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攝大乘論釋略疏 (5卷)(大正藏2269部)

  攝大乘論釋略疏 (5卷)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一

  陳天竺三藏法師婆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夫此攝大乘論者。無著菩薩為申阿毗達磨經攝大乘品以提示大乘綱領造也。當時有天親無性二大士制之釋論。今之所疏乃天親釋也。凡此論十種勝相。始於依止終於智果。因緣唯識以闔辟之。無相真如以徹盡之。蓋斯彼大乘三摩地中來。少文句中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欲使樂大乘者生深信解解以起行行以成果。其猶神龍滴水雨澍大木無言之言抗思議而玄藉雲布。非有之者泯能所而邃彩月玄。實乃攝大乘之玄軌趣菩提之王路也。茍學大乘者。寧可外乎此而異求焉哉。今將解此論略開十門。一教與所因。二藏教所攝。三所詮宗趣。四能詮教體。五教所被機。六依止差別。七遣除情計。八矯救時弊。九傳譯不同。十隨文解釋。

  初教與所因者。是中有三。謂本教與起。本論教與。釋論教與。初本教與起者。夫佛教之與因緣無量。經言。如須彌山不以無事及少事少因緣而能令動。佛亦如是。大因緣故而有所說(云云)華嚴性起品初廣說性起正法有大因緣。又智論之初廣辨般若教起因緣(云云)可討。次本論教與者。阿僧佉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慈氏菩薩恆於夜分從睹史天降於禪省。為說五論之頌(云云)瑜伽五分之宗教於是與起焉。此論乃瑜伽十支之一支也。蓋斯依阿毗達磨經及諸大乘經。為單顯示菩薩所應知之法義以使大乘種性及不定性者直爾趣入於大菩提故制也。後釋論教與者。傳雲。婆藪槃豆初學小乘。不信大乘。謂摩訶衍非是佛說。阿僧佉法師教諭(云云)漸得悟知大乘乃究竟了義小乘而非極。遂回趣於大乘。遍學方等經典悉得通達。因聞誦華嚴十地品阿毗達磨攝大乘品深悔前非。欲割舌以懺罪愆。無著菩薩止其自割。示諭云云。乃囑以十地經。制以攝大乘品。令其造釋故此二論乃婆藪槃豆菩薩創歸大乘之作也。本末教與梗概如是。

  二藏教所攝者。此中分二。初明藏攝。後辯教攝。初明藏攝者。此論者二藏中即菩薩藏攝。三藏中即阿毗達磨攝。諸藏名義開合等具如大乘義章第一法苑藏章等明。可尋。後辯教攝者。教有三種。一小乘教。二大乘教。三一乘教。初小乘教謂二乘道。是人空教。次大乘教謂三乘共學。是法空教。後一乘教謂但菩薩乘。是如來藏教。所謂一乘教中有始門焉。有終門焉。若始門所說則以滅阿梨耶為緣起本。真如藏理為諸法性。言真如凝常與諸法非一非異。不許隨緣。言依他是相圓成是性。未許性相不二。言三乘五性不同。趣寂二乘永不作佛。無性有情畢竟不成三乘道果。真俗二諦迢遠不同。以有為智證無為理。四智心品為相所遷。佛果報應有為無漏等教理智斷分齊調然。若終門所說則建立真如緣起。即言生滅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說依他無性即圓成實。說一切眾生平等一性。譚真俗不二理智不二一切法常住圓融無礙等教可辨。今此論本末所說正明始門。兼含容從始入終之密意。與隋唐譯頗有逕庭。次下當辨。

  三所詮宗趣者。先辨宗。後乃明趣。初辨宗者。此論十種勝相。即以大乘境行果為宗。謂初二是境。次六是行。後二是果。於初境中。初乃阿梨耶依止諸法如實因緣。第二乃明一切法唯識。三性三無性二無我真理。次行六義中。初一乃地前有相方便行。次二乃地上無相真修行。通豐修習二位可知。次三是三學圓滿。後明果中。初乃斷果。後乃智果。十義連接宗致炳然可知。後明趣者。蓋此論乃以十義次第顯明菩薩乘教理行果。使有種性者信解諸法如實因緣三性三無性理。修唯識觀行。從緣修行入十地真修道三學圓滿。成就十波羅蜜。破二執。斷二障。證得智斷二果而為其趣已矣。

  四能詮教體者。法苑總章廣明教體。初舉外道六計。次敘小乘六計。後明大乘二宗。謂邊體中體。於中體中亦敘二計。初則龍軍無性及佛地論中一師說。後乃護法親光等說。次舉二種四重出體料簡(云云)唯識述記對法抄明大乘論體大旨相同。此釋義旨精密。但以無性論師同計龍軍者不允。唯識料簡末雲。又解。無性且約親緣。說自心現。以為教體。非無佛等所說本教故(云云)此似基師後自知其非加此會釋應考。今此論教以本從末則以聲名句文為體。以末從本則以唯識為體。攝相歸性則以真如為體。可知。又華嚴探玄記第一廣開十門。約教辨體。從淺至深而無餘蘊矣。具如發揮辨可尋。

  五教所被機者。所謂菩薩乘始門則建立五種性。於中但有菩薩種性及不定種性而堪受此教也。余非其器。若據終門說則五種種性乃約此世。而不由畢竟。故以菩薩種性及不定種性為正所被。余為轉為遠為何以故。以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今此論也。其顯了說則雖判在於始門分齊。其秘密說則往往有二乘畢竟回趣大乘之旨。可謂從始向終之玄猷矣。對挍諸隋唐譯。頗有RZ鑿。入文當辨。

  六依止差別者。此中有二。初辨識名數。後正辨依止。初辨識名數者。先釋名。後辨數。初釋名中。初正釋阿梨耶名。後因釋阿陀那名。初釋阿梨耶名者。是有諸家異釋。若據地師意則大乘義章三末雲。阿梨耶者。此方正翻名為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隨義傍翻名別有八。一名藏識。二名聖識。三名第一義識。四名凈識。五名真識。六名真如識。七名家識亦名宅識。八名本識若依攝論則以藏為阿梨耶義。而以三義釋藏。而新舊兩譯釋義頗異。至下當知。唯識論師亦以三義辨藏。諸師異同可知。次因釋阿陀那名者。是亦諸師異解。若夫地論師則以阿陀那為第七識名。大乘義章雲。阿陀那者。此方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痴闇心故。隨義傍翻差別有八。一無明識。二名業識。三名轉識。四名現識。五名智識。六名相續識。七名妄識。八名執識名義可尋。若依新譯唯識宗則以阿陀那為第八識名。執持為義。如章疏釋。若夫攝論舊翻則或為第八識名。或為第七識名。新譯家以謂舊翻錯矣。寂曰。舊亦有道理。非必錯謬也。至下當辨。後辨數者。識數多少。亦有異說。或立六識。如小乘諸部經論及般若部經論或立七識。謂眼識乃至阿陀那是也。第八梨耶體非心識。是空理故。如菩提流支等或立八識。如舊地師勒那伏陀等及新譯唯識論宗或立九識。是有二說。一真妄相對。以成九識即取真如為第九阿摩羅識。如大乘同性經金剛三昧經決定藏論轉識論等說。真諦法師等建立九識乃由此說也。二因果相對。以成九識即開如來凈第八識為第九識。如慈恩等。如法苑唯識章明後正明依止者。所謂梨耶依止異義紛糾。今且舉四說。備之檢尋焉。何等為四。一者地論師說。二者攝論家說。三者唯論師說。四者起信論家說。初地論師說者。地論第八釋余處求解脫之文(云云)又第十雲。復住報行成者。善住阿梨耶識真如法中故(云云)地師依此等文。以計。阿利耶是本凈。如來藏識。阿陀那是執識也。無明妄識也。妄識與四煩惱相應污染本凈識。生起執持二種生死不凈品法(云云)如大乘義章八識義中明。章旨甚深。宜細披尋。二攝論家說者。論第一勝相中廣明阿梨耶依止。乃說阿梨耶是無明無記識而新舊兩譯頗殊涇渭。入文當悉。三唯識論師說者。凡有二說。如安慧難陀等言十阿梨耶識無明不了與微細法執相應故。亦有所知障(云云)如護法等計阿賴耶識不與二執二障俱。何以故。不與無明及慧相應故。地琛智品俱起故。梨耶是白凈無記識故(云云)古人會雲。兩俱有理。何者此識有二門。諸業煩惱所感義門是異熟果故非是迷執。執法等師乃得此義門。若據根本無明所發義門是等流果是即迷執。安慧等師乃得此義門(云云)寂曰。此辨固有一理。恐未允當。余竊謂護法所計乃大乘始門之義。安慧等說是從始向終之義。故有此異耳。李唐已來。泥慈恩家之流偏尚護法以為正義。貶安慧等為不正義。蓋不是公論也應思。四起信論家者。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不一不異名阿梨耶識。建立如來藏緣起許真如熏變(云云)此即依楞伽勝鬘等諸大乘經而立義焉。如上諸家。護法所立是大乘始門之說也。起信論十地論所說乃大乘終門之義也今此攝論者。若陳譯則正是始門之論。而隱然含從始向終之趣。至文當明。若其後譯則與護法宗。大旨相似。如安慧難陀等計彷彿於舊論。往往有從始向終之義門。但十師各論不傳故難知巨細。寂深憾焉所謂始門乃地前教。地前智淺故未全顯阿梨耶之實義。故於唯生滅白凈無記識立緣起本。所以智斷行果並皆不出其範圍所謂終門乃地上教。地智深勝故顯了說梨耶之實義建立如來藏緣起。所說分齊如上已明。所謂從始向終之義門即當地相似分。始台教譚別向圓修也。如上三門蓋斯法性自爾之原言也。例如大小兩乘之四問有分通大乘之小教也。是亦有原理而然也。豈可偏執一門乎哉。

  七遣除情計者。第一義諦迥出四句。經所謂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不可說亦不可說。但由有悉檀因緣故得有四說。赴緣四說。但有假名。假名之名名即無生。是名無說之說無示之示。是為真佛教。夫大乘方等所說緣起乃界外不思議之法門。是於無相無倚大空寂中而施設焉。猶如空中風之不可把捉不可數量。豈容得以情謂而計較乎。法入情窠便墮四句。所謂法性緣起即墮自生句。所謂無明緣起即墮他生句。所謂法性無明和合緣起即成共生句。所謂法性自爾即墮自然計。如是四句即名四取。四取是生死本。亦傷慧命之見刺也。所以龍樹大士所造諸論以遺盪四句為先。遺盪乃破相也。當知一切法空是大乘緣起之基礎也。若空慧未明而建立大乘秘密緣起者。猶如軟泥上構大廈。隨建隨顛。安得成立焉。如夫馬鳴無著天親等並皆證得大乘三摩地凡有所說悉從空寂無相無倚依中來。故或說法性緣起。或說無明緣起。或說共緣起。並皆妙說。互不相妨。而傳譯已後。通論諸師轉入情見淳源漸離。如來藏阿梨耶將彷彿乎僧佉自性之計。故天台法華三部中凡欲明如來藏圓實性理則必以拂四句而為先驅。指摘地攝通論家之說將墮四句其旨懇惻。其惡四句。猶如仇怨。其賤情見。恰如糞唾。斯乃由恐大乘秘密緣起才入見叢。則翻然墮於外計也。智者拔萃出類之知見如是。而後學台教者則不然。不尚空宗。不喜遣盪。偏以說具譚性而為高到。以愚見之其將入四取之趣幾倍於地攝師。智者今若見之其謂之何乎。茍欲學阿梨耶緣起之教者。先須於是舐膽矣。

  八矯救得弊者。夫法久之生弊。弊極之為邪者運之自爾也。佛滅四五百年後。毗婆沙宗。日寖陵夷。名相煩蕪。如鬧叢林。至乎眾賢其弊極矣。三藏實義於是蔑如。時有馬鳴龍樹無著天親等大士。與起大乘教以顯三藏實義。是乃弗獲已而開闡如來秘藏而已。暨於法入像末。大乘教中眾弊競起。至今滋曼。其弊頗多。今且略最蔀障正法者四焉。一如文取義之弊。二學躇階之弊。三以權蔽實之弊。四以實廢權之弊。初如文取義之弊者。凡方等大乘經典者界外秘密不思議之教。雖寄名事。其旨則不必如名事。故經論之中切誡隨文解義之文甚多矣。即此論之中處處指斥依文判義。至下當知。七卷楞伽第四廣說不應依語取義(云云)頌曰。若隨言取義。建立於諸法。以彼建立故死墮地獄中十卷經第五亦同又四卷經第四雲。如來不說墮文字法。又十地論第二汝等不應如聲取義。隨聲取義有五種過。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誑他。四謗佛。五輕法。探玄第十釋雲。如言之義都無所有。而謂實有故不正信。二不能勵心舍相求實名退勇猛。三法實不然為他宣說雲法正爾故云誑他。四言是佛說故云諦佛。又佛意正在離言之義。而謂佛智緣所執相故亦謗也。五謂法淺薄同於世稱方之事故云輕法又雲。小乘言教顯如言義。大乘言教顯離言義。妙玄第六雲。方廣一部從所表為名者。方廣之理雖以名說。而妙出名言。雖寄事以彰。然不可如事而取。故不就名。不就事。就所表以為名也。(文)大乘秘藏不應如文取義也。佛教祖誥大略如是。澆季之世。人機漸薄不樂修智。貪速功而乏遠志。競名相而蔑理致。雖終日對文句。於文外之妙旨則眊眊焉。便方等不思議之玄文同隊於世問淺薄之名言。甚則遂至有將醍醐為毒藥去而欲使他啜其毒涎者。誑他謗佛之愆。豈可不懼哉。惟阿含等三藏界內教尚有叵如文取義者。況於大乘界外玄藉乎。佛藏經雲。力輪害閻浮人其失猶少。有所得心說大乘其罪過彼也。(文)此有所得者即指墮四句之心也。問。不如文取義。豈容易乎。學者如何免其失耶。答。聞思修證次第進趣。漸入玄城者。是為免守文失義之咎者。若不堪思惟修證者。自知聞所成慧猶如蹄涔更有靈似乎江海而不生上慢。不入見叢。謹心受讀研核經論及古賢章疏。毫不加胸臆者。亦應能免其咎也。次學躇階之弊者。夫教之被機有橫有堅。所謂橫者。渭由十因緣所成眾生機類不同教亦非一。諸乘諸教隨應其感。是名為橫。所謂豎者。謂人天善增勝位乃厭三界心生入於人空教。人空智極位入於法空教。法空智極位入於中道第一義隨位增進乘教隨轉。從卑至高。猶上階梯。是名為豎。如天台四教華嚴五教及大日經十住心等並皆有橫白義。若通論十方世界則橫豎二化隨時隨處悉檀成益。其猶經緯。若別就閻浮一化則豎為正軌。橫為密化。法華跡門開顯涅槃前分諸喻大曰經十住心三劫六無畏等即顯示閻浮一化漸入秘藏之秘術也。可察。後代學者是偏執橫義。忘卻豎義。妄貪高妙。不修卑近。恰如鄙夫之論宸扆。只是虛頭全無實義。是名學躇階也。今此論中處處顯豎入之密意奇且妙矣。唐譯之中都沒趣其者何耶應思。次以權蔽實之弊者。印度有一類偏執三藏不信大乘者。其計云云。支那有慈恩宗。以三乘五性之教為了義真實。以一乘一性之教為不了義方便(云云)蓋基師乃創業垂統之初簧鼓五分宗五之一術而已。不可深責焉。後承嗣者展轉固執。果然而成權蔽實之弊。而察其弊源。蓋乃由不領會教之原旨也。此弊極則遂成以權謗實之邪見。此見決定則入阿鼻。若印度無垢友新羅順憬覆轍。豈可不懼哉。此論往往有從權入實之必旨。是醫。此弊之良藥也。可知。後以實廢權之弊者。夫權實教法乃最清凈是等流毗盧遮那之智印也。非實則無由施權。非權則無由顯實。權實不離。如婆迦鄰提。所以深則由深即玄。淺則凡淺卻妙。大小高下皆亦如是。譬如三樓之由基礎。人天善法猶如基礎。二乘善法猶如初級。法空大乘猶第二級。如來藏教如第三級。豈有樓之不由基礎乎。豈有上級之不由下級乎。合譬可知。嵯乎奇哉。佛滅過千年後。以大廢小之弊起焉。爾時正法滅而入於像法。二千年後。以圓廢偏之弊起焉。爾時像法滅而入於末法。法衰之與弊起啐喙同時之理數耳。十輪經第五第六第九深誡權實互障互謗之大罪愆。可尋。上件四弊乃障正道之荊棘。損慧命之砒鴆也。茍志學道者不可不務祛此弊矣。

  九傳譯不同者。此中有二。初正明傳譯不同。後因嘆疏不傳。初正明傳譯不同者。本末二論各有三譯。本論三譯者謂魏譯陳譯唐譯。釋論三譯者謂陳譯隋譯唐譯。事緣出於續高僧傳。可尋。世稱三論同本異譯矣。寂竊謂此非必同本也。所以知者。前譯有之而後譯無之者。豈三五數也。而其此有彼無者多。是從始入終之奇說也。蓋印度已有兩本流行而傳譯不同乎。然兩譯之所有無學者諍論云云。印度學人有規規乎始門者削去從始入終之說與。有好樂終門者增加從始入終之說與。此不易知也。然譯本優降不可輒議焉。但所以余深尚陳譯加之疏解者頗多矣。今且略提其二焉。一者文義雅古間有趣情風。二者處處含容從始向終之趣。超情乃入理之梯磴。佛門之標幟也。豈可不崇哉。少有從始入終之趣則自顯始終一致始終相成等之義。亦能彰始終二門各有原旨乘教低昂悉妙。亦能除遣前科所列眾弊。其益不可稱計焉。惟舊釋經論多存此幽致。惜哉不傳者大半矣。真諦三藏曾翻十七地論。譯出五卷。後翻廣義法門經及唯論等並皆不行。余竊謂舊十七地論唯識論應與舊攝論而同致也。所以知者。妙玄及大乘義章所引唯識論文碩異唐譯。是其證矣。寂不能不慨然於此。今贅論焉耳。後嘆疏不傳者。此論偉譯已來制疏者蓋向數十家。謂真諦疏。智愷疏慧賾疏。曇遷疏。法護指歸。道基疏。僧辨疏。慧體疏。靈潤義疏。智儼疏。窺基疏。神廓疏等。載在史傳。而其書都無流於此邦者。世傳神廓疏在於南都庫藏。而未聞有親閱覽者。未審昔在而今已湮沒乎。嗟乎其似乎碔類乎砒霜之書盛行於世。而人亦十襲珍重。其玙璠者夜光者多逸而不傳者何耶。教家所可憾者多矣。愚衷為此NN然。斯其一也。

  十隨文解釋者。今旦就釋論以分科節。文分為二。初敘題號。後正釋論文。初中有二。今初題號。

  攝大乘論釋卷第一。攝大乘名義具出於初章首。次下當辨○後撰號。

  天親菩薩釋。大士事迹載在於親菩薩傳可尋。○後正釋論文於中分三。一歸敬敘由分。二正釋分。三嘆德勸誡分。初中亦二。初歸敬三寶。後釋論由。初中有三。今初歸敬佛寶。

  釋依止勝相中眾名品第一(寂曰。此品名應在於偈頌後。今從文便而安於茲耳)。

  智障極盲闇(至)頂禮佛世尊。此中初二句出所破障。次二句顯能破智。次一句明障盡果滿。次二句敘斷智二德。次五句彰恩德。次四句明不住處涅槃。次二句明二利究滿後二句正述歸敬。所謂智障即所知障也。有相有分別轉心障智令不明了。智不明了則不能真俗融即不二。菩薩登地已一數數修智。及入第五地方得真俗融會。尚有功用故或時間斷。第七地無相行成已。入第八地。從是已去。不二心品恆轉不由功用。但有極微細法執。至佛究盡。今此論正明菩薩道。為勝者說故單敘智障。而不言煩惱障耳。如理如量者即指真俗。唐譯雲儘其所有如所有是亦如次權實二理也。文旨稍異。可知。無分別智光者。如下慧學勝相中辨。理斷及恩德具如後二勝相中明彰恩德中。初一句明行大悲後四句明隨機說法無功用。次明不住處涅槃中。由智故不住生死是不同凡夫。由悲故不入涅槃是不同二乘。次明二利究滿。由智故自利極。由方便故利他極。或可二得兩由般若方便而究竟焉。後正明歸敬中。三業敬儀如諸疏述。○二歸敬法寶。

  是無上正法(至)頂禮真實法。此中初二句正顯法寶。次三句明受行得勝果。次二句明誹謗墮惡道。後二句正明歸敬。所敬法寶不出四種。謂教理行果是也。今初四句如次當於理教行果是也。可知。甘露妙跡者大小不同。若小乘法則。或以見諦跡為甘露。或以滅量無為為甘露。若大乘法則。或以諸法實相為甘露。或以大般涅槃為甘露。今正指大乘甘露。兼通二乘甘露。次明謗罪中。無底狂坑者乃指地獄。狂應作枉。枉者邪曲也。謗法得罪且如法珠林二十六引經論明可尋。後正明歸敬中。由智者解也。此即標由智及信以顯非是由名利諂諛等心也。○三歸敬僧寶。

  住道住果僧(至)佛聖弟子眾。此中初二句正標僧寶。次六句顯僧寶德。後二句正明歸禮。初中信住道者。道有多種。謂二道。三道。四道。五道等也。二道謂有學道無學道。三道者。謂見修究竟是也。四道者。即加行。無間。解脫。勝進。五道者。即上三道加資加二位。今即言住二道三道也。唐譯雲學無學是也。若約菩薩僧則初地已上為真僧寶。唯取有學等可知。住果者即四果支佛。若約大乘則亦取十地菩薩。是分果故名為住果。問。此論單顯菩薩乘理。應唯歸菩薩僧。何歸禮二乘僧耶。答。瑜伽是三乘共教故。六十四卷明三寶中通取三乘三寶。藉令單明一乘。一乘始門即同三乘共之大乘故。且依從小向終大從始向之秘密則二乘僧即菩薩僧也。二乘無學者若據智障厚薄則尚不及菩薩十行。若據惑障有無則比肩於八地。經言阿羅漢獨覺大力菩薩者由此也。格位依教差別可知。問。僧寶唯聖耶。將通凡耶。答。福田僧通凡聖。僧寶唯取聖位。瑜伽雲見道已上可見。法華三寶章中說二義。以局聖位為正。次六句中。初一句標二智是自利德。後五句顯田益是利他德。福田義具如法苑珠林二十九明。三寶差別出於大乘義章第十法花三寶章賢首三寶章等辨。可尋。○後敘制釋論由。於中有二。初敘本論所由。後依尊下敘釋論所由初中亦二。初嘆時人弊。後正明本論與起。今乃初也。

  聰明邪慢人(至)正理非所證。此中初二句明時人退失教證。後二句是教行殉執正理紊亂。唐譯雲。拋范諸師今減少。真法正理多渾濁。皆由聰睿邪慢人依自尋思失教證。文旨明著。可知。○後正明本論與起中二。初正明論與起。後廣論主智辯。今乃初也。

  事彌勒菩薩(至)下心歸尊敬。此中初一句舉所承師。次一句出所依定。次二句敘能證智。實法相三字即所證理。次二句正彰論說。正法等者指所詮理。次二句明弘通遍。次二句顯論勝妙。初句乃標深大多。後句乃述所依勝。後二句敘他信服。事彌勒等者。唐譯有我師言。今頌窄故義不周足。可知。依止日光定者。此論第十七明顯現甚深中雲。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釋曰。說三乘十二部經。猶如光明定。唐譯雲放大法光三摩地。事慈氏入法光定之事緣。如天親傳載。無動及出世者蓋指無漏不退智也。甚深等者。莊嚴論第一以甚深廣大種種說釋。可見。○二嘆論主知辨。

  細密法難通(至)雨甘露文義。此中十名。初八句述智德。後彰辨說。實如初一句標所知法深玄。次四句明智無著無礙稱其名。次一句敘智人稱讚。後二句述天人智識禮敬。細密法等者。解深密經雲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是利等八世法亦云八風。增一阿含三十九瑜伽倫記五上云云。余文可解。○第二正敘制釋論由。

  依尊隨分聞(至)怖畏大海人。此中初二句明有師承。次二句明依攝決擇意以作釋。後二句敘制意。尊者指阿僧佉菩薩。隨分聞者自謙詞也。猶如乞雨鳥者蓋顯所聞未滿猶渴。望師教。乞雨鳥者指雨鳩也。天將雨鳩頻鳴。宛似乞雨故稱乞雨古詩云鳴鳩喚雨來是也。次二句中決定藏者是指瑜伽攝決擇也。唐擇即言從廣決擇。可見。後二句中怖畏大海人者乃指不堪廣者也。唐譯雲怖於極大文海者。寂謂准望唐譯今本大字是文字形誤乎。應考。歸敬敘由分竟。

  ○第二正釋分。於中有十三品。初依止勝相中。眾名品中二。初分章。後釋文。今初。

  釋曰此品(至)眾名。○二釋文中二。今初標章名。

  無等聖教章○二正釋中分為五段。初標所依經名。於中有三。一述標所依經名由。二重釋三藏二藏義。三引起後文。今乃初也。

  論曰攝大(至)多羅釋曰法性為相。此中初明大乘教依一切種智因甚深廣大法性而起。次明大乘若離佛加則不應解脫。次若離下明標依經所由。於中初乃為顯此論是聖教。次則為顯所依經名次則因述造所為。次述標經名二由。次彰大乘言簡小乘對法。次明說修多羅名乃簡非聖說。次明為顯此論旨菩薩藏攝。寂曰。次說下應有大乘言。後複次立藏下明三藏攝。莊嚴論一頌雲。入自大乘經。現自煩惱滅。廣大甚深義。不違自法空。釋曰。今此大乘亦不違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羅故。現自煩惱毗尼故。由菩薩以分別為煩惱故。廣大甚深即菩薩法空。不違此空得大菩提故(云云)唐釋則攝舉此文。其旨似釋佛說大乘即三藏攝。如陳隋譯則似轉用彼文以顯此論是大科阿毗達磨學者思焉。○第二重釋三藏二藏義。於中有三。初明三藏二藏乃開合異。二釋藏名義。三廣釋三藏義。今乃初也。

  此菩薩藏(至)菩薩藏。此依莊嚴論四述求品。○二釋藏。

  此三及二(至)應知義上中上句乃釋藏名。下此攝等句是釋藏義。藏之名義如俱舍論第一疏記辨。可討。○三廣釋三藏義中三。一明九因成三。二明三藏通用。三明三藏各有四義。初中亦三。初標數。次正明九因成三。後結釋。今初。

  云何成三有九種因○二正明中三。今乃初三因。

  別立修多(至)實法相故。此下通別二釋。全依莊嚴論第四之文難集論亦引此釋。彼第十一雲。問。何故如來建立三藏。答。為欲對治疑隨煩惱故建立素怛纜藏。為欲斷除所化有情於種種法發起疑惑。宣說契經應頌等故。為欲對治受用二邊隨煩惱故建立毗奈耶藏。二邊者謂欲樂行邊。自苦行邊。對治受用者。遮彼受用畜積等故。開彼受用百千如法衣服等故。為欲對治自先取執隨煩惱故建立阿毗達磨藏。處處廣釋諸法差別如實相故增一阿含第十說二事。一著樂是卑下凡賤之法。二諸苦行是外道法。舍此二法為至要之道○第二三因。

  複次為說無例義故。雜集十一雲。為欲開示三種學故建立素怛纜藏。所以者何。要依此藏所化有情解了三學。由此藏中廣開三種所修學故。為欲成立增上戒學增上心學故建立毗奈耶藏。要依此藏二增上學方得成立。所以者何。廣釋別解脫律義學道聖教為所依止。方能修治凈屍羅故。依凈屍羅生無悔等漸次修學心得定故。為欲成立增上慧學故建立阿毗達磨藏。要依上藏增上慧學方得成立。所以者何。由此藏中能廣開示簡譯諸法巧方便故(文)三藏詮三學處有克性門。有兼正門。如搜玄記及起信義記等辨。又法苑藏章廣解云云。○第三三因。

  複次正說(至)阿毗達磨雜集十一雲。為欲開示正法義故建立素怛纜藏。依止此藏。文義易了故。為顯法義作證安足處故建立毗奈耶藏。依止此藏能修二種作證學行故。毗奈耶是法義作證安足處。安足處者是所依義。為令智者論議決擇受用法樂住故建立阿毗達磨藏。依止此藏諸有智者更相問答論議決擇受法樂住。由此藏中以無量門開示諸法自相共相等真實法性故(文)○三結釋。

  由此九因緣故立三藏○二明三藏通用。

  此三藏通(至)故得解脫莊嚴論四雲。問。別用如此。通用云何。答。熏覺寂通故解脫生死事。此明解脫生死是其通用。由聞故熏。由思故覺。由上故寂。上由故通。由觀此四義生死諸事大得解脫(文)○三明三藏各有四義中二。初先述其勝益。後正明。今乃初也。

  若略說(至)則至流盡。莊嚴論四(六紙)云云。與今相同。但彼雲成就一切種智為異。可知。○二正明三藏各有四義中有三段。今初明修多羅四義。

  云何一一(至)滅惑是事。莊嚴論四雲。修多羅有此四義。一依。二相。三法。四義。能顥示此四義故名修多羅。依者是處是人是用。謂隨是何國土。隨是何諸佛。隨是何眾生。如來依此三種說修多羅。相者謂世諦相及第一義諦相。法干謂陰界人緣生諦食等法。義者釋所以(文)寂曰。依相法三諸論概同。但釋義之文名異。隨譯雲義者隨順相續故。唐譯雲義者謂隨密意。余竊謂莊嚴及今譯攝論其旨易解。此論釋義。是為要妙。應思○阿毗達磨四義。

  阿毗達磨(至)故名解。莊嚴論雲。對者是向涅槃法諦菩提分解脫門等說故。數者是相續法。於一一法色非色可見不可見等差別無量說故。伏者是勝上法。於諍論眾中決判法義退彼說故。解者是釋義法。由阿毗曇修多羅義易可解故(文)唐譯數法雲數數宣說訓釋言辭自相共相等。無量差別故。法苑藏章釋雲。以理為法。以教為教。法之數云云。准此諸文。數字去呼。古人以入聲釋者。不允。何以故。指種種說名為數數故。○三毗奈耶四義中二。今初四義。

  毗奈耶有(至)法爾所得莊嚴論四云云。四今粗同。彼明緣起中唯出四種。不言八種。四種中第四言無恭敬心。瑜伽九十九(五紙)與今同。初二為下品。第三煩惱盛為中品。第四為上品。可知。隨譯明還凈雲。由凈心非治罪法。如禁戒攝持故。唐譯雲。退凈者謂由意樂不由治罰如受律儀。文明出離中。莊嚴論雲。出者罪出離。此有七種。一者悔過。謂永遮相續。二者順教。謂與學羯磨治罰。三者開計。謂先時已制後時更開。四更舍。謂僧和合與學者舍。是時先犯還得清凈。五者轉依。謂比丘比丘尼男女轉根出不共罪。六者實觀。謂法優陀那由勝觀察。七者性得。謂見諦時細罪無體。由證法空法爾所得隋唐譯文稍有異。義則無違。如瑜伽六十八六十九九十九第一百卷廣明毗奈耶法。○第二四義。

  複次毗那(至)云何不犯。莊嚴論雲。四義者。一人。二制。三解。四判。人者謂犯罪人。制者謂依彼犯人大師集眾說彼過失制立學是。解者謂如所制更廣分別。判者謂云何得罪云何不得罪。如是慶持此論文旨明暢。可解。○三引起後文。

  今當釋本文○第二說處。

  論曰佛世尊前。釋曰欲顯無異言。隋唐兩本其旨全同。○第三能說人。

  論曰善入(至)薩釋曰已得二行。已得陀羅尼等者顯大乘所說是三摩地總持中法門。又顯等者彰所說從證諸法如實相來。何故但言等者征也。欲顯諸等者釋也。何故說兩名者征也。欲界顯等者釋也。兩名者指菩薩摩訶薩。二行者即上來菩提行下化眾生行也。○第四顯所說法中二。今初說意。

  論曰欲顯大乘(至)大乘教。釋曰唯(至)大依大乘教。○二正顯所說法三。一標列十勝相。二略釋十勝相。三重明大乘殊勝。初中有三。今初標所說無等。

  論曰說如是言(至)於余教。釋曰此言欲中解唐譯論云為顯大乘體大故說謂依大乘諸佛等。釋言依大乘者依止大乘而起所說等。寂曰。若依今釋則依大乘教言屬上說意。若依隋唐譯則屬下所說。雖兩可通。後譯為優應思。為釋有者。莊嚴論第一遮小乘師言大乘非真產。乃舉八因成立大乘真是佛說。其第五明體雲。第五體者。若汝言余佛有大乘體此佛無大乘體。若作此執亦成我義。大乘無異。體是一故小乘師以為。今佛以說四真諦為體。大乘非今佛所說故。今言實有。唐譯言大乘實有大體。如來十號如智論第二瑜伽倫記十上(四紙)等彰。可見。○二正列十勝相。

  論曰有十(至)勝相。釋曰由依智差別。凈不凈品法即三性差別。至下當知。譬如石子者顯是持業釋。小石名為石子。石即是子故第二乃至第八釋名。可解。第九中言最勝者。轉依斷果於一切法最勝妙故。言品類者蓋乃指六轉依也。自對解脫者。隋譯雲自體滅於煩惱障智障故。唐譯雲自內棄捨煩惱及所知障。寂謂。今本對字恐體字音誤乎。第十智差別。釋名可解。○三結釋大乘無等真是佛說。

  論曰由此(至)佛說釋曰云何大乘說。莊嚴論第一廣敘不乘師所計大乘非真佛說。以八因破彼所言。以顯成大乘真佛說(云云)大乘是諸聖內證。三摩地法門故。付法藏諸祖 心傳密付。未嘗為凡庸而說。佛滅過半千年後。馬鳴龍樹無著等諸大士弗獲已而開發如來秘藏。與起大乘法教。故時輩多疑怪者(云云)莊嚴論首辨明是事。可尋。○二略釋十勝相中三。今初標大乘十義勝於余教。

  論曰復(至)次小乘中無○二正釋十勝相。

  何者為十(至)智果相釋曰何以(至)應有三身

  本文明著。可解。釋中今譯似文錯誤。何者於地中下釋三依學。次明學果。次無分別智名依下復釋依慧學。文不次第。可知。學果即是滅等文應入於異相如此之下。隋唐兩譯並善矣。可檢。明智果中。若離自性下明三身不離必應具三所由。所謂法身者合立法身自受用身。所謂應身者謂遍他受用身也。地上菩薩受用法樂至下當知。明化身中。隋譯雲。若離此解行中諸菩薩及諸聲聞粗淺解。初發修行亦不成。唐譯雲。若無化身勝解行地諸菩薩眾諸聲聞等劣勝解者最初發趣皆不應有。寂曰此一段文奇且妙矣。應知大乘深經多是其深三摩地總持法門非凡愚之所測知焉。○三結十義由三義勝於小乘。

  論曰如此(至)十義釋曰此十小乘。莊嚴論第一成宗品明大乘是無上菩提因。次歸依品雲大乘最第一。種性品雲種性得第一。可尋。大乘但佛說等者此語最奇矣。何者大乘經中有菩薩說。有天等說。而今言但是佛說故學者應思。但為菩薩者。下論所說至文當辨。三義者。謂無上菩提因但是佛說但為菩薩說是也。○三重顯大乘勝於余乘中二。今初明十義所說無等能引無上菩提。

  論曰故依(至)不相違。釋曰此三(至)菩提。論文初明十義所說無等。次明大乘是如來正說遮小乘即大乘之計。後明十相有三義引出無上菩提。言小乘即大乘者。有一類計謂小乘即大乘。若能久行聲聞乘則得大菩提果。莊嚴論第一遮此言十明聲聞乘與大乘有五種異。一發心異。二教授異。三方便異。四住特異。五時節異(云云)。可尋。釋中此三義者即指上所言三節。或可指成就隨順不相違三義。兩意俱通應思。成就者。唐譯雲善成立。是即間即聞思位隨順者謂修位。不相違者。謂證位十地位修。三譬可知。生死涅槃不相妨者。謂不住處涅槃十地位中分證得故。寂曰。此處陳隋兩譯文有錯誤。次下第大六紙右第四行復有別釋至以後釋前一百一字應人能引無上菩提下。四道理者。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如解深密經第五·瑜伽七十八·雜集論十一等明。三量者·謂現量·比量·聖教量。如二十唯識疏·因明論疏·瑜伽倫記五上等辨。四句偈文舉純善意顯不相違。菩薩於生愛悲攝受而已。離我見故。非先白後黑先有明益後有損等。故名不相違。唐譯安文得處。然偈第二句諸譯不同。陳譯雲隨順於善故。隋譯雲亦隨順諸善。唐譯雲後隨順不善。唐本與古二本。意趣相反。唐譯不字恐字形誤乎。應考。以後釋前者。以後句成前句之義。謂不相違故隨順。隨順故成就。可檢唐譯也。○二明十義具足三德。是一切智智因。

  論曰為諸(至)智智釋曰由此智智十種勝相配境行果。如上宗趣中辨。菩薩乘中境行及果具說焉則教理智行位因果悉能攝在於此十義無有餘蘊。依此修學則必定至得無上菩提。成滿一切智智。余文可解。○五以偈結最。

  論曰而說偈(至)十義勝。結攝偈文應在章終。隋勇兩譯安文失所。蓋會者之錯耳。上來無等聖教章竟。○第二十義次第章。於中分二。今初標章名。

  十義次第章第二。○二正釋文。

  論曰云何(至)圓滿釋曰此十(至)說次第三譯文旨明著。可解。但其說經劫之文頗有異致。今譯本論雲應修隨一三阿僧祇劫。釋論雲於十地中隨差別應修習各三僧祇劫。蓋斯依三十三阿僧祇之說耳。隋譯雲於十地中經三阿僧祇劫分分應修旨同陳譯。唐譯雲於十地中分分差別應勤修習。謂要經三無數大劫。是似將今論說牽合通途所說。然今論文勢頗異通途。唐譯之中削去奇說以殉所宗乎。梵本有此異乎叵知。復有別釋已下錯簡如上已述。十義次第章竟。○第三眾名章二。今初標章名。

  眾名章第二之一○二正釋文二。初引經偈證阿梨耶識體。後以理教辨依止識名。今乃初也。

  論曰此初(至)涅槃。釋曰今欲解脫論中初征問。後如佛世尊下正引經偈證本識體。釋論之中初標章。後此即此下正釋。於中二釋。第一釋中別釋四句。釋初句中。初明此界。後約此界下釋無始時。初中以性釋界。以解為性。是即如來藏覺照之義與起信所說本覺大旨相似。正義亦與華嚴楞伽勝鬘等經及佛性寶性起信等論。其旨??全。而此五義蓋方等大乘之樞柱也。如來藏心湛若虛空。本來寂滅自性涅槃。是心即眾生正體。是一切聖法之因也。一切法之真實也。自性善也。是故與此相應隨順則必生因果二位一切善法。若違逆此法則自體成殼隱藏真性。生惑業苦。而三雜染乃成殼。眾生心中妄計其無所有如虛空華。故諸雜染法雖不離此如來藏非是藏性猶如空華非是空性。勝鬘經雲。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凈藏。寶窟雲。如佛性論說一如來藏以自性為義。一切諸法不出如來自生。無我為相故。二法界藏者彼說正法藏。今言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義。聖人四念處等取此性作境故。三法身藏者以至得為義。至者證了。一切聖人信樂正性。由此信樂令諸聖人得如來功德。四齣世間上上藏。三由有例見不得聖法。具此三義。名之為世。此法無此三義故名出世真實也。五自性清凈藏以秘密為義。若一切法隨順此性則名為內。是正非邪。若違此理則名為外。是邪非正去云云。寂曰。此是方等之大宗。性相之綱紀也。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六波羅蜜。由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悉從如來藏性等起故。起使順性損減無明殼。諸雜染法違逆真性。起便增無明殼隱覆真性。是故善染於性順違天殊。所謂善惡不二染凈不二者。此即就善惡等空性而說焉。非有實物為惡為善者而不二也。近世有謬解圓教法門者。以妄情謂浪說不二。遂使人謂真如緣起為善惡等如一團鐵作之如意現可愛相造之劍戟現可畏相等記無異。此是流俗之意見也。欲學方等教者必須務遣除此情見也。約此界等者釋無始時。接者猶住。勝鬘經雲。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云云。如經言世尊此識下釋第二句勝鬘經雲。如來藏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離不斷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斷說異外有為法依持建立者如來藏云云。又雲。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云云。此經文義如勝鬘寶窟起信義記等辨。經雲是建立。今所引雲是處。異義可知。處者蓋指所緣執處也。此中初明真性常住德。後明有為生死法。如來藏性恆少功德與自體相應。不離自體。具大光明常住不變是即不空如來藏也。一切生死法雖與藏性俱虛空恆隔。無明隱蔽。舍離智明。如是二法順違雖殊。無不如來藏是依是持是處。故云一切法依止。如經言世尊若如來藏有等者釋第三句。若如來藏有則不可生死是有。然眾生無明不了故如來藏隱。生死法起故云若有諸達有。如經言世尊若如來藏非有等者釋第四句。勝鬘經雲。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云云。當知從初一念厭生死樂涅槃心。乃至金剛一切聖法悉是如來藏心等流也。複次此界下第二釋此中三義可知。初釋初句中。此句揀有始。若無此句不顯依止本際無始故。釋第二句。可解。若有諸道下合釋後二句。此中初明依止勝能。後明依止下劣。初中有二。初列果報等四。後結有勝能。初中先明由此有果執。次明由果報眾生令生正解。次明或上勝行應得勝德。後明煩惱依止。極重煩惱等者。唐譯中言猛利煩惱長時煩惱。隋譯雲。極重煩惱及牢固煩惱此等種果報中勝者身有堪能等三譯文旨猶異。今且就今譯而判之。此四種中。初則補特迦羅自體。次二乃解行。後一是所對治。當知由阿梨耶如來藏故有諸道。有諸道故有果報等四。由此四故得有生死及證得涅槃。故名依止勝能。次明依止下劣中。翻此四種者。蓋乃指昧劣眾生及外非情等。如是征劣生死中不但諸道非有。涅槃義亦無有。何以故。若無所救所斷所知則智斷恩德無由顯成故。寂曰。此一段釋隋唐兩譯文簡略。義亦與今大有逕庭。第一釋中。彼但以因釋界。不出如來藏甚義。亦不言以解為性。不引說如來藏經之三文。第二釋中文旨碩異。可見。今譯此文大抵與楞伽勝鬘佛性寶性等經論其旨相同。前所謂今譯宗致含容從始向終之趣者此文最為顯著矣。學者察焉。○第二以理教辨本識名中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釋。今初。

