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個體發展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論語中知名度很高的一段話,幾乎盡人皆知。不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回顧,不具有普遍意義;也有人說,孔子的話普遍適用於大多數人。從日常中的引用來看,我們的觀點是贊成後者的,也就是說孔子的話是對多數人講的,是普遍適合於大多數人的。一方面,這是一種歸納,是對多數人情況的總結。另外一方面,這也是對多數人的一個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自己都三十歲了,到了而立之年了,應該有所成就了,云云。在我看來,孔子的話既是對自己一生總結性的回顧,更普遍適合於多數人。有的時候,我覺得聖人就是聖人,不同與凡人。像孔子和孟子吧,在他們那個時代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才三十多歲,而孔子壽命到達了七十三,孟子達到了八十四。如非如此,他們估計也成不了聖人;如非如此,孔子也無法總結出「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二十多年的人生感受了。孔子的研究頗類似於當今的心理學的研究,只是孔子採用的個案研究法,方法缺乏科學性而已——略作調侃耳。

心理學理論體系中有一門學問是發展心理學,把人的一生分為嬰兒期(0到3歲)、幼兒期(3到6、7歲)、童年(6、7歲到11、12歲)、少年11、12歲到14、15歲)、青年初期(14、15歲到18、19歲)、成年初期(18、19歲到35歲)、成年中期(35歲到60歲)、成年晚期(60歲至死亡),然後研究不同階段人的心理特點。弗洛伊德、皮亞傑等人也都有關於人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的研究,只是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人的幼年和童年這兩個階段。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成八個階段,並總結了人處於每一個階段的面臨的任務和對以後成長的影響,茲錄於下:階段階段名稱年齡主要任務對今後的影響一嬰兒期出生到2歲主要發展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求,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嬰兒如果的到滿足,就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基本的信任,否則會產生不信任,即懷疑感二兒童早期2歲-4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著意志和現實任務順利解決,將有利於兒童對未來社會秩序和法律生活的適應,如果不能順利解決,兒童會產生對自己的羞怯和對他人及生活的疑慮三學前期4歲-7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本階段又成為遊戲階段,兒童在各種遊戲中體會著自我功能,而且在遊戲中實現自我教育。艾里克森認為,兒童在此階段主動性的發展程度,將與今後在工作上與經濟上取得的成就有關,如果這一階段任務完成不好,兒童就會感到自己無用而產生內疚感四學齡期7歲-12歲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體驗著能力的實現這個時期兒童所形成的勤奮精神將與以後的工作態度有關,如果兒童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及其他方面的任務,就會產生自卑感。五青年期12歲-18歲主要任務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個感混亂,體驗著忠誠的實現六成年早期18歲-25歲主要任務是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體驗著愛情的實現如果不能與他人或伴侶形成信任感,就會產生孤獨感七成年中期25歲-50歲獲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滯感,體驗著關懷的實現若缺乏對下一代的關心就會有停滯感八成年晚期50歲至死亡獲得完善感並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如果對一生還滿意的話,就會產生完善感,否則就會對人生感到厭倦和失望孔子的觀點與這些心理學家的觀點大相徑庭。心理學家們強調的更多是個體本身的心理與行為發展和變化,而孔子強調的則更多是個體與社會之間互動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變化。如此說的話,孔子似乎更科學一些,因為人是社會的人嘛,只有在社會關係中來考察人才是全面的吧。孔子說,他十五歲開始「志於學」,直接翻譯的話,就是說孔子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有人認為孔子這個年齡說的有點晚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六歲就開始上學了,十五歲豈不是玩很多。

