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能是全國最好的學佛道場 ——一個新皈依學員眼中的龍泉寺

對於一個學佛的人來說,呆在北京是幸福的。因為北京有個龍泉寺。

從天安門往西北方向僅需33公里,有一座山叫鳳凰嶺,龍泉寺就在它的山腳下。這裡近到還是海淀區的地盤,公交346可以直達;

龍泉寺名氣大,是因為有太多媒體一起宣傳:據說北大清華的很多高材生都在這裡出家了;當年張小龍被這裡的掃地僧點化開發出了微信;那個名叫賢二的動漫呆萌僧形象最受男女老少歡迎;那個也叫賢二的機器僧更是成了網紅……

再後來,這裡的方丈學誠大和尚成為了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中國佛學院的院長,以及他出版的幾本書也成為了暢銷書……這一切都讓龍泉寺聲名日盛。

對於一個學佛的人來說,你需要一個圈子,你需要一群同行善友一起前行,這樣你才不太容易犯懶,同時還能有更多的修行動力。走近龍泉寺你會發現,你不用再找了,這裡可能是全國最好的學佛道場。

2016年10月9日開始,我每個周日都來到龍泉寺當義工,一個多月已經6次上山。我在深受震撼的同時,想要與你分享。我將從一個業餘攝影師的角度,為你描述一下我眼中的龍泉寺,以及為什麼我要說這裡可能是全國最好的學佛道場。

 

1、正知正見的師法友團隊。

一個學佛的人,最怕跑偏。不客氣講,很多人學來學去,變得佛里佛氣,連個人樣子都沒有了。所以第一步,你需要加入一個正知正見的師法友團隊。

龍泉寺,當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大和尚帶領的道場,也是未來中國佛學院的所在地,真正的佛教學術制高點,人才濟濟,高僧如林。星雲大師是這麼評價的:如今的龍泉寺,已成為大陸漢傳佛教的中心,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整個佛教界。

學佛的人都知道,中國近代有兩位高僧。一個是印光大師,一個是弘一大師。這兩位大師收了同一個弟子,就是圓拙法師。而學誠大和尚是圓拙法師的弟子。龍泉寺就是這樣的法脈源流。

 

看看學誠大和尚的簡歷吧。16歲時發願出家「今生學玄奘,弘法度眾生」。23歲出任莆田廣化寺主持,當時中國最年輕的方丈。49歲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長。

來龍泉寺皈依,你就是學誠大和尚的弟子。寬進嚴出,你即便還不懂佛法,也可以來皈依。種善因,結善緣,從此踏上修行路。你就是賢二網紅的師兄了。

學佛修行的人,常有一群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在你身邊,你不精進都難啊。

 每次上山,未到山腳,你就會看到朝山的隊伍,也就是一路磕大頭跪拜到龍泉寺。有時四五人,有時候則幾十人。聽著佛的聖號,看他們的表情,你的內心很難不被觸動。

10年前,龍泉寺只是一個破敗的小廟。其實金龍橋和古銀杏樹都有上千年歷史了,算是龍泉寺醒目的兩個景點。

莊嚴巍峨的三慧堂,寬廣闊平的廣場,從這個角度看出去,可以看到龍泉寺的過去和現在。一個義工在向法師問道,這是這裡比較經典的場面。

 

 

2、法理清晰、適應現代的學修體系。

師父以建立漢傳佛教體系為使命,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現代人學佛的理論體系。尤其是現代人多思辨,你不講出道理來,就很難讓他信。

在山上,從皈依開始,你就可以進入到新學員培訓班。然後你可以不斷進修班長班、准講師班、講師班,層層增上,直至菩提。

這是准講師班的場面。

在山下,你可以選擇離你最近的學佛小組。每周一次,都有講師帶領你學習師父的開示。學佛小組已經遍布京城。剛剛舉行的場地提供者祈福法會,竟然來了500多人,這意味著全北京至少已經有500多個學佛小組了。

學佛小組學什麼?《菩提道次第廣論》《大乘百法明門論》。

為啥學論不學經?我學了才知道。之前也看過誦過很多佛經,但說受益,應該說論更適合,我現在學的是《百法》。

我的體會是,《百法》教你從理門入。理不明,行就不甘情願,明白道理後就容易修了。塵消智朗,次第增上。理門行門,一腳前一腳後,就像走路一樣,穩穩向前。

 

你還可以參加誦經班、法會、各種義工組,如此完善的修學體系實為國內道場所少見。

如今的龍泉寺大不一樣了,你所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已經遠遠超過了你的想像。菩提路上的人來來往往。每個周末,有誦經會的,有新皈依的,有參訪的,人山人海,處處師兄。

 

無論是學員還是義工,每次上山,你都有出坡的機會。就是幹活。通過幹活,你就知道,事事都是修行。哪件事沒做好,都不叫修好了。

每個月這裡都會有皈依法會。這是進入學修體系的第一步喲。我是今年的10月30日剛剛參加了藥師佛聖誕法會的皈依儀式。

 

