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運動損傷的應急處理

一、 擦傷 --- 即皮膚的表皮擦傷。如擦傷部位較淺,只需塗紅藥水即可;如擦傷創面較臟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創後再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二、 肌肉拉傷 --- 指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主要由於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可根據疼痛程度知道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鐘,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 搓揉及熱敷。

三、 挫傷 --- 由於身體局部受到鈍器打擊而引起的組織損傷。輕度損傷不需特殊處理,經冷敷處理24小時後可用活血化瘀叮劑,局部可用傷濕止痛膏貼上,在傷後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熱敷。約一周後可吸收消失。較重的挫傷可用雲南白藥加白酒調敷傷處並包紮,隔日換藥一次,每日2-3次,加理療。

四、 扭傷 --- 由於關節部位突然過猛扭轉,擰扭了附在關節外面的韌帶及肌腱所致。多發生在踝節、膝關節、 腕關節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傷,其治療方法也不同。

   1、 急性腰扭傷 可讓患者仰卧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後熱敷。

   2、 關節扭傷 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時,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2-3天後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 、皮膚青紫和疼痛,可用陳醋半斤燉熱後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

五、 脫臼 --- 即關節脫位。一旦發生脫臼,應囑病人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頻纏過腦部,在對側腦作結。如脫臼部位 在髖部,則應立即讓病人躺在軟卧上送往醫院。

六、 骨折 --- 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稱為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 骨頭的尖端穿過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骨折。對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 對傷口作初步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骨折後肢體不穩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如一時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關節固定於軀幹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於對側的肢體上。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門板或擔架上,軀幹四周用衣服、被單 等墊好,不致移動,不能抬傷者頭部,這樣會引起傷者脊髓損傷或發生截癱。昏迷者應俯卧,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將嘔吐 物吸入肺內。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 韌帶拉伸注意事項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紮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的不存僥倖,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跆拳道運動傷害釋義

  

       醫師認為,跆拳道選手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踝部、足背、膝前部、脛骨、股前部、股後部、腰椎、手指等,此外還有其它20個部位也容易經常受傷,必須多加註意。醫護人員認為強烈撞擊、局部過度使用、姿勢不正確、用力不當、二度重創、熱身方式不對或不足以及技術動作不成熟等,都是造成運動傷害的主要因素,其最常見癥狀包括挫傷(撞傷)、肌肉拉傷、韌帶扭傷、股膜炎、關節炎、肌腱炎等。

  預防傷害建議

  選手要正確地在訓練前及訓練後進行適度的熱身,訓練前熱身30分鐘左右,訓練後20分鐘左右。

  訓練強度及訓練量必須適當,依年齡、體格、技術熟練程度、訓練級別、疲勞恢復情況等實施。

  練習或比賽時保護裝備必須齊全,對打時一定要穿著完整的護具上場。

  每一訓練場都應設防護員或醫師。

  訓練期必須保持比賽量級之體位,避免青少年及瘦型身材選手減體重。

  注意訓練節奏,避免技術水平差異過大的選手對打。

  治療傷害建議

  在跆拳道運動傷害發生後,教練及選手必須知道冷敷、熱敷、止血、固定、送醫院等運動傷害處理方式。

  冷敷法:將冰塊或冰袋直接和皮膚接觸10至15分鐘,休息5至10分鐘,反覆4次左右。適用於急性挫傷、關節韌帶扭傷、肌肉拉傷等。

  熱敷(冷熱交替式水療)法:將患處浸於攝氏38至40度的熱水中約4至6分鐘,隨後立刻改浸於攝氏10至16度的水中約1至2分鐘,反覆5次左右。適用於舊傷或傷勢不再惡化時使用。

  止血法:於傷口處直接加壓、利用壓力點控制血流、利用止血袋或止血器止血,同時固定傷者的受傷部分,避免因移位而再度受傷。出血嚴重時使用。

  傷害發生處理的最後階段必須將傷者送往醫院。

  康復期內應適當進行輕度活動以促進復原能力。 

一、跆拳道常見的運動傷害

(一) 撞傷

足背撞傷:這是跆拳道比賽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解剖構造:所有足部的直接撞擊都必須考慮到三個結構上的損傷:骨頭,肌腱,神經

受傷機轉:直接的撞擊,通常的情形是,起腳攻擊時,因對手防禦,而擊中對手的手肘或膝蓋,或者是雙方起腳互踢。

癥狀:紅腫熱痛及暫時失去功能 (站不起來) 。足背的撞傷,即使很輕微,也會非常的痛。

現場緊急處理:在比賽中的一分鐘緊急暫停時間,防護員或是醫護人員上場,快速檢查受傷處,排除骨折的可能性,即可用冷凍噴劑或冰袋暫時止痛,或以手掌快速來回輕撫傷處,以分散痛覺。必要時,加保護墊貼扎保護,避免再次撞傷,並給予受傷的選手心靈的支持及安慰。

