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宮、陳天橋、谷歌創始人都熱衷於「腦科學研究」?

為什麼這麼多大咖都如此熱衷於「腦科學研究」呢?

2016年12月7日,加州理工學院宣布,接受陳天橋和雒芊芊1.15億美金的捐贈,建立加州理工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

早在2013年,美國白宮就宣布了「大腦計劃」。

在2006年發現自己有潛在50%的帕金森症風險時,Google創始人Sergey Brin為帕金森症研究捐助了5000萬美元。

IDG創始人麥戈文夫婦更是在2000年就成立了MIT麥戈文人腦研究院。

那我們先來看看陳天橋和盛大為何要投資腦科學?近期他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人類多年的發展並沒有解決大腦和宇宙著兩件事情,這是我投資大腦科學的初衷。」在他的概念里,娛樂的終極體驗就是欺騙大腦。那麼大腦為什麼會被欺騙?人類又為什麼會喜悅和悲傷?「搞清楚大腦之後,對人類大有好處,而且,這個東西很有挑戰性。」 然而,腦科學研究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但對於陳天橋而言並不是問題,按照《2015胡潤百富榜》估算,陳天橋夫婦目前至少擁有190億元財富。

為什麼研究人類大腦?

先來認識一下自己的大腦

人腦平均重量1300克,功耗只有30瓦,78%水,10%脂肪,8%蛋白質;低於身體重量的2.5%,佔用20%身體能量,1000億神經元,1萬億神經膠質細胞,1000萬億突觸連接,280 quintillion(百萬的三次方)記憶單元。

研究大腦價值所在?

第一,在大腦探知方面,將深入了解大腦如何對信息加以收集、整理和保存,形成感知,進而如何將感知轉化為想法、情緒、決定、行為和記憶。腦科學是人類理解自然界現象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前沿學科之一。

第二, 針對大腦相關疾病,尋找治療、治癒乃至預防大腦疾病的新方式。腦疾病所帶來的社會經濟負擔已超過心血管病和癌症,腦科學的發展對腦疾病的診斷治療將有關鍵性的貢獻。

第三,對人腦認知神經機制的理解可能為新一代人工智慧演算法和器件的研髮帶來新啟發。在大腦能力開發方面,關注的三個重點是:腦機介面技術(BMI);人工智慧(AI);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

美國白宮「大腦計劃」

2013年,美國白宮「大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全稱為「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以探索人類大腦工作機制、繪製腦活動全圖,並最終開發出針對大腦不治之症的療法。

白宮不僅對這項計劃寄予厚望,也給予了巨大支持。在美國聯邦政府2017財政年度預算中,「大腦計劃」的預算增至4.34億美元,與2016財年相比增幅近45%,更是2014財年的4倍多。美國政府希望通過「大腦計劃」更好地治療和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美國白宮大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的首席科學家之一的宋無名教授,34歲時就成為美國知名大學杜克大學近代最年輕的終身教授,現擔任杜克大學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他也是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的首席科學顧問。

和大腦相關的疾病有哪些?

據世界衛生組織定量評價,全球各類疾病給社會造成的負擔中,腦疾病佔28%,已超過心血管疾病或癌 症。其中備受關注的腦疾病包括神經發育疾病(如自閉症)、精神疾病(如抑鬱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症 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s disease)。

作為腦疾病中的一種,帕金森症主要病理特徵是大腦內的一個部位,黑質緻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中多巴胺神經元的死亡。Google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於2006年被檢查出天生攜帶LRRK2突變基因,此基因會增加30%-75%帕金森症—一種神經組織退化紊亂病的發病機率。

科學家利用基因晶元來發現與帕金森氏病相關的基因

對帕金森癥狀的研究,現在有兩個有潛力的領域:LRRK2和帕金森症的聯繫,多巴胺產生細胞缺失和病症產生的聯繫,Brin已經分別為這兩個領域進行了捐助,並為帕金森症研究捐助了5000萬美元。在發現自己有潛在50%的帕金森症風險時,Brin除了通過鍛煉和飲食習慣來積極降低病發風險外,開始努力探求帕金森症研究,走在治癒帕金森症的探求之路。

Google的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走在治癒帕金森症的探求之路

他們都在捐助腦研究

麥戈文夫婦成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人腦研究院

「全世界患有各種腦疾病的人多達數億,我們希望資助相關領域的研究,以解決這些腦疾病患者的痛苦,同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已去世的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Group,IDG)創始人及董事長帕特里克·麥戈文(Patrick McGovern)曾向媒體表示,麥戈文夫婦將捐助腦科學研究作為終生的追求和使命。

左:Patrick McGovern(帕特里克·麥戈文) 右:Lore McGovern(勞瑞·麥戈文)麥戈文夫人

2000年,麥戈文夫婦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捐款3.5億美元,成立了麥戈文人腦研究院,致力於提高人類交流水平,專門研究人腦的工作機理及相關疾病,包括孤獨症、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症、語言障礙等。如今,這裡聚集著500人的研究團隊,包括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成人大腦白質纖維束(MRI技術揭示腦內神經連接)

熊曉鴿心懷「人腦研究」夢

作為IDG全球常務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對人腦研究不是簡單的興趣,一是這與他的恩師麥戈文有關,二是他曾因此經歷過巨大的痛苦:大一那年母親得了腦溢血,雖然輕微但在醫院呆了8個月。那時熊曉鴿看了很多關於腦神經、外科及內科方面的書,沒有複印機他就手抄病例,寄給北京宣武醫院的教授。

