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奶粉,奶粉

奶粉,奶粉
西 坡

  西 坡

  日前,有兩條有關奶粉的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條是: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近日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北京及周邊的省會城市的市場隨機抽樣,共抽檢25個品牌的1段嬰兒配方乳粉樣品。結果表明,16個國產品牌(包括國內生產的國內與國外品牌)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而且實際檢測數值都非常好。9個原裝進口產品中,有三個不合格,其中一個產品甚至有兩項指標不合格。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表示,此次質量調查顯示,國產產品無論是國內品牌還是國外品牌質量均好於進口產品。協會理事長宋昆岡表示:「三個樣品不合格的項目都是營養指標,而非安全指標。」他還說:「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是世界上最嚴的標準之一。」

  另一條是,由於限購,內地客從香港帶走的奶粉明顯減少,以致市場滯銷(稍晚的央視表述為「奶粉市場穩定」),香港商家籲請取消限購,有關方面表示近期不可能,至少還要等上半年。

  對於中乳協的「表示」,我們當然歡迎並深受鼓舞,不應該也無理由懷疑它的權威性。然而,我們只持「謹慎樂觀」,因為在我國,近年來有關奶粉或奶製品的壞消息接踵而至,把消費者嚇怕了。就在中乳協的「表示」出台前的不久,某國產品牌奶粉還被曝光為「問題奶粉」。試想,如果這個事件發生在「表示」的同時或之後,情況會怎樣呢?難以想像!現在的問題是,要重拾對於國產奶粉的信心,我國奶業必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重大負面反映和保持近日的檢測指標。中乳協敢誇下這個海口嗎?諒它也不敢。道理很簡單,它不是廠家,不是檢測機構,也不是執法單位,除非協會理事長天天在幾十個奶企坐鎮監製。可能嗎?在沒有嚴格的制度保障,沒有嚴厲的法律懲罰機制,沒有從業人員的道德完善,沒有流通環節重視職業操守的情境下,這個「表示」只能算是階段性成果,還不能完全釋放出「放心地吃國產奶粉吧」的信號。是故,香港方面仍要「限購」,不是毫無來由的。

  還有一個問題,中乳協的「表示」好像非常在意「國產」和「進口」的比拼。「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是對的,但標準不一樣,怎麼比?「三個樣品不合格的項目都是營養指標,而非安全指標」,宋理事長說得很清楚。而我們知道,國外的奶粉,其配方是根據特定人群而制定,如歐洲體質等等,不可能「通吃」。進口奶粉不完全適合中國消費者,也是事實(有的媽媽反映孩子吃了以後容易上火。據我所知,國內業界有人正在嘗試針對中國兒童的體質特點配方而在國外生產奶粉的模式),但這不等於說人家的「不行」。如果國產奶粉安全性和營養指標兼及,價格又便宜,誰還會冒著被罰沒的危險從境外夾帶又沉又貴的奶粉?從整體上說,人家在安全性上做得確實比我們的好。我們乳企在此陰溝翻船,教訓尤為深刻。事實上,國人之所以由土轉洋,出於安全上的考量權重最大。我們為什麼不在這方面強調一下?

  至於祭出「世界上最嚴的標準之一」的說法,我以為並不是一個好的賣點。國產奶粉事故不斷,早就讓「最嚴」黯然失色,況且,「最嚴」並不意味著「最有效」,有什麼可以拿來炫耀的呢?中國股市的IPO門檻全世界最高,而實際情況又如何呢?大家心裡都清楚。

  中國奶企走到了這一步(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值得我們為它喝彩,然而,人們更希望看到它的下一步走得無可挑剔。

  如果內地奶企爭點氣,一直在生產優於「進口奶」的奶的話,相信挺過半年、一年乃至十年,香港奶粉市場恐怕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起伏跌宕」。這不是一件「雙贏」的好事么!


推薦閱讀:

國產奶粉,是不是還可以搶救一下?
嬰兒一歲過後就可以不用吃配方奶粉,改吃鮮奶嗎?那個牌子的鮮奶比較好?
惠氏奶粉如何辨別真假?
洋奶粉內地售價全球最貴
深度 | 我是怎麼一步步沒奶的?

TAG: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