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丹田到功架,那麼功架該如何練呢? 是練小還是大呢?
有人說要練小,因為小架子緊湊,有人說要練大架子,因為那可以把骨架撐開,把內功發揮出來。守孚老師認為功架不在大小,而在是否六合。如果不合,大小都不對。而他傾向於練中和的功架,那就是不大不小的功架。他反對練高難度的雜技動作,反對很低的步子。在練所有的功架的時候,都要用足全力對拔。
心意拳的氣灌丹田講的是灌,好比打氣筒一樣,每次練功發勁都是為了這個丹田的內氣,大俠練了兩年,雖然四平大馬還是沉不下去,身上的內勁卻奇怪地有了。內氣和內勁並不是完全正向對應的。有內氣很好的卻內勁不足,而內勁很好的卻會內氣不足,當然兩者都足的就是最好的。 心意拳的粘勁和形意的『翻浪』』、』』抖擻』』、』』炸』』等內勁想比,究竟哪個更高妙呢? 守孚老師強調發勁忌抖,一抖什麼都沒有了,又說心意的最毒勁就是粘住不放,如鬼附體。但這個沾勁實在是太高妙的東西了,所以目前即使練心意拳的大多也在練「翻浪」、「抖擻」、「炸」勁。但在守孚老師眼裡,只要對方一抖,不管他是多麼有名,守孚老師都鐵板釘釘地說:「錯了。」陳氏太極天天在練這個抖勁,守孚老師笑道:「抖死了也沒用。」台灣的廖白先生說形意拳的火技還不夠,要練到水技才妙,其實他說得這個水技就是拳經里的這個粘勁。 丹田裡的感覺是內家拳的秘中秘,守孚老師堅決反對任何形態的抖勁,他認為一抖就散,因此他坦言,丹田抖擻這種講法不是最高丹田勁的表徵。丹田如果不抖,那會是怎樣的光景呢?那就是氣體鼓漲。
又回到那個丹田麵粉團的說法,那只是丹田勁的初步形態,麵粉團的勁道不是抖擻,而是縮漲,當然麵粉團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那個丹田就變成一個充滿高壓氣的橡皮球,丹田發勁就是那個丹田高壓氣在體內的衝擊鼓盪。全然用丹田勁發勁,人體的整個形態就變成了一個人形的高壓氣球的鼓盪彈震。
這個形態不容易描寫,即使是大俠的生花妙筆一時也講不清楚,但這個大約的形態是要清楚說明的,讓大家知道,心意拳的這個丹田勁不是抖擻那種形態。守孚老師演示這種功態給大俠看,他打人的時候看不出身體的明顯抖動,他的任何一個攻擊點碰到大俠身上,大俠感受到的都是圓整的撞擊,沒有抖動的那種毛刺感。 丹田抖擻重在那個抖,丹田鼓盪重在氣的原位縮脹。因為有人強調抖,才有所謂的「龜尾轉抖」,這在有些名師那裡是秘中秘,說關鍵的勁道就是1*龜尾處的轉抖,而引發全身的「虎抖毛」。有些心意名師認為這個才是真正的不傳之秘。於是很多練家在家裡努力琢磨那個龜尾處的轉抖。 但守孚老師卻從不講這個東西,他還說「一抖就錯」,因為他最為強調的是氣的縮漲,他認為這一抖不利氣的縮漲。
如果不抖,那麼身體的形態是怎樣的呢? 用汽車輪胎比較形象。充滿氣的輪胎表現出來的是彈震勁。一旦你看到那個輪胎在抖動了,通常那是漏氣的輪胎。大俠在美國開老爺車很多年,一旦哪一天車身抖起來,一定是輪胎漏氣了。
如果不用抖,那麼守孚老師在實戰的時候是什麼形態呢? 那叫做「咬氣」。 這個咬氣的打法才是秘中秘啊。具體怎麼個咬氣法,這就要登堂入室後才傳授的東西了。但其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口氣咬住完成所有的攻擊行動。而真正的沾衣十八跌用咬氣就不難做到了。 如果做咬氣,身體就一直是脹滿的。這個咬氣不是初學者可以瞎練的。如果沒有老師指導,胡亂咬氣會出嚴重生理障礙的。據說霍元甲就是鍊氣不當煉傷的。