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青年向華人潑奶粉,該震驚嗎?

一段題為「牛欄奶粉灑給中國人」的視頻出現在荷蘭社交媒體和視頻網站上,片中兩名荷蘭青年手持奶粉罐,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市區專找亞裔外表的行人搭訕,突然將罐中白色粉末潑灑在行人身上,隨即迅速跑走。這段視頻被荷蘭華人注意到,在華人圈裡引起極大憤慨。當晚,潑灑奶粉的兩名青年在社交媒體和荷蘭商業電視台發出道歉視頻。中國駐荷蘭大使館表示:「我們對在荷蘭發生這樣的惡劣事件感到震驚,希望荷方依法處理並採取必要措施,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1月30日新華網)

向無辜路人潑灑奶粉,是對他人的侮辱和傷害。並且其指向性非常明確,針對的就是華人,更是涉嫌種族歧視。但凡稍有文明常識,都會對這樣的惡劣行為感到憤慨和震驚。作為大使館,對此表達關切並要求荷蘭政府採取必要措施,無疑是必須的,也是職責所系。

不過,也無須對此過度解讀。畢竟,這只是個別荷蘭青年的極端行為,代表不了荷蘭政府和大多數荷蘭人對華人的態度,說不定,其背後還有一些炒作的因素。套用一句前領導人的名言就是:這種卑鄙的行為,阻擋不了中荷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更何況,兩名荷蘭青年的行為或涉嫌侮辱誹謗罪、歧視罪、人身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財物罪,法治社會裡,採取法律行動依法維權是最好的選擇。

隨著國家的開放,國人有了更多走出國門的機會,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甚至會遭遇傲慢和偏見。現如今,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不妨對某些現象多些淡定,這也是自信的體現。可是,具體到奶粉的事情上來,情況卻比較特殊。國人到海外搶奶粉並非個別,而是形成一種「現象」,並且發生了不少「奇聞異事」。就在不久前,一男一女兩名中國人在荷蘭鹿特丹的超市為爭奶粉一開始言語爭執,更震驚的是,兩人由文斗升級成武鬥,躺在地上打得難解難分,一旁的外國人拉也拉不開……在荷蘭當街打架是極之少見,一男一女打架更是罕見。多家紙媒圖文並茂的報道,言語嘲笑。恐怕誰都不得不承認,此類事件對華人形象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海外瘋狂掃貨特別是搶奶粉,已經成了國人(主要是內地人)的新標籤。別說外國人對此側目,就連香港也為此出台了限制措施。想想真的很憋屈,花錢購物原本應該是「上帝」和商家爭搶的對象,現在怎麼成了花錢買罪受、花錢買歧視呢?實際上,個中緣由「你懂的」——不是中國人太「賤」,而是國貨太不爭氣。從三鹿奶粉揭開蓋子起,已記不清國產乳製品曝出了多少醜聞,使國內乳製品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其造成的創傷至今尚未完全平復。而隨後接二連三發生的「特侖蘇omp」「性早熟」「中國乳業標準被大企業綁架」等事件,更是令國產乳製品廣受質疑。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除了拿腳投票、「奴顏婢膝」地去國外搶購,國人還能做出別的什麼選擇?

荷蘭青年向華人潑奶粉,確實令人震驚。但除了震驚現代文明社會裡還會出現此類野蠻行為之外,更應該震驚的是:一個煌煌大國生產的奶粉,為何連自己的國人都不敢信任?如果乳業標準不能跟國際接軌,如果食品監管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消費者對乳產品的信心就難以恢復。要想讓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要靠自律,更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監督和嚴厲的問責制度。假如「相關部門」連這些淺顯的道理都看不出來,或者明明知道卻視而不見、拿不出真正的行動來,那才是最值得震驚的咄咄怪事。

文/喬志峰

推薦閱讀:

「邊際」青年如何「門當戶對」?
對不起,他們沒有十八歲
二三十了?該買個啥車騙炮?
[轉載]做優質「鮮肉」,更要做中國好青年
我們能選擇「佛系」嗎?

TAG:奶粉 | 荷蘭 | 華人 | 青年 | 震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