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業 | 甲午戰爭前後的明治天皇



人物小傳:

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1852—1912),又稱之為睦仁大帝 (Mutsuhito the Great)。日本天皇(1867—1912),原名祐宮睦仁(むつひと)。出生於嘉永五年(1852年)11月3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位皇子。登基之初,歷經江戶幕府戊辰戰爭,維新志士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宣布王政復古,擁戴以他為首的政府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並大力推行有利於資本主義的明治維新改革。日本資本主義明治維新後迅速發展,完成帝國主義,以後走上軍國主義、稱霸世界的道路。



甲午戰績:


明治天皇是這場戰爭的直接推動者和領導者。無論是戰前的擴軍備戰、建立戰爭體制 ;還是親自批准向朝鮮派出軍隊、對華髮表宣戰詔書、坐陣廣島大本營、協調內閣與軍部在戰略和策略上的分歧、籌集戰爭經費、鼓動日軍的戰爭狂熱 ;抑或是操縱馬關議和、決定接受「三國」干涉 ,等等 ,明治天皇自始至終都扮演著積極主動的角色 ,發揮出了專制君主和最高統帥的作用。


歷經了幕末的腥風血雨和明治初年士族叛亂、自由民權運動之後,原本被薩摩、長州藩閥和朝廷公卿作為「尊皇倒幕」代理人而抬出的睦仁,已經從稚嫩的孩童,成長為欲建功立業的君主。他眼中的楷模,絕不僅限於統一國內的源賴朝和德川家康,而是曾經出兵朝鮮並窺竊明王朝的豐臣秀吉,以及為俄國打開通往波羅的海路徑的彼得大帝。實現了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的日本帝國,在各個方面都呈現出磅礴向上的張力,無論是官僚、知識人還是民眾,都聚集了巨大的能量。而最終確立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則將這些能量統統聚合在政教一體的天皇制下。朝野上下關注的焦點都集中於如何為新生的帝國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到了睦仁執政的第二十個年頭,整個國家已經由伸張民權變奏為擴張國權,而臨邊的清帝國和朝鮮,則在西洋列強的侵蝕之下舉步維艱地進行著近代化轉型,日本若不加緊時間對其進行侵蝕,則會失去機會。睦仁深知作為帝國政治權力與精神信仰頂端的他,在內外新情勢下所背負的責任。


節衣縮食 籌備海軍


在以往窺覬東亞霸權的白村江之戰和萬曆朝鮮戰爭中,日本均輸給中國與朝鮮強大的海軍,這也致使它退居東瀛列島,而到了近世後期,海防與拓疆的思想逐漸結合起來,從林子平的《海國兵談》,到松平定信的《海防獨語》、佐藤信淵的《海防餘論》,都把鞏固海防,拓展海疆作為日本拓殖並經營東亞的手段。自幕末坂本龍馬組建海援隊以來,維新志士和建國元老們都把打造、經營強大的海軍作為日本崛起的重中之重。


1886年,嶄露頭角的北洋艦隊震撼了朝野上下,連睦仁自己都感覺到,若不建造抓緊時間建造一支強大的海軍,未來恐怕還要受制於清廷。同年,海軍大臣西鄉從道便制定了新海軍軍備計劃,該計劃旨在擊沉隊定遠、鎮遠等主力艦,但需要龐大經費維持,而當時財力不足的日本政府即便發行公債仍難以支付。見此情形,睦仁毅然帶頭從皇室的經費中撥出30萬日元作為造艦費,並於1887年發布詔令:


朕以為在建國事務中,加強海防是一日都不可放鬆的事情。然而國庫歲入中難以立即撥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茲決定從內庫中提取30萬日元,聊以資助,望諸大臣深明朕意。


伊藤博文等人也受到天皇的感召,在鹿鳴館等地發表演說,要求全國各地的「愛國志士」紛紛以天皇為榜樣,為籌備海軍捐款。半年之內,數額竟然達到203萬,不僅填補了政府籌辦財力的不足,而且在舉國上下掀起擴軍熱潮。