  應知依止(至)梨耶識名○二正釋中二。初正明本識名。後釋異名。初中亦二。初明阿利耶名。二明阿陀那名。初中二段。初引阿毗達磨證。後引解節經證。初中有二。初正引經偈。後顯立名因。今乃初也。

  論曰阿毗(至)人說。釋曰諸法薩說。第二句一切種子識自顯諸法依藏住。可知。阿梨耶識相續前果報後成因者顯阿梨識種現但是一體義分。寂曰。慈恩宗家釋阿賴耶種現調然如谷麥種。而斥他方種現不異之義云云。今釋之出往往有種現一體之趣。以餘思之。舊論所說其義深玄應思。為勝人說者。若論正為則指地上大菩薩。若言兼為則地前菩薩及二乘見諦跡已上亦勝人攝。勝鬘經雲。自性清凈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如是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云雲。又彼經出三種人可見。中論云為已習行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十二門論雲摩訶衍者十方三世諸佛甚深法為大功德利根者說。乃至諸佛大人之所乘故名為大。觀世音彌勒等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無性攝論雲即大菩薩有堪能故。如來藏阿梨耶者。三乘見道已上所受界外妙理。非凡夫所沒測也。若其未見諦者則但信仰而已。後人譚圓教者學躇階云云。不顧自己腳緣下云何。妄談經無所不至。蓋時運之所使也。三乘見道已成就者彷彿乎知如來藏阿梨耶。故云菩薩境界。亦阿梨耶無明識中有微細法執所知障能障菩薩道。故梨耶法教為菩薩說可知。寂曰。安慧等計能合今論所說。斯其一矣。○二顯此識立名因。

  論曰此阿(至)梨耶。釋曰此語(至)不斷故。此中初承上起下。可知。一切有生下明藏三義。初乃能藏義。一切雜染法種子攝藏於此識中故不凈品為因。本識為果。五種凈品者謂資糧等五位凈法。是道諦所攝故名為清凈。此識於下明所藏義。此識隱藏於諸法中。以本識為因。以諸法為果。複次諸眾生下明執藏義。一切眾生恆執內我緣本識。起微細一類相續。由此執藏說眾生名。可知。從來所明三藏義與新唯識論所說。其旨稍異。可知。○二引解節經證。

  論曰阿含(至)為我。釋曰前引(至)不為說。今譯以此經證屬證阿梨耶名之科。隋唐兩譯屬證阿陀那名之文可辨。阿含雲者標教證。解節經者。真諦譯解深密經有四譯。是其一也。釋中初吊理教二證。次引經文。後釋偈文。經文及偈並出於解深密經第一瑜伽七十六卷。唐譯所引全同瑜伽。今譯所引文雖稍異。義則不違。文中初明本識二執受。次明依本識諸識得生。次明通達心意識秘密善巧。此中初明地前行相。後明地上證位。如實不見下新舊文異。五教章下卷初引之。如衍秘釋。釋頌可解。○二釋阿陀那名。

  論曰云何(至)陀那。釋曰前已陀那。此中有二。初征問。後答譯。釋中有二。一執受有色諸根。二正結生意取生陰自體當知。有色諸根一期連持不失不壞。及結生相續為此識之所執受。具如唯識論及疏明。無性論雲。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五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文)唯識演秘以三義釋取義。以四釋辨結生。評取初後。初則生無色。命終三位若生欲色界中有末心。第四義則謂命終心及中有末心但名結生。瑜伽六十六雲若結制相續無間之心亦是異熟是也。由有此二執受此識名阿陀那。○第二明異名二。一明心意識。二顯小乘密意立異名。初中有二。今初標章。

  論曰呀說(至)意識釋曰云何。○二正釋中二。初明意名。後明心名。初中有三。一列釋二意。二明諸染污識依止二意起。三別明染污意。今乃初也。

  論曰意有(至)無明釋曰若心為無明此中初明無間滅意。後明染污意。初中亦二。一前滅識名意。二正生識依止。此依止即梨耶識種也。寂曰。於第一意分別二義其旨甚深。至下當辨。隨唐兩釋與今頗異。文亦未了可檢。後明染污末那。阿陀那識名即指染污意。問。上以阿陀那為本識名。今復為末那識名者何耶。答。按。今譯一名兩用蓋乃以本識執受能漏五根結生相續全由染污意執我等故。阿陀那名通用二識。古書之中間有此例。不可疑怪。新譯家以為舊錯釋中初釋獨行無明。次明此無明於五識非有。次於染污下明此無明於染污意識非有。何以故。此無明恆不間斷。若於意識有此無明則第六識一向不凈。以恆與無者非也。○二明諸染污識依止二意起。

  論曰此識(至)名意釋曰此染(至)名意。此中初正明二意是染識依。若人正起等者明末那染污不妨六識三性心起。後由緣塵等者明識意異。此文稍似迴文未盡。唐譯雲。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者。謂於此中由取境義說名為識。由與處義名第二意。由執我等成雜染義名第二意(文)此文易解。可尋。○三別明染污意中三。一證有染污意。二明識性及恆相續。三明此識離本識不可得。初中二段。初長行。後結頌。長行中三。今初征問。

  論曰云何(至)釋曰此義。○二答釋中分為六段。今初獨行無明應無證。

  論曰若無(至)釋曰獨行(至)過失。不共共無明者大不通說。若小乘所說則如婆沙三十八俱舍第四(八紙)光記四(三十二丁)明大乘說者。唯識述記五末廣釋(云云)。

  明俱故。次若有人下明立無明與善等相應則有過失。後若有人說下明立染污意俱轉。意識或唯善心引對治道無生則無有過。何以故。末那染心不妨三性意識。俱轉故。○二五識應無證。

  論曰與五(至)釋曰(至)應爾。○三意名應無義證。

  論曰複次(至)釋曰(至)無體故。若立前滅識以為意則意名無義。前滅意是已滅無故。於無立意名不應道理。可知。○四二定應無別證。

  論曰複次無(至)釋曰無異。以有染污無染污二定成異。若無染意則何以辨異。以二定同意識不行故。二定義如余處辨。○五無想天應成無漏證。

  論曰複次於(至)慢等。釋曰於無污識。此下二段會者謬為一段。其非可知。無相異熟六識不行。若無染污意應是無流。余文可解。此一段論文似有脫語。隋唐二譯亦同。應考。○六我執應不遍諸識證。

  論曰複次一切(至)過失釋曰由我執此事此識恆帶我執不妨三性意識俱行。若於意識立此無明則唯染噁心與我執相應。於善無記中則不應行故。若立染污意有此無明則無明此失。何以故以染污意相應無明不妨三性意識故。○三結有染污意。

  此無明(至)無有別體○二以頌結。

  論曰無無獨行(至)獨行無明。頌中初二句如次頌第一第二證。第三句乃越頌第四證。第四句卻頌第三證。第五第六句頌第五證。善惡無記下四句頌第六證。於中初二句明不立染意則我執應不偏三性心。離染心不有者明意識有此無明對治道不能生。二與三相違者。一乃指染離染。三即指三性心。其旨可知。寂曰。今譯及隋譯並無釋頌。唐譯之中有釋頌文。陳隋兩譯應正。所以知者。其釋二三成相違之句之文甚不應理故。予竊謂。印度講習者傍注此頌。後人錯謂是釋論乃混入諸論文耳。學者察焉。後無此一切處下明由有染污意我執恆行障真實知見令不得生。可知。○二明此識性及恆轉中二。初明識性。後明恆行。初正判識性。後舉譬明。今乃初也。

  論曰此心(至)相應釋曰此心(至)恆起。此中二段可知。此識三性分別如唯識述記五本(七十一紙)明。四惑相應者。同卷(三十二紙云云)。○二舉譬明。

  論曰譬如藏故釋曰界以是善。文旨明著。可解。○二明恆行。

  論曰此心(至)釋曰此染(至)不廢。此識恆行。於一切心但在滅定及出世無漏心中暫不現行。至阿羅漢得永不行。如唯識明。○二明此識離本識不可得。

  論曰尋第(至)得生。釋曰第二(至)名意根。此中初正明第二意不離第一識。言第一識者即指前滅意識熏種本識。所謂前滅意識者。離熏於本識種子則體不可得。故前滅意識熏種本識。識種與自類識生為所依止。故心意識三通名本識。可知。寂曰。此一段文甚深難解。欲解此文者先須領得諸識如水波一異不可得。亦復應須知本識種現一體義分。亦復應須了前滅與。自類起為次第緣。亦熏種本識與自類起而為依止此二不相離。於此三義不了了則此一段文恐難消釋也。隋唐兩譯與今頗異。文言約略。義亦未了應考。○二明心名。

  論曰云何(至)釋曰第一(至)質多。此中初明種種。後明滋長。初中十義即指增上緣等十可知。滋長三義。可解。○第二明聲聞乘中異門密意以別名說此識中四段。一明大小所說不同由。二正明聲聞乘中以別說此識。三斥異計。四顯大乘所立名義最勝。初中有地二。初明聲聞乘中不說此識。二明大乘中應說此識。初中有三。今初明聲聞乘不說微細境界。

  論曰云何(至)釋曰問名(至)藏攝。此中初征問。後微細等者答也。釋中問名名字恐別字。寫誤。阿梨耶識者已見諦者所知境界故。亦是界外微細。境界藏故不宜為二乘說也。微細差別如華嚴二十二初說。玄談一六(二十九紙)瑜倫說十四上下云云。廣明可尋。○二明聲聞乘不說所由。

  論曰何以(至)釋曰何故(至)除滅聲聞乘中以四真諦人無我理建立法門。由若等智對治重垢。是故未顯了說界外微細境。何以故。以聲聞人未成得一切智智勝位故。○三結聲聞乘中不說。

  論曰是故(至)釋曰諸佛(至)不為說。聲聞乘中成人空智盡三界惑。得甘露界自教足矣。不須說界外甚深微細道。其旨可解。○二明大乘中宜。說此識。

  論曰諸菩(至)釋曰諸菩有此義。大乘人已成勝位。應為說甚深微細境。甚深微細境即此論所說十勝相是也。離此求滅自他惑障及智障。求證菩提涅槃。無有是處。○二正明聲聞乘以別名說此識中有三。一標章。二別顯。三結諸名。今乃初也。

  論曰複次(至)釋曰復有(至)顯現。二別顯中三。初增一阿含說。此中有二。今初出其說。

  論曰如增一(至)及似法。釋曰初句(至)為體。

  今所引增一經蓋上座部受持之阿含也。今行於世四阿含乃大眾部傳之經。不見此文也。釋中初約三世釋。次或執此四句下約三愛釋。次或約四例等者第三釋。次或約四愛等者是第四釋。次有五個或欲各是上義。總成九釋。解正法及似法。三釋可知。准隋唐譯。則下由如來等文與今一連經乎。但余譯無如本識言。應考。○二結經中由別義以顯本識。

  論曰由如(至)釋曰別義釋義。如來出世四種功德經者即指上增一阿含說如來出世四功德也。別義三各初雖意謂如來出世是第一希有。顯現世間功德與本識生大功德其義相似。故說阿梨耶。而非欲顯阿梨耶識也。別名可解。別義者。微細甚深境不為聲聞說。便由本識與如來功德義相應故說名。而不說本識深微細義也。隋唐兩譯全無此文。此一段文隋唐易解。可檢。○二摩訶僧祇部阿含說。

  攝大乘論釋第二。

  論曰複次(至)釋此識爾文旨明著。可解。○三彌沙塞部說。

  論曰彌沙(至)釋曰云何死陰。此說與阿梨耶建立其旨EQ合。如經量部說根邊蘊一味蘊或名細意識等率同此主。可知。○三結諸名。

  論曰是應知(至)王路釋曰此三(至)王路釋中此三者應言初三也。上座部說者分識者。如唯識述記四本(三十五紙)出。由此名等者。唐譯雲。由此異門阿賴耶識成大王路。釋曰由此(至)大王路者是度廣大乘中顯了說此識。聲聞乘中由異門密意以顯此識。然則此識大小通說公然之大道也。豈非王路哉。大王路者出於起世經二(六紙)涅槃經十二(十紙)婆沙百二十九(初)等。可尋。○三斥異計二。初正敘異計。二顯諸師迷自乘教行所執不中理。初中有四。今初斥有餘師計心意識名異義同。

  論曰復有(至)異釋曰此釋可違。由小乘師於義異名阿梨耶阿陀那二名立為異義卻於心意識立為同義故有此反質。意及下正明心意識應有別體。二名有二義者即指識意二義。於心意識三不以心名目於本識則本識應有體無名。故大乘教中以心為本識名心意識若小乘說則出於婆沙七十二俱舍界品。若大乘說則出於婆沙七十二俱舍界品。若大乘說則出於瑜伽一(九紙)倫記一上(十五紙)顯揚一二十唯識述記上。(十紙)大小各說異同可辨。大乘之中非無於一識上立三名之義。但由彼不領於三識別立三名之深旨故作此立破耳。可知。○二敘有餘師執以五取陰為阿梨耶。

  論曰復有(至)釋曰小乘(至)梨耶。小乘諸師以所愛著處為阿梨耶故種種異說。此師計眾生於取陰恒生愛縛故取陰是愛著處。經中說此名為阿梨耶。○三取有餘師執樂受與欲相應名阿梨耶。

  論曰復有(至)釋曰此五(至)著處文旨炳著。可解。○四敘有餘師執身見說名阿梨耶。

  論曰復有(至)釋曰若人(至)資糧釋中斥前計。取愛著樂受之根本我見為愛著處。說名阿梨耶。○二顯小乘諸師迷自教寺所執不中理。於中有二。今初總攝諸師異說明由教許迷此識。

  論曰如此(至)釋曰為攝迷此識。等言攝四計。可知。言迷者。猶曰愚。小乘諸師所以愚。於阿梨耶乃有二種。一由教。二由行。謂雖以異門密意說阿梨耶名。未如理決判此識義故愚於此識行謂聲聞乘是界內粗淺道。故其行未至壤下界外深細境。是故亦迷於此識。次下當更辨。○二明諸師所執不中理。

  論曰由隨(至)釋曰(至)所違故。釋中意謂諸師所立不但不中大乘理。亦不應小乘理。何以故。小乘阿含中以異門密意以別名說本識故。當知。離本識說阿梨耶亦違自宗。可知。悉檀此翻名宗。隋唐二譯與今少異。可知。○四顯大乘安立名義最勝中二。今初略明大乘所立最勝秘由。

  論曰若有(至)釋曰不迷(至)為最勝。不愚阿梨耶人即菩薩。又廣慧大聲聞迴向大乘者亦名菩薩。聲聞乘唯詮界內教中為劣機者隱深勝義作秘密說。大乘法中為攝大機作顯了說。故菩薩了解深義知有此識。又若人破欲界惑則見自身猶在色縛中。更離色界惑則知自心猶系無色縛。若修行出過三界系則見身被界外阿梨耶識縛。從是以後。為滅此識行六波羅蜜成十地道。是名菩薩。菩薩由行知有此識安立阿梨耶名。故名義相稱則為最勝。寂曰。此一段文最為要妙。以此文證大乘教但是一類大根性者及三乘已見諦乃至無學位三界結使滅盡無餘者之所被也。宜哉小乘阿含中不顯了說阿梨耶實義也。瑜伽五十一雲。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粗重縛所縛問。智論第四以小乘經為顯示教。以大乘經為秘密教。與今相反者何耶。答。約閻浮一化判之則聲聞乘三藏是顯了教。大乘方等乃內證秘密說也。若約諸法真實義了未了則小乘三藏未顯諸法真實如來藏三性三無性理。隱覆密說故名秘密說。大乘法中顯了宣說甚深廣大之境。而其說有二。一教說。二證說。教說乃以音聲說。所謂證說者。成以光明說。或以草木國土說。或以虛空說等。彼此二說顯秘旨殊。可察。秘密有二者。如華嚴探玄第二明。○二遮前計有過失。以顯大乘安立最勝。於中有二。初遮前計有過失。後正顯大乘安立最勝。初中亦二。今初重征最勝由。

  論曰云何最勝。○二正遮前計有過失中二。初標牒。

  釋曰顯示(至)過失者。○二正遮前計中有三節。今初遮取陰為阿梨耶之計。

  論曰若執(至)不生釋曰惡趣(至)更生。論文炳然。可解。釋中言果報果相似果者即新譯所謂異熟果等流果也。今乃言四惡趣。隋唐出三惡趣。今乃謂四惡趣並有等流樂。無異熟樂。若依唐譯則似就三惡趣中一向苦受那落迦判樂有無。隋譯雲。惡趣一向苦者。彼趣報體一向非愛故。彼處苦有樂受生即是津液果云云。此文似約總別二報揀樂有無也。評若約異熟等流二果則唐譯為優。可知。若約引滿二果則雖理應有不順前後文旨也。應思。余文可解。○二遮與欲俱樂受為阿梨耶之計。

  論曰若是(至)道理。釋曰此受(至)道理文旨明著可解。○三遮身見為阿梨耶之計。

  論曰若是(至)釋曰若說(至)著處。遮三計竟。寂曰。此三計中。第一第三頗有道理。非輒可破。但由彼不了大乘阿梨耶甚深理趣而設此破○二正顯大乘所立名義相稱最勝中三。今初標章。

  論曰此阿釋曰六道(至)我見。意執內我。如上已明。釋中內我自在清凈者顯我體。能證為相者謂我相也。由外具等謂我用也。能證者蓋言隨緣變現也。外宗立二量名為比量證量。證義可察。○二別釋中三。今初明純苦眾生雖厭取陰不免愛執此識。

  論曰若生(至)自我釋曰此人(至)外具本文簡易。可解。釋論中。初舉外計。次明於苦處起無有愛願我我與外具永絕相離舍苦取陰。後明不了本識故緣此識起我執欲安樂此我故不求永滅不生。○二明第四定已上眾生雖厭舍樂受不免愛執本識。

  論曰彼第釋曰。由不(至)著處。本末二文其旨明暢。如行康莊。可解。○三明正法內人雖厭身見於本識則不能離自我愛。

  論曰複次釋曰複次(至)阿梨耶。本文可解。釋中分別三品。初二人在三賢。後一人即見道已上至金剛聞慧粗淺不能伏惑。思修二慧能伏我見。漸頓可知。有學聖人各隨其位除滅身見。而位不至無學則不能不於本識執為內我。是故以阿梨耶為本識名於最勝。可知。○二正顯大乘安立最勝。

  論曰以阿。釋曰由此(至)眾名品。釋中意謂以愛著處名擬度諸師所執取陰等並皆名義不相稱。若以此名擬對阿梨耶識名義相稱。故引彼阿梨耶名成立本識。如是安立道理最勝可知。言第一者。此一段首標出阿梨耶識故名為第一也。上來明大乘安立名義最勝中。諸譯雖於義則無有相違。文頗有異。今譯精緻。可知。上來釋眾名品竟。

  ○大段第二釋相品於中三。初顯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乃初二。

  釋相品第二。

  釋曰此品(至)四緣。○三正釋七章。初相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今初。

  相章第一。○二正釋文二。今初承上起下。

  論曰複次。○釋曰已依其體相。○二正釋體相中二。初標立相。後別釋三相。今乃初也。

  論曰此相(至)果相。釋曰決定藏(至)三種決定藏論者。是瑜伽菩薩攝決擇同本別譯也。然新舊二文其旨頗異。可檢。唯識論明三相雲。初能變識大小乘名阿賴耶。此識其有能藏所藏執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自相。攝持因果為自相故。此識自相分位雖多藏初過重。是故偏說(已上自相)此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說名異熟。離此命根眾同分等恆時相續。勝異熟果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果相。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異熟寬不共。故偏說之(已上果相)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離此余法能遍執持諸法種子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因相。此識因相雖有多種持種不共。是故偏說(已上因相)此文精緻。其旨易解。但與今少有左右。此論意則諸法種子即阿梨耶識體。故本識種現一體義分。又非離諸法種子別有本識種子。此義甚深。至下更辨焉如新唯識則不然。本識種現條然不混。諸八識種攝藏本識等(云云)十師各論一不翻出。無由評量者也。○二別釋三相。於中有三。今初安立自相。

  論曰立自相者(至)自相釋曰自相(至)攝持。作器者即顯攝藏。此識受諸識熏自體名為自相。諸法種子熏本識時泯然一味。是即本識生諸法功能差別。非如囊中容谷麥等也。應思。○二安立因相。

  論曰立因釋曰八識(至)因相一切種子識者即指本識也。本識受七轉識熏已成生諸法功能。功能勝異揀未熏習識不有功能也。即是言一切種子識。一切色心等種即阿梨耶識也。○三果相。

  論曰立果相。釋曰依止(至)果相。此即依無始時來雜染熏習阿利耶識相續而生。是為果相。言三種者。謂名言等三也。○第二熏習章二。今初標章名。

  熏習章第二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何法釋曰此二(至)得名。○二答釋中三。一總明熏習。二別舉事顯。三結釋。今初。

  論曰何法釋曰此二所成此中有二。初法。後譬。唯識論第二雲。種子即是習氣異名。習氣必由熏習而有。如麻香氣華熏故生(云云)共生共滅揀不生不滅無熏習義。生滅因緣力故成熏義。後變為諸法生因是名所顯。譬喻可知。後變者指生果用。○二別舉事顯中二。今初舉雜染品習氣。

  論曰若人(至)生因釋曰數起(至)煩惱濁。本末二文其旨明著。可知。○二舉清凈品習氣。

  論曰若多(至)持法釋曰多聞(至)持法人。此中三節。初明聞熏習為心明了生因。次明于思修得堅住。後結不忘失。○三結釋。

  論曰於阿釋曰若善此知。○第三不一不異章二。今初標章名。

  不一異章第三。○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染釋曰是不(至)不異義。本文可解。釋中初征問。次若爾等反征。次若異中出異不異並有過失。初出種子異不異失。後出本識與種子異不異失。初中亦二。初難種子體異則阿梨耶識亦應有無量分。後難種子異本識不與則剎那剎那同生同滅義應不成。後若此識下難此識與種子異不異。此中初難異。意謂若種子與本識異則善惡等種子各應住其性。汝既許本識所有種是無記。安得與本識而異乎。次難不異。可解。○二答釋中二。初答不一不異。後正顯不一異義。今乃初也。

  論曰不由釋曰此阿以故。本文可解。文義雅暢可尚矣。釋中初舉喻顯不可說異。後既不可說下引例彰不可說不異。意謂雖本識與種子和合無異體可得。能所依別。假實義殊。譬如於一有漏五陰建苦集諦雖無別體假實義異。今亦復爾。雖難分別而非不異。寂曰。種子假無體。本識實有體。此文明斷。然瑜伽五十二雲。然此習氣是實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此(云云)文與今而似有異。其旨同致。種子假實安慧護法異計如唯識章疏明。不遑此述。苦集一體義分如俱舍論二十三瑜伽五十一等明。可尋。○二正彰不一異義。

  論曰阿梨(至)種子。釋曰若不(至)不異。本文可解。釋中初約法明。後約譬明本識與種子但是一體義分。七識起時熏種本識。本識受相見分熏後。為生諸法因。本識上有此義分異於前時未有功能。喻如明鏡之現像有自體明凈與現像二義只是一明鏡之義分也。後代學新唯識者往往以謂本識攝持諸法種子。如囊中谷粟。豈其然乎哉。夫七八二識建立乃大乘秘密法門。非凡識之所輒測。其能熏所熏互因果等之義至其深細。尚非靜慮者靜慮境界。況於聞思者乎。況於創學膚見者乎。寂謂。若欲學阿梨耶識緣起法門者必須披讀此本末二論而曉其大旨也。不者多乃為新唯識家名相之風之所轉。徘徊性相淺淺底之戶庭。不顧有緣起最甚深之堂奧。雖是人機澆浮抑亦末運之所使耳。予深懼。此風不轉則無著天親之玄宗日寢替。遂乃至使入忘卻阿梨耶緣起三性唯識最秘密處乎。若未了達此宗躇說如來藏緣起者多入偽濫。不仿仿乎僧佉自性之宗計者幾寡矣。豈可不慎哉。不一異章竟。

  攝大乘釋論略疏第一(尾)

攝大乘釋論略疏第二

  釋論第二(十二紙)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四互為因果章二。今初標章名。

  更互為因果章第四。○二正釋文中三。一標章。二舉二譬喻明。三重彰互為困由。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釋曰阿梨(至)說譬。種生諸法時本識為諸法因。諸法熏本識時本識為諸法果。諸法於本識亦爾。云何可知下起後。○二舉二譬明中初喻。

  論曰譬如釋曰由炷(至)可見。燈焰生光燒炷。生燒同時。光焰與炷互為因果。全法可知。○第二喻。

  論曰又如釋曰如二(至)法果。蘆束喻以顯本識染污法更互依持互為因緣。○三重彰互為因果由。

  論曰何以。釋曰何故(至)應爾。此中二段。初征問。後答釋。此二法者即指本識與染污法。釋中言於世間中者。揀除真諦中有圓成實。有為法中唯有分別依他二法。更無餘法故。問。通途判諸八識或說三分四分皆依地。或說自體分是依他相見分是分別。不言本識外一切法悉分別性。今於本識與諸法斷斷乎剖判二性耶。答。今文固為奇說。談唯識家與今抵牾。不須強會。然今此說即大乘終門之義。率合於楞伽起信等說。賢首宗所謂終教與此相似。若依此義則一切法虛妄分別。此妄分別息則依他阿梨耶識亦止。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至下當知。前所謂此論含容從始入終之趣者即此等也。共有因者。新所謂俱有困也。功力果即士用果也。○第五因果別不別章二。今初題章名。

  因果別不別章第五。○二正釋文中二。初征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釋曰此難(至)同時。本文可解。釋中明於俱有因則不成難。若難異熟因。此應成難。何以故。俱有因乃同一剎那無有因果異相可難故。若異熟因則梨耶種子無記一相。而至果之時現種種別異相。故所難應成。可知。○二答釋中二。今初譬喻。

  論曰譬如釋曰引此(至)相現。纈系也。系繒染為文也。又彩纈也。譬喻巧妙。可知。○二合法。

  論曰如此(至)顯現釋曰阿梨耶說果。本文明著可解。釋中作業出兩三種。初三種即加行根本後起也。此三時業各取與果如俱舍唯識等明。後三種可知。如是善惡諸業種子在於本識同無記性無差別異相。後至生果顯現無量種別相。如染衣譬。言現生後者即指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也。若汝下遮妨難。常途雲異熟因必有記。今雲本識所持種子同無記。此義無異。其雲有記者記熏種因。今雲無記者正說種子。種是能熏現行之果故言於果說果。余文可解○第六緣生章二。今初題章名。

  緣生章第六○二正釋文二。今初標章。

  論曰此緣釋曰欲顯為二。緣起緣生義。出於中阿含第二十四·第四十七。長阿含第十。增一阿含第三十·第四十·第四十二·第四十五。雜阿含第十二。大 集紟第一·第二·第四。涅槃經二十七·三十四。智論第五·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四十四。第八十。瑜伽第九·第十·第九十三。對法第四十。地論第八。唯識論第八等。長阿含第二十四廣明緣起甚深大集經四雲。十二因緣甚深難解故著二法者不能知又第八雲。深法界即十二因緣也。又瑜伽九十三廣明緣記最極甚深。可尋。三種緣生者。謂分別自性緣生。分別愛非愛緣生。受用緣生也。言小乘但二種者。除第一分別自性緣生。分別自性緣生亦名窮生死緣生。小乘不說本識故但立後二緣生。至下更辨焉。何者為二者起下之辭。○二別釋二。一廣明二種緣生。二更明受用緣生。初中亦二。初開章。後正釋。今乃初也。

  論曰若略釋曰由此(至)已顯是大乘二緣生也。此二種中含攝受用緣生。故開則成三。合便為二。是乃由義門異耳。○二正釋中三。初正釋二種緣生。二明迷二緣生起妄計。三略標三相以彰本識攝一切法。初中有二。今初明分別自性緣生。

  論曰依止(至)性故。釋曰由諸(至)非愛者一切諸法生起因及一切諸法自性差別無非一阿梨耶識緣起轉變。何以故。無始以來自性分別差別分別總執分別虛偽名言熏習所依所緣悉皆依止本識故。二分別等者起下。○二明分別愛非愛緣生。

  論曰復有(至)因故釋曰約三非愛。本文可解。釋中顯三世兩重十二緣。顯因者。謂前際唯說無明行因故。顯果者。謂後際唯顯生老死果故。顯因果故者。謂中際具顯三因五果故。根本八分者。蓋指五果三因也。十二緣起支不出惑業事三。如俱舍論第九廣明。烏沙絺梵語未考。芭蕉梵名乎。二種生身者即愛非愛二身也。此二是福等三業所感果報可知。福業乃感欲界人天果。不動乃引上二界果。非福業乃引三惡趣果如俱舍業品明。余文可解。○二明由迷二種緣生生妄計二。初正明。二約譬明。初中亦二。一明由迷第一緣生生二見。二明由迷第二緣生執我作者受者。初中有二。今初總標。

  論曰若人釋曰迷有因者。釋中末一句是起下。可知。○二別釋中二。今初明執不平等因。

  論曰若執(至)在我。釋曰僧佉無憂。此中四計。初僧佉自性計。二宿作因計。三自在天計。四八自在計。初僧佉自性具如金七十論及唯識論疏明。五義以證立自性是實有。可知。後代學佛教者譚性理多墮此見處。不可不辨。後三計可解。外道諸見。如長阿含十四。增一阿含四十三。婆沙百九十九·第二百。瑜伽第六·第七·八十七。顯揚第九·第十。大乘義章四。末法苑義林第四末等明。今略不辨。○二執無因。

  論曰或執釋曰由(至)不外人見世間現事一分有法爾自有不由因。此判道理以為無因。如法苑六十二見章等明。○二明由迷第一緣生執我作受者。

  論曰若迷釋曰亦由受者。本文可解。釋中三。惑者即上所舉三惑也。此中初總標。次明增因減因。次明增果減果。次明增事減事。次結上。次明生我執作者受者執。我者如我所謂本識。作者如本識變造諸法。受者如本識所執取。可知。○二約譬明中二。初正約譬明。二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譬如(至)受者。釋曰眾多(至)見等。阿梨耶識體性因果即上三相也。文旨明著。合法可解。六十二見者。如長阿含十八。婆沙百九十九等出。○二結釋。

  論曰由不釋曰初(至)者執。本末文義明了。可解。○三略標三相以彰本識攝一切法中二。今初正舉三相似彰本識攝一切法皆盡。

  論曰若略(至)皆盡。釋曰阿梨(至)識攝。此中初明三相。後由此下明本識攝一切法盡。初中本識種現一體義分。可知。後中三界六道四生只是義門差別而已。如是雜染一切諸法無有不入本識中攝盡者。可知。○二以頌顯。分為七段。今初略顯外內別。

  論曰為顯(至)真實釋曰已說(至)本故。偈中初句若具說者應言外內不明了明了。偈窄故。如斯至釋當知釋中言種子有二種子外等。下子字應一字寫誤。是有記有字恐無字寫誤耳。隨譯雲外種子不可記義故。唐譯雲外種子是無記義。可尋。次辨內外假實。可解。○二明種子六義。

  頌曰一切(至)自果釋曰一切種子生義。種子六義具如唯識論第二(二十一紙)及疏明。可尋。頌中雲。如引顯自果者。如字恐能字寫。○三明所熏四義。

  頌曰堅無記(至)相應釋曰如此方便受熏所熏四義如唯識二(二十三紙)論及疏明。能熏亦有四義。如彼論辨。可見。○四結釋本識具諸義受熏義成。

  頌曰若異(至)體相釋曰若異以故此中初敘唯本識應受熏非余法。次明本識具六義。次明生起識雖具六義得為種子全缺所熏四義故非是受熏識。本識能具六義及四義故能受熏習轉為種子也。生起識雖具六義等者。若是設言之詞則義不違常途。若是實則是亦從始向終之說也。余識則等八字乃承上起下之辭○五遮余識立熏種。

  頌曰六識(至)應爾釋曰六識相熏。此中自四義。初明六識無前後相應義。二明三差別相違。三差別者謂別別所依。別別所緣。別別所作意也。寂曰。今譯似文有脫錯可考。隋譯雲三差別相違者一一識各各依止生各各攀緣生各各作意。復有別義謂諸識各別相故。唐譯雲三差別相違者謂彼諸識別別所依別別所緣別別作意。復有餘義別別行相一一轉故(文)今譯未了可察。三明二識不同時。遮經部師計前念熏後念。唐譯雲。譬喻論師欲令前念熏後念。為遮彼故說言二念不得俱。無有二剎那一時而有俱生俱滅熏習住故。隋譯雲。譬喻者說前念得熏後念。為遮此義故論雲二剎那不俱。無有二剎那並起義。若同生同滅熏習乃得住後兩譯文旨分明。今譯雖其旨同迴文未盡乎。應知。四若汝言下遮識類受熏計。彼言。前識後識雖不同時並起。是識類故亦得相熏。故言餘生例應爾非汝所執等者。非字。蓋以字草誤耳。彼亦不許諸根凈色相熏。故舉彼所計以例准之。諸色根雖同凈色類汝既不許相熏。六識例亦應爾雖同識類不相應故不可說熏習。隋唐兩譯其旨了了可見。○六明外內二種子各有生引二因。

  頌曰此外(至)滅盡前已滅盡。此中初正明二因。二約譬明。三結釋。文旨瞭然。可解。今此明二因之文自有兩勢。一顯種子有生引二功能。二暗斥譬喻者計前後念相熏識類相熏。以轉轉相生相續是本識所持種子力用非前後相熏等義故。余文可解。○七重明外內種子其義不同。

  論曰譬如(至)有熏。釋曰若內熏習。此中初半偈是總標。後二頌是別顯。釋中初略明外內不同。次此義非證下顯不同所由有三。初約聞等熏習明內外熏有無。二復有下約二過失以顯內有熏習。三複次云何下明外若成種必由內種。何以故。以一切法悉從本識種而生故。是故內有熏習。外無熏習。後一由下結上三節。可知。○二更明愛緣生。於中有二。初正明受用緣生。二引證明。今乃初也。

  釋曰前已(至)云何。論曰所余用識。釋曰此六(至)貌云何。若大乘始門說則諸識各別體。從各種生是依他性。若終門說則七轉識全攬本識生。猶如水波。唯是一體之義分而已。故三界六道四生等執為我法。虛妄分別境為生起識。虛妄分別所遍計依他離言實體名為本識。然則本識與諸識但有二義。而無二體。今此論陳譯中往往有順終門之說。可謂從始向終之意趣矣。又此前後唯辨本識及與生起六識。不言第七末那。是亦與起信論宛相似焉奇哉。余文可解。○二引證明二。今初引中邊分別論偈。

  論曰如中。釋曰一說心法。釋中云云。與成實論等所立大旨相同。可知。辨中邊論上偈曰。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所。長行曰。緣識者。謂藏識是余識生緣故藏識為緣。轉識受用主故名為受者。此諸識中。受能受用想能分別思作意等諸相應行能推諸識。此三助心故名心所(文)新舊二論其旨頗異。可知。○二引阿毗達磨偈。

  論曰此二釋曰此言(至)常住。此一段文與上互為因果章其旨全同。今但由二識更互為因果是緣起之大本引以為證耳。○第七四緣章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乃初也。

  四緣章第七。○二正釋文中三。一總標。二別顯。三結釋。今乃初也。四緣者出於瑜伽第五。雜集四及五。智論五十五。唯識第八。述記八本。大乘義章三本。

  釋曰如此(至)四種緣。第一窮生死級生即上二緣生中分別自性緣生也。○二別顯中三。今初明第一窮生死緣生為是因緣。

  論曰若於。釋曰因緣(至)因果。毗婆沙宗說因緣是五因性。今大乘因緣碩異於彼。但於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建立因緣。種種相續亦因緣攝。除此所余無親因緣。如唯識明。二明第二緣生是增上緣。

  論曰於第釋曰由無(至)報故。二種增上緣與通途異。其旨珍奇。可知。雲若不下無明者。謂見所斷分別起無明。言修道無明者。謂修所斷俱生起無明。言須陀洹人等者。舉見所斷惑已斷者不造感有業。以證無若下無明諸行不生。言阿那含等者。舉那含欲惑已離故不受欲界生以明無修道無明諸行不熟。可知。○三明第三受生緣生有三緣。

  論曰複次。釋曰從根(至)次第三緣生六識。可知。種子生六識者即是第一緣生故非今所明。今但由根境及前滅識緣生六識之義以明受用緣生耳。非六識生時無因緣也。○三結釋。

  論曰如此釋曰以四四緣。顯了義乃如上所說。所謂隱密義者即大乘終門之緣起也。華嚴五教章六義為因緣中明從始教緣起向終教秘密緣起。從終教緣起入圓宗十玄緣起之義趣(云云)若約大乘秘密則一切法但一如來藏心迴轉。故曰因曰緣曰果只是義門差別而已。是故三種皆生緣悉具四緣。可知。今釋有從始入終之旨。此文特著矣。隋唐兩譯全無此文。具略料簡如懸譚述。四緣之義大小兩乘法門之樞柱也。具如瑜伽論第五。雜集論第四·第五。唯識論第八。智論五十五。俱舍論根品等明。不遑此載。上來釋相品竟。 

  自下第三引證品三。初題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乃初二。

  攝大乘論釋卷三

  釋引證品第三

  釋曰此(至)道理。○二一正釋六章。初煩惱不凈章中二。今初釋章名。

  煩惱不凈章第一。○二正釋文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釋。今乃初也。

  論曰此阿。釋曰如此立諍。○二正釋中二。初征問。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釋曰彼雲問故。○二答釋中二。初總明若無本識則一切各子依止不成。二正明煩惱不凈品離本識側不可成。今乃初也。

  論曰若離(至)成就釋曰若汝(至)此名。此中初明三義離本識則不應成。三義者謂凈不凈品及正道理。後開三章以為六章。於前三義。凈中開世間凈出世間凈。不凈中開煩惱業生。此六義離阿梨耶識則皆不成就。可知。○二別明煩惱不凈品熏習種子離本識則不成中。初正明離本識所余非煩惱品法熏習依止。後結釋。初中有三。一正明離本識所余非煩惱品熏習種子依上。二約從上生下初受生識明。三約有學聖人入出觀辨。初中有五。一總明眼等非欲等熏習依止。二明種子不得住於欲中。三明眼俱欲等於余識亦無熏習。四明眼等同類亦無熏習。五準例余識。初中有二。初正明。後引例明。今初。

  論曰云何(至)成就釋曰欲依(至)滅故。根本煩惱者指六煩惱。少分煩惱者謂隨煩惱。此中初明六識非種子依止。次約眼識明眼與欲俱起時余識非熏習處。然此眼俱欲等已謝滅。或余識間起時前眼俱欲等熏習依止皆不可得。已滅是無法。安是熏種。釋中舉無識地有識地二滅。釋已滅無法不應成種子所依止。可解。○二引例明。

  論曰譬如(至)釋曰過去(至)無故。此中初舉過去已滅業。次準例有欲眼。後斥毗婆沙師過去實有。余文可解。○二明眼俱欲等種不得住於欲中。

  論曰複次(至)住故。釋曰眼識(至)依處釋中舉入滅定及余識所間明離本識余則熏習不成。言自在法及相續堅住法者。即如本識者是也。○三明眼俱欲等於余識熏習亦不成。

  論曰此欲釋曰種子不成。此中二義以明眼俱欲等於余耳等識熏種不成。言此識者即是眼識。言彼識者謂耳等識。○四明眼等同類亦無熏習。

  若如說(至)論曰同類(至)所熏釋曰眼識(至)所熏。斥同類相熏。如上已明。。五準例余識。

  論曰如此(至)思量。○二約從上生下初生識明。

  論曰複次(至)余故。○釋曰從上(至)為因。本文雲從無想天以上等。釋論雲從上界墮等。若約從上二界隨生死間則其義易解。若局從無想以上退墮則其旨難解。唐譯本論雲從無想等上諸地。此即與釋論符順。以是思之。陳隋譯文雲眾無想天以上者。恐迴文未盡乎。從上界退生此間者。初受生心離本識則不成。何以故。下地諸惑昔已伏除故。若無本識持種則初受生心應無因而得生也。○三約有學聖人入出觀辨中二。今初明有學聖人住無漏心時若無本識則余煩惱種應無依止。