而台灣的廖白先生自己承認因為貪功而煉傷,終日氣喘不已。他沒有解釋到底是煉什麼功煉傷的,大俠猜想這很可能就是在煉咬氣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守孚老師這一派的老譜上寫的是「心意六合氣功拳」。這氣功拳的稱呼是名副其實的。 練拳『不要抖勁」,這是心意心法。守孚老師嚴格斷言,如果抖,功夫必定不高。這個說法在網上曾經引起很大爭議。 大俠用悍馬戰車和坦克作比較。前者抖,後者不抖,因為後者把勁凝住了。咬氣就是要把勁凝住,因為實戰的時候,對方也會猛烈進攻,勝負往往就差那麼一瞬間。如果習慣於抖,那個勁就不能咬住對手,裡面會有一個很短的撤勁瞬間。在那個瞬間,咬勁就乘虛而入。關於咬住氣後的連續發力,是如何做到力度不減的?這是一個高級的問題。 心意拳的呼吸法不強調完全的噴氣,而強調咬氣,但這個咬氣不是憋氣,舉個簡單的比方,舉重的時候絕對沒有人噴氣的,都是咬氣,但這個咬氣並非憋氣,大吼一聲也是咬氣,聽到的聲音是出來的,但那個氣卻是鎖在裡面的。 心意拳收勢的那個咦字發音就是咬氣。鐵老說心意拳不收勢,那就白練了,講的就是這個咬氣。心意拳練聲主要通過鷹捉收勢時的"噫"聲來達到。心意拳要求不管做什麼動作都要收勢,而收勢時必發這個"噫"聲來收斂內氣。 (心意中)發聲不是很重要的,可以是個標誌,通過發聲知道你練得怎麼樣了,達到什麼程度了,最後收式那個咦要發出來,然後放鬆,自然呼吸三口氣,叫固精,收式很重要,要不就白練了,這個心意裡面有獨特東西,咬氣不是讓你憋氣,不是血沖頂,是血氣,怒髮衝冠,你自然呼氣,呼出同時,你能感覺到有氣也降到肚子里去了,咬的時候,肺里那剩餘1/3部分呼出來了,怎麼會憋氣呢?不會的,一咬,肚子里那氣咬住了,肉就能鼓起來了,叫肉鼓,在別人認為你勁力用盡時候,一鼓,又一把勁出來了。 陳師對於學呼吸這事的要求是:暫掌握不了沒關係,先自然呼吸,但要注意體會氣呼出後是沉在丹田腹部的。 朴石說:(咬氣)詳細說還真說不確切。這個「咬」我就是搞錯了的,守孚老師這次回國專門問過的,經他反覆演示講解才理解了一些,現在做的是不是對,自己也還不是很肯定。 自己感覺關鍵是在動作將到位沒到位時候的「咬」牙的這一瞬間上,這一瞬間非常關鍵,咔一下,不但手腳要同時到位,全身也必須同時撐筋拔骨,神意也同時出來了,就象炸開一樣,咬牙同時,沉丹田的氣藉助咬牙「喀」一下咬住了,我理解的「咬」的過程就是這樣,大俠在其他師兄們在許多貼上都有很詳細的介紹了,但自己感覺練這個「咬」要慎重,練的不對就憋胸去了。練的時候還是要按照標準來,勁還是用足好,要不意氣都跟不到位,慢打輕打自己感覺效果不如用足勁打效果好。 我們一期遇到問題多的是兩個,一個是震頭問題,再一個就是「咬」,解決震頭就是一個「頂」 字,頂起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解決呼吸就是注意別憋胸,「咬"是咬丹田的,這兩個問題我都遇到了,解決後感覺還是勁意用足效果好,氣勢要打出來,勁不到梢節不算練,心意、心意千萬別當力氣活去折騰。 半導體說: 1、是不是一瞬間屏住呼吸?不是,應該是咬住牙,氣流突然急促了,但不屏死。 2、這時是不是全身緊張?是。朴石已經說明白了,「這一瞬間非常關鍵,咔一下,不但手腳要同時到位,全身也必須同時撐筋拔骨,神意也同時出來了,就象炸開一樣」,朱楓誼的表達是「含住勁,不要抖」。 3、那之後是立刻全身放鬆還是慢慢放鬆?都可以,你就先慢慢松吧。功夫越高,松-緊-松-緊轉換越快,勁力就連貫了,陳師可以一口氣打完4把拳(不是一口呼吸)。 