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焦慮症須調節心態(圖)
05-31
到了年終歲尾,吉林長春市一些醫院的心理診室出現了不少年輕人的面孔。不如同學混得好、年終評優沒評上、春節放假的「人情債」,讓他們出現焦慮、抑鬱、恐懼、煩惱、興趣減退等狀況,有的醫學工作者把這些稱為「年關焦慮症」。(2月3日《新文化報》)●析因現實擠壓下的心理失衡同學聚會原本是一個情感交流的平台,卻異化為一個炫富、攀比和吹牛的競賽場。這邊廂,有的人財大氣粗、風光無限;那邊廂,有的人自慚形穢、怨天尤人;在一個習慣用財富來衡量一段生活好壞的當下,那些「錢袋滿噹噹」的人們千方百計地贏取他人的尊重與社會認同;那些物質匱乏的人們則成為落魄者和無能者,承受挫敗感和失落感。在社會流動迅速的當下,同學在生存生態上存在著一定差距,本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作為一種社會聯結紐帶,同學聚會是為了保持聯繫、維繫情感;然而,在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當下,同學聚會已經異化為名利場。情感關係功利化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同學聚會走調、變味。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認為,人們往往利用消費上的差異,來建構不同群體、不同社會階層的界限。昔日一起學習的同學們,或許當時在經濟條件並沒有鮮明的反差;現如今,有的人衣著華麗、一擲千金,有的人卻過著並不體面的生活;比較差異下的心理落差和相對剝奪感,不可避免會讓一些人產生「年關焦慮症」。
畢業後各奔前程,有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成功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面對完成了人生突破的昔日同窗,原本應該為他高興和自豪的同學為何會患上「紅眼病」?匱乏的資源、激烈的競爭,讓許多人渴望「爭上游」、競爭心熾盛;而向上社會流動渠道並不夠暢通,對於那些已經取得成功的幸運兒,人們難免會戴上「有色眼鏡」。只有給自己的精神世界「補鈣」,才能避免被同學聚會所傷。樹立「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竹子精神,尋找忠於初心的價值坐標,建構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只有內心世界變得寬闊與堅強,才會少一些自尋煩惱的「年關焦慮症」。楊朝清●建議紓解需要三管齊下紓解「年關焦慮症」須」三管齊下」。 現有社會評價體系中,往往以財富、地位、物質作為衡量成功的坐標,偏於物欲的評價體系之下,一些生活條件不盡如人意的,就容易覺得壓抑和焦慮。因此,建立正確的全面的社會評價體系,構建公平、公開、公正的成才渠道,營造寬鬆、平等、和諧的社會氛圍,是緩解「年關焦慮症」的首要藥方。與此同時,要加大心理疾患的社會救助。長期以來,我們對「年關焦慮症」等心理疾患缺乏足夠的重視,存在「不是病」、「無須治療、慢慢就好了」的認知誤區,導致社會焦慮病情日趨嚴重。針對「年關焦慮症」等情緒不良反應,全社會要加大弱勢群體的關懷和援助力度,在學校、社區建立心理輔導室,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最大程度調動個體的潛能和樂觀情緒。對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人群,要進行專業人員的危機干預和醫生的配合治療,最大程度上減少和杜絕「年關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產生傷心絕望乃至「傷人傷己」的惡果。此外,提升「年關焦慮症」患者的「自愈」能力更為關鍵。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社會的重壓和人生的挫折面前,我們要盡量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還要有一個全面、達觀的人生態度。當受到負面情緒侵擾的時候,不妨向家人朋友或專職機構傾訴,不要淤積在心裡,使之成為一碰即炸的「地雷」,也不能諱疾忌醫;遇到自己一時無法克服的困擾,嘗試向外界求援,逐步加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唯此,方能走出心理誤區,驅散抑鬱的烏雲,迎接嶄新的生活。