  論曰複次(至)滅次釋曰若汝(至)解脫。惑對治識者指無漏識。言自性解脫者。謂無漏心起則其性解脫故必不識漏相應。若無本識何識持有漏識種。若無有漏種則應是無學也。釋中舉二過失。初過失者即此一段文旨。後過失者預敘次下所說可知。如四向三果聖人。入無流觀雖意識純無流心。本識持所余惑種故。出觀則尚有惑起。故名有學人。若無本識則意識住無流位既無惑俱。應是無學。若是無學則何用修道。若言無流意識得與惑俱無流意識不得解脫。與流俱故。○二明若無本識則有學人出觀起世間心而應無因。

  論曰複次(至)得成。釋曰須陀而生。本末文旨明著。可解。○第二結釋。 

  論曰是故釋曰若汝(至)可立○第二業不凈章。於中為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業不凈章第二○二正釋文二。今初標章。

  釋曰若人撥(至)污義○二別釋中二。一明若無本識行緣識義不成。二明行緣識義不成則取緣有之義亦不應成。今乃初也。

  論曰複次。釋曰行有此義。若無本識則不能攝持諸業種子以引果報。故行緣識之意不成。可知。○二明行緣識義不成則取緣有義亦不成。

  論曰若無。釋曰若無(至)染污。此中初正明云云。二因釋業染污名。可知。前段明若離本識則不能攝持業種以引果。今乃顯若離本識則惑不能令業種圓滿。釋業染污者。可解○自下第三生不凈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生不凈章第三。○二正釋文二。今初開章釋曰若離(至)說之○二正釋中三。今初征問論曰複次(至)成故○二正釋。分為九段。初明若離本識結生不成中二。初標章。二別釋。今初。

  論曰結生不成故。釋曰此生(至)何以故。釋中何以故者起下。○二別釋中三。初顯結生識。二遮異計。三顯正義。今乃初也。

  論曰若人(至)受生釋曰不靜(至)受生不靜地者謂欲界地。言有中陰者中欲色界。言無中陰者是無色界。今約欲界胎生者以明結生中陰末心起染污意識。此識無間受生。異熟無記心生焉。今之所諍即此托生心也。柯羅邏托生如俱舍論第九(五紙)明。又彼論九(六紙)說胎中五位可尋。結生之言凡有四釋。一謂結生即潤生。若生無色命終三位名為結生。若生欲色界中有末心名為結生。二正受生時名為結生。瑜伽第一云云。三雲。合前二義名為結生。四謂命終心及中有末心俱名結生云云。今雲染污識者即當於第一義第四義。托柯阿羅邏識即當第二義結生。此兩位並有結生義。第三義即依此意。可知。○二遮異計中四。今初牒異計略斥。

  論曰若但。釋雲若汝(至)何以故。有餘計受生柯羅邏識是意識。此為依止。有別意識起。寂謂。此計與經部等立細意識其旨相似。可知。釋中征托生識與余意識異同。初斥同。次明不同則不可言意識。後復引無識地征破(云云)若汝說下乃起下。○二約二識並起遮。

  論曰於母。釋曰此言(至)起故。本文可解。釋中初正以二識並起辨斥。次舉彼計明柯羅邏識非是意識。即以二因證其不同。復更以二義釋成二意識並起不應理。可知。○三以三義證托生識非是意識。

  論曰已變(至)知故。釋曰初受意識。結生柯邏邏識三義非意識行相。故知是即阿梨耶識。非是意識也。○四征何識是一切法種子以顯托生識是阿梨耶識非是意識。

  論曰若此(至)不成。釋曰若已(至)義豈成。依止此識生余識者。是即前所謂別意識也。唐譯雲此識所生余意識。可見。余文可解。○三顯正義。

  論曰是故(至)得成釋曰此識(至)得成。○二明若離本識則執持色根不可成。

  論曰複次(至)得成釋曰前已(至)不成。本文之中。初明執持色根離本識則不成。後明色根無執持識不應理。釋中舉三義以顯離阿梨耶識此義不成。余文可解。○三明若離本識名色互相依義不成。

  論曰複次釋曰於經(至)識食。此一段文具如唯識述記四本(九十一丁)明。釋此經文凡有七釋。如了義燈出可尋。釋中若離阿梨耶識下乃起後之文也。隋唐譯(云云)可撿彼文矣。○四明離本識識食不成。

  論曰複次(至)能故釋曰此言(至)不成。四食義出於增一阿含二十一。雜阿含第十五。瑜伽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婆沙百二十九·百三十。俱舍第十。法苑章四本等。若離本識則識食不可成之義具如唯識述記四未初明。○五明若離本識則等引地受生不可成。

  論曰若人(至)不成。釋曰於靜(至)受生上已明不靜地結生不成。今乃明靜地結生相續離本識則不成。釋中言方便生及正生者即指中有及生有也。受生識必具四義。若離本識則此義不可成。當知上地本識無始時來成就。為不動業力之所感。染污心無間引起中有生有最初受生心為上靜地生。若於余識則此義不成。○六明若生無色界起染污及善心。時若無本識則應無依止。

  論曰複次(至)得也。釋曰顯已(至)續住。總報果體必無覆無記性。若無本識則無色眾生起染善心時應無依止。若無依止無色果報必應斷滅故。余文可知。○七明若無本識於無色界起無漏心界即壞滅。

  論曰於無釋曰若人(至)此識。文旨明著。可解。○八明苦無本識有頂眾生或時依無所有處定起無漏心時。非想處·無所有處地並舍應無依止。

  論曰若眾(至)依止。釋曰若聖何法。此中明三義不成依止。言三義者。謂非想非非想處。不用處。及涅槃。此三並非彼依止也。○九是若離本識捨命時或上或下冷觸次第生義不可成。 

  論曰複次(至)得成。釋曰若人(至)死身。捨命時冷觸下上次第起。如俱舍論第十(十七紙)瑜伽論第一(十五丁)倫記一上(三十九紙)明。釋中言此依上身上字恐止字形誤。余文可解○三結釋。

  論曰是故釋曰生染(至)不成○第四世間凈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世間凈章第四○二正釋文中二。今初開章。

  釋曰由如此(至)說之○二正釋二。一明若離本識則色界善心生無有因緣。二準例一切離欲地。初中有二。初正明色界善心離本識則無有因緣。二明加行善心俱為增上緣。初中亦二。初正立義。後遮異計。

  論曰云何(至)種子釋曰若人(至)得生世間凈品者謂色無色界善品也。欲界善心與色界善粗細動靜等異。故不得俱生俱滅相熏習。若無本識則色界善心無有因緣能令生此。可知。釋中修行人二種。初乃正在聞思慧。後乃初將修聞慧者。此二人並是未得色界善。是將生色界善修加行位故。今舉此二人耳。聞思等名有三品。如下出世凈章明。欲色善心四種異相第三自性修異者。欲界善。心是生得。色界善心必由修得故。餘三可解。○二遮異計以顯正理。

  釋曰若汝(至)以故。論曰過去(至)因緣釋曰無始(至)何用。有餘部計。過去生色界善心未滅。為色界心作因緣(云云)遮破可解。釋中言非至定者即未至定也。若以宿世下起下。○二明加行善心但為增上緣。

  論曰此加釋曰此加(至)因緣修加行心能引起色界善心。但是增上緣而已。其親因緣者。本識所攝持無始時來熏習種子也○二準例一切離欲地。

  論曰如此釋曰若約(至)了別。准上離欲界欲得色界善心。今亦乃約四空離色界欲。例釋若離本識則不可成。可知。○自下第五齣世間凈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乃初也。

  出世間凈章第五○二正釋文二。今初開章。

  論曰云何(至)釋曰今當說此義○二正釋中三。今初明出世凈因。

  論曰佛世。釋曰清凈(至)為因。出世無流心品以正見為上首。無流心品最初生起名未知欲知根。聞思修慧作增上緣經起無流心品。然此二因各有四義。可知。○二明若離本識余識則非出世凈熏習處。於中有二。一明聞思等各子不能熏耳等識。二結釋離本識則出世凈心無熏習依止。初中亦二。今初遮聞思等慧與耳等識前後相熏。

  論曰此聞(至)得生釋曰他音相熏。此中初總明於耳及意識單熏雙熏叵得。次明不得熏耳識。後明意識亦為散動識。所間故不得度前思於後思熏習義不成。准前可解。○二明世出世心無同時相熏。

  論曰複次(至)種子。釋曰正思不成。文旨明著。可解。○二明若離本識則出世凈心無熏習依止。

  論曰是故(至)種子釋曰若離(至)種子。本來未曾有起出世凈心與聞思等俱生俱滅。云何得熏習成種。是故若離本識則出世心起無有因緣。○三明出世凈心種子依附本識而能對治本識。於中有二。初征詰本識持染凈種子不應理。二答釋出世凈心種熏習本識而能對治本識。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至)應答。釋曰本識(至)令答。釋中言對治即除或者。或字應作惑。此中初征本識攝持染凈種。後明無始來未曾起出世心何得熏種於本識。余文可解。○二答釋中分為六段。今初顯出世心種。

  論曰最清。釋曰欲簡(至)得生。寂曰。依大乘終門則以真如為正因佛性。以聞思修等為了因佛性。以一切萬行為緣因佛性。此三即如來藏空不空義。亦真如體相用也。三德秘藏由是顯生。如華嚴楞伽勝鬘等經起信佛性寶性等論說。今此論乃從始向終之說。故未分明顯如來藏緣起之源底。所說未了。斯教限耳。言如理如量通三無性者。謂如理如量唯是一真如故。言六種熏習者謂剎那滅等六義。如上已出。○二明此與本識雖俱和合而不同性能滅本識。

  論曰此間(至)子故。釋曰若爾對治。此中初總征同性不同性。次別難同性不同性。後至諸佛下答釋。聞熏習出世心種子依止本識俱生俱滅。猶如水乳。雖是和合俱生滅非是同性。乃能為本識對治種子故。○三明三品熏習即法身種子非是本識。

  論曰此中(至)世心釋曰此中(至)世心。此中初明聞熏習三品展轉相生。釋中初分聞熏習功能三品。次明三慧各有三品。次出解脫分品等三。次明聞三義。次明聞熏習下中上品對治本識上中下品。次明三品相生能對治本識所由。次明聞熏習下中上品是法身種子。釋中何法名下明法身轉依相。次明由聞熏習以成四法。四法為四德種子能對治本識。次乃明聞熏習是五分法身有為無漏法種子故。但是四德道種子能顯四德。四德即真如本來自有不從種子生。從因作名故稱種子。寂曰。此說即大乘始門故未顯真如熏變。不說五分法身即常住可知。次由對治下明聞熏習種子非是阿梨耶識攝。性相違故。此種即為五分法身因能對治本識。釋中言七種若諦等者。此論下文或雲七有。或雲七種生死。而未顯何為七種。台教中引攝論。以分段流來支出方便因緣有後無後。為七種。予竊謂七種應是分段三界及變易四種生死。流來支出等蓋斯攝論通釋家暗索之說。不足憑用者也。三種集諦者應是指見思惑及所知障也。余文可解。○。四明出世凈心種子有四種對治功能。

  論曰何以(至)菩薩釋曰何以(至)所攝。四種對治出於婆沙百八十一瑜伽六十六雜集第九等。四種者何。謂厭患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是即當於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然今所說稍異常途。可知。初明厭惡對治中。言上心惑者指現行惑。菩薩三賢位雖未能斷惑種能伏現行粗惑。是名厭患對治。次明除滅對治中三定聚者出於婆沙百八十六。瑜伽六十四。倫記十一上(八紙)十八(十紙)上起信義記下末初等。依教有異。可知。若依瑜伽論宗則菩薩入見道入正定聚。爾時於四惡趣得斷對治。次明朽壞對治。後明依攝對治。可知。四攝義出於瑜伽四十三(九紙)倫記十一(二十八紙)智論六十六·八十八等。可尋。多聞四義。可知。○五明多聞熏習種子是法身及解脫身攝。

  論曰此聞(至)身攝釋曰耳識(至)當說。解脫身即有為無為解脫。斷除煩惱障得證此身。法身即理智悲。除滅二障證得此身。今此聞熏習初修觀勝解行地菩薩雖是尚世間法屬法身攝。何以故。以是從最清凈法界等流教法正聞熏習種子起而能為法身至得因故。言十解已上悉屬聖位者是大乘終門之說。不與瑜伽論合可謂奇說矣。隨唐兩譯全無此說。可檢。寂曰。此論以未知欲知根已還為世間法者與瑜伽符順焉。言十解已上為聖者全不順瑜伽者何耶。學者思擇焉。次揀異二乘三乘所得解脫身以顯如來法身無等。可知。○六明此與本識漸增漸減轉依相中二。一正明增減轉依相。二明此種與本識和合而一滅一在。今乃初也。

  論曰此聞(至)皆盡釋曰聞熏之異。此中初明聞熏習種子與本識漸增漸減相。後正明轉依。轉依義如此論第十六初。唯識論第十等明。轉依有五義。轉依所依是本識。轉依智是無分別智。轉依障乃八分別所感果。是涅槃轉依位。分滿可知。至下當辨。釋中以有種子無種子一切盡為三位。此釋隋唐所無。隋本論雲。依止即轉依止。一切轉已。此一切種子果報識悉無種子即一切皆滅。(云云)下品上本識等者准上文旨。上字恐生字形誤。舍初地等者。漸次轉舍轉得故。○二明此與本識和合而一滅一在。

  論曰若本(至)亦爾。釋曰前舉(至)此生。此中舉水乳譬以難一滅一存。次譬如下以鵝唼乳譬解釋一滅一在。後猶如下引世間離欲轉依以例證出世轉依。釋中言聞熏習與解性和合等。解性之言似指如來藏性覺照。此即與第一卷初明如來藏五義其旨一揆。頗是奇說。即從始向終之意趣也。隋唐兩譯全無此文。可檢。○自下第六順道理章二。初桔章名。後正釋文。今乃初也。

  攝大乘論釋第四。

  順道理章(至)第六。○二正釋文中分四段。一正引經說以證本識實有。二敘十義。以明滅定中非有轉識。三斥色心次第生是種子計。四結釋不立本識則一切染凈品不成。初中有二。一明經所說是本識。二出其所以。今乃初也。

  論曰若人。釋曰此章本識。說滅定識不離身者是引經所說。婆沙等中亦引此說即言契經雲。滅定義具如婆沙百五十二至百五十四。俱舍論第五。瑜伽五十六。成實論第十六。雜集論第九大乘義章第九(三十一丁)唯識述記七本(七十八紙)等明。可尋。釋中初標章。次牒異計。次佛世尊下立正義以遮異計。後出二過失釋成所成立。可知。○二出其所以中二。初明滅定不為對治本識。二明若無本識從此定出後識不可更生。今乃初也。

  論曰何以(至)治故。釋曰復以於身滅定是為對治生起識得寂靜住離退失過而修。非為對治本識。如上已明。○二明若無本識出定後識不更生。

  論曰云何(至)得生釋曰如此(至)本識。釋中初牒他所計。後明若無本識從滅心定起後不可有識更生義。○二敘十義明滅定中非有轉識中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若人釋曰言有(至)成心。言不成心者即指他所計滅定中心。唐譯雲若有執以意識故滅定有心此心不成。可見。○二別釋有十。初定義不成故。

  論曰何以(至)成故。釋曰欲更(至)不成釋中初述立破大旨。次明有心離心法義不可成。心若有受想亦應有。三法若不滅則滅心定及滅受想定不可成。後若人執下述述正義。○第二解相及境不可得故。

  論曰解相。釋曰此第二(至)顯故。釋中初明能緣行相有二種以辨證此二知。前五識侯唯現量知。意識邇現此知。次明所緣有二種。後心及下正明第二義。本識乃能生依止識故。所緣行相俱不可知故。此定中雖有則無有妨。此識能生等者。隋譯雲此識以攝持身得名故。唐譯雲執受所依之所顯故。義無所違。可知。○三與善根相應過故。

  論曰與善。釋曰此第三(至)為善。此明滅定中。若有心是善則應與無貪等善根而相應。此不可許。何以故。若此與善根相應則受想等亦應相應。若其爾則應至失滅心定義故。又若言此心是自性善不與善根相應則此亦不許。何以故。以不可有善心不與善根相應故。○第四與惡及無記不相應故。

  論曰與惡釋曰此第四記性。此定於大小乘判以為善。四種善中是等起善故不可此定中心與惡及無記相應。其旨粲然。○五想及受生起過故。

  論曰想及釋曰此第五善心。其旨可解。所對治是受想。能對治是滅定。若滅定中心與受想相應則能所對治應俱時有。豈可許乎。引欲等與不凈觀能所對治不俱以例證之。○六三和有觸故(云云)。

  論曰於三釋曰此第六以故。滅定中。若有心則三和應有觸。若定中有觸則必應生輕安或生樂受或生舍受。何以故。以於余定皆有此功能故。此定亦應爾。何以故者承上起下。○七但滅想過患故。

  論曰但滅釋曰此第七無故。文旨昭乎。可解。○八作意信等善根生起過故。

  論曰作意。釋曰此第八理故。其旨可解。釋中若汝欲下舉異解以起下難。此文應屬於下文也。應知。○九拔除能依離所依不可得故。

  論曰拔除(至)可得故。釋曰此第九(至)不然。

  釋中初正出其非。次牒計破。於中有二。初遮執定前加行厭惡觸受想等。故拔除心法但有心。後斥執定前方便與無貪等善根相違故。無貪等善根不生但有善心。可知。○十方譬喻故。如非一切行至不如是故。

  論曰有譬(至)是故。釋曰此第十(至)離身。寂曰。從來十科遮滅定中有轉識以顯本識。不離身。然此論文以故字分句則有十一句。隨唐兩譯並有十一句。而不言第一第二等。今譯分明以十科釋。若分為十科則應以有譬喻故如非一切至是故屬第十科也。不則如非一切等句為則文。會文未正。可知。譬喻有二。初引經說。以覺觀滅則言語不生比況心行滅則心亦隨滅。後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不可相離。遮從所依拔除能依。初中先引經略釋。次以覺觀滅則語言不生比例心行。自則心亦息。次遮他以身行滅而身猶在將成立心行雖滅心則不滅之義。其身行滅臭不壞滅者。由有飲食壽識等能持色身令不壞滅之別因。心行滅時無別法持心令不滅。是故引例不齊。可知。次述正義。後更明能依所依不可令離。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不可令難以證心心法不可相離。後若汝執下牒救破他救。雲離能依所依不可相離由定前深厭惡受想故唯此二法定中不行是亦不然。何者若非遍行心法應有如是義。非遍行心法如此不生故。何以故。既是名遍行故。非一切行者即如別境心所等是也。○三結釋。

  由有此說(至)如前說。此下重敘上十義釋成說滅定識不離身定是本識非是余識故應信決定本識實有。言無第五無記者。謖異熟·威儀·工巧·通果。此四無記外無第五無記也。余文如上已辨。○第二遮色心次第生是諸法種子計。於是有三。一總破。二舉別失斥。三結釋是次第緣非是因緣。今乃初也。

  論曰若有釋若有(至)不然。上座部及經部一師作如是執。其旨可解。○二舉別失斥。

  論曰何不(至)得成。釋曰前過此義。此中初明前過。後舉別失。初中有二。初出識相續斷後識無因之失。後出從無色界退生欲色界後色生亦無因之失。後舉別失中亦有二。初出從無想天。退及出滅定後生心應無因之失。後出前色前心能生後色後心則阿羅漢最後心應不成之失。可知。○三結釋前後次第生是次第緣非因緣。

  論曰若離。釋曰此前脫故。此用縱前後次第生是前色前心與後色後心為次第緣以顯非是因緣。可知。問。色法立等無間緣者是上座部經部師等所計。毗婆沙宗不許此義。如婆沙十一(四紙)八十九(十五紙)百九十六(十五紙)等明。瑜伽論中亦不許色法等無間緣。今此論中於色法許有等無間緣者何耶。答。由來講唯識者以謂。攝論自宗不立色法等無間緣。但為顯成諸法親因緣是阿賴耶識故且從許色法等無間緣。順彼所許卻破彼離本識建立因緣(云云)寂曰。此不必然也。熟按此論。其不順婆沙論瑜伽論者。豈啻一二數乎。由是觀之。大乘宗致不應局執一部拘拘乎名相。此論往往依憑異部。不專攻一部者翻是超上也。學者察焉違解脫者。謂前色前心傳傳相生。後色後心起不可盡。故解脫不應成。是故彼計非理。○四結釋若無本識。一切染凈品不成。於中分三。初開章。二說偈。三釋頌。今乃初也。

  論曰如此釋曰此義(至)行偈此中結若離本識凈不凈品不成以勸信。下說偈中特明轉依不成。釋中標上頌意。可知。○二說偈。

  菩薩於善識(至)轉依義不成○釋頌。

  釋曰菩薩(至)信有本識。頌意謂若安立本識則轉依義成。何以故。本識是所轉依。善無漏意識是能轉依。善無漏意識起除遣二執。治對二障。則轉滅攝持雜染法種子本識。轉得無雜染法種子本識。故一切雜染法及種子永滅不生。是名轉依。若不安立本識則能對治善識起時既無五識。亦無染污意識及有流善識。既是善識故無無記識。以何等法為所轉依。若言此能對治即轉依則此不應理。有因果無差別等過故。釋中菩薩有二種等者。隋唐二譯全無此文。可見。言則離餘五識等者。謂五識恆不不相應之義。言轉依以何方便作者。隋譯雲轉依何心作。釋云云。唐譯雲心轉依云何汝當作。釋雲。若汝信有阿賴耶識可作一切雜染種子無種子義名心轉依。若不爾者。云何當作(文)此文易解。非滅不成。釋中以二義顯非對治是轉依。可解。果因無差別。釋文義雖可通似迴文未盡。唐譯本末文義明暢。可討。於無二無故等者。隋譯釋雲。於生起識無種子。及無體。如此為轉依。彼無二無故轉依則不成。唐釋論雲。若於轉識作無種子或即無體許為轉依。無彼二無故轉依不成。唐釋論雲。若於轉識作無種子或即無體許為轉依。無彼二無故轉依不應理。雜染轉識此定位中不得有。故亦無種子可令作無。無二可無而名轉依不應道理(云云)此亦易解。可見。今譯之中無作亦無四字難解。作字恐法字寫誤乎。應思。余文可解。上來釋引證品竟。

  ○自下第四釋依止勝相品中。差別品中。三。初標品名。二分章。三正釋文。今乃初二。

  釋差別品第四。

  釋曰此品(至)當更說○三正釋中七章。初言說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言說章第一○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征問。

  論曰此阿釋曰此問(至)差別○二答釋中三。初標三種四種。二敘三種名。三別釋名言熏習。今初。

  論曰若略說。釋曰今就(至)差別○二敘三種名。

  論曰三種釋曰論本(至)不釋○三別釋名言。

  由言說熏(至)第一差別二種名者。謂以音聲詮顯自性名言說名。直以心想思惟其名民思惟名。凡一切諸法緣生無性無有實體。但由無始虛偽名言熏種子為生起因。今舉眼根生因以例所余。至下當更辨焉○第二我見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我見章第二○二正釋文。

  論曰由我釋曰有染(至)差別一切有情始時來依止有身見。於本識起我我所熏習。由此熏習力故分別自他彼我(云云)○第三有分章二。初標章名。

  有分章第三○二正釋文。

  論曰由有釋曰由隨差別。文義明著。可知。○第四引生章二。今初標章名。

  引生章第四。○二正釋文。

  論曰四種。釋曰引生(至)習果。此中初敘四種差別。後正明引生差別。自下四種差別不出前三種差別。但由義門有別分為三種四種耳。今此引生因即明若無本識則業能引果惑能潤業引生後有差別則不可成。是與前有分熏習而義門稍異。可知。釋中基無引生等者。謂行緣識之義。由取所攝等者。謂取緣有之義。若不安立本識。則如是熏習不成。可知。法取法字恐此寫誤乎。○第五果報章。初標章名。

  果報章第五○二正釋文。

  論曰果報。釋曰行有(至)報果。此與上有分差別其旨相似。但上就因明。今就果論。義門差別。可知。釋中言更生為法者。准本文及余譯。為字恐諸字寫誤乎。應思。○第六緣相章二。今初標章名。

  緣相章第六○二正釋文。

  論曰緣相釋曰此本(至)似果第二識內緣本識為我見境。第六識取蘊相執我我所。若無本識則我執所緣境不成。由本識有執我所緣相意及意識能起我執。相續不斷故云相似果。相似果即等流果也。隋唐兩譯言染污意。不言第六識。其旨稍異。對照可知。○第七相貌章二。今初標章名。

  相貌章第七○二正釋文中二。初明四種相。二因辨諸相。初中亦二。初標列。後正釋。今乃初也。

  論曰相貌釋曰相貌(至)四種○二正釋中二。初正明四種相。二明共不共因同生一果。初中亦二。一明共不共相即二種種子。二明此二種子。對治起時所治有別。今乃初也。

  論曰共相。釋曰本識(至)無覺無受。無受生有受生之目三譯並同。此與無執受有執受其異可知。釋中初明共相從無受生種子生。次不共相下明不共相從有受生種子生。後若自別因下明他有情法別因所感故如本石無覺受。此文旨與隋唐譯碩異。可知○二明二種子對治起時所治有別中二。初征起。後正釋。今乃初也。

  此二種子(至)所破○二正釋中二。一明不共種子為道所破。二明共種子離縛於境所見清凈。今初。

  論曰若對。釋曰此不(至)功用一切有情雜染種子皆由無明妄倒熏習。無流智明與彼相違。猶如明闇。對破可知。於共下起下。○二明共種子離縛於境所見清凈中三。一辨對治道於共種子功用有無以明所見凈。二引瑜伽者以例證。三說偈重明。今初論曰共釋曰於道於(至)不同。共相法者。多眾生共業所感故。自他識共所變故。自識種子雖滅他識所持故不能都滅。但得道以後。於境離縛所見清凈。無功用有功用可知。慧眼照真則但見真如。不見諸法。法眼照欲則見一切諸法非有似有似有無性。乃憫迷倒眾生不了緣生無自性妄執我法三道流轉起大慈悲。由如量智更起分別。然此分別恆不離如。故所見清凈見清凈剎。可知。唯一境下起下之語。征有縛無縛眾生所見不同。○二引瑜伽者以例證。

  論曰譬如釋曰由觀(至)凈見。瑜伽者由定力故境隨樂轉。道力於境得凈亦復如是。○二說偈重明中二。今乃初偈。

  論曰此中(至)佛見清凈。釋曰結(至)有故見佛見。此二頌有二段。初五句明對治道生時共結不滅。後三句明共相雖不滅得道人所見清凈。初中初明二結。二結亦名二縛。相縛粗重縛義如顯揚論十六唯識經九述記九末(六十四紙)等明。約二結明難滅難解(云云)次約二道辨難滅難解(云云)次釋共結名。後舉三義明共結難滅難解。寂曰。初約二結二道釋難解難滅甚不合今頌意。何者頌雲共結者。謂共相境乃眾生共變故。對治生時不能除滅如內種子之旨趣耳。雖是言結非二結等。二結乃見道已後。隨應除滅。外結雖清凈人不滅。但得所見凈而已。何得一混焉。隋重兩譯無此釋予竊謂結有二種已下四行余蓋梵土講學者傍加箋釋。後人錯混入於論釋乎。學者更思焉。釋後三句中。明對治道生時雖重共結不滅於境得所凈文旨明著。可解。五義以釋佛見(云云)義有傍正。可見。○二別偈明觀行人隨樂變境。

  論曰復有(至)有識釋曰此偈(至)有本識。釋中初以二義顯頌大旨。菩薩於內觀唯識無塵。觀心成就則正現前。不共種子滅。於共種子得心自在則境隨心轉。所以境隨心轉變即由實無外境唯有識也。余文可解。○二明芥不若共因同生一果中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釋文。今乃初也。

  前已明覺(至)生一果○二正釋。

  論曰是不釋曰共不(至)互相見。寂曰。此一段文本末意趣似不允合。何者本文乃明不共種子生眾生世間共種子感器世界以結成上。釋乃明共不共二因同生內五根及內五塵故。即內根塵為自六識而作依止亦能為他六識所緣。是為二因生一果之義。豈非柄鑿不投乎。隋唐二譯全無此釋應考。內根及塵自他識變差別唯識論疏頗有異義。不遑此述。○二因辨諸相中五。一明粗重相細輕相。二明受不受相。三明譬喻相識。四明具不具相。五明本識是白凈無記。今乃初也。

  論曰複次(至)得成釋曰若無得成大小二惑者即指煩惱隨煩惱也。於理及事心無功能者。謂惑心違性起故失心功能。善法順性起故成勝功能。可知。釋中以等流異熟二果辨(云云)本識中攝持粗細二種種子。故善惡二趣六道生死等流異熟生起不同。若無本識。本識二果差別則不可成。可知。○二明受不受相中二。初正明二相。二明無本識。二相不成。今初。

  論曰複次(至)子故釋曰欲明(至)過失。受不受相新雲有受盡相無受盡相。釋中同業種子者應言不同業種子。恐脫不字乎。同一切法者。同字恐說字寫誤。應思。此二相具如唯識述記八上(六十一紙)瑜伽倫記一下初明。三煩惱亦名三隨眠如解深密經及瑜伽七十八等說。或雲皮肉心。亦曰皮膚骨。肉煩惱乃分別起二障。皮煩惱乃修斷惑。心煩惱者俱生所知障。與瑜伽等大同小異可知。三種煩惱並皆無始以來虛偽名言熏習種子前因後果等流相續。二種生死猶如暴流。是名無受盡相。○二明若無本識則二相不成。

  論曰若無(至)得成釋曰若無(至)二相。此中二段。初明若無本識有受盡相不成。作不作者即表無表業也。此業與果則功能滅盡。有受相可知。若無此義則解脫不可成。傳傳引果不止故。後始生下明無受盡相。釋中意謂若無口遠熏習名言種子則今時名言熏習無由生起。何以故。以此等流果無同類因故。若無同類因而果得生則二乘無學應更生煩惱若無同類因而果不生則離本識無始名言熏習則應無根本煩惱。若無根本煩惱則無業。若無煩惱業則無業。若無煩惱業則應無苦集差別。若無苦集則應有自然解脫之失也。然則若言無因而果得生則有無解脫之失若言無因而果不得生則自然解脫之過。可知。及差別之久字恐若字寫誤乎。無無解脫者。蓋無字衍。可結。結文云云。○三明譬喻相識。

  論曰複次(至)此事釋曰譬如(至)識生。釋中以末那四例釋。其旨甚深。可知。隋唐兩譯文言極略。全無如此配釋。可訶。○四明具不具相。

  論曰復有(至)得成釋曰約此(至)不成。具縛可知。已離欲染者除皮煩惱一分。故名被損。乃至不用處惑可知。聲聞有學乃能除分別起煩惱。修所斷惑斷或不斷隨應可知。所知障則一向不斷。菩薩入見道位斷分別起二障。俱生起二障如應可知。三乘無學所斷差別文旨分明可解。如此諸相併皆隨本識所攝持種子有無差別。若無本識則如此諸相皆不可成。○五明本識是無覆無記中二。今初略標。

  無記中二。今初略標。

  本識於三性(至)報故○二正釋。

  論曰何因(至)記性釋曰非煩(至)記性。其皆明著。可知。唯識論第三(五紙)云云可尋。上來四品應知。釋依止勝竟。

  。自下第五釋應知勝相。於中有三。初標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乃初二。 

  釋應知(至)之一

  釋曰此義(至)意依○三正釋中四章。初相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相章第一○二正釋文中二。今初承上起下。

  論曰如此。釋曰前說(至)可見○二正釋中二。初開章。二廣解。今乃初也。

  論曰此應(至)性相釋曰此下(至)是名○二廣解中二。一正釋三相。二重舉十一識明無塵唯識。初中有三。一依他起相。二分別性相。三真實性相。初中有二。初明十一識以三熏習為因。後明十一識虛妄分別是非有虛妄塵顯現依止。今乃初也。

  論曰依他(至)子生釋曰此下(至)為因此即五法中名為分別。又辨中邊雲虛妄分別有是也。十一識即由三種熏習。本識所變異虛妄分別而已。余文可解。○二明十一識依他相是分別性依止。

  論由由如(至)性相釋曰一切(至)性相有四種識者。辨中邊偈曰。識生變似義有情我及了。此境實非有。境無故識無。論曰。變似義者。謂似色等諸境性現。變似有情者。謂似自他身五根現。變似我者。謂染末那與我痴等恆相應故。變似了者。謂餘六識了相粗故。此境實非有者。似義似根無行相故。似我似了非真現故皆非實有。境無故識無者。謂所取義等四境無故能取諸識亦非實有(文)十一識四種識虛妄分別是本識所變異。體非都無。但由此依他相為依止非有虛妄塵顯現。使迷倒眾生妄計實我實法不能了依他似有無性。依他遍計不可相離。何以故。以於依他法執似為實故。至下當辨○二分別性相。

  論曰分別釋曰如無別性。於十一識四種識不能了唯有識非實我實法。種種遍計。是名分別性相。依他相如水。分別性相如波。而波之與水全無別體。依他性分別性亦復然。十一識等唯有識無塵等義邊名依他性。塵等差別顯現名分別性。上以阿梨耶為依他性。餘一切法為分別性者。即此意也。

  新譯唯識家所計不止與陳譯攝論而有抵牾。於隋唐譯亦有順違。可知。○三真實性相。

  論曰真實。釋曰虛妄(文)性相。辨中邊偈曰。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論曰。虛妄分別有者。謂有所取能取分別。於此二都無者。謂即於此虛妄分別永無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謂虛妄分別中但有離所取及能取空性(云云)此文即明三性相。可知。○二重舉十一識明無塵唯識於中分三。一以十一識配十八界以明無塵唯識。二約譬喻顯無塵唯識。三立難解釋。今乃初也。

  論曰由身(至)等故釋曰此言(云云)得成此中初以十一識配十八界。後明唯識無塵。釋中以二諦明以十一識為俗。是即所謂道理世俗也。若無塵等。者乃承上起下之辭。○二約譬喻以顯唯識無塵中二。初正舉譬明。後更由教及理證。今乃初也。

  論曰譬如(至)此覺釋曰夢中(至)亦成本末文旨明著。可解。○二更由教及理證中二。今初教證。

  論曰若人未得(至)如塵釋曰由此得成。此中初引十一經第六地之文。次引解深密經。釋中釋三時文最為奇釋。學者察焉。十一切入新名十遍處。如瑜伽論第十一。雜集十三。智論十二·二十一·二十八等明。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無邊空處·無邊識處。是名十遍處。可知。解深經第三分別瑜伽品中廣說云云。可尋。○二理證。

  論曰譬如(至)此知釋曰此譬(至)別境理證中二。初以鏡喻顯。後對憶持識辨。寂曰。鏡喻出於解深密分別瑜伽品。是教中所兼之理證也。故無性論雲此教中亦即兼顯此量道理。非憶持識等者。無性論雲。恐彼異計故作此說。謂若有人作如是計。由彼先於澹泊路等見骨鎮等今猶憶持。為三摩地所行影像遮此計故。故言云雲廣說余文可解。○三立難解釋中二。立一難解釋推上。二舉二問通釋。今乃初也。

  論曰是種(至)應知。釋曰十一(至)此知。此中初難後通釋。初中先縱眼識等識唯識義。後難根及塵等名為識。後通釋。已悉於上所引教及理中故推上不釋。○二舉二問通釋中二。初問。後答。今初。

  論曰若色(至)相似釋曰此問(至)別色二問可知○二答中二。初長行釋。二說頌釋。今初。

  論曰由顛(至)是實釋曰能顛(至)別法依他性與分別性相應故虛妄顛倒。由虛妄顛倒故似我似法顯現。由我法執故二重障生。本識變似色等相續堅住。余文可解。○二說頌釋。

  論曰此中(至)得生釋曰無中(至)得生色等能作境生識故名為亂因。即諸六識名為亂體。由有亂因亂體便生。由亂因亂體故本識似色等現。相續堅住誑惑愚夫。可知。釋相章竟。○自下第二差別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差別章第二○二正釋文。於中六段。一明十一識中前五識一身俱轉。二明後六識差別。三以三相明諸識皆唯識。四明一意識義。五安立三識。六舉四智。以證唯識無塵。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至)顯故。釋曰此五(至)合生。唐譯雲。何故身至能受識於一切身中但有和合轉。能圓滿生受用所顯故。釋曰。所顯故者是彼因性今乃以十八界於一身中不可相離為其所以。以受生必具根塵識故。○二明後六識差別生。 

  論曰云何(至)攝故。釋曰此更生死。文分六段。可知。釋中明言說識(云云)隋譯雲。無量所作事更互言說故。唐譯雲。諸所作事展轉。言說無數量故可尋。次明自他差別識(云云)無量攝者。我見生因受用差別。乃我所見因。隋譯雲無量攝受受用差別故。唐譯雲各別攝取受用差別無數量故。次明善惡兩道生死識中云云。釋證得文奇矣。隋譯雲受無量生老差別故。應思。○三以三相明諸識皆唯識中三。一總標三相。二別釋三相。三釋偈頌今初。

  論曰云何(至)唯識釋曰前記(至)唯量今譯意謂今此三相明後六識令成唯識。隋唐譯世親論及無性論並皆以為三相成十一識唯識。寂曰。隋唐譯等於義隱當。今譯約後六識最不應理。未審梵本有錯誤乎。譯家失旨乎。應思。○二別譯三相。

  論曰唯有(至)生故釋曰於六(至)顯現此中三。文可解。初明唯量。量猶分。唐譯雲唯識。由十一識唯一識義分無有別體故名唯量。次唯二可知。後明唯種種中。明眼等識各以色等自境為相。意識通以十八界為相(云云)釋中初明六識各有相見起種種相取種種相故名唯種種。後明五識緣局自境。意識通緣一切法。五識不能分別。意能分別。故但意識緣境名種種。寂曰。前解為正。後義則不順本文旨。無性論中無第二釋。可見。今於眼等六識明唯種種釋中言成立世等六識枘鑿可知。○三釋頌。

  論曰此中。釋曰此偈(至)前解此中初釋三相。後明能通達人。釋中二段。所取塵若無下第二釋可知。然釋能通達之文今譯碩異於余諸。隋譯雲。唯量二種種。觀行人能入得入唯心時。此心亦滅離。釋曰。觀行人能入者。謂修行人相應故(至)由正入唯心時則義無所有識亦不有。若無所取義云何得有能取心也。唐譯雲。唯識二種種。觀者意能入。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難。釋曰。觀者意者。諸瑜伽論師所有意趣。問。於何悟入。答。由悟入心彼亦能伏離。若能悟入有其心都無有義是則於彼亦能伏離。既無所取義。何有能取心(云云)無性論大旨相同。寂曰。隋唐兩譯其旨明著。無容間然。今譯以空處乃至滅定為伏離位者義似不順。學者幸思焉。○四明一意識義中二。初正明一意識義。後引經證。初中亦二。初正出一意識計。二舉例明意識依六根生顯現二相。今乃初也。

  論曰諸師(至)業名。釋曰諸師(至)別名。此中初正明一意識。後引身口業例可知。凡判一意識有三家別。一六識體一。二七識體一。三八識體一。古來異諍。如余處辨。寂曰。此三說以理會取則無所相妨。何者論次下文以阿梨耶識為義識。餘一切識為相識。意識識及所依止為見識(云云)深密瑜伽等說鏡像水波譬喻。本識如鏡如水。諸識如像如波。若據非離本識有別諸識則八識體一義自成立。以水波不相離故。若據波浪識一識隨依止得別名則六識體一義亦自成。第七識即本識染污義分與諸染污而為所依。故或時別立。或不別立。七識體一亦有道理。今言更無餘識異於意識離阿梨耶識。唐譯雲。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蓋斯以末識揀本識以言別有。非必言是各別體。古人以謂此論與無性論意趣不同今論出別師義者不允。按。此一意識計意大抵與楞伽等說相似。與慈恩宗所立頗有逕庭。今論主舉彼計而不遮遣。由是觀之。無著天親等諸大土其說通宏。無所固必。與後代局執新唯識者之知見天淵不啻也。可知。○二舉例以顯意識依諸根生起顯現二相中。今初舉例。

  論曰譬如(至)意識亦爾○二正明意識依諸根生起顯現三相。

  論曰此識(至)身生釋曰謂依(至)而起此中初標一意識依諸根而得別名。次明意識依六根生顯現二種法而顯唯識。後明意識必依身故似觸顯現雖無五識緣內受生似觸於身作或損或益。譬如下引例。可知。○二引經證中三。今初法足經偈。

  論曰此中(至)魔縛釋曰諸菩(至)此義。唐譯雲。若遠行獨行無身寢於窟調此難調心我說真梵志。釋云云。唯識論第七疏七本(三十八紙)等引此以證唯心無心所之義。今證唯一意識無別識。可知。○第二證。

