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安全

日 報

周 報

雜 志

往期回顧

   

分類檢索 返回目錄

尋找早教真相

《 新安全 》(2014-08-01)

    說起早教,所有父母都很關心,這個詞幾乎被育兒專家掛在嘴上。但是,我們真的了解早教嗎?這個詞從何而來?早教要從多早開始?教什麼?最好的早教在哪裡?帶著這些對早教的疑問,我們開始了這場尋找真實的早教之旅。

    早教話題調查

    先來看看我們近千人的早教調查結果,以及從媽媽中徵集來的早教故事。調查結果顯示,我們的確有必要一起來探尋早教的真相;等了解了早教真相之後再看這些小故事,你會發現裡面蘊含的小智慧,當然也有缺憾和不足。

    講述>曲微丹

    我在兒子12個月的時候開始著重對他早教,上網查資料、看雜誌,學習了不少育兒方面的知識。我給寶寶買了一本繪本故事,一開始他不喜歡讀,我就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他,每天定下時間,到點自己就捧起繪本故事自說自看,寶寶慢慢被我吸引了,也安靜地坐在我懷裡看起來,對繪本故事越來越喜歡,每天經常幾次翻看,我感到很欣慰。

    講述>小萱萱媽

    自己帶寶寶,我經常不知道和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在一起做什麼好,所以就參加了一些媽媽們組織的活動,活動時寶寶結交了朋友,媽媽們相互交流,我覺得這也是早教的一種形式。另外,我從網上買了一本早教遊戲書,和寶寶一起做上面的遊戲,寶寶很開心。我還會跟著故事機唱歌給寶寶聽。

    講述>nihaome3536

    我家妞妞現在2歲7個月,對周圍充滿好奇,看到家人幹什麼,她就想學著做。所以每次吃飯時,我們會給她盛好飯,讓她自己端到飯桌上。她現在也會用筷子夾菜,剛開始時不熟練,小手操縱不了筷子,要麼夾不住,要麼夾到中間就掉了,吃不到菜。經過反覆練習,現在已經夾得很好了。

    講述>珊珊媽媽

    我還是認為父母的實際行動給孩子做示範更有用,比如每次我給女兒剝橘子或者削水果,都會對著垃圾桶,她現在要是自己剝橘子,也會把皮直接扔到垃圾桶里了。

    五問早教

    1.早教(Early education)一詞從何而來?

    想解讀一個詞,首先我們該知道這個詞的來歷。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採訪了幾位專家。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研究員、博士高瀟怡表示,在美國沒有「Early education」這個詞,她剛剛在美國作了一年的教育研究。所以她說:「我個人認為,早教(Early education)這詞更像是我們中國人翻譯過來的,我倒是更願意用『兒童早期發展(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來表達,指的是基於兒童早期發展的相關理論,對兒童進行有針對性的、適宜的教育。」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培訓交流中心主任蔡建華則幫我們溯源到了美國在60年代開始實施的一項名為「開端計劃(HeadStart)」的項目。蔡主任告訴我們,這個項目的誕生有兩個重要背景:一是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大大增加,這時大家開始意識到,應該通過早期干預,使更多的孩子最終成為高素質的勞動力;二是當時美國社會出現了嚴重的等級分化,矛盾加劇,美國政府意識到,貧困家庭的幼兒由於沒有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導致他們在上小學前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始終無法改變家庭貧困和處於社會底端的命運。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國各級政府開始投入巨額資金,通過社區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90%以上的家庭中的3~5歲的幼兒實施免費的服務,之後,還形成了「早期開端計劃(EarlyHeadStart)」,把早期干預的時間段引向0歲。這是一整套的家庭養護支持計劃,包括母乳餵養的指導、飲食與營養、醫療保健及心理發展、家庭關係等。蔡主任認為,早教(Earlyeducation)只是開端計劃(Headstart)中的一部分,被單獨提取了出來,現在成為了一種商業模式。所以,蔡建華主任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教育專家陳學鋒都認為,用「兒童早期發展」這個詞更為恰當。而且,對於孩子的早期發展來說,他們也認為「教育」一詞顯得過於生硬,因為每個兒童在早期發展中是非常不均衡的,各種能力的出現有早有晚,沒有統一的進程,不能用教育的方式一刀切。

    2. 早教要教誰?