熊曉鴿也是除了麥戈文夫婦之外的第二大捐贈者,並幫助麥戈文一起在北京高校建IDG人腦研究院。熊曉鴿不僅僅是捐錢,還參與研究院管理,幫助他們藉助麻省理工的資源來進行研究。

熊曉鴿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麥戈文人腦研究院致辭

愛康集團首席運營官黃飛燕女士於1996-1999年作為熊曉鴿先生在IDG集團美國總部的助理,配合熊曉鴿先生開拓亞洲區域業務。那時候,黃飛燕女士負責每天教IDG集團麥戈文董事長一句簡單的中文。

愛康集團首席運營官黃飛燕女士

當問到麥戈文先生是一位什麼樣的企業家時,黃飛燕女士回憶說:

麥戈文先生給我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作為美國最富有和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謙遜,簡樸,勤奮,待人真誠友善,對待事業執著堅定。

IDG有上萬名員工分布在各地,但是每逢聖誕,麥戈文先生親自去給可能多的員工發紅包併當面交流!作為一個IDG的基層員工,我過生日時他居然專門跑來為我唱一支生日快樂歌。

麥戈文先生每天非常繁忙,但是中午僅吃一個壽司飯,他從來不收拾行李,因為有一個簡單的行李箱永遠在身邊,隨時出行。他出差從來不住酒店套房,永遠是一個小小的標準間。

麥戈文先生管理的IDG,全球性的大公司,集團總部卻僅有15個人,是我見過的最簡單、高效的集團總部!他是位值得我一生尊敬和學習的長輩,導師,最優秀的管理人,最優秀的美國精英的代表!

祝福麥戈文先生在天堂快樂!God bless him!

陳天橋夫婦建立加州理工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

關注腦科學研究與發展的還有目前備受關注的盛大創始人夫婦陳天橋和雒芊芊,他們計劃拿出10億美元作為第一階段的投入,和國內外頂級研究機構、大學協力,探索大腦感知對人類行為和健康的影響。近期,他們向加州理工學院捐贈1.15億美元成立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

對加州理工學院的捐贈是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學院腦科學資助計劃的第一個成型的項目,也是在美國的第一個慈善項目。「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學院」也與多家國內外頂級腦科學研究機構保持密切的接觸,促進全球腦科學研究者們的協作和分享。陳天橋決定把「全力支持人類對大腦認知領域的無盡探索」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

他眼中的腦科學研究

就陳天橋先生的捐助,我們有幸與美國杜克大學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的首席科學顧問宋無名教授進行了溝通。

宋無名教授

·美國杜克大學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白宮大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首席科學家(PI)之一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科學顧問

Q:美國白宮大腦計劃研究內容包含哪些方面?主要運用哪些技術和方法?

宋無名教授:第一步主要是開發神經科技,包括更好地測量腦神經元微結構及功能(動物實驗),更好地理解人腦的宏觀結構與功能;第二步是將來應用這些新技術來增強腦的抵抗病變的能力,恢復及改善腦功能腦健康。

Q:近來,陳天橋10億美元支持腦科學研究的計劃,能否理解腦科學有逐漸被受關注的趨勢,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宋無名教授:腦科學確實是我們最後的前沿,了解腦以後,很多問題(包括科技,醫療,社會,經濟)都會有更新更有效地解決。畢竟我們的所做所為都是大腦在起決定作用。美國歐洲前幾年就開始布局,希望中國腦計劃也能幫助社會大眾更關注腦科學。

Q:杜克大學早就設立了腦科研究中心,加州理工學院將設立加州理工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院,還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這些腦科學院的研究內容主要是什麼?

宋無名教授:每個一流大學都有強項,加州理工的基礎腦科研首屈一指,麻省理工腦科技領先全國,杜克在腦成像及醫學應用(比如腦瘤治療)方面做得不錯。

Q: 目前人類大腦研究領域處於何種階段?腦科學目前有哪些重大突破?

宋無名教授:我認為還不到成熟階段,雖然我們對微觀神經元結構與功能了解甚多,當人腦中的兩千億個神經元在一起工作怎麼產生認知功能我們知之還少,很多腦疾病的原理我們也不清楚從而無法治療。所以我認為腦科學還則進入青春期,大有發展前途。

目前重大突破還大致限於動物實驗中,包括光遺傳基因技術,基因編輯工作,透明腦技術,關於人腦,新型的腦成像技術,以及腦瘤免疫治療也大有發展空間。

Q:您作為美國白宮大腦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之一,同時作為杜克大學腦科研究中心的主任,您認為腦科學研究將會如何改變人類的未來?

宋無名教授:我覺得我的想像力沒有電影導演豐富,大家不妨看看近十年的腦科幻片,早到AI (人工智慧),I, Robot (我是機器人),駭客空間,阿凡達,到新一點的Lucy, 我認為腦科學將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涉及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教育,通訊,金融,娛樂等等。


科技大爆炸,人類是否可以實現永續生存?

推薦閱讀: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土方法」的橫行
他智斗納粹溶諾獎金牌,豪飲重水親身示範同位素示蹤
科學八字看婚姻
世界上真的存在特靈娜嗎?
欲知「基因剪刀」神奇之處?須掀起他的頭蓋骨….

TAG:科學 | 腦科學 | 創始人 | 白宮 | 研究 | 谷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