能有智慧,有也是小聰明,而小聰明是最容易惹禍的。

《遺教經》

中談到: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就是說:

我們的心十分可怕,甚至毒蛇猛獸、強匪冤家、水火之災都不能比喻其可怕。如同有人手中拿著蜜罐玩弄,卻沒有看到路上有很深的坑一樣;如同瘋狂的大象失去了束縛,矯捷的猿猴進入了樹林,輾轉騰躍無法禁止。一定要及時控制我們的心,不要放逸,放縱自己的心會敗壞人的善業。如果能夠制心一處,那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到了

 

學佛沒有按照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原則來。

總是想速成,想走捷徑。結果是捷徑走多了,反而原地踏步。

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把這個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原則稱為三無漏學,沒有缺憾、缺陷的、圓滿的佛法。學佛無不是通過戒定慧這個階梯而成就。我們這個時代更加應該踏踏實實按照這個原則來修學佛法,也唯有如此才會得到真實的佛法利益,獲得安樂受用。


推薦閱讀:

大勢至菩薩是哪一尊佛?
這種人學佛,連菩薩都搖頭嘆息!
梵網經菩薩戒之十重戒
【轉載】今天是觀音菩薩生日

TAG:菩薩 | 菩薩戒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