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卷:女皇武則天也偏愛小鮮肉?

易中天官方公眾號

《中華史》搶先「免費」讀


女皇武則天也偏愛小鮮肉?

 

女人成為國家元首,其他民族史不絕書。埃及有,羅馬帝國有,後來的英國和俄國有,當時的日本和韓國也有。中華帝國卻從來就沒有為女人當皇帝,做過任何思想準備和制度設計,因此女皇陛下的性生活便成為難題。

 

○影視形象 劉曉慶版 武則天

這個問題是男性皇帝沒有的,因為有制度保障。貴婦人也問題不大。喪偶可以再嫁,甚至可以公然索要性夥伴。南朝劉宋的山陰公主就曾對弟弟說:我和陛下都是先帝骨肉,陛下後宮萬人,姐姐我卻只有駙馬一個,這也未免太不公平。結果,當皇帝的弟弟便為她挑選了三十個年輕貌美身強力壯的男人充當床上用品,號稱面首。

        

可惜,這並不適用於女皇。

 

肌肉試用男

偷情是半公開的,第一個情夫是薛懷義。這傢伙本是洛陽街頭賣狗皮膏藥的混混,原名馮小寶。由於身材魁梧肌肉發達,被高祖皇帝的女兒千金公主一眼看中,試用之後又推薦給女皇。推薦語是:小寶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

○影視形象 武則天男寵 薛懷義

這時的女皇雖然名義上還是太后,實際上已是臨朝稱制的一國之君,她那個傀儡兒皇帝當然管不了這事。陛下本人則雖然年逾花甲,卻依然性慾旺盛。孀居兩年之後得到這樣一個男人,真是久旱逢甘霖,根本顧不上什麼身份。

不過為了掩人耳目,她還是讓馮小寶改名薛懷義,並剃度為僧,因為僧侶和道士能以宗教活動為借口自由出入後宮。獻身於女皇當然會有豐厚的回報,假和尚薛懷義也立即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假和尚與女皇帝的性關係大約維持了十年,最後以薛懷義的死於非命而告終。這傢伙多半是女皇殺的,原因可能是他既對提供性服務感到厭倦,又要爭風吃醋。這當然為已經有了新歡的陛下所不能容忍。總之,此人在壞事干盡之後變成了死狗一條,朝野上下沒有人表示同情。

        

女皇的態度也一樣。

  

實際上,兩年之後她又有了兩坨小鮮肉,這就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

○影視形象 唐朝小鮮肉 張易之

○影視形象 唐朝小鮮肉 張昌宗

小鮮肉兄弟  

兄弟倆都只有二十多歲,女皇則已是七十三歲高齡。不過陛下的興緻絲毫不減當年。也許,由於她的前夫高宗皇帝長期多病,性生活的質量很可懷疑,大好光陰實際上被虛擲不少。現在,帝國既然已是她的天下,自己的性能力又被薛懷義開發出來,當然要安享晚年。

 

張氏兄弟是通過太平公主得以入宮的,事先是否經過試用則不得而知。情況大體上是:女皇陛下那位乖乖女很貼心地將張昌宗推薦給母親大人,張昌宗又推薦了自己的哥哥張易之,理由是哥哥的器官更偉岸,還精通房中術。

       

女皇欣然接受。

 

從享用男人,到享受男色

這是風格完全不同的情夫。假和尚薛懷義是粗俗不堪的肌肉男,張氏兄弟則是眉清目秀的小白臉,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所以人稱五郎和六郎。當時有個被輿論譏為「兩腳野狐」的馬屁精便曾這樣吹捧他倆:大家都說六郎漂亮得就像蓮花,依我看應該是蓮花漂亮得就像六郎。

看來,女皇要換口味,而且胃口不小。

朱敬則也因此有了批評的理由,指導思想則是儒家主張的中庸之道。他說,男歡女愛乃人之常情,關鍵在於要張弛有度。陛下已經有了薛懷義、張易之和張昌宗,應該可以心滿意足。像現在這樣眾人以性能力自薦,恕臣愚鈍,實在是不可理解。愚臣職在言諫,也不敢不奏。

女皇卻淡然一笑:是嗎?若非你直言,朕還不知道。

於是重賞朱敬則,後來還讓他當了宰相。

呵呵,女皇並不糊塗,因為她是武則天。

  

○漫畫形象 朱敬則 (635年—709年)唐朝宰相,史學家

「武則天」這個叫法是怎麼來的?

