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身領悟到這一點,才能持續自然地把事情做下去

 

 


你說你想看海,卻只是走到海邊,在海灘上走一走,沒有跑到海里去。


你說你想看山,卻只是走到山腳,坐了纜車遛一遛,沒有爬到山上去。


你想做有意義的事情,卻只成為了一個觀光客——這是大部分人的寫照。


你想養成看書的習慣,卻總是三天兩頭翻一回,看得稀稀拉拉,最後碰都不碰,直到一世遺忘······


你想養成做運動的習慣,卻總是弔兒郎當沒當回事,你的心情和天氣都成了去不去的借口······


你想冥想,你想學畫,你想寫作,你想練瑜伽,你想學美妝,你想學設計,你想學英語······


你想做,但是總沒做下去,好比是,你並沒能探入海里,你並沒能探到山上。


因為你並沒有和大海擁有真正的關係,你並沒有和高山擁有真正的關係,才沒能夠駕馭或者征服它。


走近它是不夠的,要走進它,和它建立真正的關係,才不容易和它斷了聯繫。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切身地感受到它的能量,直到它給我們傳遞能量,彼此聯結,彼此滋養,彼此就會一直系在一起,勝似親密關係。


是的,我們不能一直持續自然地做一件事,是因為彼此沒有建立真正的關係,沒有深度的關係維繫著彼此。


為什麼我們只能維持觀光客這樣的表層關係呢?這裡面涉及了思想和行動的問題,這也是情商的重要內容。


克里斯汀·韋爾丁在《情商》中提到的「學習四步曲」模式,它概括了我們做一件事情在不同階段的狀態,如果我們理解了「學習四部曲」,我們就可以對自己的處事狀態,作出了解和思考。


第一階段,事情一開始是無意識的,沒有能力看到。


我們意識沒有覺醒,就不能真正看到,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切身意義,比如只是知道看書有意義,「知道」只是表層信息,不是我們的意識,這是不一樣的,因為看書這件事還沒有開始和我們發生關係,所以,我們的心會表現出一種無關緊要的狀態。


這個階段很容易出現,剛想做一件事,又不想做了的癥狀。


第二階段,有意識,但是沒有能力去做到。


這個階段的標誌是意識到需要做些改變,但是自己還不是很確定怎麼去做,或者是做了一段時間就斷了,比如我們開始感受到看書的意義和滋味,意識到看書對我們有價值,意識到我們要多看書才能成長進步,但是沒有辦法去做到多看書,習慣性地看不完一本書,或者丟三落四地看······


這個階段就是上文提到的在海邊散步的狀態,也是大部分人不能持續做事的停滯階段,如果在這裡斷掉,基本上就不會繼續下去了,但是如果我們作出改變繼續往前走,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三階段,既有意識,又有能力。


這時,我們的改變,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並且我們已經開始切身地體會到事情在我們身上到作用力,開始有關係感,領悟到它對我們真正的意義,比如,看書這件事,在這個階段之前,我們可能只是為了看書而看書,因為我們只是知道看書有好處,會對我們有啟發·····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會因為,看書生髮出來我們自己的思考,產生思考就是看書對我們的作用力,而思考就是我們和看書這件事之間的能量,這時我們和看書這件事就算是發生關係了,如此一來,我們才和這件事真的「有關」,就是我在《想做的事情總做不下來,這是一個被忽略的重要原因》裡面提到的觀點。


這也是建立關係的初始,直到我們有了領悟,甚至有高於書高於生活的領悟,甚至讓我們想要去探索自己的領悟,甚至讓我們想要以自己來和外界作出連接,做點什麼事情成全自己,實現自己反饋於外界······而我們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和一件事情的聯結的。


如果我們建立了聯結,我們和這件事情的關係,就不僅僅是簡單的意義了,彼此之間會互相滋養,我們會獲得自我認同感,這件事會讓我們有創造的渴望,甚至讓我們生出使命感,我們會擁有一種循環的內在動能,推動我們持續朝著目標走。