受傷後的處理:立即冰敷,加壓,抬高受傷的足背。視受傷程度,增加每日冰敷次數。等急性期過後,也就是受傷處不再紅腫熱痛之後 (約為受傷後12~72小時不等,依受傷程度) 就可以熱療,超音波,增加患處血液循環,幫助復原,並伸展該處,避免沾粘如圖四,由遠心端至近心端按摩,消除腫脹如圖五,訓練肌力如圖六,以期早日復原。

膝蓋撞傷:膝蓋周圍是第二個沒有保護而容易撞傷的部位。

解剖構造:因為膝蓋周圍的肌肉較肥厚,保護了深層的骨頭,所以撞傷的組織通常是肌肉。

膝蓋周圍肌肉的構造

受傷機轉:直接的撞擊。

癥狀:紅腫熱痛失去功能,局部肌肉僵硬.

現場處理:快速檢查有無骨折,脫臼,如無,則可以冷凍噴劑或冰袋暫時止痛,或以雙手在患部兩旁,以振動法放鬆僵硬的肌肉,如圖八.並做輕微伸展,使肌肉放鬆。必要時以貼扎保護.並給予受傷的選手心靈的支持及安慰。

按摩、振動法

受傷後的處理:立即的冰敷,加壓,抬高受傷的部位。視受傷程度,增加每日冰敷次數.冰敷後做伸展,嚴重時,拐杖的支撐是必要的。等急性期過後,也就是受傷處不再紅腫熱痛之後 (約為受傷後12~72小時不等,依受傷程度) 就可以熱療,超音波,增加患處血液循環,幫助復原,並伸展該處,避免沾粘及增加關節活動度、按摩,保持肌肉彈性,先以等長收縮訓練,後以等張收縮訓練肌力,加入一些基本踢擊動作,讓選手早日回到場上練習.以張訓練如。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股四頭肌的骨化性肌炎如。

(二) 扭傷

因為跆拳道屬不穩定狀態下的運動,在跳動中,踝關節很容易扭傷。

解剖構造:因為在人體骨骼構造中,在踝關節部位,腓骨比脛骨長。如。使得在跖屈的姿勢下,內翻比外翻容易。另外從韌帶的角度來看,如,內側的三角韌帶比外側的前距腓,跟腓,後距腓韌帶還要強,所以更增加了踝關節內翻的機率。

受傷機轉:當跖屈及內旋的姿勢超過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很容易就造成前距腓韌帶甚至跟腓韌帶的扭傷。

扭傷的機轉

癥狀:紅腫熱痛,失去功能,局部水腫。

現場處理:檢查扭傷程度,並叫選手做,站,跳,跑,快速移動等功能性動作,如果沒辦法做,就必須建議選手停止比賽,如果活動沒問題,即可以貼扎固定,繼續比賽,並給予受傷的選手適當的心靈支持及安慰。

受傷後處理:立即的冰敷,加壓,抬高受傷的部位,視受傷程度,增加每日冰敷次數,冰敷後做伸展。嚴重時,拐杖的支撐是必要的。等急性期過後,也就是受傷處不再紅腫熱痛之後 (約為受傷後12~72小時不等,依受傷程度) 就可以冷熱交替法至熱水療方式,超音波治療,增加患處血液循環,幫助復原。並伸展該處,避免沾粘及增加關節活動度 。由遠心端向近心端按摩,減低腫脹程度 。以等張收縮訓練肌力 ,並做一些建立踝關節本體感覺的運動 最後加入一些基本移動的步伐及踢擊動作,讓選手早日回到正常訓練。

(三) 腔室症候群

在這裡要提出一個特別要注意的傷害腔室症候群。

解剖構造:小腿有幾個由膜包圍肌肉而組成的腔室,在腔室間通過一些神經,血管

受傷機轉:跆拳比賽中,因護脛移位,而小腿前方遭重擊,就會造成前腔室症候群。

癥狀:紅腫熱痛,如不注意,可能會因腔室脹大而阻礙神經的傳導及血液的流通,使足,踝,小腿變色,麻痛,喪失感覺。

現場處理:檢查脛骨,腓骨有無結構上的異常,如果排除骨折的危險,便視同撞傷處理,以冷凍噴劑或冰袋暫時止痛,並給予受傷的選手適當的心靈支持及安慰。

受傷後的處理:立即的冰敷,抬高受傷的部位.有一點特別注意的,就是不可在受傷處加壓,因為這樣會增加腔室的壓力,使問題更加劇.輕微的活動脛前肌可幫腫脹的消除,如果腔室的壓力沒辦法解除,導致神經及血管受到壓迫,而出現麻,沒感覺,變色的癥狀.就必須送醫,請醫師在膜上劃一刀,解除腔室的壓力。