武則天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甚至就連她的這個稱呼也都獨一無二。沒錯,她是姓武,名字卻不叫則天。後者是她的尊號——退位後叫「則天大聖皇帝」,去世後叫「則天大聖」。姓氏加尊號,就成了「武則天」。

這就等於稱唐太宗為李太宗,唐明皇為李明皇,其實不倫不類。但是沒有辦法,因為不能稱她為「周則天」。她建立的那個周朝,不但別人不承認,就連她自己,最後都只好宣布放棄。同樣,我們也不能稱她「唐則天」,因為「則天大聖皇帝」是武周的,不屬於李唐。至於她自己起的名字武曌,則幾乎從沒用過。因為當她有資格發明這樣一個怪字時,已經沒人膽敢直呼其名。她本人當然也用不著。那時,她的自稱是「朕」。

也只好叫「武則天」。

然而就連這也大成問題。武則天,是則天皇帝,還是則天皇后、則天太后?都是,又不全是,不只是。其實對於正統歷史學家,她就是一個麻煩的製造者。製造的麻煩也遠不止情人或名稱,而是把整個系統和程序都打亂了。

這當然因為她以女人之身而為皇帝。事實上,中華帝國並不乏女性執政者,只不過之前的呂后,之後的慈禧,都是女主而非女皇。女皇只有武則天,也只有她那個時代才會產生女皇。因此問題便很清楚:她為什麼會當皇帝?

○武周造字     

女皇前奏:三個皇帝接班人

沒人想過武則天會當皇帝,包括她自己。這不僅因為她既非皇族又是女人,更因為她接手的大唐江山其實本是李世民的。太宗皇帝是那樣勵精圖治和深得人心,如果不是出了差錯,他的政權怎麼會被顛覆,又有誰能夠顛覆?

差錯出在接班人。

接班人原本不是問題,因為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而且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都是長孫皇后嫡出。皇后為人賢德,威望極高,太宗皇帝對她也十分敬重。因此於情於理於法,儲君都非嫡長子李承乾莫屬。

○影視形象 李承乾 李世民嫡長子 第一個接班人 被廢

時年八歲的承乾在李世民即位後兩個月就被立為太子,便是證明。可惜這位太子實在不爭氣。太宗皇帝為他先後聘請了數位名師進行教導都無濟於事,以至於徹底失望。他自己則在漢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動下謀反,事敗被廢,流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縣),兩年後孤獨地死去。

依照宗法,儲君之位便輪到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只小一歲,而且相貌英俊,聰明好學,端肅多才,是父皇一直比較喜歡和看好的。事實上廢太子李承乾鋌而走險,與李世民偏心眼,以及李泰氣焰囂張和步步緊逼不無關係。兵變失敗後,承乾曾對太宗作結案陳述:兒臣貴為太子,還能有什麼圖謀?只不過為泰所逼而已。如果父皇立泰為儲君,那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唐太宗心裡不免咯噔一下。

○影視形象 李泰 李世民第四子 第二個接班人 被廢

朝中重臣也反對李泰,尤其是已故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諫議大夫褚遂良。他們主張立皇九子晉王李治。李治時年十六歲,雖不失為仁愛孝悌的良善青年,卻是出了名的糯米糰子,一點魄力都沒有。唐太宗就曾對長孫無忌憂心忡忡地說:你們都勸我立治兒,可是治兒懦弱,奈何?然而長孫無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李治的溫厚文弱和一無所長。也許,他們伺候李世民已經很累,不想再來一位「雄主」。

○影視形象 李治 李世民第九子 第三個接班人 冊立為太子

更重要的是,元老派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李泰身邊卻集結了一大批以功臣子弟為主的少壯派。這個班底就是他的「小艦隊」和小朝廷,隨時準備搶班奪權,改天換地。這可是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相比較而言,李治就要好控制得多。他沒有黨羽,沒有能力,也沒有經驗,只能躲在元老派的大樹下,實現唐太宗和魏徵一貫主張的君臣共治。至於性格的柔弱或懦弱,則是可以非常善意地正面理解為「仁孝」的。

這個算盤打得並不錯,只是沒把武則天算進去。長孫無忌也好,褚遂良也罷,都不可能想到李治身邊會出現蛇一樣的女人。他們當然也想不到,李治雖然好控制,卻不是控制在他們手裡,而是控制在武則天手裡。結果,他們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卻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們整了下去。

當然,這是後話。

嘴上相讓,實則暗搶

李泰這邊也屢犯錯誤。他為了討得父皇歡心,奪取儲君之位,竟信誓旦旦地對唐太宗說:臣只有一個兒子。將來兒臣壽盡之日,一定為陛下把他殺,傳位給晉王李治。

這話實在太假,精明過人的唐太宗卻信以為真,滿心歡喜地告訴了褚遂良。他說:父子之愛,本是天性。泰兒為了遂朕心愿,居然提出作此犧牲,實在讓朕感動。

褚遂良立即警覺。沒錯,正因為父子之情是天性,所以魏王李泰必是作偽。於是上前一步對李世民說:陛下失言。請問天底下,哪有殺了愛子傳位給弟弟的?何況承乾謀反,不就因為太子之外另有奪嫡之人嗎?如果陛下要立魏王李泰,那就非處置晉王李治不可,否則魏王和社稷都沒有安全。

如此一來,事情就嚴重了。其實動動腦筋就能明白:魏王現在是只有一個兒子。將來呢?不再生了?如果像父皇李世民一樣,也生出十個八個來,難道統統殺了?就算李泰自己說話算數,他的兒子難道就坐以待斃?如果十幾個兒子都只有死路一條,難道不會聯合起來對付晉王李治?