到1891年,距離甲午開戰還有四年,海軍大臣再次向內閣提交鑄造包括四艘鐵甲艦在內的11艘軍艦和60艘魚類艦議案,但由於耗資巨大,內閣久久不能決斷。首相伊藤博文只好將決斷訴諸天皇,欲策動天皇下詔,迫使議會通過。意識到情勢緊急的睦仁堅決地召集內閣大臣、樞密院議長和顧問官,當著他們的面發布詔令:「國防之事,苟拖延一日,將遺恨百年」,要求政府和議會「協衷共濟」。為了進一步以補充海軍經費的不足,睦仁還表示此後六年每年從皇室經費中撥出30萬元,並令文武官員在這六年中,也要抽出十分之一的月薪上交國庫。他恨不得將「聖岳」富士山變成鋼山、鐵山,把瀨戶內海的每一塊礁石都變成戰艦,以備海軍之用。


在天皇不遺餘力的支持之下,到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基本上完成了海軍軍備計劃,建成了一支擁有32艘軍艦、24艘魚雷艇,總排水量達到7萬餘噸的近代海軍。這支由天皇節衣縮食,帶領文武百官據全國之力造就的海軍,不僅在總體噸位上略勝北洋艦隊,而且在艦隊的齊整配置程度和機動靈活的攻擊能力上都遠遠優於北洋艦隊。




堅決派兵 謹慎應戰


在備戰階段,睦仁呈現出毫無顧忌地積極姿態,但到了甲午戰爭前夕,他卻顯得更為謹慎和周密,甚至對軍部和政府的一部分專斷獨行表示不滿,但是在派兵朝鮮問題上,他仍然持有堅定而不可動搖的立場。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帝國上下都將這作為發動戰爭的導火索。陸軍本部次長川上操六和參謀總長熾仁親王為首的軍部急切要求出兵,而以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陸奧宗光為首的政府官僚,則要求在「保護使館和僑民」的名義之下,派遣混成旅團登陸朝鮮佔得先機。伊藤等人在無法與軍部達成統一意見時,進宮上奏睦仁,睦仁隨即便在宮中召見陸軍大臣大山岩、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參謀總長熾仁親王,當面下達了以下詔令:


今朝鮮內亂蜂起,其勢猖獗,為保護僑居該國的我國國民,決定派遣軍隊。卿等應悉心協商,妥善處理。


睦仁看到軍政雙方意見不一,主動表態出兵,同時又要求軍政雙方認真協商妥善處理,以達到穩步進軍的效果。也正因為天皇動用了他的統帥權,表達了派兵的意圖,才致使朝野上下軍政各方邁開了發動戰爭的第一步。


東學黨叛亂平定後,日方失去了出兵朝鮮的借口,便設計中日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方案,實際上借改革之名而與清朝廷決裂並私自向朝鮮進軍。內閣的該項提案通過之後,立即得到了天皇的裁可。6月22日,天皇親自主持御前會議,決議向中國發出絕交書並增派援兵以粉碎牙山的清軍。到該年7月,在訂立《日英新約》之後,天皇再次出席御前會議,恢復主戰派樺山資紀海軍軍令部長一職以取代保守的將官,可見其對華一戰的決心。


而當駐守漢城日軍大鳥圭介率兵拘禁國王李熙並威逼大院君李應罡出任攝政,建立傀儡政權時,天皇則提出嚴厲批評,要求在未弄清中國軍隊戰略意圖之前停止對牙山進行進攻。陸奧宗光擔心天皇插手而擾亂部署而扣壓其指示,這招致了天皇更大的不滿,睦仁聲稱「這場戰爭不是朕的戰爭,而是大臣們的戰爭」,竟沒有派遣欽差去伊勢神宮和孝明天皇陵前奉告開戰。


儘管天皇針對駐朝鮮守軍的表示不滿,並主張通過穩妥而慎重的方式增兵朝鮮,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天皇就不支持戰爭的事實。從決議出兵朝鮮,向朝鮮提出改革方案,還是最終決定向中國開戰,天皇都是最後的裁決人。而他之所以傾向於以伊藤為首的慎重派,是因為不想讓軍部僭越其權力,並且不想在沒有經過充分準備之前讓事態朝不利於日本的方向發展。


坐鎮廣島 謀劃善後


到了戰爭業已開始之後,天皇便不遺餘力地投入到戰爭的動員、協調和指揮上。1894年8月1日,天皇發布了正式對華宣戰的詔書,在詔書中,他將自己標榜成為推進「東洋和平」的領袖,打出文明徵伐野蠻的幌子,貶損清廷並製造借口。


朕雖始終與平和相始終,以宣揚帝國之光榮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戰,賴汝有眾之忠實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遠,以全帝國之光榮。