實際上,理解詞句重點應該在「志」這個字上。「志」應有立志之意,不過,這裡應該更強調發自內心的原意去做,就是說主觀上積極去做。比較一下,十五歲開始熱愛學習,立志要做學問,這個年齡可真不算晚。現在的孩子們,雖然六歲上小學,十二歲上中學,十八歲上大學,好像一步一個台階,逐漸提升。然而,天下學生之中,又有幾個是自己發自內心的要去學習呢?又有幾個上學的目標是為了做學問呢?他們上學的原因基本上都是迫於外界的壓力,他們學習的目標基本上都是上大學,與自主和做學問幾無關係。真正開始意識到自己要學習,知道自己該學什麼的時候,多數人都會在工作之後,也就是二十四五歲或者三十多歲了。甚至有人終生也沒有過發自內心想學習的念頭。所以說,孔子的成長還是比較早的。孔子又說,他三十歲的時候開始「立」了。對於這個「立」字,解釋也多種多有。一般百姓的理解,就是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有車有房子,有老婆有孩子,有自己的事業,能夠獨立自主了。這倒是基本符合現代人的規律,記得有人說,如果三十五歲還沒有穩定的工作,估計這一生也難有成就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與我們現在的理解有區別。孔子的三十而立,不是要買車買房子,而是要在思想上獲得獨立,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對此,現代心理學上也是有所研究的。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提出人的道德發展水平分為三個階段六個水平,分別是:1.前習俗水平(出現在幼兒園及小學低中年級)。這以水平的兒童的道德判斷著眼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和自身的利害關係,包括兩個階段:(1)服從於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懲罰和服從的定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以懲罰與服從為導向,由於害怕懲罰而盲目服從成人或權威。道德判斷的根據是是否受到懲罰,認為凡是免受懲罰的行為都是好的,遭到批評、指責的行為都是壞的,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2)相對的功利主義的道德定向階段(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定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對行為的好壞的評價首先是看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有時也包括是否符合別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把這種關係看成類似買賣的關係,認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2.習俗水平(小學中年級以上)這一水平的兒童的特點是:能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範,意識到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輿論的希望和規範的要求,並遵守、執行這些規範。包括一下兩個階段:(3)人際和諧(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此階段的兒童以人際關係的和諧為導向,對道德行為的平價標準是看是否被人喜歡,是否對別人有幫助,是否會受到讚揚。為了贏得別人的贊同,當個好孩子,就應當遵守規則。(4)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此階段的兒童以服從權威為導向,服從社會規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守法。3.後習俗水平該水平的特點是:道德判斷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準,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依據。包括以下兩個階段:(5)社會契約的道德定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認識到法律、社會道德準則僅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變的,一般他們不違反法律和道德準則,但不用單一的規則去評價人的行為,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6)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此階段的個體判斷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規則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帶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原則:如正義、公平、平等、個人的尊嚴、良心、良知、生命的價值、自由等為依據。科爾伯格認為,一般0至9歲處於第一水平,9至15歲處於第二水平,16歲後向第三水平發展。也就是說,人在16歲之前,人判斷是非主要還是遵照社會公認和權威的意志的,缺乏自己獨立的見解。此後,人們才逐步能夠有自己的見解。與孔子的觀點結合起來,人應該到三十歲的時候能夠有自己比較獨立的做事原則了。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個體化」( indivduation)的概念。榮格認為,個體的精神是從一種混沌的、未分化的狀態開始的。在這之後,正像種子長成大樹一樣,個體的精神也發展成為充分分化了的、平衡和統一的人格。做一個比喻的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在意識上是像眾多青蛙仔一樣的,大家粘連在一起。隨著成長,青蛙仔分化出來,成為蝌蚪,長出後腿,褪掉尾巴,最終成為一隻獨立的青蛙。榮格認為,人們很難達到完全的分化、平衡和統一(只有耶穌、釋迦牟尼這樣的人才可以),不過人們到中年的時候,個體化會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在這個前提之下,心理中的重要整合力量——自性(the self)才會出現。應該說,榮格的觀點與孔子的觀點也頗為相似,都認為人到中年的時候(古代30歲應該算中年了),才開始獨立——也就是個體化較好。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到了三十歲還沒有獨立,沒有分化。比如還不能很好的與父母、原生家庭分離的比較好,還不能有自己的主見,還依賴於父母做決定,那麼就是沒有達到「立」的水平,那其心理發展也就落後了。孔子又說,他四十而不惑。其意不難理解,就是孔子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基本上把事情看得就比較透徹了,不會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擾,不會輕易動搖自己的想法了。相比較而言,三十歲的「立」還只是開始,並不堅定,有些想法自己還是拿捏不準,還很容易受到社會、親朋好友的影響。到了四十歲,就應該有自己的主見,不會輕易被外在表象所迷惑了,就會更加沉穩,更加鎮定了。我還不到四十歲,不知道四十歲的情況,但是我知道三十歲的情況。至少我是這樣的,三十歲的時候,有的事情看得還是很準確的,卻經不住別人的影響,容易產生動搖和改變。三十歲的時候,還很容易隨波逐流,找不準自己的位置,還很容易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我想,到四十歲的時候應該不是這樣了吧。當然,四十歲的「不惑」是建立在三十歲「立」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三十歲開始獨立思考,那麼到四十歲一樣是個糊塗蛋。