李治這邊也有問題。李泰已經許願死後讓位,李治難道就不緊不慢地等著哥哥去死?他難道就不會對哥哥之死做點什麼促進工作?如果李泰死前來不及殺掉那些侄子,他又將如之何?難道親自動手或者刀兵相見?都不可預料。

可以預料的是,按照李泰提出的方案,太宗皇帝百年之後必有一場骨肉相殘的血光之災。而且,由於預設了先後兩位儲君,朝中大臣必定會分為兩派。到時候,兩派都會參加到宮廷鬥爭中來,就連國家都有分裂的可能。因此,如果要立魏王李泰為儲,那就只有現在就殺了晉王李治。

○唐太宗選接班人 人物關係圖

唐太宗也明白了。他淚流滿面地說:我不能。李泰卻繼續上躥下跳,甚至對李治進行恐嚇:你平時跟漢王李元昌關係最好,現在他參與太子謀反被砍了頭,你就不害怕嗎?李治本來就膽小怕事,聞言果然愁眉苦臉,在父皇面前也戰戰兢兢。只不過李泰沒有想到,他的自作聰明反倒提醒了李世民:如果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有危險。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證三個兒子一生平安

於是,太宗皇帝毅然決定將太子和魏王同時廢黜,後者也被打發到了均州(今湖北省均縣)。事實證明,保全三個兒子的想法得到了實現:李治對兩個哥哥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極大的同情,甚至由於擔心他們衣服不夠,飲食不好,還特地請求父皇下令沿途有關部門給予特別關照。

李治確實孝悌。

承乾和李泰的奪嫡之爭終於偃旗息鼓,太宗皇帝卻感到筋疲力盡甚至心灰意冷。他私下對幾個心腹大臣說,你們看朕這三個兒子一個弟弟(漢王李元昌)都幹了些什麼!想想活著真沒意思。說完拔出佩刀,竟然要自盡。

大臣們立即上前攔腰抱住。

褚遂良則一把奪過佩刀,交給了李治。

三兄弟爭接班人,最弱的李治贏

長孫無忌馬上就看懂了褚遂良的這個動作,他自己也不願意錯過機會,於是當即問李世民:陛下究竟要立誰?太宗皇帝脫口而出:我想還是立晉王。長孫無忌立即表態: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太宗皇帝只好對李治說:拜謝你舅舅吧!

李治就地向長孫無忌單膝跪下。

太宗皇帝又說:不知輿論會怎麼樣?

長孫無忌說:晉王仁孝,天下歸心已久。懇請陛下向文武百官徵求意見。如果有不同意的,臣萬死不辭。

太宗皇帝批准了這個提議,並在太極殿召見六品以上的官員。李世民說:承乾悖逆,泰亦兇險,皆不可立。朕打算在皇子當中另選一人為儲君,諸位說誰最合適?

殿中一片異口同聲:晉王仁孝,當立為儲。

懦弱的李治,就這樣成為太子。

○影視形象 唐高宗李治 武則天謀取皇位的伏筆 

其實,這個戲劇性的場面十分可疑,因為太宗皇帝很快就反悔了,打算改立吳王李恪,結果又理所當然地被長孫無忌阻止。可以說,此刻的太子,後來的高宗,其實是被元老派推上台的。他們能夠這樣,一方面固然因為唐太宗強調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另方面也因為貞觀後期權力轉移:褚遂良掌握了動議權,長孫無忌則掌握了決策權。

太宗皇帝的心軟和退讓,當然也是原因之一。

也許,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到了晚年也英雄氣短。他只想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長孫無忌等人則只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沒想到會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大唐王朝差一點就丟了江山,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則丟了性命。

天上掉下的餡餅卻既是李治的,也是武則天的。因為女人雖然不能當皇帝,卻可以當皇后

○影視形象 范冰冰版武則天



推薦閱讀:

盤點《三生三世》等熱播劇的小鮮肉們,哪一個的演技更讓你喜歡?
《建軍大業》集結小鮮肉是拿偉人開玩笑嗎?
老奶奶愛上小鮮肉:忘年戀都有所圖?
「小鮮肉收割機」蕭亞軒教你如何追男神
吳磊都已經參加藝考了,你喜歡這個小鮮肉嗎?

TAG:武則天 | 小鮮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