但是這個階段一旦沒有集中思考,可能就沒有效果。這種效果不是自然而然的,到了這個階段,很多人也會放棄,他們覺得太累,一旦缺乏思考和努力就沒什麼效果。就像練體操一樣,需要每天練習,否則就會陌生。就像一天當中,沒有它就覺得少了什麼——這就是一種習慣性努力,但是並不是刻意堅持的努力,它是一種自願的付出。一旦我們更願意付出努力,最後,我們就會慢慢地,很自然的去做事情,它就不再屬於努力範疇的事了,而是習慣要做的事了。


第四階段,無意識,但有能力。


這個時候已經不用太多刻意的動作,我們已經可以按照設定的目標在做事情,甚至連想都不用去想,這時,努力的價值就是無價的。


要建立和一件事的真正關係,我們需要從兩個維度去落實——思想和行動。


思想上,首先我們必須要對它有信仰,也就是要對它有確定心,如果確定是要去做的話。


這是一種意識的力量。我們能明白,放棄只是一剎那的,持續卻是一輩子的。想想看啊,我們是確定想要做這件事的,不就是希望一輩子都做嗎?既然如此,我們就開始一直做,做一輩子了呀。能想到這點很重要。


做一件事情當然不會一蹴而就的,我們都知道。我們可以先預想好可能出現的阻礙,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想想有哪些預防措施。確定自己的心意和內在動力,為出現逆反心提供警示。甚至,可以聯手生活當中最在意的痛點,反向勉勵自己,提醒自己放棄的代價。


行動上,多去接觸去感受這件事情對我們產生的反饋,記錄行動過程中出現的困擾,思考來由並做出調整,儘可能保持主動的狀態,以行動來最大限度激發自己。


行動是核心,也是做一件事情產生複利的關鍵。我們會在行動中萌發屬於自己的智慧,關於自己的智慧,關於事情本身的智慧,也會琢磨出行動本身需要的智慧。


而行動本身也會催促出行動,我們可以 不要把行動想成龐然大物,把它看成是小行動的疊加,以一個一個的小目標去引導我們繼續行動。不要把行動當成挑戰,把它看成應該要去做的事,默認要去做的事,直到大腦默認它。



正如克里斯汀·韋爾丁在《情商》里所描述的:「大腦一開始沒有掌握一項新技能的經歷,但只要去嘗試,做足夠的練習,它就會被思維和行動默認為必經之路。」


也就是說,一直到第二階段的行動量都是基礎,但是別害怕,到達第三階段,我們的心態和能力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只要保持持續動作,這件事情就會成為我們的依傍。


好比,站在山腳的人和站在山頂的人,視野和格局是不一樣的,當他看到山頂的景色時,長路跋涉的付出,對他而言已經不足掛齒。


如果我們只是那個在海邊踩沙灘的人,如果只是那個在山腳溜纜車的人,要先讓自己成為入海者,先讓自己成為爬山者······


遠航者和攀登者,對於大海和高山,才是一種人事相宜的真正關係。



【文外心聲】


上次寫完《想做的事情總做不下來,這是一個被忽略的重要原因》就感覺還有東西沒寫夠,但是篇幅和內容所限,就想著下次再寫,因為對於這個還是蠻有感觸的,甚至有可能還會想到別的角度去寫,和大家一起交流。


關於海和山這個視角,我是偶然間得到的啟發。


我和媳婦兒(我的好朋友)在海邊散步的時候,她和我說了這樣的話:


「我想看海,想感受大海是什麼樣子的,想跑到海裡面去,可是他就讓我在海灘上走一走,我去爬山,我想親自去爬山,結果他擔心我讓我坐纜車······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體會到大海有多美,體會山有多美呀~」


很尋常的對話,但是聽起來很有意思,也很哲思,它關乎情商,關乎親密關係·······


話音剛落,便聯想到了之前寫過的那篇文,想到人們不能做下去的事情的原因,可以比擬是海和山的視角。這個算是一個隱喻了。

 


 


推薦閱讀:

做聰明女人需要領悟的10句話
天元五歌·論陽宅·····如能領悟,自能看破家宅之興衰!
職場新人:正確領悟上司「誇」你的弦外之音
一流的生命是對人生的領悟
愛的領悟

TAG:自然 | 領悟 | 事情 | 才能 |