    這個問題的提出看起來有點傻,當然是教孩子啊!比如什麼時候該教他爬,什麼時候該教他說英語,什麼時候該教他認數字。但是,親,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說早教中有該受教育的人的話,那恰恰是做父母的我們。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

    陳學鋒在和我們分享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提到一個有衝擊力的觀念,那就是「孩子不是一張白紙」。她認為,每個孩子在身心發展中都是具有主動性的,他有自己成長的規律,有主動成長的意識。而父母正是需要觀察到孩子什麼時候出現這種主動意識,及時「促」一把,才能起到真正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破壞、限制孩子的發展,也不是揠苗助長。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成長中的這種主動性,時時把孩子當作一個被動的受教育者,有過多的控制和主導,不僅不會把孩子教好,還會影響孩子自信的養成,讓孩子不斷產生無能感。必須意識到,兒童正是從不斷的自我主動嘗試的完成中,去體驗並積累自信的。

    養育需要自信

    陳學鋒說:「現在有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身邊名校畢業、學歷很高的媽媽朋友,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問我什麼時候該送孩子去上早教班,生怕耽誤了孩子。其實,我想說,只要你是媽媽,你愛自己的孩子,你就一定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知道他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知道怎麼幫他。你一定能比早教班做得更好!」在此陳學鋒特別提出父母要有育兒的自信,她認為,父母看待世界的態度和在家庭中處理關係的方式,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早教。同時她也提到:「當然,如果新手父母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做時,需要專家來做一些指導。比如告訴父母一些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告訴父母夫妻關係、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等。所以,在早教里,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3. 最好的早教在哪裡?

    金牌早教班和全外語早教機構都未必是孩子最好的早教場所,最好的早教在哪裡?

    能落回日常生活的早教才最好

    陳學鋒博士給我們舉了2個具體的例子。一個是她在國內早教中心看到的,一些父母或老人抱著正在學說話階段的小嬰兒,圍成一個圈,跟著老師一板一眼地在學:「Say『hello』.」另一個例子是她在國外的社區免費早教機構里看到的,所謂的早教教具都是社區居民從家裡捐出來的,有孩子們穿小了的鞋子,有廚房裡大大小小的麵粉篩,有各種各樣的布料。孩子們自由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玩耍,沒有專門的課程。在陳學鋒看來,中國早教機構的「Say『hello』」對孩子的發展沒有太大的意義,而國外早教機構里的孩子們,則用小鞋子理解了配對,通過篩子掌握了大小的概念,用抓摸不同材質布料的方式發展了觸感。她認為,只有能普及到日常生活、家庭生活里的早教,才是有意義的早教,畢竟孩子大多數的時間都要生活在家裡,由父母來陪伴成長。「最好的早教一定是在家庭的一日生活中完成的,因為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是一個綜合的、與生活緊密交織的不斷重複中的過程。家庭是早教的最好場所。」陳學鋒總結道。

    有安全感再談早教

    高瀟怡博士則是從兒童安全感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的。她認為,早教首先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心理上安全、充滿愛意的環境。在嬰兒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通常是母親。母親精心的看護和對嬰兒需求的有效回應是形成安全依戀的重要因素。這一階段要讓嬰兒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可以預測的,是安全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才能進一步地探索世界和發展自我。所以,在家庭里,用遊戲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早教。如果這個時期嬰兒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身邊都是陌生的人,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充滿焦慮,他要用很多的精力來處理自己的不安,更談不上什麼早教了。「最好的早教在家庭,最好的早教老師是父母。」高瀟怡博士的觀點明確。

    4. 早教要多早?

    早教中的「早」字,讓很多父母亂了陣腳,生怕晚了就趕不上別人,所以一路小跑。最好自己的孩子在同年齡段的孩子中是最早會爬的、最早會說話的、最早會數數的……早教到底要多早?我們向專家請教了一番。

    在我們的調查中,近70%的父母其實都不太清楚早教到底該從何時開始,蔡建華主任和高瀟怡博士給我們的標準答案都是:孕期!無論是蔡建華主任給我們提供的大腦發育敏感階段曲線圖,還是高瀟怡博士引用的實驗數據都表明,孩子的聽覺和視覺從出生前,也就是胎兒期就開始發展了。在父母必讀雜誌社在慶祝創刊30周年暨二十一世紀兒童發展論壇上,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彥捷在主題為「大腦發育與兒童教育」的發言中,也曾經提到:人的心理和行為物質基礎就是腦,而腦發育的過程,從精卵結合的那一天就開始了!所以,如果說早教需要多早開始,那一定是從孕期就要開始了。

    但是,這種早教並不是指隔著肚子給寶寶聽音樂的所謂的胎教。而是指孕育寶寶需要一個好的環境,包括孕媽媽的營養狀況良好、生活習慣良好,所在環境的安全和安定,以及心態平和、健康等。

    5. 關鍵期有多關鍵?