以上是我的理解,請師兄弟們指教。這個咬氣真是不易練的,朴石師兄說:「咬」要慎重,練的不對就憋胸去了。所以陳師特意打電話回來對蘇州班的師兄說,完全可以先用自然呼吸,很快等內在的東西有了,再咬氣。其實陳師真是什麼都說了,沒有秘密了,練不練看我們自己了,我們自己的功夫出來後,陳師還會有更高層次的心法告訴我們。 zhufengyi說:心意拳的呼吸!在心意拳中,正確的呼吸極為重要,陳老師一再強調要氣沉丹田,貌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練起來也不簡單,如果練拳後氣喘吁吁,那一定是錯了,如果練拳後不累,那一定是對了。初學乍練,都想把勁用足,往往會把氣憋在胸腔,丹田勁沒出來,反倒把自己打傷了。練拳要循序漸進,一嘴不能吃個胖子,要慢慢吃,慢慢積累。 讓我最驚喜的就是「咬氣」的方法。它使我感覺到了心意六合拳在練習中始終都是「氣」從丹田提上來又「嘩」的一下落到了丹田、並且丹田部位在練習中自然的一縮一漲的感覺(不知道我這個感覺是否正確,還請大俠指教)。也使我明白了,心意六合拳是真正將「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有機的結合起來了的好拳(這是我從十字裹橫中體會出來的)。所以我在課堂上就對大家說過,僅憑這個「咬氣」的方法,就值2000塊錢了!(鋒利小刀《陳守孚心意六合拳蘇州學習見聞與感想》2006-11-10 10:29:23文) 有不少的武師為了展現自己的武功,喜歡用很低的虛步拍照,但守孚老師的功架里基本沒有虛步。這是大俠很高興的事,因為大俠懶惰怕苦,蹲虛步吃苦不喜歡。其實功架千千萬,關鍵在於要明白內在的東西,如果不懂內在,功架是沒有用的。守孚老師說,「如果我不想教真功夫,我就多教動作,但單純的動作是沒用的。」 低樁和虛步樁還是不同的,守孚老師的功架基本都在前後4-6 擺盪。他也說過低架出功夫,但反對過分地低。低架有助蓄勢後接大踏步攻擊,所謂滿天飛花必由低架驅動。低架就是束展訣中的束字訣。但心意拳的核心秘密是縮漲訣,低架和縮漲訣關係不大。 起落是束展,縮漲才是心意的核心秘訣,這個主題大俠說過很多,關鍵是咬氣、肉鼓。鋒利小刀說「咬氣」兩字就值2000元學費。這個功態過去絕對是秘傳的,現在守孚老師將其公開了。多看蘇州班學員的文章,他們談了很多。 心意拳的真正內家練法是要拋棄對每把拳勁攻擊性目的的關注,把注意力完全轉移到內在的修鍊。在練一把勁的時候根本不去想這把勁如何打到對方身上,如何用這把勁擊倒對方,而是探究自己在練這把勁的時候,內在的感覺是如何的,有沒有通過這把勁把自己的內在攻擊潛能完全發揮出來,也就是有沒有把這把勁徹底地發揮出來。人體的結構是很複雜的,在不同的身體姿勢下會有不同的攻擊潛能。 給我(可能也是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師為我們演示咬住氣做四把拳的時候。熊出洞一起式,人立馬就不一樣了。讓旁邊的人感覺真的是很簌殺、很是威猛。他的動作速度並不快,也毫無呲牙咧嘴故作兇猛的表情,但是就是感覺氣勢很雄厚。拿一句流行的話來說:那是相當的不一樣啊!陳老師的發力感覺很透徹。每一式都砰砰的很有氣勢。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看陳老師做拳。陳老師的拳架十分漂亮。做起拳來威猛大方,十分有內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