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雕像怎麼就引起美國一場大騷亂?關鍵是...
因為驍勇善戰、維護公民持槍權和支持蓄奴,羅伯特·李成了美國右翼人士的戰鬥圖騰。
這位「逆流」將軍的一座塑像,引爆了一場政治騷亂。
此次沾滿血腥的街頭騷亂凸顯出當前美國國內政治氣氛越發緊張、衝突日趨激烈、對立逐步極端化的現狀。
這讓美國主流社會感到恐慌,然而,總統先生態度很冷淡。
這是為什麼呢?
文 | 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白人至上主義者進行遊行示威,不少人打出了「新納粹」旗號。出人意料的是,一輛汽車突然闖入人群,造成至少1名民眾死亡和數十人受傷。一架維持治安的警方直升機意外墜落,兩名警察殉職。
此次沾滿血腥的街頭騷亂凸顯出當前美國國內政治氣氛越發緊張、衝突日趨激烈、對立逐步極端化的現狀。雖然當地政府已採取緊急措施以控制局面,但是在當前政治環境下,慘劇極可能在美國各地重演。
這讓美國主流社會感到恐慌。
1
血案:美國右翼的戰鬥圖騰被出售
當地時間8月11日,由弗吉尼亞大學的「右派團結大會」組織發起的這次遊行示威已經開始。
當晚,示威活動集中在弗吉尼亞大學校園,有上百人參與。示威者手持火把、高喊著「白人的命也是命」。
註:該口號明顯針對2016年槍殺黑人青年馬丁的佛羅里達白人警察無罪釋放引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網路示威活動。
12日上午,右翼團體與前來抗議當地政府拆除紀念羅伯特·李雕塑計劃的人群匯合,人數達到千人規模。
在遊行人群外,還有有上百名民眾反對示威、支持拆除雕像。
兩伙人的喊話很快演變為推搡、辱罵和肢體衝突。警察不得不出動維持秩序。
突然,一輛小客車撞向反對示威的人群,隨後,司機想倒車逃逸。
警察被迫開始清場,數名嫌疑人被捕。
夏洛茨維爾市市政府要求拆除羅伯特·李的雕塑成為此次血腥騷亂的導火線。
羅伯特·李是何許人也?
在美國人眼裡,這位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聯軍的指揮官是如隆美爾、漢尼拔一樣的名將——雖然站在了逆歷史前行的錯誤方向。
因為驍勇善戰、維護公民持槍權和支持蓄奴,他逐漸成為了美國右翼人士的戰鬥圖騰,包含這個角色的好萊塢影片有40餘部之多。
這座引起爭議的雕塑始建於1917年,完工於1924年,是全美最著名的羅伯特·李雕塑,1997年被列為美國國家史跡名錄。
今年4月,夏洛茨維爾市議會以3:2的投票結果同意出售羅伯特·李雕像。
這一出售計劃並非出於經濟考慮。據美國媒體估算,搬走這座雕像需要耗資數十萬美元,遠小於出售該雕像獲得的收益。
難言之隱在於,由於該雕像的存在,夏洛茨維爾市已經成為美國右翼團體的聚集之地,給當地治安帶來不穩定因素,不僅危害市民安全,也使企業和旅遊者敬而遠之。
自夏洛茨維爾市議會通過出售雕塑決議後,美國右翼團體已先後組織了三次示威,前兩次分別在5月14日和7月8日。首次示威時,雙方矛盾就已經產生。第二次示威就演變為騷亂,有近50人因此被捕。警方萬萬沒有想到,第三次示威後果居然更加嚴重。
2
危險:美國在恐慌,特朗普沒發現
美國極端主義分子有多危險?