    兒童心理學上,關鍵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指在發展過程中一種特殊類型的學習發生所在的時期,在此前此後,相同的學習很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高瀟怡博士在給出我們關鍵期的明確定義之後,也談道:「有人認為關鍵期一詞太偏狹,時間也太短,認為將關鍵期稱為敏感期或最佳期更合適。」

    兒童心理學家在研究後認為,當兒童處在某些行為的敏感期時,個體時刻處於一種積極的準備和接受狀態,如果這個時候得到適當的刺激和幫助,某種能力就會迅速地發展起來。錯過這個時期則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發展也比較緩慢。這些論斷證實了關鍵期的重要,也讓父母們越來越重視起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或敏感期,但同時也造成了養育焦慮:我怎麼才能不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陳學鋒博士告訴我們:「就跟著孩子自己的發展和興趣走。」她更認同敏感期的概念,而且提出這是一個區間,既然是區間,就有頭、有尾。那麼有的孩子的發展可能會在頭上,開始比較早;有的孩子在尾上,發展比較慢。但是,從長遠的發展看,只要孩子的發育是在這個區間內,無論在頭還是尾,都沒有差別。她提醒說:「只有當孩子的某些發育超過了最晚的時間還沒有出現時,才需要去找專業機構診斷和進行必要干預。在此之前都不必太著急,不要因為比較而焦慮。有的孩子說話晚,但聽力與理解力都沒有問題,他可能只是一直在『接收』語言,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孩子,一旦開口說出來就是整句子;有的孩子說話早,但很大了也還是只會說一些詞,並沒有呈現出語言方面的天賦。這都是不一定的。」

    蘇彥捷教授也曾提出:「敏感期這個時間段沒有那麼絕對,後面可以作一定的彌補,只是可能需要費更大的力氣或者更多的投入。從關鍵期到敏感期的提法,是基於對發展的不斷認識,它們其實都是發育的概念。」

    早教新視角

    營養和餵養里的早教

    早在2006年,來自北京兒童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的三十餘位專家,在一次嬰幼兒早期智力開發專家論壇就提出:合理完整的營養、科學的啟蒙教育和父母的關愛是嬰幼兒早期智力開發的關鍵。北京兒童醫院保健中心原主任劉紀平在發言中說道:「為了孩子的健康,要做到食物多樣、平衡、適量,因為沒有一種食物能夠具備所有的營養。食物的多樣化是保證孩子獲得全面營養的基礎,可以讓孩子獲得豐富的味覺、嗅覺、視覺、觸覺的感知刺激,有利於孩子早期發展。」這是營養和早教關係的一個方面。本次策劃,我們採訪到的臨床營養師劉遂謙,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很有意義的「餵養行為與兒童心理發展」的早教新視角。

    「吃」與兒童心理發展

    劉遂謙告訴我們,國外的兒童營養學研究中,對兒童的進食行為也提出了發展里程碑或類似界標的概念,也就是說應該隨著兒童的生長發育到了不同階段而有不同的餵養行為。比如當孩子能夠伸手夠東西、能用手抓住物體並送到嘴邊時(無論是否能準確地送到),就應該給他手指食物(Fingerfood),國外多是手指餅乾或麵包條,在中國可能是饅頭片,讓孩子自己將這樣的食物送到嘴裡咀嚼。這個時候孩子的精細動作已經發育到一定程度,可以體驗自己進食,而自己進食又可以反過來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這個體驗新鮮事物的過程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快樂感受。如果這個時候沒有給孩子添加手指食物,孩子還是只吃泥湖狀食物的話,可能就會有問題。因為孩子自己抓握勺子的能力不穩定,所以必然是由家長拿著勺子在喂他吃,孩子的肢體動作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反過來也會影響到他的心理和智力發育,吃東西由自由體驗變成了被動接受。長時間吃泥湖狀食物,孩子就沒有機會體驗新鮮食物,逐漸會對進食產生厭倦,所以會出現某個階段孩子突然厭食的情況,這種厭倦一方面會讓孩子的營養不夠均衡,另一方面也不利於他的心理健康。再比如,當需要鍛煉兒童咀嚼能力的時候,就一定要添加稍微硬一點、塊兒大一點的食物,因為咀嚼不僅和兒童口腔、牙齒髮育有關,對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也有影響。所以,什麼時候給孩子吃什麼樣的食物,不僅和營養攝入的全面有關,和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