二、結論與建議

跆拳道為我國2000年雪梨奧運的重點奪金項目,然而如此高的受傷率,卻是我國奪金之路上的障礙.如何預防運動傷害,及如何在受傷時,及受傷後,做最妥善的處理。這是除了加強訓練,增進技術之外,更應該重視的。

預防運動傷害可分為以下兩大部份

一、主動的預防

身體檢查:跆拳選手身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小傷,這些小傷慢慢累積,就成為慢性傷害.這會使復原過程延長,如果在集訓前,作一次完整的身體檢查,找出問題並針對問題做適當的治療與復健,相信這會是預防再次傷害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貼扎:跆拳選手的踝關節容易扭傷,不穩定的踝關節,如果在比賽前,以貼扎方式保護固定,可有效預防扭傷。

護具保護:跆拳比賽中,規定選手一定要著頭盔,護胸,護手,護腳,男生還須著護襠。適合大小的護具,可有效避免運動傷害,但是如腳踝,足背等容易受到撞擊的部位,最好也能設計一種護具來保護。

柔軟度:因為跆拳動作中,有些動作須要很好的柔軟度才容易作出.如果本身的柔軟度不夠,或是沒有熱身來增加柔軟度,很容易就會發生拉傷的運動傷害。因此訓練柔軟度可以有效預防運動傷害。

肌力訓練:肌力不足,無法保護關節,所以訓練肌力能預防運動傷害。另外作用肌與拮抗肌的平衡也是預防傷害的重點,因為如果只訓練主要作用肌,會造成肌力不平均,容易使較弱的拮抗肌拉傷,非但無法增加實力,反而造成運動傷害。

二、被動的預防

在運動傷害發生後,做妥善的處理,避免傷勢的惡化或造成二次傷害,即為被動的預防。

現場的處理:現場的處理應由受過專門訓練的人來擔任,如運動傷害防護員。因為在跆拳比賽的一分鐘緊急暫停時間內,要快速檢查傷勢,並作出該受傷選手適不適合繼續比賽的判斷。如果繼續比賽,是否需要一些保護性措施,這些都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來擔任,以免影響選手的傷勢及運動生命。

傷者運送:在受傷嚴重的情況下,應有專門人員以及完善的緊急醫療系統,才能在第一時間內,將傷者送到醫院接受治療,例如被上端旋踢擊中臉部的選手,可能會有腦震蕩的情況,如果一直昏迷,則必須儘速送醫.這是保障選手安全的措施,並且需要受過專用訓練的人員來執行。

運動治療及體能訓練:這是一般選手會忽略,但是卻是影響很深的一部分,現在選手受傷以後的一般反應,是不去理它,休息幾天就會好了.或是到國術館給人推拿,殊不知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就以跆拳道最容易受到的撞傷為例,如果撞傷後不作任何治療,放任受傷的部位不管,腫脹會硬化成結締組織,甚至會有鈣化的情況發生.導致周圍組織粘黏,影響肌肉收縮,使關節活動度受限,必須花更多的時間,精神,力量,回復到原本的狀態.如果在急性期就去找人推拿,不僅無法控制受傷的發炎現象,更會使腫脹的情況加劇,之後不曉得要多花多少倍的時間,才能復原。相反的,如果在傷害初期,就能以冰敷控制發炎腫脹,之後再配合一些伸展,等長訓練,等張訓練及本體感覺的訓練,如此的運動治療,再加上肌力,肌耐力等等的體能訓練,便能早日回到原來的身體狀態,不僅事半功倍,更能早日讓選手活躍在比賽場上。

希望每個選手教練都能有正確預防運動傷害的觀念,使我國的跆拳道發展,更上一層樓,在國際上立於不敗之地。


推薦閱讀:

【炙燃試吃】在三里屯最紅的健身館嘗到我--iBodyRock & Superfit
「懶蟲經濟「來了,它用迷你健身房瞄準91%的懶人
新手的斷·舍·離——線性計劃與入門
體壇10大改姓加入日本國籍的運動員,越看越氣憤
《銀翼殺手2049》大反派傑瑞德·萊托,居然是頂尖兒攀岩高手

TAG:運動 | 運動損傷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