實際上,這群人在美國國內造成的傷亡遠大於「伊斯蘭國」、「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據美國媒體統計,9·11以來,美國國內發生了85起極端暴力事件,右翼極端組織需要對其中62起負責。
其中,「白人至上」的右翼組織最為危險。
特朗普上台以來,右翼暴力活動有繼續上升趨勢。
*5月20日,一名非洲裔美軍國防生在馬里蘭大學被殺,兇手來自一個校園內的新興右翼團體;
*5月26日,一名白人男性在波特蘭輕軌電車上辱罵兩名穆斯林女性,並在情緒失控後持刀殺死了兩名勸阻群眾;
*此次夏洛茨維爾騷亂中,右翼團體全程組織、動員、參與,核心組織者是「另類右翼」頭面人物理查德·斯潘塞。
斯潘塞是全美知名的右翼分子,組建智庫「國家政策研究所」,專門鼓吹帶有白人優先色彩的政策,反對非法移民,與特朗普的政見不謀而合。2016年大選期間,斯潘塞曾仿效為希特勒效忠的口號向特朗普「致敬」。
如果是在德國,這種危險分子早就被關起來了。
然而,在美國,斯潘塞所支持的「另類右翼」運動與這屆政府有著密切關係:大家普遍認為特朗普的首席策略師班農是「另類右翼」運動的總操盤手。該運動支持者成為特朗普此次勝選的「鐵票倉」。
因此,筆者認為,夏洛茨維爾騷亂已經並不只是普通的城市騷亂或者一次意外事故,而有可能是一個小規模的「啤酒館暴動」或「國會縱火案」——美國右翼團體已經不滿足於通過政治、選舉和宣傳手段影響美國聯邦和地方層面的政策,其目的在於以有組織的暴力行為震懾反對者,使其因恐懼而後退。
弗吉尼亞州政府很清楚,這場騷亂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若不迅速介入,事件將進一步擴大,甚至引燃該市右翼團體和左翼抗議民眾的一場總對決。
為了阻止這一情況發生,弗吉尼亞州政府第一時間宣布在該市實行緊急狀態。
根據美國相關法律,州政府在緊急狀態下可要求聯邦派出國民警衛隊協助維持治安,動用國土安全部的緊急備用經費,從其他項目中撥款增加治安經費,實施宵禁和逮捕示威組織者,等等。
美國精英層也看到了這一事件隱藏的巨大風險。兩黨議員和政客紛紛就此表態,譴責暴力行為。
*民主党參議員、可能參與下屆大選的沃倫稱此次事件是「開歷史倒車」;
*下野之後少有發聲的前總統奧巴馬也發布了一張與黑人兒童交談的照片,稱「人們不應因膚色而相互仇恨」;
*前總統參選人羅姆尼稱「這是野蠻、充滿仇視的遊行」。
然而,特朗普一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常態」,只是冷冷淡淡地打了個官腔,稱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與之前在共和黨黨鞭遇刺後特朗普的表態相比,這話說的有點事不關己。
3
下一步:排外,在美各國人民要小心!
特朗普上任以後,從左翼學生在加州伯克利打砸搶燒,到有人蓄謀刺殺共和黨右翼政客,再到如今右翼團體多次示威遊行、有組織暴力打擊反對民眾,美國當前的政治氣候已無法簡單用「政治極化」、「民粹主義」等名詞來解釋了,一些超出美國已有政治常識和政治規矩的「怪現象」紛至沓來。
人民顯然低估了「另類右翼」的蠱惑能力——它不是一個政黨,沒有固定組織和機構,只靠幾家媒體和網路論壇發聲,其影響力居然也可以滲透到普遍認為偏向民主黨、偏向進步主義的學生群體。
現在,它已經成為美國政治中一股不可低估的破壞性力量。
它不再是美國傳統右翼的一種進化和演變,而有可能朝著納粹、3K黨等極端政治勢力的方向發展。
夏洛茨維爾騷亂後,網民用「圖片搜索」找到了部分參與者的個人信息。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手持火炬高喊納粹口號、手持棍棒擊打無辜群眾的青年示威者並非無業游民,其中不少是美國知名大學的在校學生,所學的也是尖端科學技術。
人們無法理解,為何這些前途一片光明的「美國夢接班人」會走上街頭、如此亢奮地為危險組織搖旗吶喊。
除了試圖為歷史翻案,試圖挑起種族仇恨外,「另類右翼」的另一主要目標是「排外」。
在納粹、民粹、反對非法移民、「凈化美國本土文化」等一系列口號背後,都有排外的影子。
事實上,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國內發生的排外事件顯著增加,打擊非法移民、反對貧富差距和反恐逐漸與排外主張捆綁在一起。
美國對外來移民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特朗普支持國會對於發放綠卡的新法案,該法案將取消全球綠卡抽籤,並將綠卡限額減半。
在當前政治氛圍下,留在美國的外國人面臨著更大的安全風險。尤其在「另類右翼」已經開始向廣大院校滲透的情況下,在校留學生由於勢單力薄,很可能成為襲擊對象。
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應加強安全意識,避免被捲入相關政治活動;同時,要多加小心,防止交友不慎,並避免前往政治、宗教色彩較強的場所。
推薦閱讀:
※如何保證更換新護照後,舊護照的美國簽證仍然有效?
※美國高科技人才移民優惠政策出台
※關於美國的生前信託種種(Revocable Inter Vivos Trust
※嫁到美國去(10)
※我的美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