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對陳微明先生傳楊氏太極拳慢拳之扇通臂至單鞭筆談之四

暮雨對陳微明先生傳楊氏太極拳慢拳之扇通臂至單鞭筆談之四

(2012-07-03 10:52:36)

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拳藝雜談

    由海底針轉扇通臂,師傳海底針之起勢,左掌輕扶右臂作前挑迎門靠狀,非雙臂不相干連作散亂勢。復落胯稱勁,左臂隨勢按出,右臂提至額上同時回帶,一前一後作開弓狀,則勁力飽滿,能得機得勢,則可使人雙足離地矣。若練成雙臂皆向前按,則大繆,頗不合太極拳陰陽互兌之意也。

 

    額上之右臂隨左胯抽轉而使右肘下沉,以肘擊打之。隨之抽右胯,右拳收至右胯處,同時左臂與之作采捋勢,隨即腰胯轉向左,左臂上穿,右拳平面向東南斜向以尺骨擊之。雙臂之距離以一人之腕部至肘部間距為大要,若偏離此距離,是謂不及,散亂者是。此動謂之坐轎勁,全賴襠勁之轉換,若僅僅是手動,腰胯不能坐轎,則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也。身右轉至西正向,左掌與右臂同時作撇身捶。此處隱含了一個楊家太極擒拿招式,不易為門外習練者所察覺,若非昔日先師點明,我三輩亦不可得其意也。我前陣子曾對你們細緻地講解過翻身撇身捶隱含的太極擒拿招式的運用,與見者可知其大概。若僅僅是右臂作撇身捶,而左臂不使用,則失之桑榆,非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我們的練拳辦法是先把招式練正確了,在正確的招式上求內勁的導向。如果連招式都練得乖張,何以導引內勁?

     撇身捶的右平面拳向正西方擊出,應該同時沉肘向下與左手成一采捋勢,而不是單單右拳向前直打。若僅僅是右拳向前直打,則右弓步坐實右腿,便犯了雙重之拳疾,慎之慎之。詳而述之,右平面拳是向正西方伸出復下旋劃一大弧。右平面拳向正西方伸出的同時,應該是坐實左腿。往下作旋轉劃弧,則雙足之重心同時轉換成坐實右腿。雙臂成一采捋勢,則再次雙足之重心轉換至左腿坐實。能如斯,則不偏不倚,亦無雙重之拳疾矣。

     上步搬攔捶,進步攬雀尾,單鞭,已述,不復贅言。

     雲手,左足下蹬,同時運用襠勁使右臂向外撐圓,復重心移至右足,,左手向身前下捧之。此處一側身靠之小手,不易為人所查知,往往錯漏忽略,實可嘆。雲手之兩手圓轉如輪,上化下打,下化上打,上化同時打,下化同時打,旋轉之妙,非言語文字所能盡述。     單鞭,前亦述,不復再詳解

推薦閱讀:

淺析陳式太極拳纏絲勁
陳氏太極拳四十二發勁(中) (圖)
吳氏太極拳精簡36勢學習提要
太極拳應用藝術

TAG:太極拳 | 先生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