天皇的詔書使得這場由日本發動的不義之戰變成了促動東洋和平和文明開化的「義舉」,不僅蠱惑煽動了國內的民眾,還矇騙了英法等國。而隨著戰事的發展,天皇從東京御所的皇宮遷居到距離朝鮮、中國遼東更近的廣島,親自坐鎮戰線的大本營,聽取戰事情報,並連日督查激勵軍務。天皇此次坐鎮本陣居然長達225天。而此次親自坐鎮督戰,也是他生平離開皇宮最長的時日,他要效仿關原大戰中的德川家康,親自調度並看到軍隊獲勝。


睦仁甚至主動從幕後走到台前,來直接調配軍政各派的力量,以獲得對戰爭的直接控制權,幫助日軍穩妥的獲取勝利。此時的睦仁,已經不再是倒幕維新和西南戰爭時只做答敕而無操控權力的「虛君」,他在戰爭中的立場直接影響著軍政各方以及底層的民眾。他傾向於首相伊藤的「文武配合」策略,主張搶在列強幹涉之前速戰速決。當他看到樞密院長的山縣有朋欲擺脫伊藤政府的控制向山海關進發進而會引發列強幹涉時,毅然下達敕令,命山縣有朋回國「養病」,有效的抑制了日軍將帥在中國戰場獨斷專行的局面,保證了戰爭朝著計劃方向運轉。


在戰爭發展階段,為了讓朝野上下避開爭端,達到舉國一致,天皇接連召開會議,表明不達到交戰目絕不停戰的決心,要求貴族院眾議院「協調一致」。到了1894年9月,當獲知日軍在平壤和黃海紛紛取得勝利,尤其是擊敗北洋艦隊之後,天皇更是難以抑制心頭的喜悅,果斷作出嘉獎的激勵,讓帝國上下充滿信心地繼續作戰。


忠勇義烈之戰,擊破敵之氣勢,使我日旗高照黃海波濤……


1895年2月,當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只好派遣李鴻章求和,而天皇一開始並未就此作出休戰決斷,甚至對山縣有朋等冒進擴張論者的深入遼東主張表示默許。在該年3月的會議上,因身體不佳而放棄親征的睦仁,任命宮彰仁親王為「征清大都督」,擺出繼續進攻的態勢,來向清庭勒取各種條件。


獲得勝利之後,睦仁並未高枕無憂,他時刻關注中日交涉的進展,並對相關的事務做出批示。1895年1月,天皇親自主持御前會議,默許了外相陸奧宗光提出的朝鮮獨立、割據遼東、獲得賠款和通商口岸的草案。當小山豐太郎行刺李鴻章之後,天皇則借勢擺出假惺惺相憐的姿態,不僅對李鴻章遇刺「深表遺憾」,而且派出軍醫與宮內侍臣探病慰問,讓李在如此的境遇之下應允日方所提出的條件。而到《馬關條約》簽署並生效之後,睦仁長舒口氣,迫不及待地批准了條約。


而當帝國朝野上下沉浸在竊取了遼東的喜悅中時,英、法、俄三國便聯合插手,又把生吞下的遼東還給了中國。睦仁看到帝國的戰利品如此拱手讓出,他先是冷靜地發布詔書,擺出「慮及和平,顧及大局而寬宏處事」的態勢,接著又暗示帝國上下仿效勾踐卧薪嘗膽,「將來在朝鮮製造某事斷,把遼東奪回來」,這也為他執政末年發動日俄戰爭埋下了伏筆。


結語


明治天皇的積極備戰、謹慎應戰,從幕後走向台前,使他成為甲午戰爭中日方的最高統帥,幫助日本爭取各種有利條件,獲得戰爭的勝利並竊取戰後的各項有利條件。睦仁成就了甲午戰爭中的日本帝國,而他的「神聖」權威也因為甲午戰爭而確立起來,並進一步滲透到普通民眾的心目中。甲午一戰,讓擁有稱霸東亞野心的睦仁嘗到了甜頭,更為積極地計劃侵吞中國東北。破壞了東亞和平的明治天皇,儘管藉此機會讓日本吸吮了東亞鄰國的養分,但他所帶領的帝國,卻由此走向了軍國擴張的不歸之路。

推薦閱讀:

中巴是否會聯合研製其他第五代戰機?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清軍大炮
從《軍情解碼》可以看出中日軍力現狀對比嗎?
舊日本海軍航母(六):蒼龍 純正航母血統的主力
為什麼古代帝王打仗需要「兵符」才能調動軍隊?

TAG:戰爭 | 甲午戰爭 | 天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