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椿治療孕產婦恥骨聯合分離症經驗談

孫樹椿治療孕產婦恥骨聯合分離症經驗談

孫樹椿主任醫師為國內著名骨傷科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從事骨傷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40餘年,對中醫骨傷手法鑽研尤深,擅長治療各種骨傷科疑難雜症,尤其是筋傷疾病。作者有幸隨師接觸到孕產婦恥骨聯合分離症患者,臨床療效較好,現整理如下。

1.病因

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兩塊髖骨構成,兩側髖骨在前正中線由恥骨聯合相連接,借恥骨間纖維軟骨板相連,有堅強的韌帶保護,一般其承受張力約230kg,正常人恥骨聯合間隙4~6mm。孫老認為,單純外力作用不易發生恥骨聯合分離。分娩時部分產婦由於激素分泌多、韌帶松、產程長、胎兒大,用力不當或姿勢不當致恥骨聯合分離過寬而致恥骨聯合分離症。當恥骨聯合分離大於10mm時,出現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需要治療。孫老強調,除孕期、分娩外,外傷也是致病因素,當孕產婦突然摔倒時單側臀部著地,或外力直接作用於恥骨聯合部,均可致使恥骨聯合部的距離增寬或上下錯動,出現恥骨聯合分離症,有的還可以發生恥骨聯合軟骨炎。

2.診斷

孫老認為,孕產婦恥骨聯合分離症的臨床診斷,觸診時要注意手法穩重、有家屬陪同;對於孕期患者,癥狀符合,檢查明確,一般無需x片檢查。恥骨聯合分離症臨床癥狀常見:①局部有明顯疼痛,負重、上樓、遠行時加重;上樓時前腿跨步,身體重心偏向後腿一側,左右恥骨錯縫,牽拉縴維軟骨和韌帶,而致疼痛;行走時重心移動緩慢,影響步行速度,步態呈鴨步;部分患者出現腰背部、腹股溝區疼痛;②檢查恥骨聯合處觸痛明顯,間隙增寬,骨盆擠壓一分離試驗陽性;③骨盆x片顯示恥骨聯合寬度分離超過5mm,有的10~15mm,並有上下錯位現象。慢性者可見聯合之關節面毛躁不平、增生等。

3.治療

3.1屬「產後身痛」範疇:孕產婦恥骨聯合分離症屬「產後身痛」範疇。孫老認為,產後婦女,百脈空虛,極易感受風寒外邪,加之產後惡露不盡,瘀血阻滯胞宮,不通則痛,為虛實夾雜之證。治以扶正養血、通經活絡為主,佐以活血化瘀。藥用四物養血和血,用續斷、桑寄生、雞血藤通經活絡、健筋骨,黃芪、甘草益氣以助血之運行,配益母草緩產後血滯之痛。

3.2與「筋傷」密不可分:孫老認為,「筋」在人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筋的功能主要是連接關節約束骨骼、支配關節功能活動。筋通過對骨骼的約束,附在骨上收縮、弛張產生屈伸和旋轉運動。當外界致病因素導致筋傷後,筋束骨無力可影響骨的正常功能。故應注意加強功能鍛煉,進行適宜的伸展大腿運動、縮肛鍛煉,增強肌肉與韌帶的張力與耐受力。

3.3臨床常見分型:孫老強調,臨床治療孕產婦恥骨聯合分離症,應依據不同類型,而手法各異。①左右分離型:除具有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外,骨盆X線檢查提示恥骨聯合間距>5mm,雙側恥骨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查體患者雙下肢等長。用歸擠按壓法效果較好。②向前錯位型:除具有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外,伴有患側下肢髖膝關節屈曲困難,骨盆x線檢查提示恥骨聯合間距在正常範圍,患側恥骨升支較健側低,查體患側髂後上嵴位置偏高,患側下肢較健側稍長。可選用屈膝屈髖拔伸法。③向後錯位型:除具有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外,伴有患側下肢髖膝關節後伸困難,骨盆x線檢查提示恥骨聯合間距在正常範圍,患側恥骨升支較健側高,查體患側髂後上嵴位置偏低,患肢稍短於健側,可選用扳腿按壓骶髂法。

3.4骶髂關節錯縫:孫老認為,當發生恥骨聯合分離症時,往往其骶髂關節也會發生錯縫,伴隨腰骶的疼痛。尤其是病程較長的患者,應該適當運用腰骶部的手法。伴骶髂關節後半脫位者,加腰部後伸扳法;伴骶髂關節前半脫位者,加側卧位腰部推扳法。

4.結語

針對恥骨聯合分離症,孫老的經驗是孕晚期發病的患者臨床癥狀較產後發病的患者重,但恢復較快。恥骨聯合分離輕者一次即愈,且不需外固定。重者隔3日至l周治療1次,治療後可選用多頭帶固定骨盆。治療期間可做緩慢散步,局部要保暖,避免外傷和性生活,以利於恢復。

 

推薦閱讀:

甲亢的預防和治療
治療·甲癬和甲真菌病(灰指甲?)的方法
艾灸治療胃病
【中醫秘方】灰指甲民間治療偏方集錦(含有視頻)
艾灸治療空調病

TAG:經驗 | 產婦 | 治療 | 分離 | 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