孔子又說,他五十而知天命。所謂的天命一部分含義應該是客觀規律吧,另外一部分含義則是主觀無法改變的事情。人到了五十歲,似乎應該收斂了,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個時候不能再做那些不可能實現事情了。如此,有點顯得保守了,不能像毛主席那樣「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缺乏了革命主義的豪邁。換一個角度,人到五十,似乎確實也回天乏力了,一生的基調也就確定了。其實,知天命不僅是五十歲才要做到的,孔子一直都在主張「盡人事,聽天命」,就是讓我們努力做自己可以掌控的,放棄那些不能掌控的。比如,有人立志想當官,而當官這件事情肯定不是自己想當什麼就能當什麼的,需要「上頭」說了算,那自己只要勤勤懇懇做好工作,該走潛規則的走潛規則,然後成不成就聽天由命吧。這不是一直放棄,而是一種豁達。總而言之,五十歲的時候,應該可以豁達了。孔子又說,他六十耳順。就是到了六十歲的時候,孔子對於什麼樣的話語聽起來都不那麼刺耳了。就像鄭人說他「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對於別人說他想喪家狗,他都覺得很有道理。這就是耳順吧。其實,所謂的耳順也是內心完善、人格整合的一種表現吧。埃里克森認為,人到了老年之後,主要任務是獲得完善感並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著智慧的實現。也就是人在六十歲之後的老年,應該是一種圓滿的感覺,而避免失望悲觀。怎麼才能實現這樣的一點呢,顯然就是追求心理成長的結果。

那麼,怎麼才能實現心理成長而臻於內心完善呢,我認為,就是要把少年、青年、中年一步一步過好,每階段的任務完成好,這是最基本的前提。不少人白髮蒼蒼依然內心不平靜,怨天尤人,不滿於世事,如魯迅先生筆下的九斤老太者,其實就是內心不完善的表現。孔子最後說,他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會違反道德規則。此時,道德規範已經內化到了他自己的行為體系之中,社會既是我,我既是社會,物我兩忘,天人合一,都是這樣的境界的表達。孔子的這段名言,也是一種發展觀。這種發展觀是強調階段性的,每一個階段也都有不同的任務,只有完成了這個階段的任務,才能順利進入下一階段;只有每一個階段都走得比較好,才能達到最後的與社會的完全融合。孔子的發展觀還是很先進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巴金批孔文章《孔老二罪惡的一生》?
如何評價孔子在當代中國的影響力,尊孔是否有復辟的可能和存在土壤。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孔子世家是如何度過文革的?
孔子是否迷茫過?在《論語》中是否有體現的語句?
《論語解構》:孔子的生死觀

TAG:發展 | 孔子 | 個體發展 | 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