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與針灸治療脫髮150例

現代醫學將脫髮分為斑禿、脂溢性脫髮、癥狀性脫髮等多種。中醫學也有很多記載,如隋代《諸病源候論》稱為「鬼舐頭」;明代《外科正宗》有油風記載。癥狀性脫髮從中醫理論來看,也屬於油風範疇,其病因不同,但治療上有相同的地方。筆者用中醫藥、針灸治療脫髮150例,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l一般資料150側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齡11~46歲。2治療方法 ,2.1 中藥治療:利濕生髮、溫經通脈、活血祛風為主:蜈蚣129、當歸129、乾薑12g、側柏葉129、何首烏129、地膚子459。每日6—8次,四周觀察療效,囑患者在使用藥期間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吸煙和喝酒。2.2針灸法:以養血活血祛風、健脾祛濕生髮為主:選穴:百會、風池、足三里、血海、神門、內關。操作方法:以虛補實瀉法針刺,除肝俞、腎俞針刺用補法外,其餘配穴按實瀉法針刺。3療效標準痊癒:脫髮癥狀消失,脫髮試驗陰性;好轉:脫髮癥狀減輕,脫髮實驗陽性;無效:脫髮癥狀未減,脫髮實驗陽性。4治療結果痊癒140例,好轉9例,無效1例。5病例王某,男,37歲,脫髮2個月,患者自術平素工作緊張,平時皮脂溢出較多,查:脫髮實驗陽性,頭皮瘙癢,毛髮稀疏,頭油多,精神欠佳,神疲乏力,夜寐不安,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脈眩滑。診斷:中醫:蜈蚣發囊液(利濕生髮、溫經通脈);西醫:脂溢性脫髮。治療以健脾除濕,清利濕熱,養血生髮為主,處方:蜈蚣15g、當歸12g、首烏12g、乾薑10g 、側柏葉12g等。每日6—8次,四周觀察療效、配合針灸選穴:百會、風池、三陰交、足三里、血海、神門、內關、肝俞、腎俞、按虛補實瀉法針刺,每日一次,治療3d,癥狀有所減輕;患者腰酸,頭暈故原方加赤石脂129、側柏葉129、枳殼129、炙山芋129,以助除濕行氣、補益肝腎,按以上方法治療22d,癥狀全部消失,隨訪三個月,未複發,告痊癒。中醫中藥與針灸治療脫髮150例6討論皮膚病雖發於皮膚,但常是和內臟有密切的關係,有諸內必形於外,運用中醫理論,對疾病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總結,找出皮膚病於肌體內髒的關係,正確的辯證施治,是治療皮膚病的關鍵。方中自術、茯苓、生薏米、生側柏、赤石脂、枳殼、川革解、車前子、澤瀉、健脾行氣除濕;升麻、龍骨、牡蠣、烏梅、以收斂固澀、昇陽安神、益精開胃;當歸、JII芎、雞血藤、首烏、黃芪、丹皮益氣養血活血,祛瘀生新;黃芩、黃連清熱燥濕、清上焦頭目之熱,炙山芋補益肝腎、山楂、炒麥芽、調理脾胃功能,使樞機功能得以改善;配合針灸針刺,疏通經絡、調理脾胃肝腎功能,綜觀,使氣血大和,毛髮得以精血充養,則諸症效失。可見中藥、針灸聯合治療脫髮,療效快、複發率低。 
推薦閱讀:

神醫徐文兵語錄
每天小兒推拿2次,第一次不用藥,治好了樂樂積食伴扁桃體炎!
五味子的副作用是什麼?
中醫藥發展的關鍵是什麼?答案只有兩個字,從古至今從未改變
中醫五音療法 [圖片]

TAG:中醫 | 中藥 | 脫髮 | 針灸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