    餵養行為里的早教

    亞洲兒科營養聯盟主席丁宗一教授曾提出過「營養銀行」的概念,對此劉遂謙非常認可。她說:「早期營養,其實就是在為終生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打基礎,作準備。因此對嬰幼兒在2歲前進行營養干預就特別重要。」劉遂謙告訴我們,營養干預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營養素的儲備,這對孩子的體格發育,如身長、體重等影響重大。也就是說,早期營養是一個生命質量的基礎。父母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食物,對孩子的生長有影響,對孩子的發展和未來也是存在影響的,比如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等。二是餵養行為,包括進食氣氛、家庭飲食習慣和就餐模式等。孩子是通過觸覺、嗅覺和味覺來認知的,最早也是通過食物來認知外界的,如果家裡的餐桌總是很亂,食物總是很臟,就會對孩子的認知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如果孩子吃東西時,有一個乾淨舒適的氛圍,他就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探索食物,放心地選擇食物。進食氣氛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社會感和群體感,所以我建議孩子在1歲以後的正餐可以盡量和家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這會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是小社會氛圍。家庭的飲食模式,父母的飲食習慣其實就是最根本的早教,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養成正確的就餐習慣,有好的營養價值觀,比如知道什麼是健康的飲食,什麼是對身體不利的飲食,這會對他的健康產生質的影響。」

    劉遂謙還提醒道:「父母自己對營養知識的儲備、自律性、自我規範能力,都是對孩子的早期飲食教育。我們不能只強調早教中帶孩子去上嬰兒游泳課、早教班的那一面,餵養行為本身就是早期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實實在在地發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模式是可以單獨挑出來的,可以脫離生活細節和環境的。」

    早教的節奏和適度

    在兒童早期發展中,是不是教得越多越好,孩子發展得越快越好?在這點上,蔡建華主任提出了一個「早教節奏」的理念。他以親子共讀舉例,告訴父母親子閱讀就是一個有節奏的過程:要從父母單向讀故事給孩子聽,到孩子有一點點回應,再到親子共讀,最後到孩子的自主閱讀。這個過程需要等待,有一定的節奏,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越快越好。

    在適度的問題上,陳學鋒博士則表示:「即使我們強調家庭應該給孩子一個豐富的環境,也並不是指過度刺激。這個環境應該讓孩子感到自在,而不是感覺到有壓力。過度刺激及壓力經常會適得其反,不僅不能讓孩子有正常的發展,還會抑制了發展。」陳學鋒博士和蔡建華主任都非常反對在早教領域中風靡過一陣兒的杜曼閃卡,他們認為那樣的訓練就是在過度刺激孩子的大腦,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

    適宜的幫助更有效

    高瀟怡博士針對父母對孩子發展的敏感度來詮釋這個問題,她說:「並非是越敏感對孩子的發展越有利,關鍵在於度。如果父母對孩子過於關心,不管孩子是不是在聽,甚至是孩子睡覺時,母親都不停地在對孩子說話,孩子就容易形成迴避型的依戀,也就是通過對母親的迴避使得他們免受過度刺激的干擾。」她強調,好的早教是針對兒童發展的特定階段和特點,提供適宜的支持和幫助。她還為我們提供了發展心理學上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並解讀了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發,那就是:兒童的學習要以生理上的成熟為基礎,成熟之前的學習與訓練難以有顯著的效果。另外,高瀟怡博士還強調: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還意味著注重個體差異。很多兒童發展量表給出的發展指標,都是一個區間,這意味著兒童發展存在普遍規律,也有個體差異。

