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父母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父母的問題

    作者:奚曉平 湯寧 提供人:網上家長學校 閱讀:402 評論:1 時間:2006-11-13 14:43:45

     在諮詢現場?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一個場景。坐在諮詢師面前的母親痛哭流涕?訴說著自己孩子存在的種種問題?一再地詢問我們的諮詢師?面對有問題的孩子?他們到底該怎麼辦!12日?在常熟市第一中學那古樸的校園裡?我們的諮詢師嘗試著?讓家長接受這樣的信息——

     「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蘇舟子老師從一開始就切入了講座正題。記者注意到?觀點一扔出?下面的一些家長就有些坐不住了。昨天?城市商報與蘇州市網上家長學校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心靈之約」大型現場諮詢活動來到了常熟市第一中學?這也是我們系列活動的第四站。在昨天的公益講座上?蘇舟子老師說?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問題」?歸根結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家長不相信孩子有力量去承擔自己的未來?不相信孩子能夠照顧自己。這種「愛」?最終成為「代替」、「控制」、「阻礙」孩子的力量。

     而在隨後的現場諮詢中?我們也發現?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這一方面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因為除了讓孩子「吃飽飯」、「穿暖衣」外?家長也開始想知道孩子心裡的想法?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另一方面?因為普及的關係?以及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知識的缺失?家長把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都歸結為孩子的「心理問題」?這其實也是一個誤區。

     不給壓力不代表沒有壓力

     「我對女兒一點要求都沒有?為什麼她考試的時候還是那麼緊張呢!」在昨天的現場諮詢會上?許女士在面對著我們的心理諮詢師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她告訴專家?自己和丈夫是在女兒還很小的時候?就離了婚。離婚以後?一直是她一個人拉扯著女兒長大?而孩子的父親自從和她離婚以後?就沒有露過面了。正因為這樣?在女兒的生活中?許女士從來沒有提到過孩子的父親?甚至連女兒父親的照片都沒有給孩子看過?而女兒幾乎對自己的父親一無所知。許女士強調?自己之所以這樣避免提到孩子的父親?不讓他們有接觸?完全是為了「保護」孩子。因為她不想讓孩子時刻想到父母離婚的事實?而影響到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另外在學習上?許女士的女兒自小就很用功?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有一個問題近年來逐漸顯現?就是孩子在自己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或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的時候?就會很難受?而且到了下一次考試的時候?就會非常地緊張、不安?然後又影響到了她考試的正常發揮。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孩子痛苦不已。許女士對孩子的這種情況?非常不能理解。因為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許女士一直很放心?從來都是靠孩子自覺學習的?幾乎沒有給過孩子壓力。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

     心理諮詢師在了解了許女士所說的情況後?很明確地指出?其實這一切的問題還是出在家長的身上。許女士的孩子?無疑是一個很懂事、很上進的孩子。但她的這種過分的上進和對學習成績的苛求?和父母的離婚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許女士避免提到有關孩子父親的事情?孩子和自己的父親根本沒有交流。但沒有交流並不代表不存在?作為一個正常的孩子?其實在許女士女兒的心目中?一直是明白自己父親的存在的。而孩子在面對自己明明是有父親的情況下?父親卻從來不關心和照顧自己和媽媽?媽媽完全是一個人辛苦地將自己養大。那麼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會有「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母親。如果我學習不好?怎麼對得起母親啊」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日積月累?越來越強烈?孩子就這樣不斷地、無節制地給自己暗自加壓?結果就是現在的這種情況。所以說?做父母的?不應該有「父母的事情和孩子無關?孩子只需要吃飽穿暖有人關心就好」這樣的想法。像是許女士就應該和自己的丈夫好好溝通?一同關心愛護孩子?讓孩子明白父母的分離是父母之間的問題?但作為孩子不要因為父母的事情而影響到自己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親?對孩子的愛依然存在?沒有因為父母的離婚而改變。

1/4頁

     夫妻之間的問題別遷怒孩子

     在現場諮詢會上?還有這樣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母親?她邊流著淚邊向心理諮詢師傾訴?在家裡?她總是嫌女兒的性子慢?吃飯慢?畫畫慢?做什麼都慢。像是有一次?女兒因為沒有和班上的其他同學一樣在學校里完成作業?放學後把作業帶回了家。晚上?即使是她盯著女兒做作業?可女兒還是磨磨蹭蹭的?直到將近半夜才把作業做好。後來只要女兒一做什麼事情?稍有磨蹭?做母親的她心裡就會來火?就會禁不住地罵女兒?有時候甚至會打女兒。作為母親?她對自己的這種火暴行為也覺得非常奇怪和擔心。她自己真怕哪天沒控制好?把女兒打壞了就追悔莫及了。

     心理諮詢師在通過和這位女士的孩子交流過後?告訴這位女士?其實她的女兒很聰明?性子也不慢?做事也不慢。之所以女兒做作業在她看來顯得磨蹭?其實多半是因為她過分關注女兒做事情的速度而逐漸造成的。她盯得越緊?女兒就越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完成的心態。在女兒的潛意識裡?作業並不是她自己的事?而是媽媽的事情。女兒會想?不完成作業?自己倒不在乎?媽媽會替我著急呢?所以做女兒的儘管嘴上答應要快點做完作業?但用不了多久?就會不知不覺地走神?就會情不自禁地去想別的事情了。

