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曾國藩創建湘軍

太平天國起義的驚雷,使清朝統治者及一切大小地主階級大為震撼,惶惶不可終日。清政府為此調動大批軍隊進行圍追堵截,同時飭令各地舉辦團練,作為鎮壓太平軍和綏靖地方的補充力量。正當剛來湖南任巡撫的張亮基為此頗費思量的時候,幕僚左宗棠獻計說,正在剛鄉荷時塘家中為母守喪的原禮部侍郎曾國藩既具資歷、聲望,又諸熟湖南地方人情,當堪此任。張聞聽大喜,當即奏准朝廷,留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

  曾國藩,宇滌生,長沙府湘鄉縣人,早年就讀長沙嶽麓書院,道光進士,官至兩江總督,風雲一時。但他的起家是從在長沙辦團練開始的。曾國藩對辦團練曾有過短暫的猶豫,但經不住其友郭篙亮的敦勸和其弟曾國莖的慫恿,決定「墨從戎」,「酬君恩、興家族」,以實現其「澄清天下」的大志。1853年1月底,曾國藩前往省城長沙就任幫辦湖南團練大臣一職,開始了他創立湘軍、鎮壓農民起義的生涯。

  辦團練以靖地方面助軍力,自宋即有之,清乾嘉時曾用它來鎮壓過著名的川陝楚三省白蓮教大起義。咸豐帝委曾國藩為團練大臣,其意僅在於恢復和建立前代統治者在鎮壓農民起義之時採用過的地主團練。但曾國藩深知一般的團練因未經正規訓練,根本不足以對付太平軍,況且團練在鄉里擾民,不得人心。鑒於此種考慮,曾國藩從出山之日起,就處心積慮想創辦一支與眾不同的地主武裝。

  曾國藩的計劃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委明干官紳選募本省有身家來歷、藝高膽大之勇一二干名,即由紳士管帶,仿前明戚繼光束伍之法行之」的想法不謀而合。曾國藩一到長沙,張亮基即給予大力支持,並將羅澤南所率的湘勇、江忠源所率的楚勇,以及瀏勇、辰勇、寶勇、滬溪勇等各地團練調集長沙,改為官勇,由巡撫和團練大臣指揮,關發糧飽,統稱「大團」。然後,上奏咸豐皇帝「臣擬現在訓練章程,宜參仿前明戚繼光、近人傅鼐成法,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有濟,不求速效。」表達他將訓練官勇別樹一軍的願望。

  在得到咸豐皇帝令其「悉心辦理,以資防剿」的硃批以後,曾國藩開始對省城的官勇進行「束伍練技」。經過選擇和裁汰後,雲集省城的各地練勇便成了湘軍的最初隊伍。他以游擊色欽額總理營務,道員張其仁為總巡,又經左宗棠推薦都司塔齊布總理軍事訓練事宜。在張亮基、左宗棠、江忠源的支持推動下,建立湘軍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了。

  然而,曾國藩在長沙編練湘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不久,張亮基、左宗棠、江忠源先後離湘,而署理巡撫潘鋒等不予支持,提督鮑起豹甚至從中作梗,挑動標兵與湘勇仇殺械鬥。一時,長沙城內風波迭起,連曾國藩設在又一村的公館也被衝擊。這一狀況,直到繼任巡撫駱秉章來了之後才有所改變。

  1853年7月,太平軍進攻南昌,江忠源要求增援,曾國藩與駱秉章商議派羅澤南領兵三千前往,第一次與太平軍對壘,湘軍損失慘重。這使曾國藩更進一步認識到太平軍遠非一般農民起義軍可比,要戰勝太平軍,必須有足夠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裝備。因此,曾國藩與江忠源商量了練勇萬人的計劃,訓練也更加嚴格,以期養成艱難百戰之師。同時,曾國藩感到光有陸師不夠,還必須建立一支水師。1853年秋天,編練水師的計劃得到咸豐皇帝的批准,湘軍規模改為編練水陸各5000人。此後,曾國藩離開長沙,前往衡州練軍。至1854年2月,水師、陸師各10營5000人練成,中國近代史上一支最為兇悍的地主武裝便誕生了。湘軍練成之後,立即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

  曾國藩治下的湘軍,以「扎硬寨,打死仗」聞名。他的「多條理、少大言」,「莫問收穫,但問耕耘」之說,被梁啟超譽為「歷百干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因此,在與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湘軍確實不同於驕惰的綠營和庸懦的團練,而顯得十分的凶頑強悍。

  曾國藩還能選拔和任用人才。他善於察額觀色,辨識部下的品質、才能。其日記載有他對一些人的印象,如:樸實;眼圓而動,不甚可靠;語次作嘔;明白安祥,拙直、長工之才;等等。通過這種方法,曾國藩識別提拔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名將。使湘軍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湘軍出師德州之後,首先迎戰入湘的太平軍西征部隊。湘軍先敗後勝,接著乘勝追擊,攻佔岳州,從此太平軍勢力退出湖南。1854年8月,曾國藩率湘軍主力出省作戰,與太平軍激烈爭奪湖北、江西。

  1855年,湘軍攻佔湖南省城武昌,次年又奪得江西重鎮九江。1860年,曾國荃率領湘軍精銳團團包圍安慶,深溝固壘,外拒援軍,內困守敵,經一年多的血戰,終於攻陷安慶,從此太平軍陷入難以挽回的困境。1862年,曾國藩指揮湘軍分三路向長江下游展開進攻。長江以南,為左宗棠率領的楚軍泊江西進浙江;江北,命李鴻章以湘軍4營為基礎組建淮軍,出擊江蘇;曾國荃則率湘軍主力沿江而下,直指天京。終於1864年8月(同治三年六月)攻陷天京,將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鎮壓了下去。其後,湘軍在清王朝鎮壓北方捻軍和西北回民起義、西南苗民起義的戰爭中殊死作戰,為維護搖搖欲墜的清朝封建統治立下汗馬功勞,而一大批以「書生領兵」起家的將領由此官運亨通,不少人並成為清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湘軍的興起,造成了清朝的「同治中興」,也對晚清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推薦閱讀:

七政四餘傳習錄之曾國藩
0005 ·自我救贖的日課
曾國藩家書第七卷03-30
揭秘 | 左宗棠VS曾國藩:宦海恩仇,交惡內幕!好文,小編強推!

TAG:曾國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