  論曰如經言釋曰此五(至)生因。隋唐兩譯與今少異。可知。○第三證。

  論曰復有釋曰此更(至)余識。文旨彰然。可解。○五安立三識成唯識義。

  論曰是處釋曰是本(至)止事。以本識為義識。此本識由無明力變異為相見識。意識及意識依止名為見識。眼等及餘一切為意識緣境者名為相識。然則阿梨耶識為阿陀那之所執持。自體成殼。似能取所取示現。所謂能取名為見識。所謂所取名為相識。意識及依止者即指意識及二意根也言我識者猶曰實義。蓋此義字與上所說義碩異。可知。與彼至相指實佛而言義佛其旨相似焉。寂曰。今此一段文大抵與楞伽等意合。又安慧等所立似此意趣。與後代談唯識者之所計其異可知。隋唐兩譯文言簡易。可尋。○六舉四智以證唯識無塵中二。今初總標。

  論曰如此。釋曰四法(至)無塵。佛世尊說者即指阿毗達磨經所說也。唯識論第七引之以明識無境見。○二別釋中四。今初成就相違識相智。

  論曰何者釋曰於一(至)為智。唯識雲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一相違識相智。謂於下處鬼人天等隨業差別所見各異。境若實有此云何成(云云)○二成就無所緣現可得智。

  論曰二由。釋曰有時(至)等境唯識雲。二無所緣識智。謂緣還未夢境像等非實有境識現可得。彼境既無。余亦應爾(文)譬如識等者。識字恐緣字寫誤耳。可考隋譯。○三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

  論曰三由釋曰菩薩(至)顛倒唯識論雲。三自應無倒智。謂愚夫智若得實境彼應自然成無顛倒。不由功用應得解脫。○四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

  論曰四由(至)是等釋曰一切(至)所有此中有三智。唐譯分明牒釋三種。可尋。唯識雲。四隨三智轉智。一隨自在者智轉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境若實有。如何可變。二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隋觀一境眾相現前。境若是真寧隨心轉。三隨無分別智轉智。謂起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是實何容不現(文)此中三文可解。由境界等下結釋三智。後依智學者下第十五卷(二十一紙)廣說(云云)釋差別章竟。○第三分別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分別章第三二正釋文分為十段。一明三性體義及立名。二明三種分別。三明三性非異非一。四明三性品類差別有幾種。五明四種分別。六明五種分別。七明十種分別。八明依他性成三性不相雜。九明依他分別二性不同體。十廣明三性有無差別。初中有三。今初明依他性名義。

  論曰若唯(至)依他釋曰離塵依他此中初顯依他性自體。後云何說引下明依他性名。余文可解。○二明分別性名義。

  論曰若分(至)分別。釋曰此問(至)分別。初明分別性義中三意可解。後釋名(云云)○三明真實性名義。

  論曰若真(至)真實。釋曰分別(至)真實。初明真實性體。後於勝義下釋名。初中二義答兩問。寂曰。此釋奇說。應思。唐譯雲由無變異性故者。謂無虛誑性如不虛誑性。又由清凈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者。謂依清凈所緣性故。最勝性故。名圓成實(文)四種清凈者。次下所說。五種無分別者。下第十五(三紙)說無分別智自性離五相。可見。此真實性離諸虛妄能為一切清凈品所緣。是一切善法中最勝勝義善。可知○二明三種分別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三種。今乃初也。

  論曰複次(至)釋曰欲問(至)別名○二別釋三相中二。初總問三種。後正釋。今初。

  論曰此中。釋曰一一(至)異相○二正釋中三。一明分別。二明所分別。三明分別性。今初。

  論曰意識(至)分別釋曰此下(至)分別具三種分別者即指今三分別也。或可自性隨念計度三分別也。意識起時必有根境識現。此三即從二種熏習種子生。於彼彼境起彼彼分別。故名分別。言以根似塵者。以字乃似字形誤。可知。○二明所分別。

  論曰此依(至)分別。釋曰此下(至)分別。依他性即本識也。寂曰。今論釋所分別旨趣與唯識論第七所說頗有左右。可知。今乃指本識隨因緣流變為依他性。以似根塵識顯現一切法悉屬分別性。此趣甚深。宜細思忖矣。○三明分別性二。初正明分別性。二問答廣解。今乃初也。

  論曰此中釋曰(至)別性成依他性因即次下所說六因也。○二問答廣解中。初問。後答。今初。

  論曰云何(至)增益。釋曰此下(至)他性。此中初總問。後緣我境界下別問。可知。○二答中亦三。初總敘意。二別釋六因三結釋。今乃初也。

  意識名分別(至)此義。○二別釋六因。 

  論曰由名(至)增益釋曰由依(至)益執。第三決判起見中。約外計分別起惑明。隋唐兩譯並言。由見執著者。如所取相如是執著。寂曰。今此六因通是分別俱生一切妄分別。而非局外計等也。今譯文旨似不允當。余文可解。○三結釋。

  論曰由此釋曰由此別性。此六因能起意識分別。使依他性成所分別。○三明三性非一非異中二。初問答總標。後別明異不異。今初。

  論曰此三(至)此說。釋曰問此(至)此說。○二別明異不異中二。初明異義。二明不異義。初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有別(至)真實釋曰此下(至)亦爾。此標由義門三性有異。○二別釋三。今初明依他性名依他。

  論曰何者釋曰此下(至)二性。三熏習者。初乃名言熏習。次三識熏習。色識乃根塵相分。識識者即本識自體。見識者意識及意依止。後即惑業苦熏習。此三種種子所生名為依他。是乃本識。依他起之義分而已。○二明由別義此依他性為分別因。

  論曰復有(至)分別釋曰識以(至)別性。唯一識義分屬依他性。屬分別性。其義甚深。可知。○三明由別義此依他性成真實性。

  論曰復有釋曰依他(至)實性。文旨可解。為存有道故等者。明為顯滅道二諦有別故不說依他性即真實性。寂曰。此一語乃從始入終之旨趣也。若據此意則此論不顯了說真如緣起者唯教限而已。若約密意則依他起性即真如故二性唯一心義分也。後代執相學以說真如熏變為譯家意等者謬之甚矣。可知。○二明不異義。

  論曰復有(至)生故。釋曰此更(至)子生。如是上已明。本識如水如鏡。轉識如浪如影。其旨可知。又如繩上蛇。麻全成繩。繩全成蛇。相見識如蛇。識識如繩。無離繩之砣。無離地之繩。識變亦爾。轉識起時即其見識於種子生邊則阿梨耶識依他離言法體也。於其種種能所取相貌顯現義邊則分別性也。於此依他性顯現諸相永無所有是是真實性也。如此依他一識上義分無有異體也。○四明三性品類差別有幾種中三。今初明依他性體類及義。

  論曰依他他(至)性釋曰此問(至)依他此中初明依他體類。後明依他義。初中二種可知。後中言不成就者謂無定性之義。言境界清凈者謂正說大乘法。言道清凈者謂諸波羅蜜及一切助道法。言果清凈者謂菩提涅槃。余文可解○二明分別性有二種。

  論曰分別(至)差別釋曰如眼差別二類可知。○三明真實性亦有二種。

  論曰真實釋曰謂有(至)真如○五明四種分別。

  論曰復有(至)分別。釋曰若眾(至)無覺。自性差別至下當知。○六明五種分別。

  論曰復有(至)何名釋曰義謂(至)向釋。隋唐兩譯可見。○七明十種分別中二。今初總標。

  論曰若攝(至)十種釋曰如前(至)皆盡○二別釋中有十。今初根本分別。

  論曰一根釋曰(至)耶識○二相分別。

  論曰二相釋曰(至)塵識。唐譯雲。緣相分別者。謂色等識為所緣相所起分別。○三依顯示分別。

  論曰三依。釋曰此分(至)依止隋譯曰。似相分別者。於彼相種類中苦分別生。於所分別中能分別故得此名。即是眼識等識體及依止故。唐譯雲顯相分別。釋云云。○四相變異分別。

  論曰四相變(至)變異。釋曰相謂(至)色界。唐雲緣相變異分別。三譯文旨大抵相同。但釋在時節等之文少有異同。可知。○五依顯示變異分別。

  論曰依顯(至)分別釋曰謂眼(至)分別。唐譯雲顯相變異分別者。謂眼識等顯現似彼所緣境相所有變異緣此顯相變異分別。此亦如前所說老等種種變異。由此亦於老等位中變異起故。隋譯雲似相變異分別。率同唐譯○六他引分別。

  論曰六他釋曰此分(至)分別○七不如理分別。

  論曰七不釋曰是(至)法外○八如理分別。

  論曰八如釋曰是(至)法中○九決判執分別。

  論曰九決。釋曰以不(至)分別。隋譯雲見處相應分別。唐譯雲執著分別。○十散動分別二。初舉色明十種散動。後準例四陰及四事。初中有三。一標十散動。二別釋十散動。三結十散動。今乃初也。

  論曰十散動。釋曰菩薩(至)八法。釋中言初二法者。謂真空對治無相散動。遣俗有對治相散動。至下當知。次明五事有三解。五事者。謂名事各有兩句。物有一句。是名五事。具八法者即指十中後八散動也。次下十種於後一事五陰中一色陰明散動對治。至下當知。三解云云。此一段文隋唐兩譯全所不出。對照可知。二別釋十散動。

  論曰無有(至)起名散動。釋曰無有(至)執著。

  初言無有相散動者唐譯雲。此中無相散動者。謂此散動以其無為所緣相。為對治此散動故。般若波羅蜜多經言實有菩薩言實有者。顯菩薩實有空體。空即是體故名空體。次有相散動者。唐譯雲。謂此散動即以其有為所緣相。為對治此散動故經言不見有菩薩。此經意說不見菩薩以遍計所執及依他起為體。次增益散動云云。次損減散動云云。唐譯舉經言。即彼經言。不由空空故。謂法性色不空故。次一執散動云云。唐雲一性散動。次異執散動云云。唐譯雲異性散動。釋云云。次通散動云云。隋唐並言自性散動。次別散動云云。隋唐並言差別散動。又釋雲若生即有染苦滅即有凈。次則雖殊。義則一致。可知。次如名起義散動云云。唐雲如名取義散動。次如義起名散動云云。余文可解。○三結十散動。

  論曰為對(至)執著。釋曰為對(至)別惑。此一段文會本錯置可知。十種分別具如雜集論十四(十八紙)明。可尋。○二例准餘四蘊及餘四事。

  如觀色(至)別義。釋曰如八(至)種觀。上來於色遣下八分別故。今例余陰及名事四名。上來十種分別竟。○八明依他性成三性而不相雜。

  論曰若由(至)分別釋曰此問(至)分別。此中問答。答中三節。可知。○九明依他性分別性不同體中二。初長行。後釋頌。初中亦二。今初問。

  論曰云何釋曰此問(至)同體○二答。

  論曰未得(至)相違。釋曰依他(至)一體。此中三證。可知。依他離言法性即真實性。非分別之所緣著。其為分別作所分別者但名而已。名之與義而不同體。可知。瞿名目九義。如俱舍論根品明名句文中及疏記明。可尋。○二釋頌。

  論曰此中(至)虛空釋曰重顯清凈。此初四句頌上三相違。後四句釋弟子疑。可知。○十廣明三必有無等差別。於中分五。一明依全性是染凈本非無。二引經明三性差別。三釋於依他性說諸譬喻。四引經明三性不相離。五會經隨義異說。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至)清凈。釋曰此問(至)同體。此中初征問。後答釋。釋中長行偈可知。寂曰。今此一段今譯會文錯誤。今准隋唐以匡正之可知。依他雖有。離言法性不如情有可知。○二引經明三性差別於中有二。初長行。後偈頌。今初。

  論諸佛世尊(至)皆盡釋曰由是(至)真實。此中初引經顯三性別。後明四清凈。寂曰。此四清凈即眾生心性出障顯現及真性等流道教。凡一切方等深經所說皆亦如是。可知。○二偈頌。

  論曰此中(至)品類釋曰欲重(至)分別。釋中但釋初二句。余無釋文。蓋斯上已所明故耳。○三釋於依他性說眾譬中二。初正明後別義。今初。

  論何因何緣(至)變化譬。釋曰為此(至)顯現。

  幻等十喻具如智論第六第九十五等說。今乃出八喻。其旨明著。可知。○二別義解八譬。

  復有何義(至)隨順經義。其旨可解。如是眾譬顯依他性。若能知依他性。若能知依他性如幻等則自知分別性計謂實有全是妄計都無所有。亦能知所顯現永無所有真實性。當知三性即一理義分。亦是大乘法教之網領也。所以一切大乘經說無盡法義無有不以三性三無性以為網紀也。是故隨順三性三無性者名為正法。不順三性三無性者名為邪說。可知。○四引經明三性不離中二。今初引婆羅門問經。

  論曰婆羅。釋曰依他(至)如此。華嚴五教章中卷於從大乘始四入終門之分齊以明三性同異義。其旨宛轉善美備矣。即引此經明三性不離可尋。隋譯雲梵天問經。唐譯雲梵問經。此經不翻傅。不知孰正。余文可解。○二引阿毗達磨經二。初法說。

  論曰阿毗釋曰阿毗(至)此說。此說與前婆羅門問經其旨同。可知。○二譬喻說。

  論曰於此(至)地界。釋曰如來(至)可信會本錯置可知。此譬巧妙哉。阿梨耶識猶如地界分別性三界惑業及苦譬之土相。圓成實四清凈譬以金相。一切凡夫三道流轉虛妄顯現隱覆依他阿梨耶識及真實性。譬如土相顯現時不止無金相亦不顯地界。無分別智火燒煉則三道土相不復顯現。四清凈圓成實金相自然現成。而四清凈乃真實性。如金是地界真性。惑業苦是虛妄性。雖不離阿梨耶識非是梨耶真性。如土相非是地界真性。亦如繩上蛇非是麻性。宜深思惟矣天台諸文引用此譬喻與今少異。彼師所覽蓋錯本乎。台之末學傅傅紕繆。可知。從上三經文並是從始向終之妙旨矣。○五會經隨義異說。

  複次有處(至)涅槃。釋曰諸法(至)亦爾此中初長行。後偈頌。長行中。初釋常無常二。余準例之。常即真實性。菩薩入初地位無分別智現前則常住顯現。然細惑未盡故生死分別性不滅。出觀則依然住生死法。位登八地惑障永滅。真性恆顯而人空智現前時微細智障尚起見細生滅。唯有如來二生死盡湛然常住。若能見常住者便見不二。不二即中道也。今此論乃大乘始門之說。故於依他性有二分以明無二。未顯了說中道秘極耳。後代妄說常住妄談不二。不知己生死無常法毫不損伏之非可察。若樂無二乃至生死涅槃無二可准知矣。偈頌中。初明法非法無二。次明有非無有無二。次明永無非無二。後二頌中。初一頌乃顯無性意。後一頌乃明由無性故生無滅本清凈自性涅槃展轉得成。初中亦有二意。初二句明大小通說無性。後二句顯唯大乘所說無性句。無性即真實性。無生無滅本來寂滅自性涅槃。是勝義諦相。一切法門所歸處矣。後代所計以三性為大乘究竟義。以三無性為密意說不了義者。頗違深密經等所說。其義具如法苑總章纂注述。不遑此出。釋分別章竟。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二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三(論本第七)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四顯了意依章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顯了意依章第四○二正釋文。大分為分二。一正明四意依四依。二明解釋大乘三相。初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複次(至)釋曰如來(至)此法。四意者。大乘莊嚴論第六。雜集論第十二莊嚴論及今論陳隨譯並曰四意。魏譯唐譯及雜集論中雲四意趣。可知。四依者。莊嚴論雲四節。今論魏譯雲密語漸次。隋譯雲四合義。唐譯及雜集論雲四種秘密。可知。此四意及四依由三性故可決了者。謂一切教門不出三性。何以故。以說諸法真如是由真實性。說梨耶種子從因緣生乃由依他性為調伏眾生故以補特伽羅及時方等而說者是由分別性。離此三性無別道理故。意依差別至下當辨。○二別釋中二。初明四意。二明四依。初中有二。初正明四意。後明意依差別。初中有四。今初平等意。

  論曰一平(等)成佛釋曰譬如(至)等意有人執平等法爾者。唐譯雲。平等意趣者。謂如有人取相似法說如是言。彼即是。我世尊亦爾云云。與今少異可知。我名毗婆屍等者。唐譯楞伽第四雲。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以何密意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諸佛及說百千本生之事。我於爾時作頂生王大象鸚鵡月光妙眼。如是等佛言。大慧如來應正覺。依四平等秘密意故。於大眾中作如是言。我於昔時作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云何為四。所謂字平等。語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云何字平等。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為佛。佛名無別。是謂字等。云何語平等。謂我作六十四種梵章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語。迦陵頻伽梵音聲性不增不減。無有差別。是名語等。云何身平等。謂我與諸佛法身色相及隨形好。等無差別。除為調伏種種眾生現隨類身。是謂身等。云何法平等。謂我與諸佛皆同證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是名法等。宋譯第三魏譯第五亦同。通別平等。可知。○二別時意。

  論曰二別(至)受生。釋曰若有(至)時意。將釋別時意三門分別。一引諸文。二判彌陀佛國。三斥通論家謬初引諸文者。瑜伽論七十九雲。彼一切世界當言平等平等。為有差別。答。當言有差別。彼復有二種。一者清凈。二者不清凈。於清凈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苦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凈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異生菩薩得生於彼。問。若無異生菩薩及非異生聲開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緣故菩薩教中作如是說。若菩薩等意願於彼如是一切皆當往生答。為化懈怠種類未集善根所化眾生故密意作如是說。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勸勵時便舍懈怠。於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於彼生當得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文)倫記二十一上(二十六紙)云云。以別時意釋。可尋。莊嚴論第六雲。別時意者。如佛說若人願見阿彌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得生故如是說。如是等說。是名別時意。(文)唐譯雲。二別時意趣。謂如說言若誦多寶如來名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釋曰。別時意趣者。謂此意趣令懶惰者由彼彼因於彼彼法精勤修習彼彼善根皆得增長。此中意趣顯誦多寶如來名因是升進因。非唯誦名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如有說言由一金錢得千金錢。豈於一日意在別時。由一金錢是得千因故作此說。此亦如是。由唯發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當知亦爾隋譯其旨全同。雜集十二雲。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願生極樂世界皆得往生。若暫得聞無垢月光如來名者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不退轉。如是等言意在別時故二判彌陀佛國者是亦有二。初總明佛國土。後正辨彌陀佛國。初總明佛國土者略出四家。一天如說。二賢首說。三凈影說。四相宗說。初天台說者。凈名疏雲。二別明佛國者。諸佛利物差別之相無量無邊。今略為四。一染凈國凡聖共居。二有餘國方便人住。三果報國純法身居。四常寂光即妙覺所居也。前二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後一但是真凈。不應非報即漢身所居。言染凈者九道雜共也。何者六道鄙穢故名為染。三乘見真故名為凈。三六共居故名染凈。亦名凡聖同居國也。就染凈國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眾生即四惡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者。一實。二權。實聖者。四果及支佛通六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斷。報身猶在二。權聖者。方便有餘三乘人受偏真法性身為利有緣願生同居。若實報及寂光法身大士及妙覺佛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聖人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居。四惡趣共住故云穢土。二明同居凈土者。無量壽國雖果報殊勝難可比喻然亦染凈凡聖同居。何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何以知之。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經雲。犯重罪者臨終之時懺悔念佛業障便轉即得往生。若但聖生凡夫何得願生彼土。故知雖具惑染願力持心亦得居也。聖生權實類前。可知。但以無四惡趣故名為凈。乃至二明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證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觀斷通惑盡。恆沙別惑無明未斷。舍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為有餘。亦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也。乃至三明果報土者。即因陀羅綱是華藏世界純凈法身菩薩所居。以其觀一實諦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報。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報身所居依報凈國名果報國也。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亦名實報無障礙土。言無障礙者。一世界攝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無盡藏。別教初地入此世界有七種凈義。乃至華嚴明因陀羅綱世界。攝大乘明華王世界皆明果報土無障礙相。四明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故涅槃雲。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經雲。若知無明性即是明。如是皆是常寂光義。不思議極智所居故云寂光。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其名土。一法二義故。金剛般若論雲。智集唯識通如是取凈土。非形第一體。非莊嚴莊嚴。乃至普賢觀雲。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各常寂光二賢首說者。探玄記第三明世界種類雲。小乘唯有一類娑婆等界。無別凈土。三乘中有二。一約佛自住處有三。一法性土。二實德土。謂行等。三色相土。謂勝寶等。後二為自受用土。此三非攝化處。故此中不辨也。二約佛攝化處。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二。一染。謂此娑婆等。此約釋迦。二凈。謂余方化土。此約余佛。二變染土。謂足指按地等。三他受用土。謂十八圓滿等。初中二。若依始教唯有百億閻浮百億釋迦為攝化境若依終教如智論中。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數。數此至恆沙為一世界性。數此復至恆沙為一世界海。數此復至恆沙為一世界種。數此復至無量恆沙為一佛所化分齊。其受用土若依始教在色界頂。為引小乘在同界說。若依終教不在三界。如涅槃雲。西方去此三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無勝。是釋迦佛實報凈土。又於一切須彌樓山世界畔間往往安一凈佛土。此通報化為引眾生。三依一乘有二。一約果分。十佛自體國土海此當不可說。寄緣說十。如第二會說。二約攝化處有三類。一從須彌山界及樹形等已去。乃至一切眾生形世界海為第一類。二三千界外別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輪。四世界圓滿五世界分別。六世界施。七世界轉。八世界蓮華。九世界須彌。十世界相。此等當萬與已去輪王境界。為第二類。三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綱等。是佛境界為第三類又梵綱本疏出五說三凈影說者。大乘義章第十九明凈土義。今略出之。凈土有三。一事凈土。是凡夫有漏凈業所感。是亦有二。一則凡夫求有凈業所得土。如上諸天等。受用之時還生三有煩惱。二則凡夫求出凈業所得土。如安樂國眾香界。受用之時能生出道。二相凈土。謂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居土。如龍樹雲。有妙凈土出過三界。是阿羅漢當生其中。此諸賢聖修習緣觀對治無漏。所得境界離垢清凈土。雖清凈妄想心起如夢所睹。虛偽不真。相中離垢。故名相凈。修因之時心無局別。故受報之時土無方限。所得境界隨心迴轉約行約心二門三真凈土者。初地已上乃至諸佛所在土也。諸佛菩薩實證善根所得之土。實性緣起。妙凈離染。常不變故。故曰真凈。然此真凈因無緣念。土無相狀。如梵王頂上寶殊體雖是有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比丘無作戒法體雖是色而無一相有。又此真土因無定執。土無定所。因無分別。土無彼此自他之異。於中菩薩所得之土名離妄真。提得真土還與妄合。如空在霧。於此門中土隨位別。階降不等。隨諸地位。妄土漸滅。真土漸現。如霧漸消虛空轉現。如來所在之土名純凈真。純真無雜。如凈虛空。土雖清凈應與染合。如是真土智悲所得。智依空成。以智攝行。行皆離相。所得之土還同彼因。妙寂離相。猶如虛空。悲隨有生。以悲攝行。行皆為物。所得之土還同彼因。隨物所現。猶如凈珠無色不現。是乃由如來藏中法門有二。謂寂滅門。緣起作用門四相宗說者。相宗所依經論其說非一。且如瑜伽論第四說色頂成佛相。第七十八卷明凈土穢土別相。第七十九卷初說清凈不清凈剎差別。其言凈土言清凈剎者。指已入大地菩薩所居土。其言穢土言不凈剎者。即指娑婆世界。其餘無別明佛身土之文。雜集論第六曰。復有清凈世界非苦諦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凈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尚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況尋思者。莊嚴論第三說身。謂身性身。食身。化身。土亦准知。今論第十六說三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此中自性身者。是諸如來法身於一切法自在依止故。受用身者。諸佛種種土及大人集輪依止所顯故。此以法身為依止。諸佛土清凈大乘法受樂受用因故。變化身者。以身為依止。從住兜率天及退受生說八相。唐譯第九唯識論第十釋大牟尼名法曰。此法身五法為性。非凈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云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云云。二他受用云云。三變化身云云。即判如來身土出三義。有義如來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雖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攝非實五境五識。故知如來唯有意法意識三法。有義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蘊處界中云云。以第三義為如實義。佛地論第一亦出三義。初義即當唯識第三如實義。第二義同彼第二說。第三如實義即當唯識所出第一義。師資異義。可知。寂曰。佛地三義中。初義則大乘始門之說。後二義則大乘終門之說。今論所說大旨同後二說。且按無著天親等古說。建立三身三土。不顯了分別他受用。佛自受用含攝自性受用之中。而非有孤然自受用色等而詮緣可攀。後至唯識佛地二論條然分別四身四土。雖二論所判極精密。不知古說淳樸似疏卻妙乎。至下更辨焉。二正辨彌陀佛國者。經論及釋家判彌陀佛國其說頗多矣。或說為報土。如大乘同性經摩訶俱絺羅經悲華經楞伽經華嚴經壽命品無性攝論第九佛地論第一等。或說為變化土。如鼓音聲經等。或說為通二。如智論等如無量壽等三部經等諸師所判非一。如凈土論說為蓮華藏世界。意趣可知。天台判為凡聖同居上品之凈土。凈判為事凈土。如前已出。至相雲。阿彌陀國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彌陀佛土屬世界海攝。何以故。為近引初機成信欣境。真實佛國圓融不可說故。若依三乘西方凈土實報處。通成四土。一法性土。二事凈土。三實報土。四化凈土。是報化也。非化身化。觀經玄義分判為唯報非化云云。慈恩佛土義林以二義判彌陀佛土。以觀經第九觀證他受用。引鼓音聲經證變化土云云。群疑經一出三釋。一西方極樂是他受用土云云。二謂變化土云云。三謂通二土。地前見變化土。地上見他受用土云云。判西方三界攝不攝異論云云。又判觀釋九品分齊眾說紛紜。不遑此載。問。上來諸說孰是孰非。答。並皆有道理。隨順聖旨。不可偏執諍競是非矣。三斥攝論通釋家謬者。當初攝論通釋家蓋多矣。而典藉不行於世。故叵辨其說之巨細。今准群疑所舉以彈斥之。彼雲。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凈業云云。彼說當時障蔽凈教。可知。今將辨彼非略出二失。一者不辨教格之失。二者執一妨余之失。初不辨教格之失者。大乘有始門終門。智斷行位條然有差。如懸譚述。四意四依等乃大乘始門之說也。如瑜伽攝論等以他受用土名為凈土。不許變化土有他方將剎。唯識論中雖於化土立凈穢名。所謂凈者即指慈氏出世。是與瑜伽攝論等所言凈土碩異。若以西方凈土為他受用土則以說異生菩薩發願得生。判為別時意者是五分八教之定格也。豈可怪乎。無量壽三部經等乃大乘終門之說。而開宣願力攝受門與瑜伽攝論宗致各別。豈可得以彼說為定量判斷余深經乎。故世親論主制若干論隨其所依宗致自別。情無固必。如玉走盤。攝論釋中說別時意。凈土論中勸獎願生。論家之通宏大率若是。通論諸師不循此洪範。墨守一途障閉大道。遂使時人不修凈業。蓋斯不辨教格之所致也。後執一妨余之失者。凡佛教門有無量差別。所謂性相分別門。結緣勸信門。遮止惡非門。遣盪執情門。出假利生門。唯識緣起門。實相中道門。感應道交門。佛力加持門。秘密理趣門等。是乃由十因緣所成眾生有種種根性種種欲樂種種信解。不可以一法門攝化猶如一匙之不能開眾戶也。如是異門不止不相障礙。亦能相成。互相助顯。譬如人一身皮肉筋。骨臟腑榮衛互不相離互相資成。是為大道。名真佛教。是故執一妨余則驀地違害於普門應機之智印。其過莫大焉。論誡之為地獄業。豈可不懼哉。智論第一說四悉檀明說化之善巧。天台諸部以此為判之洪基。有旨哉。又次下眾生樂欲意趣瞭然日下。攝論通釋家何其不思之甚矣。如夫玄義分群疑論等則以唯願無行之義遮彼部障。可見。此辨叵此罄。略述梗概而已。○三別義意。

  論曰三別(至)覺了。釋曰此言(至)義意。唐譯雲。別義意趣中。於大乘法方能解義者。謂於三種自性義理自證其相。若但解了隨名言義是佛意者。愚夫於此亦應解了。故知此中言解義者意在證解要由過去逢事多佛(文)涅槃經四依品雲。善男子。若有眾生。於凞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此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若有眾生。於一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樂是典。不能為人分別廣說。乃至若有眾生於八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經卷。亦勸他人令得書寫。乃至具足解盡其義味云云。其旨可解。○四眾生樂欲意。

  論曰四眾(至)種意。釋曰有眾(至)毀義。其旨明著可解。此中言修者。應通禪慧。非唯指定無漏戒定慧體。若虛空無可毀義可知。○二辨意依差別。

  意及依異(至)為依唐譯粗同。但釋秘密雲決定令入聖教為異。無性釋雲。無觀於他欲作攝受名為意趣。近觀於他欲令悟入說為秘密。隋譯其旨同唐。可知。○二明四依中二。初正明四依中四。今初令人依。論曰四依釋曰於正入依。此與四釋中世界悉檀其旨相似。可知。言通別二相者。隋唐二譯雲自性差別。自性差別至下當辨。○二相依。

  論曰二相釋曰於正(至)相依。此與第一義悉檀其旨相似。可知。言通別二相者。隋唐二譯雲自性差別。自惟差別至下當辨。○二相依。

  論曰二相。釋曰於正(至)相依。此與第一義悉檀其旨相似。可知。無性釋曰。相秘密者為令悟入所知相故。凡一切教法數過塵算。論其大體則無不由三性相之理。故云相秘密。○三對治依。

  論曰三對。釋曰於正(至)治依。此與對治悉檀其旨相同可知。八萬四千惑者。如智論五十九探玄十六等明。此一段文今譯與余譯異。可知。○四翻依。

  論曰四翻(至)多摩釋曰於正正說。今譯及隋譯偈出梵語。魏譯唐譯以漢語頌。秘密語義出於涅槃經大眾所問品。廣博嚴凈經第四。發智論第二十。今論第十四。雜集論第十六。孔目章第二(二十八紙)五十要問答下(二十七紙)探玄記三(六紙)等。雜集論中出於三偈。廣如解釋。孔目要問答明翻依所由。可尋。雜集十二雲。轉變秘密者。謂經所說隱密名言。如說覺不堅為堅善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者。謂於不散動起堅固勝覺。所以者何。堅有二義。一貞實。二散動。由此散充心剛逸。故亦名堅。善住於顛倒者。謂翻常樂我凈四倒為無常等。故名顛倒。於此不退故名善住。極煩惱所惱者。謂於長時精勤苦行極為勞倦所逼惱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說三事定速當證無上菩提(文)如羅□羅法師等者。無性釋雲有頌曰。可考。○第二明翻依所為。

  欲令眾生(至)是名翻依。孔目第二(二十八紙)廣明翻依所為。可見。○第二明解釋大乘三相於中有二。初先總列三相。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若人(至)所說諸義。悉字乃義字形誤。可知。○二別釋中三。今初廣解緣生體相。

  廣解緣生釋曰外塵為因。本識與生起識更互為因者。如上互為為因果章說。○二廣解釋依因緣已生諸法實相中二。初長行。後偈頌。今初。

  論曰廣解(至)顯現釋是生諸切果。已生諸不出相識見識。此相見識依他性本識為依止。分別為相。真如為性。是故一切從因緣生法於三性中則得顯現。可知。順逆二相其旨奇矣。是亦從始入終之說也。隋唐全無此文。問。順相易解逆相之中。言由分別故有法爾者其義云何。答。虛倒及所起果生分別。由分別加行熏修。真性顯現。豈非由分別而有法爾也。○二偈頌中二。今初頌。

  論曰如偈(至)見此釋曰諸法真實。凡夫迷依他性故見生死。而不見涅槃。聖人悟依他性故見涅槃。而不見生死。如說見般若者不見一切法見一切法者不見般若亦此意也。凡之與聖所見雖殊。其見不見同時則同焉。可知。○第三頌。

  論曰如偈(至)平等釋曰為顯(至)得義。此頌與前頌其旨全同。○第三廣解成立所說諸義中三。一總標。二別釋。三結頌。今乃初也。

  論曰廣解(至)義依止釋曰因前(至)因事義(會入不允)初科明本識生起識互為因。第二科明所知三相。此二攝盡諸法體義。故今應示解釋軌則矣。○二別釋中二。初明功德依止。後明因事義依止。初中亦二。初敘出二十一種功德。二明解釋軌則。初中有二。初總句。後別句。今乃初也。

  功德依止(至)凈慧。依功德(至)此義二十一種功德出於佛地經論二(初)可尋。○二別句中有二十。今初無二行。

  論曰無二釋曰不如(至)無二。唐譯雲不二現行。佛地經說同譯。可知。○二無相法為勝依意行。

  論曰無相(至)釋曰即是意行。隋譯雲無相法為勝道。釋曰。第一清凈者。清凈真如即是無相法。此真如非有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亦非無相。由有自體相故。此真如於無相法中為第一清凈入處故言令入。功德最勝故名為道。道者入處義。故名為道。唐譯雲趣無相法。義者同隋。○三住於佛性。

  論曰住於釋曰此顯佛住。諸譯皆同。此論十六(二十七紙)明四住。佛住其第四也。又智論第三初辨三住或四住。可尋。○四至得諸佛平等(唐雲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論曰(至)得釋曰依止(至)至得唐譯曰。即是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文)四平等如上已明。○五行無礙行(隋雲至無障礙處。唐雲到無障處)。

  論曰行無釋曰為對(至)障礙。三障者謂惑業苦。如來修覺穩對治諸障者。謂如來智慧三世融發即周遍法界。是言對治。非如來尚有三障故修對治。如說精進無減等。可知。○六不可破無對轉法(唐雲不可轉法)。

  論曰不可釋曰於世性故。無失本性者。謂如來所說是最清凈法界等流稱性法門。故非魔外之所能破。可知。○七不可變異境(隋雲無礙境界唐雲所行無礙)。

  論曰不可。釋曰世間如空八法者亦云八風。名八世法。謂利衰等八。如增一阿含三十九瑜倫記五上等明。境即四念處等者。此一句最珍奇。勝於夜光。隋唐全無此文。可知一切佛弟子皆依四念處修學。如來遺敕意意在於斯矣。○八不可思惟所成立法(隋雲不可思議成立。唐雲其所安立不可思議)。

  論曰不可釋曰修多相應十二部經乃最勝真如等流。一文一句悉是毗盧遮那之智印也。豈可凡小之所測知。故鳩摩羅迦葉八歲出家得之緣出於諸律。新譯律第十七廣出其緣。亦如經律異相引僧祇律。可尋。○九雲三世平等(唐雲遊於三世平等法性)。

  論曰至三釋曰如來平等此中明二平等。初智平等。後說平等。四答者出於婆沙十五智論二十二三十五瑜伽八十一等說。隋唐釋此句雲即是授記功德。其義未了。可知。○十於一切世界現身(隋雲遍行一切世界身。唐雲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論曰於一釋曰為化(至)為行。二身者謂受用身變化身也。○十一於一切去智慧無礙(隋唐文言粗同今譯)。

  論曰於一釋曰由得(至)決疑。隋唐雲斷疑功德。四無畏者如增一阿含第十九智論第五第二十五雜集第十四明。四無礙辨如瑜伽四十五顯揚第四大乘義間十一等明。○十二一切行與智慧相應(隋雲一切行具足智。唐雲於一切行成就大覺)。

  論曰一切釋曰如來(至)空過神通等三輪如下第十(二十七紙)。○十三於法智無疑(唐雲於諸法智無有礙惑)。

  論曰於法釋曰此法(至)立教唐譯雲知當來如是法生。可見。○十四不可分別身(唐雲凡所現身不可分別)。

  論曰不可釋曰眾生(至)分別如來一切化用悉成事智所作。如摩尼天鼓無思作事准此思之。上所說四意等只是法門耳。今此所說是真實義門。與華嚴所說等合。○十五一切菩薩所受智慧(隋唐可檢)。

  論曰一切釋曰由無(至)依止。唐譯云云。與今其旨稍異。可知。○十六至無二佛住波羅蜜(隋雲到無二佛住第一波羅蜜。唐雲得佛無二性勝彼岸)。

  論曰至無釋曰。如來(至)成就唐曰。得佛無二住勝彼岸者。即是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就滿功德。謂無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於如是此無二法身。得善清凈波羅蜜多○十七至無差別如來解脫智究竟(隋雲。於如來無差別智中解脫究竟故。此中解脫者。即是增上解故。唐雲。於無雜如來智中勝解脫究竟此中勝解脫與今異。可知。)

  論曰至無釋曰於無(至)脫故。唐譯可見○十八已得無邊佛地平等(隋雲入無邊無中佛地平等○唐雲經無中邊佛地平等)。

  論曰已得釋曰如來(至)身外。其旨甚深。宜細思籌焉。○十九法界為勝(隋雲法界第一。唐雲極於法界。)。

  論曰法界釋曰如來(至)窮盡。此一段文奇且妙矣。隋唐兩譯全無此趣。因化身下意趣甚深。幸留意焉。○二十虛空界為後邊(隋雲盡虛空界等。唐雲盡虛空性窮未來際)。

  論曰虛空釋曰如來虛空。唐譯釋中廣明云云。○二顯解釋軌則。

  論曰最清釋曰由二(至)成就以別成總。其旨可知。餘二十二句者下二之字恐衍。○第二明因事義依止中二。初正明。二示解釋軌則。初中有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示解釋軌則。今初。

  論曰因事。釋曰因事(至)菩薩大集經及寶積經論說菩薩三十二法與今頗異應披。余經因事二義。可知。次下出十六業。後有十六句以釋諸業。故成三十二法。至下當知。○二別釋中二。今初總句。

  論曰於一釋曰於一(至)句義。於一切等者。上句則約第一義。下句則約俗諦。可知。○後別句中有十六業。今初傳傳行業(隋雲展轉起行業。唐雲展轉加行業)。

  論曰令入釋曰或菩(至)知之。此中初正明展轉行業。後略明別以顯總。○二無例業(唐雲無顛倒業)。

  論曰我今釋曰若菩(至)倒業。唐譯雲無顛倒業者。即是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云雲。隨雲知我何價故云雲。中善處中字恐衍。○三不由他事自行業(隨雲他不請作亦自行業。唐雲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

  論曰舍高釋曰此人正法。○四不可壞業。

  論曰堅固釋曰由菩(至)樂心唐譯雲。不動壞業者即是堅牢勝意樂故。不以有情作邪行故動壞菩薩利益安樂增上意堅固之心。○五無求欲業。

  論曰非假(至)餘生釋曰前有(至)可知。此中有三句。所牒可知。前三句即指本二句。後三句者指不會報等解釋二句。余文可解。此無求欲意下乃起下之語。○六隨處相應言說業(唐雲相稱語身業)。

  論曰稱量釋曰此二(至)欲業。唐譯雲。此二句中。應量而語及先言是語業。含笑是身業。應量語者唯作法語言含笑者。舒顏往來。作饒益事(至)此二稱下起下。○七有苦有樂無二眾生平等業(隋雲於苦於樂及非二中平等業。唐雲於樂於苦於無二中平等業)。

  論曰於諸釋曰於有(至)欲業○八無下劣業。

  論曰於所釋曰若菩(至)弱心。○九不可令退轉業。

  論曰無厭曰菩薩(至)厭倦。○十隨方便業。

  論曰聞義釋曰若人(至)修行。○十一厭惡所對治業。

  論曰於自釋曰由智(至)瞋輕。唐譯雲。厭惡所治業者。即是於自作罪深見過故。於他作罪不瞋而悔故。由此方便乃能如實調伏有情。○十二無間思量業。

  論曰於一釋曰此顯(至)菩提。威儀清凈品者。隋譯雲凈行修多羅。唐譯雲所行清凈契經。令此一文全與華嚴凈行品意同。未知是指彼品乎。將阿毗達磨經中有此品乎。○十三行進勝位業(唐雲勝進行業)。

  論曰不求釋曰前有(至)之因。前有七句者。從不求果報至四攝相應之七句也。後總舉等者。指正修加行已後二句。余文可解。○十四方便成就業。

  論曰於持(至)二句。釋曰前有(至)云何。唐譯雲。十四成滿加行業。此有六句差別應知。謂親近善士故。聽聞正法故。住阿練若故。離惡尋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復有二句。差別應知。助伴功德故。此復有二句(云云)余文可解。○十五顯方便業(唐雲成滿業)。

  論曰恆治(至)功德釋曰前有(至)兩法。唐譯雲。謂無量清凈故。得大威力故。證得功德故。釋曰。恆住四梵住故。常遊戲五神通故。依趣智故云雲。隨譯文似缺脫。應考。○十六安立他業(隋唐並言安立彼業)。

  於曰於住(至)污心。釋曰前有(至)污心。唐譯可尋。言無不定故不信受者。不信不字恐可字形誤。余文可解。○三結釋。

  論曰與如(至)名菩薩。○二示解釋軌則。

  論曰如此文釋曰初句釋總三結頌。

  論曰此中(至)句別釋曰以一(至)別義。是頌結上功德依止因事義總別句法。隋譯第一第三句雲初句所攝故。唐譯雲由最初句故句別德種類。由最初名故句別義差別。今譯取字蓋乃顯取初句義別句中分別種類差別。可知。上來釋應知勝相品竟。

  ○自下第六釋應知入勝相品。於中有三。一題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乃初二。

  攝大乘論釋第八。

  攝應知入勝相品第六。

  釋曰此品(至)差別。○三正釋十章。初正入相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正入相章第一。○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如是釋曰一切此問。釋中初釋應知勝相名二義云云。後釋最奇。是亦有從始入終之旨。可知。彼明入應知相中。初明三種性云云。是文亦超異可尚矣。後略明入相。此一段文後譯全無。未知孰是正本矣。○二正答釋。