王麗美●評判解鈴還須繫鈴人年關焦慮症源於不健康的心理。不少年輕人對自己期望過高,過於追求出色和完美,在目標的確立上往往忽略自身的實際情況。定下的目標不切實際,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只許出色,不許落後,往往是虛偽心理在作怪。過於看重成功和出色的人,往往心理相當敏感和脆弱,時時刻刻都在把自己與周圍的人做橫向比較,一旦發現自己不夠優秀,心理就會失去平衡,產生焦慮,俗話「人比人,氣死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年關焦慮症的人常常比較壓抑和孤獨,喜歡把負面情緒小心翼翼地摺疊起來,藏在心底,不善於表達和傾訴,這樣就加重了「癥狀」。因此,要治癒年關焦慮症,必須為自己打開一個「喂葯」的缺口,然後對症下藥。年關焦慮症的「病灶」是心胸不豁達,心靈不陽光。所以,除了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外,還需要加強「自療」。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自療」實際上就是自我排解法。心理疾病不是藥物所能根治的,關鍵在於自己。「自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療效:一是建立自己的圈子,讓自己的心靈從封閉走向開放,在交往中汲取精神的陽光。快樂來源於交往和分享,友情是驅散心靈霧霾的暖風。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發泄方式,比如打球、跑步、爬山、唱歌、吼叫等,也可以與親友聊天,把內心的「苦楚」倒出來。三是心情鬱悶的時候可以喝點「心靈雞湯」,讀幾段勵志文字,看幾本勵志書籍,在他人的故事中尋求正能量,用他人的人生解讀來置換自己的狹隘思想。「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好書,就是滋養精氣神的最好藥劑。最關鍵的是,別老是宅在家裡,要迫使自己走出來,放自己的心在空氣和陽光中旅行。當你的心大得能裝下天空,就不會被一些雞毛蒜皮的瑣屑困擾。范軍●提醒換個角度看春節除去攀比焦慮症,還包括對於春節「人情債」吃不消而出現的花銷焦慮症,以及走親訪友或引發新舊家庭矛盾的交流焦慮症。「年關焦慮症」多是庸人自擾之。從攀比焦慮症來看,大多出現在以下境況中:自我要求很高,但在與其他同學、同事、同鄉的對比中自慚形穢,產生挫敗感。可是,過自己的日子,只要自己過得好就好,日子又不是給別人過的,「幸福或不幸都是比較出來的」,何必拿別人的量尺讓自己不高興呢?從花銷焦慮症來看,無非就是春節期間七大姑八大姨的諸多人情往來太多,於是乎產生了焦慮情緒,「該怎麼辦」、「錢夠花嗎」等焦慮情緒上頭,於是乎,頭痛不已。對此,我們不妨問一句,能避免嗎?如果能避免就不必焦慮。如果不能避免,何妨提前做好準備,未雨綢繆,做該做的事,還該還的債,花該花的錢,何必焦慮?從交際焦慮症來看,中國本就是人情社會,如《少帥》中張作霖所說,江湖就是人情世故。怕交際怕家庭矛盾,反而更會出現,既然如此不可避免,何妨積極應對,將其看做提升自己能力的一個機會,征服困難豈非也是證明你的能力的機會?何必庸人自擾。
故而,對於「年關焦慮症」,筆者認為,何妨換個角度看春節,哪裡還有什麼「年關焦慮症」。「年關焦慮症」,不過是自己畫圈自己落入圈套,庸人自擾之。誰的「年關焦慮症」,誰系的死結誰自己解開,換個角度看春節,就會風輕雲淡,歡樂喜慶。朱清建●三言兩語主要是個人心理失衡所導致的。——齊懷文社會評價體系太單一、太片面了,有錢就是贏家。——吳葵人活著,應該有文化信仰和強大的內心世界。——鄭大衛哈哈一笑罷了,把壓力當做動力。——王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與成長道路,不可一葉障目。
——呂東他人的故事可以作為參照,但僅此而已。——胡英傑負面情緒時有,無非是在年關這個特殊的時段被激活或放大而已。——成耀男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於樂典
推薦閱讀:
※心有猛獸,溫柔並行——我的焦慮癒合手札
※你會經常感到焦慮嗎?
※你被焦慮症折磨成什麼鬼樣了?
※被焦慮症折磨的人
※從我的抑鬱症開始去尋找溫暖與力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