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解讀《晏子使楚》

解讀《晏子使楚》

許 鴻 賓

在《晏子使楚》的故事裡,楚王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正是他一次次的自作聰明,才成就了晏子「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的形象。且看這次——

晏子又要來了。楚王聽說了這件事,召集左右謀劃道:「聽說晏嬰是個能說會道之人,我要羞辱他一番,你們幫我出出點子。」列位看官,就這一句話,楚王的愚蠢已經暴露無疑!明知道對方能說會道,還故意過去挑釁,這不是自取其辱么?一個聰明的君主,應該善於聽取手下的意見,可楚王說了自己的想法後,沒問「行不行」,直接就是「怎麼辦」!也合該他出醜,手下竟無一位耿直敢諫之士,儘是些溜須拍馬之徒,弄清了主子的意圖,馬上就幫著想出了辦法:他來的時候,我們綁著一個人來到大王面前,就說他是齊國人,偷了東西啦。

晏子來了,楚王依計而行。這傢伙,準備還挺充分的:採用偷梁換柱法,將手下押上來的「一個齊國人」偷偷轉換成「所有齊國人」,並選擇「酒酣」的時機向晏子發難,晏子這時如果正喝得高興,將不好意思反駁;如果已經喝暈了,將無力反駁。為了增加勝算,楚王還擺出了咄咄逼人的架勢:「王視晏子」。我目不轉睛地盯著你,看你怎麼被我弄趴下。

面對著如此囂張的楚王,一般人會從以下兩條路選擇一條:一、嚴詞駁斥,證明齊國人並非小偷,或者倒打一耙,誣稱楚國人才是小偷。這樣做,很可能會把楚王激怒,不但自己丟掉性命,自己的國家也會受到連累。二、忍氣吞聲,默認楚王的結論。如此,雖然可保生命無虞,但國家尊嚴會受到嚴重損傷。晏子當然不是一般人,他選擇了第三條道路:既要推翻楚王的結論,又不能給他找茬兒的機會。

在多個「使楚」的故事中,晏子都用到了「類比」這一絕招。類比即類推、比喻,俗稱「繞彎子」,其特點是:不直接回答對方的問話,而是先講一個類似的事情,這個事情中包含有一個對自己有利的論點,然後順勢得出自己的結論。它的好處是:說服力強,讓對方無從辯駁。比如有一次晏子到了楚國,對方的禮官放著好好的大門不讓走,非讓晏子從旁邊新開的小門裡進去。晏子當然不幹了,他說:「使狗國者從狗門入。」這句話里隱含著一個結論:如果我從這個小門裡進去,楚國就是狗國。結果話剛說完,禮官趕緊把大門打開了。這一次,晏子心裡盤算道:正如我沒法證明這個人不是齊國人,也不能證明他沒偷東西一樣,你楚王也不能證明他在齊國就喜歡偷東西啊。於是故伎重演,先從「橘化為枳」的傳說談起,隱含的意思是:水土能讓橘化為枳,也能讓好人變成壞人。再進一步,齊國的良民到了楚國就變成刁民,應該怪楚國的水土才對。這話可不敢再往下想,否則,「楚國人都是小偷,楚王就是小偷的頭」的結論就呼之欲出了。怪不得楚王慌忙罷戰,找個台階自己下去了。

在這個回合的鬥爭中,為了緩和氣氛(畢竟齊國是個弱國),不至於把關係搞僵,晏子特別講究說話的分寸:講話之前先「避席」(離開座位),既表示鄭重,也顯出恭敬;張嘴就是「嬰聞之」,意思是這事是我聽說的,不一定可靠,你有興趣可以去考察一下。末尾得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盜」的結論時,特意加了「得無」(意為「莫非」)二字:只是推測而已,您千萬別當真。面對這樣狡猾的對手,你說楚王他還有什麼辦法?

最後再表揚一個楚王。他給自己找的那個「台階」可是有玄機的:「聖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他把晏子抬舉為聖人,其實是為自己打算——俺說不過你,但至少得是個普通人吧。如果晏子不是聖人而只是普通人的話,我豈不是顯得很齷齪嗎!


推薦閱讀:

12地支最深刻解讀之——巳
「閑聊」誰散播了唐僧肉的傳言?
紫微斗數之解讀步驟與方法——翁富裕
最全面的解讀什麼是「犯太歲」
娶個老婆咋就這麼難?大數據解讀3000萬光棍危機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