  論曰多聞(至)意言分別(至)釋曰於大(至)法因此一段文明出世心種子能生正思惟意言分別。此正思惟從凈法界等流正法教生起。瑜伽論五十二終雲。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複名遍行粗重者。諸出世間法從可種子(乃至)生。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生然印度諸論師有三家異諍。如護月等計一切種子皆本性有。不從熏生。由熏習力但可增長云云。如難陀勝軍計。種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無始有。故諸種子無始成就。種子既是習氣異名。習氣必由熏習而有云云。即引此論文證。如護法等計。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後勝進位熏令增長無漏法起。以此為因無漏志時復熏成種。有漏法種類此應知。即會此論文雲。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斷。感勝異熟為出世法勝增上緣。無漏性者非所斷攝。為出世法正為因緣。此正因緣微隱難了。有寄粗顯勝增上緣。方便說為出世心種云云。具如唯識第二明。如難陀等釋瑜伽文乃有二義。一謂諸佛菩薩由證真如展轉流出十二部經。流於在世。見道已前順解脫分順決擇分緣彼經教作所緣緣生。從本為名名從真如所緣緣生。二謂初地出世聖道一從世第一法順決擇善為增上緣等無間緣生。二從真如所緣緣生。若依護月護法等亦有二釋。一雲。本有無漏種子為增上緣。真如為所緣緣。故順解脫分等善根得生。二雲。以本有無漏種子為因緣。解脫分等為增緣。世第一法為等無間緣。真如為所緣緣。故初地出世間法得生論從後緣說。故云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生。寂曰。三家所說雖各有理。若以顯了而論焉則難陀勝軍等義正當瑜伽攝論等之旨趣。雖然如是諸家所論並皆大乘始門之說。故未盡其理。教限應爾。若欲究此理之淵極者。應須披讀思惟大乘終門之經論及章疏矣。釋依止中二說云云。寂曰。前義為正。若依後義則恐不連屬於下句乎。應思。明正思惟中。離邪思惟者揀非外道。離偏思惟者謂揀二乘道。余文可解。意言。分別至下當知。正入相章竟。○第二能入人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能入人章第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何人釋曰此問(至)止力。○二答釋。

  論曰大乘(至)資糧釋曰為離入人此中四節可知。明正思力中出三種信即是信三佛性。至下當知。此文及學三賢位等隋唐全無。可知。能入人章竟。○第三入境界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境界章第三。○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諸菩釋曰此問(至)識位。○二答釋。

  論曰有見釋曰此法(至)法相。因大乘法。

  生意言分別。此意言分別中有二相。謂相及見。是為勝解行地菩薩唯識境界。可知。入境界章竟。○第四入位中章中二。今初標章名入位章第四。○二正釋文二。今初總標。

  此意言(至)四位故。問起有於前章。可知。○二正釋中二。初正敘四位。後更顯其緣境。初中有四位。今初願樂行地。

  論曰於願。釋曰有意(至)樂位。隋譯雲信解行地唐譯雲勝解行地。此位菩薩意言分別有相有見。有能取所取修唯識觀。可知。○二入見道位。

  論見道釋曰如此(至)見位。○三修道位。

  論曰修道釋曰意言(至)修道。此中初正明修道。後明見修別相。後中五義。可知。事不成者。見道位唯通達唯識真理。未能以後所得智照了俗諦差別。故名為事不成。此揀別二境之釋。隋唐全無。寂曰。此五義之中第二釋。應思。○四究竟位。

  論曰究竟釋曰究竟(至)境界。此中釋文與隋唐譯碩異。可知。諸地之中有分究竟可解。雜集論第八(十八紙)已下辨五種道。開勝解行地以為一道。謂資糧道加行道故成五道。廣釋云云。至第十終可尋。若人入等者起後之語。○二更釋其緣境。

  論曰一切釋曰此言(至)竟位。言四界者。蓋斯所分段三界及變易生死耳。以識真如為諸法體相即為方便道見道所入。此文亦有從始入終之密意。可察。此一段文隋唐所無。可知。入位章竟。○第五入方便道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方便道章第五。○二正釋文中三。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得入釋曰此問(至)方便。○二起下。

  何者為善(至)所明。○二正釋中二。初明善根力持。後明八處入方便。今乃初也。

  論曰由善釋曰未有(至)為八。此釋文隋唐所無。可知。○善根力應知下起下之語。○後明八處入方便中有八。初三練磨為三處。於中有二。今初總標。

  論曰由有釋曰此即(至)屈心。寂曰。隋唐兩譯並無八處名目。可知。且此本論文總系下八處之文。而釋論中唯興三種練磨心而作釋焉無。乃本末符順乎。應思。○第一練磨心中二。今初起下。

  何者三(至)磨心。唯識論第九(八紙)云云。○二正釋。

  論曰十方(至)磨心。釋曰此顯磨心。文旨明著。可解。二輕賤下起之文。○第二練磨心。

  論曰此(至)磨心。釋曰此顯(至)磨心。此中初明菩薩正意為方便體相以況已正意。後明諸菩薩三功能方便以況已所修諸波羅蜜心決定而不動所謂正意即信樂大乘心。所謂施等諸波羅蜜是所修功德。如是信樂及所修以為比況生通進心謂方便體相及功德與他無異。他既成滿。我何保不得也。結釋之中明信樂三因佛性云云。此文與佛性寶性等論旨相鄰。可知。隋唐兩譯文義頗異。可檢。三疑應得下乃起下之文。○第三練磨心中二。今初長行。 

  論曰若人(至)磨心釋曰人即(至)不生。此中初與凡夫及三乘所修善得果不虛。比況菩薩所修福智諸波羅蜜發惰思惟。彼小善有礙善既能克得所斯果報。何況我廣大無礙善。豈可不成滿大果哉。於是怯退心滅。余文可解。○二偈頌。

  論曰此中(至)何無釋曰偈中(至)言無此中初以三義隊退屈心。從初至下劣一頌第一練磨。次一段第二練磨。後一頌第三練磨。次明善心作增上緣生施等果。前前善心作同類因生後後善心。施等望施等同類因。引等流果亦爾。次舉凡小善比況。勇進云云。如上已明。言移位者。謂轉凡位聖位。○第四處明滅四處障中二。初長行。後偈。初中亦二。今初總標。

  論曰由滅釋曰八處(至)說之。○三別釋中四。今初舍離二乘思惟障。

  論曰由舍釋曰二乘(至)思惟。寂曰。從空出假法門也。菩薩十解證悟人空時了了知見生死是大災患大過失涅槃是大寂靜大安穩。故動則隋二乘無為坑不能出假利生。是名菩薩死。為擊發此沉滯故說從空出假法門貶二乘道。名為曲見。或稱邪見。大乘台門之說往往有此法門。可知。若凡夫法望二乘道則凡法是曲也邪也狹也劣也。二乘道乃直也正也廣也勝也。若二乘道望菩薩十一道則二乘道者偏邪也狹小也粗劣也。菩薩道中正也廣大也勝妙也。故以菩薩道引二乘道。以二乘道治凡夫法。是為閻浮一化之正軌。然後代學教之流謬解大乘經中從空出假一法門擬對凡夫。尊珍凡法。棄擲二乘。恰如匹夫聞見三公之藐視列卿效之以已賤下侯伯。不亦錯乎。應思。○二除於大乘中邪意及疑。

  論曰於大釋曰於大(至)乃疑。隋唐二譯與今稍異。今譯旨趣明暢可尚。○三聞思法中除滅法執。

  論曰是所釋曰聞思(至)方便。釋中初明聞思境。次明法掃我我所。舉執涅槃我我所例證云云。以執有涅槃涅槃有離苦用名為邪執。是執障入唯識故。後明今唯除法執人執前已滅除之旨。此一段文與後兩譯大異。後譯極略。可知。今譯中雲十解已上名為聖人意在於此矣。○四除於一切相分別障。

  論曰安立釋曰於散(至)分別此中明於散心所緣境定中所緣境如是一切相悉不分別。何以故。見境無相。見識無生故。○二偈頌。

  論曰此中(至)上覺釋曰此偈上覺。此偈唯頌第四除障。余則不頌。○第五處入方便。於中為二。初標章。後正釋。今初。

  論曰緣法釋曰此即(至)說之法乃十二部經。義乃十二部經所詮義。理是所緣境。○二正釋。

  論曰何因(至)別故釋曰此問塵故此中初問起。後答釋。明聞思二慧為入唯識這因以答第一問。余文可解。○第六處入方便。

  論曰由四釋曰此即(至)亦爾。此明四尋思。四尋思四如實出於瑜伽三十六。顯揚第六。雜集十一唯識集第九。述記九末(五十三紙)等。瑜伽論雲。云何名為四種尋思。一者名尋思。二者事尋思。三者自性假立尋思。四者差別假立尋思。名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名是名名尋思(大乘義章四初雲。廢名息相去其言。說以求諸法。諸法體同猶如幻化。因緣虛集。非有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類名藉相假於言說。施設彼法。法隨名等有種種)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事唯見事。是名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者。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唯見自性假立。是名自性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此諸菩薩於彼名事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止名事合相觀故通達二各自性假立(文)顯揚全同。雜集雲。名尋思者。謂推求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實。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觀彼自相皆不成實。事尋思者。謂推求諸法蘊界處相皆不成實。由諸蘊等如名身等所宣說事皆不成實。推是故觀彼相不成實。求者是觀察義。自體假立尋思者。謂於諸法能詮所詮相應中推求自體假立言說自性。能詮所詮相應者。此二種互為領解因性。所以者何。善名言者。但聞能詮。由憶念門即於所詮得生領解。或但得所詮。由憶念門便於能詮得生領解。於如是共立相應法中眼等自相唯是假立。但於肉團等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若如是觀察是名自體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者。謂於諸法能詮所詮相應中推求差別唯是假立名言因性。所以者何。以於能信所詮相應中推求若常無常有上無上有色無色有見差別相唯是假立名言自性如是觀察。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文)若就通言。地前地上並修此觀。若就別說唯在四加行位。尋思在暖頂。如實在忍世第一。推求智名為尋思。決定智名為如實。凡夫無明妄執故謂名屬於義義屬於名名義不相離。是遍計所執生死之根本也。菩薩觀名但假施依名求義必不可得故。故言於名唯見名等。下三準此。可知。此下明入方便以答第二問。四尋思中。前二名離相觀。後二名合相觀。可知。文中明菩薩觀名義各異自性差別唯有言說實性不可得。次明名義互為客不是同體。次又若下明名義非實相屬。次複次曰下更明名義了不了二法各異。次複次可若下引例證名義各異。後由如下結釋。可知。○第六入資糧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入資糧章第六。○二正釋文明第七處中二。初明四如實智。後明入唯識觀。今乃初也。

  論曰由四。釋曰此即(至)實智。此中初正明四尋思所引四如實智。後結四尋思四如實名義。初中四節。可知。瑜伽論三十六云云。何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名尋思唯有名已。即於此名如實了知。謂如是名為如是義。於事假立。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故。若於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無有能於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無有想則無有能起增益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者。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事尋思唯有事已。觀如一切色等想事性離言說不可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自性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尋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猶如變化影像響應光影水月焰火夢幻相似顯現而非彼體。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尋思唯有差別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別假立不二之義。謂彼諸事非有性非無性。可言說性不成實故非有性。離言說性實成立故非無性。如是由勝義諦故非有色。於中無有諸色法故由世俗諦故非無色於中說有諸色法故。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哪是有見無見等差別假立門。由如是道理一切皆應了知。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差別假立不二之義。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愚夫於此四如實智有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八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渭由此邪分別起諸雜染(云云)。

  ○後明入唯識觀中有二段。初觀四境遣外塵。二證得意言分別遣分別。今乃初也。

  論曰若菩(至)為量釋曰已入(至)通達十信三賢四善根通名如行。初修觀時觀名義自性難似顯現唯是意言分別難此無別外境。此中初觀名。次此義依下遣義。後此名義遣自性差別。如是四境唯意言分別似而顯現耳。○二證得意言分別遣分別。

  論亦如是(至)識觀釋曰是觀(至)真觀。此中初明證得一切唯是意言分別不見四境。次明境已無故分別亦無有實體。後結四尋思四如實智觀意言增入真唯識觀。○第八處方便中二。今初問也。 

  論曰於唯釋曰此下(至)入譬。○二答釋中有二。初答第一問明所入法。二舉譬答第二問。初中亦二。初略敘所入三法。後重釋所入法乃初也。

  論但入唯釋曰此下(至)得入此中三節。初明入唯量。次明入唯二。後明唯種種。明唯二中。因者即相識。果是見識。所依能依亦應准知。明唯種種中與隋唐譯頗異。隋譯雲。唯是一識。種種相生非速疾故次第而生。唐譯雲。種種性者唯是一識顯現。似有種種相非速疾故別別而現諸譯各有道理。未知熟正。三法即指上三節。可知。○二重釋上所入三法。

  論曰名義(至)生故釋曰名義藤譬。此中三節。初明六相無義。顯入唯量義即指定實法。名義及名義上自性差別唯是意識量。無定實法故言冰相併無義。次由此下明入唯二。於相見離言依他性遣能所取分別性。後一時下明入唯種種種種相貌非有似有。是依他離言種種非情計種種。可知。為顯入三性等者等起下之語。○二舉譬答第二問中二。初舉譬喻。二合譬明入三性。初中有三。初明於藤蛇亂智轉。次乃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三明藤智亦滅知真。今初。

  論曰譬如(至)有故。釋曰人見(至)法故。此中舉蛇想譬分別性三煩惱者謂皮肉心三煩惱。如上已明。二若乘者字倒。可知。二乘唯有法執分別性。凡夫人法具有。此二執相猶如藤上蛇。虛妄不有。可解。○二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

  論曰人已(至)智在釋曰於依(至)智在此舉蛇智滅時藤智自生。譬了依他性則分別性滅。可知。○三明藤智亦滅知四塵實。

  論曰此藤(至)可滅釋曰若人(至)可除。此舉分析藤唯是四塵似藤而現無有實藤以譬依他細執料滅入真實性。○二合譬明入三性中三。初入分別性。二入依他性及以真實性。三總結。今乃初也。

  論曰若如(至)蛇智。釋曰一如(至)別性六相無義如上已明。文旨分明。可解。○二入依他性及真實性中二。初略明入依他性及真實性。後重廣明證真如法界入真實性。今乃初也。

  論曰於伏(至)智故。釋曰於入(至)實性。藤智譬依他性。四微譬真如。菩薩先以依他性遣分別性。今亦依真如無生性智遣依他假智識入真實性。是名入依他性及真實性。○二重廣明證真如入真實性中二。初承上起一。二正釋。今乃初也。

  論曰如此釋曰若菩(至)實性。本文承上入分別性入依他性以問入真實性。釋中略明入三性。可解。○二正釋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亦二。初明伏滅塵想。後明入真觀。初中有二。今初正明伏滅塵想。

  論曰若舍(至)塵想。釋曰若菩薩(至)塵想此明修此觀位先所聞數習熏修力能伏滅塵想。是乃前所熏習聞思慧功成位真修現前之趣也。○二明伏滅塵想由。

  論曰以一(至)得生釋曰昔意(至)得生。此中本文上句明一切塵不生所以。下句明一切想不生所以。釋論之中。總明塵想不生。而不分句釋。會本全為二段者。蓋不得釋論之文旨故耳。○二明入真觀。

  論曰由此(至)實性釋曰由菩(至)為名釋中二問。以二義酬此問。初以無分別智為名。後以至究竟名為名。是名為菩薩將入真觀時所住。究竟名至下當知。次以無分別智證真如法界為酬第二問。次明菩薩無分別智證住真如法界。故心行平等平等離能取所取。十種平等者出於十地經論第八(初紙)後由此義下結入真實性。前說菩薩下起下。○二偈頌。

  論曰此中(至)別境釋曰為答(至)如境。此結頌明第十究竟名是菩薩所住。音字合三十七者。大品廣乘品。智論二十八·四十八·八十九華嚴五十八。涅槃經第八。大集經第四。大日經具緣品等。說四十二字門大集第十(十八紙)說二十九字母法門(云云)○○二總結。

  論曰如是釋曰如此(至)勝相。上來入資糧章竟。○第七入資糧果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第九。

  入資糧果章第七。○二正釋文中三。初開章。二正釋。三結釋。今初。

  釋曰由入(至)有八種。○二正釋中八種果。今乃初三。一得勝時。二得勝方便。三得勝果。

  論曰由入釋曰此文(至)攝故。釋中初明得勝時。次明得勝方便果。後明得勝果。又障名攝者。三煩惱者是地所對治故。○第四得勝通達果。

  論曰善通釋曰即明(至)二乘。釋中以三義明勝通達。初由得四依者。四依有三種。謂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今乃指法四依。法四依者出認涅槃經第六大乘義章十一本法苑珠林百十八等。依法不依人者。謂菩薩自深通達法性得決定智。不由人語而心移轉。故言依法。第二釋云云。十地即法界始終。出障顯出必有此躇通達此始終。故云善通達。第三釋中言四種方便者。指四尋思四如實。二方便者即指尋思如實二方便。凡夫不達生死苦故不修二方便。二乘不達不住涅槃故速修是方便趣求涅槃。菩薩不然云云。余文可解。○第五得勝定位果。

  論曰得生釋曰即明(至)佛家。如來家即一真法界也。入見道位無分別智冥合真如法界。是名生佛家。余文可解。○第六得勝恩養果。

  論曰得一釋曰即明(至)自苦。是亦通達法界故。即見自他法界平等成四種恩養而自利利他所究竟。般涅槃為歸處。無餘依涅槃界是一切乘所歸處。是極無上甘露界可知。○第七得勝意用果。

  論曰得一釋曰即明(至)解脫文旨明著。可解。四攝者如大品二十六。智論六十六·八十九。瑜伽四十三。倫記十下(二十八紙)等明。可尋。○第八得勝至得果。

  論曰得一釋曰即明(至)平等可解。○三結釋。

  論曰此觀。釋曰菩薩(至)次第。上來入資糧果章竟。此一章文在隋唐譯僅十二行。文養極略。結釋三見全無。可見。○第八二智用章二。今初標章名。

  二智用章第八。○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複次釋曰此問(至)益用。○二答釋中二。一明入唯識觀。二正明二智用。初中有二。初明入唯識觀。二正明二智用。初中有二。初明入唯識觀。後標二智。初中亦二。初所緣境。二能緣智。今初。

  論曰由緣釋曰先明(至)無倒釋中通法四品可知。初三品乃聲聞乘見諦智所緣境。上上品乃大乘二智所緣境。可知。唐譯雲。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由此後得種種相識智故為斷及相阿賴耶識諸相種子(云云)釋曰。此後得智復何所用。無分別智。不能宣說諸因果法無分別故。(云云)○二能緣智。

  論曰出世(至)智故。釋曰即第(至)方便。止觀義如涅槃經三十一。及瑜伽三十七·三十八·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倫記十一上(二十五紙)十八下(十三紙)等明。瑜伽七十七(十三紙)說奢摩他毗缽舍耶已雲。一切勝三摩地皆此二所攝。又雲。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此二能何業。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縳粗重縛云云。○後標二智。

  論曰由無(至)智故。釋曰欲顯(至)難得。寂曰。此章從由緣至毗缽舍那故是明根本無分別智。從由無分別至相智故是明後得智。應思。○二正明二智用中二。初明本智用。後明後智用。初中有二。一正明三用。二結三用。初中有三。今初滅障。用。

  論曰為除釋曰此下(至)識中。此中初列三用。次釋滅除二字。次釋共阿梨耶。次釋本阿梨耶。後更明種子因果。此一段文最奇矣。隋唐兩譯其文極略。義亦未了。可知。○二立因用。

  論曰為生釋曰即明(至)菩提菩薩所行雖過塵數總攝六度。至下當。○三得佛法用。

  論曰為轉(至)智智。釋曰此下(至)智德。此乃三德四無畏。可知。四地畏者如智論第五二十五(二十紙)初雜集十四等明。○二結三用。

  論曰故入釋曰為成(至)後智。此中初正結上三用。入觀後下乃起下文。○二明後智用中。初正明後智無顛倒。後明二利用。今乃初也。

  論曰無分(至)顛倒。釋曰此文(至)流故。此中初標智無例。次明本識依他性是因。所生識識相識是分別性是果。菩薩於此因果中正知正見無復顛倒。三相即根塵識也。內外相等者如上第卷明。後明菩薩後智了達如幻等不由見聞覺知而取諸法定實相。何以故。一切法唯本識所流故。○二明二利用。

  論曰由此(至)偏倒釋曰如幻(至)利他二文可知。五明者如瑜伽論第十三至十五及第三十八倫記十上(十三紙)等明。○第九二智依止章中。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乃初也。

  二智依止章第九。○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是時釋曰此問(至)此法釋雲真境者。前所謂極通境即三無性真如也。四種三摩提如次下說。○二答釋中二。初明四種三摩提。後結釋。初中有四。今初光得三摩提暖善根依止。

  論曰由四(至)依止。釋曰樂觀四分。此是下品。無塵忍未離三相。三相者即三輪相。謂能忍所忍忍者。或可指觀善成就因緣。惑者即分別也。光得三摩提唐雲明得。三摩提名如瑜伽倫記四上初明。五分五智未詳指何。瑜伽第十二明聖五支三摩地五聖智三摩地。倫記四下釋之。雖是聖定亦通地前。今乃入見道方便故具五分五智乎。次福德下初明暖行。次明通達分。通達是見道也。次明善根。次明依止。後復釋通達分。○第二光增三摩提頂善根依止。

  論曰於最釋曰已離(至)云何。是最上品。無塵忍光增。唐譯雲。明增。頂三義可知。已說菩薩下乃起下之文。可解○第三通行三摩提忍善根依止。

  論曰於是四(至)依止釋曰若菩(至)名忍此中初明四如實智。入唯識觀。依除無明及疑惑。次明入真義一分了悟無相性。後明此定即非安立諦忍依止。余文可解○第四無間三摩提。世第一法依止。

  論曰此三(至)依止釋曰此三(至)第一此中初明先了別無相生。今復思量能所緣不可得。了別無生性入見諦道。於其中間有此三昧。次明無間名。後釋世第一句。可解。○二結釋。

  論曰此四釋曰前二(至)方便。四修者。俱舍論第二十七明佛德雲。復有四種。一無餘修。福德智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三阿僧祇耶修夫倦故。三無間修。剎那剎那修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修無慢故。今以二修判四種定。其旨未詳。應考○第十二智差別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二智差別章第十○二正釋文二。初問起。二答釋。初中有二。初舉已得見道。後正問修道。今初。

  論曰若菩釋曰此下(至)地果。釋中初明見道為修道所依止。次舉真俗二諦不相離。明見道為修道·依止所以。後顯四義。可知○後正問修道。

  論曰云何。釋曰此雲(至)初地。釋中初釋云何。十義乃地中所有義別。瑜伽八十一出十義。一地義。二相義。三作意等義。四依處義。五過患義。六勝利義。七所治義。八能治義。九略義。十廣義。又同卷(十一紙)云云。雖與彼義稍異。釋義相類。可知。今此十義自出於答中。可知。次釋修習。後釋觀行。菩薩下乃起下。○二答釋中大分為二。初長行釋。後說頌。初中有二。初正答所聞。二明菩薩見道與二乘別。初中二釋。今初釋中二。初正釋。後重釋云何。今初。

  論曰如佛(至)加行釋曰此中(至)更修釋初明三慧境中。小乘十地者。大乘同性經下說三乘及佛果各有十地。可尋。(隋譯曰。如是入地菩薩入唯識故得見道。云何發起修道。隨所成立說十地一切修多羅攝取現住事通相法為緣。出世間及後得奢摩他毗缽舍那智。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數習故。為轉依止得三種佛身故修行。釋曰。隨所成立說者。謂若為成立故說。十地經中諸地故)無量無數百千等者。瑜伽七十八有說。可見。○第二重釋云何中二。今初釋中二。初釋云何。後正釋答文。初中亦二。今初釋。

  複次論曰云何。釋曰(至)加行。此問分為六義。一修位境界。此中三種。如次三慧境。二約修位三慧功能。配文可解。三約修位修慧因果。此乃成二智問。四約修位四修可解。五約修位依止。此乃為轉依問。六約修位勝用。可解。此與上釋大旨相同。○第二釋。

  複次論曰云何釋曰(至)是利他此中亦分六段。與上少異。可知。○第二釋。

  複次論曰如佛(至)更修加行。所合之境即真俗。真俗別說為單。真俗雙詮為復。余文可解。寂曰。前來以多義解釋此章。隋唐兩譯極略。與今頗異。唐譯曰。如是菩薩已入於地。已得見道已入唯識。於修道中云何修行。於如所說安立十地攝一切經皆現前中。由緣總法出世後得止觀智故。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他劫數修習故而得轉依為欲證得三種佛身精勤修行。釋曰。於如所說安立十地者。謂於隨說安立菩薩十種地中。由緣總法者謂緣總相。非分別緣。言出世者無分別智。後得即是能成立智。此不應說唯是世間。由於世間未積習故亦不應說唯出世間。由隨世間而未現前故由是因緣不可定說。而得轉依者。由緣總智故得轉依。為欲證得三種佛身精勤修行者。謂我當證三種佛身故勤修行。(文)准隋譯雲隨順世間行未現前。未字恐衍耳。寂曰。隋唐兩譯簡易可尚。雖然今譯釋義精密。其旨幽邃。未知熟正。十地安立攝一切經。意旨深玄。可知。○二明二乘菩薩見道有異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是聲。釋曰聲聞(至)云何。此論說大乘阿梨耶緣起法門故。菩薩為自。聲聞為他。可知。○二答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論曰聲聞。釋曰前五(至)別者。○二別釋中有十一。分為二段。初五明道差別。後六明果差別。今初。

  論曰何者(至)出離釋曰如來(至)別者。此中第一乃聞慧境。第二是思修依止即道方便。第三即真實慧是正道體。第四第五是修道。第四是為無為果。第五是有為果。下中上者即三乘道。四種生死乃因緣方便有有無有。後六等者起下。○後六明果差別。

  論曰六七(至)果故。釋曰前有(至)此事。此中前五地中果。後一乃究竟果。前中第一內清凈。菩薩能斷正使及習氣異於二乘唯除正使。第二外清凈。謂菩薩恆居清凈剎故。第三成熟眾生。第四種性成就。第五顯現大集云云。寂曰。此釋奇且妙矣。何者登地已上恆集會於如來大法會中攝受正法。如華嚴世間凈眼品及探玄等明。一人不集則於法界伽成藍成別眾過亦名破僧。大集法華等說諸佛菩薩與欲事即此趣也。當輪義者如探玄第三發揮鈔明。第六果差別。可知。○第二說偈中二。初以兩偈明入見道。後更引諸經論偈明。今乃初也。

  論曰此中(至)無性釋曰此中(至)安立諦。

  釋頌諸譯相似。但末句陳隋兩譯並言入三無性。唐譯雲入三性。雖其大旨則不相違舊譯為優。余文可知。○二引諸經論偈明見修道中二。初引分別觀論明入見道。二引莊嚴論論五偈具顯五位道。今乃初也。

  論曰又正(至)無得釋曰今此(至)無性。此中初釋偈頌。後辨與前偈異。分別觀論新雲分別瑜伽論。是瑜伽十支之隨一而不流此方也。此頌與上頌大旨相同。後明與前偈異中。正教者新雲教授。教授教誡義。如瑜伽三十八(二十紙)已下廣說。○二引莊嚴五頌明五位道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復有釋曰經義(至)了義。莊嚴論第二真實品偈今現流本作五言偈。可尋。○二別釋五偈中二。初正釋五偈。後判五偈以配五位。初中五。今初頌。

  論曰菩薩(至)別因。釋曰菩薩(至)能了莊嚴論偈雲。福智無邊際。生長悉圓滿。思法決定已。通達義類性。釋曰。此偈顯第一集大聚位。福智無邊際者由差別無數及時節無邊故。生長番圓滿者。菩薩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決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惟故。通達義類性者。解所思諸法義類悉以意言為自性故(文)此中釋無量際最是奇說。碩異於後兩譯。釋第三句中又釋亦余本所無。可知。○第二頌加行位。

  論曰已知(至)無二。釋曰由菩薩(至)已證。莊嚴頌雲。已知義類性。善住惟心光。現見法界故。解脫於二相。釋曰。此偈顯第二通達分位。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從彼後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脫能執所執(文)○第三頌見道位。

  論曰若離(至)法界。釋曰由此法界。莊嚴頌曰。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釋云云。與今同致。唐譯雲。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界第四頌修道位。

  論曰由無(至)除毒釋曰此已生智。莊嚴頌曰。無分別力。恆平等遍行。為壞過聚體。如葯能除毒。釋曰。此偈顯第四修道位菩薩入第一義智轉依已以無分別智恆平等行及遍處行。何以故。為壞依止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問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葯能除一切眾毒。彼刀如此(文)隋一唐二譯不釋譬喻。唐譯偈雲。慧者無分別智力。周遍平等常順行。滅依榛梗過失聚。如大良藥銷眾毒。釋雲。周遍平等常順行者。於平等中隨順而行。觀契經等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性平等故。隋譯可見。○第五頌究竟道。

  論曰佛說(至)人(至)釋曰一切(至)海岸。莊嚴頌曰。緣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惟分別。速窮功德海。此偈顯第五究竟位。緣佛善成法者。諸菩薩於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總聚緣故。問。云何總聚緣。答。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義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心名根。問。此後復云何。答。辨念惟分別。謂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實有故。如是知已。得進何位。答。速窮功德海。如是知已。佛果功德海能速窮彼岸故(文)今譯釋成立正法文最椅奇妙。與後兩譯碩異。可知。今所謂一乘最勝者。與天白賢首所判究竟一乘其旨頗殊。可察。○二判五偈以配五位道。

  此中五偈(至)究竟道。上來釋應知入勝相品竟。第七釋入因果勝相品三。今初標品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

  釋入因果勝相品第七。○二分章。

  釋曰此義(至)互顯○三正釋十一。初明因果位章中二。初標章名。二正釋文。今初。

  因果位章第一○二正釋文二。初承上起下。

  論曰如此釋曰總舉(至)易見○二正釋中二。初總標六度是因果體。二別釋因果義意。今乃初也。

  論曰由六釋曰此答(至)為果。六度義出於瑜伽三十九至四十三第七十五第七十八莊嚴論第七至第八雜集十一(十二紙)智論十三至十九及五十一八十九十一等。可討。○二別釋中二。初明六度是入唯識因。二明入唯識得清凈信樂所攝六度是入唯識因。二明入唯識得清凈信樂所攝六度果。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至)識觀釋曰向雖(至)入因。此明由緣修六度能除六弊故成入唯識因。初明六度能除入唯識障。後明菩薩能修此故得入唯識。六障出於瑜伽七八雲。波羅蜜多相違事。略有六種。一者於喜樂欲財富自在諸欲樂中。深見功德及勝利。二者於隨所樂縱身語意而現行中。深見(云云)三者於他輕懱不堪忍中(云云)四者於不勤修著欲樂中(云云)五者於處憒鬧世雜亂行(云云)六者於見聞覺知說戲論(云云)○二明得凈意樂所攝六度中二。初長行。後結頌。初中有二。初略標。後廣解。今乃初也。

  論曰由依釋曰若菩(至)清凈釋中五因緣者。瑜伽論七十八(九紙)雲。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無顧變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變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系縛。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辭執著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回求無上大菩提果次說波羅蜜多相違事即上所明六障也。次明波羅蜜多果異熟六種。次明波羅蜜多間雜染法有四。次明非方便行。可尋。○二廣解。

  論曰此正(至)圓滿釋曰已入(至)三偈此中初重牒由行六度入唯識地。次明得清凈信樂間愾攝六波羅蜜。次明見位已上真修六波羅蜜不作功用而恆時法爾滿足。例如瑜伽四十一說若已證入凈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凈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凈苾芻恆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等。文中五段可解。○二結頌三。今初偈。

  論曰此中(至)大說釋曰先於(至)二偈四位四障如佛性論二寶性論第三等說。忍上上品者謂登地已上忍。而非指如行位中忍。虛空器者具言破虛空器定。亦云賢護三味。破虛空名由破二執。一者聲聞執涅槃如虛空此定破彼執故名破虛空。二者始涉大乘人聞說如來法身如虛空不知為破著。執虛空是如來性。此定破彼執故名破虛空器。言等者等取集福王首楞嚴等。如下第十四卷中明諸定。以甚深廣大為菩薩境界。深趣可知。○第二頌。

  論曰覺唯(至)意地釋曰菩薩(至)云何。七有者謂七種生死如上已明。七受者即感七生死煩惱所知二障所攝愛惑也。余文可知。○第三頌。

  論曰菩薩(至)得故釋曰清凈(至)顯現三種佛性者如佛性論第二第四明。唐譯分此三頌為七。謂資糧堪忍所緣作意自體瑞相勝利。可見。○第二成立六數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成立六數章第二○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何故釋曰此問(至)不減○二答釋中二。初標三義。後別釋三種。今乃初也。

  論曰為安釋曰立破(至)利益瑜伽七十八(七紙)以二因緣建立六數。一饒益諸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前三饒益有情。後三對治一切煩惱(云云)雜集十一(十四紙)雲六波羅蜜多決定數者。謂波羅蜜多數唯有六不增不減。何以故。一切菩薩道略有二種。一增上生道。二決定勝道。如其次第。三三攝故。所以者何。增上生道有三種。一大資財。二大自體。三大眷屬。故施戒忍如次感此三果。決定勝道有三種。一伏諸煩惱修習善品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方便。進禪及慧如次成此三方便云云次出二義。與瑜伽同。可發。○二別釋三種中三。今初為除惑障。

  論曰為對(至)六數釋曰貪著(至)正解。此中三段。初對治不發行心。是成立施戒二波羅蜜之所因也。次若已下對治退弱心。是成立忍進二波羅蜜之由。此中忍退二文可解。後壞失下對治散亂邪智。是成立禪慧二度之所由也。此三段文唐譯之中文義易解。可見。○二為生起佛法。

  論曰為一(至)六數。釋曰六度(至)於疑一切眾生由六蔽隱覆如來藏心。如來藏心是佛法體也。般若智光能顯此真性。是名生起佛法。前五度能開發助顯此般若。於中前四度乃除遣四障離散亂因。禪度即不散亂體能為般若依止。複次下約五蓋明。五蓋義如瑜伽二十一。論十七。大乘義章第五本。法苑珠林八十九等明。余文可解。○三為成熟眾生(會本不正可知)。

  為隋順成(至)六數釋曰善教(至)善教。唐譯易解。可見。○第三相章二。今初標章名。

  相章和三○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六釋曰何(至)故蜜相○二答釋中二。初舉六種最勝明波羅蜜相。後四句分別。今初。

  論曰由六(至)盡故釋曰此明果位。雜集論十一(十五紙)明波羅蜜相。謂種性。願。意樂。事。自體。云云廣說。又智論第十二。第二十三二十九(七紙)五十三(三紙)六十等明波羅蜜名義。可尋初依止無等可解。二品類無等中施等皆有三種者。瑜伽論七十八(八紙)雜集論十二(五紙)及下差別章廣說云云。外內等者。外謂施財寶等。內謂施身肉等。內外者謂施妻子等。三行事無等。可解。四方便無等明三輪清凈。涅槃高貴德王品及智論八十八明施三事空。可見。若菩薩了達一切法空唯識則心無分別。無分別故智得清凈。雜集十二明依止方便修雲。由無分別智觀察三輪曰清凈故云雲。五迴向無等六清凈無等云云。惑智二障斷位如法苑斷障章明。○二四句分別。

  論曰施即(至)四句。釋曰此問(至)簡別。此中初問後答。答中有二。初於施波羅蜜四句分別。後例余度。可知。雜集論十二(至)廣明可見。○第四次第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次第章第四。○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此或(至)須問。隋唐兩譯全無此釋。無之為正。應思。○二答釋二段。今初前生後。

  論曰前前釋曰菩薩(至)生後雜集十一雲。次第者。謂前前波羅蜜多能為後後所依止故。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由施波羅蜜多串習舍施內外事。故不顧身命棄大寶藏。受持禁戒。由護戒故他所毀罵終不反報。由如是等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熱等苦雖遭此緣加行不息。發勤精進。精進方便證究竟果。成滿靜慮。靜慮滿已。由凈定心。如實知故證得出世究竟大慧○二後持前令清凈。

  論曰複次釋曰施由(至)次第雜集雲。複次前前波羅蜜多後後所持故。謂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靜慮。由具屍羅施得清凈。乃至由具慧故靜慮清凈。何以故。若由無量門數數觀諸法。能證內寂靜慮增長三摩地又伽他雲。無有靜慮而不由慧雜集此次有由粗細次第。可見。隋唐兩釋但說前前生後後次第耳。如是次第並大乘始門之說矣。可知。隋唐二譯極略。僅兩三行。可見。○第五立名章二。今初標章名。

  立名章第五○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依何釋曰世間羅蜜○二正釋中二。初釋通名波羅蜜。二釋別名施等。初中有二。初最勝無等。二到彼岸。今乃初。

  論曰於一釋曰有六(至)菩提雜集十一(十七紙)雲。波羅蜜多三種最勝。一自體最勝並積習。二方便最勝。三果最勝。積習者謂長時施設云云。次舉十二最勝釋波羅蜜多。可尋。前六相者。上相章中明六種無等是也。五種清凈者出於此卷○二別彼岸。

  論曰以能釋曰到彼(至)那等。此中三義明著。可解。○二釋別名施等中六。今初陀那。

  論曰能破(至)稱那釋曰恪惜(至)陀那。陀那亦云檀那秦雲布施。今以義分二定為滅為善之義。非謂陀那梵語的翻如是。下皆準此。○二屍羅。

  論曰能寂(至)稱羅釋曰因時(至)屍羅。屍羅此雲清涼智論雲。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屍羅。音義雲。正翻止得。謂此惡得善也。今論所言即當止得。蓋斯義翻耳。掎謂輕安也。○二羼提。

  論曰能滅(至)稱提。釋曰因時(至)羼提。羼提此曰安忍亦言忍辱。觀五義者。瑜伽四十二說五想。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云云廣說。與今義同。但二三前後不同耳五德者。莊嚴論八雲。五德者是忍果。如經中說忍得五種果。一得少憎嫉。二得不壞他意。三得喜樂。四得臨終不悔。五得身壞生天(云云)與略同。彼偈說。三忍二因二利等(云云)可尋。○四毗梨耶。

  論曰滅除(至)梨耶。釋曰於惡梨耶。瑜伽四十二(十六紙)說四種精進。一離染法精進。二別白法精進。三凈除業精進。四增長智精進今文初段是離染法精進。後段即後三精進。可知信樂因果等者。莊嚴論八(三紙)云云○五持訶那。

  論曰能滅(至)稱那。釋曰散亂(至)訶那。瑜伽倫記四上雲。馱衍那此雲靜慮。舊雲禪義不正也。或雲持阿那訛也。俱舍光記雲馱南。此雲靜慮。舊雲禪那。或雲禪。或雲持阿那。皆訛也。隋譯雲持耶那。未知孰正矣。五種散亂。可解。○六般羅若。

  論曰能滅(至)稱苦。釋曰見行(至)羅若隋譯雲。能除遣一切見處惡智故名缽羅。得知真如法及種類法故名賢穰。是名缽羅賢穰。六十二見者。如婆沙百九十九瑜伽八十七大乘義章四末法苑章四末等明。名等五者。謂名相分別正智如如瑜伽七十二已下顯揚六(初)十六(四紙)等明。余文可得。○第六修習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修習章第六。○二正釋文中。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世間(至)可知。二答釋中二。初明五修。後明六意。初中亦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若略釋曰若廣(至)勝故。釋中舉十二修云云。明治成佛中言五失者。謂懈怠·忘念·惛沈·掉舉·及不作行作行。辨中邊論中曰。依住堪能性為一切事成。滅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惛沉掉舉。不作行作行。是五失應知。為斷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為除餘四失。修念智思舍。記言覺沉掉。伏行滅等流(云云)言八滅資糧者。新雲八種斷行。瑜伽二十九說謂欲勤信安念正知思舍。倫記七下有釋。雜集十明八斷行。可見。初際修隨順顛倒者。凡夫位中修倒想尚不止故。余文可解。○二別釋五修。

  論曰一加(至)羅蜜。釋曰謂身(至)他事。莊嚴論七(十九紙)雲。諸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止。一者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便依止。五者勢力依止。物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四種。一依止因。二依止報。三依止願。四依止數。次思惟依止亦有四種。一心思惟。二味思惟。三隨喜思惟。四希望思惟云云。心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六種。一無厭心。二廣大心。三勝喜心。四勝利心。五不染心。六善凈心云云。廣說方便依止修有三種。即是三輪清凈云云。勢力依止修有三種。一身勢力。二行勢力。三說勢力。身勢力者應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行勢力者應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於一切相為一切眾生示現一切善行故。說勢力者謂演說六波羅蜜一切種時無滯礙故今于思惟修以說六意莊嚴。於心依止修明六意。其異可知雜集論十二雲。云何修。略有五種。謂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樂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云云)廣說與莊嚴論所說其名雖異。其義全同。可檢。今論說利益他事修即當莊嚴勢力修雜集依止自在修。然今論所說意趣甚深。應知。佛所得大涅槃是真無餘涅槃。是為法身。應化二身是不思義妙用。由無量無數大悲願熏修力有惑則似色心而顯現。修諸波羅蜜。其旨可知。○二于思惟修明六意中四。初總標列名。二別釋。三明三思惟。四嘆法勸修。今乃初也。