    孩子的大腦需要休息

    在《關鍵教養報告》一書中,提到了兩位解開了嬰幼兒學說話秘密的專家:紐約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塔米斯-萊蒙德和嬰幼兒語言發展專家邁克爾·戈爾茨坦博士。他們都在研究父母反應對嬰兒語言發展的影響。塔米斯-萊蒙德教授提出了家長回應與孩子語言習得的相關性,而戈爾茨坦博士則近一步通過實驗證明了父母的擁抱、撫摸或親吻都能對嬰兒的發音頻率及成熟度有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是,塔米斯-萊蒙德教授反對父母的過度刺激。她強調,在她的研究中,那些學說話快的孩子,父母也沒有整天都高頻率地回應。戈爾茨坦博士則謹慎地說:「寶寶的大腦需要休息,才能消化和鞏固所學到的東西。有時候,寶寶需要的是玩耍、獨處和自言自語。」戈爾茨坦博士還提醒雄心勃勃、躍躍欲試的家長們兩點:急切想提高回應度的父母們可能會忽略孩子是否作好了準備;做出過強、過弱或重複的回應,反而會耽誤孩子的語言發展。比如當寶寶一個低於現有能力的發音都會得到擁抱的獎勵時,會讓寶寶覺得爸爸媽媽的獎勵太容易。遺憾的是,父母該如何在自然情境中減少對寶寶不成熟發音的回應,如何增加對成熟發音的回應,目前專家並沒有答案。也許自然、適度地回應就是最好的辦法。

    對此,陳學鋒博士說:「當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提出需求或用身體、動作來交流時,父母不能視而不見,要積極與孩子互動。當孩子說到正確或接近正確的詞時,父母可以通過重複孩子的話來鼓勵孩子。這就是適度的回應。」

    更多早教言論

    大腦發育與早教

    「從胎兒和嬰兒腦研究中得到的證據清楚地顯示出,充足營養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如避免使用可能會對胎兒或嬰兒有傷害的藥物)在該時期的重要性。因為大腦發展(大小和重量)基本完成於兒童早期,而且大腦佔用了身體能力的一大部分,因此大腦很容易受到營養不良、易引起畸形的藥物或疾病的影響。」

    「同當前為公眾所宣傳的向嬰幼兒講話和唱歌的重要性相比,加強公眾對出生前保育、早期營養、免疫和消除環境中有毒物質的重要性了解,在促進大腦早期的發育方面可以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Thompson和Nelson)」

    腦力開發DVD與早教

    「2007年11月,一場媒體風暴爆發了。著名期刊《兒科雜誌》(Pediatrics)發表了一份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報告。文中指出:給寶寶看『腦力開發』DVD,寶寶學得的辭彙量比沒看的寶寶少很多。」

    「嬰兒分辨說話,部分是靠唇讀,靠觀察說話者出聲的嘴唇動作。嬰兒學習語言的第一步,是搞清楚何時一個字結束,另一個字開始。」

    「如果嬰兒聽到話語的同時,看著一個抽象的形狀,而不是一張臉,他們就無法分辨字字間隔,聽到的也只是無止盡的胡言亂語。」

    「在嬰兒看著成人說話同時聽到人聲時,有兩種感官輸入,等於是有兩個同時發生的事件都在告訴孩子要注意此時的人際互動。嬰兒專註力變高了,更容易記住事件而且學得更多。而相較之下,嬰兒DVD中多是毫無關係的旁白和圖像,兩種感官的輸入並沒有相輔相成,還互相競爭。

    大自然與早教

    「比起坐在家裡看電視、玩玩具或者上早教班,讓孩子在大自然的陽光中接受心智滋養,是最不花錢卻效果最佳的成長方式。」

    「父母努力教導孩子學習話語、交際、競爭、科技時,也逐步地讓孩子遠離了自然。客觀來說,這樣的努力的確為孩子在未來社會的發展帶來諸多先機和好處,但如果引導得過早、太快,有時也會讓孩子冒很大的風險,最大的風險就是降低了孩子敏銳的感覺系統,讓孩子的身心失去了自然氣息的滋養,變成一個生理與心理都不飽滿的人。」

    早教話題中,更嚴格地說應該是兒童早期發展的話題中,還有太多的觀點和視角期待與你分享,真正有責任感的專家們也非常願意帶領大家走出各種誤區。希望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讓父母有更多的養育自信。

    (文章來源:《父母必讀》)

返回目錄    

放大

縮小

全文複製   

上一篇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賓士定速巡航失靈事件?
如何避免護欄卡住脖子導致死亡的事件一再發生?
中國有多安全?你可能沒意識到,看外國網民怎麼說的
先知創新大會:16位華人安全科學家分享前沿研究,中國密碼專家王小雲獲先知獎
如何取悅你的老婆?讓你老婆有足夠的安全感

TAG: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