佛教不只是燒香跪拜,不只是有求必應。而是讓你找到你自己,明白自己其實與佛沒有區別,只有差距而已。學佛不是讓你成為一個學者,而是成為一個覺悟生命,能改變命運的人。學佛就是讓你像佛陀那樣,洞徹一切真相,斷除一切煩惱,利益一切眾生。

 讓佛教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讓佛學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建設現代寺廟,打造新型僧團,建立漢傳佛教體系,學誠大和尚可謂用心良苦。

這是我偷偷抓拍的師父和他的弟子們。

 

3、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學修工具。

師父說,佛教是讓人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但近100年來,很多寺院卻淪為一個充滿銅臭的燒香拜求的世俗之地。所以,師父發心要建造一座嶄新的寺廟,讓大家看看寺廟本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師父和他的弟子用十年時間,把一個破敗的小廟打造成中國最牛寺院。

於是,一個全新的龍泉寺再生了。

微博、微信、動漫、YY、機器僧這樣的新媒體、新智能、新手段輪番登場,與時俱進傳播佛法,讓古老佛教煥發時代風采。

 

一切的善巧方便,都是為了讓你早日了解佛法之妙,走向解脫之路。

 

 

看了我的介紹,你是否認可我的觀點呢?

下面給你詳細介紹下我所在的新學員培訓義工組。

參加完皈依法會,你就可以參加新學員的培訓了。新學員你要先簽到,然後排班。隨後在義工的引領下,去開始一天的學修。

這個地方就是五觀堂,是僧眾用齋飯的地方。也是我們進行新學員培訓的道場。

即便你對佛學佛教一無所知,也可以從新學員開始喲。

新學員培訓的內容:

你從這裡可以了解到佛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禮儀;你可以親身體驗僧團用齋;當然,你中午的時候要出坡幹活;最重要的是,下午你會聆聽到法師的開示。

 

相見歡,是新學員培訓的重要環節。大家互相自我介紹,分享學佛感受以及與龍泉寺的緣分。

 

這個大姐的故事特別打動我。當時馬路上人來車往,突然一個老年人和一個司機發生摩擦。兩人互不相讓,衝突陡然升級。司機火冒三丈,車開起來頂著老人往前,老人早已氣的失去理智,反而硬衝上去,意外一觸即發。圍觀的人傻傻地看著,不知所措。這位大姐泰然走過去,一言不發,兩手合十,不斷向二人鞠躬行禮。不一會兒,兩人黯然分開,各自而去。幾分鐘內竟然化解了一場危機。

圍觀人群紛紛給她鼓掌,我們聽了也頗為動容。

 

常年堅持上山的老義工菩薩們。他們每周都上山,承擔他們位置的義工工作。她們的年齡可能不小了,但學佛讓她們的童心閃閃放光芒。

 

最讓人盼望的,是下午法師開示的環節。

我所見過龍泉寺的法師開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輕鬆幽默。

 

記得有學員問起神通與學佛的關係和意義。

賢書法師說,神通沒什麼用。你飛在天上,一個彈弓就打下來了。(眾人大笑)

 

還有就是我上班長班,賢頌法師在課上開賢清法師的玩笑。

說他整天就知道笑。(眾人笑)說話前先笑,說完話再笑。(眾人笑)中間憋不住還笑。(眾人大笑)

然後,他說完又嚴肅地說,笑也是一種功德。

我們的心頓時若有所悟。

就是這樣,法師們讓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領受佛陀的智慧。

 

問題來了。你為什麼要學佛?

因為要成為佛陀那樣的人啊。

沒有苦惱,只有喜悅;沒有疑惑,只有智慧;沒有痛苦,只有慈悲;沒有糾結,只有豁達;沒有輪迴,只有解脫……

 

要想走得快,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一群人一起走。同行善友在一起,互相鼓勵幫助進步快,用山上的話說,叫互相拉拔。

悄悄說一句,其實最好的學佛道場在山下,大隱隱於市啊。只有像我這樣沒有定力的人,才會同意我的觀點,哈哈。

 

對於一個一周只休息一天的人來說,周日的時間真的很寶貴。

但我還是想約你同行:師兄,這個周末你上山嗎?

提醒你:12月15日是阿彌陀佛聖誕,有皈依法會喲!

你一定要來。

 

賢勇感言:

鳳凰嶺上有龍泉,三慧二論一戒壇。

十年鋪就菩提路,天子腳下遍地賢。


推薦閱讀:

皈依佛門(三寶)究竟有什麼好處
在家居士不得不吃非「三凈肉」,如何解決此矛盾?
曲迦仁波切的新作:《皈依文》,好聽極了
皈依佛門能拯救心靈嗎?
皈依的力量與功德利益——東華禪寺水陸法會

TAG:學佛 | 全國 | 皈依 | 龍泉寺 | 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