  論曰複次(至)好意釋曰此章(至)此三受重等三思惟修是登地已上真修。亦名清凈位修。菩薩入見道位如實證真如法界。轉凡夫依。成聖人依。任運安住廣大乃至善好意樂。故成此三思惟修。恆時法爾修習諸波羅蜜。供養無量諸佛。是名得清凈意樂菩薩。願行位中則無此義。可知。○二別釋中六。初明廣大意中二初明行施廣大意。後明修餘五度無厭足心廣大意。今乃初也。

  廣大意(至)不滿足。釋曰總舉(至)言涼。此中初明長時縮為剎那。後明長時以多施物行施心不厭足。雜集十二文義明著可尋。七阿僧祇劫三十三阿僧祇劫至下當明。○二明修餘五度廣大意。

  如此多時(至)大意釋曰此下(至)厭足。莊嚴論七雲。若菩薩有恆河沙數自身。一一身復有恆河沙數劫壽。一一壽中復乏一切資生。於此乏中復有火聚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菩薩以此多身經此多壽。在此火聚起四威儀於一剎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盡諸戒聚。乃至盡諸智聚。能得無上菩提者。菩薩修之心不厭足云云。雜集十二亦同○後明餘五意。

  若菩薩(至)從好意。莊嚴論七(二十一紙)雜集論十二略同此意。可尋。○三明愛重等三思惟。

  由此六意(至)思惟釋曰愛重(至)進心。此三思惟具如此卷因果位章中明。莊嚴雜集開為四種。莊嚴論七(十九紙)雲。思惟依止修諸波羅蜜亦有四種。一者信思惟。於諸波羅蜜相應教而生信心故。二者味思惟。於諸波羅蜜中見功德味故。三者隨喜思惟。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所有諸波羅蜜皆生隨喜故。四者希望思惟。於自身及他未來所有勝波羅蜜起希望故。雜集論十二(初紙)明依止作意修。四種其名雖殊。其義全同。可尋。○四嘆法勸修。

  論曰若人釋曰有二(至)修行。莊嚴論第八廣明諸度滅惡生善二力廣多無邊。可尋。上來修習間竟○第七差別章二。今初標章名。

  差別章第七○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此問(至)顯現○二正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由各釋曰此總標數以答問。瑜伽七十八(八紙)莊嚴論第八。雜集第十二(五紙)唯識論第九(二十一紙)等廣說云云。○二別釋中三。今初施三品。

  論曰施三。釋曰法施三品。三施如智論十二涅槃經三十一等明。○二戒三品。

  論曰戒三釋曰守護三品三聚戒出於瓔珞經下(十四紙)瑜伽論四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論等。釋中守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者。瑜伽七十五(三紙)雲。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云云。二釋可解。後三品戒配四畏。初律儀戒是斷德漏盡無畏因。攝善法戒是智德正等覺無畏因。攝利眾生戒是恩德障道無畏出苦道無畏因。○三忍三品。

  論曰忍三釋曰由毀三品毀辱忍新雲耐怨害忍。余文可解。○四精進三品。

  論曰精進釋曰云何(至)三品。唐譯雲。精進三品者。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釋中引經雲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舍善軛。雜集論中初二同此。第三名饒益有情精進。唯識雲初甲攝善饒益。瑜伽雲被甲轉善法加行饒益有情加行。諸論所說名義稍異。可知。○五定三品。

  論曰定三釋曰有定(至)三品。瑜伽唯識雜集等其名各異。其義粗同。當下心學品中明也。三輪者如法苑義林六(末)瑜伽倫記九下(十七紙)等明。○六慧三品。

  論曰般若釋曰從聞(至)三品。此三般若至下慧學中。廣說云云。瑜伽雲。慧三種者。一者緣世俗諦慧。二者緣勝義諦慧。三者緣饒益有情慧。唯識雲。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雜集全同瑜伽。可知。三無漏根如俱舍根品瑜伽五十七倫記十六上(三十五紙)等明。大小乘所立少異。可知。般若三種能成無漏性住用。至下當知。上來差別章竟。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三(尾)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四(論本第十)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長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八攝章二。初標章名。後正釋文。今初。

  攝章第八○二正釋文二。初問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云何釋曰餘一(至)應知○二正釋中二。初正釋一切善法悉波羅蜜所攝。後明其所以。今初。

  論曰一切。釋曰一切(至)所攝莊嚴論八(四紙左)偈曰。一切白凈法應知。亂定但六度部三。雙是類皆悉攝釋(云云)雜集十二說攝與今旨異。可尋。智論處處明六度攝一切善。九十一云云。○二明其所以。

  論曰以為(至)成故。釋曰由波(至)相攝。此中三由。一者一切善法以波羅蜜為性故得相攝。二者彼所流果故得相攝。三者後為因所攝成故得相攝。隋譯雲。此等攝一切善法故彼體相故。彼隨順故。彼津液故。釋曰。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體相故者是般若體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等諸餘功德皆是必津液。彼隨順故者謂信猗者與此相隨順故。唐釋雲。是其相故。是隨順故。是等流故。釋意同隋。今譯意旨甚深。可知。○第九對治章二。初標章名。

  對治章第九。○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如波應知○二答釋。

  論曰以為(至)果故釋曰如波相攝。此中三由准上可知。莊嚴論八(五紙)明六波羅蜜治障說七著(云云)雜集十二(七紙)雲。所治者。謂施等六如其次第以慳吝犯戒忿恚懈怠散亂惡為慧所治。複次乃至一切波羅蜜多彼所對治(文)及所知障皆是波羅蜜多所治余文可解○第十功德章二。今初標章名。

  功德章第一○二正釋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行世應知○二答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菩薩波羅(至)種者智論二十九(初)五十三廣明六波羅蜜有世間出世間。與今義異。可知。彼於菩薩所修六度地前所行名為世間。地上所行名出世間。今以世間求有施等對望菩薩所依修以辨同異。二別釋中初六因。後明四異。今初。

  論曰菩薩(至)所攝釋曰轉(至)輪種者。瑜伽七十八(九丁)雲。一切波羅多果異熟略有六種。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者身無惱害。六者有大宗葉。雜集十二雲。功德者。謂依五果無量無邊稱讚勝利皆名功德。謂永斷自所對治是諸波羅蜜多離系果。於現法中由此施等攝受自他是士用果。後後增勝展轉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財富。往生善趣。無怨無壞多諸喜樂。有情中尊身無損害。廣大宗族隨其次第是施等波羅蜜多異熟果。隋唐兩譯乃於外道行施等辨同異。可見可知。十八明處者如演奧鈔二(二十五紙)明。○二明四異。

  論曰如慧異故。釋曰菩薩異相。第一異相可知。明第二異中三種歡喜者。莊嚴論八(八紙)三彼乞求者於菩薩生三喜。一得見時生喜。二遂願時生一喜。三求見求遂時生喜。乃至菩薩一切時於乞求者翻彼三喜亦生三喜。一得見彼時生喜。二遂彼願時生喜。三求見求遂彼時生喜(云云)後二異可解。○第十一互顯章中三。初標題名。二正釋文。三結願。今初。

  互顯章第十一○二正釋文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如般應知。般若經中有度攝品。智論八十至八十一廣說(云云)三十六句至下可知。○二答釋。一一度各具餘五出如來說意。

  論曰世尊。釋曰五波(至)六句。莊嚴論八(十六紙)雲。次說六波羅互顯。偈曰。惱攝及差別。作法亦為因。六度反相成一切種分別。釋曰。六波羅相成自有四義。一相攝。二差別。三作法。四為因。相攝者。無畏施攝戒忍二度。由此二度能與無畏故。法施攝定智二度。由此二度能與法故。俱論攝精進一度。由此一度能行二施故。問。戒攝幾種。答。攝善法戒一切檀等皆攝。如是忍等互攝如其所應作云云。雜集論十二(七紙)雲。更互決擇者略有三種。一方便。二差別。三差別顯示。方便者謂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舍內外一切身財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舍一切是施波羅蜜多。即於此中若慈慧心遮防一切損害遍迫惱亂他性是戒波羅蜜。乃至即於此中能取施行如實因果不取異見是慧波羅蜜多(云云)差別省略有四種。一自體差別。二助伴差別。三勸贊差別。四種植差別。施等波羅蜜多。自體差別者。如其次第以棄捨防護堪耐策勤心住決擇為體。助伴差別有謂施等方便中餘波羅蜜多妄隨轉。如前廣說。勸贊差別者。謂施等勸勤讚美隨喜慶說。種植差別者。謂於他相續中建立施等波羅蜜多。此中施波羅蜜多是財施。餘五波羅蜜多是無畏施。一切六是法施。皆於他相續中種植故。差別顯示者。謂由一行等差別。顯示施等波羅蜜多云云。上來所明是大乘始門之說也。若舉大乘終門說登地乃至八地以上不思議六波羅蜜則與今所說頗有逕庭。大品一念與萬行品云云。智論八十七(二十紙)說行般若時一念中行六度乃至一切善品。乃至第八十八廣說云云。又華嚴十玄門第七諸藏純雜具能門中明八地已上無得自在受攝。可尋。○三結願。

  論曰此中(至)度義。此偈略攝上十一章為令易解故科在於互顯章。可知。上來入因果勝相品竟。

  ○自下第八釋入因果修差別勝相品。於中分三。初標品名。二分章。三正釋。今初二。

  攝大乘論釋第十一。

  ○釋入因果修差別勝相品。

  釋曰此義(至)修時○三正釋五章。初對治章中二。初標章名(寂雲。章名在下。蓋斯二正釋文。今初曾名錯矣。可檢隋釋)。對治章第一○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如此釋曰前已(至)應知。此問起頗異於余譯。然以入三無性為入理極。於理深玄。與後代學相宗者枘鑿不投。上雲無相大乘教。今以入三無性為唯識智所歸處。其旨可察。目前總說目字蓋自字形誤乎。應考。○二答釋中二。初略答。後廣解。今初。

  論曰由十釋曰若欲為十○二廣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釋曰此問(至)十地。此舉所證真如唯一無相法界以問諸地差別。○二答釋中二。初由地障十種無相明。二舉能題法界十相明。今乃初也。

  論曰為對(至)為障釋曰真如十地障。十種功德十種正行至下當知。釋曰此下初明無明覆障相。次標十種無明名。次凡夫性下廣釋十種無明。初明初地障中法執為因。我執為果。以執心外有法分別是我執根本故。唯識論九(二十七紙左)雲。一異生性障。謂二部中分別起者。依彼性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位次依身案下明二地障。唯識第九雲。二邪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方及彼所起誤犯三業彼障二地極凈屍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此地通達一切惡法以十惡業為本一切乘善悉以十善道為根。故任運棄捨一切惡業。設令微細誤犯永不現前。菩薩未入下明此位悟達一乘。若依大乘修門之說則登地上一乘智轉。至於二地其智彌明。除滅求異乘心。故作此釋。又釋下更明一乘義。此釋最奇絕矣。大日經疏第二釋入心所因雲。自心實相薰習因緣力也。如最初種子離微塵許心垢時即顯如微塵許凈心勢力。雖雲善男子生其實相是不生。生以此堅固性故。在眾生識心終不敗已。未至自心實際大金剛輪中間更無住處。雖果復成種展轉滋長然亦不出阿字門。故云最二大乘恆心續生之相諸佛大秘密外道不能知。法華藥草喻品意亦在於此也今意全同。今譯處處顯一乘一性之旨與相宗所立具旨天淵。此乃從始入終之說可知。言方便者二乘道也。正道者菩薩乘也。次心遲苦下明第三地障。唯識雲。三闇鈍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彼障二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勝三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云云。次微細下明第四地障。唯識雲。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使能永斷。次於下乘明第五地障。唯識雲。五於下乘般涅槃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次粗相下明第六地障。唯識雲。六粗相現行障。謂所行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凈粗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凈道入六地時使永斷。次微細相下明第七地障。唯識雲。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如經言等者。大集經互一對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說十二因緣不生。略同此旨。可尋。次於無相下明第八地障唯識雲。八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絕無相觀雖恆相續而有加行因。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入八地時便能永斷。次於眾生下明第九地障。唯識雲。元利他中不欲行障。諸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合於利樂有情事不欲勤行樂修已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使能永斷後於眾法中下明第十地障。唯識雲。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合於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舍滅所起事業。入十地時使便能永斷余文可解。○二明能顯法界十相有三。一正明十相。二相二乘菩薩異。三顯立十由。初中有二。初長行。後頌。初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何者。釋曰此間(至)德相。○二別釋中二。初明十功德相。後十不共果。初中十。今初遍滿義。

  論曰於初釋曰真如(至)相地唯識論十(三紙)雲。一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文)與今旨同。○二最勝義。

  論曰於二釋曰人法(至)二地。唯識雲。二最勝真如。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辨中邊論上(十六紙)雲。第二地中所證法界名最勝義。由通達此故作是思惟。是故我今於因出離一切行相應遍修治。是為勸修相應出離。○三勝流義。

  論曰於三釋曰真心(至)三地。辨中邊雲。第三地中所證法界名勝流義。由通達此知所聞法是凈法界最勝等流。為求此法設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股身而取不以為難(文)與今義同。○四無攝受義。

  論曰於四釋曰於最(至)四地。唯識雲。四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辨中邊云云。○五相續不異義。

  論曰於五釋曰此法(至)五地唯識雲。五類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六無染凈義。

  論曰於六釋曰三世(至)六地。辨中邊論曰。第六地中所證法界名無體無清凈義。由通達此故乃知緣起法無染無凈。唯識雲。六無染凈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凈故(文)諸論所說大旨雖同。釋義稍異。可知。○七種種法無別義。

  論曰於七釋曰十二(至)七地。辨中邊雲。第七地中所證法界名種種法無差別義。由通達此知法無相。不行契經等種種法相中。唯識雲。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今約行證一味以明無異。可解。○八不增減義。

  論曰於八釋曰菩薩(至)八地。辨中邊雲。第八地中所證法界無不增不減義。由通達此圓滿證得無生法忍。於諸清凈雜染法中不見一法有增有減。有四自在。一無分別自在。二凈土自在。三智自在。三業自在。法界為此四種所依名四自在依止義。第八地中唯能通達初二自在所依止義。第九地中亦能通達智自所依義。圓滿證得無礙解故。第十地中復能通達業自在所依義。隨欲化作種種利樂有情事故。唯識云云。可見。○九智自在依止義。

  論曰於九釋曰初二(至)九地。四無礙解如瑜伽四十五(三紙)十地論十一探玄十四(四十三紙)大乘義章十一等明。○十乘自在等依止義。

  論曰於十釋曰通達(至)入十地。唯識雲。十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綿自在故。○二明十不共果。

  若通達法界(至)利益果○偈頌。

  論曰此中(至)應當了知。攝上十功德相。可知。中邊分別論者。辨中邊論上亦同可見。唯識雲。雖真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德假立十種。雖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猶未圓滿。為令圓滿後後建立當知雖真如性無染無凈非善非惡具足生善滅惡除染成凈之德用。故以末論本則應言真善妙等也。是大乘性理之大宗也。○二明二乘菩薩異。

  複次此無釋曰二乘(至)差別所知障是法執所起。唯障菩薩趣大菩提饒益有情之事。不障二乘涅槃。故在於二乘則無覆無記性○三明立十由。

  若菩薩於初地(至)差別。唯識論第十(四紙)云云。如上已出。○第二立名章二。初標章名立名章第二○二正釋文。

  論曰云何(至)身故。釋曰菩薩(至)為義。此中十段可知。十地名義如瑜伽七十八(三紙)莊嚴論十三(九紙)明。又如地論地地初廣釋。可尋。○第三得相章中二。今初章名。

  得相章第三○二正釋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應知。○二答釋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由四釋曰四種(至)則無。莊嚴論偈曰。由依及由行。由達亦由成應知諸菩薩。得地有四種。釋云云。願行位中雖有總行信未行亦未凈。二位異相至下當知。○二別釋中四。今初已得信樂相。

  論曰一由釋曰有五(至)地相。五種信樂。可知。四不壞信亦名四證凈。如婆沙百三(十三紙)顯揚論三明。入地位如實證真如故。於真如及三寶得極凈信。如須陀陽見諦跡於四諦有三寶成不壞信。故引以例證。其異於地前信樂。可知。○二已得行位。

  論曰二由。釋曰若(至)菩障道。十法行者。如辨中邊論下顯揚論第二(十紙)說。十七地論者。瑜伽異譯。真諦三藏僅譯中五卷。而不行十地。惜哉。顯揚偈曰諸行通達性。論曰。諸行者謂十種法行。廣說如經。一於菩薩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書持法行。二若劣若勝諸供養具供養法行。三若自書已以矜愍心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發意恭敬尊重以微妙聲宣揚闡讀由宗師故諦聽法行。五發凈信解恭敬重心披讀當行。六為欲修習法隨法行從師受已諷誦法行。七既諷誦已為堅持故以廣妙音溫習法行。八悲愍他故傳授與彼隨其廣略開演法行。九獨處閑靜極善研尋稱理觀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缽。舍那為令趣入乃至為令諸所求義成就法行辨中邊偈曰。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勝故無盡故。由攝他不息。論云云。○三已得通達相。

  論曰三由釋曰由四(至)不異。如初地所得真如地地通達不異。何以故。以一地分別智通達真如無餘相故。○四己得成就相。

  論曰四由釋曰成就(至)行心。瑜伽論七十二出四種心。與今相似。可見。得相章竟。○自下第四修相章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疑第十二。

  修相章第四○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云何。釋曰已說(至)應知○二答釋中二。初明五修及五修果。後因明十波羅蜜。初中有二。初明五修。後明五修果。初中有三。謂標釋結。今初。

  論曰諸善釋曰三世(至)薩地。眾生心性寂而常照。便無明妄動故自體成色流轉生死。動寂故散亂。失照故顛倒。奢摩他止動焉。則散亂復寂。毗缽舍那破昏焉則顛倒歸正。流轉還滅相翻緣成。○二釋。

  論曰何者(至)足修釋曰依佛(至)無厭此中五段可知。初中言名義等皆不可得者即是破相空。是空故非遍計分別。是破執空故遍依他圓成。故不可說有。雖然此空是清凈梵行所成故不可說無。第二中五各清凈者如上第十(三紙)說。第三第四句解。第五中如前所說者。如上第十(十二丁)明六修廣大意長時意中說。不生疲厭者。主字應作生字。○三結。

  論曰應知釋曰諸地(至)不失。○二明五修果中。初正明五修果。後因辨諸地義。初中二。今初總標。

  論曰此五。釋曰五修(至)名果。○二別釋。

  論曰何者(至)聚集釋曰何者(至)修所得。此中五段可知。初中唐譯雲。謂念念中銷融一切粗重依止者。謂煩惱障及所知障無始時來熏習種子。說名粗重。此二障聚由緣總法。止觀智力念念銷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壞故名銷融。或令羸損故名銷融。第二中唐譯雲。離種種想得法苑樂者。契經等法住種種性。遠離如是種種性想。即是證得法苑之樂。於中可居故名為苑。復有餘義。於隨所受尋伺法中。不起粗顯領納觀察。但由止觀憶念光明而起微細領納觀察第三中今譯文旨明暢。可知。第四第五無後兩譯。大同少異應對照焉。難集十二(十六紙)雲。方廣方中於法三摩地善巧菩薩相云何。可知。謂由五種因故。一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離種種相得法苑樂。三了知無量無分別相大法光明。四順清凈分無分別恆現在前。五能攝受轉上轉勝圓滿成就佛法身因。又雲。有二種。一剎那剎那勝進輕安無有間缺遍所依故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勝解諦觀一切教法無有差別因一味故遠離種種蘊界處等諸義相忽得契經等喜樂法爾。又雲。五修得五果。謂息相修和合修無相修無功用修轉相修。○二因明諸地義。二今初總標。

  所余諸地(至)十地行。有能無能等出於次下滅三障得勝功德中。○二別釋四段。一明由願忍成得二種勝能。二明立六度十度由。三明十種學外前前所後。四明十地行十度圓滿。初中有二。初明願忍成。二明由願忍成有二種勝能今乃初也。

  菩薩先在(至)無分別智。此中初明由銷行地中修十法行得願忍成入正定位。次明十大願。後明忍成。十大願者如地論第三初廣說。又瑜伽論四十五(十六紙)地持論六(二十四紙)云云。○二明由顛忍成有二種勝能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由願忍成(至)勝功德二十二無明十一粗重如解深密經瑜伽論七十八(四紙)唯識論第九(二二七紙)至卷尾廣明。三障者謂所知樂無漏業及變易生死是也。此能障地道故名為障。○二別釋十一段。初初地。

  初地能滅(至)初地圓滿。唯識雲。由斯初地說斷二愚衣彼粗重。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云云。十方圓滿可解。第十中言於外者乃指殼外。菩薩已入地則決定得破生死殼外。菩薩已入地則決定得破生死殼出於二死外故。○二第二地。

  菩薩於初(至)二地圓滿。此中初明前地不能以顯此地能。下皆準此。唯識雲。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誤犯愚(云云)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云云。八種清凈者。瑜伽論七十八所說與今全同。可見。○第三地。

  菩薩於二(至)三地圓滿。唯識雲。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愚(云云)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明思慧者余文可解。○第四地菩薩於三(至)四地圓滿。唯識雲。由斯四地說斷二愚衣彼粗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文)○第五地。

  菩薩於四(至)五地圓滿。唯識雲。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純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厭生死者。二純作意向涅槃愚○第六地(云云)。

  菩薩於五(至)六地圓滿。唯識雲。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凈者。取凈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文)與今大旨相同。可知。○第七地。

  菩薩於六(至)七地圓滿唯識雲。由斯(乃至)一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生者。猶取流輪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想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與今意同。可知。○第八地(地論第十)。

  菩薩於七(至)八地圓滿。唯識雲由斯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第九地(地論第十一)。

  菩薩於八(至)九地圓滿唯識雲。由斯(乃至)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字句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云云)如次配義法詞三無礙解。二辨才自在愚。即是辨無礙解(已上取意)與今少異。可知。○第十地(地論十二)莊嚴論十三(五紙)雲。第十地有四名一。名大神通。菩薩得大神通故。二名滿法身。具無量三昧門陀羅尼門故。三名能現。菩薩住兜率天等示相身故。四名受職(云云)。

  菩薩於九(至)十地圓滿。唯識雲。由斯(乃至)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者。二悟入微細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雲及所含藏者○第十一如來地。

  菩薩於十(至)諸波羅蜜。唯識雲。由斯一於一切所知境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一切任運煩惱障種七種清凈者。瑜伽論七十八明波羅蜜多七種清凈。可見。十地功德下明因果異。○二明立六度十度由中二。初明說度有六由。後明說度有十由。今乃初也。

  是菩薩學(至)煩惱對治。菩薩學處善治惑皆為利他。不為自利。可知。○二明度有十由。

  或說有十(至)羅蜜助伴四中方便是前波羅蜜助伴能成前三。願力智三如次助成後三波羅蜜隋唐兩譯云云。可討。○三明十種學處前前攝成後後。

  複次菩薩(至)力能引智。文旨明著。可解。不惜六度六度二字未詳。恐文字誤乎。應重不惜身財而可也應考。○四明十地行十度。

  初地通達(至)智圓滿故。此一段文如上明十功德十不共果中辨。不復更釋。顯揚論三說十地。以二地為戒蘊。以三地為定蘊。以四五六地為慧蘊。以七八九十地為解脫解脫知見蘊。○二因明十波羅蜜中。初明前六度准上。後明後四波羅蜜。今乃初也。

  論曰於十釋曰前六(至)前說。前六度如上明六波羅蜜中辨。故今略不明。○二明後四中三。今總標。

  論曰於後釋曰若說(至)問故。十波羅蜜顯揚論三(三紙)有說(云云)唐譯七雲。若於見宣說十種波羅蜜多。此中唯說無分別智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其餘方便善巧等四波羅蜜多後得智攝。今何云何前六波羅蜜耶。答。入見道位成就無分別智。至第六地入智圓滿。由五度助無分別智極得清凈。故總雲前六耳。○二別釋中四。今初漚和佝舍羅。

  論曰一漚。釋曰若人(至)問故。凈名雲。方便為五。擊雲。方便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一窮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不知。謂之智也。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有不失無。在無不舍有。冥空存德。彼我兩濟故曰方便(云云)方便即以權智為體。權智即如量智。是菩薩權巧之能。巧用諸法隨機利物。故云方便。復云何下乃起下之語。下皆準此。○二波尼他那。

  論曰二波。釋曰此願(至)問故。波尼他那或雲尼抵。此翻雲願。余文可翻。○三婆羅。

  論曰三婆釋曰於余(至)問故。婆羅此翻雲力。釋文炳著。可解。自地或成字應作惑。○四若那。

  論曰心若翻曰此度(至)後智攝。若那此雲智擊法師雲。決定審理謂之智。造心分別謂之慧(云云)余文可解。○三結。

  論曰後四明。釋曰隨別同時。此一段文今譯未了。隋唐兩譯文義周足。可依憑焉。唐譯雲。由增勝故說十地中別修十種增多又於一切地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釋曰。初地布施波羅蜜多(乃至)最為增勝。其餘一切波羅蜜多非不修習隨力隨分。乃至第十地智波羅蜜多最為增勝。其餘一切波羅蜜多非不修習隨力隨分。是故說言由增勝故等。隨譯其旨同此。今譯恐有錯誤。可察。○二結釋。

  論曰從波釋曰一切(至)勝故。唐譯雲。如是法門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釋曰。此中一切大乘教法皆通說名到彼岸藏。如是所引十地法門是彼藏攝。非聲聞藏所攝。一切地中皆修一切波羅蜜多。如是諸地遍於一切諸佛國土。一切諸佛同所宣說。是故最勝。由此法門是最勝故於最初時最勝處說。此處高廣殊妙堅牢。故名最勝。隋譯旨同。寂曰此文似指華羅為十地波羅蜜多法門。若其然則持處及與既說者並皆不可思議。所謂最妝初是無初之初。所謂勝處是無處之處。時處既爾主之與主之與王豈情謂之情乎。隋唐兩譯唯說時處殊勝。今譯說眾生世間器世間殊勝。其異可知。大矣哉。十地波羅蜜藏是一切佛法之根本。河沙勝德之都會也。萬善從是流出焉。還會歸於斯道。故寄勝時勝處以表顯耳。上來辨修相章竟。○第五修時章中二。今初標章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三。

  修時章第五○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於幾釋曰此十(至)行時。聲聞有種類。極速三生。極遲六十劫。中間可知。獨覺有鈍利。四生乃至並皆以速為狹少道。為鈍根修。以遲為初。以六十劫為廣大道。如余處辨。大乘道中修行時分依教有別者。依大乘始門之說則以三阿僧祇劫。名具定量。如瑜伽唯識等說。若依大乘終門之說則或說云何僧祇。或說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此義甚深。不遑此辨。具如五教章中卷第五修行時分中明。至夫菩薩修道三阿僧祇劫即是時文性最廣大道之標幟也。其說無量無數阿僧祇劫者是一乘究竟之極說以是故。由時長以顯其道廣大甚深。故後代譚圓明者無淳慕頓成。其所言則以高妙。其所志則墮凡情。殊不知由貪速成而駸駸焉入最狹劣道矣。今乃言所應至處最高遠。譬以文行。是真菩薩道也。可知。○二答釋中三。初總標三說。二別釋。三明三劫修始。今初。

  論曰有五(至)三十三阿僧祇劫。此中初乃本說。後二乃異部說。隋唐兩譯唯出初說。全無後二。其異可知。○二別釋中三。今初說三阿僧祇劫。

  何者為正。釋曰何等(至)位攝。釋中有三劫有五人。次明五人位。此中初明願行位未得清凈意未得正定名。次明清凈意行自在四種。次此清凈意下明有相行。此中明四種境界相。初有分別相此乃毗缽舍那境。若無分別為奢摩他境。緣此境則生舍。舍梵雲優畢叉。此雲止觀平等。亦云不諍。亦云不觀。亦云不行。止舉舍三相如瑜伽三十一明。次明後二相。第七地下明無相行有功用。熟思量者乃指勝行淳熟。次清凈意下論第二劫者有三人。次若人入八下明無相行無功用行。此中初明入八位初。次明八九十地成滿無相無功用行歷第三阿僧祇劫。次舉聲聞位以例證之。先明聲聞三果制立五人。後明大乘二段。初分十地以為三位。後分十地以為五位可知。後複次下以大乘十二位比對小乘十二住。孔目章一明聲聞十二住。一聲聞自種姓住。二入正未越次次取證方便住。三越次取證住。四得不壞凈味聖戒轉上漏盡住。五依增上戒境上意學出生住。六七八得真諦智增上慧學住。九觀察生無相三昧住。十究竟地相住十一解脫學處住。十二一切種阿羅漢住此中第一乃種性住資糧位。第二乃四加行。有雲配七方便者恐不允當。今言若法忍等者。蓋斯指觀諦十六聖行。而非指見道也。或可加行下脫正定位者四字乎。第三乃入見道初果。第四第五乃聖位所得。戒定是無漏慧學所依止。第六第七第八乃無漏慧學是斷欲界九品修惑分位。第九乃得四根本定斷色縛位。第十得無色定離三無色縛位。第十一乃斷有頂惑乃得滅定位。第十二可知。大乘十二住者。一種性住。二群行住。三凈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上慧住。七諦相應慧住。八緣起相應慧住。九有行有開發開相住。十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十一無礙慧住。十二最上菩薩住。具如瑜伽四十七至四十八說。可尋。後此十二下明此十二人即五住所攝。隋唐譯本明勝解行地及十地位分為五補特迦羅。無大小十二住配對之說。可見。○二七阿僧釋劫說二。初問起。

  論曰複次釋曰欲顯(至)阿僧祇。釋中初辨七阿僧祇劫與上三阿僧祇劫同等但由開合而成異。次明阿僧祇劫有二。瑜伽論四四十八(二十紙)雲。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名為無數大劫二者大劫算數方便。超過一切算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劫。若就前說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就後說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云云)同七十八(十五紙左)亦同此說。准瑜伽說。今論說行年雙三字恐是錯誤。應知。約除皮肉心等者。瑜伽四十八(二十一紙)雲。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有膚粗重。三者在骨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骨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云云)又七十三(八紙)雲。其最後乘要經三種無數大劫方可證得。依斷三種粗重別故何名為三種粗重。一惡趣不樂品。在皮粗由斷彼故不往惡趣(云云)二煩惱除品。在肉粗重由斷彼故一切種極微細煩惱亦不現行。然未永害一切隨眠。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由斷彼故永害一切所有隨眠。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障得智自在而傳。今之所說與此符同。可知。後明三大劫超若干劫。上來所說其大旨則雖與過去三阿僧祇動而無異。其開為七阿僧祇及超劫等說未見現流諸論中有此說。不可知其說之巨細也。○二答釋中三。初明地前三阿僧祇劫。二明地中四阿僧祇劫。三結。

  論曰地前釋曰復有(至)阿僧祇。此中初明緣境所行三種不同地前之三劫。地前得無流等者。與瑜伽本末論旨頗成涇渭。大乘終門之教往往有初住已成人空無漏之說。今所明三位即當其意。今第一位即當住前信想菩薩。第二則當三賢位。非黑白法即無流法。第三則當四加行位。當但無流者約義次第判之。非謂此位純無流相續。義門者何。謂從有流住入無流雜位。從難法入但無流。人空無流空竟凈位入法空位。入法空位則二空所顯真如出現。是名地道。由此次第要立三劫耳。○二地中四阿僧祇。

  論曰地中釋曰初地(至)攝二地。釋中初明四位攝十地。次諦有三種下釋諦三種。次菩薩如昔下明依四位住。次菩薩立誓下明四位行六度。此中初明依四位行施。財物受者。行於滅盡如次貪瞋無明怖畏之境。可知。滅盡者謂財等滅盡。次如昔所立下明依諦等行戒。次如昔至能忍下明依諦等行忍。次如昔至能作下明依諦等行精進。次如昔至能思下明依諦等行定。後如昔至了達下明依諦等行般若。次隨應。知下釋四位名義。次三諦下明四位三種能違三失。次依諦攝下明諦舍寂靜智慧互攝。次是故六波下明諦等為六度作至攝長凈之因。次初以諦下明諦舍寂靜是道中道始中終智慧涉始中後。後四依與下廣明四依與十地相攝文者可解。○三結。

  為此義故(至)僧祇此是別部所執與東流聖教其旨稍異。不可故加評量也。○後三十三阿僧祇劫說中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複次釋曰有諸(至)三十三釋中初明欲顯地前三阿僧祇有別。後欲顯入住下明欲顯十地位中安立三十三劫。可知。○三答釋中二。今初地前。

  論曰方便釋曰地有(至)向行釋中云云。此與上七阿僧祇劫中地前三位大旨相同。可解。明精進行中不借樂厭者。借字恐惜字誤。應思。○二地上。

  論曰於中釋曰為除(至)義如前釋。釋中初明由所對治有三故立三劫。次明三品道翻破三惑。次結立三劫由。後明此三十三阿僧祇劫與本說三大阿僧祇劫同等但由開合而有別。○三明三劫修始。

  前已說論曰如此(至)成就釋曰菩薩成就。

  唐譯曰。如說經三無數大劫得佛菩提。無始生死數修施等。數值諸佛。齊於何時名最初修三無數劫。故以伽陀顯釋此問。清凈增上力者。謂善根力及大願力由善根力。應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願力。應知常值諸善知識。堅固心升進者。謂發牢固心起增進行。牢固心者應知所發大菩提心。諸惡友力不能令舍。增進行者應知現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終無退減(云云)寂曰。隋唐兩譯並出伽陀。今譯四句不他伽者恐有脫語乎。上來五章入因果修差別勝相品竟。○自下第九釋依戒學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釋依學勝相品第九○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如此釋曰前於(至)應知○二答釋中亦二。初指本說二正說。今乃初也。

  論曰應知釋曰地有(至)此知○二正說中三。一徊標四種差別。二廣釋四種差別。三指廣說。今初。

  論曰若略(至)深差別。釋曰若廣所行。唐譯釋曰。此中問答辨諸菩薩所學屍羅於聲聞等有大差別故名殊勝。又此增上戒等三學即前所說波羅蜜多自性所攝。何故別立。於先所說波羅蜜多別義建立。今當顯示為顯展轉相因性故別立三學。謂依屍羅發生靜慮。復依靜慮。發生般若明共不共中初正辨共不共。後此二等下明非止不具學處有別共學處亦有不同。余文可解。○二廣解四種差別中二。初明四種差別。後結釋。初中有四。初明品類差別中二。初明三種戒。二明三戒能名三法依止。今初。

  論曰品類(至)益戒釋曰論比(至)益戒。三聚戒者。如瓔珞經下大集經四(十四紙)瑜伽論四十二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論四(二紙)等說。華嚴十九(七紙)雲三種戒。或雲三種凈戒。不出別因。諸說異同。如梵綱摘葉辨。今論所說大旨同於瑜伽第四十所說。可尋。明攝眾生戒出二四種。初以善道及三乘益為後因。四種可知。云何此三下明大小受持分滿不同。文旨可解。○二明三種戒能為三法依止。

  論曰此中依止釋曰若人(至)眾生此中初明初戒為二戒依止。如上引瑜伽七十五(三紙)明律儀戒為後二戒所依。次明攝善法戒為一切善法依止。次明攝眾生戒為四攝依止。次明三種戒同。此中初明信等五種於此三戒為通別因。次明六法為因。可解。次明四種因。瑜伽四十雲。云何菩薩自性戒。謂若略說具四功德(乃至)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二善凈意樂。三犯已還凈。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云云)廣說可尋。次明四種菩薩戒清凈因。此中前三可解。第四由具根本等者。謂具五支戒。涅槃經聖行品說五支戒。一者根本業清凈戒。二者前後眷屬余清凈戒。三者非諸惡覺覺清凈戒。四者護持正念念清凈戒。五者迴向具足無上道戒。如大乘義章第十釋。寂曰。此釋未詳。此五中初三為律儀戒。第二是性戒。第三是遮戒。次二如次定道二戒。第五是大乘戒。與今全同。可知。後此三種下明三種戒體用。文旨明著。可解。○二明共不共學處差別中三。一明六學處。二明不共學處。三結共不共。今初乃也。

  論曰。共學釋曰殺生(至)學處性遮差別如梵綱摘要辨。此中初約染心所犯以明性罪。次約有制無制皆悉成罪以辨性罪。余文可解。○二不共學處中二。初約別戒明不共。後約三業明不共。今初。

  論曰不共(至)無罪。釋曰謂立(至)不犯。釋中興相地拔草等余如來制意。引安居一例以安不共。具如瑜伽戒本中出不共學處亦有相違學處現前時應行不應行分齊。可知。○二約三業以明不共。於中分二。初正明三業差別。後略辨應行不應行四句。今初。

  論曰菩薩(至)此事釋曰戒類(至)云何此中初明所制別。次明戒體別。次明犯相別。後略明菩薩所應行。釋中言七種覺觀者。地持論四。成論第十六說八種惡覺。一欲覺。二瞋覺。三害覺。四親里覺。五國土覺。六不死覺。七族性覺。八輕侮覺。今言七者。蓋乃前七覺也。是辨三覺四尋耳。四種尋者。謂親里等四齣於俱舍論二十一。可尋。○二略辨應行不應行四句。

  論曰若略(至)修行釋曰若有(至)修行。次舉女人譬。瑜伽四十一云云。與今義別。余文可解。寂曰。無性論七明共不共差別中不出女人緣者善矣。可察。如女人緣者。是性罪現行應於甚深別中而論○三結共不共學處。

  論曰如此釋曰如(至)有幾種。文旨分別。可解。菩薩至復有下乃起下之語。○三廣大差別。

  論曰廣大(至)廣大釋曰廣大(至)差別。此中總別。總中釋出四義。大乘光等次品當辨。別中第一廣大。謂如來藏心本來清凈。與諸雜染法而不別應故。此心發生則一切惡無不離。又藏性具恆沙勝德故。此心發生則一切善無不修。又藏性具同體大悲故。此心發生則一切生無不度。此藏性即真法界。橫同十方豎徹三世故。時節無除。功用無餘。大矣哉菩薩屍羅。一心真當界為三種體性。自利利他為功用。要知。第二廣大中言六度四攝各有九品。瑜伽論第三十九(初)至第四十四(終)明六度四攝各有九種相。地持亦同。可尋。第三廣大中以四釋釋利益安樂意。可解。第四廣大中三種戒是三德因。六度四攝因中有九種相。故果上亦有此九所熏習之德。可知。次明三義廣大。後結兩乘異。可知。○四明甚深差別中三。一正明性罪現行。二明變化逆行。三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甚深差釋曰菩如是瑜伽四十一(五紙)所說與今旨同。但文少異耳。然性異現行有釋家諍。如摘要辨。○二明變化示現逆行中二。初明變化事以顯甚深。二舉事明示現逆行。今初。

  論曰複次釋曰前明(至)戒故。此中初明三業變化以身口為全。決明所作所為。後明化作雖非本身口所作亦名為戒之由。○二舉事明示現逆行中二。一明現愛畏事攝化。二明現本生通行益物。今初。

  論曰由此釋曰眾生(至)善處拘物頭此雲地喜華。亦云黃蓮華。耶曼王等者。華嚴入法界品所說。舊雲滿足王。新雲無厭足王。隋譯雲如阿那羅王為善財童子示所現事。唐譯雲無厭足王化導善財童子等事。今譯及字寫錯。可知。○二明現本王益物。

  論曰或現釋曰為化(至)利益。毗茍陀王等者。隋譯雲如毗輸安怛啰王子(此雲多能。即是須達拏也)本生經中說云云。須提梨拏王子施妻子之緣出於智論十二(六紙)法苑珠林九十七等。探玄記第八(二十二紙)敘施妻子三緣以分別其化實。可尋。又如葯藏等者未考此本緣。雜寶藏經說。釋迦文佛過去人遠作白香象令二國王止斗安國。二國者。一迦屍國。二比提醯國。此緣與今相似。可見。○三結釋。

  論曰生他(至)差別釋曰先令(至)差別。准此結釋。性罪現行乃登地已上之事。非地前之應行之。宜哉南山慈恩等判為地上所行也。○二結釋。

  論曰由此釋曰從他(至)名持○三指廣說。

  論曰複次釋曰從此(至)差別。毗奈耶瞿紗毗佛略此翻雲律藏方廣。此經未渡。相傳雲。真諦三藏將菩薩律藏擬來此土。於南海上船。便欲沒。省去余物。仍猶不起。僅去律本。船方得進。真諦嘆曰。菩薩戒律漢土無緣。深可悲歟。真諦疏雲。婆藪斗律此翻品類律。此律多說緣制諸輕戒。優婆提舍律此翻正教。此律正說是罪非罪制諸重罪。抄批亦同。定賓出婆藪斗即犍度者恐不允。釋中正護一戒四萬二千者是明了論說。彼論偈曰。倍二十一千福河。流善法水洗除污。釋曰。云何倍二十一千福河成四萬二千福河。律中如來所立戒有四百二十。於婆藪斗律有二百戒。於優婆提舍律有一百二十一戒。於比丘尼律有九十九式。此四百二十戒中隨一一戒各能生攝僧等十種功德。能生十種正法。謂信等五根。無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護。合成四萬二千福河。由此福河能洗除破戒垢行余文可解。依戒學勝相品竟。

