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設置測光、曝光、寬容度
05-31
怎樣正確設置測光、曝光、寬容度經常見影友臨急抱佛腳問及對哪測光,是什麼引起畫面亮度變化的?花點時間細心閱讀本文,或可解決一籌莫展的剛需。認識測光相機開啟半按快門,測光系統則被激活,在自動對焦,相機也在進行自動測光,在菜單中的選項中設置測光時間為3,10,30秒,再次半按快門又給出曝光值。對焦後即鎖定AEL曝光值的選項,就是同時鎖定了當前的曝光數據,如果設置解除設定,對焦點和測光關係則分離,按下AE-L按鈕鎖定測光結果,即使重新聚聚焦構圖,曝光組合也不會改變。測光系統工作原理是以平均場景反光率為18%中性灰確定曝光數據的(理解成大部分場景的反光率都是18%左右是謬誤)。亮白場景反光率高於18%則拍出來更暗,暗黑場景反光率低於18%則拍出來則更亮。測光系統按既定的中性灰原則工作,是有意而為之,曝光補償就是應運而生用來進行亮度調整,實施高、中、低影調曝光的功能,因而認為場景亮度欺騙了相機測光系統以致測光不準,給出一個中庸的曝光組合從而導致曝光失誤的傳統說法,是對相機測光工作原理不解所致的認識。
測光關鍵
定性曝光影調和選擇測光模式,適時使用曝光補償,傳統認識上確定測光灰點選擇,彷彿不那麼至關重要了,場景中其實到處都是「灰卡」,甚至不可思議地以任何一個區域作為曝光測量。測光模式區別在於測光面積和加權不一樣,可配合補償使用,沒有最好,只有最巧,根據不同場景滿足拍攝效率所需。分區評價測光將畫面分成多區域測量,得到曝光數據的方式。中央重點平均測光相把測光重點放在畫面中央(約佔畫面的60%),同時併兼顧畫面的邊緣。點測光測光元件會測量畫面最中心1%-3%的極小範圍區域進行測光。
局部(中央部分)測光對畫面中心處約佔畫面12%的範圍進行測光,並最終進行平均加權而得出測光數據。M檔使用在光線恆定或需得到持續一致曝光值的圖像則可使用,自動曝光檔和M檔只是方式或效率所需的區別,M檔下參照機內曝光表得出的數據,正是自動曝光檔下的測光數值,自動曝光檔的補償每變化一檔,相當於M檔快門或者光圈順勢變換一檔。正確的曝光能反映到既定的高、中、低影調,更能表達攝者的想法,或達到最大寬容度發揮就是正確的曝光值。寬容度缺少強烈高光或是光比較為平衡,或者通過技術控制高光的寬容度極限,適時地曝光充足,後期處理的暗部噪點更少,畫質更純凈,盲目籠統把所有相片都欠曝,則沒有利用好動態區域,就白白浪費了相機寬容度範圍,畫質受損的副作用,使用RAW格式,達到最大寬容度發揮。檢測曝光除了直方圖反映高光和暗部是否溢出,相機菜單還有個曝光警告功能,可以直觀地幫助了解曝光亮度情況。
測光是攝影中極其重要的概念和應用,每個攝影人都要做到「手中無劍心中無劍」這樣的境界。裡邊涉及到的概念主要有:18%灰,寬容度,測光方式,正確曝光和曝光補償等。
5個梯度也是目前印刷所能反映出的最高值,超過部分都不能準確印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在照片或顯示器上看著很好,而印出來就感覺不好的原因。所以廣告攝 影都需要嚴格控制在1比32,就是5檔光比範圍內,以保證圖片及印刷時能夠準確反映出來,因此在拍攝時控光就成為非常複雜的一項工作。
自動包圍曝光 也叫「括弧曝光功能」。當我們拿不準到底應該按怎樣的測光值曝光的時候,就使用這個功能,按下這個後相機會按照預先設定好的值,一般是欠一檔、正常和過一檔,來連續拍幾張。比較重要場合時,一定用這個方式多拍兩張,注意連續拍時候被攝對象不要動。
實際應用時,大家只需要用一個恆定的光圈,或快門參數,然後觀察另一個數值的變化,就知道景物的實際光比了。切記,光圈或者快門,一定統一其中一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