     可是表面上看來這是媽媽和女兒之間的事情?但是當心理諮詢師問這位母親為什麼會總覺得女兒做事慢的時候?這位母親心中的那股怒火立刻沖向了丈夫。那位女士說?丈夫平時很少在家?即使回到家裡?也很少和女兒妻子說話。她周圍的人都說她丈夫很沉穩。而她覺得?丈夫性子實在是太慢了?做起事來慢得真是讓人心都發焦。她想?要是女兒長大了和爸爸一樣?她可無法接受。所以她總是催促女兒做事要快?就是出於這樣的心態。由此看來?媽媽之所以總是罵女兒?其實是家中爸爸媽媽之間的問題。丈夫的慢性子是妻子脾氣火暴的根源。如果說丈夫做事情快一點?或是多回家?多和妻子女兒交流?就會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而做母親的?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因為對丈夫不滿?而遷怒到孩子身上?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專家建議不要與青春期的孩子對著干

     在當天的講座上?蘇舟子老師一再地提醒我們的父母們「不要與青春期的孩子對著干」。蘇老師說?初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因此?對初高中學生進行教育?父母和老師倘若不明白青春期孩子的特點?或不懂得基本的溝通技巧?那麼?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很緊張就會在所難免了。我們的家長們?總是要求我們的孩子這樣?要求他們那樣。其實?家長有沒有想過?你是做過孩子的?所以應當懂得孩子的心?但孩子沒有做過父母?所以?是不是更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逆反。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就更應該注重技巧。首先?要和孩子平等相待。也就是說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好像朋友一樣說話?發生了什麼事?大家一起商量?而不是對孩子說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第二?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情?無論孩子有什麼不可理解的想法?再荒唐?再令父母生氣?一定要先理解他們?接納他們?要先想想孩子們的想法是怎麼樣的?而不要先去指責?否則?交流就很難進行下去。一般情況下?聽了孩子的想法後?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的想法不錯?那你想怎麼實施呢?具體的計劃呢!」這樣?如果無法實施?孩子自然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幼稚了。第三?父母要學慣用「擔心」的口吻說話。比如孩子說他要做一件事?但這件事情父母覺得不合適?父母不要一開始就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先跟孩子說明這樣做父母很理解?慢慢地再跟孩子說這樣做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父母有什麼擔心?這樣孩子就會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觀點。第四?聰明的父母是懂得在孩子面前裝傻的。父母對孩子「示弱」?對親子之間的關係改善幫助很大。第五?就是要給孩子空間?有孩子自己支配的時間?要讓孩子有隻屬於他一個人的私密甚至隱私。

     蘇舟子老師頗有意思地說?要與青春期的孩子處理好關係?父母最好記住一句話,關係重於教育。親子關係和諧了?教育就會很順暢?處理不好親子關係?教育就會無效?甚至相互傷害。

     不要苛求孩子成為完美的人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什麼都不如別人的孩子。事實上?家長們應該意識到?對孩子嚴格要求是出於一種對自己的不認同。家長們往往是因為不能忍受自己的不完善?所以他們太希望用孩子優秀的學習成績來滿足父母的「願望」——父母希望通過孩子來實現他們自己沒能實現的理想。因此?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能保持優秀、「第一」?不能有一點的不好?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會對孩子訓斥。

     父母要求孩子完全的完美?各方面都很強。等孩子到了十五六歲以後就會無意地把從小父母灌輸給他的一些觀念放在大腦裡面?形成他們的超我?只要他們稍稍不如意?就會覺得自己很糟糕——他們也期待自己是個完美的人?但是他們做不到。一旦做不到就否認自己?認為自己不行?甚至認為自己是一個壞孩子?就會自卑、或者自暴自棄。

     假設我們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東西是對的?那麼所有的東西都會變成不對。比如?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好多不同樣子的花。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有一天我們告訴孩子說?只有某一種樣子的花才叫花。那麼?等他長大了?他就會覺得?世界上其他的花都不是花。儘管大家都明白?其他的也是花?但對於孩子來說?要成為那樣的一朵花顯然是很困難的?那麼他只有自卑或者自暴自棄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先要認同自己?先要對自己的不完美予以認同和承認?這樣才能更健康地和孩子交流。

     孩子的問題都是家庭的問題

     在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時?蘇舟子老師說?在教育的過程中?夫妻的關係?以及他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達成的默契是很關鍵的。既然

2/4頁

    是最為簡單的家庭也是一個真實的社會系統?任何兩個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都會影響到第三個家庭成員?同時也受到第三個家庭成員的影響。倘若夫妻雙方關係融洽?並相互作用?相互支持?那麼?他們的孩子往往能夠有比較健康的發展。

     許多表現在孩子身上的問題?追根溯源?其實是父母的問題。比如?母女關係緊張?是因為夫妻之間缺少理解支持後媽媽情緒的轉移?許多離婚媽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有的甚至變得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績?其他一概不管。這樣的狀況正表明?即使是離婚後的丈夫?仍然會以某種我們意識不到的方式影響甚至操控妻子和孩子。倘若妻子不能很好地識別或者意識到這一點?並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她和孩子的關係就很難真正處理好?她和孩子就會變得不是過於糾纏就是過於緊張對抗。因為妻子有許多針對丈夫和家庭的憤怒?或者是針對自己和人生的抱怨?會通過對孩子的所謂的無微不至的關懷或者對孩子的情不自禁的打罵來宣洩釋放。

     任何孩子的問題都是家庭系統的問題。要使孩子的狀況有改觀?家長就應該學著控制自己情緒?或者不再把孩子控制得無法自由呼吸。倘若我們能理解家庭系統的相互作用理論?利用第三方?母女出現問題的時候?讓爸爸出場?使得爸爸和媽媽做些改變?使得夫妻之間的關係變得親密一點?甚至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能夠相互理解和支持?那麼?解決孩子的問題也就容易得多了。

[出處:城市商報]

3/4頁4/4頁全文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父母喜歡否定自己的孩子?
歷史上都有哪些父子相殘或者母子相害的事情?

TAG:孩子 | 父母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