  ○第十釋依心學處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四。

  釋依心學處勝相品第十○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如此釋曰菩薩(至)可知○二答釋中三。初標六種差別。二別六種差別。三別釋六種。今初。

  論曰略說釋曰若廣(至)此義。三摩跋提新雲三摩諦庭。此雲等至。智論五雲。復有人云。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有言二十五種。有言五百種。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付法藏經二(三十二丁)商那和修舉五百三昧問其名字(云云)○二列六種差別。

  論曰何者(至)由事差別○三別釋六種中自有六段。今初境差別。

  境差別者。釋曰所緣(至)二境釋中初明三境。初乃真諦境。後二乃俗諦境。次出中邊十二種境。辨中邊論雲。所緣有十二種。一安立法施設所緣。二法界所緣。三所立所緣。四能立所緣。五任持所緣。六印持所緣。七內持所緣。八通達所緣。九增廣所緣。十方證所緣所緣。十一等運所緣。十二最勝所緣(第九第十如來地境)與今少異。可知。九種正事即指因中九相果上九德也。○二眾類差別中三。今初標。

  論曰眾類釋曰有四(至)德道。四種三摩提破四障等者。四種障者地前所對治。今乃約習氣雲破。如五教章斷惑分齊分別。此義如上引佛性論等明。○二釋眾類。

  論曰大乘(至)提等。釋曰大乘諸定唯識論第九引此文雲。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地論經雲。何以故。以得菩薩大乘光明三昧法故同經雲。菩薩元明法門所謂分別十地事。諸佛子。此事不可思議。論雲。光明者。此大乘法顯照一切余法門故。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十五光明者。蓋斯旨四十心十地及佛果智光。唯識述記十本(四十三丁)明定學云云。義燈雲。四明雲。舊法師判初定。則初四地所修。次則五六七地。次則八九十地。後則金剛及佛。四定如次。今謂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別配地。戒慧亦爾。何不配地。故知隨分地地皆修。寂曰。舊判甚有道。理亦演秘舉有義彈雲。初二彈亦有道理(文)余文可解。○三結。

  論曰攝種釋曰五百(至)所攝。○三對治差別。

  論曰對治釋曰無分(至)差別總緣之智如瑜伽七十七明。本識相續中有無始時來惑業苦染污種子。障覆四德令不顯現。菩薩大定能拔此種從粗至細能治智慧。從劣之勝。楔喻可解。○四隨用差別。

  論曰隨用。釋曰菩薩(至)差別。菩薩大定不思議力不由地系自在受生。可知。○五隨引差別。

  論曰隨引釋曰菩薩(至)差別。引有二種能引是定。所引通慧。所以融引。但有體。而無事用。事用乃屬所引通慧。可知。○六由事差別中三。一明引攝神通所作事業。二明引攝十難信修正行。三明引攝波羅蜜乃至一切佛法。今乃初也。

  論曰由事(至)通慧。釋曰由如(至)總句。唐譯雲。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惑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辨。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釋云云。隋譯雲。震動故。熾然故。普遍故。顯現故。轉變故。往來故。延促故。聚散故。一切色像入身中故。所往同類故。所為自在故。伏他神通故。與辨故。與念故。與樂故。放光故。出生如是大神通故。三通慧者。婆沙百四十一說。三神通。一運身通。二勝解通。三意勢通。與今粗同。促遠已下三事唐譯雲卷舒。釋文稍異。可知。地復中間者謂極逼近。言具八自在者八自在如上已說。此釋與余譯其旨異。唐譯雲。所作自在者如變魔王佛身等。隋譯亦同。余文可解。余譯極略。可知。○二明引攝十難修三行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能引(至)行故釋曰成就正行○二別釋中二。初正明十難修正行。後更明隨覺難修。今初。

  論曰何者(至)行故。釋曰若依難修。此中初自受難修。唐雲自誓難行。十願如上已明。第二不可回難修。唐雲不退難行。二不背難修。唐雲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乘故。第四現前難修。第五無染難修。諸譯粗同。第六信樂難修余譯頗異。隋譯雲。信樂難行。於大乘中雖復未解。然於一切甚深廣大生信樂故。唐雲勝解難行。義同隋譯。寂曰。此品所明正明登地已上所行勝定。兩譯何雲。未解。今譯應正。第七通達難修。本文者謂譯皆同。釋文奇趣。余譯全無。可知。第八隨覺難修。若枯文丈諸譯粗同。今譯有釋。乃以二義判不了義。知則以未盡理為不了義。後以秘密語為不了義。今之所用即取後義。可知。秘密語義如上明四依中廣明。第九不離不染難修。今譯明暢。其義周足。後譯疏略。可知。第十加行難修是依今譯。精微可知。○二重明隨覺難修中有二。今初標。

  論曰於隨釋中十難其相。此即以隱密語為不了義。為折伏輕慢眾生故作此說。菩薩應隨理覺察。以是故今聖廣明焉。○二別釋中三。一於六度說。二於十惡說。三於佛法甚深說相中有二。初舉施經釋。後例余度。初中攝出十文。今乃第一文。

  論曰如經釋曰菩薩(至)行施。釋中二意。可知。隋唐譯但有後義。不出前義。無性論八雲。諸菩薩一切有情攝。為已體通達自他平等性故。彼行施時即菩薩施故。無少施而名能行施。又以一切所有財物施於一切。是故說名無少所施。又所施物施者。受者皆不可得故三輪清凈。是故說言無少所施。○第二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行施。釋中八施者。俱舍論十八(十三紙)雲。八施者何。一隨至施。二怖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習善施。六希天施。七要名施。八為莊嚴心為資為資益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行惠施(云云)此中前七非真實施。第八真實最勝行。今揀菩薩不具凈心施故云不樂八施。義至二字恐字倒。或可是行複次下第二釋。復釋著名下第三釋。隋唐譯本疏略。義亦未了。可知○第三文。

  論曰云何釋曰由菩成信。無性釋雲。若諸菩薩不信如來而行布施者。謂證法性自了自信而行惠施。非唯信他。故前有根者謂自詮施。後無根者謂由他信。寂曰。今譯本論似迴文未盡。可考。不行諸佛等者謂非權信教已。○第四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行施。無性論雲。謂任運常行施故不須自策。而能策他勸令施故寂曰。今譯義正。無性論旨恐非經意也。○第五雲。

  論曰云何釋曰菩薩(至)物施唐譯雲。云何菩薩於施耽樂等者。謂諸菩薩常行施故無暫施。一切施故無少所施今譯迴文未盡。可知。○第六文。

  論曰云何釋曰婆羅(至)大名諸譯義同。於中今譯文義周悉。可知。○第七文。

  論曰云何釋曰郁波(至)清凈。隋譯云云。唐譯雲。殟波陀者。顯曰生起。密詮拔足。波陀名足。殟名為拔。今取密義。拔除慳足令面傾覆而行惠施。是故說為殟波陀慳(文)與今旨同。○第八文。

  論曰云何釋曰究竟(至)相符。諸譯及無性論釋其旨全同。但今譯文義精微。可知。○第九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自在。諸譯旨同。但唐譯其文易解。可見○第十文。

  論曰云何釋曰無餘(至)無盡三。譯旨同。但無性論釋稍存異致。可知。○二例余度。

  論曰如施釋曰如施(至)分判○二於十惡密語。

  論曰復有(至)觀察釋曰若有邪行。此中十段。初於殺生密語。次於不與取密語。諸譯粗同。次於欲邪行。密語今譯意謂。菩薩三業與淫相反。永斷其事。但一念一剎那有安緣著諸塵。是應欲邪行。余譯旨殊。隋譯雲。云何欲邪行者。若念如此邪如是行故。唐譯雲。謂如諸欲皆是其邪而修正行故。寂曰。今譯應正。次於妄語密語次於兩舌密語。是與余譯異。唐譯雲。云何貝戍尼者。此貝戍尼顯目離間語。密詮常勝空今取密義。與答相應。是故答言。若能常尼最勝空住次於惡口密語。諸譯粗同。次於不相應語密語。隋譯曰。云何得成雜亂語。若於差別種類法中如其相說故。唐譯曰。云何綺問語。若正說只類差別次於貪慾密語。次於瞋恚密語。後於邪見密語。諸譯七義大抵相同。但余譯釋文極略。可知。○三於佛法甚深密語中三。今初標起。

  論曰復有(至)分別釋曰初明(至)甚深○二譯。

  一切佛法(至)染故。釋曰諸佛於世。此中七文。初會一切法常住(云云)今據大乘始門之說約佛法身以明一切化法常住。若據大乘終極之理則與不同。如法華涅槃經及疏明。不遑此述。次以斷為佛法。次以生起為佛法。可解。次以得為佛法。隋譯雲。證見法是佛法。眾生八萬四千行並對治皆證見故唐譯雲。又有所得法是諸佛法。八萬四千諸有情行及彼對治皆可得故。次以有貪瞋痴為往。釋中出二義。初義則諸譯皆同。後義則余譯所無瞋痴及凡夫法亦應准知。菩薩定智悲等似貪等而現故。次二可解。隋譯雲無染法不污法。唐本雲無染法無行法。其旨率同。可解。○三地。

  論曰是故釋曰此語(至)甚深。難思等三如次當理行果甚深。可知。○三明引攝波羅蜜等。

  論曰為修釋曰此論(至)此知。文旨明著。可解。唐譯大抵與今譯同。隋譯極略。可知。上來釋依心學勝相品竟。

  ○自此第十一釋能慧學差別勝相品中二。初標品名。後正釋文。今初。

  攝大乘論釋第十五。

  釋依慧學差別勝相品第十一○二正釋文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如此釋曰菩薩(至)體相。釋中初明三智差別。後此三智中下明三種中成立無分別智則前後二智自成立。十九差別者。今譯出十九種差別。隋譯出十八種。不敘威德。唐譯舉十六種。不出建立救難及威儀。隋唐二釋並以若字而成句別。可知。寂曰。威德有無異本應爾。立救難二句唐譯無之。於義穩當。可察。○二答釋中大分為二。初正明十九義。後重辨諸義。初中亦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由無釋曰謂由(至)云何。釋文可解。後一句乃起下之語。下皆任此。○二別釋十九。今初自性中二。初長行明離五相。後結頌。今初。

  論曰無分(至)別智。釋曰若具智相五中前四揀非相似無分別。無分別智即般若妙慧。非是以粗無分別名分別智。由證真如實相名為無分別智。今此前四雖是無分別非證如智。故非是無分別智。後一雖是緣如是有分別故離卻之。此智離分別相而獨實證真如。譬如五識無分別對色等境各各別轉。余文可解。○二釋頌。

  論曰於此(至)分別釋曰於此(至)例爾。釋頌中以無分別智自性為菩薩自性之釋奇且妙矣。隋唐兩譯全無此文。可見。○二明依止中二。今初敘意。

  如此說菩(至)說偈此中初承上起下。後前說下設問敘明依止所以。可解。○二釋頌論曰諸菩。釋曰此智依止。唐譯第四句雲非義種類。釋曰此智依止。唐譯第四句雲非思義種類。釋曰。此智所依不名為心。亦非非心。心所引故此生所依。是心種類亦名為心。因彼而生(文)隋譯旨同。寂曰。如此是大乘始門之說。故不顯一乘終極之玄旨。可謂引而不發者矣。○三明因緣。

  為顯論曰諸釋曰(至)為境第二句有言者謂依正教。唐譯文同。隋譯雲有意言聞熏。釋曰。有意言聞熏者。由於他音適正聞熏習。以此熏智為因生思惟意言。名正思惟○四明境界。

  論曰諸菩薩釋曰前偈(至)云何。法性若約真諦則一切法無所有故不可說有。二無我空性真理實有故不可說無。若約俗諦則一切法空無所故不可說有。似有顯現故不可說無。可解。○五明初貌。

  論曰有善釋曰是智(至)分別文旨分明。釋義甚深。奇且妙矣。可察。若一下乃起下之語。○六立。

  論曰相應(至)義成釋曰一切(至)何成。此乃立不可言說性是所分別。所分別唯有言說無有別物。隋唐兩譯舉斫芻名以釋字展轉相應相。此旨如唯識述記初明。可尋又如上明名事互為客中釋也。唐譯中此下二頌並為疑難之文屬行相科。而不立為別句。義意穩暢。唐譯八(十五丁右)若一切法不可言。得以何等為所分別。釋相應自性義云云。此云何成。釋字展轉相應云云。如言斫芻云云。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何成釋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云云。若言要待能詮名於所詮義有覺知起。為遮皮故說是言。非詮不同故。寂曰。相應已下二頌就上一切法不可言說問所分別。答以雖一切不可言說於名句字三法相續中成所分別之義。是即初頌。次頌。次釋。若以名句字相續為所分別者。何故言一切法不可言說耶。乃答。雖以言說為所分別離名言無分別境。所言法體與言不同。故一切法性非一切言詮之所及。下偈頌顯此理耳。由是觀之此二頌乃傍論。就一切不可言生難及過。然則唐譯以此二別屬於行相。科者甚應道理。義亦甚深。下乃起後。○七救難。

  論曰離言(至)可言釋曰若人(至)攝持。此乃明所分別離言說無有別物故離言說則智不起。而言說於所言說不同故言所言悉不可言也。○八攝持。

  論曰諸菩釋曰是無(至)伴類。隋雲住持。唐雲任持。今譯文明。可解。○九伴類。

  論曰諸菩釋曰伴類(至)果報。唐雲助伴。諸本旨同。文義明著。可解。○十果報(唐雲異熟)。

  論曰諸菩釋曰有但(至)云何。共用者謂器界等。獨用者謂五根及根依處等。於此共不共有四句分別。如唯識論疏等明。寂曰。此一科文今釋直以應化二身為根本及加行智果。若依唐八(十六丁)云云。菩薩依加行智生化身土感異熟果。依根本智感受用土異熟之義。若隋譯八(十五丁)同今譯。兩本並有道理。可察。准次有等流等。唐譯為優。○十一等流。

  論曰菩薩釋曰果或(至)云何。同類因感等流果必於等及與勝。如俱舍根品明。今乃無分別智前前於後後等及後為因。後初地乃至佛果展轉增勝。後釋增勝之辨余譯所無。應思。○十二出離。

  論曰諸菩釋曰滅惑(至)究竟。此中初明出離。次明具三離故名曰出離。後明得成就。○十三究竟。

  論曰諸菩釋曰究竟(至)上果。此中初標二種究竟。後釋四究竟。十自在者出於次卷。(十五丁)○十四明無分別智功德中三。初明加行無分別智。於中有二。初明加行無分別名。後正釋文。今乃初也。

  無分別智(至)與壁云何○二正釋文。

  論曰不染釋曰此無(至)云何。此中初明無分別智不為四塵所染。次明重惡業。諸惡業生於三業具不具判輕重等。又有見修惑所起業。有唯修惑所起業。如對法明。極重煩惱等明重惡因。俱舍論第十五(十七紙)頌由重惑凈心。及是恆所造。論云云。又第十八(十四紙)明造作業增長業。增長業由五種因。頌曰。由審思圓滿。無惡作對治。有伴異熟故。此業名增長審思者第一因也。此揀率爾。思圓滿者第二因也。揀業力示滿。無惡作對治者第三因也。造惡不追悔名無惡作。造惡不懺說名無對治。有伴者第四因也。謂造惡以不善為助伴。名增長也。是揀造不善以善業為助伴也。有異熟者第五因也。謂定感異熟之業名為增長具如婆沙二十四及百十九明。若人深信樂如來正法教三無性二無我則能破如是極重惡業。所以可知。○二明根本無分別智功德。

  論曰清凈釋曰如虛(至)云何三凈四障如上已明。此障根本等者起後之辭也。准前後立障字乃即字寫誤。可知。○三明無分別後得智功德。

  論曰如虛釋曰虛空(至)是譬。八法者。唐譯雲利衰譽毀稱譏苦樂。此八世法亦曰八風。增一阿一十九云云。○十五無分別智差別。十六三智譬喻合頌。於中五頌。今初如啞譬。

  論曰如啞釋曰譬如(至)差別此中初約譬分別三智。後初來下約法分別初來來字恐求字形誤。求得向得即加行由。以對正得已得。可知。○第二頌。

  論曰如愚釋曰未識(至)云何釋義准上。釋曰二字是剩。可知。○第三如五頌。

  論曰如五釋曰五(至)名差別。五識無分別現量得緣實境。第六意識與五俱起。雖在現量所得今唯約有分別意識以為緣虛可知。求覓五塵或級實等者。寂曰。隋唐譯云云。無性論雲譬如五識求之境界。雖有所求而無分別。如是加行無分別智當知亦爾。准此等文。言求受者指正受前剎那。非謂分別希求。今譯以五識意識問起而作解者非矣。是必後人之所加。可知。○第四於論頌。

  論曰如未釋曰譬如(至)云何。此約未解已解解究竟以喻顯三智差別。大旨同上。○第五頌。

  論曰如人。釋曰此偈(至)云何。此喻顯正後二智。閉目即會假入空智。開目乃從空出假智。又可閉目是從假入中智。開目即中道成所作事用。凡學佛道事以閉目為入理始。以開目為悟勝用。未閉之目是凡夫偏計盲識也。閉而不開是二乘無為也。閉而更開是菩薩通也。後代學佛之流全不修閉目之方便。恆住偏計盲眼。濫擬一包閉而更開不思議眼。揚揚弛弛嗟乎釋迦文佛正法為此煙滅。愷可不洪嘆哉。從前指喻應知此旨也。○十七二智威德。

  論曰如空釋曰譬如(至)說偈。偈中言異者即是分別。可知。上二句則明根本智。下二句乃明後得智。隋唐兩譯與上頌同為二智譬不立威德之科。可知。隋譯八(十七丁左)雲。複次若以無分別智名為佛者。既離分別眾生。云何得成眾生利益事。唐譯八(二十一丁)其旨全同。無性八亦同。准此三本。今譯若佛果是下脫無字。若佛果下乃起後之文○十八無功同作事。

  論曰譬摩釋曰譬如(至)天鼓。天鼓者天帝釋所得鼓。如立世毗曇等說○十九無分別智甚深義中二。初征問。後正釋。今乃初也。

  此無分別(至)義則不成。問意可解○二正釋中二。初正明甚深。後引經釋無分別。今初釋非智非非智中。隋八(十八丁)云云。唐八(二十二丁)雲。根本無分別智正定是智。以於加行分別智中此不生故。亦非非智。以從加行無分別智因而得生故。復有別義。非於此非余非智而是智者。以非於此分別轉故。說為非智。以非於余即於分別法性轉故。

  論曰於此。釋曰此智(至)說偈。非清凈清凈通相不通相如次當依他諸法與依他法性。非不緣識者。謂此智識性故。余文可解。○二引經釋無分別。

  論曰佛說。釋曰一切(至)無明。此中初明一切法自性無分別。何故無分別。謂所分別一切諸法本不可得故。由一切分別者義悉是虛妄義。至無分別是真實義處。可知。唐譯(二十二丁)雲。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今譯第四句語不巧。隋雲無無分別智。若由下征。一切諸法本性涅槃。但由無始無明虛障故不得自性解脫。緣了開發。加行修成方能解脫。如明鏡金□等譬喻可知。○自下第二熏辨諸義中五段。一重辨三智差別。二成立無分別智義。三明無分別智與般若波羅蜜名異義同四明聲聞菩薩智慧差別。五於菩薩自在釋通疑難。初中有二。初開間。後正釋。今初。

  於自性無(至)差別。二正釋中二。初總標三智。二別釋三智各有別類。今初。

  論曰此中釋曰於自(至)十一種。○二別釋中三。今初明加行無分別約因有三種別。

  論曰加行釋曰此三(至)力成唐譯文旨明著。易可解尋。○二明根本無分別智約人有三種別。

  論曰無分釋此三(至)知故。唐譯之中釋義稍異其旨無違。○三明無分別後智約事有五種別。

  論曰無分釋曰此五(至)顯示。唐譯雲通達隨念安立和合和意思擇差別。釋云云。大旨相同。唐譯九文最明暢。易解。隋雲以一切法為一搏相總相攀緣智。與今少異。隋譯釋與今同。唐譯雲。和合思擇者。謂總緣智觀一切法緣同一相。由此智故進趣轉依。○二成立無分別智義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為成釋曰已說偈。唐譯雲無分別智成立因緣。可知。○二別釋中有二頌。今第一頌。

  論曰餓鬼釋曰譬如說(至)說偈。此譬與後兩釋其旨稍異。今譯乃約一水四見明境非有。隋唐兩釋初明傍生見水餓鬼見陵之異見。次出人見糞穢豬等見凈宅之異見。後敘人見飲食天為不凈物之異見(云云)其致雖同今譯允雅。可知。全譬成立境非實有。可解。若無實境下舉唯識四難即推彼論。唯識四難者。二十唯識論舉四難。第一難雲。若離實有色等外法。色等識生不緣色等。何因此識有處得生非一切處。第二難雲。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第三難雲。因一處時有多相續。何不決定隨一識生。第四難中有三。一雲。何因眩翳所見發等無用余發等有用。二雲。夢中飲等云云。三雲。尋香城等云云。成唯識論第七(十二紙)出九難中第二雲。若唯內識似外境起。寧見世間情非情物處時身用定不定轉。如夢境見。應釋此疑(云云)具如二十論通釋。故今指彼耳。又上第五明四智。成就相違識相智即留此義。○第二偈。

  論曰於過釋曰過去(至)說偈文旨分明。可解。此四智中成就無所緣現可得智。可解。○第三偈。

  論曰若塵釋曰若塵(至)至分別此亦如四智第三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中明。下一句可解。後次有下乃起後。○第四偈約外境顯塵無自性。

  論曰得自釋曰菩薩(至)云何。此乃四智第四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有三種中。第一隨自在者智轉智。第二隨觀察者智轉智。第三隨無分別智轉智是也。如唯識論第七(二十一紙)明唐譯九(四丁)雲。得自在菩薩者謂已證得自在菩薩。由勝解力故者由願樂力。如欲地等成者謂令地等成金等相。隨欲皆成得定者亦爾者謂餘聲聞等。成就揀擇者者已成滿毗缽舍那。有智者諸菩薩。得定者得三摩地。此偈下乃起後。○第五偈明內境無自性。

  論曰成就釋曰簡擇(至)自性諸譯同致可解。隋九(三下)雲。成就觀行人者。又得寂靜思性一切法如其義顯現。無常等十想如增一阿含四十一(十七紙)涅槃經三十八(至)智論二十三等明。○第六偈結內外境無自性。

  論曰無分釋曰若菩(至)為異文旨分明。可解。隋九雲。智行無分別一切義不現即知無有義識亦不得有。此智下乃起後。○三明此智與般若波羅蜜名異義同中二。初正明其因。後引經證。今初。

  論曰此無釋曰不以(至)是同○二引經證。

  論曰如經槃處釋曰欲成果故。此中初明菩薩為圓滿所行離五種處修諸波羅蜜。次明離五處。後明無分別智異所離五處。可解。隋唐譯中全無分別智異所離五處之一段。○四明聲聞菩薩智慧差別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二。初問起。

  論曰聲聞釋曰已說(至)差別○後答釋。

  論曰應知(至)此故釋曰聲聞差別此中五義差別。初無分別差別者。聲聞法中以入無為為究竟處。故離見人空。除煩惱障而已。法執所知障不妨彼果。故住有分別。菩薩不爾。可知。第二非一分差別者。唐譯雲非少分。義分三種。今譯為二。可知。唐譯九(六丁)雲。非少分差別者謂顯三種非少分性。一所通達真如非少分性。所通達真如非少分性者。謂菩薩智具足通害補特伽羅法無我性。聲聞等入真如時唯能達達補特伽羅無我之性所知境界非少分性者。謂菩薩智普緣一切所知境界。聲聞等智唯緣苦等諸諦而生。所度有情非少分性者。謂菩薩智普為度脫一切有情勤修菩提。聲聞等智唯求自利。第三無住差別。可解。第四恆差別者。隋唐雲畢竟差別是亦今譯詳釋。可解。第五無上差別。可解。○二釋頌。

  論曰此中(至)為遠釋曰為攝云何此中明不正智有五勝修福廣大報亦勝妙。第四句唐譯雲說此最高遠。寂曰。唐譯應允當。應知菩薩福高遠廣大能顯示世間勝果報及三乘果報也。隋雲世出世果報。當知不為遠。釋雲。世出世果報者。謂色無色等是世間。果執。聲聞等是出世果報唐雲世出世漏中說是最高遠。釋似隋本。無性釋雲。靜慮無色名世間漏。世間乘等所得涅槃名出世漏。是皆勝彼故說說高遠。諸菩薩也至下乃起後。○五於菩薩自在釋通疑難中二。初明菩薩有體有恩得極自在。後正釋通疑。今初。

  論曰若菩(至)勝能釋曰此顯(至)此義此中初標。後釋。有體者即菩薩智斷實德。有恩者即菩薩恩德化用。三學攝十度等是有體德具十自在作一切利他事是有恩德。余文可解。此一段文最為要義。隋唐兩譯全無此文。無乃缺脫乎。唐譯九(七紙)雲。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屍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得大自在。何故現見諸有情匱乏財位(云云)隋譯亦同。○後正釋通疑難中二。初問起立難。復通釋。今初。

  論曰云何釋曰此次(至)為重釋文可解。○二通釋中二。初長行。後偈頌。初中亦二。初釋。後結。今初。

  論曰由菩(至)因緣釋曰菩薩智力此中五段。諸譯旨同餘譯無配十力之文。可知。○二結。

  論曰是故釋曰勝能(至)眾生。余譯之中全無此結文。可知。○後偈頌。

  論曰此中(至)薩施釋曰為攝薩施。余本頌文少異。義意無違。上來釋依慧學勝相品竟。

  ○第十二釋學果寂滅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六。

  釋學果寂滅勝相品第十二。○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如諸釋曰菩薩可知。○二正釋中二。初明滅果無住處涅槃。後明轉依。初中有二。初總標。

  論曰諸菩釋曰二乘(至)無所住。唯識第二雲。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余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轉翼。由欺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為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如何善逝有有餘依。雖無實依而現似有餘譯極略不出四涅槃。可見。○二解釋中二。初征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此相釋曰無住(至)為相。○二正釋。

  論曰舍離他性釋曰若菩(至)本依。菩薩轉依位證得滅惑無餘不捨生死二所依真如。是為性處涅槃。若論起用則雖有前後。其所得涅槃則二義在於於一時。可和 明本識為依他住具凈不凈二分。此一段雖今譯與後綱紀相同。其意趣則頗有逕庭。可知。○二明轉依中二。初樂行。後偈頌。初中有四。一正明轉依相。二明六轉依。三明下劣轉過失。四明廣大轉功德。今乃初也。

  論曰轉依釋曰轉依(至)本性。釋中初釋本文。後配釋五分法身。寂曰。此釋五分之文道理極成。無復余蘊。由斯應知婆沙等所明五分法身是未盡理之說也。後譯全無此釋。可知見諦等或字應作惑字。○二明六轉依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此轉釋曰若約(至)六時。○二別釋中有六。今初益力損能轉(隋譯名同。唐譯雲損力益能轉)。

  論曰一益(至)行故釋曰由三(至)過故。諸譯率同。隋譯雲。由信解力住聞熏習故。有漸微煩惱行不行故。釋曰。阿梨耶識中染污熏習損其能益對治力。是故得轉住。解行地者住聞熏習力得轉依故。若煩惱現行。彼有慚愧故現行煩惱熏習薄少。唐譯雲。由勝解力聞熏習住故。由有羞恥令諸煩惱少分現行不現行故。釋曰。若煩惱現行即深羞恥。或少分現行。或全不現行。寂曰。准余譯。慚弱慚字恐暫字形誤。惑永不行惑字或字寫誤。莊嚴論十說有羞四種相。一於諸度障增時極生鄭恥。二於諸障治減時云云。三修諸度慚怠時云云。四薩順煩惱法行時云云。唯識第十雲。一損力益能轉謂初二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凈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現行亦名為轉寂曰。今譯或言十解已上是聖。或雲十解已去證得人空。與余譯及唯識所說崇卑不同。斷伏亦殊。可謂今譯總籠奄含始終二理故耳。可察。○二通達轉。

  論曰二通(至)六地釋曰得無(至)其位。諸譯粗同。但唯識論旨與今不同。彼論唯以見道為通達轉。即真如斷分別雲。二通達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彼亦會釋攝論異說。次下當出。○三修習傳。

  論曰三修(至)十地釋曰前位(至)其位。三相即三性相。三性若有三相則非是真實。三相不顯現入三無性真實顯現。此一段文與新唯識論家所說水炭。可知。唯識論曰。三修習傳。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粗重。漸次證真實轉依。攝大乘中說通達轉在前六地。有無相觀通達真俗。間雜現前令真非真現不現。故說修習轉在後四地。純無相觀長時現前。勇猛修習斷余粗重。多令非真不顯現故。三異趣。可知。○四果圓滿轉。

  論曰四果釋曰三德(至)依止。唯識論雲。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習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只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粗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五下劣轉。

  論曰五下釋曰人境(至)舍集。諸譯旨同。唯識論說。義趣亦同。○二六廣大轉。 論四六廣(至)舍故釋曰人境(至)生死此即與前所明無住處涅槃其旨全同。唯論云云。孔目章等明法無我未證則人無我智亦不清凈之趣者。蓋乃議此論旨耳。可知。○三明下劣轉過失。

  論曰若菩(至)過失釋曰欲顯(至)斷德。余譯極略。其旨無違。○四明廣大轉功德。

  論曰諸菩(至)功德釋曰欲顯(至)可說十自在至下當知。釋中明四相之文最為要義。但余譯中全無此說。可知。○二釋頌。

  論曰此中(至)不得釋曰為顯(至)得義三釋義同。文旨明著。可解。上來釋學果寂滅勝相品訖。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四

 攝大乘論釋略疏第五

  陳天竺三藏法師波羅末陀譯

  日域東都第泉院苾芻普寂疏

  ○第十三釋智差別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釋智差別勝相品第十三○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正釋。今初。

  論曰如此釋曰前已(至)可知○二正釋中大分為三。一正出智果體。二重以十義證成法身。三廣分別諸義。初中有二。初標出智果。後分別三身。今初。

  論曰由佛釋曰智差(至)三身。法身以如如如如智為體。餘二身乃為智之所擊動示現應化身成利益他事。雖非唯智以智為主。故以三身明智差別。至下當知。○二分別三身中二。今總標三身。

  論曰一自釋曰身以(至)化身。三身義出於金光明經第二。心地觀經第二。大乘同性經下。金剛般若論上。大乘義章第十九。法苑義林七之本等。法苑章敘異說為三段今以圖出焉。

  ○唯識論第十釋大牟尼名法雲。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綱。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以五法性攝三身者。有義初二攝自性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圓鏡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中二智品攝受用身。說平等智於純凈土為諸菩薩現佛身故。說觀察智大集會中說法斷疑現自在故。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後一智品攝變化身。說成事智於十方土現無量種難思化故。又智殊勝具攝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實智。有義初一攝自性身。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說佛法身無生滅故。說證因得非生因故。又說法身諸佛共有遍一切法猶若虛空無相無為非色心故。然說轉去藏識得者。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粗重顯法身故。智殊勝中說法身者。是彼依止彼實性故。自性法身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實功德鏡智所起常遍色身攝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現佛身攝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說圓鏡智是受用佛轉諸轉識得受用故。雖轉藏識亦得受用然說轉彼顯法身故。於得受用略不說之。又說法身無生無滅唯證因。以得非色心等。圓鏡智品與此相違。若非受用屬何身攝。又受用身攝佛不共有為實德故。四智品實有色心皆受用攝。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故不可說實智為體。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而似智現。或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但說平等。成所作智能現受用三業化身。不說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自受用攝云云。寂曰。如此諸義乃大乘始門之意趣也。若據終極之說則三身不即不離智即是色。非情謂境。思之可知。古說明受用身異於唯識佛地等所判之辨。及以唯識佛地二論異義等如上顯了意依章疏中明。此中分別自然得入功得。文旨可解。自性身中攝後所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受用身中唯取他受用。條理顯然。他修行地者。蓋乃指地前緣修之行位也。○二別釋三身。今初自性身。

  論曰此中(至)止故釋曰此三智故。此即空不空如來藏寂照不二真身也。二種生死因亡果滅。恆沙功德具足圓滿。是為自性身。此身即攝後所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身。而始終二門義意不同。可知。十種自在至下當知。又因下第二釋。可解。寂曰。今譯文言詳悉。理致圓備。後譯並無性論文甚簡略。義亦未詳。可檢。○二受用身。

  論曰受用(至)因故釋曰土有云何。種種土即登地已上菩薩所感無量凈土是也。言二事者謂諸凈土及與菩薩大集輪也。此二事依應身顯現故。受用二釋可解。此身即當後判四身中他受用身。無性論雲即是西方極樂土等清凈佛土等。可見。變化身下乃起後之詞也。○三變化身。

  論曰變化(至)現故釋曰法身謗故。余譯雲依法身。可知。應身以大定智悲等者。應身以大定智悲為體。體唯意法意識三法而已。雖有身土等是定果不思議身土。非五識境。是即大乘從始入終之說也。余譯無此文。可知。以退為中陰是亦奇釋也。唐譯雲現沒。可見。王秘密等者下第十八雲六十四王伎秘巧術法。又雲六十四能。蓋是印度王家所學伎能有六十四故耳。六十四數是八八大數。如六十四音六十四異書六十四有情等。八相義如探玄十一瑜伽倫記九下等明。變化身示受生於天人中。三由可解。○第二重以十義證明法身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諸佛釋曰欲引(至)此問法身中自含攝余身。如前引唯識。○二答釋中二。初郁陀那頌總攝十義。授別釋十義。今初(會本錯置。今准隋唐釋以改竄之。可知)。

  論曰此中(至)佛身釋曰為攝第釋郁陀那新雲嗢陀南。此雲總攝。嗢陀南頌有三。一初以一頌總列諸門。後依門釋。二者中間重頌辨法未了。三者辨法竟。總舉重頌總收前義。今乃當初。嗢陀南三別如瑜伽倫記七下(三十四紙)等辨。頌中十義。可知。○二別釋十義。第一明相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若略釋曰若廣(至)相義。○二別釋五相中五。今初法身轉依為相。

  論曰五相(至)相故。釋曰法身(至)身相。今譯義趣精緻。余譯極略。可知。無性釋論文雖簡略。義意明暢。可尋。今譯判三界內外之文異於通途。可知。○第二凈白法為相(隋雲白法自體相。唐雲白法所成為相)。

  論曰二凈(至)得成釋曰一切自在。言四種善者。蓋斯指世間善及三乘善也。於中法身是真實善。是最上無上善。是廣大圓滿善故。是為大白法界。六譯定並以善為相。瑜伽四十三指菩薩修果六波羅蜜言大白法界。法界無差別論以白法所成相為如來藏一相。當知在因焉則名為佛性。在果焉則名曰法身。極善清凈為任修集六度大白法旗之所顯現。是即一切大乘通宗。從始門乃至終極其揆一致矣。後代所譚如來不斷性惡之義。深成矣此大宗。可察。茍欲學佛道者。應須心信澡樂心性是大善具六波羅蜜故修集六波羅蜜大白法旗。則無明黑法所起二種重障滅除轉得大白法界矣。十自在義諸譯率同。文義明暢。可解。○第三無二為相中有三義。今初有無無二相。

  論曰三無(至)相故釋曰無二(至)身相文旨分明。可解。○二有為無為無二相。

  論曰複次(至)相故釋曰無二(至)無為有為無為是相待法。是分別境故名為非清凈境。真如是有為無為無顛倒離言說法故名為清凈境。此義具如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中說。蘊○三一異無二相。

  論曰複次(至)真如釋曰無二(至)異相諸佛法身一異不可得。可知。新舊文旨稍異。大旨無違。如是不一不異乃大乘始門之說也。可知。○四常住為相。

  論曰四常(至)竟故釋曰此下(至)常住。此中以三證成立法身常住。初一是本性常。亦名自性常。後二乃不斷常。相續常。義亦云異門常密意常。至下有辨。無性釋論文義乃然。可見。○五不可思議為相。

  論曰五不釋曰法身(至)思議以三因緣明不可思議。文旨炳焉。余譯極略。無三義別可見。○第二明法身證得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複次釋曰有證(至)云何。有證不得者如遍計所起雜染法。雖是聖智所照非所得法故。言有轉不證者如自性住佛性雖一切眾生從本成就未嘗觸證故。諸佛如來所得法身最初觸是證是得。今之所問可知。○二答釋。

  論曰是觸(至)應知釋曰為顯(至)此知初標證得。次舉眠見五義喻況。配對可解。五修及五修果者如上第十二卷初入因果修差別品中第四修相章明。金剛喻定者如婆沙二十八(初)百五十五瑜伽第十二倫記四下(三十九丁)雜集論第十唯識述記十本(五十紙)大乘義章第九等明。又涅槃經二上第三十云云。

  ○第三明法身自在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此法釋曰欲顯(至)此問○二答中初標。

  論曰若略釋曰若廣(至)五種○二別釋中有五。今初凈土現色身無邊音無見頂自在。

  論曰一凈(至)依故釋曰如意(至)自在。無性論雲。由轉五蘊依故得五自在。諸聲聞等怖畏苦故永斷諸蘊。如愚癩人自捨身命。若諸菩薩攝巧方便轉滅有罪色等諸蘊。轉起無罪色等五蘊。如智癩人求諸良藥轉有病身成無病身。此中由轉色蘊依故得能示現佛土自在。(云云)梵王不見頂緣如法苑殊林等出。余文可解。○二無失無量大安樂住自在。

  論曰二無(至)依故釋曰不為自在其旨可解。○三具足一切名字句正說自在。

  論曰三具(至)依故釋曰一切自在。唐譯雲。由轉想蘊依故得於名身句身文身辨說自在。以能取相故名為相。由名身等能取其相轉染想蘊還得如是清凈想。○四變化改易引攝大集等自在。

  論曰四變(至)依故釋曰未有自在。諸譯率同。可知。○五顯了平等回觀作事智自在。

  論曰五顯(至)依故釋曰如來自在唐譯雲。由轉識蘊依故得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此中大圓鏡智者。謂無平等性智忘失法所知境界雖不現前亦能記了。如善習書論光明。平等性智者。謂先通達真法界時得諸有情平等心等。應知此中究竟清凈妙觀察智者。謂如藏主如其所欲隨於何等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作意思惟即得自在無礙智轉。成所作智者。能示現從睹史多天宮而沒乃至涅槃。種種佛事皆得自在無性論明轉識得智雲轉五識得妙觀察智乃至轉意識故得成所作智等。唯識演秘所引莊嚴論頌曰。智鏡不動三智之所依八七五六識次第轉得故。然考現流莊嚴論第三偈第三句。雲八七六五識。又無性論朝鮮本雲。轉意識故得妙觀察智。轉五識故得成所作智。由是觀之演秘所引莊嚴偈及現流無性論應是錯本也。雖然佛地論第三(六紙)敘二師釋。初為正義以斥後說。然則其錯本者印度舊來流行。可察。○第四明法身幾法依止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此法釋曰欲顯(至)此問○二答釋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論曰略說釋曰若廣(至)唯三○二別釋中三。今初諸佛如來種種住處依止。

  論曰諸佛(至)無量釋曰住有(至)依止。瑜伽論三十八說三住。倫記十上(三紙)明三住四住。四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四無量定是名梵住。空無相無願住及滅定住名為聖住。首楞嚴定十力四無畏不共法等名為佛住。智論第三初說三住四住。其說稍異。可知。唐譯雲。佛住依止者。謂佛安住聖住天住及與梵住故言種種。法身為此諸住所依故說名佛住依止與今少異。可知。次說二頌。隋譯雲。或有人作是念。諸佛何須現化身。以諸聲聞不證此故。離五喜等(云云)唐譯亦有此意。義意類矣。恐是新語。可考。明五喜五因中初二因由諸譯相似。而今譯意趣趣異。可知。第三明同法美味中全是大乘終門之說。即三乘會師一乘之密意。可知。此一段文頗異余譯。可檢。第四欲德成。唐譯雲。義德俱圓滿。可見。第五喜所因可解。○二種種受用依止。

  論曰種種釋曰諸佛(至)依止諸譯同致。可解。○三種種化身依止。

  論曰種種釋曰此法(至)依止唐譯雲。由若離此下劣信解諸聲聞等應不成熟。言多為者應知攝取勝解行地諸菩薩眾。隋譯雲信行地。無性論雲。初業菩薩。可知。○第五明法身攝持中二。今初問起。

  攝大乘論釋第十七。

  論曰有幾釋曰不(至)此問。唐釋雲。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二答釋中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若略釋曰若廣(至)六種○二別釋中六。今初清凈類法。

  論曰一清釋曰滅不(至)類法。無性釋雲。謂由清凈佛法攝持法身自性。以其法身體清凈故。凈誰轉誰而得清凈。為答此問說如是言。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由阿賴耶識執持一切雜染種子。對治起時轉滅。如是一切染種轉得隨順一切無罪圓滿功德。譬如世間阿揭陀葯能變有毒令成無毒故說名轉(至)余文可解。○二果報類法。

  論曰二果釋曰有如(至)類法。此乃由轉五色根得色等智。於盡十方界隨類示現五根五識。雖以根識唯是清凈無垢果報類智。應知如來示現色根色全是無相無垢果報智耳。○三住類法。

