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屋場建設 第一章 民清建築
第六篇 屋場建設
第一章 民清建築
十七世紀初葉,六世祖德宙公建居銅盆沖,照推算最先建築的當是正堂屋,正堂屋上下三重,兩個天井。德宙公有五個兒子,興字派,五個兒子名字依次是:榮、華、富、貴、財,興榮公傳五代而絕後,興財公單傳五代絕後,興華公沒一個子嗣,實際傳後的只有兩兄弟,即興富公和興貴公,銅盆沖傳統意義上的上山頭下山頭說法即本此而來。興富公的子孫為下山頭,住正堂屋之西,興貴公子孫為上山頭,居正堂屋之東。此後,人丁發展,下山頭建起了西橫堂屋,上山頭建起了磚堂屋,東橫堂屋、磛堂屋,舊堂屋。舊堂屋不大,進深約9米,寬約5米,堂屋當頭有鼓棚家神,房梁為重疊井字形架構,梁高約1米,其厚無比。
至維字派八大房關初興之時,房屋遠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於是便另外卜宅開基,維蛟公在村莊之北也就是毛禁山北端開闢一個基地,命名叫上地新屋,也叫上庄,住應昌公子孫,應映公子孫一半,維發公在村莊之南,也就是禁園南首開闢一個新址,命名叫下地新屋。上山頭的維昌公子孫在下地新屋之對門,即樟樹嶺之南開闢一個基址,並置辦一油坊,命名叫油榨庄,俗稱「榨里」。有正堂屋的老址叫大屋裡,自此,銅盆沖便形成了一大屋三小庄格局,這種格局延續近三百年,直到一九五0年代才為美臣公修新住所打破。一九五0年土地改革,美臣公被劃分為地主,修馨兄弟住進了他的房屋,謨導公被劃分為富農,美讓公住進了他的房屋,美臣,謨導無安身之處,便在對門園北首開闢新基,修建新居,他們的居所俗稱對門屋。
銅盆沖一大屋三小庄建築格局是在清朝,民國時期定下來的,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一應俱有,高柱廊檐,雕樑畫棟,木格窗刻板,堂屋是幾進幾齣,天井靈管,家神菩薩,暗巷連通等等,大屋場是個梭形,北端彎向後墈是一條人工長堤,上植刺蓬,後墈有十多米高,南接禁園,禁園有株大古樟,有無數的密不透風的淡竹,大屋場前面便是堵2米多高的火磚圍牆,圍牆北接人工堤刺蓬,南接禁園,圍牆大門叫洞門,正對正堂屋大門,全屋場一個門進出,是一處非常嚴實的保壘,可以有效地防止盜竊。
其它三小庄的基址也是非常好的。
上地新屋基址為硬層沙地,北西南三面都是很高的後墈,幾百年來,墈上一直長著高大的樹木,它的形狀是「圓口椅子」形,面向東方,屋前有一塊地坪,東邊便是一堵圍牆,整座莊子也只有一張大門供人進出,與大屋場交通一直困難,走的是毛禁山腳下的田埂小路。
下地新屋與大屋場基本是連接的,後墈園連成一個整體,庄屋一字排開,面向東方,北抵禁園,南抵下首園,屋前有地坪,坪東是圍牆,也只有一張大門進出,禁園將下地新屋和大屋場分隔開來溝通它們的是一條通道,通道建在禁園後部,火磚砌牆,通道上蓋瓦,睛天不曬,雨天不濕鞋。
油榨庄也是圓口椅子形,它的整體形象是座東面西,莊子的門頭便是向西的,但房屋居所卻是朝南的,莊子東面,東北面和南面一部分是墈,屋前也有一個大地坪。
下面是大屋場和三個小莊子的復原圖。
統一方向標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推薦閱讀: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公路隧道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法的信仰是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環節
※生物製藥工廠的設計趨勢
※魏光奇:建設開放、立體的倫理體系
※這11類人即使通過一建考試,也無法註冊建造師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