  論曰三住釋曰如來(至)類法。唐雲安住。言四不護者。瑜伽五十雜集論十四(八紙)說三不護(云云)次卷說四不護即於身口應命說四不護。如來三業清凈現行無不清凈三業可須覆藏。謂勿他知我之過非。又離一切邪命等緣心恆清凈。寂慧初應無有誤失。故云不護也。○四自在類法。

  論曰四自釋曰於一(至)類法○五言說類法。 

  論曰五言釋曰如來(至)類法。唐譯雲。轉世間見聞覺知言說戲論得於見聞覺知自在。由此證得能令一切眾生心喜智自在故(文)○六拔濟類法。

  論曰六拔釋曰是諸(至)類法。世間法中有救濟災橫事法。對治起時轉舍蘊所有拔濟法。轉得不可思議最勝力拔濟一切眾生粗細三道大災慧妙智自在故云類法。寂曰。若據大乘終極之說則於此類法頗有深秘。學者應思。○三結釋。

  論曰如此釋曰此六(至)此知暫利者謂世間益。永利者謂出世間益。可知。○第六明法身無差別有差別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諸佛釋曰十方(至)有異。○二答釋中有三。一明法身。二明受用身。三明變化身。今初。

  論曰由依釋曰諸佛(至)有差別。諸譯大旨相同。可知。○二受用身。

  論如法釋曰諸佛(至)有差別。此中初明無差別。後明有差別。明有差別中本末稍異。唐譯雲不由依止無差別故無量依止差別轉故。無性釋雲。此說意樂及業無別。不說依止無有差別。無量依止差別轉故。謂於一切別世界中諸佛國土眾會名號身量相好受法樂等名不同故。此乃法身中具三。即攝法應化以為法身。故法身之中明三無差。受用之中唯說意樂及業。此與今譯義意稍異。可知。今譯明受用中言依止業。而不言意樂者。於義允當。何以故。以應化有他依心無自依心故。○三變化身。

  論曰變化釋曰由依差別。隋唐無譯。可知。○第七明法身功德中二。今初問起(會本錯誤。可知)。

  論曰此法(至)功德相應釋曰此身(至)此問○二答釋中大分為二。初明大小共功德相應。後明大乘不共功德相應。初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與最清凈(至)諸法相應○二別釋。於中二十一。今初明四無量相應。

  論曰此中(至)頂禮釋曰偈有(至)二益此中二釋。可知。四無量定出於婆沙八十一(十四紙)俱舍定品。顯揚四雜集十三(十七紙)大乘可知。○第二八解脫相應。

  論曰解脫釋曰此一(至)劣心。八解脫藏如婆沙八十四。瑜伽論第十二·第十五·五十六·七十三。顯揚四雜集十三智論二十一等。凡聖通局如止觀私記九(三十六紙)明。○第三八制入相應。

  論曰降伏釋曰此句(至)是佛八制入亦云八勝處。如俱舍定品雜集十三等明。○第四明十一切入。

  論曰應知釋曰心於(至)解脫十一切亦名十遍處。是亦哪婆沙俱舍雜集等論明。心解脫下結。二三功德。可知。○第五無諍三摩提相應。

  論曰諸眾釋曰此偈(至)愍心。無諍三昧如婆沙百七十九(六紙)雜集十四等明。○第六願智相應。

  論曰無功釋曰此半(至)無著願智如婆沙百七十八(十三)雜集十四(初)等明。○第七四無礙解。

  論曰一切釋曰此下(至)說者。四無礙解如於婆沙百八十(九紙)瑜伽四十五(二紙)顯揚四(六紙)大乘義章第十一等明。○答八六通慧相應。

  論曰攝壽釋曰此偈(至)自在。通慧義如婆沙九十九至百三·及百四十一·百四十九·百五十·百八十六。瑜伽三十七。倫記九下。雜集三(四紙)十四(六紙)智論二十八及四十(十三紙)等明。今此偈中初句明留住舍專。留舍壽行如婆沙百二十六(初)俱舍第三(八紙)唯識述記八末。倫記二十一下(十七紙)明。次二句釋文。可解。定通自在可討上所引論等也。○第九三十二大人相。第十八十小相二功德相應分頌。

  論曰諸眾釋曰此一(至)凈心。三十二相出於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智論二十九·八十八(終)婆沙百七十七(十紙)等。八十小相如般若三百八十一。智論八十九(初)涅槃經二十四(十六紙)等明。可尋。○第十一四種一切相清凈相應。

  論曰故隨釋曰此偈(至)此能雜集十四雲。清凈者謂四清凈。一依止清凈。二境界清凈。三心清凈。四智清凈。如是四種一切相清凈唯佛世尊及得大神通菩薩摩訶薩所得。依止清凈者謂依止靜慮於隨所欲依止取住舍(云云)境界清凈者謂於隨所欲境界變化智具足中(云云)心清凈者謂於如所欲三摩地門自在(云云)智清凈者謂依止靜慮於隨所欲陀羅尼門任持具足(云云略抄)今此頌所說功能即四清凈所生。可知。無性釋論中列。四清凈名。然余譯中全無解釋。可知。○第十二十力相應。

  論曰方便釋曰從出(至)眾魔文旨分明。可解。十力義如瑜伽四十九雜集十四(四紙)智論二十四(初)等說。可尋。○第十三四無畏相應。

  論曰智滅。釋曰此偈(至)邪魔文旨炳著。可解。四無畏義如增一阿含十九(十五紙)智論五(二十紙)二十五(初)雜集十四等說。○第十四四不護相應。

  論曰無制釋曰此偈戲論瑜伽五十(十一紙)雜集十四(八紙)說三不護。今更加命。如來於四最極清凈。非入作意防護離過。可知。○第十五三念住相應。

  論曰於眾釋曰此偈(至)大眾三念住者如瑜伽五十(十一紙)雜集十四明。○第十六永斷習氣。

  論曰於利釋曰十方(至)不虛。准上標列。釋論之初應有此偈明永斷習氣之一句也。永斷習氣者如瑜伽五十(十二紙)雜集十四(八紙)說。○第十七無忘失。

  論曰於一釋曰此偈(至)自他無忘失法亦如瑜伽五十(十一紙)雜集十四明。○第十八大悲相應。

  論曰日夜釋曰此偈(至)亦爾。大悲亦出於瑜伽雜集及智論二十七等。可見。日夜六時觀眾生者。下第十八云云。十住論及智論五十五(二十三紙)有此說。然此蓋隨轉理門之說。故妙玄第四判為三藏門義。如私記四末(二十六紙)明。可尋。○第十九十八不共法。

  論曰由行釋曰此偈(至)不共。十八不共法者如智論第二十六及八十八明。○第二十一切法最勝智。

  論曰由三釋曰此偈(至)除斷。瑜伽第五十及雜集十四(十五紙)雲一切種妙智。釋義稍異。大旨全同。可見。○第二十六種清凈相應論曰無系。釋曰此偈清凈二十二業者出於俱舍論十五可尋。七種生死如上已辨。余釋唯有本頌。都無釋文。無性釋論每事有釋。但無此一段六清凈為所等之文。寂曰。此一段釋最可怪矣。以等為下等則其所等根。豈止六清凈耶。應思。○第二明大乘不共功德相應中二。今初承上起下。

  論曰諸佛釋曰前所(至)相應。○二正明大乘不共功德中亦有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謂自釋曰此中(至)說偈。此中初列六種。次釋不共。後說偈。可知。○二別釋十六。初法身自性。 

  論曰尊成釋曰此句(至)自性。唐譯雲尊成實勝義可知。○二法身因。

  論曰修諸釋曰此句(至)法身。○三法身果。

  論曰至他釋曰此句(至)覺等。○四法身業。

  論曰解脫釋曰此句(至)乘人。○五法身相應。

  論曰盡釋曰此兩(至)相應。五種勝可知。余譯及無性全無此釋。無性論雲。無盡無等德相應者與諸功德相屬相應。無邊不共力無畏等無盡無等德相應故○六法身生起。

  論曰於三。釋曰此兩(至)能見此一段文與余譯具略頗異。唐譯雲。現世間可見者此說變化身。及眾會可見者此說受用身。非見人天等者此說自性身。諸天人等皆不能見。此顯佛身三種差別說名為轉。無性論釋大旨相同。可見。然今譯所明學大乘者須知之緊要處也。宜熟讀思惟矣。凡一切眾生執有我我所者不能見知身見滅處甘露界。未見此處者躇階妄談法身如來藏則所謂法身如來藏者便陷於自性神我等文見說也。故上古切忌妄意說如來。如來藏良有由哉。後代誇大乘者駸駸乎伍數勝之隊者蓋為此也。○第八明法身甚深中今初問起。

  論曰複次釋曰以難(至)可見○二答釋中有三。初總標。二別釋十二甚深。三結釋。今初。

  論曰此中釋曰如大此義。○二別釋十二甚深。今初生不住業住甚深。

  論曰佛無(至)為食。釋曰此下(至)甚深。此中四甚深各以十因證明其義。隋唐二譯十因名義互有異同。可檢。明第四句中諸佛不實者。准余譯意。不字恐亦安形誤。又三為顯因等者因字應同字形誤也。段等四食出於增一阿含二十一雜集五唯識述記四末法苑章四本等。余文可解。佛食時諸天受之說隋譯雲復有說言。蓋乃有餘師作斯說耳。未知其本據出於何典也。○第二安立數業甚深。

  論曰無異釋曰此下(至)道故。此中有三甚深。初安立甚深諸譯大抵相同。第二數甚深諸譯旨殊。隋譯雲。無數量一業者此是數甚深。乘雖無量諸佛一業故此與今同。唐譯雲佛雖無量而同一果。無性雲。雖有無量。而無別業。何者一業變化受用業無差別成他利故。明業甚深中。隋譯雲動不動業。以受用變化配堅不堅。三譯旨同。但明化身不堅固。文旨碩異余譯。蓋斯旌迦文一化之正軌之明釋也。此義如余處辨。無性論譯堅不堅與今不同。彼雲。不堅業堅業者。自性身業是其堅住。餘二身業是不堅住寂曰。兩論各有道理。准第四句。無性論旨於義允當。應思。○第二正覺甚深。

  論曰無一釋曰此下(至)不覺。此一段文意趣甚深。可察。○無性論雲。現等覺非有者。依他起中遍計所執性非有故。一切覺非無者。依他起中圓成實性是真有故。一一念無量者。謂遍無量說河沙數諸世界中念念俱時有無量佛。現等覺故。有非有所顯者。謂如來是有非有空性所顯。成顯成尊位故(文)釋第二句二論異致可解。釋第四句。今譯與余譯稍異。今譯特尚空無必不可言說以為理趣。可知。○四離欲甚深。

  論曰無欲釋曰此下(至)出離此一段文今譯甚深義含始終。隋唐兩譯及無性論大抵相同。而意趣淺略。可知。今譯引無上依經即是大乘終門之說。而諸部大乘方等深經說以此旨為其綱紀。言雜深法即如等者斯指惑等空無性而已。非實有如謂等便為妙物。後譚圓教者於此交際生一解解。大濫聖旨壞亂方等大宗。不可不知。○第五滅陰甚深。

  論曰諸佛釋曰此下(至)最勝。諸譯率同。隋譯少異。於諸譯中今譯特善矣。凡諸大乘經中所說蘊即真如悉同此旨。後代譚陰即是者動入解見。以如今所說者輒謂是始教也終教也等。掉頭不顧。執僻見處錯為圓妙。豈可不慨哉。我今試問彼焉。華嚴般若法華涅槃等皆同所說陰即是非一非異之旨。寧可言彼華嚴乃至涅槃悉始教也終教也廢棄之乎。廢棄如此經典而何經典中有汝所計陰即是哉。然此理公然如大王路。但於此理有七地已還所證與八地已上所照之異。此義甚深。非此所啟。可尋華嚴法華等疏鈔中矣。○第六成熟甚深。

  論曰諸佛釋曰此下事成。諸譯旨同。無性釋論文義明著。可見。○第三顯現甚深。

  論曰由失。釋曰此下佛耶。諸譯旨同。文義瞭然。可解。○第八菩提涅槃甚深。

  論曰或現釋曰此下(至)後故。初二句釋諸譯旨同。但第三句文義頗異。隋譯第三句言不生亦不有。與今意同。而無釋文。唐譯第三句雲此未曾非有亦無解釋。然此句與今義成左右。雖各有理今譯及諸譯其旨奇絕。可知。○第九住甚深。

  論曰如來釋曰此一(至)住此明諸佛反道逆行住四最勝住不可思議。諸譯粗同。今譯旨趣深玄。可知。唐譯第四句雲最勝自體住。隋譯雲自位最勝者。可知。○第十顯現自體甚深。

  論曰佛一釋曰此下(至)境界。三譯釋義全同。釋初二句二義可知。無性釋中但有前義。釋後二句中諸佛不現不字恐未字形誤。○第十一滅惑甚深。

  論曰諸惑釋曰此下(至)圓智。此乃明諸佛滅二障永盡不同二乘速滅般涅槃。初說留惑事乃出諸佛二障究竟永滅所由耳。諸譯文義大旨相同。余文可解。○第十二不可思議甚深。

  論曰諸惑釋曰此下(至)思議。此亦明菩薩留惑凈用至成佛果大用顯現。若集二諦是菩薩覺分。如凈名佛道品等廣說。可尋。留惑凈用反道逆行並皆最甚深秘密境界。非初業菩薩及二乘之所能測。何況於凡夫乎。更輒作解成惡見取矣。○三結釋。

  論曰由此(至)思議甚深○第九明念法身中二。初標章二正釋。今初。

  釋曰佛有(至)應緣法身。○二正釋中二。初問起。

  論曰諸菩釋曰法身(至)幾相○二答釋中大分為二。初略說七相。後複次諸佛下明凈土清凈。初中有三。一總標七相。二別釋七相。三說頌重明。今初。

  論曰若略釋曰此七(至)清凈。此釋余譯所無而其旨要妙。可知。○二別釋中七。今初諸佛於一功德至無礙自在。於中有二。初正釋。後說偈釋難。今初。

  論曰可等釋三世(至)無等文旨分明。可解。六通慧如上明。○二說偈釋難。

  論曰此中釋曰若諸(至)緣故諸譯相似。但明因不具中今譯雲此位中。此似約此世間謂永無般涅槃性。可察。有六通差別者。通字是道字形誤。可知。二種不可轉業地論一(二十四紙)云云。○二如來身常住。

  論曰二如釋曰以十(至)為相。三因證法身者。上第十六明五種相。第四常住為相中引三證雲。真如清凈相故。昔顛倒道最為極故。應作正事求究竟故。是為三因。今所出者即當彼第一因。可知。七因證余身者。下第十八(二十六紙)明二身常住。至彼當知。余文明著。可解。○三如來最無失。

  論曰三如釋曰一切(至)相離○四事無功用。

  論曰四一釋曰作意(至)不盡如來所作事業成所作智所現。故一切無功用。可知。○五大富樂位。

  論曰五如釋曰大富(至)清凈凈土中有八不可得等者。瑜伽七十八(二十六紙)說八事易得二事難得。凈土中與此相違(云云)是解深密所說。與今全同。佛土清凈次卷當辨。○六如來最無染著。

  論曰六如釋曰上心(至)亦爾。今譯其旨周足。余譯無釋。可知。○七如來於世間有大事。

  論曰七如釋曰如來(至)般涅槃。○三說頌重明。

  論曰此中(至)此念釋曰此中法身文旨分明。明應以七圓德如次配對上七相而消釋也。○第二明凈土清凈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攝大乘論釋第十八。

  論曰複次釋曰前(至)土相問意可解。○二答釋中二。初出所說經。二正明凈土相。今初也。

  論曰如言釋曰總舉(至)功德。釋如言之文可怪。隋譯雲如百十偈修多羅菩薩藏緣起中說。唐譯雲如菩薩藏百千契經序品中說。然今所此所出經文即佛地經序品之說。而立十八圓滿名以判經文者是佛地論一之釋文也。由是觀之。今佛地經乃百千契經中之一分乎。華嚴經雖明十萬頌現流經中無如此說。可考。○二正明凈土相中二。初明十八圓凈。後結釋受用中土功德。初中亦二。初正明十八圓凈。後別明佛住處。初中十八。今初色相圓凈。

  論曰佛世釋曰一全(至)圓凈。唐譯文稍有異。名為顯色圓滿。○二形貌圓凈(唐雲形色圓滿)。

  論曰無理釋曰此庄圓凈如此顯形二色以何為體。謂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聖者所修利他無漏純凈佛之因緣成就。隨十地菩薩變為凈土。器土即以無漏色蘊四塵而為體性。佛所變土者定唯無漏。菩薩變者通有無漏。五八識變唯是有無漏。六七識變通有漏。一切色法准此可知。○三量圓凈(唐雲分量)。

  論曰大城釋曰徑度(至)圓凈。他受用土隨十地菩薩所宜而現大小勝劣前後故轉。初地凈土百葉台上。二地凈土千華台上。如此漸漸轉大。漸漸轉妙。如余處辨。○四處圓凈(唐雲方所圓滿)。

  論出過釋曰三界(至)為體。他受用土者。瑜伽七十九雲。於清凈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可知。亦無欲界色界無色界。亦無苦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凈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於彼受生。雜集六雲。復有清凈世界。非苦諦攝(云云)佛地經雲。超過三界所行之處。論曰。非三界愛所執受故離相應所緣二縛隨增。言超過三界故。是道諦善性所攝。彼出三釋。有義各別。有處說在凈居天上。有處說在西方等故。有義同處。凈土周圓。無有邊際。遍法界故。如實義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無處不有。不可說言離三界處即三界處。若他受用之或在色界凈居天上或西方等處所不定。法華雲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十地所見乃是報土。地前所見乃是化土。隨宜而現。所得定方別指一處。欲令眾生起勝欣心別指處所。雖然如是橫豎二義隨眾生心量而有局通。此實則是變易不思議境界。非分段眾生之所測知也。若非苦集下乃起下之辭也。○五因圓凈。

  論曰出釋曰二乘(至)善法今約八等已上善明。唐譯雲勝出世義。不雲八地上。或處言初地已上生受用土。或處雲已入二地菩薩。或處雲八地已上。蓋斯由菩薩受變易身或住類智通分齊不可定根也。天台師於變易報建立方便土十方無障礙土。其旨精妙。可尋。明凈土用者如法苑義林七之末(六紙)明。又孔目章第四(六紙)約六因四緣辨。可見。今雲無分別智無分別後智者約正助因。無分別後智造受用土正因也。無分別智及加行智並是助因也。泛明因緣則信願及福慧諸度悉是受用土因緣也。仿乃由智為主因故以智說因圓凈。○六果圓凈。

  論曰最清釋曰菩薩(至)圓凈二智因行所感最極自在。凈識為果。非是苦諦。佛地論雲。最極自在凈識為相。謂大宮殿最極自在佛無漏心以為體相。唯有識故非離識外別有寶等。即佛凈心如是變現似眾寶等(云云)法苑七末(九紙)云云。七至圓凈。

  論曰如來釋曰如此(至)圓凈佛地論雲。如來所都謂大宮殿諸佛世尊為主。非余。以殊勝故。唯屬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攝受。非余所能。乃至他受用土雖諸佛變。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攝受為主。不相障礙(文)法苑章七末云云。○八助圓凈(唐雲輔翼圓滿)。

  論曰菩薩釋曰自受(至)圓凈佛地論雲。諸大菩薩眾所云集。謂大宮殿常有無量大菩薩僧常來輔翼。故無怨敵能為違害(乃至)諸佛慈悲於自識上隨菩薩宣現粗妙土。菩薩隨自善根願力於自識上似佛所生凈土相現。雖是自心各別變現而同一處形相相似。謂為一土共集其中(云云)○九眷屬圓凈。

  論曰無量釋曰凈土(至)所食。佛地論雲。謂大宮殿唯有天等眷屬圍繞。無有餘類等者。等取葯叉揵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洛莫呼洛伽等。莫呼劣伽即攝大蟒。云何凈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而有天等以為眷屬。天等皆是三界攝故。凈識如是。攝受變現為嚴凈土。故不相違。或有成熟所化有情示現如是變化種類如為調伏劫比拏王現化無量轉論王眾眷屬圍繞或諸菩薩化作無量天龍等身住凈土中以供養佛。或自化身作三天龍等翼從如來。故無有過(文)當知他受用中有二乘及八部並是權現不可思議之事。不可以情謂則揣度焉。○十持圓凈(唐雲住持圓滿)。

  論曰大法釋曰大乘(至)等業。佛地雲。此凈土中諸佛菩薩後得無漏能。說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樂。又正體智受真如味生大喜樂。能任持身令不斷壞。長養善法故。○十一業圓凈(唐雲三事業圓滿)。

  論曰一切釋曰凡夫(至)利益。佛地雲。作諸眾生一切義利。謂於此中自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義利。現益名義當益名利。世間名義出世名利。離惡名義攝善名利。福德名義智慧名利。如是等別雖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願力任運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文)○十二利益圓凈。

  論曰一切釋曰三界(至)畏不佛地論一(十五紙右)廣譯(云云)大旨不異。可尋。○十三無怖畏圓凈。

  論曰非一釋曰凈土(至)有不佛地論云云。大意相同。但彼明如來永離一切魔菩薩住凈土中離粗四魔無五怖畏。可尋。○十四住處圓凈。

  論曰勝一釋曰非惟(至)入路。佛地論釋大旨相同。可見。○十五路圓凈。

  論曰大念釋曰大乘(至)何法。佛地論中二釋。初以三紗慧釋余慧行已。次雲。此說菩薩因三妙慧得入凈土故名游路。若諸如來大念即是無分別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大慧即後所得智。分別諸法真俗相故。此二皆有造作凈土增上業用。故俱名行。由此二智通生凈土故名游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內攝記故。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別故。如其次第通生如來二種凈土故(文)○十六乘圓凈。

  論曰大奢釋曰大乘門入佛地論釋云云。其致一揆可見。○十七門圓凈。

  論曰大空釋曰於大(至)何法。佛地論雲。謂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解脫即是出離涅槃即大空。等名解脫門。依從此門而入凈土偏計所執生法無我。說名為空。緣此三摩地名空解脫門。相謂十相。一色二聲三香四味五觸六男七女八生九老十死。即是涅槃。無如是相故名無相。緣此三摩地名無相解脫門。願謂求願。觀三界苦無所求願。故名無願。緣此三摩地名無願解脫門。由此空等三解脫門得入凈土。故名為門。大如前說。此凈土中亦應有事。路乘門等為令有情欣樂實德故就行說(文)寂曰。今此結釋應思契經旨不。○十八依止圓凈。

  論曰無量釋曰以大(至)住處。佛地論云云。與今文義頗異。彼就事明。今乃以真如法界為大蓮華王。今文深玄旨趣無窮。可察。○二別明如來住處。

  論曰大寶釋曰此別(至)功德。如世間下乃起下之辭也。可知。○二結釋受用凈土功德。

  論曰如此釋曰恆無(至)此知。佛地論中雲一向凈名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今論二譯可解。問。上來所敘十八圓凈即明他受用土相。所以變化土中為當有凈土。為當無凈土。答。瑜伽莊嚴集論古說中判凈穢土。以受用土為凈。以變化土為穢。未嘗細判變化土中有凈穢別。於唯識佛地等論並言變化土通凈穢。而所謂凈者或指彌勒出世時。或指暫變凈。然則雖曰凈土此與瑜伽等所謂清凈世界其義大別。以義會之則諸論無違。如瑜伽等則以法身菩薩所得一向凈一向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變易不思議境界建立他受用凈剎。其餘切三界所系眾生所感世界不同凈穢二相都名穢土。如唯識等就其穢土中更判凈穢以分其相而已。如是所判大抵大乘始門之說也。若據大乘終極之說則不必如斯。欲知其旨者應須披讀華嚴經及探玄記等而思惟研核牟。○第十明法身業中二。初正明五業。二說偈明諸佛同業。初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今初。

  論曰複次釋曰諸佛(至)暫離此一段釋妙互深矣。法界即如來藏心。是心邑如虛空。本來寂滅清凈光明。但由無明妄動自體成殼。隱藏是以今不顯現。無所有中起惑業苦。是心內熏緣了萌生則虛妄三道漸除。陰殼滅卻。本凈顯現。今此五業即法界五義所生妙業。而亦此業能顯法界性。可知。余譯全無此一段釋。可見。○二別釋五業中五。初救濟災橫業。

  論曰一救釋曰此明(至)災橫。值遇如來者免災除。厄等其事如經論出。不遑此載。○二救濟惡道業。

  論曰二救釋曰此明(至)行善隋唐二釋本末文合。今譯釋文不順本論。恐文有脫錯乎。或可救濟其因果亦隨無之謂乎。無性論中有其因若無果亦無之語。應考。○三救濟行非方便業。

  論曰三救釋曰此明(至)救中。通慧導者是神通輪。三輪立名三神變。亦名三示導。如婆沙一百三俱舍論二十七明。○四救濟行身見業。

  論曰四救釋曰此明(至)緣由此一段文奇且妙矣。凡三界段生死以有身見為其禍根。此有身見眾生不能直入大乘聖道。故如來先說二乘人無我教令對治有身見。是道道即入大乘聖道。之妙方便也。次下當知。唐釋雲即說三界為薩迦耶。然唐譯意趣與頗異。可檢。○五救濟乘為業。

  論曰五救釋曰此明(至)大乘此一段文亦奇說矣。是即入於大乘修門之要領也。與新唯識家所立天淵不啻。隋唐兩譯大抵相同。率順唯識論家宗致。可知。今譯意趣。謂未成就菩薩正定聚者雲未定根性。二乘若約此世則有定不定性。若據異境則一切皆有可轉為大義故無非未定根性者。至下分明顯示其旨。當知。○二說偈明諸佛同業。

  論曰於如(至)一業。釋曰世間(至)世將此中初敘意。後說偈。於中初半頌明眾生不同業。後半頌明諸佛五業不異。可知。

  ○自下第三廣分別諸義中有七段。一顯說一乘意。二辨如來一多。三明諸佛非一向涅槃非涅槃。四明受用身不成自性身。五明變化身不成自性身。六明三身常無常差別。七釋法身本有不可藉修之難。初中有二。今初問起。

  論曰若爾。釋曰若諸(至)成佛。○二答釋二頌。初頌以了義明。後頌以密義明。今初。

  論曰此中(至)一乘釋曰為顯(至)一乘莊嚴論第五(八紙)頌曰。法無我解脫同故性別故。得二意變化。究竟說一乘。釋曰。此中八意。佛說一乘。一者法同故。謂聲聞等人無別法界。由所趣同故說一乘。二者無我同故。謂聲聞等人同無我體。由趣者同故說一乘。三者解脫同故。謂聲聞等人同滅惑障。由出離同故說一乘。四者性別故。謂不定三乘性人引入三乘故說一乘。五者諸師得同自意故。諸佛得如是意。如我所得一切眾生亦同我得。由是意故說一乘。六者聲聞得作佛意故謂諸聲聞昔行大菩提聚時有定作佛性。彼時佛加故。勝攝故。復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後相續無別說一乘。七者變化故。謂佛示現聲聞而般涅槃。為教化故。如佛自說。我無量無數以聲聞乘示現涅槃。由離此方便更無方便化小根人入大乘故。理實唯一故說一乘。八者究竟故。謂至佛體無復去處故說一乘。如是處處經中以此八意佛說一乘。而亦不無三乘。問。若爾復有何義以彼彼意而說一乘。偈曰。引接諸聲聞。攝住諸菩薩。於此二不定。諸佛說一乘。釋曰。彼彼意有二義。一為引接諸聲聞故。二為攝住諸菩薩故。若諸聲聞於自乘性不定佛為引接彼人令入大乘故說一乘故。若諸菩薩於自乘性不定佛為攝住彼人令不退大乘故說一乘。云云廣說。此與今全同。又顯揚論二十(十一紙)說六因今一頌即莊嚴論中後參。可知。○後偈以密義明。

  論曰法無(至)一乘釋曰由法(至)一乘。此即莊嚴前頌。於中初三因與彼全同。第四性別故因經少異。可知。第五因今譯未了。與莊嚴論旨大異。無性釋雲。得二意樂故者謂得二種意樂。一者諸佛於一切有情得同自體意樂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此因緣此既成佛。彼亦成佛。是故名得第一意樂。二者世尊法華會上。與諸聲聞舍利弗等受佛記別。為令攝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又此會上有諸菩薩與我名同。得授記別故。佛一言二種益。謂諸聲聞攝得同即自體意樂。及諸菩薩得授記別(云云)此釋符順莊嚴。今譯第五因中為聲聞人意樂不應道理。第六因缺脫主意。蓋及印度學人展轉轉寫作此差乎。第七曰。彼此相同。第八因彼以佛果為一乘。其旨妙矣。寂竊謂。莊嚴論等有說文相似易意趣難測。且三乘差別似非論畢竟性。今釋分明約此世根辨定不定。至隋唐釋。其旨似就畢竟以辨定不定。雖然論文從容不墮情謂。如法苑義章此十因(云云)將建立三乘五性宗旨廢斥一乘一性之義使法華勝鬘涅槃會三歸一之說殉同自三乘五性之趣。蓋斯雖負扶宗之時安得能免以權蔽實之重愆乎哉。應思。○第二明諸佛一多中二。今初問起。

  論曰三世。釋曰諸佛(至)言一法身是一。而無量菩薩修因窮滿現等覺。故有多佛多之義。上已所明非今正問。今正問征於十方界同時唯一佛出世耶將有多佛出世耶。○二答釋。

  論曰於一釋曰一法(至)義成。此中初句明如來是一。於中二義。初約法身共一。後約一世界一時無多佛。頌乃當後義。可知。釋第二句中立十方世界同時多佛出世可得之理。第三句可解。釋第四句中初標十方世界有無量佛同時出世之宗。次會經說中初出經說。次此經為當下雙闕征問。次立應詳下出薩多義。乃引有經證會梵王經次復有餘部下出大眾部義。今當詳辨下乃會前經說明十方界同時多佛出世應理。後結釋今頌即同後義。俱舍論第十二(十紙)敘此二說。全同今文。論主勒思。文旨似以有餘部說為優。瑜伽論旨明十方世界多佛出世。倫記十上(七紙)云云。智論第四(三十三紙)第九(十七紙)亦同此旨。大乘宗致多順大眾部等。可知。隋唐兩譯文義極略。可知。○第三明諸佛非一向涅槃亦非非涅槃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云何釋曰有諸(至)所顯。此一段文最為要義。釋中出二家失。後代譚大乘者多入初過。是諸論所誡。可知。○二答釋。

  論曰此中釋曰為顯(至)涅槃。如來具四涅槃。理趣顯然。可解。○第四明受用身不成法性身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云何釋曰應身(至)可知。唐譯雲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應道理。此釋易解。此下二段遮遣有部以釋迦佛為實報身以五分功德。是為法身他方世界出世以為化身之計。可知。○二答釋中三。今初標。

  論曰由六釋曰有六(至)非義。○二別釋中六。今初色身及行身顯現故。

  論曰一由釋曰十入(至)非道理釋中言不離化身者總攝應化而名化身。今此所明受用有色行皆指他受用。古說與後代論家異同。可察。古說多以如如如如智而為法身。此法身中含攝法身自受用身。如家四土事寂光之中攝法性土自受用土。其旨相似。錯宗並隨時運轉成變熊。而其前前者就智建立。其後後者漸入情窠。入情法門猶如飴??凡流所嗜。由智法門如水淡味故人多不喜。宜乎古說漸隱。新說目盛澆世佛法運應爾矣。○二大集輪顯現故。

  論曰二由釋曰應身(至)法身是亦其應身者指他受用佛。是身即智悲功用。所謂理智悲乃法身自受用身也。日夜六時等者。莊嚴論十三云云。如上已明。○三隨樂顯現自性不同故。

  論曰三隨釋曰彼謂(至)法身。應身由感見不同有種種聲聞等差別。法身不如是隨樂有種種異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四別異見自性變動顯現故。

  論曰四別釋曰有一(至)法身。文旨明著。准上可解。○五菩薩聲聞天等大集會相雜顯現故。

  論曰五菩釋曰應身(至)法身。有三相雜是亦與上相似。可解。○六本識及生起識轉依非道理故。

  論曰六阿釋曰阿梨耶(至)用身今譯意謂。阿梨耶識及生起識即是受用身。此二轉依名為法身。法身即如如如如智。此如如如如智有機所惑顯現諸識。是名受用身。此旨最奇。頗有旨理。應思。隋唐兩譯碩異今旨。唐譯曰。又轉阿賴耶識得自性身。若受用身即自性身轉諸轉識復得可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無性釋曰。謂轉阿賴耶識得自性身。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受用身非自性身。○三結釋。

  論曰是故釋曰由此(至)理義○第五明變化身不成自性身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云何。釋曰變化(至)可知。○二答釋中三。一以八因明變化身非即自性身。二以六因明化身不得永住。三明如來不永般涅槃。初中有三。一標八因。二別釋八因。三說頌結證。今乃初也。

  論曰由八釋曰有八(至)非義。二別釋八因中八。今初第一因。

  論曰一諸釋曰菩薩(至)化身。是乃明化身為二乘及凡夫而所示現化身非餘二身。○第二因。

  論曰二諸釋曰六十(至)用身。六十四能如上已明。佛本行經等云云。乘除者演算法之辭。離乘除觀聚知數知量亦是算者之一術。今時所行演算法亦有是術。余文可解。○第三因。

  論曰三諸釋曰菩薩(至)二身。悉達太子往外道所全是示現。非餘二身。可知。○第四因。

  論曰四諸釋曰諸菩(至)二身。○第五因。

  論曰五諸釋曰諸菩(至)二身。薩婆多等計此閻提出世釋迦為一實身。余萬億閻□出世為化身佛。故今斥之。不別於一勝處等者難不如大乘所立於摩醯首羅智處實佛成佛無化萬億。萬億世界但一閻浮實身成。不應通理。可知。○第六因。

  論曰六若釋曰若汝(至)二身。與上同致。難意可解。釋中得無上菩薩者。薩字恐提字寫誤。今以兜率陀天上而作難旨共許處故耳。○互七因。

  論曰七若釋曰若不(至)二身。斥偏於一閻浮實身成佛無數亦無理。可知。○第八因。

  論曰八二釋曰一婆(至)如此。一三千界多佛出世並是化身非餘二身。經說一世界。無二如來出現於世。是約一閻浮而已。會釋可解。○三說頌結證。

  論曰此中釋曰為顯(至)此義。諸譯旨同。唐譯易解。可對。○二以六因明化身不得永住中二。初正出六因。後以頌結攝。今初。

  論曰有六釋曰有六永住。此中初總標。後別釋中第一因易解。第二因中諸譯碩異。隋譯雲。為轉樂欲涅槃意令求常住佛身故(文)此即同今譯意。唐譯雲。二為令舍離不樂涅槃為求如來常住身故無釋(云云)義意未詳。恐唐譯梵本錯乎。今譯意趣甚深。正當從小向大秘密可知。第三因中諸譯有異。隋雲。三為轉於佛所起修修意令於甚深法正說中生覺了故。唐譯雲。三為令舍離輕毀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然令譯意趣極甚深。可尚矣。第四因中隋譯同今。唐譯雲。四為令於佛深生渴仰恐數見者生厭念故。此文雖異義乃無違。第五因者。隋雲。五為生自精進由知說者不可得故。唐雲。五令於自身發勤精進知正說者難可得故。第六因諸譯旨同。○二以頌結。

  論曰此中釋曰為攝(至)此義二頌中第二句今譯隋釋其旨一致。唐譯大異。如上已辨。余句三譯大旨不違。可知。○三明如來不永般涅槃。

  論曰為度釋曰如來(至)有果此一段文若隋唐譯則在於上八因證變化身非即餘二身文之終。兩各有理。不可是非焉。○第六明三身常無常差別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次後釋曰若如(至)為身。○二答釋。

  論曰由應釋曰法身(至)常住。此中初明由依止故常。次由應身下明應身不斷常。後由化身下明化身相續常。莊嚴論第三偈曰。由依心業故。三佛俱平等。自性無間續。三佛俱常住。釋曰。彼三種身如其次第。一切諸佛悉皆平等。由有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無別故。由心故一切諸佛食身平等。佛心無別故。由業故一切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複次一切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諸佛自性身常住。畢竟無漏故。由無間常故一切諸佛食身常住。說法無斷絕故。由相續常故一切諸佛化身常住。雖於此滅復彼現故。又法苑義林七本(二十九紙)引經論廣釋上十七(三十紙)雲十種因證三身常住。蓋斯指佛性論四(十七紙右)所出三身常住十因乎。應考。○第七釋法身本有何須修得之難中二。初舉難。後釋難今初。

  論曰若法釋曰若法(至)修道。無性釋曰。此中有難。諸佛法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作證得因。為求佛果何須功用。復有離言。諸佛自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一佛即能具足成辨一切有情諸利樂事。不應為得之作功用此為二難。意趣易解。○二釋難中二。初略答顯大意。後說偈廣釋。今乃初也。

  論曰為得釋曰雖爾身故。雖法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諸佛證得此法於利益他事具足勝能。一切眾生垢障自隔。不能證得此真如法界。故為顯證此法身不應不正勤修行。此文標後代濫染圓教之輩錯謂圓人不藕修之僻見之漫帖也。僻者或雲攝論等乃權教也。又圓門經疏中誡此僻墊說豈止三五數乎。不遑此載○二說偈廣釋。

  論曰此中(至)應理釋曰為釋是處釋初句中不須自作等者。自作作亦恐舍字寫乎。應思。釋第三句中若是因者。若字應作苦字。從昔以來無復等者。無復二字恐寫誤。無性論雲。若離正勤得佛果者一切有情未應皆得今立應言一切凡夫乎。釋第四句中其旨要妙。可知。上來釋智差別勝相品竟。 

  ○自下大段第三嘆德勸誡分中三。初出所依品目結上。二說頌勸誡。三更以三頌結撮前頌。今初。

  論曰阿毗(至)究竟。此論正依阿毗達磨大乘藏故攝乘品。兼依諸大乘經所說而造矣。如序品中已述。○二說頌勸誡中分名五段。初二頌者明意造論所為。次二頌者明佛教及隨順佛教阿毗達磨而可依憑。次二頌者明佛教尊勝違則生愆順則得利。次三頌者明傷法因果。後一頌者結結釋回願。今乃初也。

  由依佛言(至)亦復爾。此中二頌。初一頌則正明造論所名。後一頌則舉譬況法。初中初一句及二字乃彰依阿含及道理而造論。為自等五字及次二句正出所為。所為有三。初自利。次利他。後令法久住。後一頌中初二句舉譬。後二句咒法。譬中上句以前聖教。下句乃喻教益。說法中上句敘所依佛。下句中四字說論後三字合譬。○次二句明經論而可依憑。

  若真實義(至)如佛教。此中初一頌則指佛聖教。後一頌則應此論依佛言故亦如佛教。初中初標凈法界等流教法。次句明治障。次句述顯德。後標余非。後一頌中初句標制論。次句述本師。次明說順正道後句可解。亂心人者是指凡人。乃論主自謙之語。可知。○次二頌明佛教尊勝違則招咎順別得益。

  世無慧人(至)凈非垢。此中初三句明佛教兼勝。次三句出違教失。後二句述稟教德。初三句中初明佛無等。次二句述教無等無動次三句可解。後二句中初一句明此能生智離障後一句譬顯三污即三難染。莊嚴論三雲。眾生三染污。謂煩惱染污業。染污生染污(云云)○次三頌明傷法因果中二。今初因。

  智鈍離信(至)謗正法。此中初明無信及余善法。次一句明凡愚慢執。次一句述外道愛見。後彰二乘執劣乘住下願。可知。○後二頌傷法果。

  於大蛇怨(至)得解脫此中初一頌則舉喻明傷法罪愆深重。後明邪師邪教起過之本以誡傷法。此中第三句勸思離過。可知。○後一頌結釋回願。

  眾寶界如(至)成正覺此中初一句明教所詮七種句。寶性論二(二紙)雲七種金剛句。一者佛。二者法。三者僧。四者眾生。五者菩提。六者功德。七者業。今言眾寶者即是三寶也。界如即眾生是如來藏也。德即功德業則可知彼論有釋。可見。第二句可解。第三句若就事論焉則謂願托生凈剎親睹受用。佛身。若就理談焉則見寂照不二真性。名為見彌陀。何以故。以壽光即理智也即寂照也。是故初地入見道親證真如得無生法忍。名見彌陀。第四句可知。○三更三頌結撮前頌。

  如此十句(至)說勝果。此中從此者謂依教及理。言為此者即指三所為。由此者即指依燈電等一頌。言是所說者即指若真實義等一頌。言此流者謂說論。即當若亂心人等四句。為顯前五義等者指世無慧人等三句。守自身方便者指若違正法已下五句。傷法因等者指智鈍離信等一頌。偈法果說三者指於大蛇怨已下二頌。至大集者指眾實界等二句說論事。雜集論十六雲。何故此論名為大乘阿毗達磨集。略有三義。謂等所集故。遍所集故。正所集故。乃至等所集者謂證真現觀諸大菩薩共結集故。遍所集者謂遍攝一切大乘阿毗達磨經中諸思擇處故。正所集者謂由無倒集方便乃至證得佛菩提故法忍者指見彌陀。證無上等者末句。可知。此三法者謂大集法忍證菩提也。上來釋嘆德觀誡分訖。

  攝大乘論略疏第五(大尾)







推薦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正法:【六波羅蜜】 具足十法修行毗梨耶波羅蜜
初學大乘先大乘起信論還是百法明門論?
大乘寶雲經 卷第七
如何看待知乎上某些佛教徒的回答?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